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包·戒酒版 :blobcatpeach: - 标记
绘画反对图像 豆瓣
作者: 汪民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 - 1
知名学者汪民安对话当代艺术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的材料、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为艺术作品呈现和表达意义提供了多元的途径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尝试蕴含着深刻的反思,他们的作品不再聚焦于对个人娴熟技法的炫耀,而是更加关注时间、空间、人和物,更加关注它们之间的多重关系,更加关注艺术家自身的感觉的逻辑。本书以 尚扬、陈丹青、刘小东、丁乙等当代著名艺术家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与思考,深刻揭示当代艺术内部的逻辑和张力。
【编辑推荐】
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还是对现实的逃避?艺术是对自我的呈现,还是对自我的救赎?面对当下人的迷惘,当代艺术家用作品呈现自己眼中的世界;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学者汪民安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他用絮语式的诉说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 这也是他与自己的对话:“我愿意面对一幅画,也发明这幅画,在发明这幅画的同时,也发明自己,发明自己随心所欲的随笔。”
“总之,没有什么事情令人刻骨铭心。一些微末的愿望,小小的满足,对琐事的关注,力比多对日常事物的投入,对瞬间状态的全神贯注——所有这些,都在咀嚼,甚至是在品尝着,生活的庸碌。”
2023年2月17日 想读
Myths of the Promotion: 10 Steps to a Successful Career
作者: Elizabeth Xu / Patricia Zimmerman Storyrobin Books 2012 - 7
Myths of the Promotion provides you with ten systematic steps extracted from great leaders in the industry and authors' real corporate executive experiences. The virtual position concept is original and paradigm changing for professionals to advance their career from individual contributors to mid-level managers and then to executive positions. Myths of the Promotion will completely change your mindset and your understanding of career advancement. These ten actionable steps will assist you in refining your career vision, building realistic goals, developing feasible plans and executing them flawlessly. Also discussed is how to create an effective professional brand and network, how to collaborate and influence others as well as how to build and lead a successful team. These ten steps will help you to develop a heightened business understanding and refine your important leadership skills. Myths of the Promotion is the designated textbook for the 2012 Fall Stanford class and will be the textbook for all future "10 Steps to a Successful Career" classes and seminars.
2023年2月17日 想读
The Book of Goose 谷歌图书
作者: Yiyun Li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2 - 9
Longlisted for the 2023 Andrew Carnegie Medals for Excellence in Fiction. A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Editors' Choice.

A magnificent, beguiling tale winding from the postwar rural provinces to Paris, from an English boarding school, to the quiet Pennsylvania home where a woman can live without her past, The Book of Goose is a story of disturbing intimacy and obsession, of exploitation and strength of will, by the celebrated author Yiyun Li.

Fabienne is dead. Her childhood best friend, Agnès, receives the news in America, far from the French countryside where the two girls were raised—the place that Fabienne helped Agnès escape ten years ago. Now, Agnès is free to tell her story.

As children in a war-ravaged, backwater town, they’d built a private world, invisible to everyone but themselves—until Fabienne hatched the plan that would change everything, launching Agnès on an epic trajectory through fame, fortune, and terrible loss.
2023年2月7日 想读
如雪如山 豆瓣 Goodreads
8.2 (117 个评分) 作者: 张天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4
○ 没有一个女人,是微不足道的
○ 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
○ 李敬泽、梁永安、张莉、笛安 众多名家诚意推荐
○ 青年实力作家 张天翼 全新女性主题小说集
------------------------------
☆ 内容简介
生活中,“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 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如雪如山》正是一个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关于女性生存故事的隐喻。
作者张天翼以敏感善察的心思和细腻锋利的笔触,通过七位女性主人公的人生断面,梳理出名为“lili”的女性成长史:她可能是春运火车上坐在你对面的恬静女学生立立,也可能是在医院中与你擦肩而过怀抱婴儿、正为产后抑郁症所苦的俪俪,还可能是住你家隔壁已经步入老年的失独母亲丽丽……她们的负累与挣扎,以一种透彻、浓烈的贯穿抵达了生存的真实。
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的答案。
-------------------------
☆ 名家推荐
天翼就是有这个本事,能够让那些灰暗的东西、非常困窘的东西有一种光晕,甚至是迷人的光晕。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如雪如山》以细腻的细节、场景和氛围,写出了现代女性的负累与挣扎。小说的文字透彻而浓重,不屈不挠地抵达了生存的真实,同时从内心传达出的女性共通的精神困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感。
——著名学者 梁永安
在文学世界里,张天翼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什么不可以冲撞,没有什么不可以书写。这真令人惊喜,一个天然没有边界感的作者,不由得不让人抱有期待。
——著名文学评论家 张莉
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这就是张天翼的答案。
——著名作家 笛安
2023年2月7日 想读
Simply Said 豆瓣
作者: Jay Sullivan Wiley 2016 - 10
Master 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ny scenario
Simply Said is the essential handbook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Do you ever feel as though your message hasn't gotten across? Do details get lost along the way? Have tense situations ever escalated unnecessarily? Do people buy into your ideas? It all comes down to communication. We all communicate, but few of us do it well. From tough presentations to everyday transactions, there is no scenario that cannot be improved with better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book presents an all-encompassing guide to improving you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Exec|Comm philosophy: we are all better communicators when we focus focus less on ourselves and more on other people. More than just a list of tips, this book connects skills with scenarios and purpose to help you hear and be heard. You'll learn the skills to deliver great presentations and clear and persuasive messages, handl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effectively manage, lead with authenticity and more, as you discover the secrets of tru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ffects every interaction every day. Why not learn to do it well? This book provides comprehensive guidance toward getting your message across, and getting the results you want.
Shift your focus from yourself to other people
Build a reputation as a good listener
Develop your written and oral communications for the greatest impact
Inspire and influence others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in any business or social situation
Did that email come across as harsh? Did you offend someone unintentionally? Great communication skills give you the power to influence someone's thinking and guide them to where you need them to be. Simply Said teaches you the critical skills that make you more effective in business and in life.
2023年2月5日 想读 在毛象上被种草的,被评价为“沟通101神书”
Air & Light & Time & Space: How Successful Academics Write Goodreads
作者: Helen Sword
word identifies four cornerstones that anchor any successful writing practice: Behavioral habits of discipline and persistence; Artisanal habits of craftsmanship and care; Social habits of collegiality and collaboration; and Emotional habits of positivity and pleasure. Building on this "BASE," she illuminates the emo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exposes the lack of writing support typically available to early-career academics. She also lays to rest the myth that academics must produce safe, conventional prose or risk professional failure. The successful writers profiled here tell stories of intellectual passions indulged, disciplinary conventions subverted, and risk-taking rewarded. Ground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focused on sustainable change, Air & Light & Time & Space offers a customizable blueprint for refreshing personal habits and creating a collegial environment where all writers can flourish.
2023年2月1日 想读 朋友很喜欢的写作书:最不爹最激励人的书了
夏日走过山间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约翰·缪尔 译者: 刘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5
1869年,缪尔受朋友邀请前往约塞米蒂山谷的内华达山脉牧羊和考察,沿途写下《夏日走过山间》。在山间行走的3个月使他认识到自然放牧对山地草原的破坏是无法逆转的。1903年,他带领西奥多·罗斯福在山谷中进行了一次自然之旅,沿途向总统倾诉自己面对美景被侵蚀的痛心。罗斯福被缪尔所打动,也意识到只有通过联邦的力量才能将内华达山脉的美景长久的留存。1906年,缪尔以一己之力推动美国国家自然保护公园的建立,罗斯福也受其影响在任期内批准创建了五十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十六个国家纪念保护区和六个国家公园。自此,缪尔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夏日走过山间》成为缪尔的初心所在,也以其优美、细腻的文风而被称为“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开启了20世纪自然文学创作的新方式。
2023年1月31日 想读
偶然的创造 豆瓣 谷歌图书
7.9 (34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 邹颖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本书作者通过五十二篇短文,回忆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诸多经历,人和物,阐释了自己对恐惧和嫉妒,成长和衰老,身体与写作,谎言和隐私等主题的看法.
2023年1月31日 想读
Stoner 豆瓣 Goodreads
Stoner
8.7 (41 个评分) 作者: John Williams NYRB Classics 2006 - 6
William Stoner is born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to a dirt-poor Missouri farming family. Sent to the state university to study agronomy, he instead falls in love with English literature and embraces a scholar's life, so different from the hardscrabble existence he has known. And yet as the years pass, Stoner encounters a succession of disappointments: marriage into a "proper" family estranges him from his parents; his career is stymied; his wife and daughter turn coldly away from him; a transforming experience of new love ends under threat of scandal. Driven ever deeper within himself, Stoner rediscovers the stoic silence of his forebears and confronts an essential solitude. John Williams's luminous and deeply moving novel is a work of quiet perfection. William Stoner emerges from it not only as an archetypal American, but as an unlikely existential hero, standing, like a figure in a painting by Edward Hopper, in stark relief against an unforgiving world.
2023年1月27日 想读 前两年度过中文版,今年想把英文的读了,也想认真的再看一遍一个普通人“无趣又不受欢迎”的一生,是怎么过的、有没有意思、是不是值得读过。
2023 to-read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7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0次与10000次 豆瓣
Raus aus Schema F
作者: [德] 吉塔·雅各布(Gitta Jacob) 译者: 蔡清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10
伴侣那么糟糕,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离不开?为什么离开了一个糟糕的伴侣,又遇到一个更糟糕的伴侣?为什么你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同样的死胡同?虽然你也会告诫自己“下次再有类似的事,遇到类似的人,不能再这样了”,可一遇到事情,就又掉入了旧有的应对方式中。
一般来说,你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你还是会经历一些丢失了掌控感的时刻,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
你可以拥有真正保护自己的能力。
作者提出,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是由内在的四部分人格决定的: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成人自我。当我们去觉察并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时,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创伤、心结,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和感受,并通过刻意练习,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一个不被情绪淹没、拥有良好社会属性、能完成任务且自律、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与资源的,更加智慧的自己。
同时,通过深度的觉察和修正,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创造全新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模式,不再在积习难改的命运中打转。
※【吉塔·雅各布(博士)Gitta Jacob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建立了图式疗法】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四个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自我”】
内在小孩:童年时期的自己,象征着记忆深处强烈的情绪、未被处理的情绪。
内在审判者:苛刻和惩罚性的审判者象征着了那些来自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声音,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应对方式:为了应付情绪上的压力和一些困境,我们在童年时期采取了一些行为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成人自我:活跃、强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们活得舒适轻松,有很好的社会属性,可以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也有重复感受幸福与意义的能力。
告别同样的坏感受、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创伤
从黑暗中爬出来,在阳光里站起来
觉察并修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
从此让坏体验发生0次,好经历发生10000次
拥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
※【以心理学的方式,探查我们内在的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积极修正,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受伤,本质上是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
通过图式疗法的深度觉察和练习,我们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在现实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拥有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2023年1月12日 想读 在我情绪黑泥的时候象友推荐的,最后一章有或许很有帮助的练习。
被討厭的勇氣 豆瓣 谷歌图书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8.5 (20 个评分) 作者: 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译者: 葉小燕 究竟 2014 - 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各界好評
來自各界的勇氣推薦!
知名作家|蔡康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黃錦敦 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哈克)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 影評人|膝關節 資深譯者|陳系美 勇氣推薦
這本書寫出許多我在小說創作中,至今仍不斷思考、想要了解的事。書中許多字句讓我眼睛一亮,不斷點頭稱是,或是感到驚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讓我不知不覺中以為在讀一本小說,最後更不知為何,竟然哭了出來。──伊坂幸太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哲學家,同時也住著一個年輕人。或許我們都走過了年輕歲月對人生的疑惑與追尋,最終,我們終於成為我們生命的哲學家。我喜愛這本書,不只在它的書名所帶來的一種睿智及平靜,還有在於它的內容正是每個人都曾探問過的「人生是什麼?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在追尋什麼?」等等這些人生問題的智慧對話。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心理諮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如果佛洛伊德教導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屋、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己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勇氣》,身為佛洛伊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會永遠這樣勉勵自己,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在自我價值的一千零一夜中,有位智慧長者陪伴我們一起探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那些潛藏於青年時期,在那個知識毫不留情地灌注腦袋的年代,我們心裡其實早浮現許多疑問,只是還來不及尋求解答: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自由?
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讓我們不滿的現狀?
什麼是當下?怎樣才叫活在當下?
什麼叫分離?不再滿足別人的期待算不算分離?
什麼叫勇氣?被討厭為什麼是一種奔向自由的勇氣?……
這些生命議題,只要我們曾經想過,就像打開心靈之眼,將纏繞於腦海而不願離去。本書大量談論這些議題,卻不用「給你解答」的方式,而是透過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心理對話,輕輕柔柔、卻又精準不已地,打動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如此誠懇地帶我們巡迴過,這些存在於生命裡頭如此重要的思考。
我很希望在我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又十分慶幸,在已經經歷一陣工作的洗練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我想在更年長時,我還會再翻閱這本書,也許那時更能理解:原來接受「被討厭」,也是一種人生的豁達。──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生命裡,我們雖然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如創傷經驗,而讓生命顯得遲滯困難。但這本書卻道出一條珍貴的路徑:即使過去如此,我們仍能堅定地拾起想要的生活目標,盯視內心所渴求的,然後重新做出選擇並努力著,想要的生命是可以這樣創造而來的。這樣的觀點還給人們身心很大的自由,我們絕對不是只能被過去事件所宰制,我想這應該就是阿德勒學派帶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之一了。──心理諮商師 黃錦敦
給傷沒有很重,卻又很想改變的你:這會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沒有厚重的「傷」,又有一份很想改變很想創造幸福的「決心」。
在助人工作領域二十年的歲月裡,我見過不少辛苦的生命,明明很想改變,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被過去埋藏深處的傷痕給拉了回去。這些生命的傷痕,有時候深到連主人自己都摸不著,像是鎖鏈層層深鎖的盒子。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裡,這樣深層厚重的傷,有時候真的需要安靜又有智慧的陪伴、等待、撫慰。
然而,大部分的傷,沒有那麼厚重,如果你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剛好屬於這樣的落點,那麼這本書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出路。
我的心裡有一個看待人如何得以改變移動的概念圖,那些生命的「傷/困境」像是槓桿左邊把人往下壓的積累重物,而生命的主人如果在生活裡累積了足夠的資源、扎實地活出力量,就有機會開始累積成槓桿右邊的新施力點。
什麼時刻,生命的槓桿會有機會開始往向陽處移動?
這本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用一整本書的精彩內容,好好地勾勒出「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槓桿施力」。一個人的槓桿如果已經傾斜向下那麼多日子了,當然不會一下子就改變,我自己很喜歡書裡的幾個經典的使力施力概念:
「從等待別人改變到決心自己要改變。」
「重新選擇的可能性/活出什麼樣的可能性,是可以選擇的。」
「把競賽對象變成夥伴關係。」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甘於平凡的勇氣。」……
書中最讓我驚豔的一段描述是哲學家說著:「難道我們為了別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為止嗎?」唉唷喂呀~真是立體極了的描述呀!我們常常一不小心走了這個流程:因為怕別人不喜歡我,因而擔心焦慮,於是越活越差越不喜歡自己。如果我們想走去相反邊的那個方向,就可以想像自己,像是書中說的:「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與其終日擔心受怕自己沒有符合別人的期待,不如,一步一腳印,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好好的問自己:生命的這個時刻,我最想創造的,是什麼?問了,然後就去創造一分一秒的美好!
這麼一來,即使是看似長遠的上坡路,即使會揮汗吃力,但是,美好的這個時刻,生命槓桿的施力點,正正的,真實的,落在自己的手裡、腳底。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真摯地祝福,打從心底想創造美好的你。──諮商輔導博士,《做自己還是做罐頭》、熱情渴望卡作者 黃士鈞(哈克)
一部振奮人心又好讀易懂的心靈作品。它振振有詞地否定了我們舊時的心理創傷,讓人無法辯駁;並指出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認同」的需求,與他人的課題分離。然後非常務實地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中心,認真地活在當下。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義。好書!──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這本書不斷地提出各類有趣的邏輯陷阱,讓讀者隨著書中年輕人的發問,一次又一次地試探自己的思考中心到底是否會受哲學家牽引,因為哲學家對於「目的論」跟「決定論」的想法始終能夠拉扯出許多凡夫俗子陷入的謬論與自以為是。讓哲學家帶領你經歷一場邏輯思辨三溫暖,保證你看完之後會重新釐出新的宇宙觀,這才是《被討厭的勇氣》最值得閱讀的原因。 ──影評人 膝關節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擁有絕對的詮釋權,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明白這個道理是我三十二歲那年,活到不想活不下去時得到的意外禮物。此後遇見挫敗哀傷,我不會再回頭連結過往的悲慘記憶,告訴自己有多可憐,因為它們已經被我「重新定義」,慢慢轉化成養分了。因此遇見這本書的「目的論」時,我非常驚喜!原來這個「魔法」早就有人發現。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魔法,請發現它,並好好地運用它。──資深譯者 陳系美
讀者淚推:阿德勒,是你救了我一命!
兩年前,我得了憂鬱症;不,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相信是自己「選擇」得了憂鬱症。更讓我驚訝的是,當初為了回歸社會所做的練習和回歸後的心情,竟然都跟書中的描寫一模一樣。謝謝你,阿德勒,原來是你救了我一命。──麻吉
衝擊力很強的一本書。對父母來說,「守護但不介入」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孩子變成只會看別人臉色的人。即使將來孩子長大成人了,我相信這本書對我或他依然非常有用。──Unicorn
幾年前開始,我就一直想「擺脫認同的需求」。我覺得為了得到認同而活得小心翼翼是不對的,又找不出適合的方法,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解決了我多年的問題!真是太酷了!──Matsu
我在不久前創業,為了爭取客戶,必須花很多時間跟人往來、看人臉色。在我非常煩惱的時候,「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道路」這句話讓我又有了自信,非常推薦給從事業務的各位。──muku
書店職人推薦:連靈魂都在共鳴!
超名作誕生!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好像「咚~」地不斷作響。──喜久屋書店阿倍野店店員
讀這本書時,說不定會覺得有點「怪怪的」,但這些「怪怪的」地方才是你非讀它不可的原因。──紀伊國屋書店澀谷店店員
本書不但把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整理得很清楚,對話形式也很易於吸收,閱讀起來充滿樂趣。──TSUTAYA大崎站前店店員
2023年1月4日 想读 感谢 YouTube 推荐,突然看到这本书,或许可以解一些现在正在面对的众多问题之一。(怎么感觉自己正在经历很多很多问题的 life crisis 😂
In Love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作者: Amy Bloom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22 - 3
This powerful memoir by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Amy Bloom is an illuminating story of two people whose love leads them to find a courageous way to part—and of a woman’s struggle to go forward in the face of loss.
“What a book this is—full of everything that matters . . . gripping, moving, and beautifully told.”—Meg Wolitzer, author of The Female Persuasion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BOOKS OF 2022—Oprah Daily, BookPage
Amy Bloom began to notice changes in her husband, Brian: He retired early from a new job he loved; he withdrew from close friendships; he talked mostly about the past. Suddenly, it seemed there was a glass wall between them, and their long walks and talks stopped. Their world was altered forever when an MRI confirmed what they could no longer ignore: Brian had Alzheimer’s disease.
Forced to confront the truth of the diagnosis and its impact on the future he had envisioned, Brian was determined to die on his feet, not live on his knees. Supporting each other in their last journey together, Brian and Amy made the unimaginably difficult and painful decision to go to Dignitas, an organization based in Switzerland that empowers a person to end their own life with dignity and peace.
In this heartbreaking and surprising memoir, Bloom sheds light on a part of life we so often shy away from discussing—its ending. Written in Bloom’s captivating, insightful voice and with her trademark wit and candor, In Love is an unforgettable portrait of a beautiful marriage, and a boundary-defying love.
亲密关系 豆瓣 Goodreads
Intimate Relationship
8.9 (10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兰·米勒 (Rowland S. Miller) 译者: 王伟平 译 / 彭凯平 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6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什么是爱情?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亲密关系美满的秘诀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某些错误观点。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权威,崇尚实证精神。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读完本书,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嫉妒、出轨、家暴等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认识。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因此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攸关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本书既适合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与灵感,也适合每个想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普通读者。
亲密关系:敏感的心灵该如何安放? 豆瓣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in love
作者: [美]伊莱恩·阿伦 译者: 梁宗保、张光珍 等 2018 - 7
是不是处在热恋中的你,却害怕建立亲密关系?当别人说你“太敏感”了,你是不是感觉自己有病?你是不是希望找一个不太敏感的伴侣?或者你是不是已经放弃去爱别人,生怕自己因为太敏感或者太害羞而受到伤害?
统计数据显示造成离婚的50%的原因是天生的气质。如果你又是占人口20%的天生高敏感者,那么不幸福的亲密关系的概率就更高了。你的敏感的神经系统会使你的感受细腻而深沉,如果你和伴侣能够彼此理解,将会建立浪漫的伴侣关系。但是如果不能默契相处,那么你的敏感将会使亲密关系变得非常痛苦和糟糕。
《亲密关系:敏感的心灵该如何安放?》基于伊莱恩·阿伦博士对气质和亲密关系的多年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寻求更为幸福、更为健康的亲密关系的实践指导方法。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小测验,以及一步步建立亲密关系的可操作性方案,你会发现生活和爱的更好方法。
2022年12月27日 想读
天生敏感 豆瓣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7.1 (8 个评分) 作者: 伊莱恩· 阿伦 译者: 于娟娟 华夏出版社 2014 - 1
这是一部为高度敏感者而写的书。高度敏感这一特质长期以来不被认识,或被误解,而且往往被混同为内向、羞怯、拘谨等带着负面含义的性格标签。
本书作者作为一个高度敏感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深入研究,让读者认识到敏感特质是客观存在的,有天生的遗传倾向;最重要的是,敏感特质并不是一种缺陷,高度敏感的人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创造力!
如果你是一位高度敏感者,或者你的孩子、配偶、朋友是高度敏感者,你就应该打开这本书。你打开它,它就为你打开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获得新的精神能量。这是一部及时的书,一部温暖的书,一部帮助无数人走向积极的书。
2022年12月27日 想读
Eight Dates 豆瓣
作者: John Gottman Ph.D. / Julie Schwartz Gottman Ph.D.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2019 - 2
Strengthen and deepen your love with a fun, ingenious program of eight life-changing conversations—on essential topics such as money, sex, and trust—from two of the world’s leading marriage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Navigating the challenges of long-term commitment takes effort—and it just got simpler, with this empowering, step-by-step guide to communicating about the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to you and your partner. Drawing on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ir world-famous Love Lab, Dr. John Gottman and Dr. Julie Schwartz Gottman invite couples on eight fun, easy, and profoundly rewarding dates, each one focused on a make-or-break issue: trust, conflict, sex, money, family, adventure, spirituality, and dream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prompts provide motivation to stay open, stay curious, and, most of all, stay talking to each other. And the range—from the four skills you need for intimate conversation (including Put Into Words What You Are Feeling) to tips on being honest about your needs, while also validating your partner’s own emotions—will resonate, whether you’re newly together or a longtime couple looking to fortify your bond. You will discover (or rediscover) your partner like never before—and be able to realize your hopes and dreams for the love you desire and deserve.
天生有罪 豆瓣 Goodreads
Born a Crime: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
8.9 (152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特雷弗·诺亚 译者: 董帅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2
火遍微博、微信的《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首部回忆录
比尔·盖茨2017年夏季书单推荐图书
美国《纽约时报》《新闻日报》《时尚先生》及“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
2017年瑟伯美国幽默文学奖得主
美国亚马逊周阅读榜连续在榜,评分高达4.8
编辑推荐:
★ 囧司徒接班人崔那娃爆笑回忆录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之一,《囧司徒每日秀》曾在中国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他宣布辞职后,钦点了南非脱口秀明星特雷弗·诺亚担任继任者。名不见经传的诺亚以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在美国内外收获了大批粉丝,并被中国观众亲切称为“崔那娃”。在本书中,小崔将他的幽默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完美展示了为什么他会被选为《每日秀》的主持人。
★ “生而有罪”的崔那娃讲述贫民窟的成长经历 小崔出生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其父母属于跨种族结合,因此他生下来就犯了罪,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似乎注定要走上一条犯罪道路。然而,倔强的小崔与伟大的母亲凭借着幽默、乐观与智慧,最终摆脱了暴力与贫穷的怪圈,从南非的贫民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 多家媒体“年度好书”,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毒舌书评家角谷美智子赞不绝口 南非不只有曼德拉和查理兹·塞隆,本书在讲述作者各种或爆笑、或痛苦、或感人的童年经历时,还将目光投降了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反人类的种族隔离制度之恶,充满了浓烈的异域色彩与人文关怀。
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出生就犯了罪:因为他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而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这样的结合属于犯罪,他父母会面临五年有期徒刑的惩罚,诺亚自己也会被送到孤儿院。
为了保护诺亚,他那位勇敢、反叛、幽默、坚强、虔诚信教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而自幼便遗传了母亲性格的诺亚,除了像大多数青少年那样成长外,还需要学会如何 “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上生活。
这本回忆录中收集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但无一例外都彰显了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2022年12月25日 想读 因为看了 Noah 的 Netflix Special 之后我说很喜欢,没有很喜欢他的友甚至都来推荐说这本书写的很好,那我应该也会喜欢看的,想试试呢~
How to Raise an Adult 豆瓣
作者: Julie Lythcott-Haims Henry Holt and Co. 2015 - 6
A provocative manifesto that exposes the harms of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sets forth an alternate philosophy for raising preteens and teens to self-sufficient young adulthood
In How to Raise an Adult, Julie Lythcott-Haims draws on research, on conversations with admissions officers, educators, and employers, and on her own insights as a mother and as a student dean to highlight the ways in which overparenting harms children, their stressed-out parents, and society at large. While empathizing with the parental hopes and, especially, fears that lead to overhelping, Lythcott-Haims offers practical alternative strategies that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allowing children to make their own mistakes and develop the resilience, resourcefulness, and inner determination necessary for success.
Relevant to parents of toddlers as well as of twentysomethings-and of special value to parents of teens-this book is a rallying cry for those who wish to ensure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can take charge of their own lives with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2022年12月25日 想读 看了象友 Sasa 作为妈妈写下的感受,每次看到都觉得自己有被开解、被宽恕。虽然不想生孩子也害怕养孩子,但是也想来读一读,或许最终可以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呢。毕竟他们做错的事情,也不见得是他们想做错、只是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晓得应该怎么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