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最好看的日本战国史1 英雄黎明 豆瓣
作者: 万邦咸宁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4 - 7
万邦咸宁给你讲述最精彩、最细致的,长达两百年的日本!这是个最标准不过的中古乱世,属于中国彼岸的孤岛,日本。中央威权衰落了,公共事业被一帮自认血统高贵的贵族垄断了,背着弓箭、挥舞着大刀的日本武士纵横在小小的岛国上。无数英雄,北条早云、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夜空中闪耀而过,又如樱花般散落无踪,只留下了人性、权谋、武勇、韬略交织的精彩活剧,化为了一部宏大又精致的英雄史诗,供后人吟诵。
《英雄黎明(应仁之战-吉田郡山保卫战最好看的日本战国史)》从武士的崛起为开篇,简述了镰仓和室町的辉煌以后,便转入乱世的导火索“应仁之乱”,就此以通俗的笔调、简洁的脉络,将这百余年的战乱呈现在读者面前。
2015年7月26日 已读
修行20th,标注此本代替全套六本。忘却11年或是12年在信野贴吧中跟读此文,上周发现此书已出版,立刻买来作为还钱给作者的方式,14年7月出版,不过一年,此书已经很难买到,非是畅销,应是滞销,和赤军宛若梦幻一个死法。说实话,此书配合陈杰战国史实际上是最好的入门到略有小成的必读书,一个骨一个肉,没有樱雪丸的轻佻,没有赤军的零碎,全面而有思考,列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及史料出处,强推的一套书,可惜啊,NC编辑设计的野鸡书名让此书显得如骗钱废纸灾梨祸枣,与樱雪丸同样喧嚣浮夸的装帧放在一起,引人发噱,无论如何,好书要读
历史 日本
文化不苦旅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5 - 7
重走一遍北伐路,活在史书冷冰冰记载中的诸葛亮成为一个被无数细节构建出来的、活生生的人,甚至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朋友。看他曾看到的山水,走他曾走过的栈道,呼吸同一个秦岭的山风,观察同一条汉水的奔流,大概这就是对他最充分的了解和尊敬。
2015年7月22日 已读
休憩67th,当初亲王殿微博知乎直播的时候就一路跟读下来,深感这才是我喜欢的游记,已经下单,期待到货,更期待第二期会是神马内容,这是mook的春天吗?虽然死了天南,但来了竹间,还来了亲王殿主编的这本,另外斯老爷这胖屎蜢我也非常喜欢~
历史 马伯庸
日本战国史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陈杰 2009
《日本战国史》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乱世,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路传奇人物纷纷登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这就是日本的战同时代,一段如果要了解日本,就不得不读的历史。
在日本战国的乱世中,有过桶狭间夜袭、严岛合战那样惊心动魄的谋略交锋,出现过清水宗治、浅井长政那样凄婉壮丽的悲剧英雄,也留下了安土城、大阪城那样豪华绮丽的历史遗迹,整个战国时代,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日本战国史》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为读者全面勾画了日本这个时代的全貌,为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提供了一扇美妙的窗口。
2015年7月19日 已读
修行19th,在我看来这是市面上能找到最好的入门战国史,比宛如梦幻尤佳,何故?体例得当,作者有意识仿史记世家写法,详略得当,语气中肯,没有目前通俗历史流行的轻佻口吻和鸡汤体,态度非常老实,唯独是每大段之后仿史家来的简短评述,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狗,显示出了作者自身能力的不足,当然此书用来入门是再好不过的,虽然目前对战国感兴趣的人基本都是暗荣游戏狗,不太需要入门了,所以此书地位其实很尴尬,啊哈,我还是要买一本来收藏的。
历史 文化 日本
论曹操 豆瓣
作者: 朱永嘉 2012 - 5
曹操是一个什么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为什会提出为曹操翻案?其一生功过究竟该如何评说?为什么毛泽东会与曹操心心相印?其间蕴含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本书为曾经宦海、饱读史书的历史学者朱永嘉先生沉潜三十余年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是书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为主线,鸠集各种史料,从毛泽东读史的视角,围绕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形与局势,细细解读三国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及相关人物和事件。作者设身处地,沟通古今,思考深远,饱含历史经验和思想、政治智慧。
2015年5月24日 已读
修行13rd,实在是太过平常了,下笔严谨,引用史料充足,分析逻辑缜密论证充分,但是毫无新意啊,结果委实是太过普通寻常了,不时不忘本行兴致勃勃的联系老毛说点当年事的部分要比正文有看头多了
三国 中国历史 历史 曹操 朱永嘉
花随人圣庵摭忆 豆瓣
作者: 黄濬 / 李吉奎 整理 译者: 李吉奎 整理 中华书局 2013 - 7
《花随人圣庵摭忆》为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8月。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
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中央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香港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中国大陆学者,陈寅恪先生当是最早肯定《摭忆》史料价值之一人。陈著《寒柳堂未定稿》记述:日本投降,“重返清华园,始得读秋岳之书,深赏其旸台山看杏花诗‘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留待后来人’之句,感赋一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在《寒柳堂未定稿》(补)中,陈先生弟子刘适(石泉)引黄萱函称:“陈师对于黄秋岳的摭忆备极赞赏,他说:‘秋岳虽坐汉奸罪死,不当以人废言’”。迨晚岁拟《寒柳堂未定稿》时收入此诗,题目改称《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一九四七年春)》。约二十年间,他无改固常,坚持人书分论之初衷。
黄濬少年入京,自谓居北京三十年,熟习北方风土人情。既入世,同权宦显要,前辈名公相接席,周旋唱和,殆无虚日。耳食既多,目见益广,对清代民国之史事掌故与夫人物轶事,详为记述,或加考订,或予议评。推而及之,远及上古,旁涉海外,于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林林总总,匪特内容丰富、议有见地,且文字生动,委婉传神,足称洋洋大观。说者谓,其“所据资料,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有关的一些外国人著述外,亦多本人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故有裨史事,良可征引;“瞿兑之推重该书谓‘与夫交游踪迹,盛衰离合,议论酬答,性情好尚,而一时政教风俗之轮廓,亦显然如绘画之毕呈’,伦比洪迈之《容斋随笔》,确非谀词”。《摭忆》一书作为笔记史料之价值,已可概见。
2015年5月6日 已读
修行12nd,秋岳,秋岳!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历史 笔记
日本明治维新:富国强兵 豆瓣
作者: 樱雪丸 凤凰出版社 2010 - 11
《日本明治维新:富国强兵》从“黑船来航”写到日俄战争。六十年的生动画卷,全景呈现了“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
2015年5月1日 已读
休憩36th,人是独立的个体啊,这句话永远只有理论的正确,无谓的羁绊毁了多少人呢?比如大胖子人妖西乡特盛。那么做个孤独的家伙呢?只要心中有理想想做些实事,就算是为国为民也会遭殃啊!比如大久保利通,杀死他的人根本不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只是道听途说,就自以为正确的出了手,盲目正义感过剩的SB在任何时代都不鲜见啊。此外,在斋藤一一刀放倒桐野利秋报出新撰组和自己本名时,我由衷的热血了下,尽管新撰组绝对不是什么可爱的组织,啊,雅人叔的山南敬助是多么的风华绝代啊。啊,假发的那个面馆西施几松果然是他老婆,啊!
历史 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维新之岚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樱雪丸 凤凰出版社 2010 - 10
《日本明治维新:维新之岚》简介:1853年6月“黑船来航”,美国四艘蒸汽军舰来到日本江户,打破了日本千百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幕府宣布开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日本的“尊攘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到1867年,幕府还政于天皇,维新派宣布“王政复古”,经过废藩置县、西南战争、实施内阁制、确立立宪制,把日本带上了富国强兵之路,随后,日本开始了疯狂扩张,发动了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本书从“黑船来航”写到日俄战争共60年的历史,全景呈现了“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第二部《维新之岚》,内容是承接《幕末血风》,前半段主要是写戊辰战争,新政府军北上,进而统治全国;后半段写明治天皇登基,从而开始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主要的是兵制改革(废除武士制度)和废藩置县(废除土地分封制度)。改革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因为日本实行千百年来的制度遭到了根本性的颠覆,甚至暴发了西南战争。也因为改革导致大批的武士失业,政府为了转嫁国内的矛盾,发动对外战争,这也就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的源头。
2015年4月28日 已读
休憩33rd,质量较第一部强太多了,白虎组自尽一段文笔错落有致颇为动人,土方之死与新八的老年也让我感到心神震撼,本以为都过去了,突然之间一句对新撰组的评价“他们不是狗,是狼”让我半天缓不过来,行文如此,不得不一赞!另外我深深欣赏的福泽大人出场了,甚好甚好
历史 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幕末血风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樱雪丸 凤凰出版社 2010 - 9
《日本明治维新(幕末血风)》从“黑船来航”写到日俄战争。六十年的生动画卷,全景呈现了"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
2015年4月27日 已读
休憩32nd,樱雪丸果然把当年明月学个十足十,语言风格相似不说,乱泼狗血有如出一辙,芹泽鸭死前心理活动描写之搞笑难以形容。只好姑妄观之。幕末的混乱是拨乱反正,开始思考,重回正确轨道的必由之路,可是日本人实在对自己人够狠,互相残杀的混乱令人惕然,可惜的是没过多久,他们就想明白了,真是啧啧啊
历史 日本
史上最强日本史2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樱雪丸 凤凰出版社 2010
《史上最强日本史2》简介: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日本的历史,《史上最强日本史2》是其第二部。上部讲到,丰臣秀吉用自己的铁血手腕结束了战国的乱世,但长达上百年的动乱,使得日本国贫民弱,各种矛盾并没有随着和平的到来而逐渐消弭。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朝鲜局势告急,作为宗主国的大明王朝决定出兵援救。于是,明朝和朝鲜的联军并肩作战,和日军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斗,最终迫使日本撤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狂妄计划。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因此郁郁而终,其子丰臣秀赖年弱,导致大权旁落。最终,以维护丰臣家政权为己任的石田三成,与当时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德川家康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双方各自拉帮结派,机关算尽,最后在关原决战中,德川家康一举击败石田三成,最终夺取了整个天下,并建立了德川幕府,拉开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时代。
《史上最强日本史2》以史实为基础,以具体事件为主线,致力于揭示复杂历史事件背后的玄机,并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化为通俗流畅的文字,极具可读性。
2015年4月20日 已读
休憩31st,没两星那么差,可惜一月前才读过亲王殿相同历史时期作品,以至于货比货扔,祥瑞御免,家宅平安,啧啧
历史 战国 日本
史上最强日本史 豆瓣
6.9 (9 个评分) 作者: 樱雪丸 凤凰出版社 2010 - 6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了从1543年到1868年这三百多年间日本的战国乱世,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任务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江户幕府十五代将军和其他武士,商人等命运进行全景展示,比较注重对当时日本战争历史的叙述,对江户(东京)的“町文化”则着墨最多,并穿插了对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百姓生活的演义。
2015年4月20日 已读
休憩30th,使此书知名的莫过于日本右翼抗议风波,实则大可不必,此书并无多少价值,只是通俗化历史,快餐类读物的作品之一,欠深度,缺广度,趣味性也相当一般,网评此书文风酷似当年明月,实乃春秋笔法,优于此书日本史如宛如梦幻等名气反不如本书,也算吊诡了,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信长家康起笔而非更有标志性的山名细川本就说明问题了,读来消遣就好,能勾起兴趣更妙,认真你就输了。
历史 战国 日本
明治维新的国度 豆瓣
Meiji Ishin
作者: 宗泽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 11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明治维新对日本及其邻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搜集整理日本所藏的数据文件,通过展示上千幅古写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明治维新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本书不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明治维新和近代日本,而且可与中国同时期的“洋务运动” 对比,使读者深刻认识和冷静反思中日在近代化历程中所存在诸多差异和巨大差距。
2015年3月29日 已读
修行9th,作者自己分析评点的私货几近于无,涵盖内容则全面丰富,日本人民思维文化的特点可以说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与50年代的中国酷似,赤贫到几乎一无所有而思想积极上进,一心为国天下为公,走向共和中少女卖身捐钱造军舰的事情在这背景下看自然而然,当时社会问题巨大而民众毫不在意,算是不可复制的黄金时段。另外全民识字全民阅读这个好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这太可怕了,就算今天日本大多数人每天读的都是轻小说也太可怕了。越来越无法抑制对日本民心与文化的喜爱,真是木有办法啊。另外,福泽谕吉一生粉。此书绝佳。
世界史 历史 文化 日本
山的那一边 豆瓣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作者: [英] 李德·哈特 译者: 张和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015年3月25日 已读
修行7th,李德哈特就是这么好看,直接采访古德里安龙德施泰特曼陀菲尔这等level人物,记载其各自满腹苦辛,希特勒独断专行的军事决策方式所犯下的错误是很多个敦刻尔克,而敦刻尔克尚可用内心尊崇英国来解释,后期频仍的错误委实没有理由用来洗地。德国满天将星在大方针错失如此,具体战事束手束脚如此,与黑塔利亚同盟被扯后腿如此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如斯之久,足以证明实力了,璀璨星河啊,人类群星闪耀时啊,唉。
二战 军事 历史 战争 李德·哈特
上下五千年 豆瓣
8.1 (37 个评分) 作者: 林汉达 / 曹余章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 - 11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2015年3月6日 已读
随手标1st,我对历史的热爱应该始于此书,南北朝演义完成的是性启蒙什么的,即使现在想起来也是很喜欢的,不知道这本书算不算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呢
历史
《七十年代》续集 豆瓣
作者: 北島 李陀主編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 7
編輯《七十年代》第二集,動力可以說完全來自讀者的鼓勵。我們很重視讀者對第一集的批評,其中之一,是參與回憶的作者不夠廣泛,在七十年代這個“歷史夾縫”生存、生活、成長的人們,應該包括各個方面、各個階層,為什麼執筆回憶的,大多是一些文化人,特別是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的人居多,由他們構成七十年代回憶的主體? 在這第二集的編輯中,我們擴大作者面積和層次。
本書幾十位作者,從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就一步跨入一個罕有的歷史夾縫當中,並且在如此沉重的歷史擠壓裏倔强生長和成熟起來,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後,不但長大成人,而且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其走向和命運一直為人特別關注的知識群體。
2015年2月10日 已读
休憩15th,那个时代啊,唯有燃烧的求知欲令人神往,读到后来,审美疲劳,开始疲惫,通篇挥之不去的毛,如跗骨之蛆,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别了,再也别回来。北岛李陀序言中称曾计划六十七十八十每个年代四本,谁知七十第二部已经疲惫不堪无以为继,我想我知道了那种微妙的疲惫感受,那决定一切的原因,虽然我还是读了个通宵,一夜读完
北岛 历史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 豆瓣
作者: 高拜石 作家出版社 2003 - 9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特,颇多鲜为人知和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垦,王公大臣,以至义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异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锁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2015年2月1日 已读
休憩14th,历时两年读完,史料价值不错,胜在全面
历史 高拜石
天国之秋 豆瓣 Goodreads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
8.3 (60 个评分) 作者: [美] 裴士锋 译者: 黄中宪、谭伯牛 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11
2012年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第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 作。
——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 《论中国》《大外交》等书作者
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一八五〇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等书作者
2015年1月29日 已读
休憩12nd,历史的细节汇总,对我有价值的部分是传教士的心态,他们并非全盘接受了洪秀全版基督教,而是试图让一个基督教式政权占领中国后调整教义,不过一是洪秀全昏聩,二是西方政府态度与宗教利益不一致,也算得天之幸。曾国藩原来是个辣手人屠,比国荃狠毒多了,和我印象正相反。说实话这本书一点也不好看,谁把它拿走吧,二十块,啧啧
中国历史 历史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豆瓣 Goodreads
五德玄奇编年史
5.6 (22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2
这是一部最精短、更生动的中国通史。“文字鬼才”马伯庸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线索;打破以政治大事为纬、以帝王更替为经的写史手法,用最新颖的主题“王朝的德性”重新串联历史;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点,将枯燥单调的历史真实变得新鲜有趣。
翻开《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接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读完本书,你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架构起中国历史的轮廓;在轻松、欢乐的行文中,领悟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2015年1月15日 已读
休憩6th,亲王居然也干这事,书值一星,一星感情分,祥瑞御免。这种程度的书半个月写一本毫无问题,亲王也在消费自己名头了,可惜可叹
历史 马伯庸
触电的帝国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 阎乃川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 4
电报,最初被国人视为是神奇至极的千里传音之术,是外国商人们死死盯住的大饼。清廷闭塞,开始时不愿引进神术,更不愿让鬼佬们来显摆,禁得死死的。聪明大胆的洋商先斩后奏,偷整了电报站好开心。结果遇到个牛逼市长,向市民吹电线杆吸人魂魄抽地精华之类的神风,民间自发把电报站整阉了。洋商找靠山告状,结果市长早已经把他们犯规的罪证先发过信,暗示权当私了得了。于是洋商眼泪默默往海外流也不敢做声。市长顺此时机卖好人,放宽了禁令允许建站,但是不准接海线,洋商碰灰之后再得恩典也十分欢喜。于是电报兴起,然后成为政治家们或者公知用于表态骂人树形象的有效工具……
2015年1月13日 已读
休憩4th,亲王作品,祥瑞御免,最近陆续将亲王作品买齐,皆因一本帝国的荣耀令我忽然想起亲王老爷等一干人实属胸中甲兵峥嵘,不只是游戏人间撒欢吐槽的我辈八嘎。电报史貌小实大,趣味与历史意义并重,看得很补也很投入,一气呵成,不愧是亲王殿下啊,啧啧
中国历史 历史 马伯庸
晋书(全十册)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房玄龄 中华书局 1996 - 4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傅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
它的叙事从司马懿开始,到刘裕取东晋为止,记载了西晋和东晋封建王朝的兴亡史,并用“载记”形式,兼叙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史实。
2015年1月8日 已读
修行2nd,同志们,战友们,红卫兵小将们,如果你也喜欢同时读很多本书,那么请记住,这些书里的大部头可能会因为这个习惯而被耽误很久很久...11年起读此书,15年读完,真是要掬一把辛酸老泪。晋书开始,二十四史进入后“四史”时代,总体质量一大下滑,不过还是必须要读的,想当初我菜B到猜测了半天石季龙是谁,战绩如此彪炳,直到石勒死才猛醒,丫不是石虎吗!啧啧,不为昨日之我羞愧是多么难的人生状态啊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历史
联大八年 豆瓣
7.4 (13 个评分) 作者: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 新星出版社 2010 - 6
本书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七月,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有价值的联大文献。本书文字朴实,内容丰富,主要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三部分组成。
“历史回顾”介绍了联大校史上一系列比较重大的事件,如倒孔运动、五四纪念活动、壁报活动、文艺活动、“一二•一”运动及民主运动等;“联大生活”包罗甚广,既有跑警报这样别致的“教授生活之一章”,也有衣食住行之类“片断的回忆”,还有助教、兼差、从军、译训、社团等各种生活实录;“联大教授”前三篇文章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教授介绍》一文由学生写老师,刻画出联大教授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形象,读来别有风味。
2014年12月24日 已读
休憩109th,此书虽然不过是本史料集但妙趣横生,一二一惨案一段,新闻报道与檄文与535如出一辙,所差只有名词与时间,第一篇叙述西南联大学生苦楚,为之洗地的序言配合未央歌与汪曾祺寡妇英嫂一篇读简直妙绝,另外此书明确提到戈扬,为我所见第一本。最后,我再也不笑话乌青和赵丽华了,他们的诗作是西南联大平均水准,这本书我打算送给何弃疗,如是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