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MissBird :coolified: - 标记
春明梦余录 (上下册) 豆瓣
作者:
[清]孙承泽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2
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豆瓣
作者:
Michael Szony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How did ordinary people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deal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state? In 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Michael Szonyi explores the myriad ways that families fulfilled their obligations to provide a soldier to the army. The complex strategies they developed to manag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suggest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an important period in China's history as well as a broader theory of politics.
Using previously untapped sources, including lineage genealogies and internal family documents, Szonyi examines how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living on China's southeast coast minimized the costs and maximized the benefits of meeting government demands for manpower. Families that had to provide a soldier for the army set up elaborate rules to ensure their obligation was fulfilled, and to provide incentives for the soldier not to desert his post. People in the system found ways to gain advantages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example, naval officers used the military's protection to engage in the very piracy and smuggling they were supposed to suppress. Szonyi demonstrates through firsthand accounts how subjects of the Ming state operated in a space between defiance and compliance, and how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middle ground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not only Ming China but also other periods and places.
Using previously untapped sources, including lineage genealogies and internal family documents, Szonyi examines how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living on China's southeast coast minimized the costs and maximized the benefits of meeting government demands for manpower. Families that had to provide a soldier for the army set up elaborate rules to ensure their obligation was fulfilled, and to provide incentives for the soldier not to desert his post. People in the system found ways to gain advantages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example, naval officers used the military's protection to engage in the very piracy and smuggling they were supposed to suppress. Szonyi demonstrates through firsthand accounts how subjects of the Ming state operated in a space between defiance and compliance, and how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middle ground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not only Ming China but also other periods and places.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豆瓣 Goodreads
8.7 (203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5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 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
★ 传统的历史叙述、众所周知的历史认识会不会出错?
★ 为什么历史会被滥用和错用?历史知识为什么会有偏差和错误?
★ 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以狼为祖先的是传说还是真实?
★ 西欧骑士身上的佩剑真的来自中国吗?
★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到底是什么?
★ 反思历史叙述的单一与纯粹,示范如何独立、健康地分析和观察历史的典范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不滥用或错用历史,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而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是历史学家的美德: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 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
★ 传统的历史叙述、众所周知的历史认识会不会出错?
★ 为什么历史会被滥用和错用?历史知识为什么会有偏差和错误?
★ 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以狼为祖先的是传说还是真实?
★ 西欧骑士身上的佩剑真的来自中国吗?
★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到底是什么?
★ 反思历史叙述的单一与纯粹,示范如何独立、健康地分析和观察历史的典范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不滥用或错用历史,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而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是历史学家的美德: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世界动画史 豆瓣
The World History of ANIMATION
7.3 (6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卡瓦利耶
/
Stephen Cavalier
译者:
陈功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9
《世界动画史》大开本精装,铜版纸全彩印刷,重逾四斤。本书详细描述了世界动画的百年历史,将欧洲、北美、亚洲的重磅人物纷纷囊括其中,并辅以丰富的彩图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广度,引领读者踏上奇幻旅程,感受人类的无尽想象,领略动画世界的广阔无垠与无限创意。
动画自诞生伊始便历经变革 ,同时也创造出了各种异彩纷呈的风格、极富创意的技术、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以及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史蒂芬·卡瓦利耶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了本书,其覆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各种先驱人物、动画长片、电视剧集、数字影片、电子游戏、独立电影以及经由互联网发布的作品。
本书以详尽的电影时间线和技术创新为主脉络,并配有必看影片及剧情梗概,以及动画人与动画公司的具体介绍,展现了动画的演变历程,从转描技术到改进后的赛璐璐技术,从胶片直绘动画到粘土动画……内容可谓覆盖全球。
综述世界动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动画的各种类型、风格、媒介和技术;
囊括各种电影长片、电视剧集,以及网络动画作品;
全彩印刷,插图精美,内容详实;
收录动画先驱及领军人物的详细生平简历。
-------------------------------------------------------------
想要寻找一本可以“一站式”了解世界动画史的图书?那就是它了!无论是手绘动画、定格动画还是数字动画,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所作的评论都足够犀利简洁、一针见血。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知名影评人Wheeler Winston Dixon
《世界动画史》如史诗般向我们展现了核心动画技术的演化历程……这是一本既赏心悦目,又能带给你无限乐趣的书。
——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我们经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闻所未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体会到各种惊奇与争议。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眼光与视角,去重新体味那些我们曾经最爱的动画。
—— 来自subtitledonline.com的评论
本书拥有丰富的插图与深刻的阐释,确实是一本好书。
——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这本书好像拥有某种魔力,你很难不被它吸引。
——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卡瓦利耶曾为斯皮尔伯格和迪士尼工作。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广阔的动画发展史,他完成得很棒。
—— 《我们爱这本书》杂志(We Love this Book)
动画自诞生伊始便历经变革 ,同时也创造出了各种异彩纷呈的风格、极富创意的技术、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以及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史蒂芬·卡瓦利耶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了本书,其覆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各种先驱人物、动画长片、电视剧集、数字影片、电子游戏、独立电影以及经由互联网发布的作品。
本书以详尽的电影时间线和技术创新为主脉络,并配有必看影片及剧情梗概,以及动画人与动画公司的具体介绍,展现了动画的演变历程,从转描技术到改进后的赛璐璐技术,从胶片直绘动画到粘土动画……内容可谓覆盖全球。
综述世界动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动画的各种类型、风格、媒介和技术;
囊括各种电影长片、电视剧集,以及网络动画作品;
全彩印刷,插图精美,内容详实;
收录动画先驱及领军人物的详细生平简历。
-------------------------------------------------------------
想要寻找一本可以“一站式”了解世界动画史的图书?那就是它了!无论是手绘动画、定格动画还是数字动画,作者史蒂芬·卡瓦利耶所作的评论都足够犀利简洁、一针见血。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知名影评人Wheeler Winston Dixon
《世界动画史》如史诗般向我们展现了核心动画技术的演化历程……这是一本既赏心悦目,又能带给你无限乐趣的书。
——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我们经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闻所未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体会到各种惊奇与争议。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眼光与视角,去重新体味那些我们曾经最爱的动画。
—— 来自subtitledonline.com的评论
本书拥有丰富的插图与深刻的阐释,确实是一本好书。
——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这本书好像拥有某种魔力,你很难不被它吸引。
——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卡瓦利耶曾为斯皮尔伯格和迪士尼工作。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广阔的动画发展史,他完成得很棒。
—— 《我们爱这本书》杂志(We Love this Book)
重构漫画 豆瓣
作者:
斯科特·麦克劳德
译者:
王莉莉 张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7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重构漫画:依靠想象力和技术重新构建一种艺术形式》继承了《理解漫画》一书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作者继续通过形象化的角色讲述了漫画行业的历史、状态及漫画创作技巧,具体内容包括漫画的12次变革、漫画是如何诞生的、漫画的阅读方式、今天的人们对漫画的理解,以及漫画如何在新千年中开创新的辉煌等。看似非常简单的说法却深刻揭示了如何将个人的想像力和绘画技术赋予一种艺术形式以新生命的主题。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重构漫画:依靠想象力和技术重新构建一种艺术形式》非常适合于动漫爱好者、相关专业的学生、工作人员阅读,也适合动漫相关专业作为培训教材。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重构漫画(修订版)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重构漫画:依靠想象力和技术重新构建一种艺术形式》非常适合于动漫爱好者、相关专业的学生、工作人员阅读,也适合动漫相关专业作为培训教材。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重构漫画(修订版)
制造漫画 豆瓣
作者:
麦克劳德
译者:
张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5
《世界动漫经典教程:制造漫画(修订版)》是一本非常贴近漫画创作的教学用书,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角色来叙述自己的创作观点,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探索漫画的创作方式。《世界动漫经典教程:制造漫画(修订版)》内容详尽,包含画格场景设计、面部表情刻画、肢体语言表述、页面布局、故事情节构建、创作工具的选择及个人漫画风格的定位等很多读者渴望提高自身能力的内容。《世界动漫经典教程:制造漫画(修订版)》语言幽默诙谐,用看似非常简单的说法展示了漫画中所蕴含的极深的艺术魅力,同时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通过文字与图片完美地诠释漫画这种艺术形式。非常适合于动漫爱好者、插画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阅读,也适合动漫相关专业作为培训教材。
人工智能 豆瓣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作者:
Stuart J. Russell
/
Peter Norvig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 7
最权威、最经典的人工智能教材,已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20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最新版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内容,并深入介绍了各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全书仍分为八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第二部分“问题求解”,第三部分“知识与推理”,第四部分“规划”,第五部分“不确定知识与推理”,第六部分“学习”,第七部分“通信、感知与行动”,第八部分“结论”。本书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还描述了其各个研究方向最前沿的进展,同时收集整理了详实的历史文献与事件。另外,本书的配套网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教学和学习资料。
本书适合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学生,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工智能课的首选教材,也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适合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学生,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工智能课的首选教材,也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故事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Story
9.0 (139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9
其它标题:
故事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形式逻辑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金岳霖
人民出版社
1979
- 10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只凭三本著作,林岳霖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军事革命? 豆瓣
A Military Revolution?: Military Change and European Society, 1550—1800
作者:
[英]杰里米·布莱克
译者:
李海峰
/
梁本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8
近代早期以来,欧洲在火器、战术、军队规模等方面发生了系列革新,对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有学者认为在1560—1660年欧洲发生了一场军事革命,并将其视为近代西方崛起的动力,引发西方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热烈讨论。
在本书中,军事史名家杰里米·布莱克对所谓军事革命理论的诸多假设做了重新评估。他质疑近代早期出现过军事革命的观念,认为这一时期欧洲战争的主要特征具有延续性而非革命性,而且相比而言,这一概念用来形容1660年后的一百年更为合适。他还重新审视了军事实力与国内稳定、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认为是17世纪晚期欧洲专制国家催生了军事变革,而不是军事变革催生了专制政体。
在本书中,军事史名家杰里米·布莱克对所谓军事革命理论的诸多假设做了重新评估。他质疑近代早期出现过军事革命的观念,认为这一时期欧洲战争的主要特征具有延续性而非革命性,而且相比而言,这一概念用来形容1660年后的一百年更为合适。他还重新审视了军事实力与国内稳定、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认为是17世纪晚期欧洲专制国家催生了军事变革,而不是军事变革催生了专制政体。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 豆瓣
作者:
Rogers, Clifford J
Westview Press
1995
- 5
The debate about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has been one of most controversial and exciting areas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early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and military history. This book brings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lassic articles that began and have shaped this debate, adding important new essays to further this important scholarly discussion.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 will be required reading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what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hottest areas in military history today.
春明退朝录 豆瓣
作者:
(宋)宋敏求 等撰
译者:
尚成 注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本书收录《春明退朝录》、《松漠纪闻》、《道山清话》、《北窗炙輠录》、《山房随笔》等五种宋元笔记。
《春明退朝录》,宋朝宋敏求撰、尚成校点。书中多记唐宋典章故实,举凡官诰礼仪、仕宦进拟、差除制度等掌故,史料翔实可信,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和采撷。至于其民情风俗、官场应酬、书画题记、诗话词评等时有著录,颇具文学史研究价值。此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百川学海》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为参校本
《松漠纪闻》,宋朝洪皓撰、阳羡生校点。作者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使金,被金国拘禁,滞留金地15年。此书便写于留金之时,多记金国杂事,白山黑水间风俗民情、金国初期之建制以及怪奇异闻。本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校以《顾氏文房》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道山情话》,宋代佚名撰、孔一校点。书中所载多为北宋朝野故事,对王安石持批评态度,对程颐、刘挚亦颇有微词,而详记苏轼、黄庭坚、张耒等交际议论。本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校以《百川学海》本。
《北窗炙輠录》,宋朝施德操撰、王根林校点。书记作者与宾客的谈论之语,内容多为当时士人及前辈的言行和杂事杂说,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也可考见当时社会风俗。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奇晋斋丛书》本、《读画斋丛书》本。
《山房随笔》,元朝蒋子正撰,徐时仪校点。此书内容,一为记叙前人遗闻轶事;二为记叙见闻所得前人所赋诗词和题词,间作品评,志在存佚。书中所载诗词往往与传本不尽一致,提供了珍贵材料,可供研究文学史之参考。本书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又据《藕香零拾》本补以其未收录的11则,加以标点,校以《稗海》本、《说郛》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
《春明退朝录》,宋朝宋敏求撰、尚成校点。书中多记唐宋典章故实,举凡官诰礼仪、仕宦进拟、差除制度等掌故,史料翔实可信,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和采撷。至于其民情风俗、官场应酬、书画题记、诗话词评等时有著录,颇具文学史研究价值。此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百川学海》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为参校本
《松漠纪闻》,宋朝洪皓撰、阳羡生校点。作者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使金,被金国拘禁,滞留金地15年。此书便写于留金之时,多记金国杂事,白山黑水间风俗民情、金国初期之建制以及怪奇异闻。本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校以《顾氏文房》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道山情话》,宋代佚名撰、孔一校点。书中所载多为北宋朝野故事,对王安石持批评态度,对程颐、刘挚亦颇有微词,而详记苏轼、黄庭坚、张耒等交际议论。本书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校以《百川学海》本。
《北窗炙輠录》,宋朝施德操撰、王根林校点。书记作者与宾客的谈论之语,内容多为当时士人及前辈的言行和杂事杂说,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也可考见当时社会风俗。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奇晋斋丛书》本、《读画斋丛书》本。
《山房随笔》,元朝蒋子正撰,徐时仪校点。此书内容,一为记叙前人遗闻轶事;二为记叙见闻所得前人所赋诗词和题词,间作品评,志在存佚。书中所载诗词往往与传本不尽一致,提供了珍贵材料,可供研究文学史之参考。本书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又据《藕香零拾》本补以其未收录的11则,加以标点,校以《稗海》本、《说郛》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
艳浪·无限之住人原画集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沙村广明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 豆瓣
作者:
高清海
2010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作者提出人总是从人出发去认识世界的,构成人的本质的实践性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因此,由实践分化活动所形成的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矛盾关系,才是哲学世界观理论所要认识和说明的基本内容;而构成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关系之本质内容的主观与客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就成为哲学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从这种基本理解出发,作者认为哲学理论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人本学的发展,表现了人类对自身主体性质由直观认识阶段到反思认识阶段再到自觉认识阶段的三种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即“存在论”、“意识论”和“人本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观点,意味着人类从此掌握了用以观察世界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这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对存在观点、意识观点、人本观点的否定,又是它们在新的基础上的统一和提高。它的产生,表明人类已经开始进入自觉地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发展阶段。
Permanent Record 豆瓣
9.0 (77 个评分)
作者:
Edward Snowden
Macmillan
2019
- 9
dward Snowden, the man who risked everything to expose the US government’s system of mass surveillance, reveal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ory of his life, including how he helped to build that system and what motivated him to try to bring it down.
In 2013, twenty-nine-year-old Edward Snowden shocked the world when he broke with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establishment and reveal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was secretly pursuing the means to collect every single phone call, text message, and email. The result would be an unprecedented system of mass surveillance with the ability to pry into the private lives of every person on earth. Six years later, Snowden reveal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how he helped to build this system and why he was moved to expose it.
Spanning the bucolic Beltway suburbs of his childhood and the clandestine CIA and NSA postings of his adulthood, Permanent Record is the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a bright young man who grew up online—a man who became a spy, a whistleblower, and, in exile, the Internet’s conscience. Written with wit, grace, passion, and an unflinching candor, Permanent Record is a crucial memoir of our digital age and destined to be a classic.
In 2013, twenty-nine-year-old Edward Snowden shocked the world when he broke with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establishment and reveal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was secretly pursuing the means to collect every single phone call, text message, and email. The result would be an unprecedented system of mass surveillance with the ability to pry into the private lives of every person on earth. Six years later, Snowden reveal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how he helped to build this system and why he was moved to expose it.
Spanning the bucolic Beltway suburbs of his childhood and the clandestine CIA and NSA postings of his adulthood, Permanent Record is the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a bright young man who grew up online—a man who became a spy, a whistleblower, and, in exile, the Internet’s conscience. Written with wit, grace, passion, and an unflinching candor, Permanent Record is a crucial memoir of our digital age and destined to be a classic.
当权的第三帝国 豆瓣 Goodreads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9.5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译者:
哲理庐
九州出版社
2020
- 2
和平的纳粹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在纳粹党当权之初,没有人认为它会掀起又一场战争浩劫。在短短的六年间,它实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镇压政治运动,整顿就业市场,刺激经济复苏,整合民间机构,打造民族共同体。正当德国人适应着新秩序带来的急剧变化,因繁荣稳定的假象而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不知不觉地被绑在纳粹的战车上,高速驶向滚滚硝烟之中。原来,和平的纳粹德国是为发动战争而服务的。
在这部包罗万象、扣人心弦的历史巨著中,理查德·J. 埃文斯通过爬梳二战前纳粹德国在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政策和影响,以海量的数据分析与官方档案描绘了第三帝国极权统治的狰狞面貌,以生动的私人材料与亲历记录勾勒出普通德国人在这段历史中的鲜活命运,揭露了纳粹党如何以残暴血腥的独裁手段将德国改造成一架全力冲刺的战争机器。
在这部包罗万象、扣人心弦的历史巨著中,理查德·J. 埃文斯通过爬梳二战前纳粹德国在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政策和影响,以海量的数据分析与官方档案描绘了第三帝国极权统治的狰狞面貌,以生动的私人材料与亲历记录勾勒出普通德国人在这段历史中的鲜活命运,揭露了纳粹党如何以残暴血腥的独裁手段将德国改造成一架全力冲刺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