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书录

脉望

脉望 @MAIWANG

485 本书  

风吹哪页读哪页

增广贤文 [图书]
作者: 佚名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 1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充满哲理,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幼学琼林 [图书] 豆瓣
作者: (明)程登吉/原本 / (清)邹圣脉/增补 岳麓书社 1986 - 3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三字经 [图书]
作者: (清)王应麟 岳麓书社 1986 - 8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历久不衰。《三字经》取材典故广泛,包括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内容相当丰富。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千家诗 [图书]
作者: (宋)谢枋得 岳麓书社 1987 - 2
《千家诗》为主要收录唐宋时期古体诗的诗选。原名《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为南宋刘克庄编辑的儿童启蒙书。后经南宋谢枋得编删整理,缩减书名与诗作收录数量。又经明代王相增添收录五言绝律。逐渐形成今日广传版本的样貌。现今流行《千家诗》选诗二百二十三首,依诗体分为四卷。
龙文鞭影 [图书]
作者: (明)萧良有 / (明)杨臣诤 岳麓书社 1986 - 9
《龙文鞭影》,是明代杨臣诤、萧良有编撰的一本典故与格律方面的蒙学教材。此书以四言对仗句式依照平水韵的划分收录了许多典故。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全书用四言韵语写成,四字一句,两句相对,每句一故事,如“伍员覆楚,勾践灭吴”,指得是伍员灭楚国与勾践灭吴王夫差的故事,这是两个故事,又有关连性。
水窗春呓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欧阳兆熊 / 金安清 译者: 谢兴尧 注解 中华书局 1984 - 3 其它标题: 水窗春囈
《水窗春呓》是清代欧阳兆熊、金安清合著的笔记体著作,属"清代史料笔记丛刊",谢光尧点校,1984年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由湖南湘潭举人欧阳兆熊撰写,原名《榾柮谈屑》,记述湖南地方人物事迹及晚清社会风貌,包含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人物交往轶事与行医经历;下卷为浙江嘉善人金安清所撰,聚焦江淮水利、盐务治理等政经事务。

书中以散记形式留存道光至同治年间历史细节,上卷通过私人视角记载湖湘士人群像,下卷系统梳理经济实务,兼录戏曲民俗、奇闻掌故 。全书共百余条目五万余字,涵盖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风尚,呈现士人群体经世致用与日常生活的多重面向。现存版本包括同治刊本、光绪铅印本及中华书局整理本
柳南随笔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王应奎 中华书局 1983 - 10
王应奎(1683~?),字东溆,江苏常熟人。诸生。著有《柳南诗钞》、《柳南文钞》等。事迹见《国朝诗人徵略初编》卷二三。该书内容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读书所得,随手札记。凡经史子集,诗词曲画,文字音韵等,均有猎取。考诗的源流,究名物之根柢,订正史实的谬误,为文史研究,提供了许多线索。二是记自己所见所闻。王应奎广闻多识,喜访旧事轶闻,书中很大一部分是记士大夫文人的遗闻轶事,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王应奎最宗仰王士祯,但对他著作中的失误,也不为之隐讳,对名家赵执信、冯班、钱谦益等人也有评论。另外,关于复社、同声社、应社、东林党的史事,以及东湖书院、万卷楼、绛?楼、汲古阁、述古堂等藏书,也有涉及。这些史料均有参考价值。是书刊于乾隆五年(1740),嘉庆时张海鹏合刻《随笔》、《续笔》,收入《借月山房汇钞》。後又有《申报馆丛书》本、1916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等,各本均以此为祖本。
戒庵老人漫笔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明)李诩 / 魏连科 点校 中华书局 1982 - 1 其它标题: 戒庵老人漫筆
戒庵老人漫笔八卷,明李诩撰。 本书是明代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记载了有关明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保留了宋元人和明代人物言论行事及其诗文、书信;记述了明代的社会异闻。 此书是他晚年的笔记,也间或对于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在一些问题的考订上颇有见地。
梁谿漫志 [图书] 豆瓣
作者: (宋)费衮撰 / 金圆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 9
宋費袞撰。袞字補之,無錫人。卷端有開禧二年國史實錄院牒,稱為國子免解費進士。禮部韻略條例中有開禧元年國子監發解進士費袞論韻略經弦二字劄子一篇,經禮部看詳,當即其人。其始末則不可詳矣。其書《宋志》作一卷,今本實作十卷,與《牒文》卷數相符。末有嘉泰元年施濟跋,亦作十卷,則《宋志》由傳寫誤也。《牒文》稱編修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正史,取是書以備參考。然是書惟首二卷及第三卷首入閣一條,言朝廷典故。自元祐黨人一條以下,則多說雜事。而卷末王鞏一條,及第四卷,則全述蘇軾事。五卷以下多考證史傳,品定詩文。末卷乃頗涉神怪。蓋雜家者流,不盡為史事作也。惟其持論具有根柢,舊典遺文往往而在。如不試而授知制誥始梁周翰,不始楊億,則糾歐陽修歸田錄之訛。薛映、梁鼎與楊億同命,不與梁周翰同命,則糾葉夢得《避暑錄話》之失。蘇軾《烏臺詩案》在元豐二年,上距熙寧變法僅十年,無二三十年之久,則糾王鞏《甲申雜記》之謬。朱勝非起復制乃綦崇禮貼麻,非陳與義自貼,謝顯道崇寧元年入黨籍、崇寧四年未入黨碑,則糾謝汲《四六談塵》之失。歐陽修為程文簡作碑誌,隱其進武氏七廟圖事,實未受帛五千端,則糾邵博《聞見後錄》之誣。皆考據鑿鑿,不同他小說之剽襲。當時以不第舉子之作,至錄之以入史館,其亦有由矣。他如蘇舜欽與歐陽修辨謗書為本集所不收,陳《東茶錄》跋為今本所未載,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劄子,獵鬼章告裕陵文,具錄其塗註增刪之槁,尤論蘇文者所未及,皆足以廣異聞。至於和凝、范質衣缽相傳,本第十三名而訛為第五。漢太上皇名煓,本見《後漢書註》,而誤以為《後漢書》。小小疵累,亦時有之。然其可采者最多,不以一二小節掩也。
观山海 [图书] 豆瓣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8.0 (46 个评分) 作者: 杉泽 / 梁超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6
《观山海》是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山海经》通俗读本,主要呈现异兽部分。
·
绘者杉泽以《山海经》作为灵感来源,结合当代审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绘画风格进行了绘画创作。将上古传说中的几百种神奇异兽形象,进行了生动、瑰丽的全新演绎,并配以精练的原文及趣味的解读, 为华夏上 古志怪传奇插上另一 种想象的翅膀。
·
杉泽在创作过程中,前后耗费三年时间构思,结合多种文献资料,使得每一种异兽形象的塑造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原由。
·
译注部分由撰者梁超编写,他以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的基础,并参考了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译版本,最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注解,同时进行了部分故事的延伸,并补充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
·
此外,本书还对于原文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进行了汉音标注等工作,力求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
·
【相关推荐】
市面上关于《山海经》的书籍多如牛毛,这本书却是做得相当用心的。据说,《山海经》最初曾有图,后来图失传,仅留文字,后人根据文字重新绘制图像,但画技普遍不敢恭维。本书的绘画作者为《山海经》的异兽们绘制的画像极为精美,富有艺术性和想象力。更可贵的是,本书不仅是画集,还有大量对《山海经》的注解文字,为现代读者了解这部奇书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
——张辰亮 (@博物君)
·
人类很难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所以即使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如果仔细考据,我们也会发现那其实是大自然中种种元素的拼接和重组。对华夏先民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恢宏浪漫的想象,《山海经》的存在就是证据。但是在科学和理性昌明的今天,我们在与古人共同神游山海之间俯瞰那些仙禽神兽时,有没有想过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用这本《观山海》为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答案。
——河森堡(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藤阴杂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清)戴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 1
《藤阴杂记》为清代学者戴璐历时数十年编撰的十二卷文史类笔记,考证京师五城沿革,辑录康乾时期典章制度、科举掌故及坊巷祠墓分布。全书以目见耳闻为据,凡《日下旧闻考》等典籍已载者皆不录,专事补阙。书中五分之三篇幅收录孔尚任《燕台杂兴》等名家诗词题咏,兼具诗话与掌故双重价值。作者晚年寓居槐市斜街,因宅院藤萝成荫而命名著作,现存嘉庆原刻本及多种近现代点校本
桯史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岳珂 中華書局 1981 - 12
《桯史》是岳珂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该书以“公是公非”为写作目的,通过许多目击耳闻的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愤怒地揭露了两宋政治的腐败黑暗,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祸国殃民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诤臣战将、布衣义士的抗金热忱和凛凛气节,辞严义正,爱憎分明。同时,该书也保留了许多文学史料。
青箱杂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吳處厚 译者: 李裕民 注解 中华书局 1985 - 5
《青箱杂记:唐宋史料笔记》由朝散郎知汉阳军吴处厚撰,共十卷,多记宋及五代朝野杂事、诗话及掌故,书中引到的魏野、李淑、王禹伪、王安国、等人诗词,大多数在其他书中没有被提到过,卷九详记燕肃作莲花漏之法,是研究科技史的宝贵资料。
邵氏闻见录(繁体竖排中文)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宋]邵伯温 中华书局 1983 - 8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邵氏闻见录(繁体竖排中文)》20卷,作者早年适逢王安石变法,中年经过元祐党争,晚年遭遇靖康之祸,故其见闻极为丰富。本书对王安石变法所记颇多,还记载了一些北宋初年的朝章制度及逸闻趣事。本书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之其中一种。
西溪丛语 家世旧闻 [图书]
作者: (宋)姚宽 / (宋)陆游 中华书局 1983 - 12
本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宋人的笔记两种。 一种《西溪丛语》是宋姚宽(1105-1162)的笔记作品,分上下卷共一百四十一条。此书学风务实,史料丰富,有记载一些声闻不彰的宋人诗篇及失传的历代诗文,有记叙琴、镜等古器物,也有记载历代职官制度的。特别是本书记载的两浙盐法、会稽海潮碑、试(氵卤)之法等对于今人研究宋代海洋经济与科技尤为珍贵。 另一种《家世旧闻》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记述其高祖陆轸至父亲陆宰历代先辈及外家唐氏一些前辈的遗事轶闻,涉及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位皇帝间宋朝的政治、经济、交聘、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史实,很多史料为此书仅见,是研究两宋的重要材。
湘山野录 续录 玉壶清话 [图书] 豆瓣
作者: (宋)文莹 中华书局 1984
《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由北宋僧人文莹编撰于元丰元年(1078年),1984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全书为笔记体文集,以保存北宋初至熙宁年间散佚史料为编纂主旨,书名“玉壶”源于作者隐居草堂之名,共十卷(含附录)。
该书涵盖君臣政迹、典章制度、宗教轶事与文人交游等内容,收录寇准诗作、李煜轶闻等条目,并附李昪传记及江南逸事。附录含四库提要、版本校勘等文献考辨内容。文莹作为钱塘僧侣,交游名士广泛,编纂中强调“圣贤治乱之迹”的劝诫功能,留存了宋代政治文化的原始记载。
北梦琐言 [图书] 豆瓣
作者: 孙光宪 / 校注 林艾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11
《北梦琐言》,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雅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 [1],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
《太平广记》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资治通鉴》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贾二强点校本,是最好的本子。
创建日期: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