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爬山各自努力 - 标记
与乌托邦赛跑 豆瓣
作者: [美] 格拉斯 译者: 林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5
格拉斯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撼世之作《铁皮鼓》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近500册;根据它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创作的《狗年月》、《猫与鼠》、《相聚在特尔格特》、《母鼠》、《蟹行》等小说,脍炙人口,享誉世界;他获得的桂冠如落英缤纷,除最耀眼的诺贝尔文学奖外,还有四七社奖、不来梅奖、汉堡自由艺术科学院奖章、巴伐利亚艺术科学文学大奖、毕希纳奖、冯塔纳奖、托马斯·曼奖、德国图书和平奖、法国最佳图书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波兰亚历山大—马亚可夫斯基金质奖章、罗马国际安东尼奥—费特利内里小说奖、西班牙希达尔戈奖、捷克卡雷尔—卡佩克奖、丹麦索宁奖等数十种德国和国际有影响的奖项;格拉斯多才多艺,他不仅写小说,还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剧本;他还是一个雕塑家和版画家。鉴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做出的贡献,德国授予他柏林科学艺术院院士,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和荣誉教授的称号。
格拉斯获得如此多的殊荣,除其作品外,其人品也是主要因素。他为普通人立言,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如普通人,他的人格魅力在于光明磊落,敢于直言,他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弊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有机会都要仗义执言,口诛笔伐。为此,我们在出版了他的九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再从他三大卷浩瀚的《言论随笔集》中选出作者40年来最为精彩的56篇演讲和随笔。这些文章表露了作者对当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可以说,它们是格拉斯这位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的思想精髓,相信它们也能对我们了解和探索格拉斯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轨迹及其脉络带来帮助。
2007年6月2日 想读
琥珀 豆瓣
Forever Amber
作者: [美国] 凯瑟琳·温莎 译者: 傅东华 译林出版社 2002 - 2
贵族后代琥珀流落乡间。她天生丽质、卓尔不群。这位原本纯洁又不甘蛰居的姑娘在伦敦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逐渐意识到逾越固有的社会规范、取得女性独立地位的途径。她几度陷入困境,先后遭遇骗婚、投毒、劫掠、瘟疫等灾险。在这过程中,她既表现得勇敢独立、坚强自信,同时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善良,沾染了男权社会中的贪婪、自私、纵欲、不择手段等品性。在经历了这丰富而曲折的种种之后,琥珀最后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被迫放弃一切,离开伦敦前往美洲大陆。
2007年3月15日 想读
Jules et Jim 豆瓣
作者: Henri-Pierre Roché 译者: Evans, Patrick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td 2000 - 7
Jules arrives from Austria in "belle A(c)poque" Paris, where he is befriended by Jim. Together they embark upon a riotously Bohemian life, full of gaiety, color and bustle. And then there is Kate, the enigmatic German girl with the mysterious smile. Capricious, untamed and curiously innocent, Kate steals their hearts in turn, and so begins the moving and tender story of three people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life. Francois Truffaut, whose film of the novel is one of cinema's greatest achievments, has called "Jules et Jim" "a perfect hymn to love." Henri-Pierre RochA(c)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arts, numbering Duchamp, Brancusi, Braque, Satie and Picasso amongst his closest friends. "Jules et Jim,"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ance in 1953 and was followed by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which Truffaut also made into a film. "A delightful account of people sharing and unsharing each other."?"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06年9月6日 想读
虚土 豆瓣
作者: 刘亮程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 - 1
《虚土》中依旧是一座村庄,建在茫茫的虚土梁上。一个五岁孩子,一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出生。或者已经出生却从没有长大。长大的全是别人。全是被别人过掉的生活。被别人做完,废墟一样弃在荒野上的梦。虚土庄的所有事物,都披着一层梦呓般的虚幻色彩,"梦把天空顶高,把大地变得更加辽阔"。生活的方向被一场一场风吹偏,人们在虚土梁上落脚的村庄常常空无一人,人都去了哪里,我自己又去了哪里。
2006年9月2日 想读
刀锋 豆瓣
8.9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周熙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9
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
毛姆被人们誉为最会讲故事的英国作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当上
2006年7月24日 想读
山岩上的肖像 豆瓣
作者: 赵振江 / 滕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巴勃罗·聂鲁达,一个复杂的人,一个才情卓越、少年成名、爱自然如同爱女人、美酒和佳肴、其情诗混合着深情和肉欲的智利伟大诗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位视社会正义和诗艺同等重要的直言不讳的政治家,一位驻外大使和总统候选人,1971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前却数度在自己的祖国智利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今年是诺贝尔获奖诗人聂鲁达诞辰百年,本书选编的目的就在于全面介绍聂鲁达(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
2006年4月2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