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醉茶志怪 豆瓣
作者: 李庆辰 齐鲁书社 2004 - 1
《醉茶志怪》四卷,成书于光绪十入年(1892年),是李庆辰唯一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时人杨光仪为之作序,极力称誉。此书问世后曾刊行多次。
《醉茶志怪》共有346篇,其中很大一部分颇似纪的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志怪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轶闻错出其中,多寓劝戒之意。书中可视为小说的虽不足百篇,但其思想内容却相当复杂,故事类型与人物类型亦相当繁多。这些故事多托兴鬼狐,带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起伏跌宕,颇能引人入胜,其中《苏某》、《如意。、《柳儿》、《爱哥》、《狐师》、《阿菱》等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中的佳作。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源远流长,作品繁富,蔚为大观。本书所选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有较大影响或独具风格者。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红旗照相馆 豆瓣
作者: 晋永权 金城出版社 2009 - 3
《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辨》记录了那场波及整个业界的“新闻摄影组织加工与摆布问题大讨论”,因由何在,结果如何?为后来埋下了哪些伏笔?那些“合理地”组织加工出来的“新闻照片”,何以大行其道?身背相机、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各种体面场合的摄影记者,到底是“摄影干部”、“无冕之王”,抑或仅仅是候着听差“照相的”?
照相机,作为现代性的工具,一柄双刃剑,在为新政权服务的过程中,是如何被操控者掌握,而又伤及自身的?在东西方对峙的背景下,对待外来影像文化,哪些人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是先觉者,还是叛逆之徒?
囊影像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是否最终建立起来?在所谓的世界摄影史中呈现什么样的独特景观?
江南六镇 豆瓣
作者: 阮仪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5
本书详细阐述了江南六镇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本书内容:古时的江南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而现在则指的是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安徽省、江西省的沿长江南崖的广大地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网密集。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姆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食和”,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江南古镇 豆瓣
作者: 阮儀三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0 - 9
《江南古镇》内容简介:江南古镇,多么令人神往的鱼米之乡,文化之府、旅游之地。它好似一幅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朴实淡雅、气韵生动、诗情画意的山水画长卷,在有限的地域中,使人们领略到无限的空间意蕴和人间乐趣。
这是一本学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建筑类大型画册。它所包容的范围,涵盖了苏南和浙北的江南古镇。
这本画册以江南古镇建筑符号的三个层面:图像、标志、象征,为研究视角,以千百年来『天、地、人』的和谐与秩序为核心思想,折射出东方农业文明、经济技术进步、乡土建筑文化、社会发展文脉等众生相。
它叙述了江南古镇的形成、成熟和变迁。从江南古镇的形态、江南古镇的街巷、江南古镇的建筑、江南古镇的保护等四个侧面,无论是历史纵伸感,还是空间的层面感,多方位地向读者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江南古镇全景图。
这本画册将告诉你:生态、形态和情态在由地理、历史、自然、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所形成的江南古镇个体环境中,是如何得到有机的统一;众合感、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是如何通过居住环境与建筑构件的和谐协调,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它还向人们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江南古镇如何从『消费传统』到「生产传统」,如何创造江南古镇新的和谐、统一,以寻求生态、形态和情态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愿驻足在这本画册中的亲爱的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一份难忘的追忆。
护城纪实 豆瓣
作者: 阮仪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他专业之外的一部著作,更是他专业之内一部罕见的作品,本书着力表述自己对当代重大文化问题的思考与立场,以及为这写思想付出的一切。因此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的大作品,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良心录。



目 录:
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良心录(代序)
项羽焚咸阳和保护历史城镇
轰炸科隆大教堂和华沙城的重建
朱启钤和梁思成对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初创
北京古城的建设性破坏
刀下留城救平遥
要续弦不要断弦的常熟
古代水防工程的范例寿县
洛阳隋唐古城遗址的保护之战
安阳古城的破膛开肚和遵义老街的拆除
抢救昆明文明街
福州“三坊七巷”的厄运与转机
丽江申报世界遗产的小插曲
保护周庄古镇的实际经历
黎里古镇的闭门羹
陈墓变成了锦溪
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曲折故事
南浔古镇的是是非非
西塘风波
周庄开公路始末
绍兴名城风貌的消失和历史街区的保护
推土机前救古宅
清河坊街的失误
徐州的汉街和户部出老街的拆除
南京路的特色不能丢
重振老外滩的雄风
变味的老城隍庙和即将淹没的乔家路
上海嘉定西大街的拆保斗争
苏州城墙的拆毁和古胥门的保护
54个街坊的划定和平江历史保护区
苏州干将路的开通和传统风貌的继承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的风风雨雨
古城笔记 豆瓣
作者: 阮仪三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 6
中国的众多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有旖旎风光,有独特遗存。苏州古城墙、乌镇蚕事、周庄桥话、常州城外古淹城、模范城市南通、宁远卫城……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多年从事古城保护与研究所撰写的文稿,其中包括部分早年的研究笔记。全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关联密切的图片成为文字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丰富,充分尊重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时尚。
转多云 豆瓣
兰亭 / The Lanterns
发布日期 2004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4年兰亭为了3周年专场演出而自行出版的单曲《转多云》如今已然存世不多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兰亭的豆瓣音乐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翼昊 Martin Wong : 主唱 & 吉他
李东城 Donovan Lee : 主音吉他
徐璟 Jinn Hsu : 键盘 & 合唱
戴哲 Jaco Dye : 贝斯
袁朝桢 Manson Yuan : 鼓
恩怨江湖 豆瓣
作者: 高陽 遠景 1986
作為一個作家,高陽每日進出歷史,下筆有神。無數過去的人物、事件,在高陽的筆下,轉變它呆版、考究的一面,走進豐富的小說世界,交織成膾炙人口、名滿天下的「高陽歷史小說」。
這本《恩怨江湖》,是遠景出版的「高陽作品集」中的第十冊,藉一段徒弟與師娘的畸戀故事,及一個由賭場郎中做了除暴安良的縣太爺人物,刻劃出「清幫」的源流、內幕。
生在杭州的高陽,在《恩怨江湖》中,把他對清幫的來龍去脈、性質、組織、規劃,做了清楚的剖析。其中描寫江湖上的重重糾纏恩怨,尤有獨到之處,叫人不忍釋手。
永远的三峡 豆瓣
作者: 凤凰卫视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3 - 1
《永远的三峡》电视记录片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巨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浓厚深重的历史反思态度,对三峡、三峡水库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自然、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意义彰显的报道和反映,其长达80集之多,仅此在电视媒体群落就罕有比肩者。凤凰这种三峡山水存档、为三峡水库立传的举措,的确具有大手笔的架势和味道,其价值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看来尤其如此。如此煌煌大片,是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拍出来的,其艰难可想而知,这也许正是凤凰人令人敬佩又敬畏的原因和地方。
到灯塔去 豆瓣
兰亭 / The Lantern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在英国意识流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不朽名作《到灯塔去》之中留存于物质世界的窗口,只能为你我窥探生命中那仅有的悲欢离合。而由上海本地乐队兰亭发表的这张名为《到灯塔去》的唱片里,我们所能窥见的除了音乐中存有的种种年轻的情绪涌动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年轻人用自 己最为实际的行动验证新的音乐准则。整张专辑的曲风颇为丰富。在《爱是座城堡》里我们可以听到类似Oasis那High的音浪,而在《转多云》一曲所呈现出的则是瑰丽而敏感的古典韵味。应该说这是一个贴近城市脉搏的新声音!
—— 文:孙春奇《完全生活手册》137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淘宝购买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兰亭的豆瓣音乐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翼昊 Martin Wong : 主唱 & 吉他
李东城 Donovan Lee : 主音吉他
徐璟 Jinn Hsu : 键盘 & 合唱
戴哲 Jaco Dye : 贝斯
袁朝桢 Manson Yuan : 鼓
历史的声音 豆瓣
Various Artist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8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纪念
★ 鄂温克民族三大部落民歌精品
★ 各部落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演唱
★ 深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 吉祥三宝倾情演唱,秦万民制作
8月8日,一个举国欢腾的好日子,中国第一张鄂温克族原生态唱片由鸿艺唱片独家制作并发行,一个跨界民族的“历史的声音”以音乐的方式嘹亮地扣响时空。本唱片由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政府出品,由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研究会监制。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分别是“吉祥三宝”的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制作人则是“吉祥三宝”的最佳拍档秦万民。
2008年,是呼伦贝尔近年来雨水最充沛,草原最美的吉祥之年,也是市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的大喜之年。《历史的声音》的面世,对于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来说,是继歌曲“吉祥三宝”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之后的又一个可爱的“孩子”, 音乐更加清澈而灿烂。对于鸿艺唱片来说,是“七彩天韵”厂牌下的又一个精品,能带着大家做一次从草原到森林的聆听之旅。而对于人文活力无限的“五彩”呼伦贝尔这个文化大母体来说,则是又一个“美丽传说”的诞生。《历史的声音》对于中国民族事业的发展、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意义非凡。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发祥于贝加尔湖周围的高山密林中。他们在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后开始成为“跨界民族”。中国的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土地肥沃的嫩江流域上游和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素有“林海”之美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兴安岭等地。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但在大兴安岭林区中还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过着传统的狩猎生活,他们最亲密的伙伴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聚居地之一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的过渡地段,山河壮丽、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令世人向往的“人间秘境”。8月1日举行的盛大旗庆那达慕大会,也是《历史的声音》的风光首发会,一千张唱片被作为特殊佳礼赠送给与会的中外各界人士,堪称宝贵。
对于《历史的声音》的评述,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听听以下几位关键人物的所说的:
乌日娜——
这是历史的声音,这是月光落地的声音。
这些歌的主题都在表达着对生命极致美丽的追求,表达着对大自然深情的感恩和祝福,表达着好似云端里飘洒着的爱情……
布仁巴雅尔——
本专辑里我们首次收入了鄂温克民族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大部落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邀请到各部落的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来演唱。我认为这张专辑不只是一张音乐唱片,而且更是一份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秦万民——
这些民歌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默默的生存和传承着,这些歌曲里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喧闹,没有现代人的功名利禄,只有朴素的诉说着对生活的感受,正是这种朴素和单纯让我们这些城市人汗颜。
另外,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两位老人:一位是在开篇回忆曲“回忆”中献声的玛丽亚•布老奶奶(108岁),很可惜她的一首在当地原地采录的独唱歌曲因音质的考虑而没有收录在唱片中,另一位是演唱“毛敖吉河”的玛丽亚•索老奶奶(84岁),是她们与年龄最小演唱“太阳姑娘”的英格玛以及其它优秀歌手的美好歌声汇聚成“历史的声音”—— 一条凝聚了鄂温克族生命热情的精神清流,在时空中流淌开来,融入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
制作人 歌曲赏析:
祝福:
由吉祥三宝一家演唱,延续了“吉祥三宝”轻松快乐,充满幸福祥和的特点,是布仁巴雅尔根据一首古老的鄂温克民歌改编的,这首歌有强烈的森林民族的气质,当歌曲前奏中的鹿铃响起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生活场景。
回忆:
鄂温克族的出色歌手宝音的演唱辽阔高远,演唱的这首“回忆”里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血液里继承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他的嗓音天然带有一种沧桑。这本来是一首长调歌曲,但是细听起来却不同于蒙古族长调,有强烈的鄂温克的特点。制作人在歌曲中特别加入了一段欢快的短调,快与慢的结合别有一番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温暖的前奏我们中加入了一段108岁的鄂温克老太太玛丽亚•布的采风原音,老人苍老的声音会把听者一下子带入浓浓的回忆中去。
不为唱歌而唱歌:
从事正统唱法研究和教学的乌日娜这次让大家领略了她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唱法,这首鄂温克小调在印度手鼓和木吉他清淡的陪衬下娓娓道来,非洲的手鼓和沙锤也像散步一样跟随着演唱者,蒙古呼麦和口弦在演唱的间隙不失时机的表现着,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营造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什么是“世界音乐”?这就是“世界音乐”。
东泉:
我一直很喜欢其其格玛的声音,这次终于有机会与她合作了一次。这个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一级演员非常出色,无论是高亢的长调还是委婉的小唱她都能把握自如。这次收录的“东泉”更是发挥了她轻声演唱的特点。在配器上,制作人采取了非常简约的手法,钢琴和古筝自言自语般的对话,陈悦的箫在间奏吹出了古朴的原生态感觉。虽然大家的演奏都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冲动,但是琪琪格玛歌声里暗涌的情感仍然让大家感觉到森林民族含蓄和坚忍的民族性格。
家乡的百灵:
嘎拉森道尔基为了参加这个专辑的录制特地到一个通古斯鄂温克老人那里学了这首歌,当他第一次唱给我们听时大家都非常喜欢,而我更是从歌声中感觉到一些俄罗斯音乐的影子,这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才了解到,鄂温克族广泛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境内,历史上的若干次迁徙不光是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更是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嘎拉森道尔基的歌声让我深刻的感觉到音乐的力量,一种超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力量。
太阳姑娘:
小童星英格玛演唱的一首古老的民歌。潮尔马头琴和拨弦乐器塔布舒尔的合奏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森林深处,带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录音的时候,内蒙歌舞剧院的马头琴演奏家那日苏让我们见识了潮尔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据他说,演奏这种乐器的时候必须要把一把小刀卡在琴码上才能演奏出味道,真是神奇。在歌曲当中出现的呼麦的声音也非常有趣,孩子单纯的童声和男人们低沉的呼麦相映成趣,大家仿佛看到了森林中鄂温克的先民们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
开放的中华 豆瓣
作者: (法)老尼克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 5
在这本丰富有趣的书里,法国人老尼克以一个旁观者的新奇视角去观察100年前的中国,在洋人的眼中,当时中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而不可思议,大辫子、小脚、牌楼、独轮篷车、劫匪、四书五经、瓷器……作者以轻松有趣的笔调活灵活现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古老国家奇趣而丰富的生活画面。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豆瓣
作者: 何木风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 - 1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
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中国历史的评价都建立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基础上,胜者可对败者进行一切他们认为应该的凌辱与抹杀,而我们似乎也习惯了对高高在上的人的顶礼膜拜。对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们,我们除了叹息和了解他们的名字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了解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因为纵观历史,他们的名字已被无数个所谓英明或者昏聩的皇帝掩盖殆尽了。
当我们仔细地解读他们时,我们会发现,他们本来有做皇帝的能力,也有成为皇帝的资格。可为什么,他们却没有成为皇帝?!
让他们没有成为皇帝的那些“机缘”,偏偏一定要降落到他们的头上,让我们因此而错过了一段本可以重读历史的机会!
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小说艺术谈 豆瓣
作者: 曹正文 学林出版社 1995
有关古龙的资料,大陆见之甚少,他的小说一共有六十八部,我才读了大半(但已包括了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关他的生平介绍,也知之甚少,并限于我的水平,因此,这本小册子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是大陆第一本关于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家的专论,我想,或许对活跃读书界的气氛,对推动国内对武侠小说的研究,可以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效果。
96摇滚指南 (1996) TMDB 豆瓣
96摇滚指南
7.3 (43 个评分) 导演: 陈佩斯 演员: 陈佩斯 / 李琦
一间灯火黯淡的小酒吧内,电视中正在播放迈克·杰克逊的经典歌曲《Bad》的MV。吧台前,一名留着莫西干头、戴着墨镜、从上到下黑色着装的男子小酌杯中之酒。面对电视里的歌,他流露出明显的傲慢与不屑。是的,他就是曾经叱咤中国摇滚界的人物沙皮(陈佩斯 饰),此前不知因何而销声匿迹。而今的他闲散游荡,似乎蓄势待发。
某天,正躺在一幢在建高楼房顶胡思乱想的沙皮,突然被三个民工(刘金山、姚二嘎、李琦 饰)打乱思路。这三人被臭虫咬得同样难耐,胡乱扭动着身子。可是他们那看似毫无章法的扭动却启发了沙皮的灵感,他决定将三个民工包装成极具震撼力的摇滚组合——臭虫乐队,为此他对三人展开了连番无关音乐质量的培训……
京韵大鼓 豆瓣
9.8 (10 个评分) 骆玉笙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总公司
骆玉笙(1914-2002),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络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
上火,乘凉 豆瓣
7.8 (9 个评分) 赵光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1日 出版发行: 边境翅膀
关于赵光:准确说来,赵光不算一个歌手。更多时候,他的身份是北方某所高校的研究生,一只猫的主人,以及一位女侠的男朋友。他的专业是自动化控制,听起来很有金属气质,虽然他的歌还都挺民谣的。他粗砺的声音与半调子的腔调里,其实,你未必会猜到年龄。 青春最好的几年,他在南京:组过一个无疾而终的英式乐队;05年底,跟作家黄梵合作诗配乐,然后就拐到了民谣的路上;06年底参与制作南京“边境翅膀”厂牌出品的民谣专辑《失语症》;在南京的若干酒吧,有过大大小小的一些演出…… 08年的时候,赵光跑到北京为周云蓬的“火烧云”暖了个场,并顺道在Micromu厂牌录制了个人的第一张网络发行EP《黯然销魂饭》,这一年,他也从南京回到了家乡唐山,红梅烟改成了中南海。生活总是件很窘的事,可我们都在继续。
珞樱 豆瓣
武汉大学
发布日期 2003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
这是最纯正原版的《珞樱》,真正承载了武汉大学精神的作品。虽然很典型的学生作品,但是后来再版的版本不再具有这个版本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