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北京史话④北京老戏园子 豆瓣
作者: 侯希三 1999
中国戏剧从起源到走向成熟,不仅是依赖戏剧本身,而且与社会的演进、兴衰及与之相适应的演出场所不断发展完善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过去的研究中,戏园这一块往往被戏剧史学家们所忽略。本书试图从搜集整理近200年来戏园史料的基本素材入手,从不同历史时期中选择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演出场所,按开业的年代顺序排列,从建筑、设备、经营方式、名伶演出、天灾人祸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繁简不一地加以阐述和探讨。从《戏楼古今谭》和《查氏和查楼》两文中可以看到,戏园当然是演出场所的流而不是源。戏园是伴随四大徽班进京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为展示京城戏园概观,以《戏园遗拾录》加以补充。书中还介绍了民国初期两家综合娱乐场所。《戏园的衍进》对全书给予概括性的总结。另外,附录了三则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对戏园经营管理的法令,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部分作品曾在北京市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文史资料选编》上发表。该书汇集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2016年8月27日 已读
休憩114th,以几处知名戏院剧场兴衰沿革为体例编成本书,史料价值不错,阅读较为枯燥。另外但凡有梨园消息,易顺鼎都会跑出来刷存在感是闹哪样
历史 文化
秦汉史略 豆瓣
作者: 何兹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 5
2016年8月26日 已读
修行19th,马列主义史学应该与其他大部分史学都不同吧,它是先给事件与人物定性,然后用分析来往所定的性上去靠拢的。何先生的本事在高度概括凝练的文字中能够体现,但当他就马列主义论点展开一大段分析时,你又会不由自主的看轻他,很提纲挈领的一本书,不坏。
何兹全 历史 秦汉史
戰國外傳 桶狹間戰記(01) 豆瓣
作者: 宮下英樹 译者: 吳勵誠 東立 2009 - 5
出生在駿河庵原家的太原崇孚雪齋,自小便注定進入佛門,以一個僧人的身分而活。然而就在雪齋二十七歲的時候,受到了駿河國主今川氏親的懇求,來到駿河國負責教育今川家的五少爺方菊丸。與「問題兒童」的邂逅,帶領雪齋步入亂世。方菊丸究竟如何在雪齋的輔佐下,成為戰國第一個「真正的」戰國大名今川義元呢?以嶄新觀點刻畫的歷史活劇第一冊終於上市!
2016年7月30日 已读
休憩94th,不及巅峰《战国》,但远胜《战国天正记》、《战国一统记》,情节发展虽有臆想但大致合理,议论没有天正记一统记那样的狂人妄想莫名其妙,是很好看的,缺陷在于人物形象不丰满,以致全程以局外人冷眼相观,没有被丝毫感染。怀想起读《战国》阿蝶与仙石离别时不由得废书瘫坐捂眼痛哭的全然沉浸其中,只能感慨须知倾城与倾国,好书再难得。
历史 宫下英树 日本 漫画
北京城区的满族 豆瓣
作者: 金启孮 1998 - 10
《北京城区的满族》一书是继《北京郊区的满族》之后,进而介绍北京地区满族的续篇。书名使用了读者容易理解的名称,而北京城区的满族实为京旗的满族,因此书中就京旗的含义做了详尽的讲解。此书介绍的目的,仍是为了给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有关满族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不都是书本上所能找到的。介绍过程中将北京满族与各地驻防满族进行比较,看他们在思想感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音语调等各方面变化有多大,从而研究他们与邻近各兄弟民族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同化问题。。。 。。。
2016年6月30日 已读
修行15th,此书相较北京郊区的满族,描摹生存状况与心理状态的文字少而学术干货较多,感染力有所欠缺,我还是读的如饥似渴,因为我真是太不了解自己的民族了,所以这本书在我仍然意义非凡,然而读的过程中,觉得清末民国的满族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样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音语调都太不同了,而他们所受的欺凌白眼,也随着民族特色一起湮灭无存,对与错,好与坏都不重要了,一切已无法逆转,我们只能接受,感谢金先生啊,为我打开了了解自己民族的窗口,感谢赠书给我的小玉。
历史 满族
杀戮与文化 豆瓣
Carnage and 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to Western Power
作者: [美]维克托•戴维斯•汉森 译者: 傅翀 / 吴昕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4
本书深入检视了由古至今的九场里程碑式的战斗——读者将从兵微将寡的希腊人击败薛西斯奴隶大军的萨拉米斯战役开始阅读,体验科尔特斯对墨西哥的史诗征服,最终一直阅读到关于越战期间春节攻势的情形——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向读者们揭示了,为何在贯穿整个历史长河的漫长年代中,西方军队始终是地球上最致命、最有杀戮效率的军事力量。
汉森的思维超越了通行理论,他没有使用地缘、技术等原因来解释西方文明在军事领域的统治地位,转而另辟蹊径,认为文化与价值观才是先进武器与优秀士兵的催化剂——对异议的容忍、对创新与改造的推崇、对公民理念的坚守——这些才是催生出最强大军队的源泉。本书提供了引人入胜的战争描写,并对其进行了客观公允的分析。在《杀戮与文化》中,读者们将会体会到军队与文化的密不可分,并明白,诞生于自由文化氛围的军队为何会战无不胜。
鲜活生动的描述……雄心勃勃的主旨……本书挑战了读者思维的界限,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眼中的历史……(汉森)不仅仅是在进行战例分析而已。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这本书)生动形象地向我们阐释了战争是如何反应和影响社会,而社会又是如何引发战争的。没有任何作品能像本书一样,向读者们展示出一幅幅瑰丽的画卷——战争在反映文明沿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样貌,我们的社会亦不例外。
——《国民评论》(National Review)
汉森……正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杀戮与文化)这本书会让他更加名扬四海。
——约翰•基根(John Keegan),《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伦敦)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用一本通俗易懂的著作,又一次引燃了相关领域的论战。他和约翰•基根一样,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有趣的战争史学家。
——让•贝泽克•爱尔希坦(Jean Bethke Elshtain),《女人与战争》(Women and War)一书作者
2016年6月30日 已读
休憩69th,读三分之一而弃,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典型的西方傲慢,大可取出此书作为活体标本,曲解、生硬概括、以偏概全、自说自话,过分拔高西方,在浅谈了一下西方军队的阵容战术以及相对纪律严明等点后,认为西方军队战力强大的关键在于自由公民意识,进而将其拓展为唯一决定性因素,并自说自话的认为自希腊时期起西方军队比起东方已经有压倒性优势,而非业内较为公认的十七世纪起。这种思路贯彻全书,对东方战争艺术全然忽视,因为如果不忽视,逻辑就无法自洽。这本书不是学术,作者不无欺世盗名的嫌疑,我他妈的怎么买了这本书,再不买甲骨文了。
军事 历史
茶馆之殇 豆瓣 Goodreads
8.8 (20 个评分) 作者: 秋原 新星出版社 2016 - 5
说的既是茶馆,更是茶馆里的人爱说的那些事儿。
《清代旅蒙商述略》作者秋原,讲述真实的老北京茶馆中的世态百相,曲艺行当的创生发展,折射清代到建国前三百年社会变迁。
2016年6月16日 已读
修行13rd,书五星,装帧减一星,一点炸开全局,几十年风云荟萃在小小茶馆历史之中,作者爬钩梳理材料能力与整理成文的结构方面做得要比上一本书更好。可惜这样好的书,装帧实在不行。老六选题眼光仍在,做书的耐心与强迫症已经当然无存。封面与内页的外观如老版读库,用纸则薄而轻,每批注则必洇,如果铁心要往廉价文库本道路走,请先再廉价一点,然后版式再小一点,最后把歪了的内页弄正一点。老六说过,他会做一些青衣张火丁样子的至善至美的书,卖个惊世骇俗的高价,来养活其他会赔钱的好书,我相信他依然这样打算,只是心力都去了张火丁那种书那边,而这种好书,他已经不再投入精力了,呵呵
历史 读库
人鬼杂居的北平市 豆瓣
作者: 于力 群众出版社 1984 - 3
2016年6月13日 已读
休憩61st,历史博士萌物玉推荐,算是本史料?不是很好读,宣传腔,错字多,TG爱用的并不好笑的谐音梗多,后记里还老实不客气的承认此书单凭记忆并不精确,深得TG路线对是否真实无所谓的三味。
历史
战争特典003·幕末维新2 豆瓣
作者: 宋毅 主编 / 褚以煒 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5 - 9
幕末,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随着欧美列强的武力威胁,日本德川幕府被迫结束了长达两百余年的锁国政策。在日本的国门被打开之后,开始接受来外的文化思想,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倒幕维新运动。最终在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政府,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由此之后,日本开始了世界征伐的路程。之所以日本最终能够跻身列强,幕末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其摇篮,将日本摇进了称霸天下的梦。本书通过对幕末的一些特定的人物和事迹的叙述描写,再现幕末那充满暴力、阴谋横行的时期,诠释维新激荡动乱、政权交替激荡动乱的历史!将日本这一段大时代的精彩故事奉献给各位读者。
本书收录五篇文章《对幕末戊辰维新战争的再认识》、《草莽之崛起——大和天诛组举兵始末》、《神话的背后——“长州奇兵队”的虚幻和真实》、《奥州之殇——明治戊辰东北战争》、《最后的幕府海军——幕末箱馆战争》。围绕幕末戊辰维新战争更为深入分析,将战争的细节之处及各方势力、历史背景呈现出来,以飨读者。
2016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60th,倒幕维新政府平定诸藩中抛却新选组和传习队以外出现的小组织的五篇故事混搭起来串成的一本书,时代主基调是混乱暴力野蛮,战争主基调是错进错出全看运气,维新政府一派终归稍微明白一点,犯得傻错误少,所以赢了。其实,遇到诸藩那群各有特色的误国蠢货想不赢也比较难,日本真是有趣,黑船开国以后无论内部倒幕、内战平藩还是外战日我大清,都是从傻子手里抢饼吃的智力不对等战争,这样的战争却培养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现代化军队,可见日本中枢历历有人,不能因为陆军部参谋们的头脑发热而看低他们,须知在一连串胜利之中不迷惑极为难得
历史 日本
极左笑泪录 豆瓣
作者: 龙子 花城出版社 1993
2016年6月4日 已读
休憩55th,黑色幽默多吓人啊,怎么能笑得出来呢,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历史
战争事典001 豆瓣
作者: 宋毅 主编 2013 - 6
《战争事典》是指文图书倾力打造的战争、历史类综合Mook读物,由资深历史、战史作家宋毅主编,追求品味至上。其编辑方针是“四精”,即精品、精细、精美、精深。就内容而言,《战争事典》强调文章的考究和精彩,追求老少咸宜的趣味性,收入的作品篇幅从一万字到十万字不等。《战争事典》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为原则,用精美的图文排编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对每篇文章不惜成本、不惜篇幅、不惜代价,让读者获得最好的阅读体验。
海报:
2016年5月18日 已读
修行12nd,君士坦丁堡,陈庆之,日本陆军几篇值五星,莫名其妙的一篇小说减一星,极易开裂的胶封和渣到家的校对减两星,很棒的纸张,排版和封面加一星,合计三星。宋老师,请个好校对不行吗?另外现在这胶封让书不适合阅读啊!导致内容为王下这么杰出的作品我也没办法昧着良心打三星以上
军事 历史 宋毅 战争事典
永乐帝 豆瓣
永楽帝―華夷秩序の完成
7.2 (5 个评分) 作者: (日)檀上宽 译者: 王晓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本书的目的不是强调永乐帝如何夺回政权和重新评价他的政绩,而是通过中国传统理论观察他采取的系列政策,重新分析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永乐帝确立的体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各国奠定了“近代”以前的社会基础。不论该制度好坏与否,一直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各国在那个时代,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所有行动也被束缚在该秩序内。
——檀上宽
2016年5月2日 已读
修行9th,我心目中中国历史第一变态杀人狂的故事,比起同丛书西太后差了很多,副标题华夷秩序指的是中华内部秩序和与外邦相处的秩序,前者是推翻浙东学派影响,重新构建防御体系,提升宦官在朝政中地位等;后者是努力营造万国来朝局面,作者对永乐帝几件大事,比如永乐大典,五征蒙古,郑和西洋与征服安南评价都不高【和我一模一样的
历史 明史
西太后 豆瓣 Goodreads
西太后 大清帝国最後の光芒
6.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 加藤徹 译者: 董顺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12
宫廷政治的变与化
帝国落日中的光芒
东西方世界大博弈
她,到底是无能的帝国掌舵者,还是强力的权谋者?
她,究竟推动了大清王朝的世界化,还是粉碎了中华帝国最初迎头赶上的机会?
慈禧,抑或西太后,她一生的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这部日本学者关于西太后的传记,够新鲜,够深度,够有趣,它会给你答案……
西太后在位期间与世界历史的转换期重合。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强大帝国中,除少数外都拥戴有鲜明个性的统治者。因此,一个时代常常只通过数人的“面孔”来表现。她,是清朝咸丰帝的妃子,生下了皇位继承人,咸丰帝死后执掌政权。西太后统治有四亿人口的大清帝国长达四十七年之久,这在世界历 史上是罕见的。她在位期间,是一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激荡的时代。关于她统治中国的秘诀,本书想试着分析一下。
——加藤徹
2016年4月29日 已读
修行8th,非常有内容,巧妙且好读的一本小书,间或妙语一闪令人猝不及防,我非常欣赏这本书,进而对日本汉学著作心生极大向往与期待。此书让我印象中之西太后全面化,此书定位其为一极为高明的政治家,对强人政治内涵洞若观火,一举一动皆有政治目的,虽不无过度引申之处,如挪用海军经费修圆明园为遏制李鸿章论,如西狩期间极尽豪华奢侈是为展现掌控力等处,逻辑虽可自洽,难以信服。但利用大众狂热强化个人权威论,天才政治家使实务能手几度起落,用其能而防其权利过大论,西太后陵寝被掘而罪魁祸首逍遥法外间接将溥仪推向日本论,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不由对尚未一读的宫崎市定等大咖产生极为强烈的好奇,好书一本
历史 日本
非常人 豆瓣
作者: 李异鸣 2006
《非常人、非常事、非常言》系列书参照《世说新语》之体裁,摘取了从1840-1949年间的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碎片、人物掌故,力图以故纸堆里的边角料还原出历史的原貌,通过细节展现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三本书中,《非常人》分为学道、秉正、专致、忠贞、修身、骨气、豪迈、狂狷、挚谊、情深等二十三篇。《非常事》分为王朝、国运、政事、武功、官场、文景、学界、革命、世道、人情等十五篇。
2016年4月28日 已读
休憩45th,三本中最佳一本,甄选相比有些眼界,虽然仍免不了自我抄袭,亦无伤大雅
中国历史 历史 文化
非常言 豆瓣
作者: 李异鸣 编 2007 - 3
历史往往为一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睛状所左右。近代中国百十年间,社会的跌宕,思潮的流变,人物的命运变幻,皆远甚于前。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摘取此非常时期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碎片,通过细节显现出人性真实的一面,将真实还原于历史。全书共分为史景、国事、武运、军事、将帅、世道、爱憎、廉耻、诙谐等十五篇。
非常事 豆瓣
作者: 李异鸣 2006
历史往往为一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状所左右。近代中国百十年间,社会的跌宕,思潮的流变,任务的命运变幻,皆远甚于前。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摘取此非常时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人物掌故,力图以故纸堆里的边角料还原出历史的原貌,从细枝末节里窥探出事件的真相。全书共分为王朝、国运、政事、武功、官场、文景、学界、革命、世道、人情等十五篇。
2016年4月22日 已读
休憩42nd,余世存岂可等闲视之,此书画虎不成反类犬,引用事件基本照搬照抄,无整理无筛选,以致共性不明意义不深,而且还有拿野史来糊弄人的嫌疑,可以解闷,不可认真,尚不如张发财的一个也不正经
历史 语录 近代史
黄河青山 豆瓣
7.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译者: 张逸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2016年4月5日 已读
休憩32nd,回忆录这种东西很难从标题判断好坏,甚至很难从人物判断好坏,人生璀璨华丽如郭汝瑰,其回忆录语焉不详,重点全部跳过,文笔不错而不能使人满足。自身无甚建树回忆录却好看如费米夫人、杨步伟等也举不胜举,如别闹费曼先生这种名人回忆录佳作是读一本少一本的上乘之作。这本书意外的好看,因为黄仁宇很真诚,很真实的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很真实的思考并记录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有深度,文笔也是一流,因此意外的好看。尤其是驻缅时期与万历十五年等书出版过程。而且黄因国民党背景而产生的复杂难明情绪很具有参考价值。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值得细读,读了这本书除了不小收获,还对费正清与李约瑟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大师之风。
传记 历史 回忆录 黄仁宇
袁氏當國 豆瓣 谷歌图书
8.8 (21 个评分) 作者: 唐德剛 / [美国] 唐德刚 遠流 2002 - 8 其它标题: 袁氏當國
袁世凱,中華民國史上之開卷英雄,中國近代社會政治轉型期中不幸的當國者之一也。他天生是個「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的曹操型的的人物,卻在帝制結束、共和初建的時代主政,滿腹野心難抑之下,於是先設法當上終身大總統,再圖謀黃袍加身,做起中華帝國的洪憲大皇帝。奈何黃粱夢覺,一失足成千古恨,只落得了身死名裂,遺臭萬年。
2016年3月7日 已读
修行4th,行文过散,论点颇佳。读完晚清七十年来读此书会觉得这什么玩意儿果然保持水准不比达到高水准容易,而如果以此书作为读唐德刚的起点,又会丧失掉对他的信心或是对他形成一个偏低的定位,口述历史做久了,是不是就会不自觉的思路口语化,东拉西扯的淹没重点呢?吾不知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唐德刚 民国
1912—1928:文武北洋•枭雄篇 豆瓣
1912-1928:文武北洋
8.8 (6 个评分) 作者: 李洁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4
※崔永元、程益中、袁伟时、傅国涌、野夫联合推荐
※新增15万字+100幅图片=畅销八年重编版!
※民国以来最好看最生动的北洋军政史!
※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他们的文韬武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没有匆匆流逝。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 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我昨天还在看一本北洋的书《1912—1928:文武北洋》,我们的正史写北洋的时候都是“军阀混战”,就这一句。但是,我们是不是知道在北洋时代真正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崔永元
★《文武北洋》把段祺瑞的血肉写了出来,第一版我买了不下100本送人。——《领导者》杂志社长 周志兴
★我买了30本送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 程益中
2016年2月16日 已读
休憩20th,质量尚可,北洋军阀对民国爱好者而言是非常有话题性趣味性的一群人,而那些人是少数,大多数了解的是历史书那些脸谱化的卖国反TG罪人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叙述他们的另一面很重要,不过有点洗地用力过猛,事事求善,反嫌虚假。吴佩孚保故宫与张作霖让工匠于墙画上留名二事颇为美好,读完感觉舒服,黎元洪一篇最佳,段祺瑞篇最劣
历史 民国
枭雄录 豆瓣
2.4 (5 个评分) 作者: 上帝之鹰 2015 - 1
从东汉末年,到明末清初,七位堪称枭雄的历史人物,从时代背景入手,参考正史,以轻松的笔调带读者回顾他们的精彩人生,回顾那些充满机遇的乱世。“时危俊杰姑埋迹,运起英雄早致君。”孙策、公孙瓒、苻坚、李密、朱温、陈友谅、李自成这七位历史人物,时代、出身、能力、个性都不相同,但他们又都是曾经叱咤风云,最后却功败垂成而富有争议的一代枭雄!本书结合这七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不光讲述了他们是如何牢牢抓住属于他们的历史机遇,凭借勇气与力量、智谋与心机,一步步成就人生与事业,更揭示了他们是如何在内外因的影响下,因为性格或能力上的致命弱点而从人生与事业的成就上愕然陨落的!书写他们的人生,畅谈他们的兴衰,也许比书写英雄更具警示和启迪意义。
2016年2月2日 已读
休憩13rd,经常在读库刊登历史文的刘勃,我视其为毫无创造力的文言文文献翻译,可能是跟老六有一腿才混了口饭吃,现在我发现刘勃也不错,因为这种东西都他妈能出版,还是战争事典的特典,和宋毅的隋唐英雄陈杰的日本战国史并列,去你妈的吧
历史
人物百一录 豆瓣
作者: 胡文辉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本书是学者胡文辉的人物随笔,主要写陈寅恪、钱锺书、章太炎、梁启超等大学者的治学历程,百一录,一人一题,号为百一荟萃之意。诸多学林人物掌故逸事,尽萃于此编。
2016年1月25日 已读
修行2nd,胡公且勇且达,见识广博而不为贤者讳尊者隐,大敢说说实话,实为灰暗天地之中一抹难得亮色。这并非我喜欢他唯一一点,胡公推崇陈公寅恪,行文也大有寒柳公以小见大见微言著的作风,本书所纳诸文大致以此脉络行来,梅兰芳后庭花一篇与杨玉环非处女入宫一文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不必重古非今,今世仍大有人才在,只要你能找到并读之。
六合丛书 历史 胡文辉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