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hua - 标记
读《资本论》 豆瓣
Lire le Capital
作者: [法] 路易·阿尔都塞 / [法] 艾蒂安·巴里巴尔 译者: 李其庆 / 冯文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读〈资本论〉》的第一部分即主要部分是阿尔都塞于1965年初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举办的《资本论》研究会上所作的几篇哲学报告。这些哲学论文是阿尔都塞在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斗争中构思、写作和发表的。阿尔都塞本人在1970年5月《读(资本论)》英文版正文前面的按语中写道:“关于这部著作写作时(1965年)的形势,关于它作为对这种形势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干预的性质,以及关于它在理论上的局限、缺陷和错误,读者应该读读《保卫马克思》中的介绍——《致我的英语读者》。”阿尔都塞这里所说的形势就是指苏共“二十大”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以及在法国共产党内和法国哲学界出现的意识形态和理论的形势。阿尔都塞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著作《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就是对这种形势所作的“干预”和“反应”。
2018年9月27日 想读
动员与效率 豆瓣
作者: 林超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作出的努力。林超超著的这本《动员与效率(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估量的效益流失。
2018年9月27日 想读
审问欧洲 豆瓣
EUROPE ON TRIAL: The Story of Collaboration, resistance and Retribu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9.5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斯特万·迪克 译者: 舒琦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3
【内容简介】
一个政客,希特勒,加上一个民族,德国人,如何能够彻头彻尾地改变一整个大陆的面貌,这一点至今成谜,但是,德国的力量其实比人们普遍认知中的要有限。拿犹太人为例,如果没有众多非德国籍欧洲人的热衷合作,纳粹分子不可能达成最终的清洗程度。反之,如果没有众多非德国籍欧 洲人的反抗,那么多犹太人的存活也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德国纳粹,“二战”时的欧洲不论是国家政府、地方机构,还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机下,选择被动顺从、主动合作或是奋起抵抗。
在本书中,广受称赞的历史学家伊斯特万•迪克探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作者通过德国占领下的以及苏联、意大利和其他军事统治下的国家和人民的经历,考察了这三个主题。他们面临着诸多道德和伦理困境,是与占领者合作呢,是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求幸存呢,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成为抵抗者呢?大多数人根据战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了所有这三种情况。
作者讨论了在残酷的战争之后对那些切实的或可疑的战争罪犯以及战时合作者的肃清,这主要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暴力、驱逐,以及在纽伦堡国际法庭和其他许许多多地方法庭上进行的司法审判。本书旨在帮助我们理解战时和战后的种种道德因果。
----------------------------------------------
【编辑推荐】
战争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燃了战争?
本书不希望给你一个答案,只希望与你一起思考,一起审问欧洲!
审问欧洲,审问的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而是历史。历史即使没有正义,也是寻求正义的最佳工具。每个对“二战”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战争中的强弱、胜败,以及法律和道德意义上是非、对错,都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基于生存本能和利益权衡,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在战争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都是变化多端,而没有绝对的公理或正义可言。所谓朝秦暮楚、身在曹营心在汉、见风使舵、两面三刀,告密、背叛、出卖、投敌,等等,既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社会的危机。政治上对立的阵营,民族间由来已久却并非渊源有自的仇恨,极权的疯狂和灭绝人性的残酷,芸芸众生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茫然无所适从的哀鸣或者山呼,詈骂或者幽怨……在动荡、战乱的世界里,穷者无安身之所,达者无立命之地,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本书特色在于:
(1)作者作为二战的亲身经历者,以及欧洲史、二战史的研究专家,对二战时期及战后的历史事件、人物一一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入木三分的剖判,在如此沉痛的话题下隐藏的心愿无非是和平,以及“一个崭新、统一和更好的欧洲”!
(2)既往学者和欧洲各国人民,针对战争罪行竭力为自己辩护,在战争的胜利以及取得胜利的英勇斗争方面却极力给自己脸上贴金。作者跳出这一“罗生门”式困境,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以及最后的胜利都是所有人的“责任”,和平与团结、发展也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应该被审判的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而是历史;值得被期待的也不是谁之正义或何种公理,而是未来。正如本书评论者、著名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所言:“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无论是在大西洋的彼岸(欧洲),还是此岸(美国)。”
(3)本书的写作,缘起于作者的一位亲人(其姐夫)在战争中的抵抗斗争及其导致的结果。这段真实的故事使作者感到的道德困惑,不亚于著名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虚拟的经典案例:一个年轻人到底应该上战场保卫国家,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年老的母亲?作者以历史学家的立场和眼光,思量了同样的哲学问题:在战争与人性面前,何谓责任?何谓恰当的行为?这几乎是无解的问题,然而它就像战争一样——战争摧毁了人的身体和物质环境,战争造成的道德困境摧毁了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正如本书序作者诺曼•M.奈马克教授所言:“迪克的作品背后有着强烈的道德热情。”也许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历史中,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热情——对于真理的探寻所必要的热情。
----------------------------------------------
【名人&媒体推荐】
只要深入研究,任何对“二战”中的民族道德所做的非黑即白的评价,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是的,希特勒和那些“坏家伙”败了,一个新的、更加文明的欧洲从往日的瓦砾和灰烬中重生。但是,在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与战场上的硝烟和国际政治上的筹谋相伴相生的,是一出又一出意料之外的曲折命运,极具讽刺意味。《审问欧洲》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述欧洲人亲历的“二战”,令作者伊斯特万•迪克(István Deák)脱颖而出,也令本书显得尤为重要。
——诺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东欧史讲座教授)
迪克是东欧和中欧研究的伟大开拓者……在这部书里,他汇集了大量占领时期的道德难题,就像那些杰出的人如斯托拉以及不是那么勇敢的大多数人所遭遇的一样。它联结起了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对立双方的经验:东方和西方,被占领方和合作方,以及左派和右派。他的主要案例都关涉到今天:在西方民主制度看起来被削弱时,欧洲情愿与纳粹势力达成和解。一个关于欧洲国家的政治迷思即是,它们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吸取了教训。本书指出,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无论是在大西洋的彼岸,还是此岸。
——蒂莫西•斯奈德(耶鲁大学东欧史教授)
伊斯特万•迪克带领读者对欧洲历史上一段黑暗岁月的一些最黑暗的方面进行了全盘检视。他绝不迎合民族神话和未经检验的关于民族美德的假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迪克所写的,是人类给自己造成的大灾难之一。书中诸多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和令人深感悲痛的行为案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论断。
——《纽约书评》
2018年9月23日 想读
蒙面骑士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刘健芝 / 戴锦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6
副司令马科斯,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人称 “格瓦拉第二”。
本书是由马科斯的公报、信函集结而成,是全球“第一场后现代革命” 的重要记录。其行文具有极为典型的后现代文体,睿智和幽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萨拉马戈都盛赞马科斯的文字。本书特别选编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马科斯的对话录,以及萨拉马戈的文章及刊登在欧美重要报刊上的专论。
这位为传媒称为“墨西哥佐罗”的传奇人物,蒙面,持枪、烟斗从不离口、运筹帷幄、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助。从1994年至今,他始终被视作具有超凡魅力的全球另类偶像。书中收入100多幅珍贵图片,均为首度于中文世界亮相。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主持翻译全书并长篇序言。
2018年9月18日 想读
“御宅族”的精神史 豆瓣 谷歌图书
「おたく」の精神史:一九八〇年代論
6.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塚英志 译者: 周以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其它标题: "御宅族"的精神史
“御宅族”是日本当代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出现与当代的网络、娱乐等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御宅族”的影响波及世界,在我们关注世界上“御宅族”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对产生这种文化的大本营—日本—有所了解,大塚英志的这部书以“御宅族”为中心,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文化现象的考察,为我们提供了认知日本当代社会文化发生、发展的动因。
2018年9月14日 想读
铁蹄 豆瓣
作者: [美] 杰克·伦敦 译者: 吴国祺 / 鹿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8
距今七百年后,“大同世界”(那是从全世界人民终于获得胜利的时候起始的)的第四世纪中,一个未来的考古学者发现了《埃弗哈德手稿》——就是本书。手稿的作者是爱薇丝埃弗哈德,美国社会党领袖安纳斯特埃弗哈德的出身高贵的妻子。它通过一个从富家小姐走上革命道路的女性的视角叙述了1912年到1932年这二十年间劳动人民对抗财阀阶级的斗争史,塑造了安纳斯特埃弗哈德这位出身工人阶级的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细腻、残酷,骇人听闻而又激动人心。
作者通过幻想小说的形式,预言到美国财阀阶级的寡头政权(他称之为“铁蹄”)走向法西斯统治的必然发展道路,着重指出了所谓美国式民主的真相,至今看来仍不乏重要的启示意义。 《铁蹄》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幻想小说之一,是杰克伦敦的杰出成就。
2018年9月4日 想读
斯巴达克斯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乔万尼奥里 译者: 张宇靖 译林出版社 2003 - 6
这是意大利十九世纪著名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的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讲述发生在古罗马时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角斗士起义。以斯巴达克斯为首的角斗士们为争取自由和尊严,奋起反抗罗马人的暴政,他们英勇顽强地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出奇制胜,重创罗马军队。角斗士军队最终被强大的敌军包围并消灭,斯巴达克斯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两千年前那场被压迫者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塑造了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的不朽形象。
2018年9月4日 想读
保卫马克思 豆瓣
Pour Marx
9.0 (12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路易·阿尔都塞 译者: 顾良 商务印书馆 2010 - 10
《保卫马克思》名是一声呼喊,几乎是一个口号般的呼喊,今天它仍然在回响着,或者说它又一次回响起来,其声音还如同三十年前一样响亮。不过,这种回响有另外的原因,并且是处于完全不同的境况中的。阿尔都塞这部著作现在面对着新老的读者,而老读者们再次阅读阿尔都塞的著作之前,自身却已经有深刻的改变了,其接受作品的方式也有巨大的改变了。
2018年9月3日 想读
美洲纳粹文学 豆瓣 Goodreads
La literatura nazi en América
7.8 (63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5
《2666》作者 向博尔赫斯《恶棍列传》致敬之作
一部跨越美洲的百年怪谈
这是一部伪造的作家辞典。
◎本书收录了92 名文坛恶棍,怪人,骗子,疯子,以及神秘主义者。
◎本书收录了这些人的生平及作品简介, 并竭尽所能地嘲笑他们。
◎书中故事始于20 世纪初, 直至2 1 世纪中叶, 跨度长达百年。
◎本书还特别收录美洲大陆相关出版机构、杂志社。
2018年9月1日 想读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 豆瓣
仕事に必要なことはすべて映画で学べる 会社に使い倒されないための9の心得
6.5 (40 个评分) 作者: [日]押井守(Mamoru Oshii) 译者: 谢承翰 / 高詹灿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日本动画大师、《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
教你从电影中体会职场法则、工作之道
热血派?摸鱼党?找对角色,决胜职场!
...................
※编辑推荐※
日复一日的劳作消磨了干劲,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心累,积压的待办事项加班加点也赶不完……“丧班一族”大概都曾自问过:难道就要这样周一盼周末、时间换工钱,不开心地混下去了吗?
执导过《攻壳机动队》的押井守导演虽被外界称作“小众的帝王”,然而他却有极为朴素务实的工作、组织观念,这次,他以自身的胜败观为基础,精选九部经典电影,对应公司中的各级职位,设身处地思考角色的出路,开出了一剂“向社畜说不”的工作哲学处方——
◇◆◇
本品成分:
思路清奇解经典 / 金句频出毒“鸭”汤 / 动画同行大起底 / 国民心态麻辣评……扎心又治愈,冰火两重天!
对症患者:
不得人心的上司 / 日常暴走的中层 / 烂泥扶不上墙的下属 / 浑噩度日的丧气上班族 / 从睁眼干到闭眼的被动工作狂 / 一切都错在别人的惯性甩锅侠……
◇◆◇
◎ 大师哲学:带你看片、教你做人,提高影商打开思路
◎ 取胜心态:认清角色、摆正目标,既然出手绝不服输
◎ 执导生涯:玩转片场、拒绝过劳,完成任务守护下属
◎ 业界起底: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吐槽同行花样百出
◎ 辣评国民:畏惧风险、怕扛责任,激活低迷挣脱束缚
◎ 精彩对谈:科技世界、领导决策,自我实现社会立足
◇◆◇
一本影评集 | 挖掘冷门,重识大片
《凤凰劫》| 别人没问,就不要随意回答!——失败得再漂亮也没有意义
《点球成金》| 别相信那种说话全凭经验与直觉的人——布拉德·皮特的优先级
《晴空血战史》| 看你是要干掉下属,还是自我毁灭?——中层主管的残酷故事
《机动警察剧场版2》| 让无能下属工作的究极手段——不要给他选项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想做的事”就是“不会腻的事”——当老二最舒服
《拯救大兵瑞恩》| 怠工才是上班族的终极兵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诈术
《死者田园祭》| 越是优秀的成人,越会捏造自己的过去——打起精神去天马行空
《007:大破天幕杀机》| “一生追随老板的步伐”就是迈向用过就被丢弃的第一步——想要获得“老妈”的爱
《最长的一码》| 囚犯问:“获胜队伍”的绝对条件是什么?——得到灵魂的自由吧!
◇◆◇
一卷职场经 | 对抗外压,贯彻信念
中层主管要有怎样的觉悟?承上启下的二把手角色,如何做到谁也替代不了?
职场里没有设定人生目标,被压榨、做炮灰就是必然结果?
摸鱼也要讲究基本法,有些怠工竟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工作中社恐是行不通的!作为上班一族,顶级重要的技能其实是沟通?
“老板走我也走”,你怎么知道走的是康庄大道还是穷途末路?
假若一名公务员想要在庞大体制中实现正义,那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呢?
丧到触底也该反弹,具备了哪些条件,人才会燃起“一决胜负”的斗志?
◇◆◇
押井守金句毒“鸭”汤
「电影导演不是独裁者,而是“中层管理人员”。拍摄一部电影就像是发动一场战争,在电影导演的胜败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输”。」
「没有比失败更令人感到舒适的事了。……只要失败一次,周边便会被不断的挫折环绕着,一辈子都沉浸在自我怜悯的情绪中。败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当自己执导的电影评价不好时,可绝对不能说“这部电影失败了”。我是在宫崎骏先生身上学到这件事的。他跟我说:“你不可以自己说出 ‘失败了’,这话就算嘴巴裂了也不能说!” 」
「说什么输得漂亮,根本就是烂透了。既然要一决胜负了,当然要以胜利作为目标。」
「年轻人总想要从这种组织构成的人际关系中逃脱,以获得自由……那不过是在逃避责任罢了。我们不可以把“自由”当成逃走时的借口啊!」
「那种凭借努力与友情便能取得胜利的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烦恼是人类的必需品。身为人类,不会烦恼才比较奇怪。我们不能和整天无忧无虑的人搭档,那样绝对无法成功。」
...................
※内容简介※
在职场上,凭经验和直觉说话的人要信几分?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当“老二”?打工族的终极兵器居然是“怠工”?“一生追随老板的步伐”会有怎样的下场?中层主管如何在上级乱七八糟的命令之下守护自己与下属的性命?肩扛责任和感受自由是否可以兼得?
面对这些灵魂拷问,执导过《攻壳机动队》等动画神作的日本知名导演押井守的回答是:“包含着各色人等、多样工种的电影正是最佳的职场教科书!”
本书即由《日经商业在线》的连载专栏《押井守导演为了获胜而看的电影》整理修订而成,是一部影评集和工作生存指南。押井守导演心怀“上班是为了自我实现”的胜败观,以刁钻清奇的角度和扎心狠辣的文笔,拆解评析了九部反映组织管理中各式情形的电影。他从自己资深的影视从业经验出发,加上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观察,推而广之总结出一套深具启迪性的处世哲学。
想要做工作的主人、化苦闷为快乐,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角色,并掌握相应的“胜利条件”。你,准备好了吗?
2018年8月31日 想读
The Doomsday Machine 豆瓣
作者: Daniel Ellsberg Bloomsbury USA 2017
From the legendary whistle-blower who revealed the Pentagon Papers, an eyewitness exposé of the dangers of America's Top Secret, seventy-year-long nuclear policy that continues to this day.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former high-level defense analyst Daniel Ellsberg reveals his shocking firsthand account of America's nuclear program in the 1960s. From the remotest air bases in the Pacific Command, where he discovered that the authority to initiat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was widely delegated, to the secret plans for general nuclear war under Eisenhower, which, if executed, would cause the near-extinction of humanity, Ellsberg shows that the legacy of this most dangerous arms buildup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and its proposed renewal under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threatens our very survival. No other insider with high-level access has written so candidly of the nuclear strategy of the late Eisenhower and early Kennedy years, and nothing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since that era.
Framed as a memoir--a chronicle of madness in which Ellsberg acknowledges participating--this gripping exposé reads like a thriller and offers feasible steps we can take to dismantle the existing "doomsday machine" and avoid nuclear catastrophe, returning Ellsberg to his role as whistle-blower. The Doomsday Machine is thus a real-life Dr. Strangelove story and an ultimately hopeful--and powerfully important--book about not just our country, but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2018年8月25日 想读
白石麻衣写真集 パスポート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白石 麻衣 講談社 2017 - 2
乃木坂46No.1美形メンバーの過去最高に“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な決定版写真集!人気アイドルグループ・乃木坂 46 のNo.1美形メンバーであり、女性ファッション誌でモデルも務める 白石麻衣の待望の 2nd 写真集。男女両方に満足してもらえる、“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なテイストに仕上がっています!
【注目ポイント】
■アメリカ西海岸を縦断し、サンディエゴとロサンゼルスで4日間にわたるロケを敢行。
■男性なら誰もが魅了され、女性から見ても憧れる、美神“まいやん”の圧倒的美しさを捉えました!
■初めてのランジェリーショットも披露!チャームポイントの透き通るような白い肌にも注目!
■海外で見せる自然体の笑顔、おいしそうにごはんを食べる様子など、リラックスした姿も見どころ。
■さらに、乃木坂46史上過去最高のセクシーショットに挑戦しています!
■美しさとセクシーさを兼ね備えた、新時代のミューズの誕生です!
【白石麻衣コメント】
「ずっと行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たアメリカ西海岸でのロケで、とっても楽しみながら撮影できました。ハンバーガーやメキシカンなど、毎日食事がおいしくって、撮影があるのも忘れてたくさん食べちゃいました(笑)。
今回の写真集では、“おしゃれでセクシー”をテーマに、初めてのランジェリーでの撮影や、これまでやったことのないようなショットにも挑戦しています。とってもきれいに撮ってもらえた自信作なので、男性女性問わず、いろんな方に“新しい白石麻衣”を見てもらえたらいいなと思います!」
【プロフィール】
■白石麻衣(しらいし・まい) 1992年8月20日 生まれ。24歳。群馬県出身。2011年、乃木坂46の1期生として活動開始。6thシングル『ガールズ・ルール』でセンターを務めるなど、常にグループの中心的メンバーとして活躍。乃木坂46イチの美貌の持ち主で、「女子がなりたい顔No.1」とも称されている。女性ファッション誌『Ray』『LARME』ではモデルも務めているほか、2016年公開の映画『闇金ウシジマくん Part3』に出演するなど、女優としても活動中。
2018年8月10日 想读
资本之谜 豆瓣
The Enigma of Capital
作者: (美)大卫·哈维 译者: 陈静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5
《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从导致2008年经济危机的一系列事件谈起,对资本主义的演进历程、资本运行背后的规律做了深层次分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作方式,以及周期性失灵的原因进行探讨,作者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研究应如何尽量避免经济危机,呼吁建立一个公平、负责任、人性和可持续的新的社会秩序。《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帮助读者从更深的层次了解资本主义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8年8月10日 想读
两人距离的概算 豆瓣
ふたりの距離の概算
8.1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米泽穗信 译者: 国杰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4 - 6
《冰菓系列5:两人距离的概算》:故事以一所虚构的日本普通高中——神山高中为舞台,讲述了该校社团古籍研究社里以男主人公折木奉太郎为代表的几名学生的校园故事。作为推理类小说,本系列没有像一般的流行推理文学那样充满了血腥味和诡谲感,而是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角色敏锐的抽丝剥茧,将一个个掩藏在水面下的真相揭示出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精彩纷呈。而本集看似莫名其妙的谜题,奉太郎通过一些细节的分析,最终能够解读出正确答案,让我们随着这段马拉松的距离,一起慢慢跟随他的脚步。
2018年8月8日 想读
迟来的翅膀 豆瓣
いまさら翼といわれても
8.8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米泽穗信 译者: 枯山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7 - 7
“冰菓”系列第六弹——《迟来的翅膀》登场!
长大成人的路上,谁都有必须面对的谜团。
神山市即将举行合唱祭,开演前负责独唱的千反田爱瑠却去向不明。折木奉太郎从暑假开始前爱瑠的状态、伊原摩耶花和福部里志的调查与证言、参赛曲目以及某个人的谎言中找到线索,独自前去寻找爱瑠。爱瑠究竟身在何处,她的真正想法又是什么呢?(《迟来的翅膀》)
全书分为六个短篇,在充满活力又带点苦涩的故事里,古籍研究社四名成员的过去和未来也逐渐明朗……
2018年8月8日 想读
写作这回事 豆瓣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8.6 (73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张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8
“Long live the King!”(一语双关,既是“国王万岁!”,又是“ 斯蒂芬·金万岁!”)美国《娱乐周刊》在《写作这回事》出版之际大声欢呼。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有志于写作的文学青年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一切有关文学与写作的高头讲章均化作“卑之无甚高论”的如话家常,而且全部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将众多金氏名著的创作过程公之于众,坦陈自己的私心好恶。
除此之外,本书在斯蒂芬·金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当中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在外出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危及生命。而这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经验的书还没写完,差一点真成了斯蒂芬·金的盖棺定论。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后,斯蒂芬·金在髋部粉碎性骨折、仍身受巨痛的情况下重新捡起笔来,艰难地续写《写作这回事》,坦陈:“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2018年8月7日 想读
历史资本主义 豆瓣
作者: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 译者: 路爱国/丁浩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 6
本书的两个部分分别为作者在夏威夷大学政治系和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讲座的讲稿。作者在撰写这本书稿时,是在其已形成完整的世界体系理论之后,因而此书篇幅虽小,但全书各章处处触及到作者多年研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始终关注的一些最敏感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本书更可谓是进一步研究世界体系理论的入门书。同时,已经阅读过《现代世界体系》等专著的读者,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这本小册子,也有助于阅读者把握世界体系理论的一些关键问题。
2018年8月4日 想读
人间失格 豆瓣 Goodreads
人間失格
8.2 (516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许时嘉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9
第一次,我喝酒喝得如此失态。
悠悠醒来时,枕头边坐着常子。我躺在那位于本所工匠店二楼的房间里。
“财尽情亦绝,你说这句话时我还以为是开玩笑,你是认真的?难怪你都不来找我了。管它什么复杂的恩断义绝,我赚钱给你也不行吗?”
“不行。”
然后,她也躺下了,两人一夜未眠。
(收录《樱桃》)
2018年7月26日 想读
日本AV影像史 豆瓣 Eggplant.place
アダルトビデオ革命史
6.7 (33 个评分) 作者: [日] 藤木TDC 译者: 陈涤 新星出版社 2013 - 8
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AV发展历史的读物。以文化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AV的人和事。把AV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重新定义——不要觉得你懂AV,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
日本每年流通的成人视频超过一万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色情影像生产国。通过互联网,日本制的无码AV流向世界各地,其质量之高堪与动漫相比肩,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可是另一方面,AV属于地下状态的边缘文化,至今未能有一部详尽的历史。本书通过熟知业界的作者之手,首次多方位地展现了AV的发展历程。
2018年7月2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