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欧洲中世纪史 豆瓣 Goodreads
Medieval Europe: A Short History
9.0 (54 个评分) 作者: 朱迪斯.M.本内特 / C·沃伦·霍利斯特 译者: 杨宁 / 李韵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是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
圣杯与剑 豆瓣
作者: (美)理安·艾斯勒 译者: 程志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在《圣杯与剑》这本书里,艾斯勒令人信服地证明,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嗜血尚武的游牧民族克甘人多次大规模的入侵彻底破坏了欧洲母系社会田园诗般的生活,整个社会系统跌入混沌状态。在黑暗当中产生出的新秩序是克甘人带来的父系社会制度。男神代替了女神,剑代替了圣杯,男性等级统治代替了女性和男性的伙伴关系,整个社会完成了一次文化转型。这以后,作为社会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的两种吸引子,伙伴关系的社会模式同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关系的社会模式仍有此消彼长的斗争,但终究不可能取代后者。目前,男性统治关系的社会模式正在临近它的终结,所谓世界性难题,如军备竞赛,战争威胁,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都同这种不合理的社会模式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因为这种模式崇尚剑的力量,依靠暴力和战争机器来维持,把女人当作生育机器,并对大自然进行贪婪的掠夺和不加节制的破坏。所以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男性统治关系社会模式的消亡。当世界系统进入再也无法逆转回来的突变分叉点之后,它将面临多条进化轨线的选择。其最佳选择不是建立全球的极权等级统治,而是向史前女性伙伴关系社会模式的复归;但决不是重建母系社会或女性压迫男性的那种新女权,而是建立新型的男女平权的伙伴关系社会。社会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应地都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就是全人类一次新的文化转型。
那么,什么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呢?我曾向艾斯勒本人专门请教,她寄来了解释这个概念的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是这样:
“伙伴关系要求人们合作并相互尊重。它包含参与、联系,并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和平而和谐地工作。伙伴关系方式是通过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原则,它不同于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制性的等级服从体制。伙伴关系要求公平合理,意见一致,互利互惠,民主地参与决策;必须积极地倾听,富有同情心地分担,相互支持,以促进共同兴旺发达。它包容并追求把人们结为一体。在伙伴关系的环境里人们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有真诚的关怀和安全感。真正的伙伴关系导致人人有权利并有条件实现自我”。
由此可知“伙伴关系”要求人们“合作”(Cooperation),但比合作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我组织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圣杯与剑》,有许多地方将“伙伴关系”都译成“合作关系”了,看来有纠正的必要。
我深信,如此解释的“伙伴关系”概念,不仅适合作为处理人类两性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成为处理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单位关系,以至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艾斯勒教授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并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希望。正如她在“中文版前言”里所说,希望中国的考古学者、民俗学者、宗教史学者、文化史学者和妇女史学者能参照本书提供的西方文化的历史事实和她所作的分析,能对中国考古学上有关的发现,以及中国历史上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的演变,做出自己的新的研究。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豆瓣
作者: 黄济人 1995
本书写的是国民党战犯的改造生活。
国民党人在军事上的失败,并不等于他们政治上的降服,就像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本书以原国民党战犯邱行湘的被俘和改造为线索,具体而生动地描叙了杜聿明、宋希濂、黄维、康泽、文强等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这个比军事战场上更为炽热、复杂和漫长的决战中改造从新的详情。
世界史纲(上下) 豆瓣
作者: (英)H.G.韦尔斯 译者: 梁思成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5
这是一本饶有兴味的书。韦尔斯并不受历史教科书程式之类的约束,对历史上一些繁复的王朝盛衰、将相荣辱,有时只用寥寥几笔,略加勾划;有时则一笔带过,存而不论;有时他也对某些情节着力渲染,细加描绘。读了此书后,可以知道亚力山大和他父亲菲力浦的争吵,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和罗马大将凯撒和安东尼的恋爱故事;也可以了解穆罕默德于六二二年如何逃往麦地那,罗伯斯庇尔怎样被人送上了断头台。威尔斯以文学家的手笔从地球史写到人类史,从人类如何产生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结束,述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全球通史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 译者: 吴象婴 / 梁赤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 5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它论述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它关注的是所有民族而不仅仅是西方诸民族或非西方诸民族。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亚特兰蒂斯 豆瓣
Atlantis; The Antediluvian World
6.0 (5 个评分) 作者: (美)伊格内修斯・唐纳里 译者: 余瀛波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 10
埃及人在为死者送葬时,边走边哭,“去西天吧,去西天吧”。埃及人所信奉的西方的“地下世界”便是指沉溺于水下的世界,亚特兰蒂斯。
埃及文明的横空出世,使世人惊愕数载。她像是从哪一处天国中降落下来,没有任何进化过程。经过后世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反复探究,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埃及与亚特兰蒂斯之间诸多的相似性,疑点逐渐集中到亚特兰蒂斯。
不仅在埃及,当印度传教士在秘鲁看到那种奇特的符号-五颗向外凸出的点时,立即兴奋地断言他们代表“秘鲁和这个世界的四方”时,这一符号丰指古代的亚特兰蒂斯帝国。
在《亚特兰蒂斯――海底大西洋城的秘密》一书的基础上,本书接续上本书中提到的线索,通过考古,传说的比较和理论推断等科学分析方法对亚特兰蒂斯展开全面的探索。而有关亚特兰蒂斯的精髓也正体现在此外。每一位阅读此书的人都将随作者跨越时空,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穿梭游走,大量的图片资料真实再现传说中的一幕幕令人惊愕的时刻,逝去的文明,远古的历史在此全部得以复制重现。
你往何处去 豆瓣
作者: 亨·显科维奇 译者: 林洪亮 南海出版社 2006 - 1
《你往何处去》是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一部历史小说,通过罗马青年贵族维尼裘斯和信奉基督教的少女黎吉亚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暴君尼罗统治时期异教的罗马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小说包括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尼罗为首的罗马暴政对以基督教徒为代表的奴隶们的残酷迫害以及尼罗同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焚毁罗马城,屠杀基督徒等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场面,深刻揭露?伺ド缁嶂凶畈椅奕说赖亩裣啊5诙跸咚髅栊戳嘶首逦
亚瑟王之死(全二册) 豆瓣
Le Morte D'Arthur
作者: [英] 托马斯.马洛礼 译者: 黄素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3
《亚瑟王之死》是欧洲骑士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西方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它讲述了著名的不列颠国王亚瑟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冒险、传奇、各种奇迹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骑士与贵妇人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描写。
《亚瑟王之死》影响了后世的很多佳作,并成为好莱坞大片《亚瑟王》的经典蓝本。电影大片后面的种种故事细节、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镜头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
《亚瑟王之死》配有天才画家比亚莱兹的全部原配插图。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豆瓣
作者: 伯里 编 译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十卷: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870年》内容:欧洲各民族在好几十年的时间里发挥了创造性才能,进行不懈的努力,陆续发现并利用了各种巨大的力量,19世纪中叶似乎是欧洲各民族力量的鼎盛时期。诚然,欧洲各国日后所管辖的疆土比这一时期更加辽阔,所拥有的军队更加庞大,所掌握的武器的杀伤力更加可怕,但欧洲各民族日后所享有的这种优势,随着时间的转移,却日益受到其他各大洲人民的挑战;而在1830-1870年这段时期中,这种优势却是不容置疑的。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豆瓣
作者: F.H.欣斯利 译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1)》内容:如果要问19世纪最后30年的重大发展究竟是什么,人们不禁想起人间事务具有连贯性的力量以及很少发生突然的变化。在这个时代中,人们在下列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如物质力量和财富;工业主义和都市化;技术和科学知识;运输、交通和贸易;人口和人口迁移;中央集权制政府;民主政治;阅读与写作能力和教育;舆论和报刊等——所有这些发展在以1870年为终点的那个世代中,如果不是整个19世纪的话,几乎也是同样显著的;……
不仅为了纪念 豆瓣
作者: 《读书》杂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5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迂的见证者。
知识分子——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始终是《读书》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书精选了十年中所发表的部分有关文章,意图展现一个世纪中知识分子的存在与社会演变的关系,既为了纪念逝者,也为了留住对历史的记忆。
本书精选了十年中《读书》所发表的部分有关知识分子的文章,具体收录了:《寂寞身后事(记梁启超)》、《蔡元培与北大》、《孤桐老影(记章士钊)》、《激情的归途(记闻一多)》、《江河万里(记黄万里)》、《后摇篮曲(记钱伟长)》、《翁文灏的六十年 》等文章。
圆桌骑士 豆瓣
作者: 托马斯·马洛礼 译者: 谢眩 2003 - 10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欧洲流传了五百多年,它对欧洲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提供了冒险、爱情和宗教三大主题。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它开始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的滥觞。它反映的是理想化了的骑士生活,并富有神秘色彩,也可以说是欧洲第一次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 亚瑟王的故事歌颂正义、忠诚、勇敢和责任心,它以其生动曲折的情节、丰富完美的想像力,成为欧美同类故事中影响是深远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在西方家喻户晓,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故事集之一。 好莱坞曾根据此书故事拍过数十部电影和动画片,包括:《第一骑士》、《误闯亚瑟王宫》、《圆桌骑士》、《卡米洛特》等。
希罗多德历史(上下) 豆瓣
Ἱστορίαι
8.6 (5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希罗多德 译者: 王以铸 商务印书馆 1959
《历史》一书史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河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书在西方一向被认为史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此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赛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
資治通鑑(全二十冊)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宋] 司馬光 編著 / [元] 胡三省 音注 译者: 標點資治通鑒小組 校點 中華書局 1956 - 6
《资治通鉴(全20册)》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成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时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上下) 豆瓣
作者: 冯友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11
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骄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所系统而多新解”。
这部哲学史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其中的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故此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全著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篇,子学时代介绍了孔子、墨子、孟子、战国、老子、公孙及儒家的哲学文化,经学时代介绍了董仲舒、朱子及清代的哲学文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豆瓣
作者: Mote, Frederick W./ Twitchett, Denis (ED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
This volume in the authoritativ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is devoted to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with some account of the three decades before the dynasty's formal establishment, and of the Ming Courts, which survived in South China for a generation after 1644. Volume 7 deals primarily with political developments of the period, but it also incorporates background in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history where this is relevant to the course of events. The Ming period is the only segment of later imperial history during which all of China proper was ruled by a native, or Han dynasty. The success of the Chinese in regaining control over their own government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history, and the Ming dynasty thus has been regarded, both in Ming times and even more so in this century, as an era of Chinese resurgence. The volume provides the largest and most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Ming period in any language. Summarizing all modern research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the authors have gone far beyond a summary of the state of the field, but have incorporated original research on subjects that have never before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Volume 7 will be followed by a topical volume of Ming history (Volume 8) that will offer detailed stud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and of religion.
第一现场 豆瓣
作者: 阿夏 编译 译者: 阿夏 2002 - 6
一部135毫米的莱卡相机,曾拍摄了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烽火硝烟,与它的主人一样,被枪弹击中,在战场上结束了生命,但留下的照片,还在促使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已习惯于从报刊上泛泛地了解世界。这样的习惯证明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拥有和平。当我们每天在晚间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动荡和战事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任何思考,更不会去领悟世界的状态和人类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奔波,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地是为了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
这本书详细地记录着这个世纪的最难忘的瞬间。它来自不同的方面:可能是战争,可能是一场运动,可能是一次异想天开的科学实验,可能是大自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豆瓣
作者: [英]G.R.波特 主编 译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内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是在20多年前规划和编写的。这篇前言所增补的导言则是1956年多少在仓促间写成的。倘若在这篇导言写于1975年,它将会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不消说,就连此书本身也会有所改变。波特教授的写作班子是当时他所能罗致的那一批人,此外,倘有可能,无疑还有一些他极愿延揽的作者。但是我认为本卷的编年上的局限性及其在其他有关丛书中的地位,对于可以延揽的人选造成的严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