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
说部之乱 豆瓣 Goodreads
Chaos of Fiction
7.9 (90 个评分) 作者: 朱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4
他们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谜的地方找到答案。
——帕斯卡尔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
小说控制人类造成的末日危机;文学阅读可以转化为战斗力的 微型宇宙;词语之间的战争与玄秘境界;迷宫制造大师之间的疯狂竞争……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 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
※2015获得荣誉※
★ 豆瓣读书2015年度榜单/中国文学
★ 荒岛图书馆岛民选出的2015年度书单
★ 方所2015年度十大好书
★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上半年好书榜
★ 凤凰好书榜2015年度优秀小说30种
★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5年度百本好书
★ 金华晚报2015年好书榜
★ 百道好书榜2015年榜/文学类TOP100
...........................................
※作者 × 书评人 × 媒体推荐※
“幻想”是博尔赫斯小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在想象力方面,朱岳无疑是一位高手,大概用“惊人”二字形容也并不为过。他在小说里描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常常又被涂抹上一层幽默色彩,其效果十分有趣。
——著名书评人,比目鱼《刻小说的人》
我很喜欢朱岳的文字,简练、轻快,且充满自信以及对读者的信任,这些恰恰都是短篇小说弥足珍贵的品质。
——青年文学批评家,张定浩《批评的准备》
朱岳小说中的潜规则常常建基于高度的智性或超凡的想像,对于读者而言,它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挑战——读者有时不得不如侦探一般,翻译这些潜规则。
——著名书评人btr
2019年1月3日 已读
有印象的是《原路追踪》、《默片人》、《写作计划》。像后记里说的一样,是文学幻想小说。很多篇都显得轻浮,更像是一个草草写出来的提纲,故事和文字本身都缺乏耐心。
Novel
危险的关系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拉克洛 译者: 叶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译文名著精选:危险的关系》讲述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都是巴黎的社交圈红人,这两位情场老手都发誓不再受爱情束缚,只愿游戏人间。美丽迷人又工于心计的梅尔特伊夫人,让瓦尔蒙去引诱自己前任情人热尔库尔伯爵的未婚妻赛西尔以报复他的负心,而瓦尔蒙却准备对善良忠贞的都尔维尔夫人发起进攻。作者苦心经营了这本小说。作为一本小说,《译文名著精选:危险的关系》书信体的形式和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一封信既是叙述手段,又体现并促进了情节的发展。
2019年1月3日 想读
Novel
语言的第七功能 豆瓣
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
7.9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洛朗·比内 译者: 时利和 / 黄雅琴 海天出版社 2017 - 1
1980年2月25日,罗兰•巴特与密特朗总统用完午餐,刚走到大街,一辆卡车迎面而来,把他撞倒在地。光天化日之下,一场暗杀如是发生。
巴特身上有一份罗曼•雅各布森未公开的文件《语言的第七功能》。据说只要掌握了这种功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语言来控制和战胜他人。
警长巴雅尔请来了年轻的语言学家西蒙参与调查。正在进行总统竞选的吉斯卡尔给他们的任务是找到这种第七功能。这意味着要质疑知识界的一批精英:福柯、德勒兹、阿尔都塞……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神秘强大的罗格斯俱乐部浮出了水面,他们在博洛尼亚见到了翁贝托•埃科,在美国校园中遇到了正在经历生死对决的德里达与塞尔……
渐渐地,西蒙身上表现福尔摩斯和007的特质,而巴亚尔警长则对法国哲学、文学和社会学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他们也开始感到困扰:或许自己并非真实地存在,而只是小说中的角色?
御伽草纸 豆瓣
8.2 (43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徐建雄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8
太宰治:“《御伽草纸》这本书,我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件玩物。好让那些为了度过困难时期而奋斗着的人们,于百忙之中能得到片刻慰藉。因此,尽管近来我身体欠佳,低烧不断,还是在应命于公差,以及处理自家遭灾后的善后事宜之余,利用鸡零狗碎的零星闲暇,积少成多,一点点地坚持写了下来……原先的打算是,按照《摘肉瘤》、《浦岛太郎》、《噼啪噼啪山》这样的次序,然后是《桃太郎》和《拔舌雀》,《御伽草纸》这本书也就结束了……可是,在我写完了《噼啪噼啪山》,正要动手写我的《桃太郎》时,一阵慵懒的倦意突然向我袭来:桃太郎的故事,就让它仍以那种单纯的形式流传下去吧……我是个想象力极度贫乏的故事作家,倘若不是自己多少有所经历的事情,我是连一行,甚至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因此,就算我要写桃太郎的故事,也不会将他写成一个只赢不输的绝对强者。我的桃太郎,恐怕是个从小就喜欢哭鼻子的家伙,身体羸弱,还十分害羞,基本上就是个窝囊废。然而,当他遇上了残害人们的心灵,将人们打入无尽的绝望、恐惧与怨恨之地狱的无比狠毒的丑恶魔鬼后,尽管自己身单力薄,却也不愿听之任之,于是愤然而起,揣上黍米团子,毅然决然地奔赴妖魔怪鬼的老巢……我立刻作出了调整,决定紧接在《噼啪噼啪山》之后就写《拔舌雀》这个故事,并以此来结束《御伽草纸》这本书。”
2018年12月27日 想读
Novel
深情史 豆瓣
作者: 刘丽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内容简介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 ,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这种重写并非简单的复述,而是“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想象虚构,寻找发掘出新的情感真谛,于时空回溯中,尽诉悲欢离合、恩怨情仇。
▼媒体推荐
刘丽朵的《深情史》,让“情”字获得了它应有的气场和劲道,对“情”的叙述在当代汉语书写中第一次变得不那么难为情。
——诗人 胡续冬
开始看的时候,浑身都是舒服的,但是越看心里越是不安,仿佛有一盘隐身的磨石,渐渐将人生深处的虚无感和冷榨了出来,满身满心都是冰雪。
——诗人 桑克
这本书像一盏探照灯,照亮时间之河里那些或高贵或卑贱的男女,其爱情生活中最细微的区别,那些我们在阅读前不以为然而在读后注定无法忘怀的隐微之处。
——作家 阿乙
她用娑婆世界的觉悟有情,以心印心地“文勘”着来自古典的心性和传统。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部“厚道史”,以笔记之厚阅,道情教之薄幸。
——诗人 胡赳赳
复述即还魂。刘丽朵在这些已有的故事躯壳里吹入她自己的气息,把它们翩然变作了一封封既深情又冷静的现代情书。
——诗人 冷霜
读罢掩卷,犹觉满纸烟云,迷离惝恍,不知此身何处,亦不知雾霾在何处。信白话之聊斋,短制之红楼。
——诗人 西渡
一本让你在灵魂深处战栗的书——轻而易举的爱和进退维谷的恨,转瞬即逝的欢愉和绵长无尽的思念,残忍的忧伤和天真的愚蠢,突然的相遇和决绝的离开。
——诗人 胡桑
天底下至纯至奇的情事被丽朵写得性灵酣畅,一读震惊,再读悱恻。这凉薄之年,有人微信,有人深情,趁天色尚早,能爱则爱吧。
——诗人 拉家渡
2018年12月25日 已读
有情。喜欢《入长安》《少年游》《海棠千树》《背灯》
Novel
从此学会隐藏悲伤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郑执 2015 - 7
*吴念真 谭维维 曲婉婷 贾樟柯 深情推荐
*一些你只能自己面对和消化的事。
把最珍贵的悲伤留给最值得倾诉的人,
而不是你今夜掏心掏肺,明晚却被人当作酒足饭饱后的笑谈。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并不是安慰,仅仅是理解而已。
总有人意味深长地笑着对我们说,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你要向上。
当这样的安慰沦为流行的敷衍,越来越少有人愿意去花时间理解另一个人地悲伤。
2018年12月21日 已读
青春期习作。
Novel
冷场 豆瓣
6.5 (45 个评分) 作者: 李诞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8 - 11
《脱口秀大会》主持人、网络人气吐槽大V李诞诚意新作,人间百态故事集。
韩寒监制,「ONE 一个」工作室出品。
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李诞,嬉笑怒骂背后对人间的终极吐槽
摇摆不定的恋人、坚定信仰的窃贼,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
借字浇愁,犀利温柔。
《吐槽大会》常驻嘉宾、谐星李诞最新人间百态故事集。
情人们、狠人们、大人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
“再错的事情人都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我们靠此苟活。”
“语言是这么不可靠,可我们却由着语言来决定一切。”
“生活已经那么难了,生活还能更难。”
“笑,笑了问题就化解了?”
“时间的线性是温柔的骗局。”
2018年12月20日 已读
Novel
生吞 豆瓣
7.4 (224 个评分) 作者: 郑执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1
2003年冬,十七岁少女黄姝惨遭奸杀,全身赤裸被弃尸于一幢烂尾楼前的雪坑。大雪覆盖了胴体也掩盖了重要线索,作案手法和动机成迷。十年后,又一具少女尸体被剥光衣服丢进雪坑,作案手段完全复刻,可昔日重大嫌疑人却早已去世,追查此案的老刑警冯国金再次坠入迷雾。随着尘封旧案重见天日,一段深埋在五个少男少女间的残酷青春往事浮出水面……
冬泳 豆瓣 Goodreads
7.7 (305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9
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
《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
【编辑推荐】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
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
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
【推荐语】
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
——阿乙
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
——蒋方舟
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
——李诞
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
——谈波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喜欢《梯形夕阳》和《枪墓》。
Novel
刺杀骑士团长 豆瓣
騎士団長殺し
7.2 (184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我”,36岁,美术科班出身,原本爱好抽象画,多年来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专业肖像画画家。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求离婚,于是“我”独自离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最终应好友雨田政彦之邀,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其父雨田具彦的旧居兼画室,期待通过环境的改变调整心情。
奇妙的事件就发生在搬家后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雨田政彦帮“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班里的两位人妻先后成了情人,经神秘邻居免色的精心策划,和班上的少女真理惠也建立了密切联系。房子主人雨田具彦是著名日本画画家,“我”搬进那栋房子后不久,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
由此,“我”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夜半铃声与古庙洞口、神秘邻居免色涉与绘画班女学生秋川真理惠、“骑士团长”与“长面人”、现实世界与隐喻世界……
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读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2018年12月18日 已读
丁克的村上居然开始探讨孩子的问题了。有一些很出彩的段落,前半本书兔色刚刚出场时比较精彩。
Novel
Play It As It Lays Goodreads 豆瓣
Play It as It Lays
作者: Joan Didio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 11
A ruthless dissection of American life in the late 1960s, Play It as It Lays captures the mood of an entire generation, the ennui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reflected in spare prose that blisters and haunts the reader. Set in a place beyond good and evil-literally in Hollywood, Las Vegas, and the barren wastes of the Mojave Desert, but figuratively in the landscape of an arid soul-it remains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after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a profoundly disturbing novel, riveting in its exploration of a woman and a society in crisis and stunning in the still-startling intensity of its prose.
2018年12月18日 想读
Novel
沉睡的记忆 豆瓣
Souvenirs dormants
作者: [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 吴雅凌 2018 - 11
《沉睡的记忆》出版于2017年,是莫迪亚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首部新作。
巴黎,1964年那个冬天,在记忆的深处若隐若现。在那家叫绿吧的咖啡馆,那个总是头一个走进咖啡馆的女人,总是坐在最里面的老位子上低头对着一本书。她叫热纳维耶芙•达拉姆,他们在一家专售神秘学著作的书店第一次相遇,她带他去见一个女友,女友推荐他们阅读灵修导师的书《与奇人相遇》,介绍他们认识秘密社团的其他成员……六年后,在神秘学书店的同一条街上,他们再次相遇,时间仿佛停顿了,除了一丝变化:她的身边多了一个小男孩。
母狮的忏悔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莫桑比克] 米亚·科托 译者: 马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6
非洲,库鲁马尼村。二十六个女人接连葬身狮口。
猎人阿尔坎如接到捕狮的任务,即将来到文明与野蛮的边缘。他幼年目睹长兄弑父,接着又陷入与大嫂的不伦之恋。往事如幽魂缠绕心头,他决定最后一次作为猎人出征。
马里阿玛的三个姐妹先后成了狮子的腹中之物。她拥有蜜色的眼睛,黑色的皮肤, 如同星星挂在夜幕。这双眼睛,十六年前曾让阿尔坎如沉溺其中。从那以后,马里阿玛每天企盼猎人归来,带她逃离脚下残破的大地。
然而,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狮子捕食人类。随着对事件的调查,猎人发现凶手另有其人,受害者之间也有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库鲁马尼的女人背负着秘密。看似忠诚的夫妻关系,不可调和的人兽冲突,母狮与秃鹫,大地与河流,发生在库鲁马尼的一切,逐渐染上一抹神秘又离奇的色彩。
梦游之地 豆瓣
Terra Sonambula
6.0 (7 个评分) 作者: [莫桑比克] 米亚·科托 译者: 闵雪飞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0
据说,那里是一片梦游之地。因为当人们沉睡时,土地会移动到另外的时空。
《梦游之地》是米亚•科托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入选“20世纪非洲最伟大的12部小说”,奠定了他不可撼动的国际文学地位。1980年代,莫桑比克深陷内战。身为战争遗民,一位老人和一个男孩将一辆烧毁的巴士当作栖 居之所。他们发现了已故的乘客留下的笔记本,其中记叙了自己一生的故事。男孩为老人娓娓道来,笔记本里的故事与现实交织、融合。它隐喻的是战争过后的莫桑比克,人们在现实中残破的非洲大陆上寻找身份和文化认同,精神上却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而梦境则成为衔接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桥梁。《梦游之地》写于1992年,它有力地控诉了战争遗留的深重苦难,并且用高度诗意、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一种与现实紧密连结的魔幻氛围,成为葡萄牙语文学史上珍贵的精神宝藏。
许多伟大作品巨细靡遗地描写崩毁与颓败,来展现战争摧残后的凋敝世界,但科托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呈现了战争所创造的世界。它如同不安的梦境,书中的角色、书外的读者,令他们惊奇的不是“反常”逐渐变得寻常,而是人们将“荒诞”当作现实,全然接受的能力。
——《纽约时报》
科托的叙述语调时而冷漠,时而令人着迷,而他对时间的精湛掌控力,让他足够媲美拉丁美洲最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泰晤士文学增刊》
米亚·科托对文学语言的再创造是乔伊斯式的……他超越了西方的文学形式,为当代莫桑比克文学叙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皮雷斯•拉兰热拉(非洲文化学者)
耶稣撒冷 豆瓣
Jesusalém
6.8 (12 个评分) 作者: [莫桑比克]米亚·科托 译者: 樊星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五个男人,一头母骡。一段等待上帝道歉的时间。
“他躲开了世界与他人,却无法逃离自己。”
当今非洲葡萄牙语文学 响亮的声音
狂揽多项文学大奖 直指诺贝尔
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任何非洲文学。
——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这部精妙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每一页,我们都感受到阅读科托的快感,它出现在每一处语言从“规则”令人窒息的控制下偷跑的瞬间。
——《纽约时报》
一些评论家称科托为“走私作者”,他像词语的罗宾汉,从其中偷出意义,再用到每一种语言里,让两个明显分隔的世界能够交流。在他的小说里,每一行都是诗。
——纽斯塔特文学奖颁奖词
莫桑比克内战结束后,希尔维斯特勒的妻子意外去世,他在极度悲痛中举家迁往野兽群居的偏远地方,取名“耶稣撒冷”,在那里等待上帝的道歉。和他一起的有小儿子姆万尼托、大儿子恩东济、饱受战争创伤的老战士扎卡里亚、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联系阿普罗希玛多,以及希尔维斯特勒的性伴侣——一头名叫泽斯贝拉的母骡。
为了彻底抹去丧妻之痛,希尔维斯特勒造了另一个地狱。耶稣撒冷是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否认时间、否认记忆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学着不再哭泣和祷告,远离时光之河,将女人和外来者视作家族的仇敌。哥哥恩东济一生想要逃离父亲的牢狱,他偷偷教导姆万尼托用识字和写作的方法重获记忆。直到白人女性玛尔达闯入耶稣撒冷,揭开母亲的真正死因之后,耶稣撒冷终于开始分崩离析。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豆瓣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
8.6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btr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1
保罗·奥斯特自传作品,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寻。
2018年12月14日 想读
Novel
一个岛的可能性 豆瓣
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
7.3 (6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米歇尔·维勒贝克 译者: 余中先 文汇出版社 2007 - 10
《一个岛的可能性》是以荒诞的笔法细腻描绘了谐星达尼埃乐1与两个女人的复杂恋情:一个是知性的女性杂志总编辑伊莎蓓拉,另一个是性感的二流西班牙女演员,爱丝泰尔,伊莎蓓拉不喜欢性只喜欢爱,而爱丝泰尔只喜欢性不喜欢爱,性与爱始终困惑着达尼埃尔1,这两段恋情都在女主角离开后结束。达尼埃尔1绝望之余,加入了一个秘密教派,该教派借助克隆技术,让他的信徒永葆青春。不过这些克隆人没有欲望和情绪,无法感觉痛苦和快乐,失去自由和独立,他们唯一的乐趣更是揣测先辈人类的情感。小说的叙述就在克隆人达尼埃尔24和达尼埃尔25对达尼埃尔1的交替阐释中展开,最后,两个克隆人,玛丽23跟达尼埃尔25分别从纽约的废墟和西班牙南部的荒原出发,去寻找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堂,一座可能的岛屿……
2018年12月12日 想读
Novel
酒徒 豆瓣 Goodreads
8.3 (26 个评分) 作者: 刘以鬯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6
《酒徒》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酒徒》并不是通篇都以主人公的意识作为基本题材的,作者刘以鬯还让他在一个外部世界和外部冲突中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的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与醒,醒与醉;从现实到梦幻,再从梦幻到现实的一种循环形式进行。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意识,但醉后总有醒时,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死亡。
2018年12月11日 想读
Novel
生日故事集 豆瓣
Birthday Stories
7.3 (15 个评分) 作者: 村上春树 编著 译者: 孔亚雷 /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9
十多年前,村上春树在接连读了威廉•特雷弗《蒂莫西的生日》和拉塞尔•班克斯《摩尔人》这两个以生日为主题的精彩故事后,萌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从近十年发表的当代英语短篇小说中,搜集以生日为主题的故事编一个选集,并翻译成日文出版。
于是他把手头有的短篇小说“全部翻出重新读了一遍。又四处搜寻尚未读过的短篇小说和‘精选集’那样的东西,天天乐此不疲”。然而令他吃惊的是,生日主题的短篇小说乍看很多,实际上却很少。最终,他搜集到十二位当代英语文坛著名作家的作品,自己也写了一个故事《生日女郎》,参与这场特别的“生日聚会”。
中文版《生日故事集》中,村上春树所撰写的序言、评论和《生日女郎》由林少华译自日文版,其余作家的短篇小说由孔亚雷译自英文版。
2018年12月8日 已读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