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红布绿花朵 豆瓣
8.1 (38 个评分)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山谷里的居民音乐工作社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红布绿花朵》这是山谷里的居民的十种记忆,也是他们修筑了十年的家园。但他们太清净了,也许有人会感到不适。不食人间烟火,是我们对他们音乐的第一印象。他们的歌声,是那么不切实际,离现代,甚至离人类都那么遥远。他们的心灵,竟然如植物般单纯。他们用歌唱围起了一座城,砌起了一片草原,还垒起了一个家。这张唱片,要献给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奢求的一种人。
林一峰(香港 城市民谣音乐人)
有些人一开口就会摄住你的灵魂,让你把心放心交低;那是一种近乎神性,却又唾手可得的幸福。
听小娟的歌,我就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这个幸福。
张钊维(台湾 音乐文字工作者 纪录片导演)
如同从心里抽出的一缕丝巾,手染素颜,缓缓挥动在摩天楼群的天际线上。
李皖(武汉 乐评人)
小娟很静,好静。
语言都是多余,乐器都是多余,声音都是多余,但是必须传达。所以有了这语言,有了这乐器,有了这声音。还好,它们不是很多余,在各自必须出场时没有多余的自我表现,这是这张唱片在录音、演唱、演奏上了不起的地方,听见了,好像没听见,没留下什么炫目的东西。
《红布绿花朵》就是一种空。如果我要最老实地写下我的真实感受,我会写:听《红布绿花朵》,冒号,然后空上2000字的格子,然后,日期。
王小峰(北京 乐评人)
在一个讲究时髦、时尚、时间的时代,我们都拼命去创造一切与时俱进的东西,因而它短命速朽。小娟的歌属于哪个时代?它不属于任何时代,因而适合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去倾听。我相信民谣的力量,它来自生活与土地,它来自人们的心灵。
我们之所以怀旧,是因为我们不满意现状。全球一体化逐渐吞噬地域文化的个性,但是,总有人会坚持,无欲无求的坚持,把一些特质保留下来。小娟的歌声让我想起台湾民歌运动,让歌唱回归到浪漫,回归到理想,回归到快乐,这样对听者来说才是种享受。
如果说两张翻唱专辑让我们熟悉了小娟的歌声,那么这张原创专辑《红布绿花朵》可以让人们去感受一下小娟的没有华丽,只有美丽的世界。
金兆钧(北京 乐评人)
小娟清秀清纯,她的歌清新清澈,是这喧嚣时代的一缕清音。
袁越(北京 乐评人)
一晃两年过去了,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新版的《我的窗外》,没有了翻江倒海的高潮,剩下的只有恬淡的心情。我曾经对新版的处理方式有些不满,但昨晚我再次聆听之后终于明白,新版更像他们现在的生活:躲在遥远的通州,每日唱唱歌,谈谈情,不理朝政,云淡风轻。他们的世界,是由花鸟鱼虫组成的。在他们的窗外,只剩下了蓝天。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最近的生活,再来听听这张唱片,我听进去了。
邱大立(广州 乐评人)
小娟的音乐做得很细心,很干净。我能从里面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
01 天空之城(吟唱版) 3:39
02 山谷里的居民 3:31
03 我的窗外 5:03
04 雨水浇花 4:26
05 我的家 7:29
06 三只小鸟 6:15
07 心的世界 2:35
08 一朵花 4:13
09 晚霞 3:31
10 红布绿花朵 3:20
11 两个人 5:05
鸟巢 豆瓣
刘东明
发布日期 2008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self released
民谣歌手刘东明(刘2)最新的小样,纯手工制作,手写封面和编号。
你可以在这里买到:
白水鉴心 豆瓣
9.2 (12 个评分) 白水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15日 出版发行: 不插店|MicroMu
白水与乐队在江湖酒吧的专场,现场专辑由不插店MicroMu厂牌录制发行。
不插店|MicroMu音乐厂牌录制并制作音乐,通过
以免费下载的方式发行我们制作的音乐。我们统计下载数量,并通过网站赞助分成支付音乐人版税。所以,请不要把MicroMu的音乐转传至网盘或 p2p网络,如果喜欢我们的音乐,请向朋友推荐不插店MicroMu。更多的人来这里下载音乐,意味着更多的赞助收入和音乐人更多的收益,以及创作更多音乐的可能。谢谢。
艺术家:白水
专辑:白水鉴心
编号:MMDLLP017
录音地点 :江湖吧
制作人:杨杰(茄子),不插店
录音师:杨杰(茄子)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封面摄影:清越
封面设计:龙佑玟
不插店特别感谢:清越,佑玟,天晓与江湖酒吧,麦田
田野录音套装 豆瓣
欢庆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凹凸手工作坊
曲目/介绍:
01-过黄河(凉山彝族/云南彝族)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1] 苏尼唱山歌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2] 苏尼的占卜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3] 牧羊女和口弦[*]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4] 毕摩唱经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5] 口弦制作者的歌声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6] 另一位牧羊女[**]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7] 歌者的母[***]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8] 来自打歌之乡[****]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09] 花腰支系的老乐师[*****]
10. 欢庆的田野录音 - [过黄河 #10] 后记
[*]:女孩思念阿妈,心中的欢歌。男孩思念阿妈,无奈的思绪
[**]:彝族达体舞/大小凉山,山歌
[***]:阿妈思念儿子嫁女
[****]:垤施情歌/蒿荞情歌/巍山打歌/叫魂
[*****]:过黄河I,II/思念调I,II
录音整理:欢庆/李琨
制作时间:公元2002年
时间总长:52:00
02-天空之下(云南哈尼古歌)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1] 祭祀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2] 历史 I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3] 历史 II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4] 叫谷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5] 家譜 I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6] 家譜 II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7] 哭丧 I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8] 哭丧 II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天空之下 #09] 数数
录音整理:欢庆
制作时间:公元2002年
时间总长:19:24
03-扎西父子(西藏街头艺人)
01.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1] 1
02.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2] 2
03.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3] 3
04.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4] 4
05.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5] 5
06.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6] 6
07.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7] 7
08.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8] 8
09.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09] 9
10.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10] 10
11.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11] 11
12.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12] 12
13.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13] 13
14. 张荐的田野录音 - [扎西父子 #14] 14
介绍:这是欢庆的朋友张荐在游历藏区时所留下的最美记忆。天真的小扎西和沉稳的扎西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民间音乐的自由。
录音整理:张荐
制作时间:公元2003年
时间总长:51:25
04-狗追马鹿(云南纳西竹簧)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1] 熬酒锅里熬出来的滴酒生意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2] 你在玩我?我没玩你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3] 情歌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4] 山歌 I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5] 山歌 II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6] 牧歌 I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7] 牧歌 II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8] 山林布谷叫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09] 鸳鸯过海
10.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0] 狗追马鹿
1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1] 蝴蝶采花
1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2] 蜜蜂过海
1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3] 鸳鸯过江
1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4] 亲人,回来吧
1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狗追马鹿 #15] 千朵万朵梨花开
口簧/芦笛/人声:杨秀香
录音:克里斯
整理:欢庆
制作时间:不详
时间总长:21:56
05-双江采韵(云南怒族/云南佤族)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1] 云南怒江怒族音乐 01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2] 云南怒江怒族音乐 02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3] 云南怒江怒族音乐 03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4] 云南怒江怒族音乐 04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5]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1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6]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2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7]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3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8]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4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09]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5
10.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0]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6
1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1]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7
1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2]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8
1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3]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09
1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4]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10
1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5]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11
1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6]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12
1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7]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13
1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双江采韵 #18] 云南西盟佤族音乐 14
介绍:1~4:“怒江怒族音乐,鱼肚情,人生。”在怒江州的怒族音乐非常罕见,这个集子里的前四首来的着实不易。5~18:在澜沧江南端的
佤族聚集地西盟,我们遇见了“水口甲”村长一家,以下是我们在村文化站的陋室里采集来的部分片断。(口笛,佤箫,独弦琴,木鼓,人声)

录音:刘晓津
整理:欢庆
制作时间:公元2002年
时间总长:23:24
06-洛玛底古调(云南傈僳族)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1] 摇蓝曲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2] 雀姓家族古调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3] 情歌调 I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4] 情歌调 II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5] 婚嫁调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6] 洛玛底古调 I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7] 洛玛底古调 II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8] 傈僳第一调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09] 友情调
10. 欢庆的田野录音 - [洛玛底古调 #10] 喊魂
音乐:阿石才/熊志泉/熊占保
录音整理:欢庆
制作时间:公元2004年
时间总长:23:01
07-川江号子(长江流域民歌)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1] 川江号子 01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2] 川江号子 02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3] 川江号子 03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4] 川江号子 04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5] 梳头歌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6] 罗幺姐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7] 送郎歌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8] 螃蟹歌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川江号子 #09] 川江号子 (资料版)
人声/收集/整理:朱中庆
录音:欢庆
制作时间:公元2002至2003年
时间总长:22:04
08-箫&啸(四川汉族民间艺人)
01.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1] 爬山调
02.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2] 情歌
03.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3] 兰花花
04.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4] 赶生灵
05.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5] 望
06.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6] 扬州慢
07.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7] 阳关三叠
08.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8] 苏武牧羊
09.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09] 荒城
10. 欢庆的田野录音 - [箫&啸 #10] 酒狂
箫/啸:廖亦武
录音整理:欢庆
制作时间:公元2000至2004年
时间总长:63:45
古筝 豆瓣
于秋旋
古筝弹拔乐器,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秦地,史称秦筝。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古代筝的雏形为五弦(战国)。后发展到十二弦(秦汉)十三弦(唐宗),近代筝为十六弦,后经改革发展为二十一、二十五、二十六弦,没有机械变音装置,能转十二调。筝音域宽,表现力强。
古琴 豆瓣 豆瓣
赵晓霞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湖北曾侯(为战国早期一诸侯君主)墓出土的实物距今约有2400余年的历史。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出现了七弦,并一直流传沿用至今。近代,古琴艺术随着华人的足迹传遍世界各地,亦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本专辑收录了由中国古琴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名家赵晓霞演奏的最具代表性的乐曲,精选了9首中国三千年来最经典的古琴名曲。琴弦在大师的点拔下发出惊世骇俗的天外神音,纯粹的绝响,来自东方古老的神秘旋律,让你感受绝对最真最纯的发烧品位!再现了伯牙觅知已的流水之音,看逝者如斯,听琴声悠悠,千秋不绝……
二胡 豆瓣
周维
《二胡》荣获2006年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150年前的丝弦,诉不尽的哀怨,大师倾情之独操演绎,空灵飘缈,如醉如痴……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胡由琴简、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多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经(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简腰略细,简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如今中国民乐正在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与交流中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二胡艺术,更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奇葩。这件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弓弦乐器,通过不断变革、改良,已成为当今中国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以其遒劲、坚韧、接近人声又略带伤惋的艺术魄力,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本专辑共收录了最具代表性的乐曲,由青年二胡演奏家周维演奏,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二泉映月,月夜等,愿这些传统音乐艺术给您带来全新的音乐享受。

01 良宵
02 二泉映月
03 阳关三叠
04 江河水
05 闲居吟
06 听松
07 月夜
08 病中吟
09 空山鸟语
10 赛马
笛子 豆瓣
李晨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音像
详细内容: 01 姑苏行02 春江花月夜03 秋湖月夜04 苏武牧羊05 紫竹调06 行街07 欢乐歌08 牧笛09 梅花三弄10 二春到湘江11 枉凝眉12 鹧鸪飞广告语: 悠扬的旋律,飘逸的情丝,穿越时空,恍入仙境……本产品荣获2006年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笛子吹奏乐器,用竹子制成,横吹,上开吹孔和膜孔各一,按音孔六,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音域达两个半度,常见有梆笛和曲笛两种,笛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早在汉代已出现竹制笛,汉代笛多为七孔。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西汉初年竹笛,用两节竹管制成,长36厘米,骨径2.2厘米,七孔、孔径0.3厘米,开孔外表面皆刮平。公元前一世纪 汉武帝时,笛称之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张骞能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后,传入西域胡笛的吹奏经验和笛曲有关。北周和隋代始有横、笛之名。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如今中国民乐正在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与交流中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笛,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吹管乐器,常见的有梆笛及曲笛两种,梆笛音乐高亢、清脆,曲笛音色较淳厚、圆润。在国乐队的演奏中,笛子常居于领奏的地位。本辑收录了《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枉凝眉》等名曲。由青年笛子演奏家李晨演奏,笛声优美通泰,如云间飘来的仙乐,轻渺悠扬……有无歌词: 无
恋爱的犀牛 豆瓣
9.4 (130 个评分) 全体话剧演员 / 张广天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朋友所说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所谓“明智”,便是不去作不可能、不合逻 辑和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有着无数可能、无数途径、无数选择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都能在情感和实利之间找到一个明智的平衡支点,避免落到一个自己痛苦,别人耻笑的境地。这是马路所不会的,也是我所不喜欢的。不单感情,所有的事也是如此。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在寂静的路上 豆瓣
7.0 (6 个评分) 伏羲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伏羲乐队成立于2005年的甘肃兰州,出于对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对中国文化的信仰,伏羲乐队采用具有浓郁中国气息的艺术金属形式来表现对生命和自然的永恒感悟,意境辽阔而悠远。
拼音 豆瓣
朱芳琼等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龙民音乐
王磊的龙民音乐于97年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发行的一个合辑
青城山道教音乐 豆瓣
8.5 (8 个评分) 张孔山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青城山道教
青城山道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魏书·释老志》、唐代《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都明确记载:早在二世纪初张陵天师创立道教时就有“祈醮之科”、“定律之音。
这是青城山道教音乐的早期形态。
今天能品味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历经1800多年的南北文化交流和道派仪制融合,可以说它圆融各派、博采众长,更具有民族文化的普遍性。
这里奉献给你的曲目是从青城山近60首道教乐曲中精选的部分。它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山水·颤 Landscape on Live
7.4 (5 个评分) Meng Qi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Muzicolor.co.Ltd
年轻的舞曲制作人孟奇在2006年秋天发表了这张全新的专辑《山水颤》。在2005年,孟奇发表了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山水恋》,弘扬中国旋律的Drum and Bass舞曲风格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这次,孟奇的这张《山水颤》从Breaks的舞曲法则来诠释了中国旋律的可能性。
北京乐与路 豆瓣
9.4 (10 个评分) Original Soundtrack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1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Music Hong Kong Ltd
电影《北京乐与路》(beijing rocks)
黄江琴二胡 苏南小调 (The ditty of the south of jiangsu) 豆瓣
黄江琴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广州音像出版社
介质为1CD!

雨林的制作总监陈健先生不仅是位二胡高手,而且还对胡琴的演奏和录音均有独到的心得和品味,所以难怪雨林出品的二胡专辑均是质感饱满、音色甜美的靓声佳作,深受发烧友欢迎;另外,雨林向来以录制人声而着称,而二胡的频率响应(特别是中频)又与人声相当接近,故此二胡成为雨林纯乐器录音的头号强项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苏南小调》是继音效惊艳绝伦的《无声雨》后,又一令人意外的惊喜。突破了雨林以往规限于流行音乐的方框,并向宏扬国粹和更高艺术层次迈进的一个新尝试。

《苏南小调》,较之此前的专辑不同的是,选曲上放弃了流行路线,转而采用传统二胡的作品。11首乐曲,均是以往二胡作曲家和演奏家演录得烂熟的老面孔了。“二泉映月”、“良宵”、“闲居吟”、 “病中吟”、“江河水”,属于意蕴深邃的“陈年老调”;“山村变了样”、“赛马”等是上世纪50-60年代创作的二胡名曲;“北京有个金太阳”、“金珠马米赞”、“喜送公粮”等,又是带有时代与政治色彩的礼赞贺庆类作品;专辑的标题曲“苏南小调”则是乡味十足的二胡小调。以往用时尚歌曲改变的二胡流行曲,演录上可以较轻松地注入自己的个性,也可以带有一些随意性,但这款新专辑上的几类作品,却具有本身固有的严格要求。现在听黄江琴演奏“二泉映月”等传统名曲,经她的弓弦拨弄,立马传达出纯厚正宗的学院派“色质”与气息。其他传统老曲的演绎也中规中矩,展示出深厚功底。所不同的是,小黄的演绎上也在沉稳的基础上力求透射出青春的活力,配以古筝作为伴奏,演绎风格之清新、音色之华美、感染力之强烈都能带给听者一种莫明的心灵悸动。

01 二泉映月
02 赛马
03 江河水
04 酥南小调
05 北京有个金太阳
06 山村变了样
07 喜送公粮
08 良宵
09 闲居吟
10 金珠玛米赞
11 病中吟
江南雨 豆瓣
百川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0日 出版发行: 天河唱片/MC音乐唱片机构
来自网络--
百川
一代宗师王洛宾的关门弟子
西部歌王的声音延续
一个用灵魂吟唱的歌者
一个用生命创作的凡人
今天 百川呈献给我们的是
一幅不一样的画卷
一首不一样的歌谣
一份不一样的情感……
用灵写
用魂歌
用心听
你喜欢的 就在里面……
首度和韩国作曲大师金贤柱联手力推伤感情歌《分手的秋天》
首度和台湾词作家方文山合作打造流行力作《乌云》
从江南美景到北国风情
从永恒誓言到凄美离别
听完《江南雨》
会有一首你喜欢的……
马和驴的专辑 豆瓣
7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骡子唱片
音乐类型:民谣/低调民谣
总长36'50"
同时创建独立音乐厂牌“mule”
所有作品属于独立音乐厂牌“mule”所有
这张专辑是上海地下乐队“7”的首张专辑。
“7”成立于1997年,此张专辑由于乐队鼓手去英国留学,暂由乐队主唱陆晨、吉他手李炜宇二人合作完成,风格依然一如乐队时的沉郁、低迷。有意思的是专辑中没有一丝鼓声,专辑的声音构架依赖了大部分的木吉他和电吉他成分,更有2首作品为纯吉他二人合奏。
专辑中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此前在乐队现场演唱过的歌曲,似乎是这二人自导自演的一出黑色的电影。
专辑由加了整体失真效果的木吉他和电吉他的合奏引入主题,这是第一首作品,诡异而空灵,甚至已经早早地打下了整张专辑的基调,阴暗得让人心碎,但是似乎并不是悲伤,两把吉他似乎更乐于在黑暗中舞动纠缠。紧接着是一把木吉他配和着主唱的低吟,依然是那么幽雅、孤寂。演唱的喃喃细语根本没有歌词,那么随心所欲,那么旁若无人,但在这首歌结束时,我的心却被紧紧地揪着,而那把吉他和那个人声似乎从没注意过我的存在,从没有刻意地要索取我的眼泪。第三首作品如果没有主唱的一两句偶尔的哼唱,差不多又是一首纯音乐作品了。但你可以听到,以一把木吉他铺展的浓郁唯美的气氛中,正进行着一个孤独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作品中采样了大段的孤独者读书、喝水、来回走动、翻弄抽屉、玩弄钥匙的声音,如果配上画面简直就能成为电影。而那些画面在你聆听时,就已经轻而易举地在你脑海中展现了。下一首近12分钟的作品是专辑中最长的作品了。你无法想象一把木吉他和一把电吉他竟然能在12分钟内,讲述完一个人青春时的所有痛苦。这是无比精彩的12分钟,你丝毫不会感觉因时间的流逝所造成的乐曲听觉的冗长;这也是充满野心的1 2分钟,12分钟内毫不间断地合奏,从容,自得。而最令人吃惊的是第五首作品,主唱一扫前面歌曲营造的雍容风度,象一个白痴一样在木吉他的引领下肆无忌惮的干嚎,同样没有歌词,还有小白痴在一旁神经兮兮的尖叫附和,我实在无法仅仅用吃惊来形容这首歌对我的震撼,这是“7”在你正美滋滋地享用晚宴时打下的一针毒剂!总算最后一首作品,他们象模象样地演绎了一首完整的歌曲。你又一次的出乎意料的是,经历了刚才疯狂地恐吓后,还能领略到如此富有人性的歌声。歌词写到“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不要/我看到那么多的人,他们转过身对我笑/今天在路上想起我遥远的爱人,我多希望能和她拥抱/我亲爱的朋友,我们都开始变老,而我们的魔鬼也没有死掉”没有臃肿的伤情,只有如同专辑封套上那颗不可被框死的心在为我们所轻易逝去的生命歌唱。
就这么结束了,朴素的让人难以忘记,朴素得这6首作品都仅以中文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分别做为它们的名字。整张专辑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听觉经历,概念化痕迹很重,严格意义上只有一首作品能称之为歌,但我正反复的倾听着。
这里没有阳光,这里也没有灰尘。
县城记 豆瓣
8.8 (128 个评分) 五条人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7月11日 出版发行: 刀马旦唱片
五條人是一支來自中國廣東省海豐縣的民謠樂隊,以海豐話方言、草莽架勢、鄉土關懷而聞名。
帝江 豆瓣
7.2 (5 个评分) 英水帝江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25日 出版发行: 黑暗文艺复兴
英水帝江部分成员脱胎于原南京复活乐队,气势不凡的古诗词念白与暗潮的背景声交相呼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中国文化。这次将发行的唱片将包含英水帝江全长40分钟左右的4首曲目.
“复活”《国殇》中那首隐藏的曲目“五人墓碑记”是否还犹在耳边呢?如今“英水帝江”带着那首“五人墓碑记”与另外几首新作品来啦!那气势不凡的古诗词念白与暗潮的背景声交相呼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精髓的中国文化。有谁不自豪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文学宝藏。又有哪中文字能有古汉语那样博大精深?也许,“英水帝江”的音乐不是最好诠释古汉语言的音乐,但那仍不影响我无比自豪的向全世界推出这张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