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爬山各自努力 - 标记
我在北京送快递 Goodreads 豆瓣
7.8 (177 个评分) 作者: 胡安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3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一旦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2024年3月7日 已读
看到毛象的标记才发现去年四月我已经“想读”了,但作者那篇最早火起来的豆瓣文章我当时并没有心思读下去。后来书上市时大概有很多人写书评推荐,加上我一般喜欢现实主义纪实,就标记了想读。昨天我在豆瓣上看到友邻伊安标记了5星,才又想起这本书。在豆瓣阅读上一看,电子书价格是纸书的一半,不到30元,很便宜就立刻买了下载看。没想到这次一看就看进去了,欲罢不能,今早醒来又打开看,中间工作了几个小时,下午就看完了。看完了也觉得:真好看,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为什么这次就看得很顺呢?大概因为去年底我回了一趟国(在5年没回之后),开始对国内的生活重新有了场景感,对快递购物/送餐如何渗入人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感观认识。还有一个因素可能是我最近一两个月都处于宅家放空状态(除了缺太阳,心情倒是也很平静),跟人面对面深度交流极少。在自己的个人状态极其空白的情况下,读到别人详细记述自己在社会上如何干活的文字,有一种爽感——类似于看《种地吧少年》——看人干活、自己不累,但是精神上又获得了一些劳动者的能量。

作者在字里行间会加入一些自我剖析,是真诚、深刻、且克制的,我——相信很多读者——读下来有很多层面的共鸣感。这本书远远不是表面上看的“流水账”,”事无巨细感“其实是在写作者进行精确的掌控或者筛选后给读者留下的错觉,这其实是为什么文章读起来那么流畅且几乎没有”废话“的原因。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书这个载体比网文读起来更有感觉。
庄子内篇读本 豆瓣
作者: (日) 福永光司 译者: 王梦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8
日本老庄研究泰斗福永光司经典之作
风行半个世纪的《庄子》入门读物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庄子
获得中国式的解脱之道,找寻现代人丢失的心灵故乡
◎ 编辑推荐
☆日本老庄研究泰斗福永光司经典之作,风行半个世纪的《庄子》入门读物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庄子,用现代国际视野看先秦经典
☆从《庄子》中获得中国式的解脱之道,找寻现代人丢失的心灵故乡
◎ 内容简介
自由无碍的鲲鹏、肯定一切的庄周梦蝶……
鬼才庄子赠与后世何其丰厚的精神遗产!
日本老庄思想研究泰斗福永光司,以存在主义观点解释了庄子内篇的思想精髓。本书按《庄子·内篇》篇目顺序分为七部分,收录和解释、解读了《庄子·内篇》全文,在解读时,作者没有拘泥字词解释,而是尽量去抓住庄子思想的核心与脉络。后面的“庄子与《庄子》”部分介绍了庄子本人生平、思想,《庄子》这本书的特质及版本,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对《庄子》及其思想有整体的把握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2024年3月6日 已读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记 豆瓣
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出版社 2016 - 5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记》是一本反映一、二号祭祀坑在1986年夏秋之际的发掘现场。通过一、二号祭祀坑发掘现场场景、文物投放入坑的位置、文物的堆积和迭压情形、文物的破碎情况的了解,让多的人对古蜀王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礼仪、民风、民俗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研究。
2024年1月4日 已读
失语者 豆瓣
희랍어 시간
6.7 (19 个评分) 作者: (韩) 韩江 译者: 田禾子 九州出版社 2023 - 10
◆诺贝文学奖热门提名人选、亚洲首位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 韩江《素食者》后
调动鲜血与热泪谱写长篇新作《失语者》。为了抗争语言中存在的暴力,一个女人决定不再说话
◆一次性唤醒所有感官,全球性感官复苏
◆II人专属作家,杀人不见血的文学大师
写给每一个在敏感的情感中迷路的人;隐秘地受伤的人;和世界之间横亘着一把刀的人
◆媒体爱它
韩江是一位敏锐的记录者,她记录下了那些不寻常、不服从的女性们的生活。《失语者》是为那些把语言本身看作是自我启示的源泉的读者而写的,庆祝他们共享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的不可言喻的信任。
——《纽约时报》
像一颗宝石,沉静、尖锐、棱角分明、破坏力十足。
——《柯克斯书评》
韩江是当今出版界最不寻常、最敏锐、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
——《旧金山纪事报》
理性而诱人!阅读的过程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我不得不每隔几章就暂停阅读,然后又像被磁铁拉着一样继续。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
——《波士顿环球报》
韩江生动的,带有暴力色彩的叙事方式足以唤醒对文学感到厌倦的读者。
——《独立报》
◆同行敬佩她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蜿蜒而崇高。这是一部关于语言、暴力、失去和亲密的非凡沉思录。韩江是如此与众不同,几行文字间就像穿越了这个人类历程。
——日裔批评家、小说家凯蒂·北村
韩江就是大多数作家一生都在努力成为的那种人:一个无所畏惧、不带感情色彩的人类真理讲述者,她就是个天才——美国小说家丽莎·麦金纳尼
◆精美装帧,梦幻合作
青年韩语翻译田禾子韩语直译
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继《素食者》《植物妻子》再度为韩江作品绘制封面
人气设计师付诗意承揽整书设计
外封烫五彩金各国语言
内封玄宙银杏特种纸烫银杏黄彩金
人的身体就是悲伤。它由凹陷的地方、柔软的地方、容易受伤的地方填满。
手臂、腋下、胸部、大腿间。这副身体为了拥抱人,为了被别人拥抱而诞生。
有时候不觉得很奇怪吗? 我们的身体有眼睑和嘴唇。它们偶尔从外面关闭, 也可以从里面紧紧锁上。
没有任何原因,也没有预兆,女人就会失语 。
第一次是在17岁的冬天,她感觉自己的舌头和手中发射出的句子像白色蜘蛛网一样把自己捆住,非常羞耻。每一个词语都能被她清楚听见也能读懂,但她无法张开嘴发出声来。让失去语言的她的嘴唇再次颤抖的是陌生的外语——一个法语单词。
半年前她的母亲去世了,几年前她离了婚,经过三次诉讼女人最终还是失去了九岁儿子的抚养权,送走孩子之后她患上了失眠,难以承受之重的单词的结晶像冰冷的炸药一样被安置在不停跳动的心房中间。她每周都去看一次心理医生。那位年过半百的心理医生判定她是因为近来的生活境遇刺激下的暂时失语,可她只是一遍遍在桌上写着“不是的,没那么简单…………”
男人40岁,在命中注定中视力逐渐减弱,被医生断言还有一年将永远失去光明。
他把家人都留在德国,十几年后独自返回韩国教授希腊语。 在学院的学员中,她注意到不说话、不笑的女人。当逐渐失去语言的一个女人的沉默和逐渐失去光明的一个男人的光相遇刹那,一切也许都被允许发生改变。
2023年11月22日 已读
在这样的雨天 豆瓣
こんな雨の日に 映画「真実」をめぐるいくつかのこと
作者: [日] 是枝裕和 译者: 曹逸冰 南海出版公司 2023 - 9
🎬 编辑推荐
★ 从初稿到成片,从东京到巴黎,从分镜到现场 | 是枝裕和的跨文化创作手记
★ 从零到一再到无限!一个电影人的修行
★ 影史传奇女演员 凯瑟琳·德纳芙 × 三大国际电影节大满贯影后 朱丽叶·比诺什 × “爱在”三部曲男主角 伊桑·霍克——由是枝裕和实现的首度同框!
★“导演,您莫非……想成为超级赛亚人啊?!”
★“我从没见过电影和人生像这样呈现命运般的交汇……我在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陪着导演奔跑,然而匆忙回顾后浮现在眼前的景象,则是电影时刻像朋友那样伴随着导演,守护他,向他发问,拯救他,的的确确在他身旁陪跑。”——《真相》制片人 福间美由纪
★ 特别收录60余幅珍贵照片+近30张导演手稿
★ 随书附赠是枝裕和印签手绘书签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是枝裕和执导的日法合拍片《真相》为例,通过拍摄日记、亲笔信、特约稿、主创对谈、手绘分镜、采风随拍、花絮特写、剧照等多元素材,立体呈现了一部跨文化作品从零到一再到无限的诞生全貌。遴选演员、组织团队、打磨剧本、设计镜头、协调不同表演路线、营造整体美学空间、搭建叙事中的叙事——作品与创作者的人生进而形成互文。电影是动态的影像,拍电影则是实践的艺术。现场无数帧日常连缀而成的声画光影,我们称之为银幕外独一无二的作品。
《真相》在虚构故事与非虚构现场的交错之间,描绘了一个演员家庭的寥寥几日。真实与谎言,记忆与时间,电影与表演,缺席与在场,逝去的与被留下的……是枝裕和潜心研究半生的主题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呈现。当他将自己所亲历的用文字和影像记载下来、传递到读者手里时,这一切便又获得了崭新的生命。
2023年10月24日 已读
一口气读完,挺有意思!拍电影是要给人看“面子”,但发表这本手记就是给人看“里子”。两厢对比之下,似乎有很多值得细品的感觉。虽然当初对电影印象不深,但这本书让我想要重新仔细看一遍。书里提到的是枝裕和会去的餐馆和旅馆也让我很好奇!
浮云 豆瓣
作者: [日] 林芙美子 译者: 吴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6
“为人的悲哀,就像漂泊无依的浮云。”
单本作品狂销六十万册、惊艳文坛的传奇女子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名家齐声盛赞
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先后六度将其作品搬上银幕
昭和时代女性文学的巅峰,林芙美子至高杰作
☁️废墟般的污浊人世,握不住的浮云之爱,如野草般生长却无处扎根的女性
☁️在被命运的流沙吞噬之前,唱出生命最后的哀歌!
————
【编辑推荐】
1、林芙美子是日本传奇作家,拥有跨越时代的文学魅力,创造过六十万册的畅销佳绩。川端康成评价她“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三岛由纪夫则称她的文学是“从一扇小窗中,窥见人生的洪流从眼前奔流而去。”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深深折服于她对人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先后六次将其作品改编成电影。林芙美子凭借对女性经验的自传式书写,成为日本女流文学的典范,在日本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浮云》是林芙美子倾尽心力的集大成之作,日本文学不可忽视的经典。《浮云》同名电影斩获无数大奖,荣登二十世纪日本百大电影排行榜第二,这也让原作《浮云》有了影像的加持,更加广为人知。本书为再版作品,由资深译者吴菲精心修订译文,并附有全新译者序。
3、看尽世相百态,饮遍人间冷暖,成就了林芙美子笔下丰沛流动的世界。林芙美子在《浮云》中毫不避讳人心的自私狡诈,以凝视深渊的勇气,逼视在时代巨变之下被倾轧破碎的灵魂。如浮云一般漂泊在尘世中的人们,空有看透一切的清醒,却无力改变己身的命运。送给被丧失感侵袭之人的良药,一本共鸣与救赎之书。
————
【内容简介】
战时雪子为了摆脱亲戚伊庭的情感控制远赴印度支那,却在密林遍布的南国邂逅有妇之夫富冈,陷入又一场不伦之恋。战争结束后雪子与富冈各自返回日本,残破的现实让一切幻梦破碎。雪子浑浑噩噩不知该如何活在世上,她已经看透了富冈的凉薄,几度欲与其分手,但终究难以挣脱……在一次次理性和欲望的纠葛中越是挣扎越是沉沦,清醒着堕入命运的泥沼。
《浮云》是林芙美子生前最后的代表长篇小说,是其文学生涯中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四十余年饱含艰辛的人生经历,让林芙美子的视线触及人的卑劣,也追逐着人的良善,冷彻的笔触晕染出对芸芸众生的深切悲悯。
川端康成评价林芙美子:“能如此感叹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见。”传奇小说家、永远的文学少女,林芙美子的魅力横扫文艺界。她凭借对女性经验的自传式书写,成为日本“女流文学”的典范,其独树一帜的“放浪”风格更是扩展了“私小说”的疆域。她是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最钟情的作家,其作品先后六度被改编搬上银幕,其中电影《浮云》斩获无数大奖,荣登二十世纪日本百大电影排行榜第二。
————
【名人推荐】
“馥郁”和“荒凉”是林芙美子常用的两个词,这两个词一定时常在她心中对立存在着……然而林芙美子以充满生命力的天性,抱着激烈的感情爱着人的营生。——川端康成
2023年10月12日 已读
一口气读完,仿佛是在看一部早期日本电影。小说写出了那种在大时代很差的背景下(战后家破人散,普通人为生活温饱奔波担忧,贫富差距大),两个人像野草一样活着,互相纠缠不清,“捆绑着往下沉”的感觉。这社会里的男人“正常地”把身边所有女人都拖入绝望和死亡的境地,女人凭着生命力活到最后一刻。这两人的撕扯,没有真实的希望、赴死没有真实的原因,他们心里知道这一点,无望和苟且,因此就这样敷衍着活在不存在的爱情里。
一个人的小繁华② 豆瓣
9.0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直子 译者: 陈怡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5
编辑推荐:
★全世界最暖心的治愈绘本天后高木直子力作《一个人的小繁华2》纪念在东京打拼的精彩而难忘的生活。
★没有工作、家人、金钱的东京生活。扛着梦想,握着招聘杂志,心有不安地度日、屡屡受挫的那段“泡沫时期”,通通收录在本书中。
★高木直子再度呈现东京打拼记,送给曾经漂泊或者正在漂泊的你,在酸涩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小繁华。
内容简介:
……我每天都被打工追着跑……呜呜呜~~~好凌乱
暗淡无光的日子既苦闷又不安,让我忧郁、哭泣……还好结交了些朋友帮我加油打气,有温暖屋子可以继续画图,有家人的问候……可未来难料,与其哭哭啼啼还不如振作精神,要实现梦想,活出自己的小繁华,我还是想大喊:梦想~~万~~岁~~就是要当插画家,决心拼了!!!
2023年10月11日 已读
很喜欢这两本书,在睡觉/凌晨醒来/回笼觉的前后和间隙里看完的。随心所欲地睡觉和看书真让人快乐!
一个人的小繁华① 豆瓣
8.1 (1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直子 译者: 陈怡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5
编辑推荐:
★全世界最暖心的治愈绘本天后高木直子力作《一个人的小繁华1》纪念在东京打拼的精彩而难忘的生活。
★没有工作、家人、金钱的东京生活。扛着梦想,握着招聘杂志,心有不安地度日、屡屡受挫的那段“泡沫时期”,通通收录在本书中。
★高木直子再度呈现东京打拼记,送给曾经漂泊或者正在漂泊的你,在酸涩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小繁华。
内容简介:
……我每天都被打工追着跑……呜呜呜~~~好凌乱
暗淡无光的日子既苦闷又不安,让我忧郁、哭泣……还好结交了些朋友帮我加油打气,有温暖屋子可以继续画图,有家人的问候……可未来难料,与其哭哭啼啼还不如振作精神,要实现梦想,活出自己的小繁华,我还是想大喊:梦想~~万~~岁~~就是要当插画家,决心拼了!!!
2023年10月11日 已读
很喜欢这两本书,在睡觉/凌晨醒来/回笼觉的前后和间隙里看完的。随心所欲地睡觉和看书真让人快乐!
可持续农业:案例与经验 豆瓣
作者: 郝冠辉 彭月丽 主编 西南大学出版社 2023 - 1
结合近十年来可持续农业在全国的代表性实践,整理出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技术与经验案例,以期为当今可持续农业实践者以及准备转型的新农人提供参考。本书将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依次深入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管理、生态循环系统建立、可持续农业流派以及如何搭建适于本土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每部分介绍包括基础理论、观点与本土实践案例。本书特色在于,它不只介绍可持续农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用技术案例,更注重每一个案例的本土条件解读,强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农业技术,引导读者理解每一个案例背后的原理、思维与指导思想,以便读者能够回到自身的条件,探索适合自己的适用技术。关于可持续农业流派的解读,会请不同流派实践效果较好的专家介绍其农法原理与实践,以及其哲学层次思考。最后,本书会给出一个如何结合自己农场条件探索适于本土的生态农业体系的经典案例,以期大家掌握方法与心法,回到自身实践。
2023年10月9日 已读
这本书很好!案例的部分有实践参考性,经验的部分有更多长期钻研后的归纳总结,两者同时呈现在书里读下来有一种视角的完整感。许多章节的作者也多次出现在播客“团力结构”,很亲切!
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豆瓣
作者: 景安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6
本书介绍两幅现藏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大型元代早期道教壁画。壁画来自晋南,与时代稍晚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有密切关系,其艺术水平、图像内容、学术价值等均可与后者媲美,而造型、设色、细节、空间处理等则更高一筹。它们共同代表了中原古代宫观壁画传统的最高水平。在学术上,这套壁画是研究道教史、道教神系、道教图像、服饰器物、宋元社会、佛道关系等问题的宝贵资料。
本书讨论了与壁画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对壁画的内容做了新的解释。围绕壁画中最重要的十位神(六御、四圣),讨论道教神仙体系在宋元时期演变的历史过程,探讨当时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社会历史环境等在道教神系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壁画主题变迁的政治、社会、历史背景。
2023年10月4日 已读
金汁 豆瓣
作者: 杜新豪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该书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两种农学传统:即以士人为代表的学术农学传统与农夫、农妇日常所践行的实践农学传统,该研究藉由肥料技术来分析两种传统之间的分野与交汇,重点关注士人的思想与革新实践以及普通农民的农业劳作各自在中华帝制晚期肥料学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研究认为农民和士人在帝制晚期肥料史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积肥、制肥与用肥是肥料使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农民的着力点在对肥料的搜集(即积肥)上,虽然他们惜粪如金,但是仍然陷入到技术内卷中,他们的勤劳并没有带来所谓的“勤勉革命”,反而陷入危机中,直至施肥劳动获得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士人虽然在制肥、用肥的层面上虽提出了诸多理论与新见,但他们依据的原理的模糊性及其在“实效”上的苍白无力,加之学者们设计的肥料积制、施用方法在技术上的繁琐、复杂与经济上的昂贵与不合理,所以没有被农民吸收并应用到肥料实践中,其发明的新技术只停留在单纯技术发明的层面,而未能被应用到实践中引起技术革新,更遑论技术得到普及从而造成肥料技术革命。
2023年9月21日 已读
豐壤之地:四步農法的如實滋味 博客來
作者: 翁豪杉 柏樂出版有限公司 2021 - 7


~一本獻給農夫的心靈之書~
每方土地都有其獨特面向,認識它、了解它、與之合作,必得豐壤。

  不噴藥‧不施肥‧不除草‧不翻土
  信任大自然能自給自足
  把做主的權利還給土地

  你聞過菜根香嗎?
  你知道什麼是蔬果的「真味道」嗎?
  你聽說過果實的氣味會反映土壤的養分嗎?

  中年轉職做農夫,翁豪杉嘗試過慣行農法與有機農法,最後受日本自然農法之父福岡正信啟發,創造了「四步農法」。

  做農路上一路摸索向前,從一開始不斷的試行錯誤,到走上自己專屬的道途,翁豪杉深刻體悟了一件事:「土地,真的不需要人工介入做太多事情!」如果我們相信,大自然的生態能自給自足,那麼,就應該把一切做主的權利,還給大自然,還給土地。

  四步農法堅持四「不」原則:不噴藥、不施肥、不除草、不翻土。翁豪杉認為,只有使用對土地好的農法,做農才會開心,農夫開心了,種出來的作物自然好吃。他施行四步農法近二十年,成功種出每到產季就供不應求的美味紅龍果、「打遍天下無敵手」可以生吃的甘甜玉米,甚至還打破薑、山藥等作物不可連作的魔咒。

  四步農法絕非放任土地自生自滅,而是用心傾聽土地的需求,不強迫大自然按照人類的方式運行,對田裡的生物一視同仁,師法自然,重建循環生態系──土地好,農作物就會長得好!這就是「四步農法」創造美味奇蹟的祕密。

  本書不只記錄翁豪杉創建四步農法的心路歷程,更無私分享他在花蓮耕耘近二十年來的實作經驗與心得。

  ◇四步農法的施行步驟與重點提示。
  ◇從農路上不孤單!四步農法學員心得分享。
  ◇不藏私公開紅龍果、薑、高麗菜、印加果等作物實作方法。
 

2023年9月6日 已读
三十六萬遍感恩的奇蹟 豆瓣
作者: 村上貴仁 译者: 蘇楓雅 時報出版 2020 - 10
認同並感謝所有生命的原貌,
因為那些都是能讓自己人生更綻放光芒的生命共同體。
「所謂『感恩』的奇蹟,並非妻子會變溫柔、孩子會變懂事、或是丈夫的收入會增加,也不是生活環境會有改善。雖然生活依舊如常,但我們的感受方式、觀察角度卻已大大改變,開始注意到過去不曾留意的幸福之處。」――村上貴仁
村上貴仁在成為北海道最知名的自然農人之前,曾經是魔鬼般的游泳教練。多年下來,他發現孩子無法由此享受運動的樂趣,而違背了他的初衷。他思索著,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帶給他人幸福――那就回北海道種田吧!
但,理想中的務農生活與現實差距太大,於是村上陷入無止盡的低潮與憂鬱,還跟妻子約定好,再三年沒成果就放棄。卻不料,四歲兒子突然猝死,妻子後來又得了怪病,在此百般無奈的困境下,他反倒揚起了鬥志。
村上發現一種心法,只要不斷口唸感恩,次數達到自己的歲數乘以一萬遍,家人的身上就會發生奇蹟。過程中,他漸漸心眼大開,發現不只是親友,連農機、土壤、雜草、微生物都是值得感恩的對象。奇蹟果真發生了,他的農田不用農藥跟肥料,卻能種出可口又不會腐爛的蔬菜。各地訂單紛紛而來,要訂購神奇的「感恩蔬菜」,即使價錢貴了一倍,還是供不應求。北海道著名的奧芝湯咖哩更是大力支持,協助收購與推廣。
除了實行感恩心法,他也從大自然領略出無限的能量法則,因此每個人都像一隻充電器,隨時都可以帶給他人溫暖與協助。在困苦的年代,我們更需要像村上一樣,保持心念的正循環,用每一次的感恩,創造當下幸福的奇蹟。
2023年9月5日 已读
有温度的书。
素食者 豆瓣 Goodreads
채식주의자
8.1 (119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千日 漫遊者 2016 - 4
她想變成一棵樹
現實卻無法成為她的沃土!
在夢裡,我正倒立著……突然發現從我身上冒出了枝葉,從手上長出了樹根……一直伸到地面,不斷地、不斷地……然後從兩腿之間綻放出鮮花……
我應該被澆水。這些食物我不需要,我需要水。
在開始不斷做著充滿殺戮和鮮血的噩夢之前,英惠只是個生活平凡至極的家庭主婦,無數失眠的夜晚和夢中恐怖的景象令她飽受折磨,有一天,她突然無法再吃肉、無法忍受肉的味道,成為了一名「素食者」,這個小小的舉動不但讓她的婚姻陷入危機,並且成為一連串失控之舉的開端。
英惠的姐夫是個藝術攝影師,正陷入創作的低潮。他從妻子那裡聽說小姨子英惠的臀部至今還留著胎記,突然產生了久違的靈感,身上彩繪著花朵的全裸男女交合的場景,從此鐫刻在他腦海裡。他想要在英惠的裸體上作畫,並拍攝成影片。英惠成為姐夫的模特兒之後,身上的花朵彩繪竟然讓她不再受到夢魘困擾,也重新燃起她的肉體慾望……
因為小時候一同活在被性情暴躁的父親家暴的陰影下,仁惠把照顧妹妹英惠當成這輩子的責任。然而,她內心其實痛恨著住在精神病院逐漸走向瘋狂世界、把一切丟給她的妹妹。看似開朗穩重的仁惠,也曾有過對生活萌生倦怠和絕望,拋下稚子尋死的舉動。痛苦而壓抑的她,是否能帶著掙扎在噩夢邊緣的英惠,踏上自我救贖新的旅程?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分別以不同的視角刻畫行為日趨極端的素食者英惠。在她斷絕食物的過程中,融合了關於暴力、美、欲望、罪和救贖的疑問。書中出現了多種意象:絢麗的盛開花朵、直挺的陰鬱樹木、花瓣大小的藍綠色胎記、血淋淋的垂死動物與飛翔之鳥,有性的符號,卻非刻意強調煽情。作者行文如詩,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來勾勒角色無奈又痛苦的命運,有如一則黑暗預言。
2023年8月30日 已读
少年來了 豆瓣
소년이 온다
9.2 (178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1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2023年8月30日 已读
这本书我是这样看的:前面两章看得很慢,第三四章进入看得很顺的状态,后面剩下的章节又不太进入了,略读读完。然后晚上我又一字一句把整本书重新看了一遍。看完第二遍后又立刻读了第三遍,把之前可能忽略的细节又串了一遍。

很有后劲的一本书。

I don’t know how to talk about the book. To think about it,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are impossible to write about. She did it. The stories, they are close to your skin. The writing style is like her other book, the vegetarian. It’s physically visceral and spiritually detac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ories of different persons, they are interwoven across chapters. I didn’t get that until I read it for a second time. It’s like putting together a puzzle. The recalling of a scene across the chapters makes a big impression for me visually - I remember those scenes even after I close the book.
素食者 豆瓣 博客來
채식주의자
8.2 (376 个评分) 作者: [韩] 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9 其它标题: 素食者套裝(全兩冊)
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国家布克文学奖颁奖礼上的 致辞
编辑推荐:
1亚洲唯一布克国际 文学奖获奖作品
连续击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水死》,阎连科《四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本全球热门佳作赢得桂冠
同时,这也是布克国际历史上第一次颁奖给单本书(之前都是颁给作者终生成就)
2 享誉全球的现象级杰作,锐利如刀锋,把整个人类社会推上靶场。
荣膺韩国最高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全球售出4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册。《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60家媒体年度图书。
3 韩国最具国际声誉作家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4与《三体》并列选入十年十佳
2019年美国权威杂志《连线》将《素食者》选入10年来10本最佳类型小说之列,同时入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刘慈欣的《三体》。
5 女性写作巅峰之作
入选《纽约时报》21世纪15本重塑我们思想和写作的女性写作杰作书单
6 借阅人数超过《82年的金智英》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于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针对全国845个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解忧杂货店》成为20-29岁人群最爱图书。
继《解忧杂货店》之后,《素食者 》超过话题图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夺得韩国原创文学借阅第一名,文学总借阅率第二名。
7韩国总统文在寅、BTS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red velvet金艺彬、GOT7朴珍荣、大势演员林秀晶真诚推荐
8改编电影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世界电影单元-最佳剧情片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在精神和身体的完全蜕变中,她现在危险的努力将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剧性的——远离她曾经为人所知的自我。
《素食者》以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揭示出强烈反抗对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这本凝练、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书将长久萦绕于人心,甚至潜入读者的梦中。
——国际布克文学奖主席博伊德·唐金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这部小说里那种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恰恰源自字里行间的画面诗意。它们暴力又情色,彷彿恶梦。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充满了奇花异草的房间,浓浓的香味会扼住你的喉咙、让你睁大眼睛、震惊不已。
——荷兰《阿姆斯特丹人杂志》
翻开这本书那你就准备好被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摇摇欲坠吧!
——美国小说家阿米莉亚·格雷
2023年8月16日 已读
这些年来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东京本屋 豆瓣 Goodreads
8.9 (57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井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8
总有一盏书店的灯光,等待温暖人心。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2023年7月31日 已读
印象最深的是POPOTAME书店和森冈书店。展览+(少量)高质量冷门书,主题鲜明,小店面,成为文艺爱好者的线下见面会,这个模式很好玩!
我的辽阔天地 豆瓣
LES GRANDS ESPACES
9.0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卡特琳·默里斯 译者: 张迿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2 - 10
★第46届安古兰漫画节决选作品,在法、德、英、西班牙多国出版,屡获高星口碑。

★法兰西艺术学院首位漫画家院士卡特琳·默里斯自传性质代表作,以清新灵动的画风,讲述妙趣横生的乡间日常。

★这也是一个现代女性成长故事。浓郁的文艺家庭氛围、热爱园艺的父母以及乡村宽阔自由的土地,让两姐妹在文艺作品和大自然的滋养下成长,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态度反击他人的贬低和规训,活出属于自己的宽广人生。

“我在乡下长大,童年的梦都在大自然里。”

为了抚养我和姐姐长大,父母带着我们离开城市搬到了乡下。爸爸说乡村会带给我们好运。新家是座破败的农场,父母把它变成了媲美凡尔赛宫的大花园。我们的农场是一座宝藏,从地里挖出的雕像、骨头、钉子、牛粪都展示在我们的家庭博物馆里。我们在树 下读普鲁斯特、左拉,也感受大自然的辽阔和自由。妈妈说,没有什么物品可留作遗产,除了玫瑰和树。我们就这样和树木花朵一起,肆意生长,温柔歌唱……
2023年7月20日 已读
好看,就是太短了!意犹未尽
东京八平米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1 (219 个评分) 作者: [日]吉井忍 Shanghai Sanlian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2022 - 11
身居八平米,坐拥全世界
《东京八平米》是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八平米在日本被称为“四畳半”,即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租金便宜。
因为八平米房间没有厨房和冰箱,也没有洗澡间和洗衣机,她兴致勃勃地写起如何饮食起居,以及亲历的日本庶民生活日常。居住空间逼仄,她 把生活延伸到城市的街头和公共空间,写东京的洗衣店、钱汤、咖啡馆、24小时漫咖店、独立电影院、小餐厅等等,同时写下她遇见的东京平民的故事,这些人物是“看不见的、真正的东京人”,他们的故事为我们铺陈日本的世情百态,亦照见自身。
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让人看到一种充满新鲜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贵房租,物质诉求简单,在都市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
*
【特别推荐】
*
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让人看到一种充满新鲜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贵房租,物质诉求简单,在都市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舒适感和归属感。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
东京曾经是“全球物价最贵城市”排名前列的常客,但这只不过是学到东京一些皮毛的外国记者们的偏见。东京其实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呢,我在心中长年抱有这样的不平,这也成为了我过去写了不少文章、做了好几本与东京相关的书的基本动力。
东京、京都、上海、北京……不管是在什么城市,吉井很擅长找出价格合理的房子。有时候她的居所只够睡觉,但在房子的外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便捷的城市设施。你心爱的餐厅可以当作自家的餐室,喫茶店成为你的客厅,书店和图书馆是书房,健身房则是带有三温暖的浴室。
把城市当作自己的房间的延伸,并将其运用自如。吉井非常明白这个“城市生存技巧”的秘诀。这就像动物可以本能地找到最舒适的地方筑巢,也又像它们时机一到,干脆离巢飞走。
——都筑响一(独立编辑、摄影师)
*
【编辑推荐】
*
★ 身居八平米,坐拥全世界。吉井忍“八平米”经济学,展现都市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献给将要创建新生活的人。——离开日本二十年后,吉井忍回到东京,租住东京中心地带的八平米房间,重建在地的生活。八平米是生活的原点,东京整个城市则是生活的延长线。物质与精神的断舍离,带来经济空间和身心自由。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为每一个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珍惜此时此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所需要的舒适感和归属感,赋予明天继续生活的活力。
★ 没有厨房、冰箱、洗澡间、洗衣机,如何在八平米房间自在过活?都市新型“蜗居”生活,东京深度探索指南。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个人也可以快乐自足。——因为八平米房间空间局促,日常生活延伸到东京的街头和公共空间:洗衣店、钱汤、漫咖、小餐厅、咖啡馆,此外还有每周的独立电影院巡礼、听落语、学三味线、看展览等。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热情活力的市井生活,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深入城市细部拜访“附近”,讲述东京平民故事,看见真正的普通人。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人来人往的都市中,偶尔的相遇带来宝石一般的回忆:被称为“活字典”的金星堂咖啡馆主人大泽先生、快九十岁的犀利幽默的Mako咖啡老铺女主人、热情善良勤劳的荞麦面店女店主……朴实真诚的东京人,流动隽永的东京风景,呈现生活的本真面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以及对其的定义,它不指实际面积,而是指心中的某一块地方。也许八平米在别人眼里是畸形状态,但它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它也许是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在那里你不用伪装,可以好好地面对自我,尽可能地去享受当下。”
★ 著名书装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清新典雅,质感舒适,巧妙呼应“四畳半”的布局。——著名摄影师都筑响一和作家吉井忍摄影,百余幅彩色图片呈现“八平米”和东京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全书使用雅致书纸印刷,触感柔软,轻盈便携,适于在日常与旅途中阅读。
2023年5月19日 已读
托好朋友从行李里带来的书,下午翻开看,一口气从前翻到后,竟然大部分章节都仔细读完。
再拾头,窗外的光线还没暗掉,好像回到青少年时读书的快乐!
作者的文字和图片都轻松、有趣、真诚、详尽。
喜欢她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能量!
始于极限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8.9 (33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22 - 9 其它标题: Letters Between Chizuko Ueno and Ryomi Suzuki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

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

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

⚡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力作,首次坦诚从未透 露的过往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人,或许也曾被自己的刀锋所伤。上野坦言“我也走过了充满羞耻和失败的人生”

·

⚡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

⚡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在女性主义遭污名化的当下,上野千鹤子予以强力回击:“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

⚡话题之作,横扫日本图书市场,“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人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小说家花房观音诚挚推荐:“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作家本岛理生盛赞:“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铃木凉美的文字,一面极其冷静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杂着活生生的真心话,隐现着无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岛本理生

上野千鹤子解体了铃木凉美,也使得她得以摆脱母亲和男人的手,开始作为一个人生存。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向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女性伸出的双手。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小说家花房观音

从头到尾,我就像被钝器击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着我的衣领说,“喂!别给我装作没看见!”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亚马逊读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艰难。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身为女人果然还是一种福音。——国际政治学家三浦瑠丽
2023年3月17日 已读
跟《绝叫》和《东京贫困女子》放在一起读,有特别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