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豆瓣
作者: (法)彭塔力斯 译者: 孟湄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
作为萨特的学生和哲学教授,《窗》的作者,精神分析学者彭塔利斯与同仁拉布朗什合著的《精神分析学词汇表》在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但是作者在这里远离了学术。《窗》对梦给予了独特的信任。从窗的歌颂开始,在林间空地的缤纷色彩中收笔。间刻的思想,此时彼时的相逢,种种都在梦的画面中显现,从接受精神分析的病人嘴中流出。每个简短的故事其实都可以是一篇篇小说:失去了记忆的老太太,跟自己的身体器官发火的男人,一朵花的名字,睡美人,书里的能够把你抓住的一句话。童年味道,回忆与忘却,生活的情趣和悲伤,泪水和呜咽。
每一页每一行,我们都会惊讶其中的细致和准确,使我们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同时并不无视其中的感动、细腻,还有对永远不再的“故土”的绵绵乡愁。
沈从文精读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张新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沈从文精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活动的接续和变化中。勾勒出沈从文一生三个阶段的三种形象:“得其自”的文学家、痛苦的思想者和处在时代边缘却进入历史深处的实践者。并且通过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过渡、转换和内在关联。
作者立意不在重复和固化已有的关于沈从文的叙述模式,而试图拓展阐释的空间,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实践,重新认识沈从文和二十世纪中国。
秋天的童话: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豆瓣
作者: 李立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1
所谓“赤子之必”,在成年人而言,正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安徒生的童话,王尔德的童话,有不少都是成年以后才能懂得的,前者如《月亮看见了》,后者如《巨人的花园》。 童话的世界其实也只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正如封面上那句话说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件童话的外衣”,所以,这些童话并蜚 都是美丽的、纯洁的,也多有现实中残酷一面的影子,甚至,比现实更要真实。
李立玮,著有《春天没有卡夫卡——沿着历史与文学
流白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叶锦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
叶锦添――永远不变的造型,黑与白的衬衫,一顶棒球帽,脸上挂着腼腆的笑颜,却总是在出人意料的状态下,展现他无穷的创意,令人叹服于他脑海内所承载的多样化能量。
叶锦添的生命风采独特出众,从电影的美术设计、造型设计,伸展至电视、舞台剧的创作,每次都有惊艳的演出。尤其,2001年因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演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项等,更将他的创作舞台推向国际。
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在影视戏剧领域的表现淋漓尽致,新近又参与古装电视剧《橘子红了》,时装设计“女红坊”系列,以及今年“时代的容颜”发表会与回顾展的亮丽成绩,再度掀起“叶锦添话题”。不仅如此,近年来,他更将触角扩及文学创作,如《不确定时间》、《繁花》与接下来一系列的小说计划,展现出他多面向的才华。
《流白》(FLOATING),更是叶锦添多年来旅行世界各地,透过摄影镜头“观照自我”的影像记录。他用精练的文字,节奏强烈的影像,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动,对城市的记忆,以及对芸芸众生的想念。
《流白》(FLOATING)为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再创高峰。
非常罪,非常美 豆瓣 谷歌图书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其它标题: 非常罪, 非常美, 毛尖电影笔記
《非常罪 非常美》以优美的电影语言和凝练的文笔,重现了20世纪电影的画面之美,构筑了一部发狂电影浪漫史。书中的文章像一部纸上进行的电影,细腻地展现了异域的风情万种。毛尖让自己内心和演员、导演的内心交叉重叠,叙述着电影世界带罪的美,在毛尖的笔下,那个时代和爱情付出的沉重代价,都化作了无声的泪痕。
当世界向右的时候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当世界向右的时候”,如何选择?向左?作为现代散文的代表,毛尖笔下如神注,关注着现代人们的情感体验。
毛尖居于上海,在香港念过书。两地红尘,奔流眼底,经历久了,观人论世,自然比乡原辈通情达理。撒起通来,更是万夫莫敌。
她还有一种独门武功。她可以把一些风马牛的题目搭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你说着,呃,却有本领教你听得出神。
全书集取毛尖散文代表作,让人看到从文字组合出来的毛尖小姐,俏皮、乖巧、风趣、幽默。经营意象,时见匠心。讽喻世情,软硬兼施。
2008年3月9日 已读
有些文章《慢慢微笑》里也有,而且貌似还删节了些````有些句子会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女子了~
L znufe.lib 上海 中国 俱为女子
慢慢微笑 豆瓣 谷歌图书
8.5 (8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 1
这本书涵盖的题材,粗约言之,可分文学和电影。毛尖对电影的爱好,到了情痴的地步。在《光影岁月匆匆过》中,她作了交代:“回想起来,少时看了那么多电影,真还一次也没迟到过,连在片前加映 的科教片也从来不舍得错过。好像是,人人都迷恋灯光骤然熄灭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梦的形状,灵魂出窍,不知今夕何年。”
除了文学和电影外,这本书还以一半的篇幅收录作者杂记人间世的文字。她上海出生,在香港念过书。两地红尘,奔流眼底,经历久了,观人论世,自然比乡原辈通情达理。撒起里来,更是万夫莫敌。
亡灵记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贾晓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4
《亡灵记:好莱坞外的八位电影大师》论及的八位欧洲电影大师是一般抗拒好莱坞的力量。他们关注当今人类的境况,对当代不可回避的命题作了深刻的解释。伯格曼探讨上帝存在与否,塔科夫斯基关注信仰,费里尼言说生活的虚无与人性的善恶,安东尼奥尼研究当代人的情感问题,帕索里尼诅咒般地倾倒生命之恶……他们共同为“人正在死亡”这一危机拉响了警报,勾勒出了一幅时代狂欢与喧嚣外表下的人的真正画像。
岁月与性情 豆瓣
作者: 周国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 7
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 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之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敏感和淡泊——或者说执著和超脱——构成了我的性情的两极,这本书描述的便是二者共生并长的过程,亦即我的性情之旅。
朗读者 豆瓣
8.4 (5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2006 - 1
“朗读者”是一个叫做米歇尔·白格的少年。白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汉娜足可以做他的母亲,可他们却成了秘密情人。然而,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在纳粹时期,竟然是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女看守。汉娜一直对白格隐瞒着自己的经历并在关键时刻失踪了。当白格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审判的战犯之一就是汉娜。而白格发现自己居然还深深地爱着汉娜。
2008年2月13日 已读
于是知道了刘钊剧本的来源,可那明显是个根据框架臆想的正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会敲打人的灵魂。08.02.13
L znufe.lib 小说 德国 战争
李煜传 豆瓣
作者: 田居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 - 11
《李煜传》讲述词也销魂,人也销魂。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传最新修订版,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泪泉洗面枉生才,再世重瞳遇可哀。唤起温韦看境界,风花挥手大江来。”——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踞上游。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即千秋。”——启功《启功丛稿·诗词卷》。
李煜,原名从嘉,李景的第六子,961年即位,没有年号。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2008年1月10日 已读
感情充沛,文字一般……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吖>.<~找不着```
我要写一篇恋恋2008.01.10
L znufe.lib 中国 传记 古典
满堂花醉 豆瓣
作者: 沈胜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就像一只在书房潜泳的水鸟,每次游出水面,抖落点点滴滴的水珠,乃有了这些光彩剔透的“沈郎文字”。这一本所写的,更是作者的“心水”――沈郎最为心醉的文人作家。
书里面的人,都是才情四溢,成就卓著的饱学之士,却大多有着温和的性情,寂静的际遇;虽然他们中有的面对俗世锋芒凌厉,有的成了公众人物,但是沈郎所注重的,始终是他们沉吟的那一面。他们是一道道悠扬的流水,幽幽地安守着心灵。
电视剧叙事艺术 豆瓣
作者: 卢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 6
本书将电视剧叙事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视为一个相互牵制、共生互动的整合体系。选择处于互动体系的核心中介及其相关命题,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递嬗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深刻揭示了电视剧创作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其创新潜能。论述中结与思辩,力图跳出一般的“制作手册”与粗泛的“文化”书写,使创作实践、创作现象与美学理论建设有机统一。
书中新鲜的个案分析和理论探讨结合紧密,例证涉及历史上有影响的电视剧作品,还有当前国内外最新创作实例与热点现象。全书架构合理,点面结合,比较研究的思路和美学研究的努力,体现出相当的学术深度和开阔的理论视域,是一部学科前沿性与实用价值兼具的研究专著。
王力词律学 豆瓣
作者: 王力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 1
《王力词律学》内容简介:王力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之一,尤其精于古汉语研究。他著的《汉语诗律学》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诗法的奠基之作。现将其中第三章抽出单独出版名目《王力词律学》。
地狱一季 豆瓣
8.6 (23 个评分) 作者: 阿尔蒂尔・兰波 译者: 王道乾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地狱一季》给人一种混乱和绝望的印象。是因为那许多互不连贯的句子和呼喊号叫。既有对真实的确认又有幻像虚影。要控制生命、生活的梦幻和由生存逃出的梦幻。还有撒旦冷笑的声音。但主导思想是:自幼即被加之于己的原罪的观念,这是全部罪恶的根源。所以说“地狱伤不到异教之人。”最后,承认失败,只有回到卑劣下流一途。“是火焰,火焰卷着罪人升腾而起。”
钢琴师 豆瓣
The Pianist: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One Man's Survival in Warsaw, 1939–45
9.4 (7 个评分) 作者: (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
他们被羞辱、被凌虐,他们的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他们一个个被送去处死,他们想起而反抗,却遭到杀人机器最残暴的镇压……但,有一个人,他躲藏在这座死城里,在悲伤寂寥的空气中弹奏著萧邦小夜曲,他不愿被打倒,不愿屈服!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次大战的真实故事:纳粹入侵波兰,华沙变成恐怖的沦陷区,德军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大肆屠杀犹太人,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师史匹曼一家人也全葬送在这场战事中,只有史匹曼一人奇迹似的存活下�。靠著发臭的水、渣烂菜,以及对音乐对生命的渴盼,他在断垣残壁里躲藏了五年!
战后史匹曼立刻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描述战时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因波兰政府干预,迟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本书一发行就备受注目,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是囊括国际影展多项大奖。
战争已结束,历史已迟去,但音乐激发的力量、人性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和那段黑暗年代留下的教训──永远弥足珍贵!
浓艳凝香意大利 豆瓣
作者: 谢明蓉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 1
本书从文化、健康、美食、艺术等各方面深入介绍意大利,并针对城市特色设计专业的旅游行程,展现这个艺术国度的丰富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