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24个比利 豆瓣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7.9 (1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邢世阳 湖岸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 6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或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多次自杀,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纽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
当比利闭上眼睛,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像是一个队伍,每个人承担不同任务
一个人格来承受我的痛苦
一个人格来表现我的快乐
一个人格来保护我的身体
一个人格来享受他人的关爱
一个人格来学习逃脱
……
【推荐】
◎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心理纪实的巅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之等待20年的“故事”,改编电影《拥挤的房间》(The Crowded Room)正在制作。启发了《搏击俱乐部》《致命ID》《禁闭岛》等烧脑电影!
◎比利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共同见证下接受彻底检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小S×阿信×吴奇隆×赵又廷×王心凌×陈乔恩×郑秀文×范玮琪×彭浩翔×钮承泽……港台众明星都在追看的一本心理纪实小说。潘玮柏更发行同名专辑!
◎日本五年狂销六百万册、中国台湾累计销售过百万册。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作者最负盛名作品。
2016年1月9日 已读
读得分分钟会生气起来_(:з」∠)_但对于这样的情况,为他们包揽全部困难并没有用处,其实所谓正常人,只是硬着头皮去承担痛苦而已。在年轻的时候有不同的人格为之承担,但总要结束。读了开头觉得这是交鬼,是么?说不清楚。
20世纪 美国
爱丽尔 豆瓣
Ariel
8.8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 包慧怡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
《爱丽尔》是美国著名诗人普拉斯的代表诗歌集。她在1963年2月11日自杀时,在书桌上留下了一个黑色的弹簧活页夹,里面是四十首诗作的手稿合集,集子最初的起名是《爱丽尔和其他诗》。后来由其丈夫根据该手稿顺序进行了整理和删减,并于1965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两个不同版本。
本版《爱丽尔》与之前两个版本完全不同——它收录了完整的40首诗歌,并严格照普拉斯最后留下的手稿顺序编排,更加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那时的心绪。
2015年12月30日 已读
榆树√ 山岭踏入白茫。/人或星辰/哀伤地望着我,我令他们失望。杀死单薄如纸的感觉。我喜欢黑色的立场。一次次酸雨/满天都是你。你总在那里/我诗行最后的颤栗呼吸。如今我从/泡沫走向麦地,一片波光粼粼的海。/孩子的哭喊/融进了墙。/而我/是一支箭,/那蒸腾的露珠,/自掘坟墓,在驱使之下,/瞬间冲入血红的/眼,清晨的炼锅。——妈呀这句段位比我那愚蠢的情诗高出五六七八层。
20世纪 美国 预言咏
红字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撒尼尔·霍桑 译者: 侍桁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 10
2015年12月3日 已读
心理戏到最后,通奸生了个娃的事实,就变成圣洁的爱情了;做错事儿了只要硬着头皮被指责一下,就是有个性有反抗精神了。作者真是偷换得一手好概念,三观也很了得。而且说是要批判清教徒,用的却都是天主教的段子。把传道人当成圣徒可是大忌;天使也并不是善人的同义词噢(微笑)
19世纪 美国
山间夏日 豆瓣
作者: [美国] 约翰·缪尔 译者: 川美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 - 8
《山间夏日》生动记述了他初次接触优胜美地山的那种兴奋和新鲜的经历。他对大自然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热爱。他的作品和行为教导了美国人用一种20世纪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自然。由于缪尔既带有19世纪理想主义的色彩,又有20世纪科学的精神,他的视野更为开阔,而他在实践与行动方面,也比他的先驱们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已经开始思索并着手解决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问题,因而使他在美国生态文学中占有不同凡响的地位。
2015年11月5日 已读
“浪费和死亡都不会成为我们悲叹的借口,而是应该因为生生不息且永不消失的宇宙财富而感到欢欣鼓舞。没有什么不会凋谢和死去,我们可以用忠实的态度去观察和等待它们重新回来。” 放羊真是基督兔的必修课_(:з」∠)_
19世纪 美国 需重读
Love is a Dog From Hell 豆瓣
6.7 (7 个评分) 作者: Charles Bukowski Ecco 2002 - 6
First published in 1977, Love Is a Dog from Hell is a collection of Bukowski's poetry from the mid-seventies. A classic in the Bukowski canon, Love Is a Dog from Hell is a raw, ly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exigencies, heartbreaks, and limits of love.
2015年8月22日 已读
She'll miss me-/ not my love/ but the taste of my blood,/ she's so good that I almost miss my death. We will taste the islands and the sea/ soon/ my fingers will/ rift/ through/ soft clean/hair/ songs such as no radio/ plays/ all sadness,grinning/ into flow. When I think of myself dead/ the air goes all white. 这也好叫爱的,只是嗜血嗜欲猎奇扭曲的刻耳柏洛斯罢了。
20世纪 美国 预言咏
智血 豆瓣
Wise Blood
作者: (美) 奥康纳 译者: 蔡亦默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乡村牧师家庭出身的黑兹尔从小就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在当兵参加战争的几年里,他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他发现自己的灵魂已然不复存在。复员后他离开家乡,到了一座名叫托金汉姆的城市,试图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然而沉溺于物质生活中的公众对他有关罪恶信仰的谈论漠不关心,而他所宣传的这种新教竞被人利用——假冒先知以行骗……《智血》是一部融神秘宗教与黑暗暴力于一体的杰作。该书出版时,其古怪的情节与荒诞的人物使得许多评论家难以接受。直到今天,其哥特式恐怖、阴冷的风格仍不免令初读此书的读者为之震惊。
2015年7月10日 已读
达到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亵渎,而亵渎的前提是真的在乎。但又说,真理背后并无真理,连有可亵渎的东西这一点都不可相信,奥康纳这算解构的一员么?给伊诺克和猩猩握手时那句“这是他到这座城市以来第一只向他伸出的手。它显得那么的温柔。”和最后的结局加一星。说毕晓普是最孤独的人,在我看却比不上奥康纳。智血的基调阴郁又荒诞,显得鬼魅,惨淡淡只有一弯毛月亮,像贝克特,正和现在的台风天气相衬。“只剩下一个手指还在脸前上下动弹,像是数时间。”太会写。“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正常的人不愿去好好享受生活呢?”当一个人晓得自律时,他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了。
20世纪 美国
钟形罩 豆瓣
The Bell Jar
8.7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 杨靖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这本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 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自杀未遂、接受心理治疗、重树自信期待返回社会,展开新生活的一系列过程。本文从“榜样缺失”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探讨埃斯特作为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男性社会压抑下所产生的孤独、绝望与挣扎的心灵历程以及反抗的必然性。
全优女孩埃斯特成为某时尚杂志征文比赛获奖者,谁知道这是她噩梦的开始……普拉斯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喜剧笔调下的本质是悲剧。人们拒绝认真对待一个女人丰富颤栗的情感,指望通过电休克疗法治愈心灵的绝望。事实上她已经令人恐惧地滑向疯狂的深渊。 普拉斯与另一位杰出诗人休斯的惊世恋情是二十世纪英美诗坛最大的公案,女诗人年仅三十岁便自杀自亡,她不曾预知自己会获得普利策奖,作品又极其畅销。虽然本书中“我”最终走出了黑暗,谁又能看透普拉斯本人内心的隐秘?
2015年5月11日 已读
淹死准是最仁慈的一种死法,而烧死是最残酷的。钟形罩如影随形,像勺子杀人魔,一勺子一勺子不急不慢把你打死为止,看似荒谬实则真实,但可幸它的脚步并不快。
20世纪 美国
庞德诗选:比萨诗章 豆瓣
Ezra Pound: The Pisan Cantos
作者: (美)伊兹拉·庞德 译者: 黄运特 漓江出版社 1998 - 2
2015年4月14日 已读
翻译不是最好,但又一想黄运特也写诗,是理解蚁巢倾覆的年代被囚诗人的感情的:既不肯接受已有的天堂,也造不出自己的天堂,于是在一开始大胆跳进去的地狱里永久徘徊。这是连悲壮和悲剧都谈不上的时代,主人公都如此懦弱、或无能。什么预言咏,什么呀,先知是只山猫,以利亚只会撸啊撸。庞德和乔伊斯找的东西,过了快一个世纪了还是没有答案。
20世纪 美国 预言咏
豆瓣
Home
作者: [美] 托妮·莫里森 译者: 刘昱含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最新作品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这是一个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奥普拉》
一本既美丽又残酷的书。——《出版人周刊》
《家》是关于治愈的可能性的充满希望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佐治亚的洛特斯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比任何战场都糟糕。在战场上,你至少有目标,有令人激动的事,有勇气,有赢的机会,也大有输的可能。死亡是实实在在的,可活着的滋味也是真真切切的。问题在于你没法预知结果。在洛特斯,你倒是可以预知结果,因为在这里没有未来,只有无尽的待消磨的时光。除了呼吸,没有别的目标,没有要战胜的东西,活着的唯一价值是看着其他人无声无息地死去。
除了星空,关于那个地方我没什么想念的。如果不是听说妹妹遇到了麻烦,我连回家的念头都不会有。别把我描画成什么满腔热血的英雄。我不得不回去,但我害怕。
2015年3月3日 已读
对于莫里森来说实在只能算是一般之作,高潮只有两个:兄承认自己对朝鲜小女孩儿的淫念并杀了她的过去;妹明白黑人&(出身潦草的)女性身份不能够成为自己的标签,自救者天救。以及我发现……相比之下,亚裔的地位比非洲裔美国人更低,只不过一是在异乡的人数没那么多,二是(为代表的)中国人比鬼佬机灵得多,显得没那么破碎罢了。汤婷婷写的时候也说毛子是鬼,但不恐惧不憎恨,是带有些看不起的远距离。
21世纪 美国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陈良廷 [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8
在他所有作品中,令海明威最早成名并且经久不衰的,当属他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陈述句为主,描写精准,对白简短,给读者以最直接生动的印象,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现当代作家。本书收录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小说。上册收录了1938年出版的作家的第一部完整的短篇小说集,即“首辑49篇”,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传世名篇;另有6篇未收入“首辑49篇”,而显然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一并放在“附录”中
2014年12月24日 已读
第一篇是我看得最明白的= =《大双心河》《白象似的群山》《第十个印第安人》的冰山手法怎么可以那么屌TUT!!《祖国对你说什么》和《向瑞士致敬》的对话描写能力和脑洞简直了。卧槽一个糙汉子都这么会写,怎么可以!!摘圣经句子做标题大开脑洞好像挺有趣的。p.s.一分减在翻译上= A=
20世纪 美国
宠儿 豆瓣
Beloved
作者: 托妮・莫里森 译者: 潘岳 / 雷格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 2
本书通过逃亡女黑奴塞丝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及对黑人心理的影响,它甚至超过了他们所受的苦难本身,本书意义深刻,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宠儿》堪称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女儿。虽然这已是18年前的往事,但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 《宠儿》获1987年度普利策奖。1998年,《宠儿》被搬上银幕,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饰演塞丝。
2014年12月23日 已读
①会写得不行TUT学者型作家是我的爱!有人之前说,作家么,就是作品里的上帝。我认为是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意思,不!莫里森这种才叫上帝,她在写的开始知道了结局,在写的中途掌握了往昔。随便一个景象都是可以抽出来定格住任她描摹的,这是有光有热情和光有技巧都不够的才能。语言不是死去的鸟,是在我们手中却又自由飞着的看不见的鸟。②“大男子主义、种族主义和一神论的宗教语言——都是统治者警察语言的典型,都不,也不可能允许新思想的存在或对思想的相互沟通加以鼓励。”2333截了这句难道说明我成异端了?本来也不正统,并不以正统为目标,也算一种自负。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异端的存在也是以正统为参照的,不管想不想,都在被吸入那个体系之中。啊,这不是讲卡尔维诺时谈到的么?不过离这个书的主题好远了。它被拍成恐怖片很合适的。
20世纪 美国 需重读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豆瓣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8.9 (2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菲利普·迪克 译者: 许东华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 移民到外 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 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2014年12月15日 已读
卧槽这种东西不给五星还能咋办= =不过我想到,不管是西西弗斯还是耶稣还是默瑟,都是一类原型。他们早已预见了这个世界的崩塌,但并不说破,这是慈悲心的体现。所以文里揭示默瑟是骗局的,不是真人,而是仿生人,真人即便不全信,也是半信半疑。因为仿生人最多只有四五年好活,并不需要所谓的共鸣来让自己好受一些。是这样么?我也不晓得。不过既然如此,为什么罗伊会羡慕智商远低于他们的特障人?即便是电子生物,也有微弱的生命力。有评论说“地球是人性的温床”,诚是。
20世纪 美国
老人与海 豆瓣 Goodread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8.6 (5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很多教师把它作为英雄主义教育的教材,推荐给广大学生,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2014年11月10日 已读
窝靠我好心塞!!!不是因为桑迪亚哥运气烂+有毅力什么的……而是!他!怎!么!能!这!么!笨!按说你一开始不知道鱼会引鲨鱼也就罢了!可第一条都来吃了你都不采取行动!!不会把好的肉割了先存在船上么?旁边都是海水不会用太阳烤掉水分做腌鱼么!!或者自己多吃一点啊!!!而且那么多鲨鱼!!那么多鲨鱼的鱼翅割下来塔码都够这个鱼的钱了!!!结果就让它们沉下去。。。你就算把鲨鱼绑在船边让别的鱼吃也好啊,你也可以吃鲨鱼肉啊啊啊啊!!!不动脑筋吧?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吧?诶!!!【←重点全错×××
20世纪 美国
阿富汗人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弗·福赛斯 译者: 刘国尧 / 舒云亮 新星出版社 2009 - 4
《阿富汗人》风闻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正在密谋策划一次重大恐怖行动,美英情报机关立即兴奋起来。但他们对于这次恐怖行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一无所知。他们在“基地”组织中没有内部线人,也不可能安插进去一个人,除非——冒名顶替一个阿富汗人。这个行动需要精心的准备,还需要特别的运气,因为他要进入的是一个极端危险、风云诡谲的地方……
2014年10月1日 已读
迈克马丁和伊兹马特汗在一起!!!日,男男主都死了这也太不米国了==而且拿一个船撞另一个船哪里厉害了,杀总统这招大概只对中国这种国家有点用……
21世纪 美国
高潮 豆瓣
作者: 德弗罗 译者: 陈平 2003 - 9
译文新流行·悬念。
纽约白领丽人费奥娜·伯肯哈特爱情一帆风顺,事业如日中天。
应苛刻上司之命,她前往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大沼泽地,陪一身价不菲的富翁野外钓鱼。
然面,一踏上佛罗里达州,她就陷入了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恐怖事件,成为一起重量级谋杀案的主要嫌犯,更让人迷惑的是,被害人竟在遗嘱中把巨额财产赠送给她和这次钓鱼旅行的向导——英俊迷人的阿司·蒙哥马利。
旧罪名还未洗刷去,两起新命案又加到了他们身上。
是生存,还是被毁灭?重重迷雾中,这对活泼好斗的搭档的生命和心被紧紧拴在了一起。他们发誓要找出幕后的真凶。
于是,前有狡诈凶残的敌人布置陷阱,后有掌握如山铁证的警察全力追捕,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开始了。
……
作为畅销书作家,在这部快节奏的逃亡曲里,裘德·德弗罗把冒险和艳情玩到了极致,犯罪、道德和幽默混杂在一起,其神秘和狂乱的程度不亚于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大沼泽地。《高潮》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故事情节中的一次又一次“高潮”伴随着男女主人公在情爱方面的高潮,混合了感官的刺激、温情的机智和令人心悸的悬念。
2014年8月9日 已读
想看真·high tide的直接249页,不谢。以为是大黄书结果是个这种……夺宝秘笈+装成进城务工人员的酷炫总裁恋爱故事的玩意儿……
20世纪 美国
黄河之旅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译者: 曾少立 2012 - 4
《黄河之旅》是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的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书中记录了比尔于1991年春进行的一次追寻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他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比尔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战胜重重困难,最终到达了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头。
2014年7月28日 已读
两个月,五千米,不光起码能减上二三十【公】斤,而且对钱包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如果以现在这物价的话)。给标题的Odyssey加一颗星=w=(对,我就是这么有私心)还有他们没有把脚丫子插在黄河源头里来个照真是太……遗憾了╮(╯w╰)╭【河伯不弄死你才怪!!
21世纪 美国
近距离 豆瓣
Close Range
8.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妮·普鲁 译者: 宋瑛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1
这本以《近距离:怀俄明故事》命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安妮・普鲁创作的11篇作品。所有故事均以怀俄名州为背景,讲述了在蛮荒严酷、狂暴无常的自然环境中,农场人生活的艰辛、凶险、孤寂与奋争。作者用锐利的笔法剖开牛仔粗野狂放的生活方式背后的生活激情与渴望,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残酷、粗砺的题材中表现出美和希望。
目录
感谢
半剥皮的阉牛
脚下泥巴
工作史
血红棕马
身居地狱但求杯水
荒草天涯尽头
一对马刺
孤寂海岸
怀俄明历届州长
加油站距此五十五英里
断背山
2014年7月27日 已读
“这段往事百毒不侵,甚至知道了以下这件事也难以动摇:恩尼斯当时不愿面对面拥抱他,是不想看到或感觉到拥抱的对象是杰克。也许吧,他心想,他们从未发展出更进一步的关系。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吧。没有结束什么,没有开始什么,也没有解决什么。”就《断背山》、《身居地狱但求杯水》和《半剥皮的阉牛》三篇最好。怀俄明一股子汗味酒味粪土味酸草味,虽然鄙俗卑陋,于我倒也新奇。
20世纪 Anna 美国
逃离 豆瓣
Runaway
8.2 (84 个评分) 作者: 艾丽丝·门罗 译者: 李文俊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7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荣获2009年布克国际奖】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荣获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
【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精心翻译】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奖颁奖辞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 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卡拉,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
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
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
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
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2014年6月16日 已读
把那些技巧了结构了奇巧的东西一下子抽掉,会崩落出一个粗浅的三流的骨架吧。为什么别人就这么会讲故事呢?这本断断续续读了近半年,却要在一周里依据着写出篇万言的短篇来,嘛,我果真是写不好的吧。(扣一颗是为啰啰嗦嗦的翻译的,译者的文风又不像外国人,又不像中国人)
21世纪 美国
The Emperor Jones 豆瓣
作者: Eugene ONeill Digireads.com 2009 - 1
Widely known as the play that gave the American dramatist Eugene O'Neill international acclaim, "The Emperor Jones" is a one-act play that follows the complete disintegration of Brutus Jones. This protagonist, formerly a Pullman por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scaped his criminal activity there by establishing himself as a ruler in the West Indies. O'Neill, in an experiment with Expressionism, then leads Jones through a series of hallucinations in a forest when he attempts to escape his rebellious subjects. This highly symbolic nocturnal expedition leads Jones to confront his racially black past, as well as his own personal destruction from a man of self-confidence to a cowering shadow of his previous being. O'Neill's originality was as readily apparent in 1920 as it is today, for he insisted on the first racially integrated Broadway cast, particularly with an African American actor in the lead rol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ill's amazing depiction of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Emperor Jones" still endures.
Beyond the Horizon 豆瓣
作者: Eugene O'Neill Dover Publications 1996 - 5
The playwright’s first full-length drama and winner of the Pulitzer Prize (1920) concerns two brothers in love with the same woman. Robert Mayo, who had dreamed of adventure "beyond the horizon," remains behind and weds the lady in question, while his brother, Andrew, goes to sea. In the end, embittered and dying, Robert dreams of the escape that lies "beyond the 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