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等 - 标记
傲慢与偏见 豆瓣 Goodreads
Pride and Prejudice
8.7 (7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孙致礼 译林出版社 2010 - 6
本书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2023年2月19日 已读
重温古早霸总文。伊丽莎白可爱真实的地方在于,她在遇到不公平不尊重时敢于直言不讳,与此同时也保有普通女孩虚荣的想法。比如被达西第一次求婚后感到沾沾自喜,看到达西庄园后yy自己本可以是这儿的女主人,即使没确人爱上达西之前也不愿他先收回喜爱... 如果没有这些,而单纯写成一个真善美又刚烈的大女主,那就会失去一番味道。
结尾匆匆,没给达西的贵族姨妈和宾利的妹妹加上桥段羞辱,伊丽莎白的虚荣母亲和妹妹也没栽大跟头。这倒是比现代爽文真实多啦。
褚时健传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周桦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是一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
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0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
他的人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所在糖厂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褚时健也成为“亚洲烟王”。然而,巅峰跌落……
当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已成橙王。拜访、学习甚至膜拜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蜂拥哀牢山……
88年丰富、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过招不断,碰撞不断;他的个人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他的生活里有着生离死别,荣辱变换……人生经历当得上“传奇”二字。
在公众的眼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充满了豪壮悲情的悲剧性人物,甚至褚橙的成功也显得悲壮。但当《褚时健传》的作者走近褚时健才知道,对于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时健比任何人都显得平静。
《褚时健传》由著名传记作家周桦执笔,历经一年多的走访、调查、创作而成,从褚时健的生平,到他的管理理念、企业家精神,再到玉溪卷烟厂、褚橙等的管理运营,采访之深入,细节之丰富,资料之完整权威,写作之客观理性,值得每一个读者认真品读。
2023年1月27日 已读
真正的爽文,读起来感到开阔振奋,类似大江大河最初几集给我的感受。个人起点低,时代荒蛮,行业落后,在这些环境下只要动起来就是进展,真正的蓝海时代。最难的地方在于泥淖里坚持着活力和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自我要求。把每一天安排好,就是对人生负责人。想得太多,没有任何意义。褚时健说自己最大的兴奋点是干事,表扬不重要,荣誉也不重要,无论是连阴雨天还是艳阳天,只要能干事,生命就有意义。多么朴实动人的道理。
此外他最可贵的品质在于让利,玉溪烟厂时于烟农经销商,褚橙时期于作业长农户,还有各种乡里乡亲,他都算在同一本帐下。落难后大家都念着他的好,也是他能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
贪污案很有意思,他当然捞钱了,如今看来属于体制转型时期的牺牲品。强人如褚时健也会有个人谋利的需求。任何违背这套人性要求无私的体制都不可持续。
一句顶一万句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8.8 (230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3 其它标题: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2023年1月17日 已读
老詹说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两个好答。我到哪里去,是核心问题。
吴摩西出延津,隔代人牛爱国回延津,都是在寻这个答案。假找跑掉的女人,真找关爱的继女,投奔个说得上话的朋友... 人是很简单的人,目的也是直接了当的目的,结局要么寻着了,要么放下了。外人看是一句话的事,自己得寻寻觅觅绕大半辈子。
哈姆雷特 豆瓣 Goodreads
8.6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9 - 8
四大悲剧之首,莎士比亚ZUI负盛名的剧作,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ZUI高成就。
对歌德、詹姆斯乔伊斯、弗洛伊德等大家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被译为世界所有通用语言,畅销全世界。
全新精装插画珍藏版,精美高还原度原创彩色插画,再现戏剧名场面!
随书附赠3张主题明信片(知名插画艺术家JOHN AUSTEN作品)+英文原文小册子,独具收藏价值。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上帝给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等金句的发源地,沉浸式感受莎士比亚对理想与进步背后,隐秘又深入的思考。
读经典,首选莎翁,读莎翁,首选《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在花园中打盹时突然神秘死去,皇叔克劳狄斯继任国王,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后为妻。王子哈姆雷特在痛苦中遇见了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王子自己是在睡梦中被皇叔克劳狄斯夺去了生命、王位和妻子,并嘱咐哈姆雷特一定要为他报仇。于是哈姆雷特开始了曲折的复仇历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内心的挣扎。当信仰在现实面前崩塌,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2023年1月2日 已读 我眼中的丹麦王子:犹豫,软弱,善良。
Streams in the Desert for Graduates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Charles E. Cowman, Mrs. / Jim Reimann Zondervan 2008 - 3
For years, the beloved classic devotional Streams in the Desert(R) has sustained and replenished God's weary desert travelers. Now, bursting forth like a sparkling clear river of wisdom, encouragement, and inspiration, this updated edition of Streams in the Desert promises to revive and refresh today's generation of faithful sojourners, providing daily Scripture passages from the popular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d modern, easy-to-understand language that beautifully captures the timeless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devotional. Now in mass market size, Streams in the Desert comes with two different cover designs. One is ideal for giving to graduates. Both pack away easily for traveling, hiking, hospital visits, or any situation where convenience counts.
2023年1月1日 已读 2012年买的书,在2022年以一整年的时间每日打卡完成。这一年对我来说很难,也是这一年的磨难中我终于领悟Faith, Hope and Love。
新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小时,待聚会散去,带着点仪式性读完了最后一篇,这篇写道: The Lord who "thus far" has helped you. Will help you all your journey through.
I know it is true. Thank you.
帷幕 豆瓣
Curtain: Poirot's Last Case
8.9 (72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李杨 新星出版社 2015 - 2
波洛与挚友黑斯廷斯的探案生涯回到了原点,他们再次相聚于斯泰尔斯庄园——正是在这里,初到英国的波洛解决了第一起谋杀案。
如今的波洛已到风烛残年,但还有一件急迫的任务摆在面前:一名已经犯下五起谋杀案的凶手也来到了这里。在帷幕降下之前,他必须阻止凶手再次出击……
2022年12月27日 已读
故事出版时已经是阿加莎生命的最后两年,她给波洛先生和马普尔小姐都各自安排好了结局。在波洛落下帷幕的故事里,我读到了疲惫和眷恋。
波洛最后处置了法律无法处置的凶手。线索一次次把我们引向言行间冷漠的人,看似有动机的人。而实际的x手段在于蛊惑人心,诱导意识里潜藏的冲动与恶。这样的安排很高级,与x同归于尽的结局配得上比利时大侦探。
每年年末一本悬疑小说,又是一年。
村上T : 我喜爱的T恤们 豆瓣
村上T 僕の愛したTシャツたち
6.9 (27 个评分) 作者: 村上春树 译者: 烨伊 2022 - 11
★村上春树2022久违的全新随笔集!陈绮贞专文推荐!18篇散文+108张私藏T恤照片,村上式生活家的打开方式!
世界最受瞩目的小说家初次公开他不拘一格的T恤私藏,108件别具意义的T恤照片,娓娓道来T恤背后的故事,悠然又惬意的村上式日常随笔,亦可称得上是一本村上春树的T恤种草指南。
★他是作家,更是生活家!坚持马拉松、游泳等运动、痴迷古典乐唱片收藏、环游世界各地、时常幽默吐槽。新书包涵唱片、威士忌、马拉松、摇滚乐等构成村上春树印象的经典元素。认识全新的村上春树!
书中写到唱片、威士忌、马拉松等代表春树日常生活的T恤主题,还有超级英雄和沙滩男孩音乐会的纪念品T恤,充满村上式文化。让我们再次明白为什么爱上一位叫村上春树的作家。
★T恤不仅仅是服饰,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村上一起撸猫、喝酒、吐槽、穿T恤,获得松弛感,过向往的生活!
“T恤对我来说象征自由。在我一生的投资各类投资中,这恐怕毫无疑问是最棒的一笔。”——村上春树。打破你的既有印象,闻名世界的作家也可以不那么严肃!搞笑、躺平、凡尔赛、段子手,接地气的村上春树是这样的!无论你是村上的新读者还是老读者,都不该错过如此精彩的风味随笔,以及书中满载的迷人生活意趣。
★精装典藏×图文并茂×四色全彩印刷,独具收藏价值
★特别收录日本重量级潮流人士野村训市×村上春树精彩访谈
村上春树2022全新随笔集,18篇随笔趣闻和108件村上私藏T恤照片。从摇滚T、唱片T、马拉松主题T、企业联名T、到啤酒T……村上春树私人衣橱大公开!全书图文并茂,读来有滋有味。他会穿出门的是什么样的T恤呢?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收藏又是哪一件?最值得的投资是哪一件?买T恤的原则是什么?喜爱却又无法穿出门的又是哪一类?这本新书将为你完全揭秘!
他是作家,更是生活家!书中涉及的威士忌、马拉松、唱片等每篇散文主题都是村上春树个人最具代表性的标签,说通过“T恤”阅读春树也不为过,收录的光是看就让人眼花缭乱,直呼想要的108件精选T恤照片,展现了村上的生活美学之道,同时也千万不要错过特别收录的日本重量级潮流人士野村训市 x村上春树的精彩采访。喜欢村上散文的读者们,可以领略书中村上式的风味随笔,以及满载的迷人生活意趣。成为村上式生活家的打开方式,尽在本书。从《村上T》开始重新认识村上春树。推荐阅读磨铁村上作品:《第一人称单数》《弃猫》。
★★★★★媒体评论:
当我面对紧绷的疫情生活时,读来会感到放松疗愈,甚至时不时想随意翻读任何一篇的,当属《村上T》这部可爱的作品。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T恤搜集品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村上的生活观及美学手册”。
——作家张维中
视诺贝尔奖为无物的村上春树在新书中,谈到他为什么总是穿T恤,并且分享他买T的秘诀。
——GQ杂志
他是在书本封面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凡人。
——Voicer
不愧是村上春树,当代生活种草大师。
——单向空间
它展示了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前半叶,一位名叫村上春树的小说家日常穿着这类简易的服装,大致悠闲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的情形。
——书评人魏小河
2022年12月24日 已读 翻着旧T恤,回忆旅行,音乐和啤酒。松弛。
繁花 豆瓣 Goodreads
8.7 (282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2022年12月24日 已读
结局部分充满物是人非的感叹,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可惜这是前景故事撑不起来的。
大时代里人心躁动,命运浮沉,到这墨迹漫长的书里就剩下裤裆里那点下作事。有可以,全是这就无聊得很。
群像戏不好写,每个人都写得东一头西一头,最后难留住。想写马孔多还是大观园,得表面上的流转之下保留底层连贯的情绪。要说亮点,李李有些侠气,入空门挺美的;蓓蒂和阿婆如金鱼消失,给人些美好想象。除此之外文字读不到美,故事体会不到美,无法理解。
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 Goodreads 豆瓣
6.9 (12 个评分) 作者: Matthew Perry Flatiron Books 2022 - 11
The beloved star of Friends takes us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hit sitcom and his struggles with addiction in this candid, funny, and revelatory memoir that delivers a powerful message of hope and persistence
In an extraordinary story that only he could tell, Matthew Perry takes readers onto the soundstag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sitcom of all time while opening up about his private struggles with addiction. Candid, self-aware, and told with his trademark humor, Perry vividly details his lifelong battle with the disease and what fueled it despite seemingly having it all.
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 is an unforgettable memoir that shares the most intimate details of the love Perry lost, his darkest days, and his greatest friends.
Unflinchingly honest, moving, and hilarious: this is the book fans have been waiting for.
2022年12月22日 已读
建议重新编辑,濒死体验引子过后以编年叙事。现在这样每个章节有个小主题,又试图章节之间有推进联系,读起来感觉凌乱且到处重复。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对他本人没有任何兴趣了。五十几岁的人,享尽荣华富贵人生捷径,还沉浸在自怨自艾里。这些感受当然是于他是真实的,成瘾是病,快感缺乏症是不幸,好的这些我们都同意。但他的苦难叙述难以让外人更理解他,更难以从他的挣扎中获得什么启迪。我只是看到可悲的big boy whining. and a 50ish big boy is not cute at all. 比如为自己浪子经历沾沾自喜后,再感慨当下孤独终老可惜——这种分享再真情实感,也只不过让人感到自私幼稚。
希望他一切都好吧,不要浪费神一再眷顾出手相救。最终能追上钱德勒的成长。
小径分岔的花园 Goodreads 豆瓣
9.1 (441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7
本书为1941年的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七篇。其中,《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侦探小说,讲述一桩罪行的准备工作和实施过程。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谜语,或者说寓言,而谜底正是时间。
2022年12月4日 已读
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试过许多次但始终无法get到博尔赫斯...
标记一下唯一读完的一本虚构集。一个新发现:余准从音译应该是雨村,贾雨村的雨村。
围城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0 (47 个评分) 作者: 钱锺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6
《围城》是钱钟书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1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2022年11月27日 已读
重温围城。回国船上,湘西道上,三闾大学,入而出、出而入的两番上海,名义岳家,父母家,自己小家…种种是非窝,围城中人在各种纠葛情势之下尴尬余缝中快乐,快乐时尴尬。
笑完方鸿渐迂腐懦弱,还隐隐共情他有时露出的幼稚和善良。赵辛楣这个角色很可爱,读了杨绛后记才知道他的原型是个五岁的孩童。一想惊讶,再思茅塞顿开。
相对满篇堆砌机灵的比喻,更喜欢灵气四射的人物对话。但有一个比喻再喜欢不过,是钱家不准的老钟表引出来这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
演奏之外 豆瓣
8.1 (8 个评分) 作者: 张昊辰 2022 - 7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2022年11月8日 已读
比预想得还要好,读得很舒服,很仔细。从康德分析什么是美,到评论记录名家——'最后一位'勃拉姆斯;'永世流浪的犹太人'马勒;晚期技法气品上疾速成熟因而令人扼腕的舒伯特... 一路读下来,不仅思考他的思考,更体会到他的细腻,敏感,对艺术那份真诚的好奇与爱。
他在舒曼一篇的论述尤其精妙。“...拾起一片花瓶碎片,凝视、感受它的破碎,并在脑中拼凑出那个久远、完整的曾经。碎片激发出整体所不能激发的更广阔的思绪、更深远的情怀。人只能在这当中反思自身的处境,感叹自我的失落:这便是失落的浪漫主义。这才是真正的浪漫主义。" 这正是聆听音乐时的感受啊。
说道舞台:或心有倦厌,但舞台强迫你不想其他,去掐断自身的反抗,直到曲终,你又重获感动…"因为山在那里。" "Be inspired!"
希望张昊辰一直有养分滋养,有趣的灵魂永不枯竭
风声 豆瓣
8.6 (20 个评分) 作者: 麦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11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代表作《风声》,2020年全新修订版本
.
风声大作,震撼上市!
=========
【编辑推荐】
◆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给你的大坚韧和大智慧。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2020年全新修订!新增717处修订,万字麦家创作谈,6幅原创插画。
◆麦家,继鲁迅、钱锺书、张爱玲后作品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当代作家。
◆麦家作品已被翻译成30几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出版发行。
◆《风声》是麦家的重要代表作,作品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同名改编电影《风声》由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主演,豆瓣8.2,掀起谍战影视的狂潮,影响巨大。
◆麦家:《风声》中有大孤独,也有大绝望、大坚韧,恰如我当时的心境。
◆翻开《风声》,获得直面困境的坚韧与智慧。
.
【内容介绍】
.
日伪时期,西子湖畔。
昔日歌舞升平的裘庄里,
五名伪政府的军事要员被囚禁于此,
潜伏在他们中间的共党卧底“老鬼”
身份即将暴露,危在旦夕。
老鬼到底是谁?
Ta要如何渡过这命悬一线的险境?
又将如何传出那断无可能走漏的“风声”?
.
【名人推荐】
.
☆ 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茅盾文学奖授奖词
☆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授奖词
☆ 在尽可能小的氛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为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就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王安忆
☆ 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诡秘的地图。——王家卫
☆ 麦家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他写作的题材和价值是世界性的。——英国“企鹅经典”书系总监Alexis
☆ 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暗传奇。——李敬泽
☆ 早知道麦家的小说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到了这种程度。——倪匡
☆ 《风声》是部尖锐的小说,吸纳着发自骨髓的精气,也散发着血腥的味道,有正义与恐惧相伴的惊悚,也有智慧与胆魄相融的力量。这是一部写法干净利落,意味丰蕴绵长的小说。——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
☆《风声》是一部有是非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小说。——评论家孟繁华
☆ 麦家创作出了一个博尔赫斯式的既精细又复杂的故事。——《纽约客》
☆ 麦家所写的不仅是关于中国的,更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纽约时报》
.
=========
.
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麦家
2022年11月2日 已读
故事不复杂,结构引人入胜。作为读者自以为聪明,越往下看越发现作者始终在前面等着你。一事三说,第一说是老鬼家属,作结时并不令人信服,而到第二说给了新的谜底,刚好堵上了前面的漏洞。觉得妥帖满意了,又有第三说拓展开讲述前因,连反派的心路历程和转变都画圆了。
最浅的读者认出了罗生门,再多一点的看出了博尔赫斯,没想到作者到后记里能点出一事多说的源头是福音。
比谍战悬疑本身更好的地方在于充满人性的几笔。比如第二说国方同意帮老鬼递信,特意点出“是同情,不是觉悟。没有可以拔高自己”;肥原护了西湖;反脸谱化的情缘姻缘... 一层层让人不断琢磨,看到每个读者自己的哈姆雷特。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豆瓣 Goodreads
女のいない男たち
7.5 (1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竺家荣 / 姜建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2
1、《驾驶我的车》: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3年12月号)。舞台剧演员家福(60岁左右)明明知道同为演员的妻子和同剧男演员定期幽会,却假装不知,在世人面前扮演着恩爱夫妻。妻子去世后,他雇佣了一位女性司机渡利。相处中,他开始逐渐和渡利交流自己的内心世界,追问是否去世的妻子非和“那个男人”保持关系不可。
2、《昨天》(披头士的一首歌曲的名字):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1月号)。木樽和我是同年级,他出身于东京都大田区田园调布,却能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关西腔,我们俩在打工时相识,从此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文化交流”。木樽有个小学起就青梅竹马的女友,却只因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而始终无法将这段深沉真挚的感情更进一步。16年后,两人天各一方,各自孤单,走不到一起,又彼此无法忘怀。
3、《独立器官》: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3月号)。我的朋友美容整形医生渡会信奉独身主义,他在失去生命时还在叩问自己到底算什么。他一世风流不羁,却也在52岁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热恋,爱上一个已婚女子,结果这个女人不仅抛弃了自己的丈夫,也抛弃了他,最终和第三个男人不知所踪,渡会得知后万念俱灰,郁郁而终。也许,男女在交往恋爱时,使用的都是不同于自己本人的独立的器官,用的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另一张面孔。
4、《山鲁佐德》:最早发表于《MONKEY》(2014年春季刊vo1.2)。羽原被关在远离大陆的一个孤岛“house”上,在和女联络员产生恋情之后,每次发生关系,女联络员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王妃一样,会为他讲述一个意味深长、妖娆魅惑的故事,羽原为此神魂颠倒,时刻处于害怕失去她和她讲述的故事的不安中。
5、《木野》:最早发表于《文艺春秋》(2014年2月号)。木野(40岁左右)遭遇妻子背叛,亲眼目睹妻子与一位跟自己关系亲密的同事睡在自家床上,静静地离家出走,辞掉工作,开始经营一家酒吧当了调酒师。从那时起,店里总是被一种奇怪的氛围所包围。
6、《恋爱的萨姆沙》:收录在村上春树编译的《恋しくて - TEN SELECTED LOVE STORIES》(2013年9月)中,曾用英文发表在《纽约客》上。海外授权时特地将这篇加入本书。睁眼醒来,他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格里高尔•萨姆沙。这里是哪里?往下该做什么?萨姆沙全然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人们去哪里?一无所知。门铃不经意间响起,一个个子小小的佝偻女孩出现在门外……
7、《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专为本书所写,属于即兴之作。村上在前言中提到,写作这篇有一些个人性的写作契机。某天半夜,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自己14岁时爱上的女人的丈夫打来的,告知她自杀去世了。
2022年10月22日 已读
喜欢山鲁佐德这一篇,少女怀着卑微而炙热的情感擅闯私宅,故事叙述到一半戛然而止,留下一个失去女人的听众。其实故事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生真是奇妙。有时自己觉得璀璨夺目、无与伦比的东西,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一切也要得到的东西,过一段时间或者稍微换个角度再看一下,便觉得它们完全失去了光彩。”
长安的荔枝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7.8 (286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10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2022年10月18日 已读
之前在微信读书上随手翻完,只觉得是个流畅好读的小故事。没想到几个月过去,还能偶然想起那个疲于奔命极限操作的荔枝吏。还有和尚的福报香积贷,种荔枝的小姑娘,山里的大虫,冷眼旁观算盘噼啪响的各路高官小吏…
带着后劲的故事,是个好故事。
再回想,还想起了呼兰的段子。这个故事写的不是刘备,不是大军,是那些命运系于👆一念之间的百姓。
孤独相伴 豆瓣
作者: 戈尔巴乔夫 译者: 潘兴明 译林出版社 2015 - 1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是戈尔巴乔夫的最新自传,这位八十多岁的政治家在人生边上,亲述历史、回顾人生,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破解了诸多历史谜团。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八大看点:1. 戈尔巴乔夫首次回到人生的起点,梳理动荡的传奇人生。高加索北部山区的农民之子,在动荡战火中度过童年。2. 回顾从共青团火箭式崛起的政治生涯。在前苏联的政治生态中,他如何成为苏联最年轻的总书记?3. 揭秘戈尔巴乔夫政治登顶的秘诀。作为边疆区最年轻的第一书记,他的经济政绩令人刮目相看,书中详述了他在苏联体制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挫折与成就。4.独家揭秘戈式改革的源起与历程、阿富汗战争的黑洞、高层政坛的微妙诡谲。与里根共同结束冷战,开启苏联的民主化改革。重重阻力下,他的改革从哪里开始又怎样结束?5. 澄清对戈尔巴乔夫民主改革的关键误解。他直面骂名,揭开“新思维”、“民主化”改革失败的内幕,陈述挽救苏联的最后努力,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6. 详述与苏联历代领导人的交往和恩怨。如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普京等政治人物的交往。7.戈尔巴乔夫深情回顾了与夫人赖莎的相恋、相守,展现一段令人钦羡的爱情。8. 首次公开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及家庭合影。收入与里根的历史性握手、家族成员的珍贵合影等五十余张照片。
在《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以坦诚的笔触回顾了如何从高加索地区的农民儿子成长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励志传奇,真情叙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进行了睿智而成熟的思考。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大学”讲述了作者二战时期的童年和战后的求学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披露了他与夫人赖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第二部分“登顶之路”讲述了作者在边疆区从事的共青团和经济工作,以及到莫斯科后分管的苏共中央农业部工作。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1984年契尔年科去世后,在葛罗米科等的支持下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耀眼的经济工作成绩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他问鼎巅峰的重要经验。第三部分“改革是如何完成的”审视了作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首次揭秘了八一九事件和苏联解体的诸多内幕,尤其表明他为拯救苏联而付出的艰苦努力。
戈尔巴乔夫还详细叙述了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等风云人物之间的交往和恩怨。作者对一生的总结性回顾以及大量首次曝光的珍贵图片,使本书成为研究苏联政治最可靠的一手资料。
2022年10月14日 已读
边疆又红又专的拖拉机手,莫斯科大学法律系高材生,从基层一步步做出成绩;了解农民,尊重知识,相信改革--戈的履历和能力无可挑剔。可惜无论如何他拉不住坠崖的马车,他最后的反思总结并不是走错了哪一步,而只是一切拖得太晚了。
回顾他之前的几代:赫展现出了胆略和决心,但受限于知识和思想,只会简单粗暴,无法触及本质。勃是对赫改革努力的保守反应,导致误国18年。安德罗波夫本有希望,可又短命,保守派再次反攻推出老弱病残契尔年科。到了戈时代积重难返无力回天,写到最后溃败,痛骂叶等,显得迂腐无助,甚至有点可怜。结束冷战不仅是时代需求,真是无力再续。
回忆录写得很诚恳,一反对苏时代人的刻板印象,有血有肉温情脉脉。
删掉中国部分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戈怎么可能没写中国呢?特意去搜了一下他写的与赵的交流,颇为感慨。
圣殿春秋 豆瓣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7.7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胡允桓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7
十二世纪的英国。一个贫困的建筑匠,一心只想建造一座美丽的大教堂。几经波折,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机会。但一座大教堂的建造过程是各方势力的角力:教会、贵族、王室、“巫女”……教堂的建造屡遭干涉。每一种声音都有可能成就他,也有可能毁灭他。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一个普通建筑匠的信念能否改变世界……
2022年9月24日 已读
故事从1120年白船号事件亨利一世失去王储开始,到1170年亨利二世的骑士刺杀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为止,历史融入贯穿得很自然。王权之争讲得比较清楚,王权和教权的冲突介绍就不多,基本当作人人皆知的历史(可惜我并不懂)。故事间看到了中世纪的百姓疾苦,荒蛮,残忍,也看到了许多启蒙精神。汤姆和杰克都不是虔诚的教众,他们对建造大教堂的着迷主要源于对建筑和工程所涉及的科学艺术的兴趣。菲利普作为虔诚的教士,也能灵活地面对世俗,寻求着真正让民众安居乐业的平衡点。
书中女性角色都敢爱敢恨,充满智慧。尤其是阿莲娜。威廉毁掉了她的父亲,强了她本人,夺取了她的城堡,烧光了她的羊毛,放逐了她的弟弟,但每次他以为自己已压垮了她,她都东山再起,而且从挫折上升到新的权势和财富的高峰。
Anne of Green Gables (The Anne of Green Gables Novels #1) 豆瓣
作者: Lucy Maud Montgomery McClelland-Bantam, Inc. 1998
As soon as Anne Shirley arrived at the snug, white farmhouse called Green Gables, she knew she wanted to stay forever...but would the Cuthberts send her back to the orphanage? Anne knows she's not what they expected--a skinny girl with decidedly red hair and a temper to match. If only she could convince them to let her stay, she'd try very hard not to keep rushing headlong into scrapes or blurt out the very first thing she had to say. Anne was not like anybody else, everyone at Green Gables agreed; she was special--a girl with an enormous imagination. This orphan girl dreamed of the day when she could call herself Anne of Green Gables.
2022年9月18日 已读
个人观感故事线平庸,青少读物里远不如小妇人和奇风少年。
Anne前期算不上可爱吧,话痨臭美沉迷幻想心不在焉。之后就苦逼孤儿逆袭成玛丽苏?考试名列前茅,演出惊艳全场,脾气怪的老姑妈聊了几句就爱上她,开个玩笑被她冷战五六年的男孩为她默默付出,连外貌都丑小鸭成白天鹅…
这些设定在成长故事里也算正常,但叙述得过于顺理成章,导致每次Anne面对挑战时,读者既猜中结果也猜到过程,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The Medici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Paul Strathern Pegasus 2017 - 5
A dazzling history of the modest family that rose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n Europe, The Medici is a remarkably modern story of power, money, and ambi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 age that saw the rebirth of ancient and classical learning Paul Strathern explores the intensely dramatic rise and fall of the Medici family in Florence, as well as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which they did so much to sponsor and encourage.<br /><br /><br />Strathern also follows the lives of many of the great Renaissance artists with whom the Medici had dealings, including Leonardo, Michelangelo and Donatello; as well as scientists like Galileo and Pico della Mirandola; and the fortunes of those members of the Medici family who achieved success away from Florence, including the two Medici popes and Catherine de' Médici, who became Queen of France and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at country through three turbulent reigns.
2022年8月22日 已读
从小银行起家,美第奇几百年间在家族业务本身没有任何革新,仅靠谨慎和效率。佛罗伦萨在15世纪有着形式上的民主,加上羊毛等贸易优势,经济活跃文艺兴盛。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美第奇起兴主要依靠攀附传统权势。回顾他们的关键时刻,有钱很重要,却始终不是最关键的一步。于underdog枭雄身上下赌注,安排子弟做主教,到后来联姻各国皇家血脉,一些鼎盛时的小安排,往往成为后代的救命之举。一次次被驱逐后还能返回,在破产边缘苟延残喘,美第奇走得磕磕绊绊,似乎也没过上几天踏实日子。
大人物的影响往往出乎意料。LeoX做上了大主教,奢靡的生活和战争威胁导致卖赎罪券,导致德国路德掀起宗教改革。不起眼的凯瑟琳高攀到法国皇室,不仅成为王后还做了几任国王的母亲。美第奇后来独裁托斯塔纳,可惜子弟堕落反智,最后竟惨至无子嗣而终。
一日三秋 豆瓣
8.2 (44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花城出版社 2021 - 7
刘震云2021重磅新作,人间多少事,两三笑话中。小说《一日三秋》引用民间“花二娘”的传说,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探讨延津人幽默的本质。
从两米见方的剧团人物群像素描中挑出陈长杰、李延生、樱桃,围绕几位主人公身边出现的人物,有开车的、扫大街的、开饭馆的,串联起几个家庭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把世人被忘却的情感和心事复刻出来。后引出寻常父子二人遍尝生活辛酸后对人生至理的了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悟出:一个重要的的瞬间,在人生中犹如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
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世俗生活所包含的哲理,及打破日常生活壁垒的想象力。刘震云写出现实与想象中的人性、土地、命运。既是幽默,也是讽刺;既是魔幻,也是现实。

【编辑推荐】
★《一日三秋》是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现实魔幻主义新作,《一句顶一万句》的升级版,从百年延宕到千年求索。
★从《一地鸡毛》中的一斤豆腐到《一日三秋》中的一把韭菜,我们走过三十年,心态却如同经历了三千年。
★神界鬼界 画里画外 戏里戏外 梦里梦外 故乡他乡 历史当下——“一日三秋”不止于时间体验,更是六重矛盾中的空间体验。
★《一日三秋》是刘震云对故乡、对人生的多维反思,以笑话结构全书,以冷幽默消解严峻。
★在人与故乡渐行渐远的年代,故乡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符号,然而它对人的影响却是连绵不绝的。刘震云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幽默风格,写出了人类本质的命运。
2022年8月14日 已读
故事本就是些普通的民间素材。一个神仙,一出戏,前世今生,故里乡亲。是得刘震云这样会说故事的人来喷空,钓着人读下去。
李延生没走出去,陈长杰没混出头。只有明亮这种在外乡打拼出生计的人,才配回过头与故土和解,才能对周遭人以德报怨。相比上一代人晚年时陷入悔恨和窘迫,他能买回一日三秋的牌匾,细细琢磨这四字里的情怀,这是好命。
光离开不够,要站到远方的高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