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
一千零一次死亡 豆瓣
Mil y una muertes
作者: [尼加拉瓜]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 译者: 许琦瑜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2
2017年塞万提斯奖得主
拉美“爆炸后文学”重量级作家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长篇力作
揭示权力与政治背后的美洲历史
...................
※编辑推荐※
☆ 2017年“西语诺贝尔”塞万提斯奖得主塞尔希奥·拉米雷斯长篇力作,大陆首次引进出版。这是一部虚构与真实相互交织的小说,讲述一个追寻与被追寻的故事。
☆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是拉美“爆炸后文学”重量级作家,被誉为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利奥·科塔萨尔、卡洛斯·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等大师级作家比肩而立。
☆ 作者经历传奇,曾任尼加拉瓜副总统,是二十世纪拉美风云亲历者。
☆ 全书分为暗室与明室两部,十一章交替以追寻者与被追寻者的视角叙述。侦探小说般的结构,纪实报道式叙述视角,追溯国家民族的身份,追寻个体奇崛跌宕的一生。
☆墨西哥国宝级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对作者赞赏有加。本书延续了马尔克斯式的主题,揭示了权力与政治背后的美洲历史,是《百年孤独》译者范晔主编的“西语文学补完计划”系列之一。
...................
※内容简介※
《一千零一次死亡》讲述的是一个追寻与被追寻的故事。尼加拉瓜小说家拉米雷斯赴波兰期间,偶然看到不为人知的摄影师卡斯特利翁的摄影展,对其人生经历产生兴趣,开始通过各种线索展开追溯。
全书分为暗室与明室两部,分别借用自摄影和绘画领域的专业术语。第一部分由鲁文·达里奥的文章作为序章,第二部分则以哥伦比亚作家巴尔加斯·比拉的文章打头,全书十一章交替以拉米雷斯和卡斯特利翁视角叙述,奇数章里,拉米雷斯几次欧洲之行不无巧合地邂逅卡斯特利翁的踪迹,抽丝剥茧般寻绎出摄影师与奥匈帝国皇室后裔以及文艺界名流肖邦、屠格涅夫、福楼拜、乔治·桑的交游,大师身影和奇诡经历纷繁迭出。偶数章节内,摄影师从其遥远的拉美加勒比海故乡尼加拉瓜说起,其父亲的事迹,其蚊族国王的舅舅的远见与野心,直到摄影师淹留地中海的马略卡岛,稍后因缘际会流落波兰,为纳粹的盖世太保工作。全书气势恢宏,包罗万象,真实与虚构、历史与想象、个体与国家相互交织。三次决定性的旅程连接起了美洲与欧洲两片大陆。
...................
※名人推荐※
在政治权力背后有一个唯独文学才能向我们揭橥的尼加拉瓜。这同样也适用于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
——卡洛斯·富恩特斯(墨西哥作家)
拉米雷斯才华横溢,是一位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利奥·科塔萨尔、卡洛斯·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比肩而立的大手笔。
——埃内斯托·卡德纳尔(尼加拉瓜诗人)
《一千零一次死亡》仿如一座迷宫,但是,故事精确的结构让读者能循线索找到另一个出口,或如作者所说的“模糊的地图”,线索在页与页之间闪闪发光,指引方向。
——劳拉·雷斯特雷波(哥伦比亚作家)
这本精妙的小说会给英语读者发现他人早已知道的事情的机会:当今世界很有想象力颇具天赋的一位作者,塞尔希奥·拉米雷斯。跨越文化、大陆和世代,充满屠格涅夫、维多利亚女王等角色,《一千零一次死亡》将读者卷入一个幻梦般的世界里,这个精彩的文字世界媲美任何其他拉美作家的创造。
——斯蒂芬·金策(《兄弟之血:尼加拉瓜的生活与战争》的作者)
2018年2月8日 想读
Novel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豆瓣
8.5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德烈·艾席蒙 译者: 权景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2 - 8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内容简介:这个世界再无秘密,爱上你,就是我唯一的秘密,而我只愿与你分享。怎么样的渴望,能如此灼烧灵魂;怎么样的思念,能刺痛每一根神经末稍,想要靠近,不敢靠近;想要推开,不舍推开;当猛烈的火焰包裹住两人,这世上,只剩彼此搏搏狂跳的心。我喃喃向你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意大利里维埃拉这年的夏天,比过往十五年还要炫目。突如其来又猛烈的爱,彷佛林中奔出的兽,攫住少年与那人的身与心。关系的暧昧、情欲的流动、对彼此的着迷、犹疑、试探,在焦躁不安的夏日里形成一股令人恐惧却又执着不放的暗流。从两人灵魂深处萌发出来的,是一段仅仅为时六周的爱情故事,以及为一生留下印记的经验,因为他们在里维埃拉与罗马闷热夜晚里发现的,是此生恐怕再也无法寻得的东西:完全的亲密关系。
这是本美丽与智慧兼具的书,分毫不差地以既轻盈又凝缩的谨慎,写作其戏剧场面每一刻的精确真实。《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将巧妙地立足于书架上介于詹姆斯•鲍德温《乔凡尼的房间》(Giovanni’s Room)与爱德蒙•怀特《男孩故事》(A Boy’s Own Story)之间的位置。这也是一本绝佳的小说,描述地中海夏日感官的光芒,与充满欲望的日日夜夜。
海报:
2018年1月30日 已读
“我从来没想过,如果他的一句话能让我如此幸福,另一句话也能同样轻易击垮我。如果我不想落个不幸,我也应该学会提防这小小的喜悦” 读完后躺在床上,满脑子意大利里维埃拉海岸的夏天气味。
Love Novel
光与暗的故事 豆瓣
In Sunlight or In Shadow
7.2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编著 / [美] 爱德华·霍普 绘 译者: 曹雷雨 / 刘洲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
17幅全彩的霍普绘画+17个小说大师的短篇故事。
劳伦斯•布洛克是爱德华•霍普的粉丝,他和同样痴迷霍普画作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一样,为霍普画中深入骨髓的孤独与寂寥所痴迷。布洛克因此邀请了16位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畅销小说家,连同他自己一起,为霍普的17幅最为人所知的画作各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集结成册包含17个故事的短篇小说集。
慢慢学 豆瓣
Slow Learner: Early Stories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译者: 但汉松 译林出版社 2018 - 1
《慢慢学》收录了托马斯·品钦青年时代于1959年至1964年发表的五部短篇小说:《小雨》《低地》《熵》《玫瑰之下》和《秘密融合》。每一篇都包含着品钦小说 创作标志性的主题与技法,更透露了许多有关他成长轨迹的线索:他的海军生涯、对勒卡雷的致敬、痴迷“熵”的起源…
品钦与塞林格,美国文坛两位以躲避公众而著名的小说大师。然而,品钦说自己与塞林格不同,他不是“隐士”。多年来,品钦公开的照片止步于大学时代的档案,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时,出版方安排了演员替他领奖。他虽然不曾露面,也在动画《辛普森一家》和YOUTUBE网站上现身(声)多次。他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拒绝与外界交流。
《慢慢学》中收录了他在1984年为首版所写的自序,作为中年成功作家,他分析了当时作品的缺点,袒露了年轻时写作的青涩。对于一向不愿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品钦,这篇坦率的自序意外地成为了解他思想世界的重要线索。短篇集中的5篇作品写于1959年至1964年,是他22岁到27岁的青年时代。在自序中,他认为保留这些有瑕疵的练手作品是有必要的,告诉写作者会犯的那些典型错误。此外,对于那些迷失在《万有引力之虹》之中的读者来说,这5篇风格气质各异的作品,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品钦小说的独特通道。
2018年1月26日 想读
Novel
金翅雀 豆瓣
The Goldfinch
8.0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唐娜·塔特 / Donna Tartt 译者: 李天奇 / 唐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使我们更接近真实与美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由于父亲早已遗弃他们母子,西奥只能寄住在有钱的同学家。陌生的环境令他不知所措,崭新的人际关系令他倍感挫折,但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失去母亲的伤痛。
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唯一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成年后的西奥游走在名人画室和自己工作的古董店之间。他并未与这个世界变得亲近,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处于一个正在逐渐缩小的危险的圆圈中心。
《金翅雀》由美国著名女作家唐娜•塔特耗费十余年时间创作,一部会让你挑灯夜读、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伟大小说。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普利策奖获奖小说
美国文学女神唐娜·塔特万众瞩目的大师级巨作
——————
•唐娜•塔特凭借《金翅雀》入选《时代》“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作者唐娜•塔特与莫迪亚诺、昆德拉等同时位列《费加罗报》年度作家
•安德鲁•卡内基杰出小说奖
•美国书评人奖短名单
•百丽女性小说奖短名单
•希拉里•克林顿推荐书目
•版权售出32个国家或地区
•销量超300万册
•出版三年,仍位居《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
•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畅销书
•《每日野兽》年度20部“好书中的好书”第2名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5部小说第3名
•《卫报》年度6部最佳小说第1名
•《书页》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科克斯评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经济学家》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北美时尚快报》年度图书
•巴诺书店年度最佳小说之一
•《傲骨贤妻》第六季第四集致敬书目
•《饥饿游戏》电影公司取得版权,即将改编成电影或迷你剧!
•斯蒂芬•金,村上春树,希拉里•克林顿,李•佩斯……从作家、政治家到演员,众多名人一致追看
•美国亚马逊有史以来评论数最多的20本书之一
——————
媒体推荐
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有人对小说失去兴趣,这本书会让他再次产生对小说的爱。最后几页表达的思想严肃、宏大、复杂,但作者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
——《卫报》
一部现代史诗,一场旧式朝圣……带枪的狄更斯,嗑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玩古董的托尔斯泰。如果这部小说还不能为塔特赢得主要由男人组成的美国伟大小说俱乐部(约翰•斯坦贝克,哈珀•里,菲利普•罗斯等),那我们应该关闭这个俱乐部,再开个世界伟大小说俱乐部,因为这本书完全配得上这个名头。
——《泰晤士报》
很难说明《金翅雀》对作为读者的我产生了多大影响,以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影响。我一向喜欢“好男孩和妈妈”的故事,所以读到十三岁的西奥用残忍而美丽的文笔讲述他深爱的母亲在爆炸中丧生、他的命运被改变,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场景转换时,我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怪诞、悲伤、虚弱、酗酒、且经常干些小坏事的西奥的模样扎根于我的心里。不过,这本引人入胜的七百多页大书不止讲了悲剧和失去,还是一部关于失踪名画的盘子铺得很大的神秘小说,一部关于友谊、艺术和表象的沉思录。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生活的编年史:有时恢弘,偶尔紧张但总是感人。
——美国亚马逊编辑月度推荐
唐娜•塔特的最新小说英文版有784页,但整本书的叙述有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迷人的急迫感,和作者另一杰作《校园秘史》一样悬疑性十足。
——《出版人周刊》
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大长篇锐利、无畏、引人入胜、迅速,情节如巨蟒盘绕,细节清晰绵密,感情丰沛纠结,焦虑渐渐加深,无穷无尽……深刻检视了幸存的神秘和忧伤,美和沉迷。
——《书单》
一部凶猛的杰作。
——《华盛顿邮报》
耀眼夺目……这部令人着魔的交响乐似的小说汇集了塔特女士所有的叙述才能,读这么一本书会获得巨大的喜悦。
——《纽约时报》
《金翅雀》完全是关于艺术的一本书,我们从读第一页起就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唐娜•塔特:快速的情节,优雅的文笔,仿佛正在纸页间呼吸的人物,引人入胜的完美场景……欢乐与悲伤存在于同一瞬间,整本书会久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名利场》
一部期待已久的优雅沉思录,关涉爱,回忆,和艺术迷人的力量……宏大,自信,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一部杰作,值得我们等这么久。
——《科克斯评论》
这是一部经典,你如果没读过,读吧。你如果已经读过,再读一遍。
——《今日秀》
——————
名人推荐
唐娜•塔特的《金翅雀》读了就停不下来。
——李•佩斯(Lee Pace)
唐娜•塔特女士的书我也喜欢,新作《金翅雀》最好看。和她也聊过不少,是位相当风趣又有魅力的女性。
——村上春树
《金翅雀》是每十年才会出现几部的那种珍品,这部璀璨的文学作品直抵心灵和意识的深处……唐娜•塔特的这部小说太特别了。
——斯蒂芬•金
我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堆我正在读的或者希望能马上读的书,一般我会同时读好几本书。我正在读的是唐娜•塔特的《金翅雀》、玛娅•安琪罗的《妈妈和我和妈妈》和哈兰•科本的《想念你》
——希拉里•克林顿
一部优美的成长小说,一本直抵内心、能引发强烈共鸣的书,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男孩和一幅躲过劫难的名画的故事,人物刻画细致鲜活。
——普利策小说奖授奖词
你该把阅读《金翅雀》作为家庭作业。
——戴恩•德哈恩(Dane DeHaan)
去年每个人都在谈论这本书,现在你也可以读了。
——弗洛伦斯•韦尔奇(Florence Welch)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金翅雀》,非常喜欢。唐娜•塔特创造的人物非常丰富,情节也很吸引人。
——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
你读过《金翅雀》吗?那本书写得太美了,完全是关于艺术和生活的。
——《傲骨贤妻》第6季第4集
我真嫉妒那些比我早读到这本书的读者,因为他们比我早享受到西奥这个人物和他的奇妙旅程。
——萨拉•杰西卡•帕克
2018年1月26日 想读
Novel
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Gail Honeyman Penguin Group USA 2017 - 5
Soon to be a major motion picture produced by Reese Witherspoon.
“A charmer...satisfyingly quirky.”—Janet Masl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s to Breeze Through This Summer”
"This wacky, charming novel...draws you in with humor, then turns out to contain both a suspenseful subplot and a sweet romance….Hilarious and moving."—People
No one’s ever told Eleanor that life should be better than fine.
Meet Eleanor Oliphant: She struggles with appropriate social skills and tends to say exactly what she’s thinking. Nothing is missing in her carefully timetabled life of avoiding social interactions, where weekends are punctuated by frozen pizza, vodka, and phone chats with Mummy.
But everything changes when Eleanor meets Raymond, the bumbling and deeply unhygienic IT guy from her office. When she and Raymond together save Sammy, an elderly gentleman who has fallen on the sidewalk, the three become the kinds of friends who rescue one another from the lives of isolation they have each been living. And it is Raymond’s big heart that will ultimately help Eleanor find the way to repair her own profoundly damaged one.
Smart, warm, uplifting, 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is the story of an out-of-the-ordinary heroine whose deadpan weirdness and unconscious wit make for an irresistible journey as she realizes. . .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is to open your heart.
2018年1月24日 想读
Novel
亲爱的生活 豆瓣
Dear Life
7.8 (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姚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5
★ 《亲爱的生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
★ 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艾丽丝•门罗
★ 艾丽丝•门罗是非常稳定的作家,所有作品都很出色,但我还是向读者推荐《亲爱的生活》。这是一部最具门罗个性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
★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的现实感。——村上春树
★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A.S.拜厄特
------------------------
这是关于生活,你能说出的一切。
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亲爱的,生活。
------------------------
门罗迄今最棒的作品。——《费城问询报》
近乎完美……再也没有一位作家能用这么短的文字表达这么多的东西。——《芝加哥论坛报》
《亲爱的生活》的故事破坏了既定的写作规则,再一次展示出了门罗短篇小说中心理感受的锋利感、脆弱感以及门罗的大师技艺。——《华盛顿邮报》
充满智慧,令人难以忘怀。《亲爱的生活》是一个精彩的礼物,提醒着我们门罗为什么可以青史留名。——《波士顿环球报》
艾丽丝•门罗是公认的加拿大文学财富。这一部新作,有历史的投射、自传性的素材、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偶尔的怀旧和愉悦的讽喻,再一次证明她名不虚传。——《华盛顿时报》
艾丽丝•门罗不只应该被敬重,更应该被珍惜……《亲爱的生活》与她的前作相比,更丰富、更震撼。——《纽约书评》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不只是在我们的时代,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18年1月24日 想读
Novel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豆瓣 Goodread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Tome 1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9.2 (28 个评分) 作者: [法] 斯泰凡·厄埃 编绘 /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原作 译者: 周克希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1
《追忆逝水年华》图像小说
带你一口气读完普鲁斯特
周克希经典译本
程抱一推荐
...................
※编辑推荐※
◎ 打开普鲁斯特的正确方式是漫画:一口气读完《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机会来了。
◎ 周克希经典译本,法兰西院士程抱一推荐。
◎ 普鲁斯特是可以 被改编的吗?前半生出入社交名利场,后半生缠绵病榻。长期遭受慢性失眠症的折磨,他用这些漫漫长夜来追忆逝水年华。一部《追寻逝去的时光》,卷帙浩繁、文气绵密、句法精微,洋洋数百万言,写尽了爱的萌生和式微,写尽了名利场中的纸醉金迷、人情冷暖,是“一战”爆发前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芸芸众生相的一幅长卷。这样一部复杂、丰饶,扑朔迷离的文本,进入难,出去更难:要如何将它改编成漫画?
◎ 斯泰凡·厄埃交了满分卷:他正职是广告公司总裁,并非科班出身的漫画家,却出于对这部小说的热爱,揽下“改编普鲁斯特”这个西西弗斯式的任务。他伏案十年,将绵密文字抽丝拨茧,一一落实到图像叙事,水落石出,脉络显现,不失其精髓,就好比“将一部巨型交响乐改写成一首钢琴协奏曲”。
◎ 于极简处见繁华:厄埃的改编野心勃勃却又虚怀若谷,满怀敬意。对这部小说了若指掌的他,文本取舍极具匠心,不取则已,取则无一字增删,画风传承延续《丁丁历险记》经典“清线派”风格,十九世纪法国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普鲁斯特的“难读”与他的名气齐名。将文本图像化的尝试,可看作将普鲁斯特“民主化”的尝试,为读者指明了一条进入普鲁斯特文本的捷径。不管是将小说烂熟于心的人,徘徊门外犹豫不前的人,还是从来没有机会读完过它的人:这部漫画都会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普鲁斯特天地的大门。
...................
※内容简介※
这部漫画是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著名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基础上改编而成,对话与旁白均摘自小说原文,无一字增删。原著小说共分七卷,讲了叙述者的童年记忆、出入上流社会的经历、友谊、爱情和回忆。它讲了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的浮华和众生相,精确地描述了“一战”前夕法国的社会、经济与阶层。
漫画的第一卷乃是根据小说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改编而成,讲述了作者对童年居所贡布雷和家庭密友斯万先生的记忆,以及斯万和奥黛特之间的爱情的萌发和式微。
...................
※媒体推荐※
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清线派画风继承了《丁丁历险记》传统,要改编普鲁斯特非此则不能妥。普鲁斯特被托付到厄埃手中,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他的改编尺度,增一分则太过,减一分则不足,真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当厄埃悄然退居幕后的时候,普鲁斯特也就现身了。
—— 《费加罗报》
“……我享受了一番妥帖达意,甚至巧遇故知的情趣;庆幸中国读者从此得以进入普鲁斯特天地,尽情徜徉其间矣!”
——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François Cheng)推荐
普鲁斯特的文体,自有一种独特的美。那些看似‘臃肿冗长’的长句,在他笔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异常精彩的。因为他确实有那么些纷至沓来、极为丰赡的思想要表达,确实有那么些错综复杂、相当微妙的关系和因由要交待,而这一切,他又是写得那么从容,那么美妙……犹如一棵树分出好些枝桠,枝桠上长出许多枝条,枝条上又结出繁茂的叶片和花朵。
——本书译者周克希
感谢普鲁斯特和厄埃,让我们得以一睹昔日法兰西之美:家庭聚餐、玄关处铺地的彩砖、老式木地板、花园铁门挂的铃铛、桌铃……无比妥帖的乡愁。
——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2018年1月23日 想读
Novel
Blue Nights 豆瓣 Goodreads
Blue Nights
7.8 (5 个评分) 作者: Joan Didion Knopf 2011 - 11
From one of our most powerful writers, a work of stunning frankness about losing a daughter. Richly textured with bits of her own childhood and married life with her husband, John Gregory Dunne, and daughter, Quintana Roo, this new book by Joan Didion examines her thoughts, fears, and doubts regarding having children, illness, and growing old.

Blue Nights opens on July 26, 2010, as Didion thinks back to Quintana’s wedding in New York seven years before. Today would be her wedding anniversary. This fact triggers vivid snapshots of Quintana’s childhood—in Malibu, in Brentwood, at school in Holmby Hills. Reflecting on her daughter but also on her role as a parent, Didion asks the candid questions any parent might about how she feels she failed either because cues were not taken or perhaps displaced. “How could I have missed what was clearly there to be seen?” Finally, perhaps we all remain unknown to each other. Seamlessly woven in are incidents Didion sees as underscoring her own age, something she finds hard to acknowledge, much less accept.

Blue Nights —the long, light evening hours that signal the summer solstice, “the opposite of the dying of the brightness, but also its warning”—like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before it, is an iconic book of incisive and electric honesty, haunting and profoundly moving.
2018年1月23日 在读
Novel
第一个坏人 豆瓣
The First Bad Man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米兰达·裘丽 译者: 周嘉宁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
·美国当红文艺偶像、《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作者长篇处女作
·2017年布克奖得主乔治·桑德斯力荐
·只有孤独者方可领会的怪诞喜剧,唯有失败者才能获得的伟大爱情
谢丽尔,一位极端敏感的43岁单身女性。独居,患有癔球症:咽部一个想象出来的肿块在持续折磨着她。她在一家女性防身术工作室工作,甜蜜地暗恋一位年长她22岁的同事,相信和他从石器时代起便是生生世世的夫妻。以颇为古怪的方式,谢丽尔井井有条地组织着自己的生活,并且悠然自得。但当老 板夫妇强迫她无限期留宿他们20岁的女儿柯丽时,这一切都宣告结束了……
作为一个自私而残暴的性感金发妞,柯丽像“三只熊”故事里的小女孩那样闯入了谢丽尔的生活。然而正是她日复一日的挑衅和欺凌,将谢丽尔从幻想中驱赶入了真实世界,并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引领她遇见了一生的爱。
关于本书更多信息,可参考官方网站:
www.THEFIRSTBADMAN.com
笑场 豆瓣
7.2 (47 个评分) 作者: 李诞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1
黑色幽默仁波切、一米八三大诗人自扯自蛋 首部奇思妙想故事集,为聪明人提供幸福感。
收入网络点击率超过100,000,000次的《扯 经》,附赠 “禅意”卡片4张。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扯经》故事,讲述遗寺师徒二 人的幽默生活。第二部分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寓言式的故事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以幽默的笔触警示世人,从不同角色的口中 描绘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也带给世人以思考。第三部分则是作者的散文随笔以及诗歌,以平实真诚的口吻谈论身边市井百态,对人生、情感、哲学展开思考。
2018年1月15日 已读
爱那时候的蛋蛋~
Novel
传家之物 豆瓣
Family Furnishings
9.6 (2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李玉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编辑推荐
1,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代表作合集:作者亲自选定篇目,收录《逃离》《亲爱的生活》《好女人的爱情》等经典名篇,写作生涯至高成就集于一册。
2,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约 翰•厄普代克、石黑一雄、萨曼•鲁西迪、迈克尔•翁达杰、乔纳森•弗兰岑、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裘帕•拉希莉、朱利安•巴恩斯……一众名家盛赞,当代英语文坛备受尊崇的作家。
3,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情绪与不可逆转的选择。“你迟早会在其中一个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
▲内容简介
2013年,艾丽丝•门罗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她亲自挑选1995—2014年间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结成此书,其中包括她的代表作《逃离》《好女人的爱情》《亲爱的生活》《幸福过了头》《憎恨、友情、追求、爱情、婚姻》等等。书中故事多以加拿大小镇和乡村生活为背景,或带有自传色彩,或涉及历史人物,或讲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透过种种微妙的关系、转瞬即逝的情绪和不可逆转的选择,给人以莫大震撼。
.
▲媒体推荐
最宏大的事件藏于人心,最沉重的痛苦隐而不言。一个简短的故事常常跨越数十年,勾勒出人的一生。艾丽丝•门罗在三十页之内呈现的东西,普通作家要用三百页才能说清。她是行文简洁的行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秘书彼得•恩隆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
在当代英语文坛,艾丽丝•门罗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即使在这些作家之间,她的名字也备受尊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一代又一代人都将持续研究和享受这本《传家之物》。对从未读过她作品的人而言,这是绝佳的入门途径。——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
艾丽丝•门罗的写作生涯或许已经接近尾声,但她的故事如艺术品般,始终充满变化。即使你已经读过《传家之物》中的一些篇目,它们仍然会带来或大或小的惊喜。——《纽约时报》
.
《传家之物》是一部深刻的、不断给人惊喜的作品集。故事里的人和事常见于家庭生活,仅在为数不多的时刻充满戏剧性,却有生死之重。——《洛杉矶时报》
2018年1月9日 想读
Novel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豆瓣
8.1 (11 个评分) 作者: Joan Didion Knopf 2005 - 10
From one of America’s iconic writers, a stunning book of electric honesty and passion. Joan Didion explores an intensely personal yet universal experience: a portrait of a marriage–and a life, in good times and bad–that will speak to anyone who has ever loved a husband or wife or child.
Several days before Christmas 2003, John Gregory Dunne and Joan Didion saw their only daughter, Quintana, fall ill with what seemed at first flu, then pneumonia, then complete septic shock. She was put into an induced coma and placed on life support. Days later–the night before New Year’s Eve–the Dunnes were just sitting down to dinner after visiting the hospital when John Gregory Dunne suffered a massive and fatal coronary. In a second, this close, symbiotic partnership of forty years was over. Four weeks later, their daughter pulled through. Two months after that, arriving at LAX, she collapsed and underwent six hours of brain surgery at UCLA Medical Center to relieve a massive hematoma.
This powerful book is Didion’s attempt to make sense of the “weeks and then months that cut loose any fixed idea I ever had about death, about illness . . . about marriage and children and memory . . . about the shallowness of sanity, about life itself.”
2018年1月9日 在读
Novel
性命出售 豆瓣
命売ります
8.0 (6 个评分) 作者: 三島由紀夫 译者: 高詹燦 好讀 2014 - 1
著作被翻譯成最多外國語言的日本傳奇作家
鬼才三島由紀夫,令人嘆為觀止的奇想傑作──性命出售
一個自殺失敗的男人,為求結束生命,在報紙上公告「Life for Sale」,沒想到真有顧客願意上門購買其生命,一位位神秘詭異的顧客,將他捲入了無法預知的危險事件裡……
一個備受肯定、坐領高薪的廣告創意人為何要自殺
「他只是心想,就連報紙上的字也全都變成了蟑螂,那我活著又有何用……」
聽來荒誕不經的性命出售其實很簡單?
「性命出售。任君使喚。本人今年二十七歲,男性。會謹守一切祕密,絕不給您添麻煩。」
性命就跟商品一樣,也會售完!
「羽仁男想到一件事,將掛在門上的『Life for sale』的牌子翻至背面。背面寫著『目前已售完』。」
本來一心想要出售自己性命的人為何會求人救救自己的性命?
「求求您。讓我在拘留所待幾天吧。請保護我的安全。真的有人想取我性命。我要是就這樣離開,肯定會遭人殺害。我求您了!」
性命出售是三島由紀夫自殺前最後一本通俗類型的大眾小說,三島運用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了一段頗具娛樂性、諷刺性的「賣命」傳奇,內容緊湊、張力十足,也展現了三島高明的說故事功力。
2018年1月5日 想读
Novel
斯普特尼克恋人 豆瓣 Goodreads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Supūtoniku no Koibito]
7.8 (11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 8
斯普特尼克,苏联人造卫星的名字,意思是“旅伴”。沉迷于写作的少女堇,突然宣称“爱上”了她的音乐同道、年长17岁的中年美女敏,成了她欧洲之行的旅伴。然而在希腊的小岛上,堇却神秘地失踪了,因为她发现她的“恋人”只是一个躯壳,而灵魂已在一个惊险之夜失去了。绝望于异性之爱的堇,甚至连同性之爱也不能得到。“为什么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钟情于堇的一位小学教师喃喃自语,“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寞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
2017年12月31日 已读
困在雪山的大巴夜车上读完,隔了快十年,小夜。
Novel
轻舔丝绒 豆瓣 Goodreads
Tipping the Velvet
7.6 (6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萨拉·沃特斯 译者: 陈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11
因为一朵抛掷而来的玫瑰,海滨少女从此远离家乡,追随心爱的男装丽人;
因为一场毫无预料的背叛,演员南希从此堕落沉沦,把自己放逐在伦敦阴暗的街角。
在这部关于情欲也关于自由,关于成长也关于蜕变的小说中,萨拉·沃特斯检阅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剧院文化、男装丽人风潮、女权运动的雏形、贵族的地下情色会所,再现彼时的伦敦百态。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8.8 (523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17年12月18日 已读
不像第二本,这一本读得我如鲠在喉。文字还是流畅的,也还是能共情到埃琳娜的自我怀疑,于是更加害怕那些尚未经历的部分。“这是女人都共同知道的丑陋秘密”,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么总有一天会的。
Novel
上海的风花雪月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陈丹燕 作家出版社 1998 - 4
《上海的风花雪月》的主要内容是:上海,曾经被称为东方的巴黎,曾经是个浮华璀璨的花花世界,曾经是西北,最时髦,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三十年的对外封闭,使上海的昔日繁华被掩埋在厚厚的历史烟尘中。陈丹燕以一个探寻者和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历史中,录访散落在街巷中的历史遗迹,回望她不曾经历过的旧日时光;在张爱玲、张学良、颜文梁等历史名人住过的老房子时遥想他们的人生往事,慨叹于无尽的世事沧桑;透过今日上海的新风气:咖啡馆、洒吧、舞厅、美容院,捕捉把握当代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微妙心态;从饱经磨难而永不改其高洁优雅的张可女士身上,从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又曾经一贫如洗而仍不失其精美华贵神韵的郭家小姐身上,发掘出杰出的上海女子所特有的风骨……大量珍贵的老归咎与内文相映生辉。可视为一部文化含量丰富、风格温雅的上海野史。
2017年12月12日 已读
Novel
上海的金枝玉叶 豆瓣
7.7 (18 个评分) 作者: 陈丹燕 作家出版社 1999
美麗的女子郭婉瑩(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曾經錦衣玉食,應有盡有。時代變遷,所有的榮華富貴隨風而逝,她經歷了喪偶、勞改、受羞辱打罵、一貧如洗……但三十多年的磨難並沒有使她心懷怨恨,她依然美麗、優雅、樂觀,始終保持著自尊和驕傲。
2017年12月12日 已读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