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inism
My Secret Garden 豆瓣
作者: Nancy Friday Gallery Books 2008 - 2
Welcome to Nancy Friday's secret garden, a hidden place where ordinary women are free to express the sexual dreams they have never dared to confide before. Safe behind the walls of anonymity, hundreds of real women responded to Nancy Friday's call for details of their own most private fantasies. My Secret Garden is the daring compilation of those fantasies. When it first appeared, it created a storm of outrage in the media...and an equal sense of exhilaration for those women who finally were able to share their sisters' most intimate thoughts. Even now, in a new millennium, over then thousand women each year buy a new copy of this astounding classic of feminist literature. Join them in their exploration of the meaning of desire. Dare to read, dare to dream, and dare to discover the beautiful blossoms, the winding paths, and the hidden nooks of female sexuality.
记忆的性别 豆瓣
The Gender of Memory: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9.4 (76 个评分) 作者: [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译者: 张赟 人民出版社 2017 -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性别麻烦 豆瓣 Eggplant.place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9.0 (4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宋素凤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1990年面世的《性别麻烦》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开篇,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欲的强制性规定。
巴特勒在本书中提出的、现已成为她的个人标记的“性别操演”理论,为性与性别开启了一个具有多种文化可能性的未来。
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读书。
Hypatia
《性别麻烦》对性别的“自然性”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质疑。这是一部富有创见的精彩论著。
Aandra Lee Bartky
巴特勒的作品改变了我们思考性、性别、性欲和语言的方式。她对性别身份的探问已对当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发了在多个层面上对“主体”的批判性反思。
萨拉·萨莉
十年前我完成《性别麻烦》的稿子......我不知道这本书会有这么广大的读者,也不知道它会对女性主义理论构成具有挑衅意味的“介入”,并被引为开创酷儿理论的文本之一。这本书的生命超出了我的意图。
朱迪斯·巴特勒在1999年此书再版时附加了长篇序言,回应并澄清了针对此书的一些问题。
Living a Feminist Life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Sara Ahmed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7 - 2
In Living a Feminist Life Sara Ahmed shows how feminist theory is generated from everyday life and the ordinary experiences of being a feminist at home and at work. Building on legacies of feminist of color scholarship in particular, Ahmed offers a poetic and personal meditation on how feminists become estranged from worlds they critique—often by naming and calling attention to problems—and how feminists learn about worlds from their efforts to transform them. Ahmed also provides her most sustained commentary on the figure of the feminist killjoy introduced in her earlier work while showing how feminists create inventive solutions—such as forming support systems—to survive the shattering experiences of facing the walls of racism and sexism. The killjoy survival kit and killjoy manifesto, with which the book concludes, supply practical tools for how to live a feminist life,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ties between the inventive creation of feminist theory and living a life that sustains it.
被建构的女性 豆瓣
7.7 (9 个评分) 作者: 沈奕斐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绪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解读性别问题
第一部分 社会性别综述
第一章 社会性别概述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性别角色塑造
第三节 社会性别制度
第二章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第一节 性别歧视的存在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
第三节 性别平等理论
第四节 中国的性别平等历程
第三章 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实践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
第四章 社会性别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研究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节 女性主义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图景
第五章 阅读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女性气质的再现
第二节 规训身体的力量
第三节 健康中的性别问题
第六章 性政治
第一节 性的建构
第二节 性的等级和性解放
第三节 女性情欲
第七章 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制度
第一节 公与私的划分与性别分工
第二节 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
第三节 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
第八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第一节 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质
第二节 两性在就业中的不平等
第三节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
第三部分 社会性别的社会文化建构
第九章 知识、语言和空间
第一节 纯真知识的终结
第二节 语言与主体建构
第三节 性别化的空间
第十章 社会理念和社会价值
第一节 惯习和风俗
第二节 宗教与性别系统
第三节 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第四节 媒体与再现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
第一节 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社会制度
第二节 以性别分类公共政策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四部分 理想中的社会性别
第十二章 社会性别与发展
第一节 妇女议题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 妇女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参考书目
有关女性和社会性别研究的部分网站
后记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豆瓣
Lives of Girls and Women
8.2 (2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马永波 / 杨于军 译林出版社 2013 - 11
★艾丽丝•门罗具有强烈自传意义的作品,洞见入微、坦陈心迹。
★艾丽丝•门罗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8个篇目既各自成篇,又内容连贯,叙写了一个安大略乡间女孩的成长历程。
本书由8个篇目组成,由于内容连贯,一度被认作艾丽丝•门罗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4 0年代安大略省的乡间小镇,描绘了一个女性从懵懂青涩成长为睿智、聪颖的生活观察者的历程。在目睹情欲和生死之时,她经历了女性所要面对的光明和黑暗面。《女孩和女人的生活》有很强的自传意义,对于门罗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阅读本书可以深入了解门罗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死亡与少女 豆瓣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作者: [奥地利]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译者: 魏育青 / 王滨滨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9
我很高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也为变成大众所知的公众人物而绝望。——埃里弗雷德•耶利内克
《死亡与少女》是一部微型戏剧集,收入《白雪公主》、《睡美人》、《罗莎蒙德》、《杰基》和《墙》五个精短的剧本,加上代后记《地下王妃》,共解构了童话、神话和现代生活中的七位明星女性形象:白雪公主、睡美人、歌剧家赫尔米纳•冯•舍茨笔下的罗莎蒙德公主、杰奎琳•肯尼迪、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和戴安娜王妃,借她们的口,探讨了存在、真理、死亡、爱情、美和性等诸多严肃的话题。
跳舞女郎 豆瓣
Dancing girls
8.1 (1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钱思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本书中收录的十四个短篇小说从女性经验和视角出发,广泛探讨了女性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内容涉及强奸、婚外恋、肥胖、分娩等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现实际遇。阿特伍德以其极富原创力的节制笔调,拼接起幻想、幽默乃至暴力的片段,结合写实、内心独白与蒙太奇的运用,以她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关系的复杂性,为她笔下深切打动读者的人物注入生命,唤起惶恐与笑声,共情与认同,表现出现代社会中女性越来越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她们面对由男人主导的外部世界时迥然各异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