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i32 - 标记
黑甲山的微光 博客來 Goodreads
Terror Capitalism: Uyghur Dispossession and Masculinity in a Chinese City
9.5 (6 个评分) 作者: 戴倫.拜勒(Darren Byler) 译者: 鄭煥昇 臉譜 2023 - 7 其它标题: 黑甲山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難與其反抗
黑甲山,烏魯木齊又一處因「貧窮」與「落後」被剷平的穆斯林社區

曾經唯有在這裡,他們才是自由的

《新疆再教育營》作者、人類學家戴倫‧拜勒歷時8年以上

記錄21世紀中國恐怖統治下的維吾爾族男性

在一座城市裡的流亡、夢想及抵抗

關注推薦──

艾賽提‧蘇來曼(Eset Sulaiman)│維吾爾文學博士、獨立學者,新疆大學人文學院前教授

侍建宇│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阿布都瓦力‧阿尤普(Abduweli Ayup)│維吾爾語言學家及詩人

阿潑│媒體工作者

喬舒亞‧弗里曼(Joshua L. Freeman)│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訴說他們的故事,讓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自知會被捕、被『消失』,

讓我們能一面看著他們的社會生活崩解,一面仍勉力將之抓住。」

新疆區域研究、科技監控的知名學者戴倫.拜勒,在這本既宏觀又兼具個人感性的民族誌中,一方面透過全球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研究視野,探究新疆地區的極權治理與大規模監控體系,如何借鏡於美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並挪用全球反恐主義論述,以合理化對穆斯林族群在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剝奪。一方面則細緻描述了在恐怖統治之下,逃離鄉間科技監控與再教育營的年輕維吾爾族男性,流離於烏魯木齊這座城市短暫的自由、友誼及夢想。

2010年以來,除卻大規模發展的科技監控與數位圍場,受國家政策所鼓勵「西進」的漢族移民,在政策的保障下,逐步過上有車、有房、有孩子的「美好生活」。在這十幾年間,北京政府也透過漢族移民體現殖民體系的微型政治,用以展現好的「素質」,對比「不夠中國」與「現代化」的穆斯林傳統文化與生活。以反恐戰爭為名,年輕的維吾爾族更被迫要做出一個二擇一的決斷:他們要麼效力於國家當局,在國家警察的嚴密督導下擔任協警、再教育營講師、情資工作者,要麼就得被送進營區或工廠體系,成為監控體系的一員。

然而,在如此天羅地網的監控與剝奪之中,亦有少數人試圖活出「中國夢」之外的生命樣態。他們是刮去鬍子、身穿符合都會風衣著,試圖在都會安身立命的學徒、業務、廣告從業人員,在以漢族為中心發展的經濟政策中載浮載沉,相濡以沫;是花數十年記錄郊山穆斯林社群的漢族攝影師;在都會郊區的黑甲山社區最後一個牧羊人;是努力以友誼及網路社群延續穆斯林宗教、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年輕穆斯林男性。

在土耳其茶館、以清真寺為中心發展的街區或維吾爾朋友的自家住宅中,作者與他們交談、閱讀,跟著他們一同面臨被拘捕的壓力,試圖在壓迫之外,透過書寫他們的困頓、掙扎與慾望,展開「生命不至無足輕重」的敘事工作,留下他們被消失前,追求有限的自治的最後一抹身影。

國際讚譽──

《洛杉磯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加拿大文學評論》

《環球郵報》、《歐亞地理與經濟學》短評

提出了對於國際人權中最重要和爭議的議題之一的關鍵洞察力。拜勒基於大量的一手研究資料庫,深入詳細地探討了維吾爾族的迫害和文化滅絕。對於人權、監控、中國、穆斯林、伊斯蘭恐懼症、資本主義等方面的研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資源。

──劉大衛(David Palumbo-Liu),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對於維吾爾族遭受剝奪一個全面性的解讀。在滿是暴力與恐怖的人類學脈絡之下,取得了在政治熱情與學者研究之間的平衡,同時也具備重要的反身性。目前維吾爾族經歷了如此之多,但我們卻了解極少。本書是少數能夠對於新疆局勢帶來這樣複雜理解之作。

──莉莎‧洛菲爾(Lisa Rofel),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戴倫.拜勒的民族誌研究是一個寶貴的貢獻。他提供了過去十年一個針對維吾爾生活,稀有、微觀且基層的視角。他的故事寫作巧妙地讓讀者深入了解人物內在生活,並提供了對維吾爾體驗的非凡洞見。

——方文莎(Vanessa Frangville),《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

如果墾殖者殖民主義的特徵是被剝奪土地/財產的原住民他者,將其身體移除和置換為新的墾殖者社會,那麼當代的新疆或許是二十一世紀墾殖者殖民主義的前端,令人不安。

——麥可.克拉克(Michael Clarke),《族裔和種族研究》(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幾年以來,戴倫‧拜勒孜孜不倦且深刻地描述了維吾爾社會被剝奪的過程,這本書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當代的墾殖者殖民主義、維吾爾遊子的生活,以及在維吾爾故鄉繼續發生的危機。拜勒以感人的筆觸,具說服力地揭示,一個政權不能阻止一個被邊緣化的社會創造新形態的社會意義。

──喬舒亞‧弗里曼(Joshua L. Freeman),亞洲研究期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雖然許多關於「維吾爾族被剝奪」的學術討論通常圍繞其系統性的元素展開,但拜勒呼籲我們從微觀、個人層面來檢視其毀滅性的影響。因此,其理論和方法框架的強度是清晰明確的:他透過詳細的民族誌研究對恐怖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去人性化進行了剖析,敦促讀者記住,抵抗始於重新肯定受壓迫者的人性。

——大衛.R.史特普(David R. Stroup),《PoLAR》
2023年8月28日 想读
金枝 豆瓣
8.9 (35 个评分) 作者: (英)弗雷泽 译者: 徐育新 / 汪培基等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 1
准确地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金枝》缘起于一个古老的地方习俗: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却又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就能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子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和其他专著有所不同的,《金枝》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对世界各地习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全书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绝少呆滞和陈腐的气息,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不忍释卷。
2023年8月26日 想读
叫魂 豆瓣 Goodreads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1 (35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2023年8月24日 想读
單車失竊記 豆瓣
9.0 (17 个评分) 作者: 吳明益 麥田 2015 - 6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浮光》之後,五度獲開卷年度好書獎,作品已在多國出版,受到國際評論稱譽小說家吳明益最新長篇小說。
◆小說藉由「物」的歷史,走進島嶼的歷史。可與獲得《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的《睡眠的航線》視為連作。
◆書中小說主人公撰寫的〈鐵馬誌〉筆記,娓娓道來腳踏車歷史,並附有精緻手繪鐵馬插圖;既是小說,也是庶民史的展現。
◆附有作者親繪摺頁海報——「歷史事件及小說事件對照圖」。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
那些被棄於街頭、回收廠、廢墟裡的腳踏車,每一個零件的縫隙都還留著故事……
一封讀者的來信、一張照片、老眷村廢棄房舍的地下室、二戰期間一支神祕的銀輪部隊、緬北森林的大象運輸隊、圓山動物園,以及一場樹的戰役⋯⋯一切從一部小說裡被遺忘的腳踏車開始。
故事從失蹤了二十年的父親及一輛幸福牌腳踏車說起。
「我」的父親失蹤於一九九三年中華商場被拆的隔天。一天我在翻閱家族相簿時,一張陌生人和一輛熟悉腳踏車的照片觸動了我想追尋父親及失蹤多年的幸福牌腳踏車的決心,而一個讀者的來信則讓那輛腳踏車從虛構小說進入現實⋯⋯
「我」藉由收集各種幸福牌腳踏車的機會,認識了喜愛收藏舊貨的阿布、酷愛古董腳踏車的小夏,以及放有那輛酷似父親幸福牌腳踏車的咖啡店店主、熱愛攝影的鄒族青年阿巴斯。
透過阿巴斯父親的錄音帶,一場人們與動物、森林同遭傷害的戰爭重現眼前⋯⋯
全書以我們最熟悉的腳踏車為主軸,藉由尋找失蹤父親及腳踏車,透過島嶼的地景,交錯拉出一個個現實與回憶的故事——閱讀這部小說彷彿經歷了一趟關於生存與死亡、命運與運命,時代不仁的感傷旅程。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象和他們一樣理解黑夜、雨季、星象與傷心。當長老母象倒地時,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圍繞著牠。牠們用長鼻摩挲著彼此的背,發出不可思議的輕柔低哼聲。夜晚氣溫逆轉,較接近地面處形成較佳的傳音層,那低哼聲因此得以傳到遠方的山谷,而後又嗡嗡迴響回營地。那被放大的、多層次的音響讓一旁的士兵感到悽愴而溫暖,他們體會到了象的傷心,因此也為自己傷心起來。他們想起了遠方的情人與親族、死去的同僚、曾經握著陽具與槍的斷臂,以及不可能再長出來的眼珠。
——《單車失竊記》
吳明益說:「寫這部小說並不是基於懷舊的感傷,而是出自於對那個我未曾經歷時代的尊崇,以及對人生不可回復經驗的致意。透過這樣一個從尋找腳踏車,意外進入某個時間之流的故事,我期待讀者與書中人物彼此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踏踩時的頻率、汗味與不諧調的呼吸、流淚與不流淚的悲傷。
但沒有人停下來,不必彼此呼喚、親吻,就只要無聲、艱難、飢渴又平靜地踏踩下去。」
2023年8月18日 想读
迷蝶志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吴明益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 - 8
★二〇〇〇年台北文学奖!“中央日报”十大好书!
★刘克襄、陈芳明一致推荐!
★特别收入作者蝴蝶摄影、手绘五十余幅!
★以恋爱的姿态结识每一只蝶,以文字、摄影、手绘交织出一种细腻诗意的生活情怀,一个小说家的蝴蝶笔记。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谜样的蝴蝶,也是迷恋蝴蝶。
结识一只蝶,最昂贵的不是镜头或画具,而是某个安安静静的深夜,那些与她相遇的场景重被唤回的安静的激动。没有人听得见你的笔触沙沙,没有人看到你伏案的神色,没有人知道此刻你拾起了什么,愈疗了什么,思考了什么。
《迷蝶志》是台湾著名作家家吴明益自然书写的第一本散文创作,在十八篇配有摄影、手绘的蝴蝶散文中,吴明益以伤感柔软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蝴蝶梦般的翅膀,画出飞过天空时那一道诗意的弧线。
作为研究者最感幸运而幸福的事,莫过于见证老作家的趋于年轻,新作家的趋于成熟。前者以余光中为典范,后者以吴明益为代表。四十年来阅读余光中,十年来观察吴明益,深深感受到台湾文学的内在爆发力。——陈芳明
《迷蝶志》的出版,俨然预知了自然写作另一成熟面相的可能。——刘克襄
多么高兴看到一本不是图鉴的蝴蝶书籍,而且写得如此不俗。本书看似单薄,实则不然。其真正力道所在是文字。——王瑞香
2023年8月18日 想读
苦雨之地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5 (17 个评分) 作者: 吴明益 新經典文化 2019 - 1 其它标题: 苦雨之地
暌違三年,吳明益最新小說
太古之初,人與動物說同樣的語言。
鳥鳴、遠方的星光、風掠過草跟海浪的聲音,與嬰兒的哭聲彼此啟發……
六個短篇,也是三個兩兩相關的故事
以六個近未來世界的故事,探討人、動物、自然、土地之間的關係,追索精神「演化」的軌跡。小說中共同的環境是臺灣的野地、臺灣的物種,許多角色是科學家、業餘科學家或冒險者,他們身上存有精神或肉體的痛楚,歷經滯留也嘗試出發,歷經迷失與清醒。這些故事兩兩相關,彼處的峰巒是此間的海溝。
共同事件是「雲端裂縫」
那把埋在雲深之處的鑰匙,將打開一道心之裂縫。
過去不再是已知,
但將來,又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前來?
六幅彩色手繪插畫,重現十八世紀科學繪圖風格
特製郵票式樣扉頁,增加收藏感
這部小說我把它取名為《苦雨之地》,用的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美國自然作家瑪麗.奧斯汀(Mary Austin)的書名《The Land of Little Rain》。我借用奧斯汀書名的意象,譯成中文,名為「苦」雨之地。「苦」可以因為雨少,也可以因為雨多。
這本小說裡不少角色都是科學家、業餘科學家,或是冒險者,他們身上或存有精神或肉體的痛楚。小說的共同環境都是臺灣的野地,以及臺灣的物種,我並使用十八世紀科學繪圖的風格繪製插畫。
小說裡的共同事件是「雲端裂縫」。也就是在近未來的世界,所出現的一種病毒。它會破解中毒者的雲端硬碟,深入檔案,分析硬碟主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把這個雲端硬碟的「鑰匙」交給某個人。
〈黑夜、黑土與黑色的山〉是關於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蚯蚓科學家的故事,她童年時被收養到德國,後來她發現,她的養父曾在臺灣的奇萊山區獲救。
〈人如何學會語言〉是關於一個自閉症卻對鳥聲敏感的小孩,日後成為鳥聲科學家,在喪失聽力後發現聾人賞鳥的困難,決心鑽研一種形容鳥聲的手語的故事。
〈冰盾之森〉主人翁的情人是攀樹科學家,意外發生後她陷入憂鬱,求助於一種特殊的治療法,因此常進入一個南極探險的夢境裡。
〈雲在兩千米〉是妻子在無差別殺人事件後沮喪退休的律師,意外發現小說家妻子未寫成的小說檔案。因此開始一趟追尋雲豹、成為雲豹的旅程。
〈恆久受孕的雌性〉是四個不同領域的人,共同計畫駕駛一艘名為Zeuglodon研究船追尋滅絕藍鰭鮪的旅程。這個故事和我過去的長篇小說《複眼人》有關。
〈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則是七個少年在聯考前蹺課,意外發現永樂市場裡販賣野生動物,動念想買下一頭小老虎,主角卻買下一隻鷹的故事。
這些故事兩兩相關,彼處的峰巒是此間的海溝。
2023年8月18日 想读
The Complete Fiction of H.P. Lovecraft 豆瓣
作者: H. P. Lovecraft Race Point Publishing 2014 - 10
Another excellent edition in the Knickerbocker Classic series, The Complete Fiction of H.P. Lovecraft collects the author's novel, four novellas, and fifty-three short stories. Written between the years 1917 and 1935, this collection features Lovecraft's trademark fantastical creatures and supernatural thrills, as well as many horrific and cautionary science-fiction themes, that have influenced some of today's writers and filmmakers, including Stephen King, Alan Moore, F. Paul Wilson, Guillermo del Toro, and Neil Gaiman. Included in this volume are The Case of Charles Dexter Ward, "The Call of Cthulhu," "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 "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 "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 "The Colour Out of Space," "The Dunwich Horror," and many more hair-raising tales.
The Knickerbocker Classics bring together the works of classic auth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 stunning gift editions to be collected and enjoyed.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these elegantly designed cloth-bound hardcovers feature a slipcase and ribbon marker, as well a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providing the reader with enlightening information on the author's life and works.
2023年8月15日 想读
西线无战事 豆瓣
Im Westen nichts Neues
9.2 (42 个评分) 作者: [德] 雷马克 译者: 朱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九岁的保罗·博伊默尔受到“爱国主义”的激励,跟同学们一起志愿参军,但战争与军队生活的残酷完全超出想象。在新兵训练营里,他们被迫抛弃从前对知识和自由的信仰,接受彻底的改造。短暂的训练后,新兵们被派往前线作战,所见所闻尽是残酷:战壕内都是老鼠、虱子;烈性传染病威胁着每个士兵的生命;战友们一个个阵亡,或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野战医院设备简陋,药品缺乏,伤患的死亡率极高。
保罗休假回家,发现德国国内仍沉浸在对于战争的英雄主义幻想中,普通人无法想象士兵们在前线所受的灾难,他和从前的生活已完全脱节,他的感受无人能懂。保罗重回前线,此时战争愈发惨烈,未来一片迷茫……
2023年8月12日 想读
永恒的时光之旅 豆瓣
The Eternal Journey
9.2 (42 个评分) 作者: [日] 星野道夫 译者: 游韵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
《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 ,是对星野道夫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星野道夫用镜头扑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爱记录极地的风景、动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 “心灵之旅”。星野道夫曾说:“当人生将走至终点,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2023年8月10日 想读
怎样观察一棵树 豆瓣
Seeing trees : discover the extraordinary secrets of everyday trees
8.8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南茜·罗斯·胡格(Nancy Ross Hugo) / [美] 罗伯特·卢埃林(Robert Llewellyn) 译者: 阿黛 商务印书馆 2016 - 9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对吗?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水青冈的枝条?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怎样观察一棵树》邀你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2023年8月10日 想读
魔物的诞生 豆瓣
Monsters of the Gévaudan: The Making of a Beast
作者: [美]杰伊·M.史密斯 译者: 林剑锋 2022
【亮点推荐】
☆全景式新文化史典范力作,在社会变革前夕的历史中重新讲述“狼人”故事的原点。1760年代,“长尾巨爪”的怪兽缘何出现在穷山恶水的热沃当?它是凶猛嗜血的野兽还是邪恶残忍的狼人?它为什么杀死了那么多受害者,为什么偏爱女性和儿童的肉?这一发生在边远之地的离奇事件如何变为传奇,引发上至国王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举国关注并流传至当代欧美的流行文化?
☆以微知著,从想象的魔物身上窥见真实的旧制度众生相,全面考察18世纪中叶各个阶层的风俗和心态:生活贫瘠、愚昧迷信但又勇敢自救的山野村民,深感自身统治岌岌可危而急于展示爱民之心的国王,在七年战争中落败希望挽回颜面的贵族,欲以天降怪兽之说维护宗教正统性的主教,追求新闻刺激以满足读者猎奇需求的媒体报人,对奇异生物万分好奇的博物学者,追求巨额赏金和封号的职业猎人,意图捍卫热沃当荣誉的地方官员……他们共同制造了怪兽的传奇。
☆破除去昧化、断裂式的启蒙神话,展现一个精英与大众、城市与乡村、公开与私下、理性与迷信、国家与地区、世俗与宗教、官方真相与地下谣言、科学与巫术胶着暧昧的前现代社会。
☆新文化史领军人物罗伯特·达恩顿&法国史大师威廉·多伊尔&动物史名家陈怀宇联袂推荐!
---
【内容简介】
1764-1765年,法国中南部热沃当地区一名女子险遭野兽残害。事后她声称,攻击她的那个怪物来自丛林深处,既像狼,又像人。此后大半年中,又有数十人被类似生物袭击,多人死伤。人们的恐惧迅速蔓延至全法国乃至全欧洲,热沃当的野兽也进入了法国民间传说。围绕这一奇怪、异常的怪兽事件,法国史学者杰伊·M.史密斯在本书中做了全景式的文化史研究,展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交替之际法国的社会、知识、文化和政治面貌。他关注的焦点并非怪兽是什么,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即什么样的力量使热沃当怪兽事件轰动全国。他从重建贵族荣誉、报刊媒体的推动、启蒙时代的蒙昧三个视角把握这一事件,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终揭示出贵族、媒体、教会等出于各自的目的,携手催生了热沃当的怪兽传奇。
---
【著译者简介】
杰伊·史密斯(Jay M. Smith),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学教授,专攻近代早期法国史,以研究贵族政治文化著称,代表作包括《荣誉文化》《18世纪的贵族》《魔物的诞生:1760年代法国热沃当怪兽事件》等。
林剑锋,浙江大学法国史博士。
---
【相关评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学院与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合聘副教授 陈怀宇:
“怪兽”与“狼人”的传说对欧美流行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从近年一些相关主题影视作品的大热可见一斑。热沃当怪兽事件无疑提供了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背景。这部史学佳作以这一事件为个案,运用娴熟的历史技艺从多角度、多面向揭示了法国启蒙时代人与动物之间的跨物种冲突,抽丝剥茧式分析了当时自我与他者、传统与现代、科学与宗教、自然与超自然、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民众与贵族、信仰与启蒙、战争与政治、情感与风俗、口耳相传与新闻媒体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将深受启发。
浙江大学历史系长聘副教授 汤晓燕:
热沃当的怪兽是法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民俗故事,直至事件过去数百年之后的20世纪,仍有电视剧、漫画以及小说沿用这一题材,尽管对于严肃的历史学家来说,这不是值得深究的题目。但是,史密斯却独辟蹊径,深入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去探索平常不过的事件演化为巨大的传奇的原因。他在貌似通俗的山野故事背后看到,贵族、媒体以及教会出于各自的目的,何由携手“制造”出了一只震惊全国的“怪兽”。
新文化史领军人物、哈佛大学荣誉教授 罗伯特·达恩顿:
史密斯仔细检查怪兽事件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元素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惊人的集体错误意识案例。 他展示了人们被怪兽吸引而来,浮想连连,而这些想法有着丰富、多样的心理环境。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法国史名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 威廉·多伊尔:
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尝试,将热沃当野兽的故事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框架中……普通读者以及学者们都会发现史密斯的分析引人入胜。
2023年8月10日 想读
如何屠龙 豆瓣
HOW TO SLAY A DRAGON: A Fantasy Hero's Guide to the Real Middle Ages
6.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凯特琳·史蒂文森 译者: 陈敬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6
出生在小村庄的你突然被选中去屠龙,这让你不知所措?别担心,这本“传说级”秘籍会手把手教你通关中世纪!
你需要选择适合战斗的装备,学点儿防身的魔法或技巧,再找到一位适合你的导师。你得学会在冒险途中解决自己的食宿问题,但还得时刻提防狡猾的骗子和凶狠的强盗。你可以在酒馆里和看不惯的家伙打一架,但记得别和迷人的酒馆女招待走得太近。你要想办法在漫长的寒冬和海怪的袭击中活下来,但也要在火灾发生时伸出援手。你应该看得懂敌军来袭时烽火台上的信号,也该清楚救出公主后如何招待来为你庆贺的热情宾客。
中世纪历史学博士、青年学者凯特琳·史蒂文森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打造出专属于你的冒险故事。从衣食住行到社会文化,从平民斗殴到王位之争,历史上真正的中世纪正等待你亲身探索,看清它神秘光环下的真实面貌。
现在,是时候成为独一无二的英雄了。
★RPG式历史书,邀你亲身体验原汁原味的中世纪文化与生活:阅读也能角色扮演!还在新手村的你突然得到这样一本“保姆级秘籍”,手把手教你挑选行头、招兵买马、勇斗恶龙、拯救公主,一路打怪升级,成为真材实料的中世纪英雄。让你在成为英雄的冒险中无论遇到什么危机与险境都无所畏惧。
★冷知识浓度爆表,救火、洗衣、如厕、住宿……邀你亲身体验中世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到处都是木制房屋的中世纪如何应对火灾?冒险途中应该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在酒馆和人起了冲突怎么办?如何在强盗横行的时代保证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并非人人都是贵族,平民的生活同样精彩。你从未了解过的中世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本书为你一一讲明。
★巨龙、海怪、精灵、独角兽……在真实世界里重新认识熟悉的奇幻元素:中世纪的人会不会时刻准备应对巨龙的攻击?市面上珍贵的“独角兽之角”究竟是什么?世界的边缘真的有食人族吗?中世纪的人真的相信魔法吗?中世纪对奇幻文学的滋养并非毫无依据,在冒险途中了解《冰与火之歌》《指环王》等巨作中恢弘世界的灵感从何而来。
★是中世纪专家也是游戏玩家,青年学者给你带来不严肃却不离谱的历史书:中世纪彩绘玻璃窗就是那个时代的漫画书;亨利八世的妻子里有一半都叫凯瑟琳,被砍头的妻子里也有一半叫凯瑟琳;抱怨烽火系统最凶的就是那些掏钱建烽火台的人……作者凯特琳·史蒂文森不仅是中世纪历史学博士、大型公共历史论坛“问问历史学家”的版主与答主,还是《文明6》《欧陆风云4》等游戏的资深玩家。轻松幽默、吐槽犀利、妙语连珠的她带你玩转这个神秘时代。
2023年8月10日 想读
海獸之子 1 豆瓣 谷歌图书
海獣の子供
9.5 (22 个评分) 作者: 五十嵐大介 译者: 江荷偲 東立 2010 - 10
性格率直卻火爆的琉花,因為使用暴力而不得不退出社團,在少了容身之處的漫長暑假中,琉花遇見了兩名神秘的少年───海和空。海和空據說是儒艮養大的孩子,從嬰兒時期就一直生活在海中,除了器官機能和常人有所不同外,他們似乎能接收到常人接收不到的、來自大海的訊息。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水族館頻頻發生魚群消失的事件,而海和空所在的海邊,卻不斷出現各種稀有的魚類……?
2023年8月8日 想读
小森食光 1 豆瓣
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9.2 (16 个评分) 作者: 五十嵐大介 译者: 黃廷玉 臉譜 2015 - 3
◆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優秀賞二度得主五十嵐大介經典作品
◆改編同名電影《小森食光/夏秋篇》2015年4月10日上映
◆日本金像獎最佳新人《告白》、《小海女》橋本愛主演
回到故鄉,循著農作、料理和回憶
我靠著自己的雙手奮力尋找
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僅存的容身之處
「語言是不能信賴的。然而,我相信自己親身感受到的事物。」
二十歲出頭的市子,幼年時經歷了母親的不告而別,但還是獨自一人奮力長大。而後前往都市,卻也在城市裡遭遇挫折,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因而決定再次返回了故鄉——來往最近的超市必須花上一整天時間的山中聚落「小森」。
小森縱然偏遠不便,但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風景,人們生活於其中,透過料理、農作的互助與分享,居民間的情感得以緊密串聯。回到這裡的市子,靠著自己的雙手下田耕耘,回歸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並將大自然的恩惠化成一道道的料理,試著在自給自足的生活中,重新確定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其中,市子想起了一段段和母親有關的回憶:和市子開的玩笑、親手做的料理、無緣無故離家出走的那一天、在那之後即使孤單一人也要咬著牙活下去……自己對於母親來說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另外,同樣從都市回到小森的學弟「祐太」,還有市子從小的玩伴「紀子」,與他們一同工作、生活後,漸漸發現彼此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也讓市子重新思考人際關係的本質,並發覺自己從未察覺的另一面。
「我就是沒辦法好好面對他人,才會回到小森來啊!」回到小森後的市子,是否能從回歸自然、自給自足的生活裡重拾勇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2023年8月8日 想读
竹光侍 1 豆瓣 Goodreads
9.5 (38 个评分) 作者: 松本大洋 / 永福一成 (作) 小学館 2006 - 12
江戸のかたぎ長屋に住みついた浪人、瀬能宗一郎。剣の腕は立つが素頓狂。何を起こすか、起こさぬか…!? 盟友・永福一成の原作を得て、松本大洋が新たなスタイルで江戸を描く!!
▼第1話/猫が申しますにはその男血腥(ちなまぐさ)いのだそうです。▼第2話/もののけとたけみつ▼第3話/てふてふ▼第4話/剣豪心得 其の一▼第5話/剣豪心得 其の二▼第6話/矢場▼第7話/ぴうと風吹き無礼討ち!▼第8話/ひぐらしの音に侍一人望郷なぞする。▼第9話/秋近し▼第10話/玉の緒▼外伝/槍持ち源次●主な登場人物/瀬能宗一郎(江戸のかたぎ長屋に住みついた浪人)、勘吉(宗一郎の隣人。大工の息子。侍の行動に興味津々)●あらすじ/正月の寒い朝。まだ家族も眠っている中、少年・勘吉が厠に行くため戸を開けると、若い侍が立っていた。侍の名は瀬能宗一郎。このたび江戸の長屋にやってきた宗一郎は、勘吉に対し必要以上に丁寧な挨拶をすると、同じように長屋の住人たちにも挨拶回りをしていく。売り物の蛸をひたすら眺めたり、甘い団子を頬張ったりする宗一郎の行動に興味を持った勘吉は、彼のことをつけ回すが…(第1話)。●本巻の特徴/江戸のかたぎ長屋に、信濃なまりの浪人・瀬能宗一郎が住みついた。隣人の少年・勘吉は侍が珍しく興味津々。だが観察してみると、この浪人が只者でない迫力を有し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て…? 松本大洋新境地の最新作、ここに登場!!
2023年8月8日 想读
塞拉菲尼抄本 豆瓣
Codex Seraphinianus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意] 鹿易吉·塞拉菲尼 译者: 张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塞拉菲尼抄本》创作于1976年至1978年,并于1981年首次出版。2014年上市的中国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参与了全球合印计划,由意大利原厂印刷,原装限量进口3000本。
在罗马某座危楼顶层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创作了这部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这部巨作被列为“十大神秘天书”之首。而这位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的作者也被冠以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多个称谓。
塞拉菲尼以千余幅精妙绝伦的手绘插图,以及他独创的、无法识别的语言和书写系统,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异次元世界:小至奇特的动、植物,大至文化与城市建筑,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想象力恣意纵横,令人脑洞大开。
促成这本手稿得以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出版商曾评价:这本书堪称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一。卡尔维诺生前曾为本书写下长篇推荐序,他曾写道:“塞拉菲尼的语言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它将要唤醒的是一个其内在语法完全颠覆的世界。”
尽管书中的文字至今无人能解,但读者可以借此摆脱文字和语法的束缚,像尚未识字的孩童一样,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在这些漫无边际的想象中,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这正是《塞拉菲尼抄本》神奇与伟大之处。
2023年7月18日 想读
反修例風暴採訪戰場 Goodreads
香港記者協會——人民不會忘記基金 2021 - 3
社會爭議越激烈、衝突越複雜,全面真相越重要,現場多一個鏡頭比少一個好。<br /><br />——楊健興<br /><br />香港之夏,應該是世界範圍內,網絡直播第一次被這樣大規模地應用在持續、動態的衝突現場。百萬人在直播鏡頭前與十萬人在現場一起經歷,場內場外互動,所帶來的改變,不可小覷。<br /><br />——張潔平<br /><br />*** 一宗台北命案,帶來一條修例草案,掀起萬丈浪。 2019年中反修例示威爆發,遍地開花。 催淚彈、火光、藍色水、雨傘陣。香港從此不一樣。 我們是新聞工作者,求真是天職, 走在歷史最前線,有責任作見證。 無畏、無懼。 危城表面平靜,恐懼、恐怖瀰漫。 本書編撰完成順利出版, 全賴42位新聞工作者無私無懼的供稿, 《人民不會忘記》基金、香港記者協會支持出版, 及其他人士協力,編委會萬分感謝。 謹此鳴謝:明報、蘋果日報、端傳媒、眾新聞、立場新聞、陳朗熹、劉貳龍及 所有支持本書的友好。
2023年7月12日 想读
反抗的共同體 Goodreads 博客來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馬嶽 左岸 2020 - 10
多年來我們都在找一些獨有的東西來定義香港,這個夏天我們找到了。 2019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段香港人有一種自豪感,覺得香港人真是了不起,重新定義了香港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不是舊獅子山精神那種「自力更生」、「東方之珠」、「經濟城市」,而是新獅子山精神的「拆一掛十」,以強大的勇氣和韌性,在專制的銳實力最前線,頑抗。 2019年夏天的運動,從來就是個身份運動。「反送中」始終是在強調香港和內地(中國)的最大不同:人權和法治的保障,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同的群體在沒有大台但面對強大暴力的情况下,各自戮力去想自己可以為香港做什麼。這種身份認同,不能由某個政權強加,未必有偉大的藍圖,卻是由在其中的香港人一點一點實踐出來的。  
作者簡介 | 馬嶽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香港選舉、政府、政黨及議會發展、民主化、政治經濟學及東歐轉型期政治,並定期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著有《教授足球》,《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經驗》(與蔡子強合著)。
2023年7月12日 想读
蘇聯流亡記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4 (7 个评分) 作者: 雷光漢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 - 6
這是一部史料價值極高的回憶錄。作者是一位躲避文革中「一打三反運動」的鎮壓,於1970年從新疆外逃到蘇聯的中國知識份子。內容涉及其被KGB(克格勃)長期監控,試圖逃往伊朗,被抓回後流放到南西伯利亞的國際囚犯農場,經歷中蘇關係解凍的1980年代和蘇聯解體的1990年代初等傳奇經歷,展現了一位外國流亡者眼中的中亞社會。
2023年7月12日 想读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Goodreads 豆瓣
8.3 (43 个评分) 作者: 洪爱珠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 - 2
【编辑推荐】
★ 华语文学现象级新人作品,老派少女的“家居吃饭史”。重履三代交织的本土饮食购物路线,追寻与妈妈的往日时光。一部魂牵梦萦的思念之书,用食物记忆留住我们所爱之人。——妈妈病逝后,自小看着外婆与妈妈张罗众人日常吃食的洪爱珠,用味蕾记忆复刻失传菜色,重建与往昔的连结。老食、老物、老铺、老市场,徐徐铺展一幅台湾本土饮食购物地图,更有香港及南洋新马泰、英国等地食记。以饮食忆往寄情,厨房的烟火、家族情感的绵延、老台北的人情风土皆在她温润的文字里收拢得浓淡合宜。“记忆的人、事、时、地、物,趁热下肚,以治心堵。”
★ “我认识我妈的时候,她早已是妈妈了。”外婆、妈妈与我,书中三代女性的成长路线与人生故事,也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这本书献给我的妈妈、我的外婆,以及所有在生活里头发挥智慧和能量的女生。”——外婆与妈妈都是自我要求苛刻的老派淑女,妈妈唯在脱离繁重家庭劳动的旅途中才会如“少女”般轻盈。作为老派家庭滋养出来的独立女性,作者体贴她们的不易与隐忍,也继承她们交棒的生活方式与经验养分。不同时代女性生存境遇相异,但老派少女身上,总有着不灭的自尊自强女性力量。“我这辈人,强调自我实现,实现什么不确定,自我则永远不够多。我妈则相反。”
★ 老派,是一种生存之道。老派少女的“老派”生活哲学,在人人渴望前卫新潮的世代,不妨老派一点。“老派”并非守旧,而是教养与人情、是独立而不张扬,是“急不得”的生活态度,是前人的生存智慧。——轰轰烈烈地吃饭,认认真真地生活。“老派”是对昔日岁月的惦念与长情。在越来越西化的社会,返身挖掘那些传统和不被注目的物与事,感受快时代中消逝的慢。
★ “台北文学奖”首奖得主洪爱珠首部著作,五感全开的饮食书写新声音。“洪爱珠不只是写吃写得好,她是——写得好。”舒国治、马世芳、蔡珠儿作序推荐,简媜、詹宏志、韩良忆、王盛弘、傅月庵诚挚推荐。——“依稀有沈从文、胡兰成笔意。写台湾家中饭桌菜极好极动人的一本书。待书出了,我要买一二十本送人!最先想到要送的,是侯孝贤导演。”(舒国治)“允为杰作。”(简媜)“爱珠的文体有空气感,宽柔到近乎松软,却又叙事严谨,视角精确,用现代话说,就是资讯含量高,经验值强大。轻柔的字里行间,暗藏杀手招式,看懂的就知道,都是硬实功底。”(蔡珠儿)
★ 同名台剧火热筹拍中!台版出版两周即已售罄,已售出多国版权,屡获多项文学大奖:2021台湾文学金典奖、2021Openbook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2021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2021博客来年度阅读报告·中文创作TOP1等。且在2022年“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中同时斩获“年度最期待作家”“年度新人”和“书店职人最想卖”,也是该奖项成立十年来首次出现“一书获三奖”的奇景。
★ 极具中国风的大红封面,白白澎澎的寿桃和复古书名字体均为作者亲自设计。内有多幅作者拍摄的精美图片,装帧雅致,适于日常和旅途中阅读。
【内容简介】
“我认识我妈的时候,她早已是妈妈了。”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是作家洪爱珠首部散文著作。母亲病逝后,她将绵长思念化作珍珠化石般晶莹剔透的文字,记录下母亲给予她的丰盛饮食与饱满日常生活,从厨房小物到人间菜场,从粥面粉饭到异乡茶食。她回忆与母亲一起,叠印外婆脚步,加以近年发现的店铺,组成老派购物路线。老食、老物、老铺、老市场,是回返时间的甬道,是追寻记忆的线索。以饮食忆往寄情,厨房的烟火、家族情感的绵延、老台北的人情风土皆在她的文字里收拢得浓淡合宜。
洪爱珠的文风温润典雅、洗练机趣,她以家常饮食为主轴,母后哀思为伏线,重回那仿如盛世的亲族过往与时代光景,再现老派人的心志与作风,也直言女性生存境遇之苦辛。老派是一种生存之道,在人人渴望前卫新潮的世代,不妨老派一点。
坊间追忆家人的文章很多,但我绝不想写母亲的病况,这本书如此,未来也是如此。我情愿借由书写,来回忆我们度过的所有美好的一切,也就是从购物到饮食,这些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事物。这本书其实讲的是一个北台湾家庭圆桌吃饭的历史怎么样滋养了一个后来长大的独立的女性。我觉得每个妈妈传给子女的事物都很了不起,无需特别歌颂,我比较想写长辈这些经验给我们这一代女生什么样的支持与养分。
【名人推荐】
坊间追忆家人的文章很多,但我绝不想写母亲的病况,这本书如此,未来也是如此。我情愿借由书写,来回忆我们度过的所有美好的一切,也就是从购物到饮食,这些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事物。这本书其实讲的是一个北台湾家庭圆桌吃饭的历史怎么样滋养了一个后来长大的独立的女性。我觉得每个妈妈传给子女的事物都很了不起,无需特别歌颂,我比较想写长辈这些经验给我们这一代女生什么样的支持与养分。
人一遭逢变故,就会想重建秩序,我见过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老辈人借灵感。所以老派对我来说是生存之道,我从外婆买的摊商知道它的信誉,我知道外婆手路的口味没有断掉,在资讯这么过量、速度这么快的社会里,这一切让我安心。
——洪爱珠
洪爱珠这本书,说是写吃饭,也更是写家人。说是写饮食的审美,也更是写人生的句点逗点。说是写世道家园风俗之返视,也更是写自己怀亲从而修心养爱的过程。所以书名虽叫购物路线,也其实是少女成长路数。洪爱珠不只是写吃写得好,她是——写得好。
——舒国治(作家)
为病笃至亲觅食,自此拉开记忆帷幔,忆及外婆青春时期如何见识太平町盛世、少妇时代如何回大稻埕施展头家娘派头采买食材,依此便大手大脚畅写三代携手同游的各家昂贵药材珍奇食材店、古早小吃、风味饮品,完成购物路线旨趣与地图。文字轻盈,读来意趣横生。文末,“恍惚间她们松手,长长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顾仅余我一人”,归结于时光流逝、繁华易散,引读者不禁眼热而叹。允为杰作。
——简媜(作家)
逝者已矣,青春不可追。于是,重建记忆的味道,工笔细细记下,就成了招魂的仪式。我想用一碗鱼丸汤,来换洪爱珠的这些故事——其实这些故事岂能轻易换得?作个引子罢了。若非读了洪爱珠从她自小浸润的芦洲、大稻埕出发,织出一部魂牵梦萦的思念之书,我大概也不会忆起那碗牯岭街的鱼丸汤。
然而毕竟幼时的我,眯着眼睛看过七○年代的太阳,端过那只磕破了口子,画着一只不是齐白石的虾的瓷碗——而让我们魂牵梦萦,后来再也没有了的,永远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马世芳(作家、广播人)
往日习焉不察的吃食烹煮、琐物细节,经过回忆重建,展现出普鲁斯特式的瞬间,缠绵悠长。爱珠的文体有空气感,宽柔到近乎松软,却又叙事严谨,视角精确,用现代话说,就是资讯含量高,经验值强大。身为爱煮同好,我读她写炸物、卤肉、蒸冬瓜肉饼,甚至家常煲粥煮饭,都见到撇步眉角,轻柔的字里行间,暗藏杀手招式,看懂的就知道,都是硬实功底。
——蔡珠儿(作家)
满满的在地感,时代感。从前我说,如果你要理解台湾某一时代的都会女性,她们怎么见多识广,怎么看自己,一定要读李维菁。现在我会再加一位洪爱珠。
——颜择雅(作家、出版人)
深谙人情世故的心思,这是文字又不只是文字,这是出身,也是教养。
——王盛弘(作家)
她真老派,很有礼,知节制,用字遣词务求精准,读一篇有一篇的受用。
——傅月庵(作家、出版人)
不喜浮夸张扬,文字含蓄,常有余韵,因之愈读愈好看。
——韩良忆(作家)
2023年7月1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