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绿衣人·伍子胥 豆瓣
作者: 冯至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 8
《绿衣人伍子胥》简介: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
2011年10月11日 已读 《伍子胥》……是坑么?T^T~诗人的缘故,小说也有种灵动之感,回味无穷(可比鲁迅大人写的故事新编系列好看多了呀XD)。突然想让所有的诗人都作篇小说来看看,哈哈~陈思和的那本书中,花了两章讲了冯至的十四行诗,对他甚是看重。诗是最适合细读的,尽管这样的细读有时候细得吓人,有时候也让人产生怀疑。或许只能说,尽管诗是新文学热衷的体裁,但新文学史上还未出现过一个称得上是超级诗人的诗人。
M 中国 冯至 小说 诗歌
以前的事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 4
《以前的事》集中收录了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久病的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
2011年10月8日 已读 看到后面那些回忆童年的文章,也会让我想起北岛的《城门开》,也许他们的童年本就有相似的底色,说不定他们还曾擦肩而过,谁知道呢?都是温热的:)
M 中国 史铁生 散文 暖心
豆瓣
9.3 (24 个评分) 闫月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洋之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Special Edition of Alice
随书附赠,不单独出售
中国古代神话 豆瓣
作者: 袁珂 华夏出版社 2004 - 1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了序、原序、导言、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入、夏以后的传说(上)、夏以后的传说(下)、附录:缅怀父亲袁珂。
2011年9月10日 已读 袁珂先生的神话著作应该是国内最具可读性的了,不过不知道书的版本哪种最好
中国 神话学 袁珂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陈思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6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边城》、《雷雨》、《十四行集》、《生死场》、《骆驼祥子》、《子夜》、《倾城之恋》、《长恨歌》、《坚硬如水》,仔细领会作品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位每一部作品的来源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借此提供更多言说的可能性。
城门开 豆瓣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9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迷人的诗谜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4
《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叶嘉莹先生在解读李商隐诗时,除了导引读者进入诗文情境中,认识李商隐独特的表现方法外,还特别提出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她认为,诗歌的美学应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它能够感知的因素,它是怎么样感受世界的。作为一个诗人,除了要有能感知的力量,还要有能写之的力量。叶嘉莹认为,我们真正要评说一首诗的好坏,是要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最微妙的一点,实在就是你的心灵、你的意识、你感受的时候的作用和姿态,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李商隐的一个堂兄弟,下马在柳枝住家在旁边吟诵《燕台四首》的诗。柳枝听到,就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问得真是好,真是让人看到这个女孩子动情之处。谁人有此者,谁人有此情。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感情?我们读李商隐的诗真的不得不问是谁人有此情?谁人为是者,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叶嘉莹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2011年8月15日 已读 最开始看到“李商隐”“叶嘉莹”“阮庭筠”的组合,会忍不住想吐槽啊……不过,这真是一本形式新颖的书,是策划者用心良苦打造出来的书——为了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或许还可以从中借鉴与思考~
L Wuhan.lib 中国 叶嘉莹 李商隐
贞江湖 豆瓣
8.2 (8 个评分) 董贞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27日 出版发行: 广东树良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0年8月,夏日的炎炎热浪还未褪尽,仙侠古风音乐精灵董贞就提前为我们送来了一缕秋的清凉,个人第二张唱作大碟《贞江湖》即将唯美上市。2009年,被誉为“仙侠音乐第一才女”的董贞个人首张音乐大碟《返璞归贞》推出后,在市场上引起热烈回应,让乐迷感受到了仙侠古风音乐的无穷韵味。
在精心筹备了整整一年之后,董贞终于为苦等的歌迷带来了这张全新专辑《贞江湖》,相信又将在仙侠音乐迷中掀起一阵狂潮。
在这张全新唱作大碟《贞江湖》中,董贞延续了自己唯美细腻的唱腔,用天籁般的嗓音为乐迷描绘出一片带有董贞烙印的江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乐迷在欣赏到好音乐的同时,愈发能够感受到董贞对仙侠情缘那份浓浓的执着和真诚。主打歌曲《剑如虹》是继《诛仙》主题曲《相思引》之后的又一游戏主题曲大作,既能体现剑势如虹的豪迈,又能体现江湖儿女的柔情,大气中不失细腻,飘渺中不失刚毅。第二波主打歌《墨魂》则是一首极具水准的中国风歌曲,有别于老一套“周董式”中国风的编曲模式,董贞飘渺的声线与唱法,优美的旋律等都是这首歌的亮点,歌词更是演绎了一场人鬼情未了的生死爱恋。
董贞在提及新专辑的创作初衷时也谈到:“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过于匆忙,许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希望我的歌能够让听众放松心情,忘却烦恼,体验不一样的异次元精神感受。”那么,2010年夏末,请跟随董贞一起走进唯美动听、韵味无穷的《贞江湖》!
2011年8月8日 听过
嗯,总觉得声音修得太过了><……不过还是很喜欢这种风格的,琴韵~~~就像上一次《追梦人》让我觉得很“惊艳”,这一次是《沧海笑》……因为鼓点很好听~~~(不知为什么翻唱的歌曲总像触动了某种童年回忆似的- -) 仙侠风可以发展成一种独立(亚)文化吗?除了游戏商用之外。_x000d_
中国 华语 古风 女声 董贞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作者: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 10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了约三百首,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每首诗都加以简明注释,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2011年8月1日 已读 汉魏六朝诗往往有清朗天真的气息,是异于唐五代的、我所钟爱的另一种美。还是最喜欢《西洲曲》~以及,此书的注有点“时代特色” = =```
Wuhan.lib 中国 余冠英 古典 诗词
读古诗入门 豆瓣
作者: 吴丈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4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诗歌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字的四声和平仄
(二)押韵
第二章 诗歌的起源和演变
(一)诗歌的起源
(二)旧体诗形式的演变
第三章 旧体诗的种类和区别
(一)古体诗在字句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二)古体诗在用韵上与近体诗的区别
(三)古体诗在平仄安排和对仗方面与近体诗的区别
第四章 旧体诗的体派
(一)先秦时期的诗体
(二)两汉时期的诗体
(三)魏晋南北朝的诗体
(四)唐代的诗体
(五)两宋的诗体
(六)金、元时期的诗体
(七)明代的诗体
(八)清代的诗体
第五章 旧体诗的专用词语
第六章 诗韵
(一)古韵
(二)新韵
第七章 绝句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格式
第八章 律诗格律
(一)押韵
(二)平仄安排
(三)对仗
(四)格式
(五)运用重复字的限制
第九章 格律中的其他规则
(一)避免孤平
(二)三字尾的平仄安排
(三)拗救
(四)关于“一三五不论”
第十章 古体诗概说
(一)各种形式的古体诗
(二)唐代的古体诗
第十一章 变体诗
附录
常见旧读入声字表
书房花木 豆瓣
作者: 沈胜衣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 1
《书房花木》是作者自2003至2007年专栏文字结集,包括两个专栏“书房花木”、“书林探花”,两篇谈植物的文章,一组四季节气花事。作者的文字如水,平静隽永,从容淡定,又像一朵不起眼的雏菊,自在地开放烂漫,却经眼难忘。
幸福在哪里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慕容引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幸福在哪里?
有一首歌这么唱来着。轻轻地唱,却是重重地问。幸福在哪里?
窗外霓虹闪烁,眼前是杯边的一点烛火跳跃,仿佛无声地追问:“在哪里呢?”
我不知道。我无法告诉你幸福的方向。而你的眼神告诉我,你也一样。不如我们举杯,为彼此祝福吧。这样至少,寻找幸福的路上不会那么孤单。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宋·杏花天影 豆瓣
9.2 (10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杏花天影》,词调名,又名《杏花天》。本篇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正月初二,恰是《踏莎行》“燕燕轻盈”的次日,均为恋情词,其对象显然亦是合肥结识的勾栏姐妹,但写作上二词异多同少。首先,前首是梦见伊人,惊醒成空,便假托对方幽魂,来而又去,故词中出现的人物以对方为主,而此词虽有遥想之词,如“想桃叶,当时唤渡”,但这种记忆也只是因柳丝别浦而起,何况那愁眼早被春风吹走,空余词人独倚兰桡,故此词的人物以词人自身为主。其次,就写景而言,前首颇有色彩,此词则哀婉清丽,悲苦动人。而前首的景亦仅末二句。极其幽独凄冷,家园难归,词人的自问已近一种哲理的探讨。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唐·霓裳羽衣
9.5 (11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唐代音乐中,最受世人瞩目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就是敦煌古乐。这里录制的,是根据已故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的译谱而演奏的曲目。另外,我们还收录了叶栋教授根据收录有唐代筝曲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录》解译的筝曲,这也是了解唐代音乐的宝贵音响资料。在收录的作品中,还有录制的被宋代词人姜白石发现的著名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第一段乐曲。能够听到这样一段具典雅乐风的曲调,实在是难得。还有《阳关三叠》也是代表性作品,在文学史上,与这首乐曲相关的便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长河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沈从文 / 黄永玉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 4
民国二十三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民功的一种唯实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
长篇小说《长河》的文稿曾遭长时间审查扣留,经大量删削后才得以发表。作品第一部的文稿大部分在1938年8月至11月间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副刊上连载。个别篇章留在其它刊物上发表。第二部末能写出。
1945年1月,作者对上述已发表过的篇章作了大量非情节性的增补,字数由《星岛日报・星座》连载时的6万余字增至10余万字,各章均拟出了篇名,交由昆明文聚出版处出版单行本。1948年8月又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
此版据文聚出版处初版单行本,另增加有关《长河》的三封家书和新发现的《〈长河〉)自注》。
2011年3月21日 已读 这一套书的版本标注都很仔细呢。不过,不怎么喜欢里面的摄影图……违和感= =~ 明明不是一个时代了啊
M aH 中国 小说 沈从文
杜甫诗 豆瓣
作者: 杜甫 / 校注 谢思炜 评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6
《杜甫诗》主要内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2011年3月20日 已读
对杜翁的敬仰,与其说是诗作,不如说是人格的光辉。| 从手头上的几本来看,觉得这套书编得还不错,就是用纸实在太糟糕= =
M aH 中国 古典 唐代
月牙儿 阳光 我这一辈子 豆瓣
作者: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月牙儿·阳光:我这一辈子》主要内容: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叫作中篇小说。在英文中,长篇小说称为novel,短篇小说为short story,各自拥有独立的称谓,而中篇则是noveletlte,是一个在词义上具有依附性的衍生词,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小于长篇的小说。这表明中篇小说本身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在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其创作的产生而逐渐清晰的。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这之后陆续出现了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萧红的《生死场》,巴金的《憩园》等优秀的中篇作品。这种影响一直接续不断,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篇小说更是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以致有研究者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近三十年文学的高端水平。
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三联书店 1999 - 1
闻一多 (1899— 194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人士。曾留学美国,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著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研究以诗经、楚辞、周易、庄子诸领域见长。<br><br>‘唐诗研究’涉及宫体诗、初唐四杰、孟浩然、杜甫的创作风貌及李白诗英译:诗与批评”重点评论现代诗人诗作 包括郭沫若、俞平伯、田间、臧克家。虽然本书评论的对象从唐代到现代,时间跨度和风格差异较大,但由于作者本人
2011年3月15日 已读
我是在读《美的历程》时,李泽厚先生在唐代一章中引用了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中评述《春江花月夜》的话“对每一问题,他(诗人)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不知为什么我对这句话很着迷,因此想要看看原文。大概是不久(又或者是很久)以后,某一天去逛卡西莫多书店,竟然发现了这本书。书已经有点旧了,估计是好些年都无人问津的样子。我很欣喜地买了下来,是原价买下的,当然原价也不贵。我觉得这样的相遇就很神奇。关于这本书呢,只能说,以前对闻一多先生是有些“误读”吧~(谁教我们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了《最后一次演讲》上呢?= =)他首先应该是一位学者,然后是诗人。这里面的文章,尽管大都是关于诗的评论,却写得非常好看,尽管它们大多诞生于五四时代。(或者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缘故)
M aH 中国 文学评论 闻一多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 豆瓣
作者: 古月 东方出版社 2010 - 1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内容简介: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