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神曲(全三册) 豆瓣
8.5 (24 个评分) 作者: [意] 但丁 译者: 田德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5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博尔赫斯诗选 豆瓣
9.4 (3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博尔赫斯 译者: 陈东飚 / 陈子弘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 1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华兹华斯诗选 豆瓣
作者: 威廉·华兹华斯 译者: 杨德豫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 3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华兹华斯诗选(英汉对照)》精选了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并由著名翻译家杨德豫先生翻译,集中展示了其“把英语格律诗译成汉语格律体诗”的译诗原则,文字贴切,格律谨严,且文辞斐然,真正做到了译诗与原诗的高度近似。华兹华斯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巨擘,“湖畔派”诗歌的主要代表,杨德豫先生以其贴合无间的译笔,精彩呈现了华兹华斯带有浓郁的自然主义气息的诗歌。
神曲 豆瓣
Divina Commedia
8.2 (8 个评分) 作者: [意] 但丁 译者: 朱维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6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OO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 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塔楼之诗 豆瓣
8.6 (1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译者: 先刚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 5
这本书收集了荷尔德林在精神失常期间(1807-1843)创作的全部35首诗歌,以及时人对这位“疯狂诗人”的观察和记述,诗歌部分采取汉德对照的方式。
神曲 豆瓣
La Divina Commedia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意)但丁 译者: 朱维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在西方文学史上,享有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美誉,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完成的旷世之作《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译者: 刘皓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 5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刘皓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是2009年出版的两卷三册本《荷尔德林后期诗歌》的译文白文普及版。“两卷本”是个校勘兼研究版,包含了经过勘读的诗歌文本的德文原文、中译文、以及对诗歌原文文本和翻译文本详尽的注释与研究。“两卷本”针对的读者主要是有志于深入研究荷尔德林及其他相关题目的学生和学者。但“两卷本”卷帙庞大,价格也相应较昂贵。此次出版的译文白文版,同校勘兼研究版的“两卷本”相比,除删去所有注释和研究部分外,还删去了所有德文原文、所有D. E. Sattler的和其他人的合成文本的译文,删去了所有出现在“两卷本”评注卷的“勘读记”中的异文,只余下文本权威更强的文本的译文。这样的编辑策略其目的之一固然在于扩大接受群,但也是想让读者有机会依照诗歌本来的样子直接阅读。
原诗如为格律诗(集中除父国詠歌以外诸篇),译文亦步亦趋,自拟相应格律应之(详见“导读”);原文如非格律诗(集中所有父国詠歌),译文则因而在形式上有更大的自由。
藉此普及版出版之机,译者对两卷本文本卷中所含译文做了全面校订,不仅纠正了鲁鱼亥豕类的错字,还改进了个别字词语句的翻译,以方便读者脱离注释直接阅读诗歌译文文本。
白文版含译者所撰“导读”一篇,专门探讨中西诗歌语言中的句法问题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意义,并阐述译者关于句法移植的观点和相应的翻译策略。
诗无完译。译者一方面力图忠实于原作的字句,尽量在基本语义、句式风格与文本互文层次上逼近原作,另一方面也多方利用博大精深的汉语语言资源,尤其是上古中古以及和合本时代的汉语资源,以求中译文亦能言有所本,故不满足于今日常见的不分时代语言风格作者,将一切诗歌以“新华体”等流行语言风格翻译的做法,自辟境界,望能藉此有助于汉语新文学语言的探索。
学无止境,体格万殊,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豆瓣
Erla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译者: 孙周兴 商务印书馆 2014 - 5
本书是海德格尔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通过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本书初版于1944年,而后多次再版,到1971年第四版时加以扩充、补收了正文中的第五与第六两篇文章。本书现已被列为《海德格尔全集》第四卷,附录有相关的三篇文章。中译本据全集版翻译。
荒原 豆瓣
The Complete Poems of T. S. Eliot
8.9 (94 个评分) 作者: [英] T·S·艾略特 译者: 裘小龙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艾略特被称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是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本书全面收录了T·S·艾略特的诗歌。他在诗歌中通过用典暗示、启发读者,含蓄而且深刻地表达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看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金斯堡诗全集(全三卷) 豆瓣
Collected Poems 1947-1997
9.1 (7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伦·金斯堡 / Allen Ginsberg 译者: 惠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1
《金斯堡诗全集》共三卷,收录了艾伦·金斯堡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作品,横跨半个世纪(1947-1997),是中文世界出版的首部金斯堡诗歌全译本。上卷和中卷为《空镜子》《嚎叫》《卡迪什》《美国的陨落》等十部诗集的合集(1947-1980),由诗人生前亲自参与编辑并撰写作者前言;下卷为《白色尸衣》《四海问候》《死亡与名望》三部诗集的合集(1980-1997),由金斯堡的友人们编辑并撰写前言和后记。
给青年诗人的信 豆瓣 Goodreads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9.1 (14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雅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 12
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
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自我、职业,诗意对谈。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全书经冯至先生之女冯姚平女士以及师承于冯至先生的德语翻译家韩耀成先生指导校正。
┉┉┉┉┉┉┉┉┉┉┉┉┉┉┉┉┉┉┉┉┉┉┉
.
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
.
“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冯至
.
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
里尔克凭借着《杜伊诺哀歌》和《给青年诗人的信》获得了显赫的声名。——《纽约时报书评》
杜伊诺哀歌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林克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5 - 8
█编辑推荐
●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诗人之一,达到了德语诗歌的最高成就,影响了从冯至到北岛的整整几代中国诗人。
●《杜伊诺哀歌》是里尔克诗歌创作的巅峰,处理了生存与死亡、人性与神性等重大题材,代表了人类理解世界的深度。
●译者林克积数十年之功翻译,并辑录了关于《杜伊诺哀歌》的重要研究文章,堪称全面、权威的阐释和解读。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杜伊诺哀歌》
█内容简介
《杜伊诺哀歌》堪称里尔克诗歌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诗人也藉此完成了自己的写作使命。第一首哀歌1912年起稿于杜伊诺城堡,经历长久的等待之后,在1922年的穆佐城堡,里尔克于八天之内完成了整部诗集。十首哀歌构成了一个整体,直观合而为一的生与死。诗人本人称《杜伊诺哀歌》是“奇迹”和“恩典”。
█媒体评价
里尔克是世界上最柔美、精神最充溢的人。
——瓦莱里
上帝本身一直是里尔克诗歌的对象,并且影响他对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存在的态度,上帝是终极的也是匿名的,超越了所有自我意识的界限。
——莎乐美
里尔克的世界使我感到亲切,正因为苦难的中国需要那种精神。
——冯至
里尔克堪称中国新诗中历久不衰的神话。无论是在30、40年代,还是在现时,对中国诗人来说,他都是一位令人着魔的伟大诗人,一位风格卓越、技艺娴熟、情感优美的现代诗歌大师。
——臧棣
奇迹。恩典。——一切在几天之内。那是一场飓风,就像当年在杜伊诺:我身体的一切,纤维、组织、骨架都喀嚓裂缝了,弯曲了。压根没想到饮食。
——里尔克
灵光集 豆瓣
Les Illuminations
8.7 (7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蒂尔·兰波 译者: 何家炜 商务印书馆 2020 - 9
·“该我了。且听我种种疯狂故事中的一个。”——法国著名诗人兰波经典作品
象征派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鼻祖、通灵诗人兰波,在现代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自称“通灵人”,被称为“履风之人”。虽然他在短短数年间就走完了自己的诗歌道路,“只如流星之一闪”,留下的作品却引起了文坛的震荡、值得永久品读;和他的诗歌一样传奇的人生,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解不开的谜题。
《灵光集:兰波诗歌集注》(注释插图精装版)收录了兰波全部散文诗作品、后期诗歌以及重要书信,囊括兰波的精神自传式作品《地狱一季》、诡谲难解却闪耀着灵光的散文诗代表作《灵光集》、区别于《醉舟》等前期诗作的兰波后期诗歌集《最后的诗行》,以及阐释兰波核心“通灵”思想的重要文献“通灵人书信”,全面覆盖了兰波创作形式探索时期以及精神世界最为动荡的人生时期的全部重要作品。
·全新译本,严谨译校,更加忠实原文,详尽注释近600条
诗人、法文译者何家炜以1960年版Garnier Frères版《兰波全集》为底本,参照多个版本的《兰波全集》及作品集,对照手稿进行校阅,反复修订,尽可能还原兰波的原稿原貌。
书中收录的全部兰波作品,除详细题解外,均一一进行了详尽注释。经统计,全书释注总计近600条,从兰波的语言韵律、所用典故、思想经历,以及史家释家的评注等多方面深入解读了这位象征派天才诗人的通灵艺术与传奇人生,也为中文读者更好理解素来以“晦涩难解”著称的兰波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首发国内未版19世纪兰波画像,附有兰波手稿及详细生平年表,展现多面兰波形象
首次集中收入十余幅19世纪兰波当世友人(如著名诗人魏尔伦、兰波童年好友德拉艾等)绘制的兰波画像、生活速写及漫画作品。这些画像、速写和漫画,有的细致还原,更多的则生动俏皮,有些还充满了想象力及趣味。读者可以从这些画作中,一窥这位年轻的诗人在朋友眼中的形象以及那个时代艺术家的生活及风貌。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部分兰波《灵光集》及后期诗歌手稿,并附有兰波详细的生平年表,在提供更多参考资料的同时,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精细工艺,淡雅烫金手稿,专色印刷,每本均附赠藏书票一张
采用便于阅读的小开本设计,硬壳精装,封面极细烫金兰波手稿及画像,内文插画为精选专色印刷,每本均附赠具有收藏意义的精美藏书票。
兰波是艺术史上独特的奇迹,横空出世的一颗流星,毫无目的地照亮自身的存在,转瞬即逝。——马拉美
他不是魔鬼,也不是上帝,而是阿蒂尔·兰波先生,一位具有独特而又非凡情趣和神奇语言能力的大诗人。——魏尔伦
兰波虽说进入了一个景色氛围令人难以置信的领域,进入了一个有如他的诗歌一样怪诞奇妙的梦幻世界,但却愈加苦涩、寡欢、空虚和忧伤。——亨利·米勒
兰波是法国诗坛一颗彗星、一个神秘,或者,一种心灵现象。——梁宗岱
内容简介:
《灵光集:兰波诗歌集注》(注释插图精装版)收录了兰波全部散文诗作品、后期诗歌以及重要书信,囊括兰波的精神自传式作品《地狱一季》、诡谲难解却闪耀着灵光的散文诗代表作《灵光集》、区别于《醉舟》等前期诗作的兰波后期诗歌集《最后的诗行》,以及阐释兰波核心“通灵”思想的重要文献“通灵人书信”,全面覆盖了兰波创作形式探索时期以及精神世界最为动荡的人生时期的全部重要作品。
本书由专注兰波研究和法语翻译多年的何家炜老师翻译。书中收录的全部兰波作品,除题解外,均一一进行了详尽注释,释注近600条;还首次集中收入十余幅兰波当世友人绘制的兰波画像、生活速写及漫画作品,并附有兰波生平年表,以供参考。
致后代 豆瓣
8.6 (9 个评分) 作者: [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译者: 黄灿然 2022 - 4
【编辑推荐】
※不幸消息的通报者对生死问题的小心回答
※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在世界传播极广,而其诗歌造诣可以与里尔克比肩,是一位不容错过的诗人。 ※布莱希特以朴素语言,平民视角,以及社会关注,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其中的人类状况做出了生动的反应 ※诗人、翻译家黄灿然精心选译布莱希特全阶段代表作226首,语言准确精妙,优美流畅。
【名人推荐】
布莱希特是那种非常罕见的伟大诗人现象,对他来说诗歌几乎是一种日常探访和呼吸……毫无疑问本世纪上半叶两位伟大的德语诗人是里尔克和布莱希特。
——乔治•斯坦纳
布莱希特毫无疑问是德国当今最伟大的诗人,以及可能是德国当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是唯一可以跟卡夫卡和布洛赫在德语文学里、乔伊斯在英语文学里和普鲁斯特在法语文学里比肩的诗人。
——汉娜•阿伦特
【内容简介】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其诗极度明晰,对二十世纪人类状况的经验作出生动的反应,成为当代德语诗歌极其重要、无所不包的典范;布莱希特也因此被视为德语诗歌语言最伟大的发明者和翻新者之一。
《致后代》收录了黄灿然精心选译的布莱希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226首,以年代为线索分为七辑,呈现其诗歌创作全历程。
泥淖之子 豆瓣
Children of the Mire:Modern Poetry from Romanticism to the Avant-Garde
7.2 (5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 译者: 陈东飚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1
大师推荐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墨西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国家,对帕斯的荣誉来说,任何表彰都是肤浅的。他的死是一个美、思考和分析的涌流的无法修补的断路。这一涌流贯穿了整个20世纪,而且会波 及 今后很长的时间。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西亚·马尔克斯
作为诗人、散文家、思想家和正义的觉悟,他留下了一条很深的痕迹,它使得自己的崇敬者和反对者都深深为他的思想、他的美学意象以及他用智慧和激情所捍卫的价值观念而折服。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巴尔加斯•略萨
只要西班牙语存在,《太阳石》(帕斯著)就是用这种语言创作的最伟大的诗篇之一。
——墨西哥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帕斯于1971—1972年间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文稿,是对现代诗歌与现代主义“血脉相连而又狂暴骚动”的关系进行的深入探索。帕斯从一个西班牙语美洲人和一个诗人的角度,探讨了“现代”这个词在诗人、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眼中截然不同的含义。他将现代诗歌运动的起点追溯到前浪漫派,将其进程概括为罗曼语与日耳曼语言的矛盾对话;他还详细讨论了先锋派运动中英美现代主义的独特之处;最后,他就我们时代对时间概念的态度作出评论,断言我们正处于“未来理念的黄昏”,我们正生活在先锋派的终点,一个随最初的浪漫派而诞生的世界和艺术图景的终点。在这个扩充版中,帕斯深化并扩展了他对伟大的现代主义者——特别是超现实主义者和庞德——与时间本质的关系的分析。涵盖从达达主义到王维的广阔视野,帕斯揭示了,为什么《泥淖之子》始终是所有希望理解我们时代的人的极其重要的读物。
牧歌 豆瓣
Eclogae
9.0 (6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 维吉尔 译者: 杨宪益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5
●古罗马文学家、诗人维吉尔重要代表作,拉丁文学典范;
●日知古典,最佳译本,精装典藏。拉丁语—汉语双语对照,逐字逐句从权威校勘本译出,原汁原味呈现古典作品原貌;
●一代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译作,铸就永恒经典;
●特别收录古典文学翻译家王焕生先生所译《维吉尔传》。
日知古典,最佳译本,精装典藏,隆重上市!《牧歌》是古罗马不朽田园诗歌,代表着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其作者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对后世欧洲文学有极大影响,是欧洲文化宝库的重要作品。
本书为拉丁语—汉语对照本,逐字逐句从权威古拉丁文校勘本译出,真正呈现原汁原味的古罗马经典作品;译者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杨宪益先生,附录特别收入古罗马作家苏维托尼乌斯所作《维吉尔传》,由毕生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翻译的学者王焕生先生译出。本书可谓最权威、最精良、最可信的顶级名家译作。
日知古典
古代希腊和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西方文化的源泉。西方古典著作便是以希腊文、拉丁文为载体的古代文献,堪称西方文明的精髓。“日知古典”丛书,在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古希腊语—汉语、古拉丁语—汉语的双语对照本模式,选译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精华,旨在反映中国古典学界的研究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古典学研究的发展。现已出版李维、赫西俄德、阿里斯托芬、西塞罗等古典作家著作十余种。
贺拉斯诗全集 豆瓣
Q. Horatii Flacci Opera Omnia
作者: [古罗马]贺拉斯 译者: 李永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本书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获奖作品,翻译了贺拉斯的全部诗歌作品(四部《颂诗集》、《长短句集》、《世纪之歌》、两部《闲谈集》和两部《书信集》),总量近八千行,以拉中对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贺拉斯的原作,在翻译之前,译者阅读了数百篇国外学术界的论文和一些专著,并参考了十余部国外注本和多个英译 本。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笔记和翻译过程中的想法都浓缩在本书七十万字的逐行详注中。为方便读者全面了解贺拉斯,译者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贺拉斯的生平、作品、格律、主题与艺术风格,在附录部分添加了版本简介和参考文献。由于国内拉丁文学习资料较少,译者还在注释中解释了贺拉斯作品中出现的许多词语,并对所有的语法难点都做了分析。所以,除了用于文学研究外,本书也可作为拉丁语学习的阅读材料。
序曲 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 豆瓣
作者: [英] 威廉·华兹华斯 译者: 丁宏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本书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人物华兹华斯的自传体诗作。1798年,在柯勒律治的鼓励下,华兹华斯产生了创作“哲思长诗”的冲动,并欲称之为《隐士》(未完成),本选题《序曲》即诗人眼中《隐士》的第一部分。《序曲》在其身后出版,题目为其夫人所拟。全诗主要是写自己的以往,从早年的湖区经历写起,然后是剑桥的大学生活、书籍的作用、 伦敦的人间社会以及法国大革命对自己的影响,一直写到以上提到的危机和后来的恢复,最后说自己已经到了“做出断言的时刻”,即自己的条件、才华与使命得到确认,已做好准备写“一部传世的巨作”,可以说,从表面上看,《序曲》是诗人对柯勒律治讲的“自己的故事”,是写《隐士》前的一部自传。
副标题为“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意味着该诗虽为自传,却并不注重外在的个人经历,而是以描写心灵体验为主。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诗歌风格的诞生,使本诗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同时也代表了华兹华斯个人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