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声
陽炎 豆瓣
7.8 (9 个评分)
鬼束ちひろ
/
鬼束千寻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2日
出版发行:
ユニバーサルミュージック
7月22日にニュー・シングル「帰り路をなくして」をリリースした鬼束ちひろが、2009年に入り早くも3作目となるシングルを9月2日にリリースすることを発表した。17枚目となるシングルのタイトルは「陽炎」。<貴方がいなければ ただそれが全てだと>といった赤裸々なフレーズが胸に迫る、哀歌だという。
ジャケットは、“平成の浮世絵師”と呼ばれ、遊郭の遊女など、妖艶女性像を描いた美麗な墨画集『天妖』などで海外からも高い評価を得ている絵師・東學氏の墨画による書き下ろし。鬼束本人が東學氏の墨画に感銘を受け、実際に展覧会場に赴いてオファーしたところ、“東學、鬼束ちひろを描く”という夢のコラボレートが実現した。
魅惑的な視線がクローズアップされたジャケットは、中面見開きで、“歌姫 vs 絵師”の華麗なコラボレートの全貌が明らかにされる仕様となっており、各界からの注目を集めそうだ。
引き続き坂本昌之氏がプロデューサーを務めている新曲「陽炎」は、四季の情景が折りこまれた叙情的な歌詞の世界感と相まって、日本の美を感じさせる作品に仕上がっているとのこと。鬼束ちひろが歌で描く、日本の美に期待だ。
ジャケットは、“平成の浮世絵師”と呼ばれ、遊郭の遊女など、妖艶女性像を描いた美麗な墨画集『天妖』などで海外からも高い評価を得ている絵師・東學氏の墨画による書き下ろし。鬼束本人が東學氏の墨画に感銘を受け、実際に展覧会場に赴いてオファーしたところ、“東學、鬼束ちひろを描く”という夢のコラボレートが実現した。
魅惑的な視線がクローズアップされたジャケットは、中面見開きで、“歌姫 vs 絵師”の華麗なコラボレートの全貌が明らかにされる仕様となっており、各界からの注目を集めそうだ。
引き続き坂本昌之氏がプロデューサーを務めている新曲「陽炎」は、四季の情景が折りこまれた叙情的な歌詞の世界感と相まって、日本の美を感じさせる作品に仕上がっているとのこと。鬼束ちひろが歌で描く、日本の美に期待だ。
赤子 豆瓣
7.9 (142 个评分)
范晓萱&100%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8月10日
出版发行:
吃草的鱼
「於是我感覺到完整,和我的赤子在一起,分享著100%的生活。
我找到解藥,那就是愛的擁抱,不容妥協,也不會被打敗,我感到完整,這份力量讓我繼續向前。
「前進一點,就又會有希望,這就是活著的爽!」每個人與他的赤子如此約定。
盤腿坐在沙發上,有時候我唱,有時候赤子唱,這些歌分享內心滿滿的快樂與希望。」
這張專輯,從 剖析、自嘲、憤怒、甚至幽默的意識形態裡,帶著復古情懷性格,唱出甜美的現代寓言。
萱萱+100%樂團,裝扮著70復古,內藏雌雄同體的中性靈魂,引領你喚回一個沒有性別、赤真赤誠,你遺忘已久的自己─赤子。
70年代濃縮著他們的童年,直至成人,70年代留下的影像、音樂、氣氛,流在血和靈魂裡;曾深深的被迷幻搖滾吸引,萱萱卻對木匠兄妹主唱Karen Carpenter甜美而悲傷的歌聲無法忘懷……
希望的本身可以是悲傷的,當然,絕望的境地也能看見歡樂。
快樂、生命的本質,解藥、救贖,反覆的經歷之後,萱萱+100%樂團,認為將這段經歷分享出來,是他們藉著音樂應該告訴大家的事。
我找到解藥,那就是愛的擁抱,不容妥協,也不會被打敗,我感到完整,這份力量讓我繼續向前。
「前進一點,就又會有希望,這就是活著的爽!」每個人與他的赤子如此約定。
盤腿坐在沙發上,有時候我唱,有時候赤子唱,這些歌分享內心滿滿的快樂與希望。」
這張專輯,從 剖析、自嘲、憤怒、甚至幽默的意識形態裡,帶著復古情懷性格,唱出甜美的現代寓言。
萱萱+100%樂團,裝扮著70復古,內藏雌雄同體的中性靈魂,引領你喚回一個沒有性別、赤真赤誠,你遺忘已久的自己─赤子。
70年代濃縮著他們的童年,直至成人,70年代留下的影像、音樂、氣氛,流在血和靈魂裡;曾深深的被迷幻搖滾吸引,萱萱卻對木匠兄妹主唱Karen Carpenter甜美而悲傷的歌聲無法忘懷……
希望的本身可以是悲傷的,當然,絕望的境地也能看見歡樂。
快樂、生命的本質,解藥、救贖,反覆的經歷之後,萱萱+100%樂團,認為將這段經歷分享出來,是他們藉著音樂應該告訴大家的事。
回蔚 豆瓣
8.1 (77 个评分)
莫文蔚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23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专辑取名《回蔚》,是希望借此让大家“回味”美好的往昔。这张专辑以翻唱老歌为主,除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外,还重新演绎了“金嗓子”周璇的《月圆花好》,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和邓丽君的《风从哪里来》等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音乐节上首接触
第一次唱民歌,莫文蔚说是在2002年,就是这首《打起手鼓唱起歌》。
“本来我以前没听过这首歌的,是2002年参加南宁的音乐节,因为大家都要唱一些民歌,当时主办方就提议你可以唱这首歌啊,这首歌很好玩的啊,大家都爱这歌,结果我唱的时候自己很开心,大家跟着一起唱啊,叫啊什么的,因为大家都会唱。我听了以后觉得蛮有感觉的,结果我唱的时候自己很开心。我唱过这首就蛮有印象,所以这次想要弄个翻唱专辑,我第一首就要说我要唱这首歌,”莫文蔚手舞足蹈地说。
《青山在》
颁奖礼上的冲动
唱过《打起手鼓唱起歌》后,莫文蔚对唱民歌来了兴趣,2006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她又有了唱民歌的冲动。
“那届金马奖我是表演嘉宾,我本来是准备跳扇子舞的,《扇子舞》是我之前跟伍佰合作专辑中的一首歌,比较电子舞曲。但我想加进一些台湾元素,结果我就想《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可以糅进去喔,这样混搭的效果应该很好玩。结果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台湾的观众也觉得:哇,太有意思了!”莫文蔚兴奋地回忆。而这次专辑则收录了一首《青山在》。
《半个月亮爬上来》
唱歌剧,其实我是女高音
嘿!混搭上瘾了啊!
于是,莫文蔚又想对王洛宾的经典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下手”了!
“当我在设计如何演绎这首歌曲时,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段选曲,我其实没学过歌剧,只是以前在意大利留学,所以跟意大利有关的东西我都很感兴趣,就听过一些歌剧。当我想到《唐璜》时,就跟制作人张亚东建议,表演给他看,这样接这样,行不行,他就觉得‘哇,效果还蛮好的啊!’唱这首歌最大的作用就是,扭转了大家的观念,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我是唱中低音的,但都错了,其实我是女高音,不骗你,从小在学校合唱团的时候我一直是女高音,大家听听《半个月亮爬上来》中我的那段歌剧就知道了。”
《打起手鼓唱起歌》
音乐节上首接触
第一次唱民歌,莫文蔚说是在2002年,就是这首《打起手鼓唱起歌》。
“本来我以前没听过这首歌的,是2002年参加南宁的音乐节,因为大家都要唱一些民歌,当时主办方就提议你可以唱这首歌啊,这首歌很好玩的啊,大家都爱这歌,结果我唱的时候自己很开心,大家跟着一起唱啊,叫啊什么的,因为大家都会唱。我听了以后觉得蛮有感觉的,结果我唱的时候自己很开心。我唱过这首就蛮有印象,所以这次想要弄个翻唱专辑,我第一首就要说我要唱这首歌,”莫文蔚手舞足蹈地说。
《青山在》
颁奖礼上的冲动
唱过《打起手鼓唱起歌》后,莫文蔚对唱民歌来了兴趣,2006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她又有了唱民歌的冲动。
“那届金马奖我是表演嘉宾,我本来是准备跳扇子舞的,《扇子舞》是我之前跟伍佰合作专辑中的一首歌,比较电子舞曲。但我想加进一些台湾元素,结果我就想《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可以糅进去喔,这样混搭的效果应该很好玩。结果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台湾的观众也觉得:哇,太有意思了!”莫文蔚兴奋地回忆。而这次专辑则收录了一首《青山在》。
《半个月亮爬上来》
唱歌剧,其实我是女高音
嘿!混搭上瘾了啊!
于是,莫文蔚又想对王洛宾的经典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下手”了!
“当我在设计如何演绎这首歌曲时,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段选曲,我其实没学过歌剧,只是以前在意大利留学,所以跟意大利有关的东西我都很感兴趣,就听过一些歌剧。当我想到《唐璜》时,就跟制作人张亚东建议,表演给他看,这样接这样,行不行,他就觉得‘哇,效果还蛮好的啊!’唱这首歌最大的作用就是,扭转了大家的观念,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我是唱中低音的,但都错了,其实我是女高音,不骗你,从小在学校合唱团的时候我一直是女高音,大家听听《半个月亮爬上来》中我的那段歌剧就知道了。”
天堂之花 豆瓣
7.6 (14 个评分)
宝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8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
------------“天堂之花”的灵舞
宝罗本名王笑梅 前就听说有个叫宝罗的女歌手要出版一张创作专辑,据说这位歌手剃光头,音乐也很另类,当时就很想找来听听,可是等来等去没了音信。最近逛音像店才发现宝罗的《天堂之花》已经悄没声儿地摆在唱片架上了。
宝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涉足流行音乐圈,好象还拿过一个什么比赛的奖项,不过后来淡出流行乐,改玩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创作于1993年,录制于1996年,到1999年才得以出版,可谓好事多磨了。专辑由宝罗和苏放共同制作,从唱片内页的说明中可以看出,苏放操持了几乎所有的编曲工作,在这张唱片的音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唱片一开始即是点题之作“天堂之花”。在合成器音色的铺陈下,宝罗阴冷的念白给人深刻的印象,虽说没太明白她在念叨什么,我仍然认为这是几年来我听到的国内音乐中最自然真实的念白。从这首歌的音乐上也能大概领略苏放的音乐风格,大量运用合成器,结合民族音乐和Electric New Age元素,具有世界音乐的特色。比较明显的是第四首歌“诞生”,几乎就是一首加了女声吟唱的纯器乐曲。音乐编排上很见心思,尤其是张全胜的马头琴演奏在此处与电子乐的迭加,有珠联壁合的感觉,完全没有可以雕琢的感觉,相当成功。第六首曲子“另一个地方”长度为39秒,非洲部落音乐般的气氛营造得味道十足,同时又可以看作是第七首歌“日光”前奏。
“日光”以宝罗高亢的吟唱开始,一股强烈的高原音乐气息扑面而来。乐曲中仍然有全胜的马头琴演奏,不过不同于上一曲,全胜在本曲中的演奏融入了更多的新意,听来完全不同于传统马头琴音乐的风格,而更象是先锋派小提琴的乐风。
“诞生”和“日光”分别长9分钟和7分钟,都是比较大型的歌曲。而象“清唱”这样比较短小的歌曲,以及灵舞这样的音乐小品,听来也很有味道。最后一曲“你想知道什么”更是将宝罗念白的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猜宝罗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少在其他歌手唱片中客串的邀请呢。
总的来说宝罗的音乐很有特色但是不是很成熟。由以往宣传所带来的第一印象是,宝罗 的音乐应该会比较狂野,可是听完之后感觉反差较大,觉得要柔和的多。宝罗的音乐取向好象是比较另类版的朱哲琴(个人认为比朱哲琴还是要强出不少),与民族音乐结合之深也出乎意料。不过这也许正式这张《天堂之花》的可取之处。
听完这张唱片一个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出得太晚了。如果这张唱片能在1993年左右出版的话,就会非同凡响了。片中的音乐在当时来讲肯定很超前,可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只不过是中规中矩而已。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宝罗、苏放音乐上的巨大潜力,相信听到来自他们的更成熟的音乐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哪里天涯有鲜花 ——评宝罗《天堂之花》
宝罗简况:1986年开始在国内登台演出;1989年退出流行乐舞台;1990年开始接触其它音乐类型;1991年开始与乐队合作参加在北京的一些非主流音乐俱乐部中的演出;1992年在外地举办首次个人演出;1993年完成了本专辑的曲目创作;1993年至1996年先后与两家唱片公司签约后又因种种原因与公司解约;1996年6月底自行投资,开始独立制作个人音乐;
1996年8月完成这张专辑的录音并签约华纳唱片公司;1999年组建音乐组合“ 北京谈话”。
在中国的前卫音乐领域中,女性似乎只有刘索拉站在最前沿,我不禁为之怀疑。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掀起过一系列的涵盖面很广的前卫艺术活动的高潮。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电影在内,但最终的结果是,平庸的时代并未造就出太多的英雄。也不知道是否是一切都未改变或是一切都不需要改变,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徒劳的焦虑。
我之所以在叙评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之前,做以上的铺叙。实在是因为她们这张专辑竟让我察觉出蕴含在其间的八十年代的情愫,它似乎应该要提前十年问世或许会好点?
在我们接触宝罗的首张专辑《天堂之花》时,绝大部分的人会提出疑问,宝罗是谁?我清楚地记得,在1997年的《音乐生活报》上看过一篇介绍宝罗的文章,仅此而已。我们只知道宝罗的制作人是同样不被人熟知的苏放,他们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个人习性等等,我们一无所知。尽管这对剖析一个另类音乐工作者的音乐轨道是极其重要的,顺便提一句,宝罗是光头的(作者所听所写均为1996年香港版《天堂之花》而如今宝罗的头发已超过了15厘米),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激进的爱尔兰女人Sinead O' Connci。
这是一张模糊的概念专辑?如果我们把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划分成两大部分来解听,它显然是一条捷径。它所辑录的十二首作品有词有曲的占5首,或无曲或无词的占7首之多。总的来说,《天堂之花》专辑是由古中国的民间韵调和“现代派”的朦胧诗混凝而成。
从音乐部分上来看,宝罗和苏放小心翼翼地营造了空灵、虚渺的音乐意境和氛围。Midi制作出来的部份音效一点点类似Enigwa和Deep Forest。在词曲皆明确的5首作品中,除去两个版本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和“在路上”,实际上就剩下了“时光”。而开篇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应该是专辑的代表作之一,宝罗那种带有随意的民间腔调的吟唱,使一种落寞的酸楚在听者心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在路上”和“时光”明显是它的延续,因此也很难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印象,且有不得要领的过度深入和重覆其音乐主题之嫌。
从《天堂之花》其它7首作品来看,在词曲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盛行一时的朦胧诗。通篇皆是源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意识,而“天堂之花”和 “你想知道什么”又给人一种与时代脱轨的陈旧感。然而宝罗富于变化的声线和苏放编曲的伴奏部分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词作上的虚无。
如果我们要把宝罗的《天堂之花》当做一张游走于主流和另类音乐的Music感很强专辑。那么我们会发现宝罗和苏放的另类素养还是有限的,并且缺乏另类音乐所依赖的精神养份。苏放在制作上的精致要求反而磨损了歌者的锐角和应有的锋利,而宝罗在“你想知道什么”末尾处肆无忌惮的嘶喊是整张专辑唯一的出格,短暂得一瞬即逝。
苏放和宝罗能否像何训田和朱哲琴那样为世人留下一张有所瞩目的专辑呢?未来的时间会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
——原载自《音乐天堂》
宝罗本名王笑梅 前就听说有个叫宝罗的女歌手要出版一张创作专辑,据说这位歌手剃光头,音乐也很另类,当时就很想找来听听,可是等来等去没了音信。最近逛音像店才发现宝罗的《天堂之花》已经悄没声儿地摆在唱片架上了。
宝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涉足流行音乐圈,好象还拿过一个什么比赛的奖项,不过后来淡出流行乐,改玩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创作于1993年,录制于1996年,到1999年才得以出版,可谓好事多磨了。专辑由宝罗和苏放共同制作,从唱片内页的说明中可以看出,苏放操持了几乎所有的编曲工作,在这张唱片的音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唱片一开始即是点题之作“天堂之花”。在合成器音色的铺陈下,宝罗阴冷的念白给人深刻的印象,虽说没太明白她在念叨什么,我仍然认为这是几年来我听到的国内音乐中最自然真实的念白。从这首歌的音乐上也能大概领略苏放的音乐风格,大量运用合成器,结合民族音乐和Electric New Age元素,具有世界音乐的特色。比较明显的是第四首歌“诞生”,几乎就是一首加了女声吟唱的纯器乐曲。音乐编排上很见心思,尤其是张全胜的马头琴演奏在此处与电子乐的迭加,有珠联壁合的感觉,完全没有可以雕琢的感觉,相当成功。第六首曲子“另一个地方”长度为39秒,非洲部落音乐般的气氛营造得味道十足,同时又可以看作是第七首歌“日光”前奏。
“日光”以宝罗高亢的吟唱开始,一股强烈的高原音乐气息扑面而来。乐曲中仍然有全胜的马头琴演奏,不过不同于上一曲,全胜在本曲中的演奏融入了更多的新意,听来完全不同于传统马头琴音乐的风格,而更象是先锋派小提琴的乐风。
“诞生”和“日光”分别长9分钟和7分钟,都是比较大型的歌曲。而象“清唱”这样比较短小的歌曲,以及灵舞这样的音乐小品,听来也很有味道。最后一曲“你想知道什么”更是将宝罗念白的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猜宝罗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少在其他歌手唱片中客串的邀请呢。
总的来说宝罗的音乐很有特色但是不是很成熟。由以往宣传所带来的第一印象是,宝罗 的音乐应该会比较狂野,可是听完之后感觉反差较大,觉得要柔和的多。宝罗的音乐取向好象是比较另类版的朱哲琴(个人认为比朱哲琴还是要强出不少),与民族音乐结合之深也出乎意料。不过这也许正式这张《天堂之花》的可取之处。
听完这张唱片一个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出得太晚了。如果这张唱片能在1993年左右出版的话,就会非同凡响了。片中的音乐在当时来讲肯定很超前,可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只不过是中规中矩而已。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宝罗、苏放音乐上的巨大潜力,相信听到来自他们的更成熟的音乐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哪里天涯有鲜花 ——评宝罗《天堂之花》
宝罗简况:1986年开始在国内登台演出;1989年退出流行乐舞台;1990年开始接触其它音乐类型;1991年开始与乐队合作参加在北京的一些非主流音乐俱乐部中的演出;1992年在外地举办首次个人演出;1993年完成了本专辑的曲目创作;1993年至1996年先后与两家唱片公司签约后又因种种原因与公司解约;1996年6月底自行投资,开始独立制作个人音乐;
1996年8月完成这张专辑的录音并签约华纳唱片公司;1999年组建音乐组合“ 北京谈话”。
在中国的前卫音乐领域中,女性似乎只有刘索拉站在最前沿,我不禁为之怀疑。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掀起过一系列的涵盖面很广的前卫艺术活动的高潮。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电影在内,但最终的结果是,平庸的时代并未造就出太多的英雄。也不知道是否是一切都未改变或是一切都不需要改变,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徒劳的焦虑。
我之所以在叙评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之前,做以上的铺叙。实在是因为她们这张专辑竟让我察觉出蕴含在其间的八十年代的情愫,它似乎应该要提前十年问世或许会好点?
在我们接触宝罗的首张专辑《天堂之花》时,绝大部分的人会提出疑问,宝罗是谁?我清楚地记得,在1997年的《音乐生活报》上看过一篇介绍宝罗的文章,仅此而已。我们只知道宝罗的制作人是同样不被人熟知的苏放,他们的生活经历、生存背景、个人习性等等,我们一无所知。尽管这对剖析一个另类音乐工作者的音乐轨道是极其重要的,顺便提一句,宝罗是光头的(作者所听所写均为1996年香港版《天堂之花》而如今宝罗的头发已超过了15厘米),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激进的爱尔兰女人Sinead O' Connci。
这是一张模糊的概念专辑?如果我们把宝罗的《天堂之花》专辑划分成两大部分来解听,它显然是一条捷径。它所辑录的十二首作品有词有曲的占5首,或无曲或无词的占7首之多。总的来说,《天堂之花》专辑是由古中国的民间韵调和“现代派”的朦胧诗混凝而成。
从音乐部分上来看,宝罗和苏放小心翼翼地营造了空灵、虚渺的音乐意境和氛围。Midi制作出来的部份音效一点点类似Enigwa和Deep Forest。在词曲皆明确的5首作品中,除去两个版本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和“在路上”,实际上就剩下了“时光”。而开篇的“哪里天涯有鲜花”应该是专辑的代表作之一,宝罗那种带有随意的民间腔调的吟唱,使一种落寞的酸楚在听者心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在路上”和“时光”明显是它的延续,因此也很难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印象,且有不得要领的过度深入和重覆其音乐主题之嫌。
从《天堂之花》其它7首作品来看,在词曲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盛行一时的朦胧诗。通篇皆是源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意识,而“天堂之花”和 “你想知道什么”又给人一种与时代脱轨的陈旧感。然而宝罗富于变化的声线和苏放编曲的伴奏部分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词作上的虚无。
如果我们要把宝罗的《天堂之花》当做一张游走于主流和另类音乐的Music感很强专辑。那么我们会发现宝罗和苏放的另类素养还是有限的,并且缺乏另类音乐所依赖的精神养份。苏放在制作上的精致要求反而磨损了歌者的锐角和应有的锋利,而宝罗在“你想知道什么”末尾处肆无忌惮的嘶喊是整张专辑唯一的出格,短暂得一瞬即逝。
苏放和宝罗能否像何训田和朱哲琴那样为世人留下一张有所瞩目的专辑呢?未来的时间会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
——原载自《音乐天堂》
如果看見地獄, 我就不怕魔鬼 豆瓣 Spotify
8.2 (119 个评分)
Tizzy Bac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3日
出版发行:
2009 Wonder Music Co. Ltd.
/
2009 Wonder Music Co. Ltd.
Tizzy Bac第三张全新专辑【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
暌违两年 12/5起 开始全面预购
如果再能有机会 说说眼前的生活 我还能怎么说呢?
如果再能有机会 听你说说你的故事 我还能怎么为你呢?
如果再能有机会 去看远方的风景 我又该往哪儿呢?
Tizzy Bac乐团焠炼两年,即将于2009年年初发行最新专辑【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此张专辑收录十三首乐团创作,所有人生与音乐经历的成长均显现其中,曲风更见成熟、明亮,也更贴近你我的生活。
暌违两年 12/5起 开始全面预购
如果再能有机会 说说眼前的生活 我还能怎么说呢?
如果再能有机会 听你说说你的故事 我还能怎么为你呢?
如果再能有机会 去看远方的风景 我又该往哪儿呢?
Tizzy Bac乐团焠炼两年,即将于2009年年初发行最新专辑【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此张专辑收录十三首乐团创作,所有人生与音乐经历的成长均显现其中,曲风更见成熟、明亮,也更贴近你我的生活。
静夜思 豆瓣
9.4 (13 个评分)
王心心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本專輯入圍 第15屆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最流行的復古風潮 與南管最美麗的邂逅~「靜夜思」
「這種藝術性所深藏的底蘊及內涵,實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有心心才能如此表現,如此詮釋。」--邱坤良
「每一次聽到王心心呤唱,我都會偷偷地流下眼淚。我感覺在那個時候,真正的看到了一種傳統女人所處於的獨有世界觀。」--葉錦添
「這才是道地的唐詩吟唱,其韻味之沁芳齒牙,豈是一般運用國語或其他方言者所能比擬!」--曾永義
「王心心的唐詩吟唱則在此往前跨進了一大步,於是乃讓人既覺得通篇古意盎然,卻又章章生動,各有風姿。」--林谷芳
王心心說:「南管是我的搖籃曲」,這位當代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一語道盡了她與南管深厚的因緣;她的南管演出,有種莫名的魅力,彷彿時空靜止在那悠遠的年代,世界媒體報導她是最具有東方古典美的演唱家。她致力於南管音樂的教育,並成立「心心南管樂坊」來培養更多的南管聽眾;這次她以南管吟唱唐詩,再現唐人聲腔音韻,並開啟了欣賞南管音樂的大門。
<2CD+南管曲譜>
CD1【南管唐詩吟唱】是王心心精選彈唱的14曲唐詩;
CD2【南管樂隊伴奏】則保留南管樂隊演奏部分,提供南管演唱的愛好者伴奏之用。
南管曲譜--全專輯14首南管唐詩之曲譜,含工尺譜與簡譜兩種,專業用、入門用皆宜。
最流行的復古風潮 與南管最美麗的邂逅~「靜夜思」
「這種藝術性所深藏的底蘊及內涵,實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有心心才能如此表現,如此詮釋。」--邱坤良
「每一次聽到王心心呤唱,我都會偷偷地流下眼淚。我感覺在那個時候,真正的看到了一種傳統女人所處於的獨有世界觀。」--葉錦添
「這才是道地的唐詩吟唱,其韻味之沁芳齒牙,豈是一般運用國語或其他方言者所能比擬!」--曾永義
「王心心的唐詩吟唱則在此往前跨進了一大步,於是乃讓人既覺得通篇古意盎然,卻又章章生動,各有風姿。」--林谷芳
王心心說:「南管是我的搖籃曲」,這位當代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一語道盡了她與南管深厚的因緣;她的南管演出,有種莫名的魅力,彷彿時空靜止在那悠遠的年代,世界媒體報導她是最具有東方古典美的演唱家。她致力於南管音樂的教育,並成立「心心南管樂坊」來培養更多的南管聽眾;這次她以南管吟唱唐詩,再現唐人聲腔音韻,並開啟了欣賞南管音樂的大門。
<2CD+南管曲譜>
CD1【南管唐詩吟唱】是王心心精選彈唱的14曲唐詩;
CD2【南管樂隊伴奏】則保留南管樂隊演奏部分,提供南管演唱的愛好者伴奏之用。
南管曲譜--全專輯14首南管唐詩之曲譜,含工尺譜與簡譜兩種,專業用、入門用皆宜。
数叶集 豆瓣
8.4 (5 个评分)
叶树茵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8866
以飘渺动人的新世纪民谣风吹入乐迷心坎的叶树茵,在沉寂了六年后,终于推出了她的新歌加精选辑,在这段不算短的日子里,叶树茵开始学写词、学作曲、学编曲、学录音、学唱歌,以及学习了解自己。在这张专辑中,叶树茵交出了两首全新创作‘下雨天’,以及‘哭泣是没有用的’,另外还重唱了出道时的第一首歌曲‘伤心无话’,叶树茵如天籁般的嗓音依然没变,但随着对人生的体验,叶树茵将这首悲歌转而唱出生命的豁达。精选辑中还收录了‘数羊’、‘去听美人鱼唱歌’、‘情歌’、‘非常属于我’…等令人怀念的歌曲,不管您认不认识叶树茵,这张动人的精选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迷路新娘 豆瓣
8.0 (5 个评分)
林笛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唱片
一个魔幻与现实交替的音乐小说 一段唯美惊心的心路历程在丰富多变的音乐色彩中,你将步上一趟自我追寻的生命旅程,当内心的伤痛被抚平,生命的疑问一一解开,你将换上重生的肌肤,获得真正的幸福继《魔境十日》成功营造一种神秘而深遂、如梦般的想象世界之后,上海音乐奇才刘星与林笛再度携手打造超现实力作──《迷路新娘》。十段故事、十首乐曲,搭配着浓烈的民族乐器,加上电子音乐铺陈出来的奇幻氛围,烘托出林笛那独特脱俗的歌声,时而温婉,时而豪壮,堪称这一季最引人的听觉惊艳。运用更丰富的民族乐器,在气势磅礡或温柔瑰丽的多变色彩中穿越一道道超现实风景,完成一趟自我追寻的生命旅程这张专辑结合音乐与文学,由上海新潮流创作才女林笛唱出了一个远嫁新娘的传奇故事,却不局限狭义的爱情,而是一趟自我追寻的生命之旅。没有确切的时空背景,却有鲜明的人物典型,在丰富华丽的音乐铺陈中,穿越一道道超现实风景。林笛继《魔境十日》成功融合民乐、摇滚及传统国乐之后,在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语言──这是中国人所熟悉的语言,一种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基因;她发现自己深受这种情感和文化所感动,因此在专辑中注入大量民乐能量。
==林笛自述==
那晚之後,大地上就失去了依兰依兰的踪迹。
有人说,依兰依兰被天使的歌声感召,飞入了天堂;也有人说,依兰依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山高路远,迷失了方向;还有人说,依兰依兰重新上路,这一次,她要去寻求心中疑问的答案,有关生命,存在与未来。
关於依兰依兰的传说还有许多,而这个迷路新娘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
这张专辑与上一张《魔境十日》相比,midi成分削弱了,真声乐器加强许多,弦乐部分请来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几位演奏员。民族乐器的种类也丰富了不少。这里还要感谢刘星和苏前一丝不苟的工作,才使得这张专辑可以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有两首冷酷仙境乐队作品:《慕拉沙贝大战》,《疗治时间的创伤》。这两首作品的灵感来源於伊拉克战争。作为热爱和平的人,我不得不对我处在的这个世界作出回应,通过依兰依兰的痛苦、迷惘,表达我对人类自相残杀的愤怒。专辑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都不能让我平静,依兰依兰的处境和我相同,我们都要寻求一个答案,去一个理想国度。
原本,我将《阳光褪去了颜色》放在末尾,这样的结局是凄凉冰冷的。不过,生活始终充满希望,因此最终,我以《疗治时间的创伤》作结,表达我的祝福。
==音乐评论(转载自“南方都市报”,作者邱大立)==
民乐,曾几何时在民间与大众朝夕相处。而随着时代风水的轮转,哪怕最亲密的丝弦最后都将风蚀成最陌生的符咒。在民乐新未来的接生方面,内地的从业者长期以来只是十年如一日地在老祖宗的百宝箱内重复进行着翻修工作。他们不明白,一堵因时间而残败的墙最需要的不是光鲜的石灰,它在静静等待一双可以信任的手,去把它内部最坚强的神经梳理出来,然后浇铸出下一片质感。只有经历无数次刻骨铭心的寻觅,一个幼稚的创意才有可能划出一条洒满阳光的新路。在荒凉的新民乐开发区,台湾的风潮唱片公司正是这样的一个实践者。也许唱片公司想在更开阔的土地上找到一种最合适的人声,所以他们把演播权交到了内地。上海新音乐代表“冷酷仙境”在去年与风潮合作的第一张作品《魔境十日》里尝试着辟出了一条小径,今年,他们的新专辑《迷路新娘》在继续拓展它的路面。但不太协调的是,在这种苍茫辽远的命题前,风潮却选择了上海作为它的喉咙,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某个角落,这也暴露了内地音乐生态失衡的一大险境。
这张专辑是一张概念唱片,它讲述了一个十六岁少女依兰依兰独自一人上路寻找她的精神家园的故事。音乐+文学的定位把这张专辑归入到了艺术实验创作的领域,它已经和流行音乐没有什么关系了。专辑共分十个部分,它们也是依兰依兰认识这个世界和她自己的一趟生命流程。
十六岁生日那天,依兰依兰被选去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名叫拉卡玛的城市,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在等着她。噙着泪的阿妈告诉依兰依兰,等她生下孩子,她就可以回家看望亲人了。依兰依兰想起了那些远嫁的女孩,她们没有一个回来过。
长路、大海和神秘,这是依兰依兰和《迷路新娘》同时要长途跋涉的生命海岸线。“快乐躺在你自己的手中”,这是依兰依兰在半路上听到一群高地妇女唱响的一曲山歌,也是为她暗中撒满一路的祝福。当依兰依兰抵达拉卡玛城时,正是拉卡玛与宿敌阿加里亚莱决战的前夜。当十六岁的少女目睹了一场大战后,她听到,在一片失去血色的残夕下,一群身着黑色丧服的苍老妇女,撞响了一首拉卡玛悲歌,那干涸的呜咽令她耳鸣。演唱者为依兰依兰发明了一种特别的语言,这是我们听不懂的话,它是为依兰依兰在家乡与拉卡玛之间配置的一种语言。当旅程结束之日,也就是这种语言消失之时。所以当专辑的第一首《依兰依兰》响起时,我们还能听出它是一首憧憬未来的爱情歌曲。但当流动的故事开始时,固定的语言也就随即消失了。在《迷路新娘》的大部分行程里,我们听到的只是一种陌生的呢喃。在这张唱片里,有对这种呢喃的中英文注解,有对大自然生理变化的图片证据,以及随着主人公心情起落而点亮或黯淡的惊鸿之遇。所以,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可以听懂;更重要的是,你不但要做一名听者,还要做一名行者。
==林笛自述==
那晚之後,大地上就失去了依兰依兰的踪迹。
有人说,依兰依兰被天使的歌声感召,飞入了天堂;也有人说,依兰依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山高路远,迷失了方向;还有人说,依兰依兰重新上路,这一次,她要去寻求心中疑问的答案,有关生命,存在与未来。
关於依兰依兰的传说还有许多,而这个迷路新娘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
这张专辑与上一张《魔境十日》相比,midi成分削弱了,真声乐器加强许多,弦乐部分请来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几位演奏员。民族乐器的种类也丰富了不少。这里还要感谢刘星和苏前一丝不苟的工作,才使得这张专辑可以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有两首冷酷仙境乐队作品:《慕拉沙贝大战》,《疗治时间的创伤》。这两首作品的灵感来源於伊拉克战争。作为热爱和平的人,我不得不对我处在的这个世界作出回应,通过依兰依兰的痛苦、迷惘,表达我对人类自相残杀的愤怒。专辑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都不能让我平静,依兰依兰的处境和我相同,我们都要寻求一个答案,去一个理想国度。
原本,我将《阳光褪去了颜色》放在末尾,这样的结局是凄凉冰冷的。不过,生活始终充满希望,因此最终,我以《疗治时间的创伤》作结,表达我的祝福。
==音乐评论(转载自“南方都市报”,作者邱大立)==
民乐,曾几何时在民间与大众朝夕相处。而随着时代风水的轮转,哪怕最亲密的丝弦最后都将风蚀成最陌生的符咒。在民乐新未来的接生方面,内地的从业者长期以来只是十年如一日地在老祖宗的百宝箱内重复进行着翻修工作。他们不明白,一堵因时间而残败的墙最需要的不是光鲜的石灰,它在静静等待一双可以信任的手,去把它内部最坚强的神经梳理出来,然后浇铸出下一片质感。只有经历无数次刻骨铭心的寻觅,一个幼稚的创意才有可能划出一条洒满阳光的新路。在荒凉的新民乐开发区,台湾的风潮唱片公司正是这样的一个实践者。也许唱片公司想在更开阔的土地上找到一种最合适的人声,所以他们把演播权交到了内地。上海新音乐代表“冷酷仙境”在去年与风潮合作的第一张作品《魔境十日》里尝试着辟出了一条小径,今年,他们的新专辑《迷路新娘》在继续拓展它的路面。但不太协调的是,在这种苍茫辽远的命题前,风潮却选择了上海作为它的喉咙,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某个角落,这也暴露了内地音乐生态失衡的一大险境。
这张专辑是一张概念唱片,它讲述了一个十六岁少女依兰依兰独自一人上路寻找她的精神家园的故事。音乐+文学的定位把这张专辑归入到了艺术实验创作的领域,它已经和流行音乐没有什么关系了。专辑共分十个部分,它们也是依兰依兰认识这个世界和她自己的一趟生命流程。
十六岁生日那天,依兰依兰被选去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名叫拉卡玛的城市,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在等着她。噙着泪的阿妈告诉依兰依兰,等她生下孩子,她就可以回家看望亲人了。依兰依兰想起了那些远嫁的女孩,她们没有一个回来过。
长路、大海和神秘,这是依兰依兰和《迷路新娘》同时要长途跋涉的生命海岸线。“快乐躺在你自己的手中”,这是依兰依兰在半路上听到一群高地妇女唱响的一曲山歌,也是为她暗中撒满一路的祝福。当依兰依兰抵达拉卡玛城时,正是拉卡玛与宿敌阿加里亚莱决战的前夜。当十六岁的少女目睹了一场大战后,她听到,在一片失去血色的残夕下,一群身着黑色丧服的苍老妇女,撞响了一首拉卡玛悲歌,那干涸的呜咽令她耳鸣。演唱者为依兰依兰发明了一种特别的语言,这是我们听不懂的话,它是为依兰依兰在家乡与拉卡玛之间配置的一种语言。当旅程结束之日,也就是这种语言消失之时。所以当专辑的第一首《依兰依兰》响起时,我们还能听出它是一首憧憬未来的爱情歌曲。但当流动的故事开始时,固定的语言也就随即消失了。在《迷路新娘》的大部分行程里,我们听到的只是一种陌生的呢喃。在这张唱片里,有对这种呢喃的中英文注解,有对大自然生理变化的图片证据,以及随着主人公心情起落而点亮或黯淡的惊鸿之遇。所以,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可以听懂;更重要的是,你不但要做一名听者,还要做一名行者。
魔境十日 豆瓣
林笛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
米亚嘟嘟生于70年代中,四岁时争强好胜,稀里胡涂自告奋勇地开始学习一种叫琵琶的中国民族乐器,10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并顺理成章地在上音大家庭里待到大学毕业。中学时代开始不务正业,偷偷摸摸搞起了流行音乐创作,并由此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更多的在创作上,此后便开始使用合成器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地创作音乐。
在刘星委约作品前,米亚嘟嘟并没有想过专为民乐创作什么音乐,相反,米亚嘟嘟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冷酷仙境,在上海这个豪华奢侈的城市里,冷静地观察着人们的内心躁动。2001年,米亚嘟嘟开始尝试加入民乐元素的音乐创作,很快,由于20年的民乐根底,米亚嘟嘟突然找到了一种自己的语言,这是中国人都说惯了熟悉的语言,一种心底流出的传统文化基因,米亚嘟嘟发现自己居然也被这种情感和文化感动了。
在录制这张专辑时,米亚嘟嘟决定用冷酷仙境的名义来发表自己的作品,因为专辑中,乐队成员,鼓手李佳,贝司手苏勇,键盘兼笛手周晴都参与了录音。冷酷仙境是米亚嘟嘟对自己音乐氛围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标识,就如人们说起英尼格玛就会明白是哪种音乐一般,米亚嘟嘟希望将来人们听到冷酷仙境就能联想起米亚嘟嘟的音乐。
在这里,米亚嘟嘟要感谢刘星和苏前的大力协助,因为没有刘星倾尽心血的制作和演奏,苏前后期的精心修改,米亚嘟嘟的这张专辑绝对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可以说,没有刘星和苏前也就没有这张专辑。
作为一个新人,米亚嘟嘟也感谢风潮公司给自己一个机会可以发表作品,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米亚嘟嘟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2002,8,16
米亚嘟嘟于上海家中
作曲、编曲、演唱:林笛
琵琶:林笛
中阮:刘星
打击乐:李佳
长笛:谢葆红
新笛:周晴
贝司:苏勇
和音:林笛,苏勇,李佳
文字:陈松、林笛
录音:刘星,苏前
监制:刘星
在刘星委约作品前,米亚嘟嘟并没有想过专为民乐创作什么音乐,相反,米亚嘟嘟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冷酷仙境,在上海这个豪华奢侈的城市里,冷静地观察着人们的内心躁动。2001年,米亚嘟嘟开始尝试加入民乐元素的音乐创作,很快,由于20年的民乐根底,米亚嘟嘟突然找到了一种自己的语言,这是中国人都说惯了熟悉的语言,一种心底流出的传统文化基因,米亚嘟嘟发现自己居然也被这种情感和文化感动了。
在录制这张专辑时,米亚嘟嘟决定用冷酷仙境的名义来发表自己的作品,因为专辑中,乐队成员,鼓手李佳,贝司手苏勇,键盘兼笛手周晴都参与了录音。冷酷仙境是米亚嘟嘟对自己音乐氛围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标识,就如人们说起英尼格玛就会明白是哪种音乐一般,米亚嘟嘟希望将来人们听到冷酷仙境就能联想起米亚嘟嘟的音乐。
在这里,米亚嘟嘟要感谢刘星和苏前的大力协助,因为没有刘星倾尽心血的制作和演奏,苏前后期的精心修改,米亚嘟嘟的这张专辑绝对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可以说,没有刘星和苏前也就没有这张专辑。
作为一个新人,米亚嘟嘟也感谢风潮公司给自己一个机会可以发表作品,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米亚嘟嘟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2002,8,16
米亚嘟嘟于上海家中
作曲、编曲、演唱:林笛
琵琶:林笛
中阮:刘星
打击乐:李佳
长笛:谢葆红
新笛:周晴
贝司:苏勇
和音:林笛,苏勇,李佳
文字:陈松、林笛
录音:刘星,苏前
监制:刘星
如风往事 豆瓣
8.1 (27 个评分)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6日
出版发行:
天津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小娟本名王秀娟。湖北武汉财经大学毕业。1994年参与录制《摇滚北京Ⅱ》,演唱自己词曲创作的无伴奏歌曲《美丽的魂魄》;1996年在著名音乐人陈哲制作的民谣合辑《第一直觉》中演唱《鸽子泪滴在伤口上》;2006年应邀演绎新民歌运动中坚分子洪启创作的《红雪莲》,并在网络广泛流传。1998年与民歌手黎强、北京大学毕业的于宙组成三人乐队: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多年来不间断地创作演出,小娟&山谷里的居民拥有一群忠贞不贰的拥护者。原创代表作品《我的家》、《红布绿花朵》、《山谷里的居民》等等。
小娟喜欢阳光,她的善良与温暖就与阳光一般。
小娟的声音就像山谷里的清泉,在阳光下缓缓地流淌着,汇聚一起却可以成为澎湃的江河。
小娟、黎强、于宙就像生活在山谷里的居民,在花香草盛的世界里保持着都市里最后的天然纯净。
这是一张老歌新唱专辑,记录着从1960年代到2000年代的音乐感动轨迹。在山谷里,音乐恢复了最原始的容貌,重新编配的曲风赋予作品崭新的内涵与力量,翻唱的最高礼遇是原创一样的对待。
这就是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心目中音乐该有的样子——歌唱是为了生命里不能缺失的声音,是为了欢快的舞蹈,是为了受伤后的抚摸,是为了生活看起来比生活还要美好。编曲与特邀乐手长时间的编曲讨论,精心制作的过程,缘于对音乐的慎重与尊重。原来,翻唱也可以做到这样动人:简单、清新、质朴,延续的是一直以来的原创精髓。特邀菲律宾鼓手Dominic、钢琴师刘晓光、贝斯张岭、俄罗斯音乐家费佳演奏单簧管&萨克斯,他们不愿强调个人技术,强调的是音乐的空灵与自由。听这些乐手的演奏,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常常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幸福
小娟喜欢阳光,她的善良与温暖就与阳光一般。
小娟的声音就像山谷里的清泉,在阳光下缓缓地流淌着,汇聚一起却可以成为澎湃的江河。
小娟、黎强、于宙就像生活在山谷里的居民,在花香草盛的世界里保持着都市里最后的天然纯净。
这是一张老歌新唱专辑,记录着从1960年代到2000年代的音乐感动轨迹。在山谷里,音乐恢复了最原始的容貌,重新编配的曲风赋予作品崭新的内涵与力量,翻唱的最高礼遇是原创一样的对待。
这就是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心目中音乐该有的样子——歌唱是为了生命里不能缺失的声音,是为了欢快的舞蹈,是为了受伤后的抚摸,是为了生活看起来比生活还要美好。编曲与特邀乐手长时间的编曲讨论,精心制作的过程,缘于对音乐的慎重与尊重。原来,翻唱也可以做到这样动人:简单、清新、质朴,延续的是一直以来的原创精髓。特邀菲律宾鼓手Dominic、钢琴师刘晓光、贝斯张岭、俄罗斯音乐家费佳演奏单簧管&萨克斯,他们不愿强调个人技术,强调的是音乐的空灵与自由。听这些乐手的演奏,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常常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幸福
灵魂出窍 豆瓣
8.0 (32 个评分)
张浅潜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张浅潜究竟是主流还是另类,是摇滚还是民谣?在歌手、乐手、制作人、画家、随笔作家和模特诸种令人目眩的身份间,她终于起跑,千呼万唤始出首张专辑《灵魂出窍》。
《灵魂出窍》是对张浅潜4年音乐生涯不尽全面的一次抽样检查,整张唱片的音乐概念不够清晰,是民谣、摇滚、电子与古典的蒙太奇,但对张浅潜这个八爪鱼式的异类分子来说,她始终是一个飘荡无依的游吟者,像星空般迷乱,像野草般歌唱。
整张专辑都充满着亮点,“火焰”洋溢Mono式的幻美电子抒情、“另一种感情”的小提琴扣人心弦、“灵魂出窍”和“继续漫游”的编曲无可挑剔,这4首作品构成了张浅潜式的惘然之美。 而感伤的另一面是决绝,是悬崖边的初春,夜莺口中的火药,是“罐头”令人震颤的高能爆破人声。类似的人声革命还出现在“游吟者”,就是这两首歌为张浅潜博得“中国另类女声第一人”之誉。 而张浅潜也呈现出迷人的分裂,一会儿是情意绵绵的爱情告白,一会儿是“女疯子”和“女超人”,一会儿是“数数”式的虚无游戏,一会儿又是长眠不愿醒的长笛,一会儿是摇滚,一会儿是民谣。
而张浅潜的文字以及其模特形象与她的音乐一脉相同,在《灵魂出窍》外加一部名为《密码》的图文录中,瞬间灵动和简洁优美的线条中透出的温情反映到音乐中就是一种优美旋律的天赋。
《灵魂出窍》是对张浅潜4年音乐生涯不尽全面的一次抽样检查,整张唱片的音乐概念不够清晰,是民谣、摇滚、电子与古典的蒙太奇,但对张浅潜这个八爪鱼式的异类分子来说,她始终是一个飘荡无依的游吟者,像星空般迷乱,像野草般歌唱。
整张专辑都充满着亮点,“火焰”洋溢Mono式的幻美电子抒情、“另一种感情”的小提琴扣人心弦、“灵魂出窍”和“继续漫游”的编曲无可挑剔,这4首作品构成了张浅潜式的惘然之美。 而感伤的另一面是决绝,是悬崖边的初春,夜莺口中的火药,是“罐头”令人震颤的高能爆破人声。类似的人声革命还出现在“游吟者”,就是这两首歌为张浅潜博得“中国另类女声第一人”之誉。 而张浅潜也呈现出迷人的分裂,一会儿是情意绵绵的爱情告白,一会儿是“女疯子”和“女超人”,一会儿是“数数”式的虚无游戏,一会儿又是长眠不愿醒的长笛,一会儿是摇滚,一会儿是民谣。
而张浅潜的文字以及其模特形象与她的音乐一脉相同,在《灵魂出窍》外加一部名为《密码》的图文录中,瞬间灵动和简洁优美的线条中透出的温情反映到音乐中就是一种优美旋律的天赋。
Heavenly Voices, Pt. 4 豆瓣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Hyperium
《Heavenly Voices》是来自德国唯美厂牌Hyperium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专门选取阴柔幽暗的女声歌曲,并且都经过严格明确的定位,用Hyperium公司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期待的女人是天真烂漫的精灵,游离尘世的妖仙。陪你度过失眠夜晚的耳边轻唱,中古风情的华丽史诗,安静典雅的冥想音乐和祈祷音乐,鬼魅冰冷的金属民谣,狡诈漂亮的流行音乐抑或忧郁沉迷的感伤恋歌。外国佬少有吹牛的习惯,他们确实在唱片中做到了这一切,也为我们点化出一番平淡超然的隔世心境。
“Heavenly Voices(天堂咏唱)”,是Hyperium提出的一种Dark Wave风格全新的制作理念,并打破了Dark Wave的传统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Hyperium提出Heavenly Voices概念,加速了Dark Wave变异过程。它是一派以优美女声唱咏(不是普通的唱歌,是正统的美声唱法)配以典雅弦乐的音乐,有时候也会配上比较舒服的电子。追溯其最原本的美学标准,正是4AD的Dead Can Dance所定义的。既然是以人声唱功为主,则其女主音必是中心焦点所在;那些美得不吃人间烟火的天使之音是未听过天堂咏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出品这一派音乐最著名的厂牌自是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的Hyperium,其“Heavenly Voices”系列对整个天堂咏唱支流起着定义和注释的权威性。旗下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更是该支流的核心人物。
“Heavenly Voices(天堂咏唱)”,是Hyperium提出的一种Dark Wave风格全新的制作理念,并打破了Dark Wave的传统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Hyperium提出Heavenly Voices概念,加速了Dark Wave变异过程。它是一派以优美女声唱咏(不是普通的唱歌,是正统的美声唱法)配以典雅弦乐的音乐,有时候也会配上比较舒服的电子。追溯其最原本的美学标准,正是4AD的Dead Can Dance所定义的。既然是以人声唱功为主,则其女主音必是中心焦点所在;那些美得不吃人间烟火的天使之音是未听过天堂咏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出品这一派音乐最著名的厂牌自是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的Hyperium,其“Heavenly Voices”系列对整个天堂咏唱支流起着定义和注释的权威性。旗下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更是该支流的核心人物。
Heavenly Voices Vol.I 豆瓣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Hyperium Records
《Heavenly Voices》是来自德国唯美厂牌Hyperium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专门选取阴柔幽暗的女声歌曲,并且都经过严格明确的定位,用Hyperium公司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期待的女人是天真烂漫的精灵,游离尘世的妖仙。陪你度过失眠夜晚的耳边轻唱,中古风情的华丽史诗,安静典雅的冥想音乐和祈祷音乐,鬼魅冰冷的金属民谣,狡诈漂亮的流行音乐抑或忧郁沉迷的感伤恋歌。外国佬少有吹牛的习惯,他们确实在唱片中做到了这一切,也为我们点化出一番平淡超然的隔世心境。
“Heavenly Voices(天堂咏唱)”,是Hyperium提出的一种Dark Wave风格全新的制作理念,并打破了Dark Wave的传统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Hyperium提出Heavenly Voices概念,加速了Dark Wave变异过程。它是一派以优美女声唱咏(不是普通的唱歌,是正统的美声唱法)配以典雅弦乐的音乐,有时候也会配上比较舒服的电子。追溯其最原本的美学标准,正是4AD的Dead Can Dance所定义的。既然是以人声唱功为主,则其女主音必是中心焦点所在;那些美得不吃人间烟火的天使之音是未听过天堂咏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出品这一派音乐最著名的厂牌自是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的Hyperium,其“Heavenly Voices”系列对整个天堂咏唱支流起着定义和注释的权威性。旗下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更是该支流的核心人物。
“Heavenly Voices(天堂咏唱)”,是Hyperium提出的一种Dark Wave风格全新的制作理念,并打破了Dark Wave的传统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Hyperium提出Heavenly Voices概念,加速了Dark Wave变异过程。它是一派以优美女声唱咏(不是普通的唱歌,是正统的美声唱法)配以典雅弦乐的音乐,有时候也会配上比较舒服的电子。追溯其最原本的美学标准,正是4AD的Dead Can Dance所定义的。既然是以人声唱功为主,则其女主音必是中心焦点所在;那些美得不吃人间烟火的天使之音是未听过天堂咏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而出品这一派音乐最著名的厂牌自是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的Hyperium,其“Heavenly Voices”系列对整个天堂咏唱支流起着定义和注释的权威性。旗下的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更是该支流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