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 豆瓣
作者: 郑洞国 团结出版社 1992
2017年5月15日 已读
休憩103rd,很好看的回忆录,有料且有猛料,只可惜头重脚轻,长春围城部分有语焉不详详略处理的感觉,建国后故事则通通欠奉,北伐,血战昆仑关与缅甸远征军部分则好看的不行不行的。昔日北伐新军学生军打军阀老兵们摧枯拉朽,内战装备占优反而一触即溃,凝聚力与信念对军队的影响可真不小,读完此书,对近代名将回忆录产生浓厚兴趣,90年代有一段时间出版界什么都敢印,还是能多少读出些弦外之音的,待我去踅摸
军事 历史 回忆录 近代史
大家都很2 豆瓣
5.7 (7 个评分) 作者: 张发财 凤凰出版社 2012 - 9
1 微博红人张发财的最新作品。他是湖南卫视《非常靠谱》嘉宾主持,本书是继他的《一个都不正经》之后最新八卦历史段子集。
2.本书源于历史,却不拘泥于史实,看似随手拈来的各条段子,实为在捧腹大笑之余增长文史知识的居家旅行,飞机、火车、高铁必备读物。
3.汪涵推荐并写长序言。
是赶飞机、搭火车、乘高铁、挤地铁必备读物。宁财神把这本书隆重推荐给所有单身文盲男青年,“熟读本书三百遍,你将成为一个看起来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并且对历史有着清晰判断的文史学家”。
2017年5月6日 已读
休憩93rd,比《一个都不正经》差一些,猎奇倾向依旧,信谣传谣依旧,新意却大减,这种历史段子其实很难做,务须阅读够广且有恶趣味,雇team收集不够本钱,全靠自己打拼,表达一下敬意给三星吧
历史 张发财 搞笑
在滿洲 豆瓣
In Manchuria: 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作者: 梅英東(Michael Meyer) 译者: 吳潤璿 八旗 2016 - 3
與何偉《尋路中國》、歐逸文《野心時代》並駕齊驅,
梅英東繼《消失的老北京》,再次挖掘不同面向的「非主流」中國。
歷史令人啼笑皆非的中斷、曲解和循環,
會讓這塊土地的人失憶並失根嗎?
自然的循環、農作的循環,
已經被國家扶植的私人企業以發展之名打斷了嗎?
東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無疑是一部今日中國的縮影!
滿洲(東北),似乎是一塊沒有歷史、沒有未來、與我們無關的土地。隨著作家梅英東的足跡,這塊土地的味道、歷史記憶、各色人物和正在發生的故事,撲面而來,栩栩如生。
本書以位於吉林省的「大荒地村」開場,這裡的農民原本按照二十四節氣耕作,如今被一家政府資助的私人企業以發展之名招攬契作。農民被胡錦濤親自視察並期許的「東北第一村」之名所吸引,也被企業傳單上所塑造的美好生活蠱惑,而放棄了黑土地的傳統生活方式……
大荒地村的未來會如何?傳統生活方式,在人為推行現代化契作的過程中是否將消失殆盡?堅持不加入契作、遵循節氣而耕種的三舅,最終會被發展主義犧牲掉嗎?這不只是大荒地村的問題,更反應出中國農村因應現代化所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
以大荒地村為起點,梅英東穿梭、行旅於東北(滿洲),探尋被遮蔽、扭曲的歷史及當地人的歷史記憶。這片土地,到處充滿了女真人(滿人)、俄羅斯人和日本人的廢墟和遺址,可是都被改頭換面:溥儀的滿洲國皇宮被稱為「偽皇宮」;溥儀作為「歷史的殘渣」和「被改造好的公民」而葬在革命公墓,但中國改革後,他的骨灰卻被移到私人的皇家陵園,變成招攬生意的廣告;在俄滿邊境,葬有二戰蘇軍槍殺的數千名日本農民之地,如今搖身變成中日友好園林……作者感慨道:「過去四百年裡,或許沒有其他地方像滿洲一樣,能對中國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然而它的滿洲內涵,如今卻消失不見,或者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形態被抽離置換。」
這就是梅英東筆下的東北,從滿洲到東北,它複雜斑駁的歷史似乎是一種循環,和按二十四節氣而生活、遵循著自然循環的傳統農作一樣,達成某種暗合,彼此呼應。另一方面,現代發展的路徑則充滿了巨大的實驗性質、無畏的想像和不確定,白山黑水的傳統生活方式瀕臨消亡……歷史、自然、農事、人物,循環與中斷,變與不變的不確定,此刻的滿洲(東北),正是一部今日中國的縮影。
作者簡介:梅英東(Michael Meyer)
美國旅行作家,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和香港大學教授「非虛構寫作」。1995年,他作為美國和平團志工來到中國四川內江,1997年之後在北京生活了十年。
文章曾多次在《紐約時報》、《時代週刊》、《金融時報》、《體育畫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及其他報刊發表。並獲得多項寫作獎肯定,包括古根漢獎(Guggenheim)、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獎 (New York Public Library)、懷亭獎(Whiting)、洛克菲勒獎(Rockefeller Bellagio)、洛威爾湯瑪士獎(Lowell Thomas Award)等等。著有《消失的老北京》一書。
譯者簡介:吳潤璿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法文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譯有《空中堡壘:盟軍轟炸機》、《鷹擊長空:盟軍戰鬥機》、《被隱藏的中國:從新疆、西藏、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帝國落日:大日本帝國的衰亡1936-1945》、《盲眼律師:在黑暗中國尋找光明的維權鬥士》等書。
名人推薦
梅英東喚起昔日書寫中國農村生活和大地的偉大文學傳統。他遍尋遼闊東北農民生活的軌跡,以及轉換至農企的不確定性,其內容豐富又深沉的程度,就如同這片傳說中的大地。
──何偉(Peter Hessler),《尋路中國》、《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作者
梅英東在章節之間不斷轉換,既審視廣闊的歷史背景,也關注自己在大荒地村的日常生活。他讓形形色色的本地人來主導敘事,嫻熟地捕捉中國口語的風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梅英東置身於正在迅速消失,且外邦人事實上永遠難以看清的中國農村文化之內。他以熱情、幽默與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將中國農村文化帶入至現實生活之中。是我讀過書寫中國的書籍中,最不尋常也最令人滿意的作品之一。
──亞當.霍許柴爾德(Adam Hochschild),《利奥波國王的亡靈》(King Leopold's Ghost,暫譯)與《終結一切戰爭》(To End All Wars,暫譯)作者
2017年4月26日 已读
休憩77th,类似《甲骨文》却没有那么多敏感词,作者在小乡村住了很久但看问题描述事情浮皮潦草,回顾了尽可能多的有关东北和满洲的历史却不成体系,远远不及《江城》与《寻路中国》,推荐言论中何伟称此书“能让人想起很多东西”,褒贬自在其中,菜谱也能让你想起很多美味菜肴的味道,却不是一本好的美食著作,不是么?我差点想刻薄的写此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装帧精美了。
中国 历史 纪实
八十三天皇帝梦 豆瓣
作者: 吴长翼(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
有关袁世凯的记载与记忆,有助于了解和研究袁世凯其人和与他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书内文字和材料,系出于袁氏子女、亲戚、部属、故旧,所述多亲身经历或亲见亲闻。
2017年3月20日 已读
修行18th,回忆者包括袁世凯的儿子、女儿,复辟帝制时的主将以及其他重量级人物,真实好看,勾起了不少有关《走向共和》的回忆
历史
雍正帝 豆瓣
雍正帝―中国の独裁君主
7.6 (2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孙晓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9
《雍正帝》是宫崎市定精研《雍正朱批谕旨》的重要成果。本书分七章论述了雍正时期的若干关键问题,涉及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及雍正帝即位后翦除异己问题、苏努教案与政教关系问题、文字狱与华夷观念问题、以奏折制度为核心的密探政治与君臣关系问题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同时生动立体地勾画出雍正帝勤勉与好胜、辛辣暴躁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2017年3月18日 已读
修行17th,读宫崎市定首本,并非深奥学术之作,仅为入门小书一本,谈历史观点是空穴来风,聊切入手段和论证方法真就是给人很大启发,很喜欢这书,也很喜欢宫崎市定这个人,希望可以引入全集
中国历史 历史 宫崎市定 日本
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 豆瓣
作者: 定宜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11
《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上下册)是一部以口述访谈为主的史学专著,旨在通过老北京人的口述,反映晚清以来北京人的生活变迁和历史命运,进而追溯近百年北京城市生活变迁的历史。全书体现了口述历史民间性和个人性的特点,内容涉及文献资料、尤其是官方文献不曾触及的领域,包括人的社会交往,如婚姻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也包括人的生活趣味,如吃喝玩乐、审美情趣等等。在编排上根据北京城环形结构的特点,分成内城篇、外城篇和郊区篇三部分,通过生活在不同区域的老北京人的口述,反映不同区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进而形成一部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北京城市生活变迁史。
2017年3月13日 已读
修行14th,很好看的口述历史,上卷王孙贵族故宫博物院同仁堂后人,下卷各式各样老北京后裔上场,因此我觉得下卷更加好读一些。我满人规矩全没了真是太好了,整理了一下,貌似压根儿没有讨人喜欢的习惯,什么媳妇早起蹑手蹑脚收拾屋子啊,什么姑奶奶当家啊,什么穷的要死也大碟子小碗摆满满一桌啊,什么男的从来不干活伸手就要啊,这种陋习不要也罢。这是读定老师第一本书,暂时没有拓展读其他著作的打算,老太太一看就干练爽朗很口耐的样子!想认识一下!
历史 口述史 定宜庄
大癫狂 豆瓣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作者: Charles Mackay 译者: 程浩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 7
本书不仅是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关于人类愚行的总记录:荷兰人为了郁金香球茎而神魂颠倒;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投机狂潮;以理智著称的英国人陶醉在“南海泡沫”中无力自拔;女巫、炼金术士、圣物崇拜纷纷登场……人类群体中永不缺乏癫狂情绪或莫名其妙的群体不理智行为,而这一切都源于人性中无法抑制的贪婪欲望。
·《财富》杂志鼎立推荐的75本商务必读书之一,《金融时报》评选的史上最佳10部金融作品之一。
·互联网泡沫、金融海啸、房地产泡沫……“羊群效应”仍是解读金融世界与投资心理的关键词。
·50万字最全中译本,邀您一起反思中世纪、近代欧洲上演的种种离奇闹剧与骗局……
·全球投资者必读“圣经”,出版200余年仍长销不衰!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权贵还是平民,一夜暴富的欲望或者一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不变的人性总会让群体陷入某些可笑又可悲的癫狂……
·屡次登上西方社会学推荐榜,对人类愚行的总记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癫狂”,历史从不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
·丰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著作所处的不同文化环境、时代背景,实现无障碍阅读!
2017年3月7日 已读
休憩51st,可以拿去给乌合之众做拓展阅读案例集,有关人类的典型跟风羊群滚雪球效应的故事们,这本书被纳为金融必读书实在是不怀好意,或许有杜绝投资者跟风做蠢事的效果,只怕更多的让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金融从业者感觉普罗大众愚昧好欺,人傻钱多易盲从,从而肆无忌惮,厕上读物,十字军东征一篇我还挺喜欢。
历史
战天京(增订典藏版)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谭伯牛 岳麓书社 2016 - 6
封面爲曾國藩站在白骨之上,取“一將功成萬骨枯”意,爲幾個版本封面最佳者。
封面“戰天京”三字集自曾國藩手書《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封底“戰天京”三字集自天平天囯天王洪秀全手書諭薛之元詔。
2017年3月6日 已读
修行13rd,功夫下的到家,语言风格轻快而不轻佻,文字尺度拿捏是历史随笔中最适宜的一种。此书写最透一部分为曾左关系,其中对左心态剖析入情入理,而有关曾公部分则有无措手足,难有下手之处的嫌疑,只列史事不做推测,盖因曾公人物太复杂深刻,被研究又太嫌细致,无从用武。曾九家产一篇实为当世八卦者最为关注话题之一,本书实证少旁证多,逻辑推测多,实属无奈之举,所幸推断缜密,令人性福。很喜欢这本书,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历史 近代史
辉煌的幻灭 豆瓣
作者: 康健 1998 - 4
内容介绍
公元1958年,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应运而生。
太阳系这颗蔚蓝 色行星的北纬32.95°至33.18°,东经
113.37°至114.10°之间――河南省遂平县�岈山人民公
社,从此开始了最真实的“天国”神话和最庄严的人间荒唐,
直至举国砸锅毁林扒房去土法炼钢;数亿人争放粮食高产
“卫星”,亩产最高者声称达824500余斤:无人置疑,其间又
有多少悲剧、闹剧与绝痛、绝耻令人不忍回视又必须正视
――明得明失,以将史诗般的一页苦难升华为史诗般的睿
智与真正的辉煌。
该作境界逼真,材料坚实,更以作者刻骨铭心的经历和
罕见的执着采访,还史以史,读来足以催人泪下,每阅惊心
而又感人至深。
2017年3月6日 已读
休憩49th,在口述历史尚未从纪实文学中分家的上世纪末大陆,作者以一己之力围绕中国第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公社的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人民公社写了这本厚厚大书,此书也是一本实质上的口述历史之作,凡事有因有果,几个重要人物贯彻始终,不找事,因此不评论内容,读来大有肃杀之气,在浮夸时期心态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历史
曾国藩(上中下)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唐浩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7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作品中得以表现。
2017年2月27日 已读
休憩46th,没有想象那么好,作者倾向性略强,且除了曾国藩外并无刻画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曾九与李鸿章形象都偏片面,且湘军与太平天国几大激战,双方名将战殁等我非常感兴趣的地方都是略写甚至不写,可谓把曾国藩核心化作为第一要务了。书中曾的形象与德川家康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会生气,会有欲望,会害怕,会做不好的事情,不过内心一律忍忍忍,狠斗私字一闪念,以极大的毅力与自律精神规范着自己的行为,极为努力的规范着自己的心理,此书最大的价值也在于此,教育读者如何做人处事,如何不做一时快意事,如何建立自己的底线并对应做出权衡取舍。曾国藩居然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不悖逆实用性的大前提下可怕的规范着自己的一切,读来令人深思
历史 小说
李鸿章传 豆瓣
9.4 (14 个评分) 作者: 梁启超 中华书局 2012 - 7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2017年2月23日 已读
修行10th,写李鸿章,也在写任公自己的历史观点,有关历史大环境和历史人物相互作用的议论绝非新事,而任公所言是非常到位的。序言中自信所说“中堂地下有知,也当云‘小子知我’。”这当属自信的公允评论。有关李鸿章暗于大局而颇喜小道,对国家发展大方向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治标不治本的主张,而伟大在任何时刻对责任都不闪不避勇于担当,每件事都令我信服。不过值得吐槽的是,任公原文全引的德富苏峰评李鸿章文章,除却最后一段,说的是那么到位, 以至于此书就像那篇文章的全文扩写,令人苦笑,德富苏峰大有见地,我将寻觅此人著作以读之。
传记 历史 梁启超 近代史
1966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徐友渔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 - 10
本书是中国新文艺大系参考书系一,全书共收集了十九篇专稿,作者都是当代知名的学者、研究者、作家。他们在这些文章中再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定年代的真实情况。从真实性情上来说可称史料,而从文学性上来说可称绝妙文章。“联动”、“红成”、“串联”、“红鲁艺”、“革联”……我们将面对的是这一个个似乎远在千年以外的名词。
2017年2月10日 已读
休憩35th,短评被删了,豆娘不想找麻烦,我也不找麻烦
历史 回忆录
毛泽东的后半生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美] 罗斯·特里尔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其它标题: 毛澤東的后半生
本书节译自著者的《毛泽东传记》的后半部分,书中记述了毛泽东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1976年去世这27年之中,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活动,涉及当代中国历史一系列重大事件。
2017年2月6日 已读
休憩32nd,意外的好,但此本子没标注引用史料出处,导致有些太有意思太细节的东西我不敢确定。出于不找麻烦的心态,就不对内容做评述了,学长姐建议你找来读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9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17年2月6日 已读
修行7th,靠政治得诺奖,靠诺奖得声名,靠声名吸引一众不读书者来读,一读之下大喜觉得见到了好东西而且是国家不让看的好东西,于是评价水涨船高。实则绝对没那么好,虽然有着口述历史标志性的需花费大多时间以及精心采撷,但是掩盖不了作品自身的平庸与可替代性极强。大部分觉得这书好的读者应该一部分是那种觉得句句写自己身边的国度,以致拔高了深刻程度,剩下的基本上都应该阅读面不广,不知道随意找出一二百质量与此书相若,且都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效果的书并不困难。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一点也就是如同历史之镜,完美照出中国。对极权时代的痴迷,对新世界的抗拒,道德的缺失,空无与迷茫,舔舐伤口者与试图忘记过去者,都在这里了
历史 纪实
中篇历史小说选 豆瓣
作者: 杨书案 / 彭拜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 3
这是“建国”以来的中篇历史小说选,收入了八个中篇。《斯文劫》再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三人行》描绘了苏武牧羊、李陵降胡、司马迁发愤著书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壮岁旌旗》叙述了爱国词人辛弃疾青年时代举兵抗金的故事。《李清照》、《京华梦》、《琴泉》和《风雨草堂》,反 映了我国著名诗人李清照、剧作家洪升、诗人李商隐和杜甫的生活片断和坎坷经历。《丹青误》写的则是昭君和番的故事。这些作品不仅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黑暗,而且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深厚的爱国主义和我们民族的种种美德。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知识,就是对李清照、李商隐、杜甫的一些著名诗篇的理解,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些作品,题材、风格多样,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读来饶有兴味。
2016年12月27日 已读
休憩214th,三人行一篇相当不坏,别的一般般。为什么三人行好,首先思想并没有被禁锢,其次文笔深沉有意蕴,最后情节人物设定的很巧妙,把冒顿鸣镝故事给了卫律他最终也竟死于鸣镝,而卫律临死一场戏则非常令人意外,塑造了一个很磊落的反派形象,以上种种,在那个时代,委实让人耳目一新
历史 小说
乾隆帝 豆瓣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7.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立德 译者: 青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5
《乾隆帝》一书为美国著名清史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委员会主席欧立德(Mark C. Elliott)2009年出版的同名英文著作的中译本。原书为Longman出版社世界历史人物传记系列之一。作为新清史的领军人物,欧立德教授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西方读者对 乾隆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中国古代帝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18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对流行的“清代中国是对外封闭的”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作者利用大量的中文原始文献,解读乾隆生平的每一个细节,准确地还原了这位曾竭力将自己“神化”的古代帝王的真实面貌。总之,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而具学术深度,又不乏生动的叙事与巧妙的结构安排,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塑造了一个新清史学者视野中的乾隆形象,对于重新理解乾隆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研究者,都应该能从中获益匪浅。
2016年12月1日 已读
修行22nd,海外汉学基本所有都是“于无声处”,仅有极少数可以让人感觉“听惊雷”,这本没做到我的期待,有着典型的看事角度较新和行文淡而无味,在一部分地方反推乾隆心理和行为意义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启发性,但终归算不上本好书,海外汉学著作最大的好处在于辐射性, 那往往厚至几十页的文献索引让你足以按图索骥找到很多好东西,这是远胜文本的价值。另外这本书肯定乾隆是一个“大收藏家”,而对乾隆本身书画诗作评论寥寥,令我会心奸笑
中国历史 历史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豆瓣
作者: 俞天任 东方出版社 2013 - 7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以盟国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直至1952年占领军当局才归政于日本政府。“亡国”的7年,彻底地改变了日本的发展途径,把国家主权从专制者那里转移到了日本人民手里,把日本引上了康庄大道。短短十几年后,日本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但是,这“亡国”的7年,也给日本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怕美国”,至今在真正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独立的国家。一部《和平宪法》,就给日本设置下了一个永远无尽头的“黑暗”隧道……
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占领当局推行的一系列民主化和非军事化政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幕?日本真的是无条件投降吗?为什么靖国神社会被保留下来?为什么日本政府屡屡修改《和平宪法》而不得却又锲而不舍?
2016年11月21日 已读
休憩176th,当时间轴可以直接拿来做逻辑主线的时候,老冰怎么写也不会坏,唯一短板逻辑顺序被填补,老冰就是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家伙了,此书可以拿来拼着拥抱战败一起看,深有趣味
二战 俞天任 历史 日本
谁在统治着日本 豆瓣
作者: 俞天任 东方出版社 2012 - 8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亚洲首先成功地发展了资本主义,走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日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拥有一支高效、主动、积极并且廉洁的高级公务员队伍,日本的高级公务员制度是亚洲国家仿效的对象,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日本的制度中最值得新加坡学习的是它的高级公务员制度。可是在培养出了这支公务员队伍的日本,现在却开始了一场排斥和否定这种高级公务员制度甚至排斥和否定这支高级公务员队伍本身的大合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在统治着日本》通过日本高级公务员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6年11月18日 已读
休憩175th,老冰日本系列作品好处在于充分了解而深入浅出,语气绝不轻佻而又不失幽默,坏处则是除浩瀚大洋是赌场与广场协议外行文脉络都不清楚,逻辑感说实话不强,本书好而散,我仍然会收藏之
俞天任 历史
知青私人词典 豆瓣
作者: 夏建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2015 - 3
一个上海知青在江西农村十年的插队经历
白描式记录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
知青回忆录:私人的词典,集体的记忆和沉思
《知青私人词典》记录了作者作为一名上海知青1969年至1979年在江西永丰县里陂上村十年的插队经历,文笔质朴流畅,态度平和宁静。
该书白描式展现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既涉及插秧、割稻、榨油、碾米、抽水、砍柴、种菜、养猪、酿酒、打铁、锯板、制篾、做豆腐、造新屋、修水库等各种生产活动,又介绍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娶亲嫁女、过年过节等各样民风民俗。
该书叙事风格平实质朴。作者写的时候,不像一般的类似作品,喜欢做无谓的煽情和拔高,而是极接地气,通过对往日细节的描述,包括周遭生活生产用具的呈现,有声有色地重建那个消失了的历史场景。书中的对话生动直白,呼之欲出;一个个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介绍知青的词典,试图超越于个人经验,本着对人生真谛的求索、对时代风潮的同情理解,希望借由微薄之文字为正在远去的时代留下了一份翔实、真实的记忆和见证。
2016年9月17日 已读
休憩124th,赠书给我的马鹿称此书为她读过第二好的知青文学作品,我读完感觉偏平淡,极真实,没有丝毫哭天抹地的娘炮伤痕文学迹象,作者形象极鲜明且可靠。想必是这马鹿长期阅读知青寻死觅活性压抑绝对不原谅社会绝对不忘却过去的书籍太多,此书如一股清流令其兴奋难抑吧。作者的生平在【1989年赴美】【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共产党员了】中可以大致描绘出。另外读此书让我最大吃一惊的是,作者摸鱼抓鸟插秧吃野果使缝纫机烧柴火,这尼玛和我童年一模一样,吃的野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共和国长子的九十年代会和江西知青的六七十年代差相仿佛啊!谁能告诉我!
历史 知青
浩瀚大洋是赌场 (上) 豆瓣
作者: 俞天任 东方出版社 2013 - 10
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分别战胜了大清北洋水师和俄国远东舰队以及波罗的海舰队以后,就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支一流的海军,二战前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海军力量,是日本称霸世界的急先锋,而日本也跟着跻身于列强之林。
这支海军在唯唯诺诺中建立,在炮火狼烟中消失。从偷袭珍珠港到大和号“菊水”特工的穷途末路,这支近乎疯狂的赌徒似的军队,不惜押上“百年国运”,将手伸向了原本不属于他们,而且也不会属于他们的东西。结果当然是输掉了“百年国运”。
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证明“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2016年8月30日 已读
修行20th,标注此本代替全套三卷,老冰的知识储备和叙事能力都很强,此书诙谐好读且干货满满,缺点在于可能是出身网络连载的关系,随意性较强,甲午海战日俄海战后迅速进入二战,中间较为枯燥的宝贵发展期一笔带过,这样并不好,虽说写的都是撩拨读者G点的好题材,还是会感觉欠缺些许全面性。此外就是结尾戛然而止,太过匆忙而毫无余味,来个三五千字归纳总结一番也好啊。不过还是强烈推荐此书,有关日本陆军与日本参谋团体的书籍很多,精品同样很多,海军的东西就较少,这本充实饱满有见地的书应该是入门到初通一二都可享受的不二之选。最后,读完此书之后,再也无法正视鬼畜和八嘎这两个词,太幽默了简直
二战 俞天任 军事 历史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