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k
晴朗 豆瓣
9.0 (84 个评分) 老狼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China) 麦田音乐
一首《同桌的你》以平淡质朴的曲风和淡淡忧伤及怀旧心绪,曾打动了无数学生和有过学生时代回忆的人。今日归来的老狼已日渐成熟,音乐风格日趋多元、精致,全新专辑《晴朗》由许巍、高晓松、郁冬等中国原创音乐力量最强阵容联手打造,制作时间长达两年半,极具人文色彩,正符合他现在的心态:平和、宁静,没有大起大落的感情冲突,淡淡的忧郁中有那么一点骄傲,歌声如数年前一样亲切、真挚、动人,却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如果你曾被六年前老狼的音乐感动过,那么,今天的老狼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2021年4月7日 听过 1. 虎口脱险 2. 晴朗 3. 麦克 11. 月光倾城。《歌》的调有点像《月光倾城》
folk pop 男声
乡野俱乐部上空的飞机云 豆瓣
8.3 (211 个评分) Lana Del Re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9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her 2019 GRAMMY®-nominated album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Lana Del Rey will release her highly anticipated, seventh studio album on March 19th, 2021. Chemtrails Over The Country Club features eleven songs, including singles “Let Me Love You Like A Woman” and the title-track “Chemtrails Over The Country Club”.
我从海边来,身体上长满了盐 豆瓣
丁太升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星外星音乐
《我从海边来,身体上长满了盐》,是一首“献给我们终将失去的故乡”的挽歌,同时也是一首极具诗意的一首略带民谣曲风的作品。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故乡都是沉重的,它承载了我们的无数记忆,也留下了太多的感叹和悲伤。越是美好,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就越发伤感。我们有幸(或是不幸)生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快到让我们来不及回忆,来不及叹服命运,就已经人近中年,而故乡,在飞速的背景之下,纷纷沦为苍凉的图画。
这首《我从海边来,身体上长满了盐》,是资深唱片企划丁太升“阔别歌坛”多年后的一首独立作品。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唱片企划之一的丁太升,曾企划推广过近百张各类风格的唱片作品,也是国内最知名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的早期创始成员,实际上早在1999年,他就曾在《第一直觉》合辑中收录有两首原创作品。而时隔18年之后的此次“复出”,据丁太升自己说“算不得回归歌坛”,创作对他而言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 豆瓣
9.7 (80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7日 出版发行: 种子音乐有限公司
是一张有别于一般现场录音专辑,一张关于2020年八月「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的纪录,精选出25首经典曲目,收录现场的自然之音与群众的对话声。简言之,这是罗大佑「收录生活、探究其因,记录时代」的Live概念专辑!
而深入细究,我们回顾2020年,是一个COVID-19让世界重新整理的一年,这一年带来的冲击与沉淀反思,在罗大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在2020年夏天萌芽,罗大佑号召各路音乐人马展开「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带着音乐与敬畏祈福之心到鹿港小镇拜天地、到台东感谢山海,到花莲港边吟唱游子归乡,最后终点站来到宜兰回忆童年,回归音乐初心。
而2021年春天,象征一切重生之意,罗大佑决定用专辑的形式将「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保存下来,给予这趟旅程一个值得记忆的时代意义,精选出巡演当时在现场收音、录音的25首经典作品,专辑中所收录的25首经典曲目全经改编,Live最珍贵的纪实中能听见风声、笑声、雨声,摊贩的吆喝声、还有当天观赏的众人掌声与细碎的对话声。罗大佑将2020年的场景与时代背景全记录在此张专辑《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一张记录「Life」的「Live版概念专辑」正式成型上市。
2021年1月29日 听过
鹿港小镇变奏曲 / 海上花 + 风吹风吹 / 吾乡印象变奏曲 / 追梦人 / 童年intro + 未来的主人翁。「飘来飘去,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代表了迷茫的几代人。
folk live 男声
梦幻丽莎发廊 豆瓣
8.1 (153 个评分) 五条人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梦幻丽莎发廊》是五条人的第四张专辑,也是他们在签约摩登天空之后,继《广东姑娘》之后推出的又一张专辑。这张专辑中的十二首歌,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妙趣横生的社会风情画。除了先前发布的《热带》、《初恋》、《阿虎》之外,专辑中的《梦幻丽莎发廊》、《石牌桥》、《很多很多》、《有所追求》等四支单曲也于今日上线。

《石牌桥》与《梦幻丽莎发廊》,两首歌的背景都是“石牌桥”,这个连接着天河南和石牌村的广州著名地标,是广州有名的城中村。而这两首作品,也形成了互文的关系,“梦幻丽莎发廊”,与“石牌桥”。一个于虚构中构筑,一个在实地中取材,勾勒出一个虚实相间的生活场景。十多年前,王磊在歌曲《石牌村》中唱到:“鸡狗合啼着:欢迎来到石牌村庄……霓虹灯一亮:夜里演着戏、夜里把歌唱”,为“石牌村”的变迁写下了一部心灵秘史。如今,五条人又把石牌写入歌中,作为从海丰县城闯入的外来客,仁科和阿茂早年广州的漂泊生涯便是从这一带开始,从石牌到岗顶,从华南师大到天河,他们早年的广州生活,围绕着石牌桥这个圆心展开。石牌桥既是个人生活的烙印,也是时代变迁的象征。

2007年开始,正准备举办亚运会的广州开了“禁摩令”,禁止摩托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那个在石牌桥附近载着姑娘兜风、快意疾驰的景象,从此一去不返,“禁摩之前的爱情”只留下记忆中零星的碎片。一如已经离开了“梦幻丽莎发廊”的姑娘,也在忧伤中不知所归。“天空中的红月亮”每晚都在升起,但“梦幻丽莎发廊”早已物是人非。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就这样在一片高奏的凯歌中,被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所湮没。

说到这些小人物,歌曲《很多很多》中的各个角色,也是小人物,这帮混迹于天河购书中心的小贩走鬼们,卖打口、卖唱、卖臭豆腐,卖签名设计,阿茂仁科也二人曾经在石牌桥附近的广州购书中心一带贩卖打口和盗版书籍。这些小贩走鬼们在律法的夹缝中讨生活求生存,简单的一句“很多很多”,是他们对于自己小营生的憧憬,也是他们走鬼生涯中所见所闻的概括。也许,他们的理想归结起来,就是“很多很多……”。《有所追求》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讲述生存理想的故事,酒足饭饱的阿兄,拾起来年轻时的爱好弹吉他,但终归满足于现实中的那点富足,“有所追求”的祈愿,最终沦为“过一下瘾就好啦”。 小人物的理想与现实,始终是五条人拿手的题材,而他们的歌也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朴素的诗意,就像《有所追求》最后那一句:“人生不会像路那样可以倒着来行,海水就会变成云落成雨啊,落来落去,人就老了去”。

但是千万别以为五条人是理念先行,书写“俗趣”的努力,总是率先从音乐中表露出来。钢琴与布鲁斯音阶,在《石牌桥》里,像是窖藏了数年的威士忌老酒借着曼妙的音符在散发醇厚的味道,这也是仁科首次在作品里演奏钢琴。《柔河里》无疑是一首Weird Folk(怪异民谣),优美的吉他与手风琴伴奏下,是阿茂怪声怪气的演唱,他任性地把语词拆解,尾音拉长,仿佛一个被烈酒灌晕断句不清的醉鬼在呢喃。而这首写于十多年前的旧作,场景正是他故乡里的一个酒吧——“柔河里”是十多年前海丰的酒吧,不知是否安在。

专辑中收尾的歌曲《楼房来四散起,路不见狗相连》,不禁想起来了上张专辑中同样是收尾之作的《请到老祖公》,这是一首实验之作,也是土先锋的一次“土法炼钢”但是与《请到老祖公》中从祭祖大戏演化到即兴段落所不同的是,这首单曲先是把采样而来环境声经过调变后与器乐演奏叠加,然后用MIDI中的类似KTV伴奏音乐中笛子音色承接,最后由失真、延迟的吉他一路跌宕展开……对于民谣来说,这个无异于灭顶之灾的搞法,却大大地开拓出一个新的表现领域。

驳杂的“俗趣”是《梦幻丽莎发廊》的审美核心,民谣在这里,赎回了本真的、属于市井与乡民的那个我们已经久违了的兴味。五条人的抒情、恶搞、戏仿、反讽是酣畅淋漓的,同时也刀剑铮然,性命与共。情感强悍窜升,性情翻涌迸现,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当代民谣孱弱贫血的一面。或许,他们只是披着民谣外衣行走江湖的摇滚走鬼。

这支被老狼戏称为“海陆丰天团”,被小河誉为“我最爱的青春组合”的乐队,在出版过四张精彩专辑之后,已经开始成精了。
2021年1月18日 听过
《热带》—— 萨瓦迪卡??哈哈哈哈哈哈哈!!
folk indie-folk
晚風 Spotify 豆瓣
8.7 (53 个评分) 陳婧霏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5日 出版发行: 2019 北京有此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2019 北京有此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积极向下 豆瓣
7.0 (6 个评分) 陈婧霏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29日 出版发行: 北京有此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人生这趟单程旅行,一切相遇都是遭遇。
猝不及防地来到人世、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离开时也没有机会完成一切。
时间从不会在最好的一刻静止,到达至高点后一定会向下。
生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最终消逝。
每一刻,都是倒计时。
每一份青春,都终将枯萎。
既然青春和欢乐的额度都将用光,不如就尽情拥抱这必然的、下滑的浪漫和快感。
积极向下。是唯一的解药。
「执着悲观垫底,无妨眷恋生命。」
积极向 「下坡」, 积极向「当下」,把每一个「当下」,都活成「盛夏」
如果你觉得自己注定悲观或正身处压抑的情绪中,
请记住,这无妨碍你找到生活里或平凡或肤浅的乐趣。
无妨你做一个 积极 的悲观主义者。
抬头望 向 明天,
好好活 下 去。
Blueberry Baby 豆瓣
陈婧霏 / 文兆杰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0日 出版发行: 有此山
这是一首很有夏日清凉感,又有些水果肉欲和性感的歌。
蓝莓的外表有些忧郁,可越吃越甜,还能抗氧化保鲜。真好啊。
“I have what you want,every taste every breath. Soak up into my flesh,so we can stay fresh.”
“我有你想要的全部,每一寸每一口,允吸我的果肉, 就能保鲜直到永久。”
“Cause, I am your blueberry babe, And You are my,my destiny.”
“因为我是你的蓝莓宝宝,你是我的命运。”
至暗时刻 豆瓣
陈婧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8日 出版发行: 北京有此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这是一个跟传统意义上“给人温暖,光明”完全不一样的“萤火虫”。充满着暗黑气质、漫画感和动作感。是陈婧霏自导自演的一个“迷人的反派角色”。
这或许是她观察社会上一些现象后想说的话,在保持思考的同时,试着用一种调侃、有趣的方式去讲一件沉重的话题:
“最危险不过 你心底的冷漠,
施虐受虐的 颠倒了因果。”
现实往往魔幻,“喜剧总是替悲剧笑到最后了”。
希望你和我,都可以是那个在“至暗时刻”点亮周围的“萤火”。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x邱瑞祥x《萤火虫》
绘画作品由艺术家邱瑞祥创作。作品名称为《萤火虫》。“这件作品对我而言很特别。它从开始就基本上比较明确地知道要画的题材,这对于我来说从未有过,也充满新奇和挑战。从具体的事物(动物)开始,缓慢地随着时间和自身相连接,直到抵达某种融合。萤火虫是我童年生活中的记忆,当然它已然带着一种普遍的共有认知属性。 而此时,我面对画布,它不再是单纯的某种记忆,更不是惯常认知里的动物,它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断地涌动、交融,并生成新的生命感知的过程,便是绘画。 现在来看,它似乎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对该“主题”的理解。”
September Lies 豆瓣
陈婧霏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27日 出版发行: 有此山文化
九月的夜风吹过发梢, 那些耳语,就算是谎言,也是情话。
Yes, those September nights telling late summer lies.
I found out too late 豆瓣
陈婧霏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9日 出版发行: 有此山文化
Hi, 这是一曲解忧消暑的夏日 Bedroom Pop。又带一点点性感和感性。它听上去清凉,软糯,梦呓,像一支对旧时光充满迷恋与好奇味道的香氛。建议搭配葛优躺、吹空调、骑(坐)车兜风等休闲场景。
这首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的好朋友Q也是一个音乐人。TA喜欢秋天,喜欢电影天使艾米丽,沉迷迷幻电子乐,吃的很清淡。 我们在Valencia的一个蓝色的pool边相识。
一年后的北京,夏夜,我们一群人在后海划船。路灯的倒影是水中的月光。气泡酒随着蓝牙音响里的fleetswood在水波上摇摇晃晃。
第二天我在去东京的飞机上,写了这首歌。
有时候快乐,总是后知后觉。记忆的确会被美化,但被美化后的记忆又是真实的。
所以我写了: I found out too late, those nights belong to me. 我太后知后觉,那些美妙的夜是我的。
So, 请珍惜那些和你或一起对抗社会丛林法则,或一起同流合污的伙伴。有了他们, 我们才能stay forever young.
XOXO,
别处的夕阳 豆瓣
8.8 (8 个评分) 陈婧霏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陈婧霏
我看过秋日的夕阳,穿透薄雾的光芒,照在你脸上的模样。
那之后很久某一天,我无意中瞥见 : 夕阳的光,彷佛黄昏的手,正悄悄拨开窗帘的缝隙,伸进我的房间里。
那一刻。回忆几乎触手可及。
108个关键词 豆瓣
9.5 (52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2012南京跨年现场.
The Caretaker 豆瓣
John Greaves
发布日期 2001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Blueprint UK
2001 solo album for former member of Henry Cow. Featuring songs written by Andy Partridge (XTC) & Peter Blegvad (Slapp Happy). Digipak.
2021年1月5日 听过
搜 The Caretaker 的专辑,被这张封面吸引进来,发现其实是 John Greaves 的作品。从 soulseek 拉下来,听了一遍发现不是我的菜,中老年摇滚。
folk folk-rock 男声
昨日重现 豆瓣
9.6 (87 个评分) Carpenter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17日 出版发行: A&M
卡伦·卡朋特逝世于1983年2月4日,她是因为减肥而患神经性厌食症而死的,这一点既是传奇,又是那些批评“卡朋特”的人乐于提起的事。卡伦其实并不胖,她更多是不愿意承认年华老去,当眼角出现皱纹时,她竟然用减肥去消除它,这也不知是属于爱美女性,还是属于超级明星的虚荣心在作祟。

在她已离开我们的这20年里,卡伦的歌声曾陪伴多少失意于爱的人度过了多少阴雨连绵的日子,谁也没算过。这样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安静地唱着:

“就像在一艘无处可去的船上航行着,爱情接收了我的心,就像海洋上吹过的一阵微风。
当海鸥高飞时,我知道我正在迷失,
爱情随着漂流的潮汐一起被冲走了。
你从爱情中得到的一切就是一首爱情歌曲,
因为最好的爱情歌曲是用一颗破碎的心写成的。”

他的父亲Bertram carpenter出生于中国(1908年11月8日~ 1988年10月15日),他的妈妈Agnes reuwer Tatum生于巴尔地摩(1915年3月5日~1976年),在经过四年的爱情长跑后,他们于1935年4月9日结婚,Richard出生于1946年190月15日,妹妹Karen则是出生于1950年3月2日。

一个天生的音乐家

他花了许多时间听他爸爸收集的唱片,他爸爸很喜欢听调子美妙的音乐、乐团以及古典音乐。Richard不停的一直听收音机。这些音乐对于Richard的音乐素养。四岁时Richard就开始跟着老师在家里学习手风琴,但他对音乐产生狂热的爱好却是自八岁时开始对钢琴产生兴趣才有的,他演奏的功力日益增加。到了十五岁就已经是一位天才钢琴家,由于他那优异的天份,什么曲子到了他手上,他都能轻松的演奏出来。当全家搬到洛杉矶后,Richard便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音乐。Richard和她妹妺Karen和负责贝斯和低音大喇叭的Wes Jacobs,三人组成了"The Richard Carpenter Trio"。Karen可以同时打鼓和唱歌,所以他们常在婚礼或舞会上演奏。在他们赢得在1966 Hollywood Bowl的The Battle of the Bands"比赛的名声后,他们就录了一些DEMO带并开始走访唱片公司,他们在A&M公司签下了他们的第一张合约,以及第一张唱片:Offering,这张唱片之后被更名为"Ticket To Ride",并登上Top100。

Richard因为The Carpenters一炮而红而闻名世界。当Karen可以同时一边打鼓一边唱歌时,Richard便退居幕后,他对于整个乐团的成功功不可没。他是幕后合音,也是位钢琴家,他更写出了不少动听的歌曲,例如Yesterday Once More和Top Of The World。他对于整个乐团的成功功不可没。
成名之后,Richard又整理了一些没有被A&M公司所发行的歌曲来组成了一张专辑,他所选的歌曲全进了TOP40。例如We've only just begun、For all we know、Rainy days and Mondays等等。
Richard的直觉为The Carpenters带来了令人吃惊的20首TOP40曲子(其中更有12首进入TOP10),像是Super Star、Rainy days and Mondays、We've only just begun、Sing、Top of the world、Only yesterday和Yesterday Once More。除了这些黑马外,Richard 的天份还不只这些,他知道要如何巧妙的将乐器和歌声结合在一起。因为这样的功力,使他四度被提名为葛莱美奖"最佳制作人。The Carpenters的作品曾被大学拿来作为教材,其中包括了史丹福大学,1997年Richard曾受邀到史丹福大学演讲。
从1976年开始,长达四年的时间,Richard因为失眠而服用安眠药,他每晚服用一颗或二颗。但他发现他对这种药产生了依赖性,所以他的用药量越来越多。到了1978年,他一晚要吃25颗安眠药才能入睡。他的手已颤抖到无法演奏,为了治疗这个恼人的 疾病,他决定取消一星期后就要举行的拉斯维加斯演奏会。然后他便前往堪萨斯州就医。六星期后,他已能安然入眠,也展开了心生中的新时期。
之后,Richard又回到了录音室,将The Carpenters的一些歌曲重新混音。1991年出版了精选集"From The Top",他也出面担任电视连续剧"The Karen Carpenters Story"(CBS电视台,1989年)。该片忠实的描述Karen与厌食症抟斗的过程。
1987年,Richard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Time",里面的歌皆由他独唱和合音,在这张专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Richard为已过世的妹妹Karen所写的"When Time Was All We Had"。
1994年,Ray Coleman出了一本The Carpenters的传记,书名是"The Untold Story" Richard他第二张专辑"Pianist-Arranger-Composer-Conductor" 中文名称是理查卡本特兄妹合唱团金曲钢琴演奏专辑,现在可以在台湾各大唱片行买到,Richard把以往较受欢迎的歌曲以钢琴重新诠释,此专辑显示出了不可轻手的钢琴才能,使得许多乐评家为之动容。
接着The Carpenters被列入"The Harmony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Rock"名单中,难然以前在摇滚乐盛行的时候,The Carpenters的曲风曾被批评为过于轻柔,不过现却成为大家互相称赞的音乐团体,这点在1994年所发行的群星大合唱专辑中可得到证明,这是由许多歌手合唱The Carpenters名曲的专辑。
70年代,该演唱组推出了多首风靡世界的单曲和唱片其中包括《与爱情告别》(Goodbye to Love,1972)和《世界之巅》(Top of the World,1973),这两首歌都是理查德和他的歌曲创作伙伴约翰.贝蒂斯(John Bettis)共同创作的。演唱组的热门歌曲还有列农和麦卡特尼的作品《车票》(Ticket to Ride, 1970)、邦尼.布拉姆莱特(Bonnie Bramlett)和利昂.拉塞尔(LEON RUSSELL)的作品《超级明星》(Superstar, 1971)、布赖恩.霍兰(Brian Holland)的作品《求求你,邮差先生》(Please Mr Postman, 1974)以及汉克.威廉斯(HANK WILLIAMS)的作品《什锦菜》(Jambalaya, 1974)。《昔日重来》(Yesterday Once More)是概念唱片《现在与过去》(Now and Then,1973)中的一首经典曲目。1980年他们出版了《跳舞时抚摸我》(Touch Me when We’re Dancing)。

Karen Carpenter(卡伦·卡朋特)与她的哥哥Richard Carpenter(理查德·卡朋特)一起以独树一帜的Soft Rock风格享誉美国歌坛。她的歌声具有一种以柔克刚的穿透力,情深意厚;她的台风朴素,决无当今的大小歌星们哗众取宠的装束和画蛇添足的舞步,完全靠嗓音征服听众。卡伦·卡朋特嗓音优美,演唱亲切自然,略带伤感,由于运用了多轨录音技术,因此他们的唱片无论在艺术上或技术上都非常成功,是当代流行音乐的精品。这两张一套的《 Yesterday Once More 》是他们的精选唱片,一张永远的经典。收录有“超级明星”、“世界之巅”、“昔日重来”等经典金曲。
野蓮出庄 豆瓣
9.2 (100 个评分) 生祥樂隊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8日 出版发行: 山下民謠
【野蓮出庄序】
菸草沒落,人出庄。
2000年代中我在嘉義的海產攤初遇破布子炒水蓮、山蘇又蒸魚,記憶被撞開了裂縫。除了靜素躺在飯桌上與母親相對眼,沒想到對面烏尚可如此靈活!更納悶:我們不常吃的野蓮,何以出庄且易名?困惑中,我夾一顆對面烏入嘴,兒時的澀苦在舌根處轉甘甜,令我不禁揣想:難道離家夠久、吃苦夠多,才得品嚐對面烏?
那滋味引我再度回家。
我回返母親獨自採收、製作對面烏,以及每餐一碟的場景,試圖探究她的心境。我跟著她走出除草後的第一期稻田,腰夾的臉盆上擠滿挑好的野菜。她疲憊,但幾絲愜意流露。我領會水田的賞賜,不再排斥連吃一週斛菜或冇筒梗炒黃豆醬。七月半,我安靜看她備料,蒸芋頭粄,不再質疑家裡人愈少、粄卻愈厚,明瞭那是對外出子女的召喚與祝福。年三十下午,我忍住玩興,盯著屋後的大鋁鍋,乖乖掌火。母親在灶下忙進忙出,姊姊們已催緊手腳,仍不免招念。我面前這一鍋大封,不只是我對食物的至高期待,更是家族團聚的圓心,以及長媳的年終考評。我不能失手啊!必須把火餵好、餵穩。
社造牽線,去阿里山拜訪鄒族,主人留客午飯。村長端出我本以為客家地道的樹豆湯,食物地域觀隨被破解,提醒我穿越鄉愁之必要。我拜會本土種黃豆的復育者,探訪幾位回鄉開設豆腐坊的朋友。他們難忘豆腐郎吆喝,以及植物蛋白質之於社區的重要;他們倡議的保種運動,連接了母親掛曬在窗櫺上的各種蔬果種子。幾位原住民採集文化的研究者解開我的野菜邊界,放打烏子流浪。期間,美濃愛鄉協進會的朋友呼應創作計畫,廣泛訪談,證實了食物傳統的堅韌延續力。他們關注後菸草時代,農民尋找另類經濟作物的歷程,理解野蓮產業的在地意義,及其全球化機會與困境。
食物的部首是「女」--她們是食物的主要採集者、製作者、保存者與教育者。但面帕粄連繫父親:考試、繳菸得意,他帶去粄仔店;稿賞工人,叫我去包回來。凡此,面帕粄總造成米食最高級感。工作至嘉義,必吃火雞肉飯;看各家以自製雞油淋飯,亦予我同樣印象。
生祥讀詞,聯想日本的「B級美食」比賽,主角是非主流的鄉土菜肴。我們的食物場景若有配樂,亦當是在地流行音樂:流動攤車的叫賣聲與隨取音樂、婚宴場上的中西混種音樂,以及李文古笑科劇、金光布袋戲、神明生日晚會中的戲仿音樂等等,生祥總稱為「B級音樂」。
那麼,就請乘著B級音樂,聽我們唱這些食物與人的流浪故事。
生祥樂隊
主唱、月琴│林生祥
口白│鍾永豐
貝斯│早川徹
吉他│大竹研
鼓│福島紀明
打撃樂器│吳政君
嗩吶│黃博裕
2020年12月15日 听过
https://music.apple.com/cn/album/%E9%87%8E%E8%93%AE%E5%87%BA%E5%BA%84/1542183322?l=en
folk
小王 豆瓣 苹果音乐 Spotify 豆瓣
7.5 (48 个评分) 毛不易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0日 出版发行: 極光音樂
毛不易本名姓王,但他認為“小王”這個名字,只是一個代號。
小王可以是任何一個跟他一樣,心中懷揣著真誠和熱愛的年輕人。
願我們回歸本真,與最真實的自我相處,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小王》是毛不易給予那些曾經在重要時刻演唱只有Live版本的歌曲的第二次生命。製作人韋偉為了這份匠心,找來了樸樹的鼓手德恒、達達樂隊的Bass手張君聲等音樂人一起製作。同時,專輯內置的音樂彩蛋讓整體氛圍聽起來充滿起承轉合的現場感和故事性。
在這裏,你聽到的小王,是毛不易心裏的溫度,也是你心裏的深度。
2020年12月14日 听过
不好听。感觉我脖子被掐住了,憋得慌。
folk pop 男声
Song for Our Daughter 豆瓣
8.0 (24 个评分) Laura Marling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0日 出版发行: Chrysalis
My new album Song For Our Daughter is coming out this week, ahead of our planned schedule. In light of the change to all our circumstances, I saw no reason to hold back on something that, at the very least, might entertain, and at its best, provide some sense of union.
It’s strange to watch the facade of our daily lives dissolve away, leaving only the essentials; those we love and our worry for them. An album, stripped of everything that modernity and ownership does to it, is essentially a piece of me, and I’d like for you to have it. I’d like for you, perhaps, to hear a strange story about the fragmentary, nonsensical experience of trauma and an enduring quest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o be a woman in this society. When I listen back to it now, it makes more sense to me then when I wrote it. My writing, as ever, was months, years, in front of my conscious mind. It was there all along, guiding me gently through the chaos of living. And that, in itself, describes the sentiment of the album — how would I guide my daughter, arm her and prepare her for life and all of its nuance? I’m older now, old enough to have a daughter of my own, and I feel acutely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fend The Girl. The Girl that might be lost, torn from innocence prematurely or unwittingly fragmented by forces that dominate society. I want to stand behind her and whisper in her ear all the confidences and affirmations I had found so difficult to provide myself. This album is that strange whisper; a little distorted, a little out of sequence, such is life.
I want you to have it.
--Laura Marling
Punisher 豆瓣
8.0 (78 个评分) Phoebe Bridger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9日 出版发行: Dead Oceans
Already heralded a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anticipated albums of the year, 25-year old singer-songwriter Phoebe Bridgers has confirmed details of her sophomore solo album, Punisher.
+ Limited Edition LP is a UK exclusive on Blue Green Swirl vinyl.
Bridgers is a singular talent, and also the rare artist with enough humour to deconstruct the tired heuristics of a meteoric rise. Punisher, written and recorded between the summer of 2018 and the fall of 2019, cements her as one of the most irresistibly clever and tenderly prolific songwriters of our era. Returning to work with her 'Stranger In The Alps' collaborators Tony Berg and Ethan Gruska, Bridgers - who co-produced the 'Boygenius' EP and Better Oblivion Community Center album - stepped into the role of co-producer for Punisher and has drawn from the same tight-knit group of musicians who appeared on her debut as well as those she has worked with since. The album includes Bridgers’ band of Marshall Vore (drums), Harrison Whitford (guitar), Emily Restas (bass) and Nick White (piano) as well as performances from Conor Oberst ('Halloween', 'I Know The End'), Lucy Dacus ('Graceland Too', 'I Know The End'), Julien Baker ('Graceland Too', 'I Know The End'), Blake Mills ('Halloween', 'Savior Complex' and 'I Know The End'), Jenny Lee Lindberg ('Kyoto', 'ICU'), Christian Lee Hutson ('Garden Song', 'Halloween', 'Savior Complex', 'I Know The End'), Nick Zinner ('I Know The End'), legendary drummer Jim Keltner ('Halloween' and 'Savior Complex') and Bright Eyes’ Nathaniel Walcott on horns ('Kyoto' and 'I Know The End'). Punisher was mixed by Mike Mogis, who also mixed Stranger In The A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