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i32 - 标记
白发鬼复仇记 豆瓣
白髪鬼
6.4 (5 个评分) 作者: 江户川乱步 译者: 曹浩宇 时事出版社 2001 - 3
……我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就如同有人使劲地扼着我的喉咙,“放开我,放开我,”我大喊,使劲地挣扎,却触到冰凉的木板,一个意念电闪般出现——我被活埋了……
……望着镜中可怕的老人,白发苍苍,眼窝深陷,青筋突出,天啊,白发鬼!
……奸夫淫妇那害怕的神情,让我感到一种复仇的快感,该让你们尝尝做“活死人”的滋味了。我按下了按钮……
2024年4月28日 想读
D坂杀人案 豆瓣
作者: [日] 江户川乱步 译者: 竺家荣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 - 7
《D坂杀人案》江户川乱步是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日本推理漫画《名侦探柯南》中的江户川柯南取用江户川乱步的姓向他致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因获得“江户川乱步奖”而崭露头角。在日本推理界,江户川乱步的开山鼻祖地位不可撼动。谜一样的犯罪,神一般的推理!小说内容取材广泛,构思非同寻常,情节扑朔迷离又扣人心弦。看到结局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某天下午,“我”坐在白梅轩咖啡厅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并与刚结识不久的明智小五郎一同观察稍微有些异样的旧书店。只是,原本每晚都独自看店的性感老板娘今晚迟迟不现身,加上最近传闻老板娘身上伤痕累累……一思及此,我与明智小五郎立刻奔赴书店,却意外看到遭人勒死的老板娘。到底谁杀了老板娘,她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编辑推荐:
《D坂杀人案》编辑推荐:没有江户川乱步,就没有日本推理。影响东野圭吾创作之路的悬疑大师、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必读经典作品!知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百万畅销书《一个人的好天气》、《失乐园》译者竺家荣,40年翻译生涯精心解读,让你拍案叫绝的精彩译本!十起闻所未闻的离奇案件!扑朔迷离的情节,妖异诡谲的气氛,出奇制胜的推理手段,叫人惊呼其奇!读推理小说必读江户川乱步!读江户川乱步必读竺家荣译本!
2024年4月28日 想读
阴兽 豆瓣
陰獣
8.2 (63 个评分) 作者: [日] 江户川乱步 译者: 林哲逸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阴兽》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四卷,共收录江户川乱步的四部推理中篇,乱步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仅有四部中篇。《阴兽》是乱步停笔后的第一篇著作。故事在两名推理小说家和貌美的夫人静子之间展开,这两名小说家分属本格派和变格派,一个是本格派的“我”寒川,也是故事的记述者,另一个是变格派的大江春泥。
有一天寒川在博物馆里认识了静子。之后,两人有书信交往,几个月后,静子被春泥恐吓,向寒川求救,不久静子的丈夫六郎被杀死亡。寒川如何推理的,到底谁是凶手,大江春泥又是谁?这是一部集色情、奇异、荒谬(大正期大众文化的特征)与推理为一体的本格推理小说的杰作。乱步代表作之一。
2024年4月28日 想读
人间椅子 豆瓣
人間椅子
8.0 (100 个评分) 作者: [日] 江户川乱步 译者: 王华懋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人间椅子》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三卷。一共收录江户川乱步所撰写的变格推理短篇十五篇。《人间椅子》是乱步的第二十一则短篇。写一位有名的女性作家,收到一个沉甸甸的信封,打开看到一封很厚的书信。内容是一名椅子工匠的告白,他说曾经躲进亲自制作的豪华椅子里,最初被送到饭店,观察并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几个月后椅子易主,变为一位富裕的外交官座椅,其夫人是有名的作家,工匠爱上了作家……是一篇异想天开的猎奇小说杰作。
2024年4月28日 想读
看见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8.8 (895 个评分) 作者: 柴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其它标题: 看見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海报:
2023年12月8日 想读
营中纪事
9.9 (12 个评分) 作者: 达伦·拜勒 译者: chuangcn.org chuangcn.org 2022
人类学家达伦·拜勒对新疆再教育营的长期研究,对其受害者和参与者密集而深入的采访,以及对更广范的数字围墙及其产业链条的剖析,向我们揭示了作为中国的高科技流放地,新疆是怎样成为殖民资本主义前沿阵地的。

本书由作者和英文版出版社 Columbia Global Reports授权,《营中纪事》简体中文版翻译小组无偿翻译,并由《闯》独家免费发布。本简体中文版包括一篇新的译者序,以及作者为此版本新写的序。
2023年11月11日 想读
Tender at the Bone 豆瓣
作者: Ruth Reichl Broadway 1999 - 3
At an early age, Ruth Reichl discovered that "food could be a way of making sense of the world. . . . If you watched people as they ate, you could find out who they were." Her deliciously crafted memoir, Tender at the Bone , is the story of a life determined, enhanced, and defined in equal measure by a passion for food, unforgettable people, and the love of tales well told.Beginning with Reichl's mother, the notorious food-poisoner known as the Queen of Mold, Reichl introduces us to the fascinating characters who shaped her world and her tastes, from the gourmand Monsieur du Croix, who served Reichl her first soufflé, to those at her politically correct table in Berkeley who championed the organic food revolution in the 1970s.Spiced with Reichl's infectious humor and sprinkled with her favorite recipes, Tender at the Bone is a witty and compelling chronicle of a culinary sensualist's coming-of-age.
2023年11月7日 想读
Comfort Me with Apples 豆瓣
作者: Ruth Reichl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2 - 4
In this delightful sequel to her bestseller Tender at the Bone, Ruth Reichl returns with more tales of love, life, and marvelous meals. Comfort Me with Apples picks up Reichl’s story in 1978, when she puts down her chef’s toque and embarks on a career as a restaurant critic. Her pursuit of good food and good company leads her to New York and China, France and Los Angeles, and her stories of cooking and dining with world-famous chefs range from the madcap to the sublime. Throughout it all, Reichl makes each and every course a hilarious and instructive occasion for novices and experts alike. She shares some of her favorite recipes, while also sharing the intimacies of her personal life in a style so honest and warm that readers will feel they are enjoying a conversation over a meal with a friend.
2023年11月7日 想读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豆瓣 谷歌图书
7.8 (10 个评分) 作者: Fuchsia Dunlop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 4
From Publishers Weekly
Food writer Dunlop is better known in the U.K., where her comprehensive volumes on Sichuanese and Hunanese cuisine carved out her niche and eventually became contemporary classics. Turning to personal narrative through the backstory and consequences of her fascination with China, she produces an autobiographical food-and-travel classic of a narrowly focused but rarefied order. Dunlop's initial 1992 trip to Sichuan proved so enthralling that she later obtained a year's residential study scholarship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hengdu. There, her enrollment in the local Institute of Higher Cuisine, a professional chef's program, created a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 of a specialized kind. The research for and success of her resulting cookbooks permitted Dunlop to return to China in a more experienced role as chef and writer; that led to this reflective memoir, which probes into the author's search for kitchens in the Forbidden City as well as the people and places of remote West China. One key to this supple and affectionate book is its time frame: by arriving in China in the middle of vast economic upheavals, Dunlop explored and experienced the country and its culture as it was transforming into a postcommunist communism. (Apr.)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t Description
A new memoir by the most talented and respected British food writer of her generation.
Award-winning food writer Fuchsia Dunlop went to live in China as a student in 1994, an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she vowed to eat everything she was offered, no matter how alien and bizarre it seemed. In this extraordinary memoir, Fuchsia recalls he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nd its food, from her first rapturous encounter with the delicious cuisine of Sichuan Province to brushes with corrup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greed. In the course of her fascinating journey, Fuchsia undergoes an apprenticeship at China's premier Sichuan cooking school, where she is the only foreign student in a class of nearly fifty young Chinese men; attempts, hilariously, to persuade Chinese people that "Western food" is neither "simple" nor "bland"; and samples a multitude of exotic ingredients, including sea cucumber, civet cat, scorpion, rabbit-heads, and the ovarian fat of the snow frog. But is it possible for a Westerner to become a true convert to the Chinese way of eating? In an encounter with a caterpillar in an Oxford kitchen, Fuchsia is forced to put this to the test.
From the vibrant markets of Sichuan to the bleached landscape of northern Gansu Province, from the desert oases of Xinjiang to the enchanting old city of Yangzhou, this unique and evocative account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is set to become the most talked-about travel narrative of the year.
2023年11月7日 想读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豆瓣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7.5 (18 个评分) 作者: [法]西尔万· 泰松 译者: 周佩琼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9
一位法国记者隐居原始森林的人生思考
在西伯利亚森林里,神秘的贝加尔湖畔,只有熊在小木屋的四周出没,本书作者在那里寻找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陪伴他的只有书籍、伏特加与雪茄
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获奖作品
当代版《瓦尔登湖》
美国《国家地理》最佳秋季读物
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曾自许四十岁前在森林深处过一段隐居生活。于是,他在贝加尔湖畔雪松北岬的一座西伯利亚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最近的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偶尔有奇怪的访客。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他带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在这片 荒原中,自创了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时间缩减为几个简单的行为: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日子流逝;砍柴,钓鱼,做饭;大量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喝伏特加。
2023年11月7日 想读
莫瑞斯 豆瓣
7.9 (2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M·福斯特 译者: 文洁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9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莫瑞斯》创作于作家的全盛时期,可因为涉及同性爱,一直在作家身后的1971年才出版,成为这位小说大师最后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这部同性爱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早已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
莫瑞斯和克莱夫在青葱年岁于剑桥相识相恋,可是三年的相知相守后克莱夫却选择了仕途,娶了位贵族小姐,将这段感情生生离弃。仍旧坚守的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濒于自杀,在绝望中终于遇到不顾一切爱上他的猎场看守阿列克,真正的爱情使两人艰难地突破了阶级差异和社会禁忌的双重禁锢,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成为影史经典。
2023年10月11日 想读
寧靜海的旅人 谷歌图书
作者: 艾蜜莉.孟德爾(Emily St. John Mandel) 臉譜 2023 - 05
我們是自己時代的渺小過客, 在另一個人穿越時空的旅程裡,卻是無可取代的關鍵主角…… 一首恢宏詩意媲美《雲圖》的時空交響曲,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作者最新小說 ✴歐巴馬2022年夏季書單暨年度推薦好書 與約翰‧勒卡雷、柳原漢雅、珍妮佛‧伊根等名家新作並列 ✴幻想文壇大獎入圍肯定 軌跡獎最佳科幻長篇小說決選入圍 ✴Goodreads讀者票選獎最佳科幻小說 得票數超越《米奇7號》、布萊克‧克勞奇《升級》 ✴入圍美國圖書館協會卡內基小說獎 與《長路》戈馬克‧麥卡錫、《毒木聖經》芭芭拉‧金索沃同榜 ✴全美各地書店職人傾心力推 獨立書店推薦榜Indie Next List #1、 亞馬遜網路書店、Apple Books編輯選書、 60餘位實體書店工作者感動好評 ✴書評媒體讚譽肯定 《出版人週刊》、《柯克斯書評》星號好評 入選《時代雜誌》、《西雅圖時報》、《彭博週刊》、《舊金山記事報》、 Vulture、Bustle、Lit Hub、PopSugar等媒體注目書單 林新惠(作家)、邱常婷(小說家)、陳子楹(「愛書人」IG版主)、畫說有一天(IG人氣說書版主)、楊詠翔(譯者)、詹奇奇(IG人氣書評家)、瀟湘神(小說家)──好評推薦 ││故事簡介││ 小提琴演奏的搖籃曲、 飛船起降的呼嘯、 原始的森林和未來的機場相互交疊, 相同的聲音與畫面,重複出現在1912年加拿大拓荒者的書信、 2020年紐約前衛作曲家的音樂會、 2203年由月球殖民地作家執筆的小說…… 1912年,英國貴族少年艾德溫離鄉拓墾,在森林裡忽見一座航站般的金屬洞窟、不屬於那個時代的飛船,並聽見了小提琴的樂音,卻怎麼也找不到演奏者。 2020年,加拿大女子玟森在遠洋輪船上神祕失蹤後,青少年時期拍攝的短片由家人公開,片中一樣出現了飛船航站的影像、與林中的小提琴樂曲。 2203年,人類實現了太空殖民,來自月球城市的作家奧莉芙寫下一本關於末日與瘟疫的暢銷小說,書中一段關於森林、飛船航站與提琴音樂的描述,和艾德溫及玟森所見如出一轍。 ──這是跨越百年的靈感共鳴、時空秩序的錯亂、或是我們始終活在虛擬實境的證明? 2401年,時間旅行的技術已經誕生,「時空研究院」在人類首次登月的地點「寧靜海」成立,負責查緝破壞時空秩序的非法行為、修正時序異常跡象。1912、2020、2203三個年代的可疑紀錄被發現之後,新進調查員嘉柏瑞接受時空旅行訓練,先後化身為艾德溫村中的神父、玟森的作曲家哥哥的聽眾、奧莉芙新書宣傳行程中的記者,對當事人進行訪查。 嘉柏瑞尚不知道異象出現的原因,但他知道「未來」將如何發展,而且他愈來愈無法坐視這三人走向悲劇的結局。嘉柏瑞試圖示警以干預他們的人生走向,觸犯了時間旅行的禁忌,漣漪般的效應影響了數百年後他所在的時間線,時空研究院無情地對他展開追捕,不惜消滅他的所有足跡與互動過的對象。他要如何保護這些和他在時間長河中擦身而過、卻喚起他強烈同情的人們?他們身邊環環相扣但又難以解釋的景象與事件,究竟為何產生、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相互推動? ││推薦好評││ 邱常婷(小說家): 閱讀本書使我感覺渺小,彷彿置身群山之中,或者置身整個宇宙。作者從容柔和的筆調帶出令人著迷不已的伏筆與謎,所有細微處都相互扣連,不到最後不會發覺,是以獨特視角描述疫情、描述惻隱之心,極具詩意與人性溫柔的優雅之作。 畫說有一天(IG人氣說書版主): 一打開就使人徹夜未眠的佳作! 閱讀過程有如一場精細的解謎遊戲,使人沉迷於角色穿梭百年的錯綜命運;它既是一部末日小說,思索人類失去一切後如何尋得生存的意義;它也是一部科幻小說,滿足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卻又不失優雅與詩意;最後它無疑是一部後疫情時代必讀的小說,我們所盼望的更美好世界,其實並沒有消失,它存在於人類始終沒有放棄希望的能力之中。 楊詠翔(譯者): 《寧靜海的旅人》從二十世紀初蠻荒蓊鬱的森林、我們這個時代的紐約、兩百年後另一波疫情近在眼前的地月之間,寫到二十五世紀淒美迷離的月球殖民地,艾蜜莉‧孟德爾恬淡優雅的文筆、深邃飽滿的角色、扣人心弦又精巧的情節布局,在在讓讀者想起科幻名作《雲圖》,可說模糊了類型科幻及文學小說的疆界,閱讀經驗也「彷彿回到曾經作過的一場夢,周邊萬物都只剩下抽象色彩、動態與燈光」,掩卷之後依然流連於這個她創造出的「模擬」鏡像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詹奇奇(IG人氣書評家): 故事設定於二十三世紀的月球殖民地,以不同年代的時間跨度與不同角色的故事線交錯敘事。是一本融合趣味性又引人反思的獨特小說,值得一讀! 《出版人週刊》: 敘事成形完美,高明地結合了科幻小說中的意象與當下疫情期間的情景,曼德爾將豐富的後設想像奠基在觀察入微、充滿人性的每個時刻之中。巧趣、悲愴與溫柔輪番出現,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作品。 《書頁》: 富有人性關懷與感動的時間旅行故事,也是對於孤寂與愛的一段省思。 NPR: 艾蜜莉‧曼德爾是一位筆力令人如臨其境的小說家,也更適合被稱作「世界的建造者」。我欣賞她的作品時不只是單純地閱讀,更像是住進了小說裡面生活。《寧靜海的旅人》召喚出了三個處於不同時代的世界,個個生動鮮明。 《紐約時報》: 字裡行間處處可見某樣美麗事物驚鴻一瞥後消逝失落的感覺,《寧靜海的旅人》是曼德爾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她迄今在幻想小說文類最令人滿意的一次嘗試……同理心與得來不易的體會,美妙地融構於文字之中。 《紐約客》: 《寧靜海的旅人》不羈地漫遊在不同的地域與世紀之間,格局之宏大超越了曼德爾先前的任一本小說,具有顛覆性、獨樹一格,又令人熱血沸騰,呈現了對於科幻類型之可能性的詰問。 《柯克斯書評》: 想像力甚至比《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更大膽奔放,讀來令人激動、滿足,且呼應現實。 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 《寧靜海的旅人》令我驚豔……文筆仍然細緻精湛,也依舊在探究宏大而根本的存在問題之時描繪出富親密感的人物肖像,但是下筆時更多了一份自由奔放。艾蜜莉‧曼德爾是一位層次極高的小說家。     
2023年10月1日 想读
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9.7 (24 个评分) 作者: Maurice Meisner 译者: 杜蒲 香港中文大學 2005 - 3
本書根據著名歷史學家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的巨著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三版(1999)翻譯而成,為首部繁體中文譯本。

  有人認為1949年以後的中國是「毛澤東的中國」,這種說法雖不脫濃厚的個人崇拜色彩,卻反映了一種歷史的真實。因為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的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經過艱難曲折的漫長道路,取得革命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代中國的進退得失,榮辱悲喜,都與毛澤東息息相關。研究他的意識形態和執政方針,認識當時中國的社會和政治實況,自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邁氏該部著作正為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歷史一錘定音。

  1999年再版時,邁氏新增「第六部:鄧小平與中國資本主義的起源1976–1998」,深刻地分析中國的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透徹地展示出中國在這些問題上言論和行動之間的反差。

  毛澤東掌政中國的時期,在當代史上是翻天覆地、引人入勝的一章,邁氏對此鞭闢入?堙A引人省思。近年中國在經濟及政治上頭角崢嶸,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邁氏就此亦有發人深省的論析。

作者簡介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歷史學教授,及倫敦經濟學院客座教授,重要著作包括《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馬克思主義、毛主義與烏托邦》及多部有關當代中國歷史的專論,廣獲翻譯成中文、韓文、日文、法文、德文、葡文和西班牙文。

譯者簡介

  杜蒲,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專研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及科研辦公室主任,曾任教於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著有《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國力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大圖典》等書。
2023年10月1日 想读
失明症漫记 豆瓣 Goodreads
Ensaio sobre a Cegueira
9.2 (44 个评分) 作者: [葡] 若泽·萨拉马戈 译者: 范维信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8
关于《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说: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这个世界却不好。我的小说不过是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
👓我们正在一天比一天失明,因为我们越来越不愿睁眼去看世界。归根结底,这部小说讲的就是:我们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成了盲人。
👓人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人类走向人性化的道路竟是如此艰难与漫长!为什么生存?为了什么生存?怎样生存?这是我经常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不应该遗世独立。
【内容简介】
🚥
街上出现了第一个突然失明的人,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蔓延,无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
失明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灾难,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离。
食物短缺,组织崩溃,文明与尊严变得不堪一击。
人们逐渐剥离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绝望的苦难境地。
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女人还能看见。
她的眼睛,是这个疯狂的世界里唯一尚存的理智。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院“所有时代百部世界文学佳作”。
👓萨拉马戈100周年诞辰纪念版!
👓诺奖得主萨拉马戈传世之作,必读永恒经典,已发行300多个版本。
👓诺奖授奖词: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
👓一旦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苦难就会在我们中间蔓延。
👓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检验了人性的一切可能。
2023年9月30日 想读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豆瓣 Goodread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9.2 (26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2001 - 6
Just after midnight, the famous Orient Express is stopped in its tracks by a snowdrift. By morning, the millionaire Samuel Ratchett lies dead in his compartment, stabbed a dozen times, his door locked from the inside. One of his fellow passengers must be the murderer.
Isolated by the storm and with a killer in their midst, detective Hercule Poirot must find the killer amongst a dozen of the dead man's enemies, before the murderer decides to strike again...
2023年9月25日 想读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豆瓣
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енные
8.9 (24 个评分)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译林出版社 2010 - 6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于一八六一年在《时报》杂志第一——七期连载。因属于长篇连载性质,为了吸引读者,小说情节必须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而且在发展到最高潮时要突然中断,让人接着看下一期。所以当时称这一类小说为“随笔式小说”,以情节紧张曲折见长,类似于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断了十年的文学生涯之后,在这类文学体裁上所作的第一次尝试,即让小说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以后,这种随笔式小说所使用的某些手法,成了他后期许多作品的固有形式,并发展成为不同于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小说戏剧形式。这种小说是对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突破,是新小说形式的开端。什么是小说戏剧形式呢?那就是“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机时刻,在紧凑的、高度浓缩的时间过程里,在旋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展开对世界性问题,人类灵魂问题的辩论。”
2023年9月25日 想读
花衣魔笛手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伝説とその世界
8.6 (51 个评分) 作者: [日] 阿部谨也 译者: 夏川 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花衣魔笛手:传说背后的欧洲中世纪
传说的出现,往往会掩饰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真相,既然说不出口,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把传说变成故事,隐晦地流传下去。
※ 日本“西方社会史”研究第一人阿部谨也代表作品
※ 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以东方视角观西方社会,以理解之同情深入人类的共有经验,带来不同的智识体验
※ 好看好读,五十余幅图片直观感受遥远的中世纪
“花衣魔笛手”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
故事发生在德国小镇哈默尔恩。据说这个地方鼠患严重,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来到这里,说自己可以解决鼠患,村人许诺若解决后就酬以重金。男子便吹起笛子,这个城镇的老鼠都跟着,一个个走到海里淹死了。村人看到老鼠已经死了,就耍赖不给钱。男子无奈地走了。第二年,男子又来,在城外吹起笛子,城镇的小孩便都跟着出来,和他一起走到一座山洞,随后山洞消失,小孩和男子都消失了。
阿部谨也以这个神奇的传说为切入点,如侦探一般,追踪文献与史料,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不管1284年发生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哈默尔恩庶民的悲伤与痛苦都跨越了时空,直抵我们的内心。当接近产生这种悲伤、痛苦的庶民生活时,我们就超越了单纯解密似的兴趣或好奇心,直接触摸到欧洲社会史的一角。 ——阿部谨也
2023年9月25日 想读
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豆瓣
作者: 老舍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6
老舍小说全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ISBN:9787535456861,作者:老舍 著
2023年9月25日 想读
散步去 豆瓣
歩く人
8.6 (94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口治郎 译者: 伍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3
中年男士和家人搬到小镇上,开始了散步的日子。行走过如同睡去的街区,攀爬过微缩的富士山景,观察富有生趣的动物,欣赏不期而至的风景。散步中,不同的人们交会了,不同的人生也在交错着。轻松、安静、徐缓,时有偶遇、时有惊喜。看似平凡的散步,为日常注入了新的元素。
《散步去》汇集了 谷口治郎18 篇散步的故事,同时收录了短篇漫画《梦》《东京幻觉》《月夜》。《散步去》是享誉欧美的日本漫画大师、《孤独的美食家》作画者谷口治郎的代表作,以堪比小津安二郎镜头的画笔描绘了日常的散步之乐和生活之美,充满诗意、沁人心脾,让如今在快节奏生活中身不由己的读者,会心一笑又深深思考。
2023年9月25日 想读
有去無回的地方 Goodreads 博客來
Ort ohne Wiederkehr: Wie ich als Uigurin Chinas Lager überleb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米日古麗.圖爾蓀 / 安德莉亞.C.霍夫曼 译者: 顏涵銳 商周出版 2022 - 12
從中國集中營劫後餘生,甘冒生命危險為維吾爾人挺身而出*

*漫畫「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主角親筆,道出她充滿殘暴與哀傷的命運*

「我倖存下來,就是要向全世界揭發此事。日後再沒有人可以辯稱,他們對這樁人間慘劇一無所知。」

她有罪,只因為她是維吾爾人?

米日古麗.圖爾蓀的三個孩子被強行帶走,自己被帶到「再教育營」,每日每夜遭受慘無人道的苦刑折磨,並且被迫絕育。她目睹同室獄友被強暴和殺害;全天被攝影機監控,不能說話,只能蹲著或站著睡覺;不一定能吃到稀粥和饅頭,但常常吃到電擊棒的滋味;唱黨宣歌曲、喊口號、背紅書和習語錄,沒有一分鐘能夠自主思考。中國政府為消滅維吾爾文化與宗教信仰施行同化措施,打垮自己的人民,阻止他們親近,讓他們活在恐懼中,恐嚇他們,不允許他們擁有自由,要他們沉默。

今天即使在流亡中,米日古麗依然遭到跟蹤與威嚇,但她決心挺身而出,不再沉默,勇敢公開自己的親身經歷,向世界昭告集中營牆內的罪行,維吾爾人受的苦難。她的故事是中共迫害維吾爾人的鐵證,並讓我們能接近那些被中國新聞隱匿的人。"
2023年9月2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