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共读备选

『飛鳥與魚』

『飛鳥與魚』 @zhimoshang

137 本书  

光之帝國 [图书] 豆瓣
빛의 제국
作者: 金英夏 译者: 盧鴻金 漫遊者文化 2019 - 3
他雖然忘記了命運,但命運並沒有忘記他。
在這個光與暗並存的矛盾世界
他們每個人,都把自己活成
表裡不一的間諜
一紙24小時內回歸北韓的命令,
讓他在短短一天之內,
掙扎於國家的認同、間諜的使命與生存的欲望。
當曾經的誓不兩立,變成如今的平淡安逸,
原本一分為二的人生,也迎向了未知的命運……
浪漫主義相信,藝術要不是能夠使陌生的變熟悉,就是能讓熟悉的變陌生。我們這就看到有人同時達到了這兩者。金英夏就像他筆下的人物,是個間諜。他偵測著人性,而他提供的祕密訊息是無價的。――艾加.凱磊(Etgar Keret),《忽然一陣敲門聲》作者
《光之帝國》這部韓國小說意圖超越他人。透過一日之中發生事件的迷人描述,作家帶領我們深入現代韓國的心魂,告訴我們在一個充滿界線的世界,人性的意義究竟為何。――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平民百萬富翁」電影原著作者
◎一個被遺忘的間諜
金基榮是來自北韓的間諜,21歲時被派到南韓臥底,在首爾定居,結婚生女,徹底融入資本主義的社會。某天他突然接到來自平壤的召回信,要求他在一天之內清理全部工作,回歸祖國。他感到晴天霹靂,因為間諜被召回北韓,通常意味著等在前頭的是死刑。
◎兩段分裂的人生
平壤的童年生活、初次當間諜殺人的記憶,突然湧上心頭,他被迫回想起那幾乎要遺忘的過去,也檢視了自己二十多年來在南韓所見的文化衝擊與社會發展。更痛苦的是,這樣的煩惱他無人可傾訴。在此同時,他那一無所知的妻子,正偷偷與年輕男學生有染,憂心著自己流逝的青春美貌;十五歲的女兒也有自己的苦澀,夾在友誼與情愛間,面臨成長的迷茫與不安。在尋常的日常生活中,各懷祕密的一家人,輪流上演著人性的悲喜劇……
金英夏的《光之帝國》無論在内容或形式上,都與其過去的作品性格迥異,他隱藏了自己的充滿感性與速度感的文風,以厚重的主題意識、顛覆的想像力,與細緻入微的人物心理描摹,回望從1980年代到2000年後韓國社會的變化,具有1990年代以後韓國小説中罕見的文學史意義。
這是一個情節緊湊的故事,發生在男主角早晨7點醒來,到隔天整整24小時之間。金英夏巧妙的將南北韓衝突壓縮在一名男子與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檢視了人性弱點,聚焦在自我認同與道德的危機感上。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圖為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的《光之帝國》系列畫其中之一,亦即書名由來。畫面上白日天空下是夜晚的街景,路燈倒映於水面。日與夜的矛盾共存,分裂的兩個世界卻怪異的融合在一起,恰如書中間諜主角的充滿矛盾與衝突的生命歷程。
得獎紀錄
★榮獲2007年萬海文學獎,改編成舞台劇
我们扭曲的英雄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文烈,譯/盧鴻金 大塊 2005 - 2
在這種世界,嚴錫大一定又會擔任班長──我敢這樣斷定。功課的名次、打架的名次都由他操縱,他的欲望可以隨時得到滿足。有時候,我還會夢見回到以前那個班級,與錫大一起分享特權的情況,夢醒時,我竟然十分惋惜……如果成功是世俗的,那麼我有預感,我的人生之路必定是失敗的……
這看起來只是一場孩子之間的戰爭。
韓秉泰轉學到鄉下,他本來懷著漢城小孩的優越感,以為自己一定可以成為班上同學的領袖,結果卻發現班上有個「老大」嚴錫大,不但班上同學會倒水給他喝、奉上食物和玩具,連導師都默許嚴錫大在班上建立的權威,因為這個建立在拳頭和威脅的王國比任何其他班都要遵守秩序,整潔而完美。
但是韓秉泰不想屈服,在他幼小的心靈裡,這是一場對抗。他決定要抓住嚴錫大的小辮子,推翻他不合理的「統治」。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場對抗裡,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是韓國最受歡迎的作家李文烈所寫的寓言故事,藉著小學生的權力鬥爭,巧妙的反映出人類社會中權力變幻的無常,呈現人平凡的一生中,許多令人心痛的人際權力關係,和不完美的社會結構和制度,以及這一切背後幽微難辨的人心。
因為討厭韓國 [图书] 豆瓣
한국이 싫어서
作者: 張康明 译者: 王品涵 布克文化 2017 - 11
韓國報社《東亞日報》、《韓民族》推薦書籍
韓國yes24網站2015年網友票選年度書籍之一
今時今日的韓國是一座弱肉強食的叢林,
一座只要不是肉食動物,
根本無法生存的叢林。――許喜(文學評論家)
「人就算沒有一切,也可以幸福,
但是害怕未來的話,就無法變幸福的,
我不想過著恐懼般的生活。」
韓國,從外遠觀,因為韓流明星、因為財團經濟實力,顯得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但身為韓國人,從內而觀,卻是身處無法指望公平正義的階級社會,苦於永無翻身之日,青年們難以生存。
掙扎著想靠自己努力生活,卻怎麼也看不見希望,最終只能屏棄一切的逃離,用一句話簡答:「因為討厭韓國。」詳答則是:「因為沒有辦法再在這裡生活。」
「5棄時代」青年
放棄愛情、友情、親情、婚姻,放棄了國家,
僅為了求一個可以好好呼吸的生活。
本書主角季娜,好不容易從大學畢業,又費了好大力氣才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對她而言,現實非常殘酷。出生於平凡家庭,也沒有傲人的學歷,更沒有什麼吸引人目光的美貌。她不停在讓人喘不過氣的職場密林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卻是度日如年,備受煎熬。
二十多歲的季娜努力的求生存,最終決定辭去工作遠航去烏托邦──澳洲。在異國它鄉的生活,即使過得再艱難,她也絕對不想再回到看不見任何希望的韓國……故事進行間,透過季娜毫不掩飾的真實吐露與反覆自白,以全球化時代的「幸福論」揭露韓國社會的醜陋一面。
本書特色
‧用字淺白、流暢、犀利卻不失幽默的文筆,讓人不想停止閱讀。
‧僅兩百多頁的小說,輕巧的份量,卻有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意義。
‧雖然故事文化背景是外國,卻擁有撼動臺灣讀者的感染力。
‧記者出身的作者,精準融合了描述人事物的寫實與具故事張力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能夠屏除文化、語言、時空背景的差異,百分之百融入故事,覺得彷彿與日常生活所經歷的事、所遇見的人相符,甚至在故事中遇見某個很熟悉的人物。那個多愛自己國家,就有多恨自己國家的人,正是自己。
他人 [图书] 豆瓣
作者: 姜禾吉 译者: 简郁璇 时报出版 2019 - 8
我想成為無情踐踏我的人,不再被隨意對待的人,
成為與自己徹底無關的──他人。
與其再次被強暴,不如成為強暴他人的人?!
#MeToo後,她踏上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未知旅程
貞雅再也無法忍受男友的施暴,將自己的遭遇上傳到網路訴諸公評。起初大眾與她同一陣線,卻在同事流出不利於她的對話截圖後,輿論瞬間翻轉,貞雅成為了「活該被打的女人」。
「金貞雅是說謊精,是個跟吸塵器沒兩樣的女人。」
這句話讓她想起她的大學同學,秀珍和宥利。
秀珍總坐在教室最後面,嘲笑老師、排擠同學。那個被媽媽拋棄、由外婆撫養長大、沒家教的女人,居然厚臉皮的主動勾搭上全校最完美的賢圭學長。
漂亮的宥利,走到哪都是男生注目的焦點,但她一開口,男生的眼神就起了微妙變化。因為她總是用全身心在呼喊:快向我搭話!聽我說!──那女的太容易把了。
沒有人知道,她曾為保護自己,無情甩開了她的手;
她鼓起勇氣、開口求助時,她卻冷漠的轉身離開;
她為了忘掉難堪的過去,徹底與她斷絕關係……
貞雅、秀珍、宥利,竭盡全力想當個與自己無關的「他人」,
卻用自己所受的傷,傷害了彼此。
#貞雅
他動手打我,但我仍試著理解他,因為我不想承認自己是會被男人毒打的女人,所以我接受了他說:他也被我傷害,他的人生很辛苦,他真心感到抱歉,還有──他真的很愛我。
#秀珍
究竟能讓我不會被盯上的是什麼?變強就行了嗎?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什麼老覺得是我毀了自己?被「也許我不值得被愛,我大概就是那種可以被強暴的女人」的想法糾纏不休……
#宥利
倘若是性侵,那麼每次都該拒絕才對。但她很害怕若這麼做,自己真的會成為孤零零的一個人。因此她告訴自己:男人沒有那麼惡劣,在得到想要的之前,男人都非常溫柔。
姜禾吉以性暴力、霸凌為主題,赤裸揭開潛藏社會的各種暴力型態,以不同人物的視角,拼湊出三個女孩的人生。看不見的傷口被漠視,求助的吶喊被迫消音,而能將這個故事畫上句點的,正是你。
──是的,現在輪到你了。
潜入谎言之海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거짓말이다
8.2 (6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 - 8
被抛弃的希望,被辜负的良心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基底,书写集体创伤下的哀恸与抗争
当正义没有降临的时候,幸好还有文学
即使嘴被捂住,心也会发出呼号
🔹编辑推荐
根据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真人真事改编
“一个失踪者等于一个宇宙。”
“孩子们为了能一起活着出来,尽了最 大的努力。”
“原本只担心头灯会出问题,没想到让能见度几乎变成零的,是我的眼泪。”
“潜水员用真心在做事,政府却是依法做判断,这个国家没有良心,政府用法律践踏了潜水员的真心。”
·具有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写作基础。该事件伤亡极惨重,死难者以学生为主,震惊国际社会,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令人屏息的细致摹写:小说以负责进入沉船搜索的民间潜水员为人物原型,通过对水下作业专业细致的沉浸式描写,带领读者一同屏住呼吸、潜入沉船,直面惨痛现实。
·引人深思的多声部叙事:作者采访沉船事件相关人士,在故事主线之外网罗各方声音,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当地的情景,呈现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促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和反思东亚社会的运作模式。
·伤痛过后的希望之书:在无法挽回的巨大悲剧中展现人性的力量,以人的体温对抗冰冷的大海和冷酷的权力机器;伤痛过后,仍有希望。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船上当时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作家金琸桓在采访、结交了许多与世越号沉船事件相关的人,倾听了无数背负苦难的心声后,写下了这部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现实根据、以民间潜水员金冠灴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
世越号沉船事件发生后,民间潜水员自愿参与水下搜索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黑暗的沉船中带出罹难者遗体,不仅工作强度超越人体极限,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当意外发生,民间潜水员却被追究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身心俱损的民间潜水员罗梗水决定打破保持沉默的行业惯例,向法官提交请愿书,讲述不为人知的遭遇,回应政府的背叛和社会舆论的攻讦。
小说以民间潜水员罗梗水的声音为中心,辅以罹难者家属、生还学生、记者、义警、政府官员以及医生等相关人物的叹息、哽咽与呼告,展现出灾难之后人与人重新建立联系、一同追问真相、祭奠逝者的坚韧力量。
🔹名人推荐
我强烈推荐金琸桓的小说《潜入谎言之海》作为酷暑中的读物。它是关于参与世越号搜索工作的民间潜水员的,我阅读的过程中为我们的冷漠而痛心。我尤其想向反对扩大世越轮调查特别委员会的新国家党和青瓦台推荐。
——韩国前总统 文在寅
面对所有人的无动于衷,甚至在憎恶的情绪里渐渐被遗忘、被强迫遗忘的“世越号船难”,可以透过一部小说把这历史性的悲剧重新重新召唤回人们面前,去讨论它的写作类型又有何意义呢?
那些英雄不顾减压症和心理阴影的危险,超负荷地潜入沉船,抱着一个个孩子出来,送回家人的怀抱。他们不但没有获得补偿,还残忍地被人们遗忘。这本书代替了那些“没有嘴巴的存在”,道出民间潜水员的世界,从那以后,这炙热的故事唤醒了世越号船难的“现存性”,我想说的是,不必把这本书框架在任何写作形式里。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김명인)
🔹获奖记录
第33届乐山金廷汉文学奖
《京乡新闻》2016十大年度作家 “用全身穿透时代创伤的艺术家——金琸桓”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3 (46 个评分) 作者: [韩]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2 - 8
我想让你看到干净的东西,比起残忍、难过、绝望肮脏和痛苦,
我只想让你先看到干净的东西。
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 韩江
再度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之作
英国《卫报》评选“今日之书”
这是韩江在白纸上用力写下的小说,是63个有关白色事物的记忆。
------------------ -----------------
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
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悄然无声、不悲不喜从天空降落的一万片雪。
白是时间在苍白的光芒里流逝。
白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所有记忆。
白是易碎易毁、瞬间消失的美好事物。
白是一度死去或被摧毀过的人,在被熏黑的残骸之上,坚持不懈地复原自己,因此至今仍是崭新的人。
白是鼻腔里呼出的白色水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白是在黑暗中燃烧的白色火花,是不灭的信念。
我相信,若相信不会被摧毁,便不会被摧毁。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0 (9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張雅眉 漫遊者 2019 - 9
國際曼布克文學獎得主 韓江 最新作品
再度入圍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
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白是嬰兒的臉,是還沒蒸過的半月糕,美得彷彿不存在於這世上。
  白是遇害的幽靈將身軀投進白色燭芯的火焰。
  白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白是老家夜晚一同傾瀉而下、映入眼簾的數千顆星星。
  白是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
  白是舊的痛苦尚未完全癒合,新的痛苦尚未完全裂開。無法化為完全的光或完全的黑暗的一天天。

  65篇對白色的冥想,65種關於白色的記憶。
  這是韓江在白紙上費力寫下的小說,是描述一切白色事物的小說。
  她以冷靜的筆調,精鍊的詩意文字,寫下蘊含炙熱能量的冰冷思緒。
  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
  我們不都是從「白」出來,又走進「白」裡的嗎?

  〈半月糕〉

  那瞬間我突然想到這嬰兒的死亡。我在這個故事中長大。幼小的動物中最軟弱的動物,像半月糕一樣白嫩又美麗的嬰兒。我在她死掉的地方出生,在那裡成長。

  〈笑得很白〉

  你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你是某種靜靜忍耐,費力想笑出來的人。
  他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他(或許)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方糖〉

  堆在白色紙張上的正六面體構造,完美得近乎端正,對女人而言,就像是什麼美得過份的事物。……有些記憶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毀損,痛苦也是一樣。時間會影響並破壞所有一切的這句話,並非事實。

  〈蕾絲窗簾〉

  那女人走在結冰的路面上時,抬頭看向某棟建築物的二樓。鏤空的蕾絲窗簾擋住了視野。不知是否因為有某個不會變髒的白色事物在我們裡面翻滾蕩漾,所以每每面對那種整潔的事物時,內心才會覺得感動?

  〈白石〉

  雖然女人覺得石頭白到可以透視,但事實上並沒有透明到可以看見裡面。(其實那只是一顆平凡的白色石頭。)女人偶爾會把石頭拿出來放在手掌心。若能將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想必就是這種觸感。

  〈所有白〉

  藉著你的雙眸,會在白菜心最明亮的深處,看見最被珍藏的嫩葉。
  會看見在白天升起的寒冷弦月。
  總有一天會看見冰河,會仰望那冰塊——它在每個彎曲的稜角,形成偌大的青色影子,因為不曾擁有生命,感覺反而更像神聖的生命。
  會在樺樹林的沉默中看見你,會在冬天太陽升起的寂靜窗中看見你。灰塵隨著從傾斜的天花板照射進來的光線晃動、散發光芒,會在那之中看見你。你會在那白色當中、在所有的白當中,深吸最後一口氣。
活着的图书馆 [图书] 豆瓣
살아있는 도서관
作者: 金李璟 译者: 简郁璇 暖暖書屋 2019 - 6
對人類來說,「書」為何物?
書──原本就是不安分而危險的東西
這是將關於書的危險而奇特的想像與實際歷史巧妙結合起來的一本與眾不同的書。
作者以多種時間、空間及出場人物為基礎,創作了12篇主題為「對人類來說,書為何物?」的短篇小說。在各篇小說的末尾,還加上了背景說明,以幫助讀者理解。
人死後,只有在陰間寫自傳,才能進入涅磐。在第一篇故事〈陰間是座龐大的圖書館〉的末尾,介紹了歷史中可以找到的「想像的圖書館,想像的書」的故事。在古代埃及,圖書館被稱為「靈魂醫療所」,作家Borges把宇宙想像為「六角形閱覽室」連接在一起的「非常之大」的圖書館。有死去的書的靈魂,也有沉睡的書的墳墓,這在猶太教中稱為「Geniza」。據說,在巴基斯坦的一個洞穴地帶,大約埋藏有5千冊包著白色壽衣的伊斯蘭教經典。
〈愛書狂的紅色圖書館〉介紹了用人皮包的「人皮裝禎」等多種關於裝訂圖書的歷史,〈聽聞〉介紹了日本江戶時代,背著書到處出租給別人的租書商的故事。中世紀歐洲寫作的歷史、焚書的歷史、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天一閣」等與書有關的、能夠想像得到的幾乎所有的素材都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同的文體展開,是充滿吸引愛書家的內容的圖書。
陰間,就是一個大圖書館
古代埃及將圖書館喚作「一座靈魂的治癒所」,從書本與圖書館中尋求靈魂安息。猶太教將在會堂內埋葬壽命已盡的文件與書籍之處,稱之為「聖物庫」,亦即死去之書魂所沉睡的書之墳。
在陰間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寫書,寫關於自己的書,就像是一種自傳。這本書可說是死者的墓碑、永遠的家與存在的證明,同時也是替剩下的人打造的參考文獻。
書,是一具肉體
人皮的裝幀歷史比想像中更為淵遠流長。根據紀錄,十三世紀時便曾將人皮用於聖經與教皇的詔書上。十六世紀之後,在法國革命的前後很流行人皮裝訂書。
人皮封面大量活用於哲學、醫學、地理書籍等,來源主要為奴隸、死刑犯和戰爭俘虜等。這些人皮書目前保管於美國、法國、英國等地的圖書館。
書的歷史,也是禁書的歷史
因為書是知識,知識即是權力,而禁書則是圍繞權力鬥爭的表現手法之一。
焚書是禁書最為激烈極端的手段,也應證了權力因書本受到了多大的威脅。
歷史上最早的焚書行動,是西元前五世紀的雅典,當時燒掉了普羅泰格拉的著作《論神》,因為它否定了神的存在。
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紀,因為宗教原因而遭到禁止與焚燒的書本不計其數。一〇九九年攻擊伊斯蘭的十字軍就使藏書三百萬冊之的黎波里圖書館化為灰燼。
焚書的歷史,展現出想獨占書本(知識)的欲望如何毀損、控制書籍。為了合理化自己的欲望,有時焚燒書本的這些人會將假想的威脅加以渲染,並將他人的欲望加以扭曲,為的就是想守護自己的書,壓制他人的書。
書的歷史,便展現了書在欲望的兩個極端來回的過程。
行走的租書店,江戶貸本屋
江戶時期,貸本屋是揹著書四處走動的租書業者,這些人出沒於江戶(現今的東京)、京都、大阪等各城市,主要經營通俗小說、兒童繪本等類型的書籍業務。貸本屋不光是出借書籍而已,還會將讀者的反應傳達給出版社和作家,讓他們更改書的內容或者出版能賺錢的作品。若從這種角度來看,貸本屋可說是兼具了編輯的角色。
租書業在朝鮮與日本都曾風行一時,不過中國的印刷業與出版業很早就發展,所以租書業並未引起很大的迴響。中國的租書業反倒是在出版業最為蓬勃的十九世紀才登場,但主要是以中下階層的市民為對象,出借的也是品質低劣的小說,因此在規模或比重上都微不足道,對出版文化的影響也無足輕重。
人,即是會說話的書
「真人圖書館」,又稱「活著的圖書館」,是丹麥社會運動家羅尼‧艾柏格發起的一項運動。把人當成書本一樣出借,和對方進行交談,時間一到就歸還。
二〇〇八年倫敦的一間飯店就創立了一間「真人圖書館」,出借同性戀者、男保姆、伊斯蘭信徒等十五「本」活人之書,而在三十分鐘內出借並閱讀這些書的人都表白,他們因此打破了原先持有的偏見。
在閱讀歷史上最先登場的文字即是人。人類閱讀人的身體,閱讀天空的星辰,閱讀大自然的各種現象,然後創造出象徵,培養出解析的能力。
以傳遞故事的媒介來說,人與書本扮演著相同的角色。在古代,透過人的記憶與口傳來傳遞神話、歷史、民間傳說等,故事的傳達者就等同於是好幾本書。
藏書家的個人圖書館
位於浙江寧波的天一閣,是范欽在一五六一到一五六六年所興建,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藏書庫,現今也被指定為國家文化遺產。
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藏書家亞里斯多德就為了有效管理藏書而制定了圖書分類法,據說埃及王室圖書館也是依照此原則管理圖書。
一八三一年義大利革命家安東尼‧潘尼茲流亡英國時,在大英博物館擔任圖書管理員助理,為圖書館的歷史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他打造了寫有作者名字、出版社、出版日、發行地、附錄小冊子出處與書架編號等資料的目錄卡,讓大英博物館得以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圖書館。
文字是維持權力與經濟的根基
支配中世紀歐洲的基督教是「話語」的宗教、「書」的宗教。聖書,也就是聖經(Bible)這個字彙本身就是「書」的意思,是源自於紙張元祖「羊皮紙」的希臘語Byblos。
在基督教中傳遞書本上神的話語,是擁有特殊使命之人的特權及義務。修道士是能夠讀書寫字的特別階層,而修道院是書的搖籃兼儲藏所,引導著中世紀的書文化。修道院和圖書館相同,設有抄寫室,並親自製作需要的書籍。直到十五世紀中葉發生古騰堡印刷革命為止,抄寫主導了數個世紀的書文化。
過去的抄寫方式是由監督者閱讀書本內容,然後由抄寫員聽寫,但到了十一至十二世紀,則改成抄寫員將原稿放在書桌上邊看邊抄寫的方式。這種全新的抄寫方式助長了安靜用眼睛閱讀的默讀風氣,也使讀者開始敢大膽閱讀。過去修道院與大學進行的「口述」和「共同閱讀」強化了神學與哲學的傳統教義,但在十一世紀默讀普遍化之後,異端思想就開始與對知識的隱密好奇心產生了連結。
書賊,那驚人的歷史
有句話說,書賊不能稱作是賊,貪戀書本的心與單純的物欲截然不同,但真是如此嗎?
中世紀的修道院用鐵鍊將書綁在書架上,仍無法遏止偷書的行為,甚至最後還對這些竊賊下了「地獄之火將永遠地吞噬他」的詛咒。
也有許多為了滿足私欲而撕下書頁偷走的惡劣書賊。十八世紀初,在英國創立古書學會的約翰‧貝克福一生中便輾轉於全英國的圖書館,撕下了三千三百五十五本古書的一部分。後來有位名叫約瑟‧亞莫斯的人受其影響,足足撕下了一萬零四百二十八頁的書頁。由此可知,因為這些令人為之氣結的書賊,讓書本吃了多少苦頭。
世上的所有書
人類是一種「閱讀的生物」,太初時透過天上星辰閱讀未來,從雷電、洪水與乾旱閱讀神的旨意,從彼此的臉孔閱讀對方是敵是友,從不同的手相中閱讀彼此不同的命運。在為每一個自然現象賦予意義,並以該種意涵再次創造世界的同時,人們自然而然地走向了書。
在年代極為久遠之前,人類就利用周圍的所有材料來製書。人類利用石子、動物的角、骨頭、泥土、皮、葉片、石頭、碎布、絲綢、紙張等各種東西來記錄自身想法的心,可謂是一種追求永恆的夢想。
因此,書的內容與形式表現了人類夢想永恆的渴望,而人類的歷史也等於書的歷史。
謀略者 [图书] 豆瓣
설계자들 The Plotters
作者: 金彥洙 译者: 尹嘉玄 馬可孛羅 2020 - 1
日本殖民朝鮮以來,「圖書館」已是當時極負盛名的存在,但它從未有過任何讀者,直到──
來生是個孤兒。
被館長收養後,圖書館便是他的世界。他在這藏書二十餘萬冊的空間裡成長,偷偷學習認字,卻被發現遭責打。他每天的任務是等待指令,聽令行事。因為圖書館從來就不是圖書館,來生也不是個普通少年。
他是「謀略者」底下的暗殺者。
「謀略者」是每個暗殺行動背後的主使,他們掌握國家最黑暗的一面,法、軍、政皆在其掌控之下。隨著韓國民主化,選舉制度確立,經濟迅速成長,暗殺體系愈發蓬勃,使得獨大百年的圖書館遭逢劇變。各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其中最大勢力便是叛離圖書館自立門戶的暗殺者漢子。
在這場權利鬥爭中,來生發現自己成了那顆關鍵棋子,迎接他的是不再安穩的生活,和連串惡意。至交好友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家中被安裝炸彈。同時,他發現了一張「謀略者」暗殺名單。
他的名字就在上面。
他眼前有三條路可以選擇:忠誠,背叛,或死。但此時,一名女子浮上檯面。
因為這名平凡卻神祕的女子,他選了第四條路──
這是一部充滿陰謀、人命交易、政治佈局,人性最深層欲望的犯罪推理小說。被譽為韓國賀寧曼凱爾的當代知名犯罪小說家金彥洙,以韓國民主化的政治背景為舞台,揭開謀略者體系背後的黑幕。
献给柯曼妮奇 [图书] 豆瓣
고마네치를 위하여
作者: 赵南柱 译者: 简郁璇 布克文化 2019 - 8
為了生存不得不順應世界邏輯,
安分藏匿在世俗生活裡。
但是,
「即便注定一輩子平凡的我,還是會有夢想啊!」
這不只是高馬妮的故事,
而是這世代每一個渺小窮忙族的吶喊。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排行榜TOP 1暢銷作家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最強力作!
▋第二屆黃山伐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
「沒人能無法說服你生活是美好的,
但在成功與失敗這兩條路之外,我似乎找到另一種姿態重新站起來」
本書描寫那些總跟不上世界速度,卻又不懂算計的人們,
以溫暖和緩的視角,探索錐心的傷痛回憶。
不斷在理想與挫折中翻滾,試圖找尋人生的平衡:
不求成功,也不至於失敗的平凡人生的美好。
▋看似平淡的故事,卻有著魔法般令人重生的力量。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榮獲文學獎順利進入文壇後,卻一直沒發表其他小說,對於育兒和維持家計也依然生疏。
「儘管我費力安撫自己做得很好、一切都會很順遂,但我仍必須承認:這輩子已經完蛋了!」
直到再次創作久未碰觸的小說,慢慢在迷惘中找出生活的意義。
▋所謂成為大人,也許就是必須經歷失敗人生的痛苦吧…
這不只是作者趙南柱的心情寫照,也不只是主角高馬妮的故事,
而是這世代每一個渺小窮忙族的吶喊。
南韓與台灣社會面臨相同的處境,
這世代的年輕人陷入了資訊戰的流沙,
怎麼樣都趕不上最新潮流,卻又無法掌握舊世代的資源。
喊著夢想會被長輩嘲笑不切實際,放棄夢想會被同儕鄙視沒有勇氣。
到底,我們該怎麼活下去...
▋第二屆黃山伐青年文學獎評審講評
▋小說最重要的不在於憤怒,而是在於能使憤怒昇華的力量。
「本書以對於善的絕對信任,來戰勝這個由有錢人的膚淺算計所支配的世界。並冷靜地以悲喜交加的調性來調節其憤怒與信念,因此我們將這個獎項的榮耀獻給了這部作品。因為小說最重要的不在於憤怒,而是在於能使憤怒昇華的力量。」
「在嫌惡與蒙羞成為日常風景的今日,這部小說以最為頑強又最具爆發力的姿態向我走來。」
評審:劉保善(文學評論家)、朴範信(小說家)、金仁淑(小說家)、李起昊(小說家)代表執筆
▋《獻給柯曼妮奇》訴說曾經夢想成為體操選手的高馬妮,
如今成了一個36歲的無業遊民,不滿地嘟囔著關於自己、家人和世界的故事。
在中止學習體操之後,在被公司解僱之後,在離開故鄉之後,在經歷各種半途而廢、大大小小的失敗與被拒絕無數次之後,人生依然持續著。
就像小說走向結局,就像電影結束般,但人生並沒有就此停擺。我無法直接橫跨或拋下眼前的漫漫歲月,只能一分一秒地盡我的本分活下來,也許往後也會如此吧!
這些微不足道的態度匯集成人生,而眾多的人生則匯集成整個世界。
依然真摯的表情與毅然的眼神,儘管沒有人獲得幸福,但也沒有人垂頭喪氣。
他們只是,認真地過著自己的人生。
▋作品已達飽和狀態,是難以超越的成長小說
看似平鋪直述的小說,但以細膩、和緩的筆觸,
讓每個人不自覺一同回顧了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往,
然後跟著高馬妮,在又一次翻滾撞上狹小公寓牆面之後,
以最溫柔而堅定的信念面對一切不幸與夢想,緩緩站起身,
「嗯,繼續吧。」
▋部分試閱
無論是我玩火、亂動媽的化妝檯,或者硬將窗戶打開,媽媽都不會罵我。我們任由窗戶這樣開著,兩人肩並著肩,將肚子趴在熱呼呼的炕頭上,將棉被蓋到肩膀上。媽媽突然問起關於我的夢想、理想、希望之類的,我回答她:「我想練體操。」
想起媽媽寫的有些歪七扭八的字:「給親愛的女兒馬妮,要成為帥氣的體操選手喔!媽媽留。」而我也帶著緊張萬分的心情撕開了包裝紙,在還沒全部撕開之前,就有東西閃了一下。是衣服!光滑材質和展現腿部線條的紫色體操緊身衣。
即便過了三十年,我的神智依舊沒有清醒。被解雇的隔天早上雖然準時出門了,卻不知道該上哪兒去。風是如此冰冷,想到除了家和公司之外便無處可去,也沒有能見面的朋友,不禁深刻感受到自己活得有多窩囊。我戴上耳機,搭上了地鐵。我在最近的轉乘地鐵站下車,走向二號線的月臺,我打算搭著循環線繞行首爾,坐到我暈車為止……
就在我隱隱約約想起小時候、珠美家,還有第一次流鼻血的記憶時,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張開眼睛,看了看四周,眾多的乘客此時完全不見蹤影,只有一名身穿制服的男人看著我說話。地鐵停了下來,窗戶外頭一片漆黑。我、我跑到什麼地方來了?所有人都消失無蹤的世界,唯一的生存者神色慌張地站在我眼前,我抓著他的袖子問道:「大叔,這裡是哪裡?」「地鐵啊!小姐妳怎麼不下車?」
在中止學習體操之後,在被公司解僱之後,在離開故鄉之後,在經歷各種半途而廢、大大小小的失敗與被拒絕無數次之後,人生依然持續著。
▋好評推薦
《獻給柯曼妮奇》是一部嘮叨囉嗦的小說,不過這些嘟囔不具任何惡意,在句子與句子之間、插曲與插曲之間,沒有對於某人的嘲弄、蔑視或幻滅,而是隱藏著對那些趕不上世界的速度、遠遠落後之人的愛,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也因此,我們能夠圍坐在老舊狹小的房間裡,帶著觀看某人做出連續兩次前滾翻的心情閱讀這部小說。就算撞上了牆面,也只要一同拍手大笑,把對方扶起來就行了,這件事沒有必要謾罵,也無須感到挫折,這正是得以讓我們合力搬動牆面的方法。在嫌惡與蒙羞成為日常風景的今日,這部小說以最為頑強又最具爆發力的姿態向我走來。──李起昊(小說家)
所有人都曾經歷過成長的時機點,那就像佇立在鐵道平交道般,虛無飄渺又驚險萬分。心潰堤了,希望落空了,於是帶著絕望感緊緊閉上眼睛。然而,這部小說卻很溫暖。它為什麼能夠做到這點呢?原因就在於它用均衡且細膩的手法來描述成長的過程,而一旁的人則將每一個細膩的瞬間都看在了眼裡。立場確立之後,再次搖身化為溫暖人心的文字。這位作家不僅讓我想和她一同回顧過去,同時也想和她一起展望窗外的風景。──金仁淑(小說家)
▋作家的話
我從小就住在與小說中的S洞相似的地方,決定都更之後,父母因為無力負擔增加的分攤金額,不得不遷離居住長達三十年的社區。這件事使我產生各種錯綜複雜的疑問,而小說在這些問題之中有了雛型。我花費了兩年時間完成這部作品,雖然有好幾次入圍決賽,但也僅止於此。後來,因為掌握不到修改的方向,只將這部作品一直收藏於筆電內。
這段時間,我全然放掉了畢業之前著手進行的第一部作品,很僥倖地獲得了大獎並進入文壇,但我一直沒有發表其他小說,對於育兒和維持家計也依然生疏。儘管我費力地安撫自己做得很好、一切都會很順遂,但我仍必須承認:
「這輩子已經完蛋了……」
假設能活到平均壽命好了,但也太早完蛋了吧,至今我都還走不到一半呢。我陷入了低潮與茫然,但仍維持著用餐時間做飯給家人吃,在孩子的央求下陪她玩大富翁的生活,直到丈夫和女兒入睡之後,我習慣性地打開筆電東寫西寫,同時思忖:
「完蛋是一碼子事,但總不能以後就不活了吧?」
我明白了,有許多人在失敗之後仍過著充實的人生,我也得以再次取出久未觸碰的小說並再次創作。
過去我所居住的社區正在興建公寓,到了明年應該就會有人在那個地方展開全新的人生,但願離開的人、沒有離開的人和新來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雖然明白「從此大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結局不如童話故事簡單,內心依舊如此企盼。
這篇小說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感謝評審老師們找出它的優點並給予我鼓勵,同時也要向給予第二次機會的論山市和銀杏樹出版社致謝。仔細想想,我至今都還沒徹底活上一遭呢,「完蛋了」這句話先暫時先收起來吧,往後我會在寫作上努力耕耘。
[图书] 豆瓣
보다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胡椒筒 漫遊者文化 2020 - 1
書評家譽為「韓國的卡夫卡」
韓國王牌製作人羅PD《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節目固定嘉賓
李箱文學獎、東仁文學獎、黃順元文學獎、萬海文學獎、現代文學獎、文學村作家獎得主
◎這是一個你不知道的金英夏(他不喜歡搭飛機、當兵時負責編輯犯人日記、大四去算命被預言靠講話和寫字為生、預測電影票房老是成為反指標……)
◎這是一本你可以窺見其小說幕後、一探作家腦迴路的散文集
「我們生活在信息、影片泛濫的世界,很多人相信他們「見」到的。但我們相信的東西卻像洪水沖來的櫃子門板,很快又會順水漂走,很多時候在我們的腦中沒有留下任何東西。為了看清什麼,我們需要拿出時間坐在書桌前思考。以我至今為止的經驗來看,思考最佳的工具就是把想法寫下來。」
․․․
★他大學時打工推銷英語學習卡帶的經驗,讓他體會到《猜謎秀》裡被迫競爭的現實世界
★大四去算命時,算命師說:「命運是前方飛來的石頭」,這句話後來出現在《光之帝國》中
★28歲壯遊歐洲,萍水相逢的韓國女孩旅伴,彷彿是《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的角色原型
★短篇得獎名作〈哥哥回來了〉中對父親角色的探討,原來一直是他關心的主題
★關於故事該怎麼說才能顯得真實?他從《奧德賽》談到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從伍迪.艾倫《愛上羅馬》電影裡的浴室歌手,他想到藝術美學的標準
․․․
如果小說呈現的是作家的精神世界,那麼散文呈現的就是作家的日常生活。本書是金英夏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感,將之化為文字的26篇記錄。他發揮自己博雜的學識,旁涉電影、書籍、時事,從心理學、哲學談到社會學等等,第一部集中在時間、自由和貧富差異的主題上;第二部和第三部則是他在電影雜誌《Cine21》連載的關於電影和文學的內容;第四部描寫了韓國現今社會的面貌和存在的問題。
本書是他以敏銳的小說家之眼,分享他對社會和世界的所思所感和疑問,幽默而獨具洞見,可說是紙上版的「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辭典」。
晚安,妈妈 [图书] 豆瓣
作者: 徐美爱 译者: 简郁璇 暖暖书屋
晚安,媽媽
連續殺人犯是天生的還是被製造的?
韓國推理小說女王
徐美愛
研究連續殺人犯,深入挖掘惡之根源
心理懸疑小說的傑作!
本書已授權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十三國版權!
英國電視劇製作公司已取授權要拍攝成電視劇
沒有勇氣的一週 [图书] 豆瓣
용기 없는 일주일
作者: 鄭恩淑 译者: 梁如幸 三民 2021 - 1
不管理由和結果是什麼,霸凌是不公平的遊戲。
因為誰也不能主張一個人對多數人的爭鬥是對的。
「你知道嗎?聽說二年四班的朴勇氣被班上同學欺負,最後自殺未遂!」
「所以哇啦哇啦版上的爆料是真的囉?」
「他一直都在當許志勝和吳在烈那些人的麵包shuttle啊。」
麵包shuttle,其意為「麵包接駁車」,在韓國用來稱呼跑腿買麵包的人。
被戲稱為「繼承人」的朴勇氣出了車禍,然而這並非是場單純的意外!
是什麼原因讓勇氣不顧來車衝向斑馬線?
位處教室中央的座位懸缺,班導師說了,三位霸凌者正是這起意外的真兇!
其中兩位是誰,大家心中自有答案,但怎麼會有第三人?
曾經對不起勇氣的事情一一浮現眾人心中,難道第三位霸凌者正是自己?
只有一週的時間可以自首,然而坦白就無罪了嗎?
沒有勇氣的一週,空下的座位......
勇氣不在後,下一個又會是誰?
在寫這篇故事時,我總是想起那位故事中,太早離開這世上的男孩,也曾思考過無法等待明亮太陽升起的早晨,如此絕望的苦痛,或許這篇文章是獻給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是如此孤單的那少年,無能的大人寫的反省文。──鄭恩淑
描寫校園暴力中的孤立與霸凌,更揭露韓國校園生活外,青少年所面臨的補習主義、成績至上、親子關係等諸多問題!
名人推薦
吳曉樂(作家)、莫宰羊(音樂創作人)、銀色快手(作家、選書師)專文推薦
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安全促進學校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粉紅T恤反霸凌發起人)、沈信宏(作家、國中教師)、柯萱如(律師、主持人)、神老師(作家、教師)、陳思宏(作家、譯者)、黃蓉(54黃蓉)、蔡伯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作家)──各界聯合發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故事裡的青少年們,就像一尊尊瓷偶,外表完整且精緻,但若輕輕掂起,將令人很訝異裡頭的空洞與回聲。──吳曉樂
本小說恰似一盞燈,投射在你我的過去與將來,我們只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不需要把承受過的惡意傳承。──莫宰羊
一開始沒有人是邪惡的,群體默不作聲的姑息態度卻會縱容孩子繼續行惡。──銀色快手
在有意無意中我們都可能成為霸凌、被霸凌與旁觀者,而旁觀者經常是最大的霸凌者,我們需要時時自省,才能打造安全促進學校,這本書扣人心弦、啟發自省,推薦師生與家長必看。──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安全促進學校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粉紅T恤反霸凌發起人)
這故事的一切都會發生,臺灣校園有無數朴勇氣,人人都曾擔任過那「第三個人」。國中生的人生才開始,卻綁上太多死結,傷害與被傷害簡短輕易,解不開真相。還好故事最後裹著溫暖的核,像糖果,含久便湧出熱淚與勇氣。──沈信宏(作家、國中教師)
因為經歷過更能體會,《沒有勇氣的一週》和我看過霸凌主題的書非常不一樣,內容引出反省的重要,做錯事沒有關係,好好檢視自己並改變就好。非常推薦大家看看,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霸凌的問題,一起變得更好吧!──黃蓉(54黃蓉)
青少年是如何長大?霸凌該如何被理解?書裡不只刻畫關於學校規範、社會階級、網路與媒體的種種,更演出了每個可能是加害者,也可能是受害者的孩子們的故事。這是一本像偵探小說吸引人,同時又帶來更多看見的書。──蔡伯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作家)
小雪:被愛的條件 [图书] 豆瓣
설이
作者: 沈允瓊 译者: 簡郁璇 時報出版 2021 - 1
家與父母的獨特氣味,總令我恐懼又嚮往,
所謂家人,終究是我無法理解的奇怪世界。
◆小說版《天空之城Sky Castle》.女孩版《杏仁》
◆《東亞日報》、《京鄉新聞》推薦圖書
◆2020慶尚南道教育廳推薦好書
◆2019韓國YES 24網路書店「今日之書」入圍
【父母的愛究竟是什麼?
孩子要得到父母的關愛,難道也有附帶條件嗎?】
新年第一天,在育幼院前廚餘桶被發現的棄嬰小雪,經歷三次收養與棄養後,罹患了緘默症,回到撫養她長大的育幼院阿姨家。
阿姨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有,但她有無限的包容與溫暖,在阿姨面前,小雪可以盡情耍任性、擁有一切自由。
只是,每當看到走在街上的母子,小雪仍忍不住好奇──那種情感到底是什麼感覺?此刻的他們,正熱烈地愛著彼此嗎?
於是,當小雪又來到一個豪華的新家,擁有了一對重視孩子的新爸媽。她努力讀書,寫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放學後也不再四處跑跳,直接去補習班報到。
小雪更用力的達到新父母的每項要求,但她發現,原本就住在這個家的兒子時賢很不快樂。時賢叛逆、討人厭,還會欺負自己。而且小雪越是滿足各種期許,時賢越是遭受父母的比較與責難。
就在這時,小雪發現了更難以承受的祕密……
【獻給這世代的孩子,向大人拋出的執著探問】
在育幼院長大、嚮往父母與家庭的小雪;家庭圓滿、衣食無虞的時賢,從他們迥然不同的成長經歷,揭示了大人對孩子各種「以愛為名」的謊言與偽善,深刻描寫現代青少年被激烈的社會競爭、父母期許壓得喘不過氣,難以編織屬於自己夢想的無奈與掙扎。
透過小雪聲嘶力竭地吶喊,發現孩子的茫然與叛逆,其實源於對大人的重視與渴望,也引領我們反思:「愛的期待」是從何時開始,遮蔽了「愛的本質」。
黃檸檬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레몬
作者: 權汝宣 译者: 蕭素菁 聯經出版公司 2021 - 4
我完全無法想像,未能終結的殘酷,
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會是怎樣的重量。
日韓世足賽那年,我姐姐被謀殺了。
黃檸檬,是姐姐死前穿的連身裙色。
是那段早已泛黃、再也喚不回的美好,
也是我的復仇曙光。
令人顫慄、活生生的真實呼吸。以小說質問崩潰的人生,能如何承受並哀悼?
《黃檸檬》後勁強到我宿醉。──吳曉樂|作家
▍2002年日韓世足賽 × 高中美少女凶殺案 × 黃檸檬的復仇 ▍
▍榮獲50位韓國小說家互投,票選「2019年度小說」Top 3 ▍
▍韓國文壇女作家繁體中文著作首度出版,至今已授權美、日、泰、越、俄、英▍
失去總是一瞬之間,但人的墜落,有時緩慢得無從察覺……
2002年夏天,韓國全民都在瘋日韓合辦的世界盃足球賽期間,
有一名美麗的十九歲女高中生金海彥卻陳屍於郊區公園,
青春年華的生命慘遭鈍器冷血擊殺,震驚社會大眾。
案件懸宕多年,相關學生和家庭都陷入看不見盡頭的苦痛,
尤其是受害少女的妹妹多彥,她感到人生被惡狠狠地撕裂,
並下意識認為:母親希望還活著的,是姐姐而非自己。
為了母親,多彥去整形變得更像姐姐的模樣,但仍不曉得該以哪種身分活著。案件發生後八年的某天,她決心親自去拜訪嫌犯,找出事件的真相,甚至……報仇。這一切都只為了找回自己所失去的那一部分人生。
《黃檸檬》由三位不同女性角色敘事組成,透過三人訴說,進而解謎拼湊故事全貌,並更深層地探索哀悼與創傷。強烈敘事風格與神祕劇情轉折,兩者間的精巧碰撞,激盪出每個人生命中都將遇到的重要課題:罪惡內疚、善惡報復,以及生命存在的意義。
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 [图书] 豆瓣
내가 죽인 남자가 돌아왔다
作者: 黃世鳶(황세연) 译者: 尹嘉玄(윤가현) 高寶 2021 - 5
從「韓國教保文庫故事徵選」近600件投稿中脫穎而出,
讓所有評審讀到忘我的推理巨作!
★榮獲2019年韓國推理文學獎
★榮獲第6屆韓國教保文庫故事徵選獎
★上市即售出電影版權
★韓國yes24網路書店近滿分好評
★韓國Aladin網路書店「韓文懸疑/推理小說」TOP30
毫無犯罪紀錄的村莊──
驚見死狀離奇之無名屍!?
中川里,沒有知名特產,就連在外地闖出名堂的人物也沒有,唯一值得說嘴的,只有村鎮會館裡展示的那些「零犯罪村」匾額。
為了守住「全國最安全、零事件、零事故村鎮」的榮耀,每一位村民都謹言慎行,小心翼翼不觸法。
然而,就在好不容易要創下全國最長時間零犯罪村紀錄的關鍵時刻,一具屍體頓時使小村陷入危機。
偏偏就在此時,鄰近村鎮的流氓刑警,以及報社小記者恰巧來到了這裡。從村民身上嗅到了不尋常的兩人,展開了激烈的追查,案件卻朝著令人意外的方向發展……
究竟,這具屍體是誰?被打過、被電過、被車輾過,是誰鐵了心要置此人於死地?村民們各自藏了什麼祕密?
正常人的条件 [图书] 豆瓣
굿바이 동물원
作者: 姜泰植 译者: 胡椒筒 方言文化 2021 - 7
沒房、沒車、沒工作,還有資格當正常人嗎?
一本你會「邊哭邊讀」的故事!引發無數共鳴,觸動數萬人淚水
大家讀完後紛紛流淚:「作者寫出了我的故事!」
「我以為只有在大企業上班才算是好好做人。
只有這樣才能住公寓,開私家車,每個月還能給父母寄生活費盡孝,
我以為這就是做人的基本生活。真正可怕的是不能好好做人。」
►為了活下去,捨棄尊嚴成了必要條件
►為了保住工作,我過上非人生活
►為了好好做人,我最終淪為野獸
★如卡夫卡《變形記》的辛酸;似卡繆《異鄉人》的荒誕
【越努力反而越貧窮,越上進越容易墮落!】
【是我們不夠認真工作,還是社會背叛了我們?】
原是歡聲笑語的動物園,卻暗藏醜惡與淚水。
一群被社會流放的人,在此偷得棲身之所。
如動物四肢著地,搥胸咆嘯,成了他們努力存活的意義。
不敢解約高額定存反而打零工維生的妻子、
為了支付贍養費而製造車禍的丈夫、
只求保住工作而逼瘋下屬的上司、
想安身立命卻出賣國家的間諜、
渴求考取公務員而抽乾靈魂的萬年考生,
他們頂著一張張扭曲的臉龐,默默遊蕩在動物園中。
想要一段平凡生活,卻必須與世界纏鬥。
社會是大型格鬥場,人性的光明與陰暗不斷交錯。
為了活得像人,你必須泯滅人性,踐踏同類,將笑容典當給惡魔。
但到了高處才發現,真正的贏家,竟是那些拋棄尊嚴,徹底成為野獸的人……
大白天的戀愛 [图书] 豆瓣
너무 한낮의 연애
作者: 金錦姬 译者: 杜彥文 臺灣商務 2021 - 7
2021年榮獲李箱文學獎卻拒絕受獎,作家金錦姬再現愛情的無奈
──小說拍成同名電視劇,獲網友好評──
YES24網路書店8.7顆星評價,引起二十代年輕人共鳴
光芒耀眼的正午
明白了曾經的愛戀,領悟年少時的刻骨銘心
希望夏天趕快來到
想到妳的名字
心好像被冰鎬刺了一下
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記憶未曾消失──
而是以「不存在」的方式隱藏起來了
本書特色
1.多篇短文,描述情感存在與消逝的故事
2.呈現愛情的無奈與酸澀
3.闡述多位人物感到迷惘及焦慮的反應與跡象
好評推薦
米鹿 心靈療癒系 YouTuber
這不是韓劇裡常見的戀愛,這故事自帶首爾冬季的冷冽與現實的無奈,但兩個人的戀愛,卻因這樣的真實,而顯得溫暖。
各界讚譽
金錦姬的小說裡面,那些被遺忘和忘卻的事物,在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所產生的波動和影響再次被感知,並且讓人不得不去面對。透過小說的節奏慢慢地感受到人物的視角,體驗文中人物難以一言概之的人生,這樣的領悟雖然是在大白天,卻來的太晚,令人感到難過和鬱悶。──鄭弘修 文學評論家
平凡的生活場景貫穿在金錦姬的文章裡,就像每天都會到來的正午,原本那麼熟悉卻突然有一天產生了異狀。金錦姬的小說內容生動卻又令人茫然,既感到陌生卻又帶著懷念的情感,這個也許可以稱之為「古老的未來」的世界,在小說裡被喚起,不停地變化和躍動。──權汝宣 小說家
劉願 [图书] 豆瓣
作者: 白溫柔 译者: 王品涵 三采 2021 - 9
★榮獲備受期待的「今日作家獎」殊榮
★韓國「創批青少年文學獎」得獎之作!
★網路書店YES24讀者近滿分推薦!
如果想置身高處,始終需要勇氣。帶著矛盾的心,也能飛翔嗎?
一本從創傷中復原的成長小說
「我是誰,值得被愛嗎?」
「我的存在,是否對他人帶來傷害?」
那天,我唯一的朋友秀賢,和我進行真心話遊戲,我差點說出心中難以啟齒的兩個祕密:
──我討厭救活我的姊姊。
──我憎恨拯救我的大叔。
我不是該如世人說的那樣,為了死去的姊姊和一輩子變成殘疾人士的大叔,而加倍努力、過上幸福日子嗎?
也因為這個遊戲,我得知了秀賢的祕密,她竟然跟我的過去緊密相連……
她一直在騙我嗎?她是我第一個打開心胸接納的朋友啊……
生命的重量有多重?比得過親姊姊犧牲自己,一命換一命?比得過救命恩人因為自己而肢體殘缺、下半生堪憂?
長成大人前,會面對多少困頓、挫折、困惑、自我質疑?無法選擇的過去,化成了巨大的傷痛、被時時提醒著。
「如果愛我,怎麼會把我從11樓往下扔呢?為了讓我活命?但我很可能會摔死啊!」
將滿18歲的少女劉願,12年前遇到公寓大火,聰慧的姊姊將她用棉被裹起從11樓丟下,
接住她的大叔因腦震盪失去意識,右腿骨裂成碎片,自此開始了糾纏不清的倖存者人生──
她為歉疚、罪惡感所困:不能太開心、不能太顯眼,遭遇過重大事件的人,理當有個傷痛中的模樣。
所以,當救命恩人大叔屢次來家裡耍賴借錢,也該像網民說的一樣,付出整個人生來感謝大叔。
──那,我的人生呢?
◎站在高處需要勇氣──如何面對,怎麼跨越?
有懼高症的劉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朋友,一位不知道她的過去、有著萬能鑰匙的少女,秀賢。
兩人總是相約征服樓頂,她害怕高處,卻也迷上站在高處的感覺。
沒想到秀賢竟和大叔熟識,劉願因此認識了大叔可恨又可悲的一面……
◆藏在書封的祕密——
以回頭顧盼來時路的劉願為主視覺,回望過去,檢視生命帶給她的考題,
那些飄散在空中的光點,既像火苗、灰燼,最終卻更像帶著希望的光芒,
極簡幾何的人物圖像,用撞色的配色帶出內心許多的強烈矛盾與掙扎。
《劉願》書名字體的特殊設計,特意改動了筆劃,封上的筆劃象徵她過往封閉的內心,
而在「願」上開了一扇窗,讓希望有了個出口;如同姊姊為她取的名字,是願望也是希望。
書衣使用來自義大利百年紙廠的香氛美術紙,帶手感的紙質,象徵主角心理的矛盾感受,
而顯色度佳的質感,能更帶出封面設計呈現激烈撞色的掙扎。
◆療心摘錄——
#12年前的新聞中經常出現「希望」、「奇蹟」或「光」等詞語。
好像試圖從我身上尋找這個世界極其稀少的東西,這種意圖讓我覺得很暴力。
#我覺得我們已經長大了,即使我們連何謂「長大」是什麼模樣都不清楚。
#因為害怕未知,所以緊抓著看得見、但未必最好的此刻。
究竟有多少人都是死命抓著諸如此類的希望過日子呢?
#我想起秀賢敞開的那片頂樓天空,那陣風、倉庫、晚霞、大型氣球、漫長的等待,
以及那些賦予我的勇氣,讓我即使可能會被討厭,仍能把心底那些真心話說出口。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图书] 豆瓣
꽃을 보듯 너를 본다
作者: 羅泰柱 译者: 柳亨奎 新經典 2021 - 9
韓國全民瘋讀!
BTS防彈少年團隊長RM必讀推薦
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
李鍾碩‧宋慧喬‧朴寶劍‧BLACKPINK主唱Jisoo都讀他的詩
「讀羅泰柱的詩,就像收到一份禮物,心靈得到了慰藉。我想把這樣的時刻和更多人分享。」──李鍾碩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收錄名詩〈草花〉
★霸佔各大排行榜,一個月暢銷10萬冊,累積銷量達55萬冊!
★李鍾碩最愛的詩人,破天荒合作攝影詩集
★BTS防彈少年團隊長RM、J-Hope・BLACKPINK主唱Jisoo力薦
★2018年韓劇《男朋友》,劇中朴寶劍與宋慧喬的定情書
當你徬徨、孤單、忘了如何去愛的時候,
他的詩像一個大大的擁抱,療癒你心上的傷,帶你看見幸福的可能。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這本詩集從IG、推特、部落格等網路平台上,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精選115首。寫詩60載的羅泰柱爺爺,是韓國國民詩人,又因常寫花草入詩,被稱為草花詩人。羅泰柱在小學任教40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我想成為一個有用的詩人。我想為那些在生活中掙扎、疲倦的人,當他們的手帕,當他們的花,當那隻靜靜放在他們肩膀上的手。」──羅泰柱
詩人的筆──
寫「愛」:
不那麼美的看作美,是愛
不那麼好的想成好,是愛
即使有討厭的事也忍下來
不只起初如此
直到後來,很久很久的後來都一直如此
就是愛。
寫「思念」:
有不准走卻想走的路
有告訴自己不要見卻想見的人
有不許做卻更想做的事
那是人生,那是思念
那是你。
寫「幸福」:
天黑時,有可以回去的家
疲憊時,有可以想起的人
寂寞時,有能獨自哼唱的歌。
寫「生活」:
不要像我一樣生活
要像你自己一樣生活
不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詩人的話──
關於「寫詩」,他說:
我寫詩很長一段時間,最開始是16歲的時候。那時有了心上人,想要寫情書給她沒寫成,取而代之開始寫詩。那之後,60年來我沒有一天不寫詩。這麼多年來,我從沒改變的是,始終以寫情書的心情來寫詩,將想法傳達給世人。我會為了寫一首詩而從睡夢中爬起床。即使在夢裡,即使是一首不完整的詩,也必須抓住它並寫下來。你必須抓住任何東西並珍惜它,這就是我至今不去尋找詩的原因。詩,俯拾即是,就像在街上撿到被遺棄的珠寶,到處都是寶石,任何觸動我心的東西都可以是一首詩。
關於「讀詩」,他說:
不能用像準備入學考試那樣來讀詩(笑),如果不理解,盡情享受就好。某些東西本來不懂,但某個時刻會突然發現它說得通了。詩不是用「理解」的,而是用「感覺」的,就像我們不了解樂理仍能感受並享受音樂一般。
關於「好詩人」的定義,他說:
必須擁有一顆善良且柔軟的心,在廣泛的領域中學習,過好自己的生活。除了詩,我還閱讀很多兒童讀物、小說、評論、戲劇和散文。努力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懷抱一顆善良且溫柔的心。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美麗的世界,你就會寫出好詩。
韓國最受歡迎的詩人,全民感動推薦
◎羅泰柱的詩之所以好,是因為它直率真誠。沒有多餘的裝飾。短短的,但令人回味無窮。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書,想讓混亂的心情平復下來,就是這本詩集了。
◎羅泰柱的每一行詩句都牽動我的心,撫平了心上的傷痕。
◎羅泰柱的詩用字淺白,很容易懂。他完美地捕捉人們隱藏的心意,將我們心中的一角以優美的詩句展現出來,觸動人心。
◎與其說羅泰柱像個戀愛中的少女,不如說他更像個年輕人。他將大自然與花草寫入詩中,讀來溫柔,讓人很有共鳴。
◎每一首詩都獨特、美麗又優雅,我深受感動。這是一本完美的詩集,能夠讓人卸下生活的重擔,獲得療癒。
◎讀完詩集,心裡很溫暖,想起很多關於生活、關於人與人之間、關於幸福的可能。這本詩集非常值得閱讀,更值得作為禮物送給他人,適合全家一起看。
◎我很喜歡羅泰柱的詩,每一句都充滿溫度,像是被溫暖地擁抱著,給予沮喪的人勇氣與安慰。
◎羅泰柱的作品太多,不知該從何開始,我就選擇了這本最受讀者歡迎的詩集。不深奧也不抽象,適合所有人。
◎羅泰柱的詩集令人感觸很深,愛不釋手,讀到捨不得停下。
◎讀這本詩集之前,我的心情很鬱悶、很難受;讀完後,我微微地笑了,還流了很多眼淚。多虧了羅泰柱詩人,讓我能幸福地度過這個春天。
创建日期: 202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