咪尾s - 标记
鳄鱼手记 豆瓣 Goodreads
8.1 (138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8
邱妙津长篇小说处女作
震动整个台湾的同性爱情物语
开启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蒋勋 骆以军 陈雪 推荐
生命地带的边缘,同性情欲的纠结,在冷冷而又无助的人生旷野,倾听邱妙津——一只寂寞鳄鱼的真挚告白,一曲狂暴热烈的绝望恋歌……
对于这仿佛与生俱来、无法选择更无以更改的同性恋身份,是勇敢面对,还是纠结抗争?直面内心深处的爱和无处放置、无人理解的悲哀到底有多艰难,而再绝望创痛的故事,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都会绽放出令人讶异的温情与美……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
《鳄鱼手记》是邱妙津完成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台湾20世纪末大学生迷惘与困顿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大部分章节以大学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七个男女主人公的同性、双性恋的情感生活和心路历程,通过解放的性及性别观点,描绘了当时大学生全新的精神世界和得不到认同的感情经历给彼此的成长过程带来的痛苦和收获。其他章节则以一只拟人化鳄鱼的独白,另组合成独立于主要情节之外的寓言,讽刺、影射“鳄鱼╱性异常者”在人类社会孤独、受压迫的命运。这些彼此穿插的叙事线索以复调双声的结构牵动出同一主题的心理及政治层面。
如今我已四十五岁,距我和邱妙津相识,或我们那么年轻(而两眼发光、头顶长角),几次争辩但又同侪友好,脚朝上踮想象可以、“应该”写出怎样怎样的小说,已经二十年了。我仍在不同时期,遇见那些小我五岁、十岁、十五岁、二十岁的拉子,仍和我虔诚地谈论邱妙津……我感觉她已成为台湾女同志“拉子共和国”、某张隐秘时光货币上的一幅肖像。 ——骆以军
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女同志世界里一座无论在何处都可以眺望的高山,成为那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甚至有人直接就说,“邱妙津是我的神。”
——陈雪
2019年12月31日 想读
上海老歌名典 豆瓣
作者: 陈钢 2002 - 4
编辑推荐:本书共收录上海老歌313首。本书歌曲按作曲家姓氏笔画排列,每一作曲家均附有一小传。在每首歌曲前用作曲家原署之名。本书每首歌均有一篇介绍性短文,原则上附有一幅与之相匹配的照片。对于一曲多唱之歌曲,均在文字说明中予以介绍。如《采莲谣》一歌曾由路明、周璇、姚莉等三个灌成唱片,文中分别作了介绍。 本书的附录有:上海——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昨夜星辰——上海老歌星。
2019年12月27日 想读
荒潮 豆瓣
7.1 (16 个评分) 作者: 陈楸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8
我们不负责任地依赖科技,科技就会不计后果地奴役我们!
--------------------------------
▼ 刘慈欣盛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
▼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极负盛名的代表作!
▼ 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国竞相 引进!
▼ 刘慈欣、韩松、严锋、麦家、宋明炜、王德威、大卫•米切尔等大神倾力推荐!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等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
▼ 作者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科幻奇幻翻译奖等海内外奖项二十余次。
▼ 六周年作者修订珍藏版,作者修改98处!
▼ 特邀国际知名科幻插画师、赛博朋克插画教父Josan Gonzalez定制超大幅内文插图!
▼ 附赠纪念版别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荒潮2》独家抢先试读!
▼ 我们不负责任地依赖科技,科技就会不计后果地奴役我们!
--------------------------------
▶ 故事简介◀
一座被卷入全球化浪潮的电子垃圾之岛,污染肆虐,罪恶横行。
一台用途不明的危险义体,牵扯出一位女孩大脑的疯狂异变。
贪心的大家族、饱受歧视的劳工、暗藏其间的经济杀手……小小的孤岛之上暗流涌动。
▶▶▶ 而这一切,都指向一场尘封六十年的禁忌实验——“荒潮”计划…… ◀◀◀
--------------------------------
▶ 名家评价◀
▼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故事、真实而富有质感的细节,密集的信息量和精准的技术描写,汇聚为一体,如飓风般旋转升腾,带来前所未有的惊悚和迷茫,尽显科幻现实主义的震撼。实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
——刘慈欣(《三体》作者)
▼一部技艺高超的生态科技惊悚小说,不仅动人心魄也富有智慧。陈楸帆不仅睿智地洞悉了当下世界,也预见了下一代将继承的危险的未来世界。
——大卫•米切尔(《云图》原著作者)
▼《荒潮》代表了一种向着深刻的艺术前进的方向,对我们所存在的现实和未来有着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让人感动而战栗。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荒潮》用锋利的科幻之刃切开现实的血肉,让我们看到惊世的异景,在疼痛中警醒。
——严锋(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科幻评论人)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精锐辈出。刘慈欣、韩松之后,最受全球关注的作家是陈楸帆。
过去二十年里,陈楸帆打造了他自己的科幻世界。从《荒潮》到《后人类时代》,《未来病史》到《无尽的告别》,陈楸帆状写环境裂变,人类转型,未来终末,科技奇观。在后现代启示录般的叙述里,他紧紧逼问人类将何去何从。他的作品无不显示,科幻极致处,伦理成为最神秘,也最艰难的考验。
——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荒潮》将科幻小说新浪潮与批判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在科幻文本实验性的框架下探索新的科幻诗学可能性。小说打破现实的成规、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人与机器的隔绝,塑造了第一位中国式、生于底层的赛博格形象。如果说《荒潮》有一个后人类的启示,它或许预示着新千年政治经济新秩序背后不可见的人类内在精神变化,后人类指向容纳他者在内的崭新自我意识的萌动,以及来自底层人民的身份认同政治的自觉。
——宋明炜(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科幻研究学者)
▼令人惊叹的新鲜感……一个充满道德复杂性与火爆动作的故事。这是当下每一个人都亟需的未来主义视野。
——查理•简•安德斯,星云奖与雨果奖得主,《群鸟飞舞的世界末日》作者
▼充满了奇妙发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和漩涡般的故事,阅读《荒潮》是一次当下迫切需要,发人深省的小说狂野之旅。我爱不释手。
—— Lavie Tidhar,世界奇幻奖得主,《中央车站》作者
▼陈楸帆编织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关于贪婪的故事,巧妙地揭露了人类心灵所有隐藏之物的轮廓。
——Maggie Shen King,《多余的男人》作者
▼对近未来冷硬而毫不妥协的一瞥。
——阿德里安•柴可夫斯基(英国科幻作家)
▼如果石头会尖叫,他们的叫声听起来就会和陈楸帆的一样。《荒潮》是一部拥有邪恶、剧毒之美的作品,一个关于金钱、金属和轮回的故事,根植于全球市场支离破碎的现状。 它不仅仅是一本应景的生态惊悚片小说;它是一面黑暗的镜子,反映着人类世(最近代的世界)的我们。
——西蒙•英格斯,《数字与死水的重量》作者
▶ 媒体评价◀
▼陈楸帆的故事与当下时代极度相关:用完即弃的消费主义文化、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以道德伦理无法跟上的速度狂飙突进的科技。
——《出版人周刊》
▼扣人心弦的动作场面……纯粹的卓越。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价
2019年12月25日 想读
名画中的猫 豆瓣
作者: [英]安格斯·海兰 / [英]卡罗琳·罗伯茨 译者: 许言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0
由百项艺术奖得主、五获全球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的安格斯·海兰倾心设计
从200余年的历史中撷选,汇集60余位艺术家“铲屎官”创作的100余幅名画
在《名画》系列中,欣赏艺术家为爱宠献上最深情的艺术情书!
----------
世间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猫咪的爱。—— 查尔斯·狄更斯
----------
艺术史上的“铲屎官”有很多,从达利、齐白石、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
这些艺术家不仅甘愿做“喵星人”眼中“愚蠢的人类”,还将猫咪当成自己创作的“缪斯”,描绘出了形态各异、萌态毕现的“喵星人”。
猫是没有答案的谜。《名画中的猫》汇集了60多位画家100多幅与猫咪有关的名画。穿插其间的是有关艺术家、毛茸茸的模特的风趣短文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猫咪爱好者的金句。
2019年12月22日 想读
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 豆瓣
作者: 汉宝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5
《明清建筑二论》初版于1969年,《斗的起源与发展》初版于1973年。这两本小册子,被认为是开辟了台湾建筑学术史的著作,影响深远。《明清建筑二论》对“明清建筑为中国建筑发展低潮”这一几成定论的观点发起论战,说理透辟,而又洋溢着人情。《斗的起源与发展》是自中国早期建筑与西方的不同处着眼,探究斗产生、发展的理路。二者所论专题不同,但立意都在整个中国建筑史,涉及史观、史法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2019年12月21日 想读
黑箱 豆瓣 Goodreads
Black Box
9.1 (299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藤诗织 译者: 匡匡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4
【内容简介】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编辑推荐】
•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为事件当事人,作者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
•作为独立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
•作为资深记者,用坦诚态度记录内心感受,用冷静笔触解析事件全过程,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荣获日本第7届自由报道协会奖大奖,授权全球多个语种
•BBC为其制作的纪录片《日本之耻》引发全球热议
•梁鸿、蒋方舟、苏枕书、淡豹、陈希我合力推荐
【名人推荐】
当#MeToo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酵、扩大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在权力结构的深处,女性地位并没有真的得到提高。我认为,如果#MeToo运动能够真的深入下去,那么将发生的社会变革决不仅限于男女关系层面的变革,而是对深层文化偏见的动摇,对权力结构的重新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次契机。但让人担心的是,如果#MeToo只是被当作一段时间内的“新闻”,那么灰尘下落之地,将无人涉足,也注定会被遗忘。
——梁鸿 著名作家,学者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时代到来:人们读到这本书,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血泪,会非常震惊,像我们常常痛惜过去人们的遭遇一样痛惜我们的遭遇。这是诗织的抗争与记录带来的重要意义,我们都在这场战争里。
——苏枕书 青年作家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之耻”的书。作为“耻感文化”之国,日本人的“耻”是否包括性之“耻”?在性中强奸是否是“耻”中之“耻”?伊藤诗织的遭遇让我们看到日本社会对强奸之“耻”的漠视,相反,受害人的控诉却被视为不知“耻”。
——陈希我 作家
2019年12月18日 想读
万物发明指南 豆瓣
How to Invent Everything
8.3 (23 个评分) 作者: [加] 瑞安·诺思 译者: 王乔琦 中信出版社 2019 - 9
如果你忽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只在历史书中读到过的古代,你该怎么办?
-
面对陌生的原始社会,没有电、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你该如何生存下去?
-
别担心,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
从钻木取火到发明蒸汽机、计算机,以你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表和物理定律,
从时空穿越到再造人类文明,你只需要这一本书。
这是一本时光机维修手册,更是你成为人类文明主宰的秘籍。
快开始新奇的文明创造游戏吧!
这是一部穿越人类发展时空、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
追溯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发明发现,带领读者重新感受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
本书编排精妙,切入点新颖有趣,是为一位不小心“被穿越”的旅行者而打造的生存指南,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脑洞,搭乘时间机器返回那些曾经在传说中听过的时间、地点,根据具体的情境思考自己该如何生存。
-
书中有详细的操作步骤,交互式设计令读者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展开一场别具一格的时空旅行和文明创造游戏。
2019年12月17日 想读
餐桌植物简史 豆瓣
The Nature of Crops: how we came to eat the plants we do
作者: [英]约翰·沃伦 译者: 陈莹婷 商务印书馆 2019 - 11
一本关于餐桌植物的“冷知识大全”
讲述粮食、蔬菜与水果的传奇身世
吃货的好奇心词典
外媒推荐的“马桶读物”
****************************************************
为以下人群量身打造:
好奇心旺盛的吃货
热衷于考究的植物GEEK
****************************************************
“这些故事生动精彩地讲述了日常餐桌植物的起源, 深挖历史,有趣有料,让人停不下来。而且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用来在马桶上翻阅也是极好的。”
——《新科学家》周刊
****************************************************
为什么我们把小麦、大米、土豆作为主食?
为什么我们要栽培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木薯?
为什么我们常吃的坚果是杏仁而不是橡子?
为什么兰花有两万多种,人类的食谱却只选择了香荚兰?
回答上述问题,都要从这些栽培植物的起源说起。
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关于餐桌植物的时空穿越之旅,揭秘这些蔬果、谷物和香料令人大跌眼镜的原貌和风味,再现它们与人类漫长互动中的那些恩怨情仇。
原来,人类与这些栽培植物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体现于农业生产中的杂交育种工作,而是与古代先民的生活、世界各地的习俗、宗教传说故事以及近代以来的殖民地扩张和全球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
2019年12月15日 想读
茶,汤和好天气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 丰子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5
△最轻松愉悦的经典重读,遇见最值得一读的文字
△中央美院国画博士韩一维、清华美院教授王海燕配精美插图
△良人、匠心、妙悟、真情。
△尽精微,致意趣。字里春色,行间生机。
《茶,汤和好天气》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写就的关于美食的散 文合集。关于美食的文集,一份很小很小的食物, 带来很多很多的安慰。
《极简的阅读》系列全套四册,包括《祝,一切安好》《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茶,汤和好天气》《到山中去》,甄选名家名篇,字字珠玑,匠心独具。本套丛书装帧精良,清新婉约。请你慢下来,用一些时间,阅读一些极好的文字。
2019年12月15日 想读
Ruined by Design 豆瓣
作者: Mike Monteiro 2019 - 3
The world is working exactly as designed. The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is destroying our planet’s atmosphere and rapidly making it inhospitable is working exactly as we designed it. Guns, which lead to so much death, work exactly as they’re designed to work. And every time we “improve” their design, they get better at killing. Facebook’s privacy settings, which have outed gay teens to their conservative parents, are working exactly as designed. Their “real names” initiative, which makes it easier for stalkers to re-find their victims, is working exactly as designed. Twitter’s toxicity and lack of civil discourse is working exactly as it’s designed to work.The world is working exactly as designed. And it’s not working very well. Which means we need to do a better job of designing it. Design is a craft with an amazing amount of power. The power to choose. The power to influence. As designers, we need to see ourselves as gatekeepers of what we are bringing into the world, and what we choose not to bring into the world. Design is a craft with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y to help create a better world for all. Design is also a craft with a lot of blood on its hands. Every cigarette ad is on us. Every gun is on us. Every ballot that a voter cannot understand is on us. Every time social network’s interface allows a stalker to find their victim, that’s on us. The monsters we unleash into the world will carry your name. This book will make you see that design is a political act. What we choose to design is a political act. Who we choose to work for is a political act. Who we choose to work with is a political act.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people we’ve excluded from these decisions is the biggest (and stupidest) political act we’ve made as a society.If you’re a designer, this book might make you angry. It should make you angry. But it will also give you the tools you need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You will learn how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harm of what you’re working on. You’ll learn how to present your concerns. You’ll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nd working with diverse teams who can approach problems from multiple points-of-view. You’ll learn how to make a case using data and good storytelling. You’ll learn to say NO in a way that’ll make people listen. But mostly, this book will fill you with the confidence to do the job the way you always wanted to be able to do it. This book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your responsibilities.
2019年12月11日 想读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豆瓣
作者: 管新生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9 - 6
本长篇纪实文本以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视角作切入点,以编年史方式为经线、以心理历程为纬线,真实而细腻地描述了上海工人新村中工人子弟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叙事记忆是从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旧上海时代经典建筑石库门和体现1949年以后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流的工人新村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那是“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的年代,开始了一家人跟随着在厂里做工人的父亲从常德路石库门房子搬迁到了控江新村的故事,由此开启了工人子弟生涯,也产生了石库门文化与工人新村文化的碰撞。
2019年12月11日 想读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豆瓣
それでも、日本人は「戦争」を選んだ
8.0 (48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2019年12月11日 想读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豆瓣 谷歌图书
8.6 (9 个评分) 作者: Ramit Sethi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 3
At last, for a generation that's materially ambitious yet financially clueless comes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 Ramit Sethi's 6-week personal finance program for 20-to-35-year-olds. A completely practical approach delivered with a nonjudgmental style that makes readers want to do what Sethi says, it is based around the four pillars of personal finance— banking, saving, budgeting, and investing—and the wealth-building ideas of personal entrepreneurship.

Sethi covers how to save time by not wasting it managing money; the guns and cars myth of credit cards; how to negotiate like an Indian—the conversation begins with "no"; why "Budgeting Doesn't Have to Suck!"; how to get things rolling—for real—with only $20; what most people don't understand about taxes; how to get a CEO to take you out to lunch; how to avoid the Super Mario Brothers trap by making your savings work harder than you d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eap and frugal; the hidden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y and food. Not to mention his first key lesson: Getting start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ntegrated with his website, where readers can use interactive charts, follow up on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nd join the community, it is a hip blueprint to building wealth and financial security.

Every month, 175,000 unique visitors come to Ramit Sethi's website, Iwillteachyoutoberich.com, to discover the path to financial freedom. They praise him thoughtfully ("Your site summarizes everything I want with my life—to be rich in finances, rich in experience, rich in family blessings," Dan Esparza ) and effusively ("Dude, you rock. I love this site!" Richard Wu ). The press has caught on, too: "Ramit Sethi is a rising star in the world of personal finance writing . . . one singularly attuned to the sensibilities of his generation. his style is part frat boy and part silicon Valley geek, with a little bit of San Francisco hipster thrown in"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 His writing is smart, his voice is full of attitude, and his ideas are uncommonly sound and refreshingly hype-free.
2019年12月10日 想读
何为良好生活 豆瓣 Goodreads
8.8 (127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2019年12月5日 想读
冬牧场 豆瓣
8.8 (181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2019年12月4日 想读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2019年12月4日 想读
Permanent Record 豆瓣
9.0 (77 个评分) 作者: Edward Snowden Macmillan 2019 - 9
dward Snowden, the man who risked everything to expose the US government’s system of mass surveillance, reveal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ory of his life, including how he helped to build that system and what motivated him to try to bring it down.
In 2013, twenty-nine-year-old Edward Snowden shocked the world when he broke with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establishment and reveal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was secretly pursuing the means to collect every single phone call, text message, and email. The result would be an unprecedented system of mass surveillance with the ability to pry into the private lives of every person on earth. Six years later, Snowden reveal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how he helped to build this system and why he was moved to expose it.
Spanning the bucolic Beltway suburbs of his childhood and the clandestine CIA and NSA postings of his adulthood, Permanent Record is the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a bright young man who grew up online—a man who became a spy, a whistleblower, and, in exile, the Internet’s conscience. Written with wit, grace, passion, and an unflinching candor, Permanent Record is a crucial memoir of our digital age and destined to be a classic.
2019年12月3日 想读
台北人 豆瓣 Goodreads
8.9 (416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作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十四个一流的短篇小说构成,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说囊括了台北都市社会之各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退休了的女仆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窦夫人(《游园惊梦》)到下流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知识分子,如《冬夜》之余嵚磊教授;有商人,如《花桥荣记》之老板娘;有帮佣工人,如《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之王雄;有军队里的人,如《岁除》之赖鸣升;有社交界名女,如尹雪艳;有低级舞女,如金大班。这些“大”人物、“中”人物与“小”人物,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省籍或都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北平等),他们贫富悬殊,行业各异,但没有一个不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份“过去”,这份“记忆”,或多或少与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纽约客 豆瓣 Goodreads
8.8 (201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纽约客》是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纽约客》之名或许借自美国著名文学杂志New Yorker,却与《台北人》正好成为一个浑成的佳对。从收录在《纽约客》尔雅版这个集子中的六篇小说来看,《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夜曲》和《骨灰》发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最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仔细对照这些分属不同时期的小说,或许可以发现,体现在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创作立场,经历了一个从上个世纪的国族(中国)立场,到近年来的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
树犹如此 豆瓣 Goodreads
8.3 (105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书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桥曾“惊讶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发瞬息灿烂”。写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平实中蕴藏波澜壮阔,人间悲悯。桂林、上海、南京、台北,文化乡愁叠加,难觅归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白先勇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2019年12月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