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锁春记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张欣 作家出版社 2007 - 1
《锁春记》讲述了金融界精英庄世博年届四十,事业蒸蒸日上,感情却危机四伏。三个性格、背景各异的女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因庄世博在她们生命中的意义而发生变化。沉静自若、独立自我的查宛丹原是击剑运动员,庄世博的结发妻子;人淡如菊、高洁睿智的大学教师庄芷言是庄世博的妹妹;时髦漂亮、出身低微的电视台主持人叶丛碧是庄世博的情人。作者满怀理解和同情,敏锐地抓住当代女性面临的重重无奈、压力和困窘,描写了她们背后的痛苦和艰辛。正如王尔德所感叹的“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犯骇人听闻的错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痛惜的人生。
张欣说:“我选择写这样一个故事,来源于对女性世界的巨大困惑。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是正面的,坚韧的,始终如一的。我有许多女性朋友,尤其是成功人士,她们的执著可以说无坚不摧,但对于执著背后的痛苦和艰辛,几乎很少被人关注或者关心。
2021年8月31日 已读
作为张欣的老读者,我觉得这一本写得还不错。当然,人物很单薄也是老毛病,但是拿来当休闲读物已经足够了。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豆瓣
7.3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赵江 译林出版社 2014 - 10
《信》是东野圭吾第四度入围直木奖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杀人;而原本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弟弟武岛直贵,则因为哥哥突如其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弟弟的精神债务,从此坠入社会歧视的轮回。
一封封寄自高墙之内的家信,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无尽牵挂,同时也为弟弟带来了无尽的噩运。究竟,兄弟二人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这部关注犯罪者家属生存问题的作品,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将谜团指向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因此被东野圭吾研究者认为是其集大成的作品。
《信》最早在“日本三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周日版上连载,于2003年3月由每曰新闻社出版单行本。三年后被搬上银幕,由偶像影星山田孝之、玉山铁二和泽尻英龙华担当主演。2006年底,与电影同期推出的文库本小说,一个月内即热卖100万册,创下了出版方“文艺春秋”旗下图书销量突破百万的最快纪录。
2021年8月24日 已读
4.5,读了好多本没有味道的东野圭吾后,从几年前购买的电子书里找出了这一本。标题《信》含义丰富,既是哥哥的来信,也指信义和信任。此书不是推理却能吸引人一口气把它读完,并且探讨了深刻的犯罪伦理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值得推荐。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考工记 Goodreads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花城出版社 2018 - 9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载了各种工艺的规范及体系。
王安忆写《考工记》,却是带着历史的长焦,描述一位上海洋场小开,逐渐蜕变成普通劳动者的过程。
出生世家的陈书玉,历经战乱,回到考究而破落的上海老宅,与合称“西厢四小开”的三位挚友,憧憬着延续殷实家业、展开安稳人 生。然而,时代大潮一波又一波冲击而来,文弱青涩的他们,猝不及防,被裹挟着,仓皇应对,各奔东西,音信杳然。陈书玉渐成一件不能自主的器物,一再退隐,在与老宅的共守中,共同经受一次又一次的修缮和改造,里里外外,终致人屋一体,互为写照。
半个多世纪前的“西厢四小开”,各自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他们是千万上海工商业者的缩影,是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沧桑注脚。
继《长恨歌》之后,《考工记》是王安忆书写的又一部低回慢转的上海别传,而“上海的正史,隔着十万八千里,是别人家的事,故事中的人,也浑然不觉”。
2021年8月14日 已读
除了佩服还是佩服。一个成名多年的作家过了花甲之年居然用功至此,竟连成型已久的文风都能更改。王安忆在此书中抛弃了此前相当风格化的黏腻语感,以急促的短句串起全书,固然会给人飘忽不实之感,但焉知这不是作家勾勒已然风干的历史骨架之用意所在呢。标题所指必然不仅是老屋的构造,却也是人世之工、人所穿越和背负的历史的形状。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王安忆
死亡护理师 豆瓣 Goodreads
ロスト・ケア
8.4 (28 个评分) 作者: [日]叶真中显 译者: 代珂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1
当活着变成诅咒,亲情沦为束缚,
真的只有死亡才是救赎?
【争议】《绝叫》作者冲击三观的争议作
【杰作】绫辻行人&今野敏:无可挑剔的杰作!
【预见】预见数起轰动日本的护理杀人案
【绝望】一亿日本人正面临的绝望现实
大奖评委全员盛赞,
松本清张之后新一代社会派推理旗手。
如何杀害四十三人,却不被人憎恨?
“我是杀了人,但我的杀戮解脱了那些老人,也拯救了他们的家人。这就是 ‘死亡护理’。”
~~~~~~~~~~
【“他”】
站在被告席上的“他”,前后共计杀害四十三人。发生于“二战”后的连环杀人案中,此案死亡人数最多。被害者几乎都是老人。
在这场审判中,“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判决结果除死刑外别无可能。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露出了微笑。
【羽田洋子】
被害人家属羽田洋子,在旁听席抬头看向“他”。
洋子的母亲被“他”杀害了。但时至今日,洋子的心里终于再也涌不起对“他”的愤怒和憎恨。
洋子有种冲动,她想去问一问其他那些被害人家属——
喂,你们觉不觉得自己是被“他”拯救了?
【大友秀树】
“他”被判处死刑的消息传到了检察官大友秀树耳中。
“他”应该不会上诉。这一点大友很清楚。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不光是杀人。罪行暴露,还有法庭审判,甚至死刑,这些都是。
只是待大友意识到一切的真相时,已经太晚了……
~~~~~~~~~~
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获奖评语:
【绫辻行人】
能够勇敢直面如此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普遍性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故事开头便十分吸引人,中期更是引人入胜,结尾震撼又感动,令人心服口服。
【今野敏】
《死亡护理师》是无可挑剔的杰作。故事脉络设计之精妙让我深感佩服。
【近藤史惠】
不论优秀的悬疑性、故事的脉络,还是面对“护理”这一敏感问题时的公正立场,都令人赞叹。
【藤田宜永】
我参加过很多奖项的评审会,但像这本书一样获得全场一致肯定的作品真的少之又少。
《死亡护理师》不论文笔、诡计,还是情节走向等种种方面都胜过其他作品一筹。
此外,每位评委盛赞的重点都有所不同,这也充分反映了这部作品的质量之扎实。
叛逆者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畀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5
本书为畀愚创作的中篇小说精品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聚焦于国共两党情报人员的斗智斗勇,英雄、暗杀、战争、爱情、复仇,诸多好看故事元素兼具。
《叛逆者》既有对生命的尊重,对小人物跌宕命运的悲悯,也有爱情的邂逅与唏嘘,信仰的抉择与坚守。根据本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正在拍摄。
The Glass Menagerie 豆瓣 Goodreads
8.8 (5 个评分) 作者: Tennessee Williams New Directions 1999 - 6
No play in the modern theatre has so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and heart of the American public as Tennessee Williams's The Glass Menagerie. Menagerie was Williams's first popular success and launched the brilliant, if somewhat controversial, career of our pre-eminent lyric playwright. Since its premiere in Chicago in 1944, with the legendary Laurette Taylor in the role of Amanda, the play has been the bravura piece for great actresses from Jessica Tandy to Joanne Woodward, and is studied and performed in classrooms and theatres around the world. The Glass Menagerie (in the reading text the author preferred) is now available only in its New Directions Paperbook edition. A new introduction by prominent Williams scholar Robert Bray, editor of The Tennessee Williams Annual Review, reappraises the play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fter it won the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 "More than fifty years after telling his story of a family whose lives form a triangle of quiet desperation, Williams's mellifluous voice still resonates deeply and universally." This edition of The Glass Menagerie also includes Williams's essay on the impact of sudden fame on a struggling writer, "The Catastrophe of Success," as well as a short section of Williams's own "Production Notes." The cover features the classic line drawing by Alvin Lustig, originally done for the 1949 New Directions edition.
2021年7月28日 已读
T.W. 对不幸的南方女性的深切理解与同情特别动人,在这个剧本里也调动了舞台所能提供的一切声光条件去烘托气氛,但可能是对人物前史铺垫不够的关系,悲剧的力度不及《欲望号街车》。
外国文学 戏剧 文学 美国 英语文学
Sula 豆瓣
作者: Toni Morrison Vintage 2004 - 6
Two girls who grow up to become women. Two friends who become something worse than enemies. In this brilliantly imagined novel, Toni Morrison tells the story of Nel Wright and Sula Peace, who meet as children in the small town of Medallion, Ohio. Their devotion is fierce enough to withstand bullies and the burden of a dreadful secret. It endures even after Nel has grown up to be a pillar of the black community and Sula has become a pariah. But their friendship ends in an unforgivable betrayal—or does it end? Terrifying, comic, ribald and tragic, Sula is a work that overflows with life.
2021年7月24日 已读
虽然仅以“黑人”和“女性”的标签来解读莫奶奶的作品未免流于简单化了,但这部作品所传递出的声音的确负载了这两个标签的历史意义。幽灵般的主人公,淡到几乎没有的情节,优美如百灵歌唱的文字。沉痛,真的太沉重了,读至最后一页,尤其令人撕心裂肺。可以理解她后来为什么又写了《宠儿》这样的故事。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美国 英语文学
白夜追凶 豆瓣
6.5 (10 个评分) 作者: 指纹 / 谢十三 长江出版社 2017 - 7
一场灭门惨案,让原本逍遥浪荡的关宏宇成了在逃通缉嫌犯,身为刑侦支队队长的双胞胎哥哥关宏峰誓要查出真相,但出于亲属回避的原则,警队禁止他参与灭门案的调查,关宏峰义愤辞职。调任代支队长的周巡出于破案压力,也为了追寻关宏宇的下落,设计让离职的关宏峰以“编外顾问”的身份继续参与重案调查。然而警队所有人都被隐瞒了,由于罹患“黑暗恐惧症”,白天出现在警队的“顾问关宏峰”,其实是由孪生弟弟、在逃嫌犯关宏宇代替……
白金数据 豆瓣
プラチナデータ
6.9 (4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王蕴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
凶手,竟然是我自己?!
傍晚六点十二分,数学天才蓼科早树和哥哥被杀死在七层的房间里。整栋大楼的走廊、电梯都装有监控器,24小时有人查看,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七层只有蓼科兄妹二人。楼层的门禁,并未遭到破坏。现场留下的枪属于此前犯下数起案件的NF13。而蓼科早树身上的毛发却属于另一个人——我?!
《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推理天王东野圭吾的烧脑巨献。拥有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远远超越“推理小说”范畴。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是自我救赎,也是对人性的深层读写。
坏女人 豆瓣
8.2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松本清张 著 / (日)宫部美雪 导读 译者: 娄美莲 / 刘子倩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继《大手笔》之后的《松本清张杰作选》(第二部),延续第一本格式,由日本平民天后宫部美雪撰写导读,并严格遴选出八篇风格不同,又颇具代表性的清张式短篇小说。
本书主编宫部美雪在评价这套书时说,虽然冠上了主编这个严肃的头衔,但对我来说,这件差事就好比漫步花海般快乐。当我纵身跃 入松本清张这个巨人的大脚印里一看,在深度几乎与我等高的脚印中,之间色彩缤纷的花朵肆意绽放。
松本清张说:“我只写我喜欢的故事。”阅读,本就该从心底的喜爱出发。相信通过《坏女人》,松本清张和宫部美雪的创作快乐、阅读体验一一和你分享。
翟永明的诗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翟永明 2012 - 4
《翟永明的诗》是“蓝星诗库”系列之一,选入翟永明短诗数十首,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集中翟永明诗歌精华的选本,同时对翟永明诗歌世界的有机性有所反映。具体内容包括寻找的钥匙、静安庄、绿房间、迷途的女人、肖像、称之为一切、年轻的褐色植物等。
西川的诗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西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6
西川,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现执教于北京某高校。出版有诗集《大意如此》、《西川的诗》、《虚构的家谱》,散文集《水渍》,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以及《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编有《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西川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其中包括现代汉诗奖、鲁迅文学奖,曾于199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1999年在德国魏玛论文比赛中进入全世界前10名。
肖开愚的诗 豆瓣
作者: 肖开愚 2004 - 6
肖开愚是最典型的90年代诗人,如果90年代诗歌能够在诗学意义上成立的话。由于对纤巧诗风的厌恶,也由于对"现时"所采取的乐观态度,肖开愚有意将他的诗打造成开阔、粗糙、扎实的模样。同时,肖开愚的诗也具备风格上的多样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面目各异的作品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激发和催促。1996年肖开愚完成了他迄今为止的最重要的作品《向杜甫致敬》,作品由10首100余行的诗作组成,集中探讨了他关心的两个问题:诗艺和现实。肖开愚的主要作品还包括《动物园》和《来自海南岛的诅咒》。肖开愚的诗在一种"复杂性"的要求下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诗人和社会之间的难以摆脱的对立关系。
顾城的诗 豆瓣
8.8 (79 个评分) 作者: 顾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顾城的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黑眼睛》的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删节和补充。其中有些诗是第一次发表。突出了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特点,稍兼顾全面。编排上基本上按照写作年月,但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以利阅读诗感的连贯。
中国诗歌评论:诗在上游 豆瓣
作者: 萧开愚 / 臧棣 2013 - 1
《中国诗歌评论:诗在上游(2012春夏号)》由萧开愚、臧棣、张曙光主编。本期诗论主题涉及诗歌的译介和传播、诗歌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文书同时收录了姜涛、胡续冬、王璞、王敖、杨小滨、张曙光、臧棣等二十余位著名诗人的优秀诗作,以及数篇对诗歌文本化细读的诗评作品。
困兽之诗 豆瓣
Poems of Ironbeast
作者: 何怀素 上海三联书店 2021 - 5
这本诗集精选了诗人2016年至2020年创作的诗作,呈现了对其自身内在世界的采掘过程,明显走向了形而上学的探索。生与死、爱与恨、时间与空间、命运与人生、虚无与存在、日常与精神、道德与情感、自我与他者等抽象概念直接进入诗中,体现了抽象和具象、理性和感性、宏大与细微的合一性。她的诗,打开了自我,展示了个体内在的孤独与不可言说的困顿;同时也打开了世界,代表了对一切可能性的追求。当人一旦跃入这些诗篇,就能够强烈地感知到某个自我的存在,可能那正是诗人内心“巨兽咆哮的风暴”。
2021年5月30日 已读
虽然作者笔触的细腻和感受的纤敏都可能与她的女性性别有关,但更与这些特点有关的则是她对现代人处境的体悟和关切。我认为,就其写作而言,诗人的女性身份只在我们谈论女性诗歌创作谱系的时候可能是有意义的。她在这部诗集里呈现出来的书写,本质上是一个当代中国人在努力生活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神性。这些文字所发出的寂静之声,是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对话的声音,它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并因此而远远超越了性别角色所涵盖的领域。
中国文学 文学 诗歌
Flotsam 豆瓣
作者: Remarque, Erich Maria 译者: Lindley, Denver Random House 2013
Political dissidents, Jews, medical students, petty criminals. Among the thousands of displaced persons traveling the unpaved roads of Europe, there are Steiner and Kern. Both have irritated officials for outstaying their cold two-week welcome in Czechoslovakia. And so they must leave. Not that either has any place to go. Not in 1939. But when a man is led by a guard to the border of one country, he must try another one. Until he is escorted from that one too.
Living hand-to-mouth, selling shoelaces and safety pins for a few pennies, there are still pleasures to be had in such a life. Paris, for one; love for another. For amidst the heartless cruelty and cold-blooded laws of the Nazi state, there is still humanity and kindness. And there is incomparable joy in falling in love, surviving, and telling your story so it is never forgotten.
2021年5月13日 已读
雷马克是我读到过的描写夜色最动人的作家。从《凯旋门》到《里斯本之夜》再到《流亡曲》(按我的阅读顺序),我读到了写不尽的动荡年代里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源于世界的敌意和来自他人的温度。雷马克,我永远的德语情人,他温柔彻骨又宁静克制的笔触穿越近一个世纪的冷冽与混乱,穿过语言和符号的重重磨损及转折,在这个迟来的春日深刻地抵达了我。不论在什么样的年代里坚持活着,也无非是为了那一点虚幻的温暖。所幸通过这些历经岁月磨砺的文字,我们还有梦可做。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大手笔 豆瓣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松本清张 / (日)宫部美雪 导读 译者: 刘子倩 新星出版社 2012 - 11
《大手笔》是一代宗师松本清张的小说杰作选的第一部。为了向文学大师松本清张致敬,日本文春文库邀请宫部美雪主编并导读一套松本清张杰作选,作为“日本平民作家的代表”、“松本清张的女儿”的宫部美雪,以漫步花径、鲡龙探珠的心境选编了这套松本清张的杰作,并亲自为重要篇章导读。这套书 系的选品从松本清张文学地位、女性犯罪和社会批判等领域的独特视角出发,严选了松本在这些领域的短篇代表作品,在台湾的独步排行榜上力压《白夜行》《姑获鸟之夏》成为年度推理悬疑冠军作品(台湾译名《松本清张短篇杰作选》),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本书主编宫部美雪在评价这套书时说,虽然冠上了主编这个严肃的头衔,但对我来说,这件差事就好比漫步花海般快乐。当我纵身跃入松本清张这个巨人的大脚印里一看,在深度几乎与我等高的脚印中,之间色彩缤纷的花朵肆意绽放。
松本清张说:“我只写我喜欢的故事。”阅读,本就该从心底的喜爱出发。相信通过《大手笔》,松本清张和宫部美雪的创作快乐、阅读体验一一和你分享。
就像抬头便能看见月亮和太阳一般,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一抬头看见的,就是松本清张的那些作品。松本清张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宫部美雪
松本清张雄踞日本畅销作家冠军宝座二十多年,不过“畅销”却不见得等于“受欢迎”,松本清张从来不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作家,因为太过真实,日本人普遍不愿意外人透过松本的笔,来看日本、了解日本。
—— 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 杨照
一个作家大概要经受三种评论,在世时读者的褒贬、媒体的盖棺论定、研究者的历史评价。松本清张说,自己出道晚,剩下的时间全部都用于作 家活动。到1992年去世,40年间写了10多万张稿纸,全集有66卷之多。三十年前读松本清张似乎早了点,大概当下读,正当其时也。
——著名评论家 李长声
松本清张是战后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时期的“社会良心”。
——著名东亚问题学者孙柠
日本四十年来出了二十四个首相,可是究竟哪个首相做过了些什么,早就消失在人民的记忆汪洋里,然而松元清张和森村诚一的作品却有如暮鼓晨钟,至今仍屹立在历史长河中。这种分别,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对于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事,人民是不会忘记。
——安裕
不论如何,只要见到松本清张这个名字,我都会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大器晚成、尝尽人间冷暖才获得成功的作家,一个被井上靖鄙夷,却艰苦卓绝奋斗的普通人。
——颜强 2012年10月16日《足球周刊》第545期“颜强视点”专栏
大学时代,我读完了松本清张的所有作品,他是影响我创作生涯最深的作家。
——东野圭吾
松本清张是社会派推理小说之父,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拜读他的作品。
——京极夏彦
我是松本清张的超级粉丝。
——岛田庄司
读了松本清张的作品之后,我才想当推理小说作家。
——西村京太郎
没有松本清张,何谈日本推理?
——午夜文库
寄居者 豆瓣
作者: 严歌苓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9
1939年,战争近在眼前,而我选择留在上海。西边的战火把大批犹太人带到了这里,也包括我的彼得·寇恩。那个夜晚,一家徐家汇法式餐厅的钢琴旁,改变我一生的故事开始了。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抗战时期的上海,大小姐枚爱上一位从欧洲逃难而来的犹太男子。为了能让爱人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躲避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的"解决方案",枚成为了另一位美国犹太青年的未婚妻,以偷取他的身份。中国人与犹太人、大上海与小世界,没有人能逃脱寄居者的命运;爱情与信仰、忠诚与背叛--在这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乱世里,三人的命运就此展开。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2021年4月17日 已读
无法卒读,费半天劲也只能勉强读到三分之二便无法继续了。严氏的语感一向油腻,在这本书里更是轻佻得无以复加。可能算是一个好故事,却谈不上是好小说。好作家必有能力留白,严却总写得非常满,满到仿佛故事中的人物已趴在读者耳边大口喘息。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