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yun - 标记
枕草子 豆瓣
8.4 (24 个评分) 作者: 清少纳言 译者: 于雷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6
这部书的内容如同家常日子,家常的东西都是好的。作者所记得的总是平常日子中细微的纹理,用明净、妩媚的文字表达出来。它最适合被放在枕边,闲闲地一段一段看下去,用平和的心态度这些文字,便会觉得平实生活中的让人头疼的压力和烦扰悄然而散…
Embodiment and the inner life 豆瓣
作者: Murray Shanah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8
To understand t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is one of the great intellectual challenges of our time, a challenge that is both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How does cognition influence an animal's behaviour? What are its neural underpinnings? How is the inner life of a human being constituted? What are the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the conscious condition? Embodiment and the Inner Life approaches each of these questions from a scientific standpoint. But it contends that, before we can make progress on them, we have to give up the habit of thinking metaphysically, a habit that creates a fog of philosophical confusion. From this post-reflective point of view, the book argues for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sensorimotor embodiment, and the integrative character of the conscious condition.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dynamical systems, it proposes an empirical theory of this three-way relationship whose principles, not being tied to the contingencies of biology or physics, are applicable to the whole space of possible minds in which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are included. Embodiment and the Inner Life is one of very few books that provides a properly joined-up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and will be essential reading for all psychologists, philosophers, and neuroscientists with an interest in the enduring puzzle of consciousness.
2015年5月17日 想读
谷腾堡在上海 豆瓣
Gutenberg in Shanghai: Chinese Print Capitalism (1876-1937)
作者: [美] 芮哲非 译者: 张志强 / 潘文年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本书对1876年至1937年间西方印刷技术取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书中通过详细的文史资料介绍,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选择地采纳西方印刷技术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同样地,上海的资本主义印刷业之所以能在晚清民国年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商业制度与行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与印刷和出版相关产业的发展。
重审风月鉴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康正果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康正果的《重审风月鉴——性与中国古典文学》能够以相当坦率而又十分严谨的态度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性现象,在论述演进的过程中始终秉有文本细读所要求的中立态度和常识理性,即如她自承的,“角度是中性的,视野是开放的”。-----刘铮《中华读书报》
艷詩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楊煉 傾向出版社 2009
【本书特色】
……一个世界文学的老问题,由中国文学提供了最新版本:怎样靠独立的而非群体的灵感,继续把新异的经验带入自己的创作?……我推荐杨炼请你们关注。
-------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
(杨炼)继续以他的作品建造著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樑。他令人震惊的想像力,结合以简捷文字捕获意像和情绪的才华,显示出杨炼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英国《爱丁堡书评》(Klaus Rifberg, Edinburgh Review)
既有帝王的荒淫,又有帝王的气魄,最后,那性的美学、那衰老──还有著无人的失落。《艷诗》堪称现代诗史上空前的色情,并让那已中断的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时空的连结。
-------贝岭
万物:创世 豆瓣
Alpha...directions
8.8 (37 个评分) 作者: [德] 延斯·哈德 译者: 王遥路 / 陈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4
一部来自人类智识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野心之作
“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
2000多幅手绘漫画诠释140亿年宇宙进化史
···
※编辑推荐※
☉ 荣获漫画界最高荣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魄力奖”
☉ 画风恢弘,想象力奇诡。作为野心宏大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用2000幅手绘漫画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天辟地直到人类诞生前夕的140亿年历史。
☉ 一本不仅仅满足于科普的漫画:它也是一幅用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演绎宇宙进化的浩瀚图卷,从开辟天地到智人崛起。
☉ 一本不想当艺术史的艺术史:它追寻绘画史上各位大师的足迹,从波提切利到拉斐尔再到《丁丁历险记》。
☉ 一本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思想史。它在讲述大自然不以人类为转移的进化过程的同时,引入了不同文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诠释:它们或天真,或素朴,或是与现代科学结论有着惊人的重合。
☉ 另外,日漫爱好者们有福了:本书按阅读日漫原版的“倒读”方式阅读,还能收获意外惊喜哦!从最后一页翻开,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历史将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在您眼前展开。
···
※内容简介※
《万物:创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之开篇。
它以宇宙大爆炸“奇点”为起始,描绘了长达140亿年的宇宙进化图卷,直到人类诞生前夕。本书画风大气,想象力奇诡,集人类史上各种经典文化符号之大成,给自然科学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
这部漫画讲述了宇宙万物创生、各种物理定律和生物进化史;同时,也大胆地运用了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绘画为科学作注脚:从傅科摆到中世纪手绘星图,从古老的玛雅文明符号到《丁丁历险记》漫画,从北斋笔下的浮世绘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诞生》。
所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以科普为己任的世界进化史,更是一部集人类智识之大成,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艺术史。
···
※推荐※
《万物:创世》诠释了作者对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的一种迷恋,全书视角在微观和宏观之间切换。哈德从碳原子讲到砖头,将DNA的双螺旋结构扭成电话线,同时又保持了本书作为一本严肃历史读物的角色。
——Die Zeit 德国《时代周报》
《万物:创世》与《万物:文明》上卷是漫画艺术这种表现形式中最野心、最一丝不苟的代表作。毫无争议。
——著名书评网站Goodreads读者评论
2015年3月31日 想读
画家笔记 豆瓣
作者: (法)亨利・马蒂斯 译者: 钱琮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马蒂斯毕业追求一种均衡的、纯粹的、宁静的艺术。流畅的线条、稀薄明亮的色彩、对透视法则的反抗,等等,体现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书中选取的《画家笔记》、《论艺术》、《论色彩》等多篇论文,是马蒂斯绘画实践的结晶,它从不同侧面阐明了画家独到的创作思想和鲜明的美学观点。有两种描绘事物的方法:一种是粗略地表达事物,另一种是借助精巧制作的写生稿来表达事物。
符號帝國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译者: 江灝 麥田 2014 - 10
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
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
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
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
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
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
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羅蘭.巴特
看名画的眼睛.1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高阶秀尔 译者: 范钟鸣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5 - 2
在这本《看名画的眼睛1》中,作者选择的15幅名画都是从文艺复兴到近代西方美术史的代表之作,在介绍画作本身含义及画家生平的同时,还力求把产生这些伟大杰作的西洋文化历史背景阐述出来,以此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加深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图文并茂的形式也让读者能更细致地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迷宫中的将军 豆瓣 Goodreads
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8.8 (76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王永年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1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在信件与各种各样的回忆录中几乎没被提到,这恰好给了作者在历史真实的范围内创作自己的故事的自由。
作品中,玻利瓦尔在疾病困扰、心灰意冷和种种超出了他的控制的不利条件下,重访了河岸边的城市,重走了见证他起伏辉煌的战绩、满载着他曾经的抱负以及他所遭遇的同路人和遭受的背叛的道路,一直向远方的大西洋奔赴。
与此同时,读者从中可以真正感觉到玻利瓦尔这一历史人物在他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乃至作为个人达到最高点时的风貌。将军为了从西班牙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接续了他统一拉美大陆的未完成的梦想,然而最终他带着最大的失望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拉斐尔·莫尼欧 豆瓣
Rafael Moneo
作者: 马尔科·卡萨蒙蒂 (Marco Casamonti) 译者: 殷欣 2014 - 6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拉斐尔·莫尼欧》介绍了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莫尼欧是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莫内欧把他的职业生活划分为两个方面:从事建筑教育和进行建筑实践。在这两个方面,他都坚持着这样的观点:反对“即时性”的建筑风格,强调创造一种对社会具有持久意义的建筑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建筑永恒性的执着追求。在这本中,马尔科·卡萨蒙蒂针对拉斐尔·莫尼欧大师的大量实践作品证明了这个观点。
巨匠与杰作 豆瓣
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
7.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李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2015年3月1日 想读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豆瓣
作者: 詹卢卡·杰尔米尼 译者: 王忠英 2008 - 5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之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展示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大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理念,以及外界对他的评价。
大卫·奇普菲尔德 豆瓣
作者: 乔瓦尼·雷奥尼 译者: 陈坚 2011 - 4
《大卫•奇普菲尔德》以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方式谈论建筑的本质,除了展示大卫•奇普菲尔德工作的理念之外,也表明了一种对新建筑的质量越来越受关注的支持。大卫•奇普菲尔德成长于怪才频出的不列颠皇家建筑学院,他对在诺曼•福斯特和理查德•罗杰斯工作室的学徒经历有着温馨的回忆。在最近十年,奇普菲尔德在世界各地都获得了建筑设计委托,他认为建筑是一种创新的工具,建筑就是建造,而设计则是突出那些最真实的意义,自由地运用形式,又不完全依赖纯粹的形式处理,使建筑富有鲜明的个性,通过环境和材料的选择产生优雅的魅力,把富有这种魅力的、有生命力的空间呈现于间。
矶崎新 豆瓣
Arata Isozaki
作者: 劳拉·安德烈尼 (Laura Andreini) 译者: 袁瑞秋 2014 - 6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矶崎新》
共分为:图片展示;引言;作品;设计项目;设计理念;图片;评论;参考书目;图片鸣谢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矶崎新:一个折中、敬业、大胆创新的建筑大师、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大事记和作品列表等。
彼得·埃森曼 豆瓣
作者: 达涅拉·勃诺吉 译者: 赵劲 2011 - 4
《彼得•埃森曼》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它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彼得•埃森曼的设计作品和创意,还配以精美的彩色图片和手绘图,还可以从西方著名的建筑评论家的笔下去了解各个设计的精髓,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大师们的作品。
扎哈·哈迪德 豆瓣
作者: [意] 玛格丽塔·古乔内 译者: 袁瑞秋 2008 - 5
《扎哈•哈迪德》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之一,《扎哈•哈迪德》展示了扎哈•哈迪德大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理念,以及外界对他的评价。扎哈•哈迪德,2004年获普利策奖,她对罗马当代艺术的喜爱让我们想起了线性排列手法与城市建筑的结合,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内部与外部屏障的消失。
安东尼·高迪 豆瓣
作者: 蒂茨娅娜·康特莉 译者: 王宝泉 2011 - 4
《安东尼•高迪》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它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安东尼•高迪的设计作品和创意,还配以精美的彩色图片和手绘图,还可以从西方著名的建筑评论家的笔下去了解各个设计的精髓,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大师们的作品。
安藤忠雄 豆瓣
作者: 安东尼奥·埃斯帕斯托 (Antonio Esposto) 译者: 冀媛 2008 - 5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安藤忠雄的作品,包括他从成名以来到现在的一些代表作以及他最新的一些作品。 书中所用的图纸和资料都由安藤忠雄事务所一手提供,内容专业、资料齐全。安藤及其作品的独特与优秀已无需多言,本书既是一本了解安藤作品的作品集,也是一本学习安藤建筑设计的教科书。它将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第一手资料翔实地介绍安藤作品的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