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艺术访谈录 豆瓣
作者: 杨子 2009 - 6
本书收录了杨子与当今活跃在文学艺术领域的20位中外顶尖人物的对话。他们是:诗人食指、王寅,作家阿城;音乐家郭文景、刘索拉,歌手罗火佑、齐豫;艺术家陈丹青、徐冰、艾未未、朱德庸、海波,艺术评论家巫鸿;法国新浪潮大导演埃里克·侯麦,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米歇尔·傅东,中国导演张元、吴文光、段锦川、孟京辉、陈果。
杨子是资深传媒人,也是一位诗人和诗歌翻译者,他和20位杰出人物的对话涉及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这里没有枯涩的理论,没有老生常谈和故弄玄虚。这是诚恳的,有头脑的,精彩纷呈的对话。书中同时收入了120幅被访者及与被访者相关的珍贵图片。
艺术与科学: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 豆瓣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8 - 8
本书为贡布里希谈话录和回忆录的合集。这部新译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英文版A Lifeng Inrerest的全书,第二部分则由几篇对话录和回忆录组成。全书对话居多,其余辅之。作者娓娓道来,闲闲落墨,令人读之忘倦,快然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贡布里希的主要思想大约有一半在这里得到了平易而简约的说明。在本书中,贡布里希不仅回顾了他作为“艺术史家的双重生活”的一生,书中也涉及到他的许多代表著作,如《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的思想核心问题。尽管本书不是一部全面的回忆录,但却包括了大量的回忆片段,因此,要了解贡布里希的生平和学术观点,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Stencil Graffiti Capital 豆瓣
作者: Jake Smallman / Carl Nyman Mark Batty Publisher 2005 - 10
An edgy, lavishly visual survey that shows the best work of the best street artists working in Melbourne, Australia. Bansky, the well known British stencil artist, after a visit to Melbourne, in 2003 said: "The walls of Melbourne are very noisy...like the noise of a hundred drunk peopl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He went on to say," It looks like the city belongs to anyone that wants it. It feels like there's more opportunity. "Through intimate interviews, dynamic layouts and a riot of examples the street artists are shown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street art culture. Important questions such as why they paint are closely examined. Melbourne's walls are both canvases and meeting place for ideas, making it the hot-bed for the best in stencil graffiti art.
马克斯 (2002) 豆瓣
Max
导演: 门诺 迈依杰斯 (Menno Meyjes) 演员: 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 凯文·马克德 Kevin McKidd
其它标题: Max / 与魔同行
希特勒(Noah Taylor)从小立志要当杰出画家,一名犹太美术老师(John Cusack)未能成功开启他的艺术天份,才促使了希特勒日后投效政坛呼风唤雨,电影主要着墨在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上。
艺术发展史 豆瓣
The Story of Art
作者: [英]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林夕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 2
贡氏已被译成30种文字销售达500万册的《艺术的故事》(《艺术发展史》),但是至今仍然有学者单纯地将贡氏与图像学划等号(贡氏的确对图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图像学”的中译名也是范景中等先生在译介贡氏理论时确定的汉译),或者武断地将贡氏视作其本人最不愿意的结构主义美学。然而,贡氏的学术野心是试图对整个艺术发展――以再现为中心及象征与装饰为两翼――作出概括性的解释。面对如此宏大的学术目标,凭借单一的、令人捉襟见肘的现成方法,对古典学者贡布里希来讲,这简直毫无学术感可言。所以还是埃里邦问得实在:“我们能否说你没有方法?”贡氏的回答更令人击节:“我不想要一种方法,我只需要常识(common sense)!这是我的唯一方法。”
马蒂斯 豆瓣
作者: (俄罗斯)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 译者: 张俊翔 薛冉冉 刘彤 译林出版社 2009 - 6
莫斯科人科罗廖夫在地铁那些昏暗的通道里流浪的时候,就常常梦见亨利·马蒂斯的画作。在某一个美好的时刻他明白了:不能再生活于数学计算过的空间。于是他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壮举——“向下转换”,逃到地下去。他在地下室过夜,到秘密地铁的通道里去,与没有户口的流浪人结下了友谊。他终于到达了现实那令人恶心的、散发着恶臭的内里,也因此探得了那些玄奥的秘密,而俄罗斯知识分子如果缺少了这些玄秘,活得就会很乏味。
都市主义悲剧小说《马蒂斯》是一本唯美的,装饰性的,同时又是带有尖锐社会意识的书。它叙述了痛苦的自我挖掘过程,但是带有一个明亮的结尾。小说证明逃离让你讨厌的废墟,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创造的过程。
旷世杰作的秘密 第一季 (2003) 豆瓣 TMDB
Private Life of a Masterpiece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旷世杰作的秘密
8.8 (10 个评分) 导演: Michael Burke / Lucie Donahue 演员: Richard Cork / Douglas Druick
介绍文艺复兴时代的四幅画
2009年7月21日 看过
国人去哪儿看大师真迹?!这片儿能让你明白印刷品和原作的差距。以前从没觉得在书上、画册上看过的那些画作原来有那么震撼人心的力量。
bbc 纪录片 绘画 艺术 艺术史
美学珍玩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5
波德莱尔的文学生涯是从绘画评论开始的,《一八四五年的沙龙》一炮打响,《一八四六年的沙龙》则确立了他权威艺术评论家的地位。这期间,他已经开始诗歌创作,但成名作《恶之花》的出版,却是在十二年之后。
《美学珍玩》收集了波德莱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评论。他极力推崇色彩和想象力,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令他迷狂,漫画家伽瓦尔尼令他心醉神迷。他涉猎广泛,油画、素描、漫画、雕塑,无不娓娓道来,精辟又不乏热情,为读者展开了一副美妙的法国十九世纪艺术画卷。他认为:“对一幅画的评述不妨是一首十四行诗。”诗可以说画,画也可以说诗,“现代诗歌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艺术的微妙之处。”
色彩的语言 豆瓣
作者: 费雷尔 译者: 归溢 2004 - 10
色彩是个十分神奇的东西,人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世间万物,也可以用它来抒发人最深沉的感悟,它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然而,色彩在历史上、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却缺少系统的研究。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有关色彩的百科全书,它带领我们在色彩斑谰的世界去畅游,去领略色彩的魅力。在这部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与色彩有关的鲜为人知的知识,如色彩在人类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色彩与人的生和死,与宗教,与政治,与权力,与时尚,与健康,与医药,与性爱,与各种艺术的关系,以及什么是“白领”、“蓝领”,什么是白玫瑰的象征意义,为什么护士身着白大褂,为什么理发店门前有三色灯,为什么牛仔服成了时尚等等一系列问题……
华盛顿国家画廊/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华盛顿国家画廊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宪法大道的第7街和第4街之间,其主体分为东馆和西馆两个部分。从画廊出来可以仰望国会山的穹顶,因此,可以说它处在美国的权力中心所在地。因其捐赠者,华盛顿国家画廊通常又被称为“梅隆画廊”。从创建的历史看,华盛顿国家画廊可说是世界大型博物馆中最为年轻的。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巴黎的卢浮宫美术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系世界大规模的美术馆,它们的形成乃是开明的君主及众多专家经历数世纪的收集之心血结晶。因此,收藏品乃具有与各国历史密切交织的复杂经历。但华盛顿国家画廊仅仅设立于50余年前,完全以本世纪的个人收藏为基础而成立,具有极明快的特性。它的丰富的藏品来自美国开放的现代自由美术市场。《华盛顿国家画廊》以国别为外基础,以简短洗练之文全面介绍了华盛顿国家画廊馆藏艺术珍品,而尤以近现代绘画代表佳作尤令人心动,如莫迪里阿尼、伦勃朗、塞尚、雷诺阿、毕加索、莫奈 、凡・高、德加、劳特累克、柯罗、库尔贝……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维也纳是欧洲的历史名城,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帝国已在这里建立了城市。神圣罗马帝国与奥地利王国长期定都于此,更使得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中心之一。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欧洲名画,此外雕塑、工艺美术以及东方艺术方面的藏品也很重要。它拥有无法估量的艺术财富,质量既高、品类又丰,足以脐身于世界上最大与最著名的博物馆之列。它那流光溢彩的藏品的年代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罗马时期,藏画尤以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德国、佛兰德斯、西班牙画派的作品最为著名。
大英博物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走在“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内心常有诸多的感慨。在这里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的遗物都可以见到,这些古老而遥远的文明遗迹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历经各种周折,最后在这里被收藏起来,使我们今天仅游这一馆便可看到全世界的历史轨迹。美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里的收藏不像美国的人都会博物馆那样包括任何时代,而只是将古代到中世纪作为收藏的范围,只有设计方面包括文艺复兴,同时在工艺方面多少有一点近代的作品,而近代和现代的美术作品,则已经在1878年到1886年间分到伦敦国家画廊和塔特美术馆。这样,大英博物馆以其纯粹的古代美术和图书文献的收藏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普拉多美术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法国的卢浮宫美术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和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合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普拉多是当之无愧的。这里收藏有三万多件艺术珍品。这个数字若与卢浮宫的四十万件和埃尔米塔什的二百五十万件收藏相比,似乎微不足道。然而,正如普拉多美术馆前馆长桑切斯・康顿(F.J.SanchczCanton)所说:“普拉多美术馆的价值与其说在于藏品的量,毋宁说在于藏品的质。诚然在欧洲来说,如欲介绍各种流派,还有比普拉多更完整的美术馆……但它们之中没有一家能够凌驾普拉多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藏――即普拉多引以自豪的15至18世纪大师的作品”。这种质胜于量的特征,使得普拉多收藏的大师――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一一的作品,几乎每一件都足以在其他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普拉多美术馆更以对提香、博斯、鲁本斯诸大师的主要精品的宏富收藏,以对西班牙杰出的三位大画家――埃尔・格列柯、委拉斯贵支和戈雅的全面收藏而著称。无怪乎西班牙美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充分了解提香、博斯和鲁本斯就必需到西班牙来,要给伟大的西班牙绘画以正确的评价,只需留在普拉多”。斯言不诬也。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普拉多作为世界级大博物馆的宏伟气魄。
阿姆斯特丹美术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在欧洲众多的美术馆中,大概没有一座像阿姆斯特丹美术馆那样如此关注其民族自身的文化艺术。长期以来,该馆一直致力于对荷兰艺术品的收藏。作为一个享有国际地位的国家级美术馆,其特色并不是包罗万象,而是在于展示荷兰艺术及历史,尤其是集17世纪荷兰绘画之大成,首屈一指,由此构成了该馆独一无二的特色并使其备受瞩目。它不仅为旅游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解和研究荷兰艺术及历史的机会,而且通过绘画、历史以及工艺品等多方面立体的展示,更注重强调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让其本国人民更深人地了解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增进,该馆增强了对18、19世纪绘画、工艺品以及亚洲艺术品的收藏和展示,这为其增添了新的吸引力,也使其展示更为丰满。 该馆拥有5千多幅绘画、3万多件雕刻、l万7千多件文物和3千多件亚洲艺术产品,以及许多工艺品和船模等。
慕尼黑美术馆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慕尼黑美术馆老馆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偏北的一处绿地,展出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占典绘画。它不仅拥有以丢勒为代表的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大师之作,而且收藏了意大刊文艺复兴、十七世纪荷兰、佛兰德斯绘画的大量精品,但使老馆饮誉全球的足其收藏的鲁本斯绘画。作为世界最著名的美术博物馆之一,与其它国家的首部美术馆不同的是,慕尼黑美术馆老馆的前身是巴伐利亚州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收藏。欧洲历史上,维氏家族以酷爱艺术、热衷艺术、艺术品收藏而闻名。自16世纪的威廉4世开藏画之先声,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诸王皆为艺术品的收藏不懈努力,到1826年美术馆举行奠基仪式时,已经大约收藏了8000件绘画作品。
卢浮宫美术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卢浮宫美术馆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馆藏近一百万件艺术品,无疑是人类文明最值得骄傲的象征,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无以比肩的。卢浮宫不仅以总数达四十万件的馆藏艺术精品而雄冠天下,它那雍容华贵的建筑本身,即已构成巴黎这座被学者们誉为整个“十九世纪的首都”的世界名城,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卢浮宫藏艺术品不仅以数量著称于世,而且所藏艺术品许多都堪称稀世珍宝,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布歇《憩息的狄安娜》、安格尔《土尔其艺术》、提香《田园合奏》、戈雅《索拉纳候爵夫人像》、古希腊雕塑《萨摩龟雷斯的胜利女神》……
卢浮宫的基础本是巴黎最早的建筑者菲里浦・奥古斯都的一座堡垒,1527年,法兰西斯一世把它推倒以建造王宫。现在的四方形宫院的西、南立面尚可断定有当时的建筑师莱斯科和雕刻家古戎的手笔。大画廊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已向公众开放了,从而成为欧洲首座公共美术馆。位于U字形墙面正中的便是由杰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1988年10月竣工的大门――一座晶莹剔透的金字塔,当围绕它的喷泉射出水柱,灯光穿过它的整个玻璃表面放出光采时,它便宛如巴黎中心的一颗巨大钻石,光芒夺目而令人神往。它既在内容含义上体现着作为文明瑰宝的收藏,又在风格形式上与协和广场中心的埃及方尖碑遥相呼应,赋予卢浮宫古老神秘的氛围,将人们自然而然地引向人类古老艺术的源头……
乌非兹美术馆/世界美术馆巡览 豆瓣
作者: 吴运鸿 1999 - 7
乌非兹美术馆座落在意大利美丽的古城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便是从这里萌生并臻至成熟的。佛罗伦萨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那里众多的教堂、宫殿和美术馆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凝结着人类艺术天赋的经典之作处处可见。而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乌菲兹美术馆无疑是这座“鲜花之城”中的最为瑰丽的奇葩(“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鲜花之城”)。在世界所有美术馆中,乌菲兹以其丰富的意人利文艺复兴绘画作品收藏而独具特色。同时,乌非兹美术馆也是近代意义上的美术馆的最初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