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随喜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5 - 1
一切人生的历程都是悲情,所谓红尘是苦生命悲凉。但是我们能不能随缘而喜,不生苦恼,以喜悦的心情来看待人生?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随喜菩提是菩提系列的第九部,说作者呈现给读者的一份叫喜悦的礼物,让那些忘了微笑,愁眉深锁的人,都能品味到生命的芳香。
如意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6
生命中不能没有风雨,风雨来时又如何?我们能平安过日,固然应该欢喜,但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的心,因为我们如果没有真正的受苦,就无法会意真是的喜乐。这是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希望读到它的人,能在自己生命的悬崖断壁,污泥秽地,漠漠黄沙里,开出幽兰,清莲,仙人掌花,将忧患移植成平安,欢喜,如意的日子。
宝瓶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5 - 1
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着的瓶塞盖住,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宝瓶菩提》是菩提系列的散文的第七部,希望它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让和风进入我们的胸腹,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使我们澄明如云。
清凉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9
面对压力和烦恼,我们是不是有远远的清凉甘露》在冰天雪地的历程,我们是不是有不熄的熊熊烈火?在无边的黑暗长夜,我们是不是已点燃了一盏明灯?这是作者的菩提系列第六部,作者希望给热恼的人间带来一丝清凉,那清凉也许不多,但感受到细微的清凉,使我们可以再走很长的路,而不感到口渴。
凤眼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11
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色泽精致古朴,每一粒上面都有一颗美丽优雅的眼睛。它启示我们应该具有独特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注视无常的人间,才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憾恨。这是菩提系列的第二部,作者希望借着凤眼,我们能有一种平淡安闲的心情,让每一个烦恼化成智慧的清气,并且带来更深的沉思和觉悟。
红尘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5 - 2
红尘是情境,菩提自在心。要找到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是不可能的,有菩提的人却可用澄澈的心来对待滚滚红尘,这是菩提系列的第八部,作者以澄彻的关照,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使我们有美丽的心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让我们知道:红尘是觉悟的开始,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拈花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11
人生在某种层次上,真像一张签纸,当我们偶然抽到一张下下签的时候,是否心情沉重,在静夜无人之际,默默饮着生命的苦汁,心里呐喊着痛苦的呼声?这是菩提系列的第五部,有如生命之河上漂浮的花瓣,清新而美艳。它告诉我们,对一个坦荡无疑的生命,到处都是纯净的白纸,我们应把一切缺憾还诸天地,用真实的自我面对万般波折的人间。
紫色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11
我们无法拒绝死亡,甚至连老去都无法抗拒。面对每时每刻无不在衰老的事实,我们希望老的时候拥有什么?是名誉、财富、地位?还是子孙、快乐、健康?这是菩提系列的第一部,作者辛苦备尝,辑录下尊贵的觉悟,上品的智慧,是希望大家都成为有智慧的人,能坦然的面对无常,面对时光的流逝,甚至面对死亡。
星月菩提 豆瓣
作者: 台湾 林清玄 作家出版社 1993 - 9
时光不断前行,在这个匆忙的时代,工作的紧张,精神的重负,使我们仿佛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如何开启心中的星月?如何让心中的星月使我们在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这是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细微的爱离鉴照动人的智慧,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
大宅门(上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郭宝昌 作家出版社 2001 - 3
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结下深仇,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了二儿媳白文氏身上。三爷白颖宇乃纨绔子弟,使白家支离破碎。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之中运筹帷幄,费尽心机终将老号盘回,一举成为白府当家人。然而,白文氏却管教不了儿子白景琦,他从小顽劣,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服,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订终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三爷颖宇当了汉奸,可是大姐白雅萍却被鬼子轮奸。景琦对侵略军充满仇恨,与一反战日兵结为好友,又为了给老师季宗布报仇,杀死了一个德国兵,连闯大祸,在三爷颖宇的威胁下,白文氏不得不将景琦和已怀孕的黄春赶出家门。景琦携黄春闯荡济南,创下一番事业,却又因与名妓杨九红的感情纠葛得罪提督府,被下大狱,后被堂姐白玉芬救出,京城白府也是一波三折,无赖韩荣发混入白府讹诈,气死了二爷颖轩。
妞妞 豆瓣
7.3 (36 个评分) 作者: 周国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对于作者夫妇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
王菲为什么不爱我 豆瓣
作者: 橡子 2001 - 9
匆忙间整理出了这本书,一时间竟找不到感觉。 高中的时候,刚学写作,把发表和出书看得很隆重,不厌其烦地满世界投稿。那时候,就算发表一篇小东西,都乐得不行,现在,出一本厚书也麻木得很,没什么快感。真的学会使用文字的时候,人也就老了。我不知道福克纳领诺贝尔文学奖时有什么感觉,我估计跟我现在这会儿差不多。懒洋洋地想着,有一本书要出来了,如此而已。这就是写作带给我们的福利吗? 这本书收录了我
谁比谁活得更长 豆瓣
作者: ·杜丽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 - 9
1988年5月4日,是北大校庆九十周年。整个学校都在狂欢。晚上,我一个人在校园里游荡,碰上高年级的学姐易敏,她和几个作家班的学员在一起,我也跟他们一起去喝咖啡。其中有女诗人伊蕾。我早已听说过她的名字。第一次见到她人,在咖啡厅暗红的光里,我被她的脸震慑住了——二十岁了,我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张被磨损的女人的脸,那脸上有一种被痛苦、被屈辱、被岁月毁坏的无形的痕迹,有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痛楚与冶荡。只可惜我当时太小,无法领略那张憔悴的脸上动人的美。相反,坐在她的对面,我替她害羞:她这样堂皇地坐在那里。

很晚我才去读她的诗——1995年4月12日,我在书店里买了一本1990年出版的她的诗集:《女性年龄》,我翻到后记,第一句话就是:“我好象天生就老了。”我为什么没有更早地读到?
写在人生边上 豆瓣
9.0 (50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2000 - 5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中国人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郝志东 / 沈益洪 学林出版社 1994
《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林语堂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他的著作,在东西方都极受欢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以至现今美国大的图书馆几乎都收藏有他的著作。
《中国人》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是应美国纽约庄台(John Day)公司之约,1934年用英语写就的,1935年由雷诺与希师阁(Reynal & Hitchcock)公司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
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推崇备至。1936年,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William Heinemann)公司再版,以后曾被译成俄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这部《中国人》全译本除了补上原著第十章第六节《蒋介石其人其谋》、1935年初版《收场语》(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真相》、《领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出路》等重要而容易引起误读、误解的篇章),还增添了译者附记、索引等。这样不仅恢复原著的“全貌”,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林语堂这部原著的当年风采与全书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