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共读备选
编号645 [图书] 豆瓣
The Investigation
作者:
[韩国] 李正明
译者:
游芯歆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2
他是一名会写诗的囚犯,企图将灵魂送出被禁锢的牢笼!
韩国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李正明最新作品,同名电影拍摄中!
知名作家张铁志、骆以军,电影导演戴立忍联袂推荐
二战时期,在日本占领下的朝鲜,许多宣扬独立自由的知识分子被关押在福冈市的监狱内,遭受到残酷虐待。尹东柱便是其中之一,编号645,一位会写诗的囚犯。他利用帮狱友代写家书的机会,在信件中传达秘密信息,逐步试探审查官的底线,尝试穿越思想的禁区。审查官杉山逐渐被645号的文字所吸引,为了能继续读到他的诗歌,不惜以身犯险。然而有一天,杉山在监狱内惨死,身上唯一的线索是上衣口袋里写着一首诗的纸片。新一轮的调查开启,揭开的将是最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韩国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李正明最新作品,同名电影拍摄中!
知名作家张铁志、骆以军,电影导演戴立忍联袂推荐
二战时期,在日本占领下的朝鲜,许多宣扬独立自由的知识分子被关押在福冈市的监狱内,遭受到残酷虐待。尹东柱便是其中之一,编号645,一位会写诗的囚犯。他利用帮狱友代写家书的机会,在信件中传达秘密信息,逐步试探审查官的底线,尝试穿越思想的禁区。审查官杉山逐渐被645号的文字所吸引,为了能继续读到他的诗歌,不惜以身犯险。然而有一天,杉山在监狱内惨死,身上唯一的线索是上衣口袋里写着一首诗的纸片。新一轮的调查开启,揭开的将是最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鸟的礼物 [图书] 豆瓣
作者:
殷熙耕
译者:
朴正元
/
房晓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鸟的礼物》是韩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殷熙耕的代表作。描写年仅十二岁的小姑娘“我”自幼失去父母,被姥姥收养,与小姨、舅舅一起生活在一个以水井为中心、由两幢住宅、一栋店面房和几家房客组成的“有柿子树的人家”。在这一空间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并从这些事物中窥知了被生活遮盖住的爱十曾的本来面目,了解了人的虚伪。 “我”这个了解了生活所有的秘密、敏锐地窥探到他人内心的早熟孩子”在明白了生活充满敌意之后,便停止了成长。这是因为该了解的事情我已经全都了解了,再也不可能更成熟了。”凭借着对 “表面上是喜剧.其实是悲剧“的生活的敏锐洞察、对最后不得不背叛的命运的冷嘲和热讽、对陷入日常生活的沼泽中充满怨十艮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和被生活掩盖住的真相的揭露,长篇小说《乌的礼物》在当代韩国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离别的山谷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5 (6 个评分)
作者:
[韩] 林哲佑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1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别於谷”(意为“离别的山谷”)的江原道旌善郡的小火车站。这里住着两名站务员男子和两名女性居民,还有其他人。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被边缘而淘汰的事物,这就是这个消逝的简易火车站和它的隐喻。在这个小站里并不只有沉重与痛苦。因伤感幽深而美丽、因美感深远而哀伤的故事,如质感深邃的黑白照般展现在眼前。别於谷车站年龄最小的站务员——郑东秀被称为“诗人”。有一天,“首尔茶座”的出台小姐在深夜醉酒后给他打电话诉苦后寻了短见。她为什么突然自杀,为何曾经总是给自己打骚扰电话?郑东秀陷入了困惑(“秋——别於谷的诗人”)。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站务员。老申在战争中逃难时失去了父亲和妹妹,跟母亲相依为命。他勤奋读书,考中公务员,当上了火车站站务员。他在执勤时未能及时发现蹲在身后的人就发出了信号。火车开动了,一个年轻人命丧黄泉。这场事故,害得老申一辈子不能晋升,并使他走向堕落的深渊。在巧遇那位青年的遗孀和他的女儿后,老申迎来了幸福的新生。但好景不长,当妻子得知“老申就是引发前夫失事的元凶”这一真相后,溺水自杀,女儿则因恨他而离家出走。(“夏——离别的山谷”)。“冬——归路”,是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全纯礼老太太一生凄惨的经历。她每天都拉着一个箱包、以蜗牛般的缓慢步伐走到别於谷车站,要买没有终点的火车票。她曾经被日军拉到中国的牡丹江当“慰安妇”。她想找到回家的路,但永远不可能了。在最后一个故事,“春——手指”中,在车站站前开面包店的女子在孩提时遇上了一个逃兵,随口告发了他而使对方引爆手榴弹自杀。从此,她因沉重的负罪感,一直厄运缠身。原来,那位逃兵就是郑东秀的父亲。当然,直到小说结尾,郑东秀却还依然蒙在鼓里!
辩护人 [图书] 豆瓣
변호인
作者:
[韩]梁宇皙
译者:
仇轩
/
屈莉
重庆出版社
2014
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石头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孵化出小鸡,终将越过石头。
这是一个鸡蛋碰石头的真实故事。
20世纪80年代,韩国处于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全国普遍发起学生们主导的要求民主和自由的游行示威活动。但对只有高中学历、既没钱也没背景的釜山小律师宋佑硕来说,这些都是身外事。他只想关起门来挣钱。打着“守护客户钱财”的口号,他从事看似低微的不动产登记项目,虽被同行讥讽为随时随地派发名片的夜店小弟,但因此而逐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偿还了多年前因赤贫而在饭店大婶顺爱那里欠下的良心债。
某一天,顺爱的儿子振宇因与同学一道在校外办读书会被关进了监狱。宋佑硕对顺爱心存感恩,破例在商务活动之外以律师的身份予以帮助。在监狱见到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振宇之时,他大为震惊,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可能随时遭到同样不公的迫害。虽然爱财,但社会的巨变已经不容他置身事外。受顺爱的请托和良知的驱动,宋佑硕决定抛下生意,在法庭上为振宇等人作辩护,并由此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光明之路……
故事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而创作,再现了韩国社会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这是一个鸡蛋碰石头的真实故事。
20世纪80年代,韩国处于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全国普遍发起学生们主导的要求民主和自由的游行示威活动。但对只有高中学历、既没钱也没背景的釜山小律师宋佑硕来说,这些都是身外事。他只想关起门来挣钱。打着“守护客户钱财”的口号,他从事看似低微的不动产登记项目,虽被同行讥讽为随时随地派发名片的夜店小弟,但因此而逐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偿还了多年前因赤贫而在饭店大婶顺爱那里欠下的良心债。
某一天,顺爱的儿子振宇因与同学一道在校外办读书会被关进了监狱。宋佑硕对顺爱心存感恩,破例在商务活动之外以律师的身份予以帮助。在监狱见到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振宇之时,他大为震惊,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可能随时遭到同样不公的迫害。虽然爱财,但社会的巨变已经不容他置身事外。受顺爱的请托和良知的驱动,宋佑硕决定抛下生意,在法庭上为振宇等人作辩护,并由此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光明之路……
故事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而创作,再现了韩国社会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灰色人 [图书]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崔仁勋
译者:
张纬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 7
《灰色人》一书在杂志《时代》上连载,当时的标题是《灰色的椅子》。这是一部随笔形式的独白占据了大量篇幅的实验小说,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小说形式本身的限制。小说以韩国社会为背景展开,以青年学生独孤俊为中心人物,对于当时时代的历史本质、国家现实、社会矛盾等主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本书作为一部观念小说,更注重人物思想的发展变化趋势,使用了大量篇幅叙述几个登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创造了全新的小说叙事模式,是实验性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同时它还创造了一个试图以知性的力量打破命运桎梏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从这一点上来讲,它也开了韩国现代文学史的先河。
本书作为一部观念小说,更注重人物思想的发展变化趋势,使用了大量篇幅叙述几个登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创造了全新的小说叙事模式,是实验性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同时它还创造了一个试图以知性的力量打破命运桎梏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从这一点上来讲,它也开了韩国现代文学史的先河。
风之画员 [图书] 豆瓣
作者:
(韩)李正明
译者:
薛舟
/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风之画员》是想象力的胜利。——《中央日报》
作家李正明展示了韩国本土历史悬疑小说的先锋性。——《韩国日报》
赋予历史真实以想象力,引导韩国历史悬疑小说的潮流。——《东亚日报》
小说中收录的申润福和金弘道的画作是主导叙事的核心要素。——《朝鲜日报》
速度感突破了历史小说的限度,紧张刺激不亚于惊险小说。——《韩国经济》
《风之画员》以朝鲜宫廷画室图画署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两位天才画家金弘道、申润福,以及引导“朝鲜文艺复兴”的正祖李祘的生活、艺术和爱情故事。小说既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又有细致入微的内心描写,揭开名画背后秘密的惊人推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朝鲜正祖时代,王宫画室图画署的生徒厅竟然发现了描绘女人的越格画卷。教授金弘道查明犯人是宫廷画员申汉枰的儿子申润福,尽管惊讶于他的天赋和才华,然而润福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被逐出图画署的命运。
正祖密令金弘道暗中调查十年前图画署首席画员及其随从的死亡事件,弘道发现了已故画员留下的《无面肖像》,不知其所画何人?
画员考试中,润福的画作《端午风情》再次震惊了图画署。正祖命令金弘道和申润福充当记录百姓生活的“街巷画员”。针对同样的题目和条件,两位画员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竞争。
看到百姓的真实生活,正祖决定匡正巨变的世界,心中却蕴藏着无限苦恼;因为老师的死亡和弟子,金弘道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不愿受束缚的申润福纵然才华万丈,却怀着痛苦的秘密;命运的漩涡中,两位画员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随着情节的展开,多年以前的杀人事件逐渐露出了端倪,申润福的秘密也渐渐被揭开……
作家李正明展示了韩国本土历史悬疑小说的先锋性。——《韩国日报》
赋予历史真实以想象力,引导韩国历史悬疑小说的潮流。——《东亚日报》
小说中收录的申润福和金弘道的画作是主导叙事的核心要素。——《朝鲜日报》
速度感突破了历史小说的限度,紧张刺激不亚于惊险小说。——《韩国经济》
《风之画员》以朝鲜宫廷画室图画署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两位天才画家金弘道、申润福,以及引导“朝鲜文艺复兴”的正祖李祘的生活、艺术和爱情故事。小说既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又有细致入微的内心描写,揭开名画背后秘密的惊人推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朝鲜正祖时代,王宫画室图画署的生徒厅竟然发现了描绘女人的越格画卷。教授金弘道查明犯人是宫廷画员申汉枰的儿子申润福,尽管惊讶于他的天赋和才华,然而润福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被逐出图画署的命运。
正祖密令金弘道暗中调查十年前图画署首席画员及其随从的死亡事件,弘道发现了已故画员留下的《无面肖像》,不知其所画何人?
画员考试中,润福的画作《端午风情》再次震惊了图画署。正祖命令金弘道和申润福充当记录百姓生活的“街巷画员”。针对同样的题目和条件,两位画员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竞争。
看到百姓的真实生活,正祖决定匡正巨变的世界,心中却蕴藏着无限苦恼;因为老师的死亡和弟子,金弘道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不愿受束缚的申润福纵然才华万丈,却怀着痛苦的秘密;命运的漩涡中,两位画员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随着情节的展开,多年以前的杀人事件逐渐露出了端倪,申润福的秘密也渐渐被揭开……
對我無害之人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내게 무해한 사람
作者:
[韩]崔恩榮
译者:
陳曉菁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9
- 9
你是那個自以為無害,
實際上卻是無心和殘忍的人嗎?
你是否曾經因為被理解了,
瞬間世界搖搖晃晃,
然而,從此透澈。
2019年韓國最受矚目的作家!
在習慣用急促短句和感性照片來壓縮、取代感情的社會裡,
崔恩榮用細膩的視角,發掘這個時代逐漸被遺忘的情感!
繼出道作《祥子的微笑》後,
崔恩榮的第二本小說集仍然用溫柔的眼眸來看待一切,
但不同的是,
這次的故事裡帶有淒涼的破裂音色──
人生最柔軟的時期、純度最高的友情,
崔恩榮將那強烈的情感密度完整呈現!
◎所謂的感情,愈是刻意去壓抑,就愈會讓人屈服和迷惘
時間流逝之後才能夠好好面對的那個時期,以及即便歲月流逝,依舊未曾消失的那份初心。在堅固的時間之牆上摸索時,感覺又回到曾經生澀且搖搖欲墜的過去……
在羞澀和尷尬之間徘徊的純情人們,總是會在他人心裡激起漣漪,大家對崔恩榮第一本小說集所發出的感嘆詞,大多都是因為這種細膩的溫暖。她並沒有特別去描述人們做了什麼,而是將焦點集中在內心流動的情感,某個人轉頭或是嘆氣的那一瞬間,整個世界也會隨之動搖或停止。
《對我無害之人》的出場人物大多是明朗而未成熟的十來歲與二十來歲年輕人,重點放在描述他們之間的友情與愛情。由於他們的感情是不帶任何條件的純粹,因此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反而會深深地傷害對方,給彼此造成致命的苦痛。構成崔恩榮小說人物關係網的那些細微裂痕,在她的第二本小說集中更加鮮明、深刻地呈現出來,關於女性主義、同性戀等相關意識,也變得複雜、清晰許多。
〈用沙子蓋的家〉
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有重力和摩擦力的世界,才可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地走下去。雖然這並不是永遠的,但是能夠這樣活著,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逝去的夜晚〉
允熙難過地回憶起,那個時候只要願意等待,就一定可以見到媽媽;而長大成人後,才知道人生是一種明明知道等待也不會有結果,卻又必須一等再等的過程。允熙啊,妳要明白,並非只要全心全意地等待,就會得到滿心歡喜的對待和關愛。
〈援手〉
慧仁認為人生就像是某種奇怪的魔術。在沒有懷抱期待的時候出現,然後在某個瞬間就消逝。就像突然從黑色空箱子裡出現的白色鴿子,在魔術師的一個手勢之下就無聲無息地消失。一般的魔術表演裡,魔術師會出手拯救已經消失的鴿子,但是在人生這場魔術表演中,逆轉人生的驚喜並不會出現。
實際上卻是無心和殘忍的人嗎?
你是否曾經因為被理解了,
瞬間世界搖搖晃晃,
然而,從此透澈。
2019年韓國最受矚目的作家!
在習慣用急促短句和感性照片來壓縮、取代感情的社會裡,
崔恩榮用細膩的視角,發掘這個時代逐漸被遺忘的情感!
繼出道作《祥子的微笑》後,
崔恩榮的第二本小說集仍然用溫柔的眼眸來看待一切,
但不同的是,
這次的故事裡帶有淒涼的破裂音色──
人生最柔軟的時期、純度最高的友情,
崔恩榮將那強烈的情感密度完整呈現!
◎所謂的感情,愈是刻意去壓抑,就愈會讓人屈服和迷惘
時間流逝之後才能夠好好面對的那個時期,以及即便歲月流逝,依舊未曾消失的那份初心。在堅固的時間之牆上摸索時,感覺又回到曾經生澀且搖搖欲墜的過去……
在羞澀和尷尬之間徘徊的純情人們,總是會在他人心裡激起漣漪,大家對崔恩榮第一本小說集所發出的感嘆詞,大多都是因為這種細膩的溫暖。她並沒有特別去描述人們做了什麼,而是將焦點集中在內心流動的情感,某個人轉頭或是嘆氣的那一瞬間,整個世界也會隨之動搖或停止。
《對我無害之人》的出場人物大多是明朗而未成熟的十來歲與二十來歲年輕人,重點放在描述他們之間的友情與愛情。由於他們的感情是不帶任何條件的純粹,因此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反而會深深地傷害對方,給彼此造成致命的苦痛。構成崔恩榮小說人物關係網的那些細微裂痕,在她的第二本小說集中更加鮮明、深刻地呈現出來,關於女性主義、同性戀等相關意識,也變得複雜、清晰許多。
〈用沙子蓋的家〉
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有重力和摩擦力的世界,才可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地走下去。雖然這並不是永遠的,但是能夠這樣活著,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逝去的夜晚〉
允熙難過地回憶起,那個時候只要願意等待,就一定可以見到媽媽;而長大成人後,才知道人生是一種明明知道等待也不會有結果,卻又必須一等再等的過程。允熙啊,妳要明白,並非只要全心全意地等待,就會得到滿心歡喜的對待和關愛。
〈援手〉
慧仁認為人生就像是某種奇怪的魔術。在沒有懷抱期待的時候出現,然後在某個瞬間就消逝。就像突然從黑色空箱子裡出現的白色鴿子,在魔術師的一個手勢之下就無聲無息地消失。一般的魔術表演裡,魔術師會出手拯救已經消失的鴿子,但是在人生這場魔術表演中,逆轉人生的驚喜並不會出現。
橘子的滋味 [图书] 豆瓣
作者:
[韩]赵南柱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2022
- 6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耗时五年全新力作
书写青春期绿色的苦涩,黑色的迷茫,橘色的温柔
初中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四个好朋友相约去“柑橘之乡”济州岛旅行。
在那个巨大月亮升起的夜晚,她们以最重要的事情做担保,立下盟誓。但是,她们心里并不踏实,既与朋友有关,也与自己相关。
在这个年纪,盟誓至高无上。那个二月的夜晚,她们只有十六岁,感受到的却是从未有过的孤独、疲 惫,还有被友谊包裹的温暖。
有人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有人隐藏家庭的秘密;有人苦恼着自己的未来;有人频繁陷入恋爱,只为了下课时有人等自己。
她们互相伤害,也互相慰藉。她们哭着、笑着,共同治愈心灵的创伤,一同长大。
回头再看那个把重要的祈愿埋进时光胶囊的夜晚,她们终于能说出——
有你在,真是万幸。
书写青春期绿色的苦涩,黑色的迷茫,橘色的温柔
初中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四个好朋友相约去“柑橘之乡”济州岛旅行。
在那个巨大月亮升起的夜晚,她们以最重要的事情做担保,立下盟誓。但是,她们心里并不踏实,既与朋友有关,也与自己相关。
在这个年纪,盟誓至高无上。那个二月的夜晚,她们只有十六岁,感受到的却是从未有过的孤独、疲 惫,还有被友谊包裹的温暖。
有人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有人隐藏家庭的秘密;有人苦恼着自己的未来;有人频繁陷入恋爱,只为了下课时有人等自己。
她们互相伤害,也互相慰藉。她们哭着、笑着,共同治愈心灵的创伤,一同长大。
回头再看那个把重要的祈愿埋进时光胶囊的夜晚,她们终于能说出——
有你在,真是万幸。
李智雅姊姊,現在終於能說了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이제야 언니에게
作者:
崔眞英
译者:
曾晏詩
讀書共和國╱自由之丘
2020
- 10
我想把
可怕的今天撕碎。
2008年7月14日,
這天以後,智雅的世界全毀了……
★獲孔枝泳(《熔爐》作者)、朴範信(《銀嬌》作者)等評審一致認同,
第十五屆韓民族文學獎當選作家——崔眞英全新小說作品。
★獲2020年韓國文壇最高榮譽【萬海文學獎】(만해문학상)
★韓國Cine21電影雜誌推薦小說。
★讀者好評不斷,如看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般心碎。心痛又無能為力的故事,正在你我周遭發生……
打從十一歲起,智雅每天都會寫兩份日記,一份是交給老師檢查的日記,
另一份是寫給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記……
智雅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錯。或許這麼想反而簡單。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事才發生這種事,
如果自己沒有做錯事還是發生這種事,
註定要經歷這種事的人生是什麼意思?
警察說:「妳的意識清晰,身體自由,可是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抗,
誰會相信妳是被某個人強迫的?那個男人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在強迫別人,
大人會覺得你們是在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發生性關係的。
同學妳有聽懂嗎?」
․․․
本書以日記的方式呈現,有時是以女孩李智雅的角度,
有時以第三者的角度敘述故事,
描述著年紀輕輕的李智雅遭受性侵後心境上的轉折,
以及事發前、事發後主角生活上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處時的變化。
讀來揪心刺痛,也忍不住心想身邊有多少「李智雅」,
那些新聞事件是「臺女不意外」呢,
還是「自己活該」與親人、朋友的「漠視」與社會的墨守成規,
而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我想把可怕的今天撕碎。
【2008年7月14日智雅沒有寫日記,
15日、16日、17日⋯⋯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都沒寫。】
智雅也想抹去,但越想抹去,那天的感受就被更用力地拉回來,
情緒高漲、變得巨大、就像惡夢裡的怪物將智雅壓倒。
【2008年8月16星期六】
大家也會認為性侵是壞事嗎?似乎不會。
大家只把這件事當做一件很倒楣的事,
一件因為女人先給了機會才會發生的事,一件男人喝醉了難免會做的事。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不像紙張,就算撕掉、燒掉也不會消失,
更不可能當成沒發生過,但是我想將它刪除。爸爸媽媽也一樣,
希望把這件事當做沒發生過,但是他們的方法太荒唐。
他們把所有的錯推給我、毀滅我。
把現在的我當成垃圾,把我丟到垃圾桶卻說都是為了我好,
都是為我的未來著想。
可是我想撕毀的不是我自己,而我卻一點一點地被撕毀。
․․․
我原本以為我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被強姦,不!
我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出生在這種世界,這些人之間。
因為這些人是大人,我必須鞠躬問好,必須聽大人的話,
不然就會成為無可救藥、天生的壞胚子。
我之所以被強姦,並非因為堂叔是惡魔,而是在這個世界那不是強姦。
作者簡介
崔眞英 최진영
獲朴範信、孔枝泳、黃賢山等評審一致認同,第十五屆韓民族文學獎當選作家。
一九八一年出生於下大雪的日子。
童年因為經常搬家,所以總覺得到哪裡都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故鄉。雖然沒有想過要當小說家,但是想要寫小說,因此白天工作,晚上寫作,二〇〇六年於《實踐文學》出道。出道兩年後起,白天寫作,晚上熟睡。希望下輩子能出生於用小錢在宇宙旅行的時代,或在行星上出生,正低調地帶著熱情精心準備下輩子的宇宙。作品有長篇小說《與你擦肩而過的那少女的名字》、《未完之歌》、《我為什麼沒死》、《久的證明》、《前往日落的地方》、《致 李智雅姊姊》、小說集《陀螺》。曾獲申東曄文學獎、韓民族文學獎。
譯者簡介
曾晏詩
畢業於政大韓文系,現為專職譯者、韓語老師。
韓語教學品牌「韓語兔小學堂」共同經營人,
為《韓語兔的行動韓語發音班》共同作者,
及開發韓語學習APP「韓語發音兔」。
譯有《巷弄經濟學》、《你和我的 1cm:關於擁抱你,也擁抱人生的方法》、《我不漂亮:外表決定一切,但我決定我自己》、《YG 就是不一樣》等書。
可怕的今天撕碎。
2008年7月14日,
這天以後,智雅的世界全毀了……
★獲孔枝泳(《熔爐》作者)、朴範信(《銀嬌》作者)等評審一致認同,
第十五屆韓民族文學獎當選作家——崔眞英全新小說作品。
★獲2020年韓國文壇最高榮譽【萬海文學獎】(만해문학상)
★韓國Cine21電影雜誌推薦小說。
★讀者好評不斷,如看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般心碎。心痛又無能為力的故事,正在你我周遭發生……
打從十一歲起,智雅每天都會寫兩份日記,一份是交給老師檢查的日記,
另一份是寫給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記……
智雅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錯。或許這麼想反而簡單。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事才發生這種事,
如果自己沒有做錯事還是發生這種事,
註定要經歷這種事的人生是什麼意思?
警察說:「妳的意識清晰,身體自由,可是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抗,
誰會相信妳是被某個人強迫的?那個男人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在強迫別人,
大人會覺得你們是在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發生性關係的。
同學妳有聽懂嗎?」
․․․
本書以日記的方式呈現,有時是以女孩李智雅的角度,
有時以第三者的角度敘述故事,
描述著年紀輕輕的李智雅遭受性侵後心境上的轉折,
以及事發前、事發後主角生活上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處時的變化。
讀來揪心刺痛,也忍不住心想身邊有多少「李智雅」,
那些新聞事件是「臺女不意外」呢,
還是「自己活該」與親人、朋友的「漠視」與社會的墨守成規,
而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我想把可怕的今天撕碎。
【2008年7月14日智雅沒有寫日記,
15日、16日、17日⋯⋯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都沒寫。】
智雅也想抹去,但越想抹去,那天的感受就被更用力地拉回來,
情緒高漲、變得巨大、就像惡夢裡的怪物將智雅壓倒。
【2008年8月16星期六】
大家也會認為性侵是壞事嗎?似乎不會。
大家只把這件事當做一件很倒楣的事,
一件因為女人先給了機會才會發生的事,一件男人喝醉了難免會做的事。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不像紙張,就算撕掉、燒掉也不會消失,
更不可能當成沒發生過,但是我想將它刪除。爸爸媽媽也一樣,
希望把這件事當做沒發生過,但是他們的方法太荒唐。
他們把所有的錯推給我、毀滅我。
把現在的我當成垃圾,把我丟到垃圾桶卻說都是為了我好,
都是為我的未來著想。
可是我想撕毀的不是我自己,而我卻一點一點地被撕毀。
․․․
我原本以為我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被強姦,不!
我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出生在這種世界,這些人之間。
因為這些人是大人,我必須鞠躬問好,必須聽大人的話,
不然就會成為無可救藥、天生的壞胚子。
我之所以被強姦,並非因為堂叔是惡魔,而是在這個世界那不是強姦。
作者簡介
崔眞英 최진영
獲朴範信、孔枝泳、黃賢山等評審一致認同,第十五屆韓民族文學獎當選作家。
一九八一年出生於下大雪的日子。
童年因為經常搬家,所以總覺得到哪裡都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故鄉。雖然沒有想過要當小說家,但是想要寫小說,因此白天工作,晚上寫作,二〇〇六年於《實踐文學》出道。出道兩年後起,白天寫作,晚上熟睡。希望下輩子能出生於用小錢在宇宙旅行的時代,或在行星上出生,正低調地帶著熱情精心準備下輩子的宇宙。作品有長篇小說《與你擦肩而過的那少女的名字》、《未完之歌》、《我為什麼沒死》、《久的證明》、《前往日落的地方》、《致 李智雅姊姊》、小說集《陀螺》。曾獲申東曄文學獎、韓民族文學獎。
譯者簡介
曾晏詩
畢業於政大韓文系,現為專職譯者、韓語老師。
韓語教學品牌「韓語兔小學堂」共同經營人,
為《韓語兔的行動韓語發音班》共同作者,
及開發韓語學習APP「韓語發音兔」。
譯有《巷弄經濟學》、《你和我的 1cm:關於擁抱你,也擁抱人生的方法》、《我不漂亮:外表決定一切,但我決定我自己》、《YG 就是不一樣》等書。
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 [图书] 豆瓣
여행의 이유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胡椒筒
漫遊者文化
2020
- 10
●書評家譽為「韓國的卡夫卡」
●韓國王牌製作人羅PD《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節目固定嘉賓
韓國熱銷520,000冊
金英夏最新散文集,上市後連續 14 周穩坐冠軍寶座!
儘管旅行令人疲倦且耗費金錢,為什麼人類還是喜歡旅行?
旅行是為了吃美食看美景,體驗不同文化,還是為了逃離一成不變的日常?
在越無法旅行的時刻,我們更該思考「旅行的理由」
我首先是作家,其次是旅人。
多年來,我最努力做的兩件事就是寫作和旅行。――金英夏
關於旅行,他這樣說
★如果說黑暗是缺失了光亮,那麼旅行就是缺失了日常。
★在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可以徹底從家裡「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對我而言,寫小說就是旅行,是被陌生的世界和人物接受的體驗(雖然這世界是我創造出來的)。
★對於必須移動才能謀求生存的人類而言,旅行或許是保留至今的進化痕跡和文化。
★旅行的時間長了,便會覺得這是在生活。同樣的,如果不能確實感到安定,也會覺得生活像是在流浪。
★奧德修斯漫長的返鄉故事,其實是荷馬在暗示旅行時應該避免虛榮和傲慢,要感激他人的款待。
人類為什麼要旅行?本書是小說家金英夏以旅行為中心,藉由文字來梳理旅行對自己的意義,並從而思考其人生和寫作的作品。他將旅行的所見所聞和關於旅行的所思所想,都融會在這本散文裡,引領讀者思考起旅行的意義和目的。不單可以看到這些年來金英夏在旅行中的領悟和心得,還可以看到小說家寫作的歷程,以及他對創作的想法。
精采舉隅:
◎我非常喜歡旅行的理由之一是,可以通過旅行擺脫威脅現在的兩大陰影:對於過去的後悔和對於未來的不安。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處在一種危機狀況,在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之間,必須確保有吃有住、謀求安全。唯有當下是最重要的、存在意義的。正如斯多葛主義學派的哲學家反覆強調的那樣,只有當減少對於未來的擔憂和對於過去的後悔,著眼於現在時,人類才能接近毫無動搖的平穩狀態。旅行讓我們駐足於現在,促使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擔憂、後悔和留戀獲得解放。
◎長期居住的家裡存在著傷痕,如同抹不掉的牆紙上的污漬一樣,每個角落都附著著各種記憶。來自家人的痛苦,那些從我口中道出的,或是從家人口中聽來的傷人的話都不曾消失,它隱藏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家(應該)是休息的空間,但也是傷口的櫥窗。因此那些描寫家庭根深蒂固的矛盾的小說,都會以長年居住的家為背景展開敘事。大衛.席爾 (David Shields)在《文學是如何拯救了我的人生》中這樣寫道:痛苦常常與人們居住的場所有關,因此人們能夠感受到旅行的必要性,但那不是為了尋找幸福,而是為了逃離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在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可以徹底從「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如果像席爾凡.戴松說的那樣,旅行是一場掠奪的話,那麼我們都是為了尋找日常生活中缺失的什麼而踏上路途的。假如那是周圍觸手可及的東西,我們又有什麼必要到遠方去呢?在旅行地點,我們別無選擇的體驗著成為「無名小卒」的瞬間。或許,旅行就是為了變成「無名小卒」。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賦予自己的社會性身分,很多時候會像監獄一樣令人透不過氣。正因為這樣,出門旅行才漸漸成了不是為了去確認自己是誰,而是想要暫時忘記自己是誰的過程。
◎為什麼人類要去旅行呢?這和讀者為什麼總是找來新的小說看是一樣的。旅行是艱苦的、危險的,還需要很多花銷的苦差事。躺在家裡的沙發上,一邊吃洋芋片一邊看電視,既不花錢也不危險。但我們還是希望脫離安全、無聊的日常出門旅行。身在他鄉,我們的身體會重新感受世界,並且把所有的經驗連結、統一起來,讓精神獲得最大限度的興奮,然後我們會保持興奮的精神狀態回歸到雜亂無序的日常生活中。這也可以說成,我們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了出門旅行的力量。
●韓國王牌製作人羅PD《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節目固定嘉賓
韓國熱銷520,000冊
金英夏最新散文集,上市後連續 14 周穩坐冠軍寶座!
儘管旅行令人疲倦且耗費金錢,為什麼人類還是喜歡旅行?
旅行是為了吃美食看美景,體驗不同文化,還是為了逃離一成不變的日常?
在越無法旅行的時刻,我們更該思考「旅行的理由」
我首先是作家,其次是旅人。
多年來,我最努力做的兩件事就是寫作和旅行。――金英夏
關於旅行,他這樣說
★如果說黑暗是缺失了光亮,那麼旅行就是缺失了日常。
★在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可以徹底從家裡「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對我而言,寫小說就是旅行,是被陌生的世界和人物接受的體驗(雖然這世界是我創造出來的)。
★對於必須移動才能謀求生存的人類而言,旅行或許是保留至今的進化痕跡和文化。
★旅行的時間長了,便會覺得這是在生活。同樣的,如果不能確實感到安定,也會覺得生活像是在流浪。
★奧德修斯漫長的返鄉故事,其實是荷馬在暗示旅行時應該避免虛榮和傲慢,要感激他人的款待。
人類為什麼要旅行?本書是小說家金英夏以旅行為中心,藉由文字來梳理旅行對自己的意義,並從而思考其人生和寫作的作品。他將旅行的所見所聞和關於旅行的所思所想,都融會在這本散文裡,引領讀者思考起旅行的意義和目的。不單可以看到這些年來金英夏在旅行中的領悟和心得,還可以看到小說家寫作的歷程,以及他對創作的想法。
精采舉隅:
◎我非常喜歡旅行的理由之一是,可以通過旅行擺脫威脅現在的兩大陰影:對於過去的後悔和對於未來的不安。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處在一種危機狀況,在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之間,必須確保有吃有住、謀求安全。唯有當下是最重要的、存在意義的。正如斯多葛主義學派的哲學家反覆強調的那樣,只有當減少對於未來的擔憂和對於過去的後悔,著眼於現在時,人類才能接近毫無動搖的平穩狀態。旅行讓我們駐足於現在,促使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擔憂、後悔和留戀獲得解放。
◎長期居住的家裡存在著傷痕,如同抹不掉的牆紙上的污漬一樣,每個角落都附著著各種記憶。來自家人的痛苦,那些從我口中道出的,或是從家人口中聽來的傷人的話都不曾消失,它隱藏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家(應該)是休息的空間,但也是傷口的櫥窗。因此那些描寫家庭根深蒂固的矛盾的小說,都會以長年居住的家為背景展開敘事。大衛.席爾 (David Shields)在《文學是如何拯救了我的人生》中這樣寫道:痛苦常常與人們居住的場所有關,因此人們能夠感受到旅行的必要性,但那不是為了尋找幸福,而是為了逃離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在暫時居住的飯店,我們可以徹底從「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如果像席爾凡.戴松說的那樣,旅行是一場掠奪的話,那麼我們都是為了尋找日常生活中缺失的什麼而踏上路途的。假如那是周圍觸手可及的東西,我們又有什麼必要到遠方去呢?在旅行地點,我們別無選擇的體驗著成為「無名小卒」的瞬間。或許,旅行就是為了變成「無名小卒」。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賦予自己的社會性身分,很多時候會像監獄一樣令人透不過氣。正因為這樣,出門旅行才漸漸成了不是為了去確認自己是誰,而是想要暫時忘記自己是誰的過程。
◎為什麼人類要去旅行呢?這和讀者為什麼總是找來新的小說看是一樣的。旅行是艱苦的、危險的,還需要很多花銷的苦差事。躺在家裡的沙發上,一邊吃洋芋片一邊看電視,既不花錢也不危險。但我們還是希望脫離安全、無聊的日常出門旅行。身在他鄉,我們的身體會重新感受世界,並且把所有的經驗連結、統一起來,讓精神獲得最大限度的興奮,然後我們會保持興奮的精神狀態回歸到雜亂無序的日常生活中。這也可以說成,我們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了出門旅行的力量。
吹過星星的風 [图书] 豆瓣
作者:
崔末順主編
译者:
游芯歆
麥田出版公司
2020
- 2
與世界對話 勾勒東亞文學近代面貌
韓國文學史上的燦爛繁星 中文版首度編選呈現
他們反抗殖民、為無產階級發聲,用筆刻下血淋淋的現實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韓國「托爾斯泰」李光洙、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李箕永、諷刺文學大師蔡萬植、短篇小說開拓者玄鎮健、現代文學的天才李箱、女性主義運動者暨左翼作家姜敬愛、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崔曙海、寫實主義代表作家羅稻香等…...讚譽之作家。理解受到日本殖民、接觸歐洲西方文化、現代化起飛、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的韓國,韓國作家究竟在想些什麼、要在作品中呈現什麼。
※台灣首次主編韓國經典文學,中文世界與韓國共同對話,對照彼此歷史經驗,勾勒東亞近代文學面貌。
※全新製作〈韓國文學年表〉 全面呈現殖民時期至現代的文學歷史。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我對這個世界都是逆來順受,不管怎樣,我都努力做到這一點。
就連我的母親、妻子即使粉身碎骨也堅持努力,只為了活下去。
然而,世界欺騙了我們……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在世界性帝國主義擴散的影響之下,東亞各國幾乎毫無例外的得面臨與西方碰撞的命運。日本殖民期間,朝鮮民眾持續展開抗爭行動,在文學方面出現過不同類型的作品,有呼籲愛國、抗爭、主張文明開化的文學類型;而自一九一九年三一獨立運動之後,日本政策的改變,有的作家被強制要求進行親日文學創作,有些作家則流亡海外,韓國文學面臨了嚴重的生存危機。本書收錄韓國作家的八部作品:在貧窮的陰影下,從監獄到鄉村,無論是詐欺、賭博,還是殺人,都少不了可悲的隱情;儘管許下擺脫命運的宏願,最終也落得一場空。他們的創作生命或長或短、各自坎坷,但都以自己手上的那隻筆,為時代留下極富開創性與震撼力的作品。
本書援引韓國抗日詩人尹東柱的著名詩句作為書名:「我該以歌詠星星的心情,來愛一切將死之物,然後走上,我所被賦予之路。今夜,風也吹過了星星」,一方面呈現作家的掙扎拉扯與求生之路,也期待讀者看見文學史上那些未曾被鄭重對待的耀眼繁星:戰前殖民地時期韓國文學是「傳統與現代共存,又共同競爭」的大師巨匠時代,也因為臺灣與韓國共同的歷史經驗,藉此,我們可以掌握東亞近代的發展,開拓文學所需要肩負的局勢與眼光。
=本書收錄八部代表作品=
〈無明〉|韓國「托爾斯泰」 李光洙
分別因詐欺、縱火、傷害等罪名關進監獄的犯人,因重症纏身而關進了同一間牢房,每天在殘羹剩餚與屎尿之間爭吵,做著重生的美夢,但實際上既盼不到親友的奧援,也盼不到康復的明天。
〈鼠火〉|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 李箕永
在刺骨的寒冬中,貧窮的農村迎來新的一年。窮怕了的乭釗決心擺脫命運,於是摸走妻子的髮簪,又拐騙傻子應三一起賭博,將他準備買牛的錢全贏到手,這驚天動地之舉讓全村人又驚又妒。同時,乭釗和應三家的媳婦梨芬亦有著曖昧情愫,可是覬覦梨芬的不只有他,還有擔任官職的元俊,元俊打算利用詐賭一事除掉乭釗,以得到梨芬。這些恩怨情仇,勾勒出貧窮與階級的悲哀。
〈痴叔〉|諷刺文學大師 蔡萬植
姪子的願望,就是努力工作存錢,娶內地女人、說「國語」、穩當做生意,對於出獄後便臥病在家的叔叔百般瞧不起。作者藉由第一人稱口吻,以諷刺手法探討對社會主義及資本主義之間的差異。
〈走運的日子〉|短篇小說開拓者 玄鎮健
人力車夫老金這天特別走運,連續跑了四趟生意。但愈是好運愈讓他心慌,因為早上出門前,久病的妻子還哀求他留在家裡。明明每天嚷嚷著想喝牛雜碎湯的,這天終於能買了,進了家門卻沒聽見妻子熟悉的聲音......
〈翅膀〉|現代文學的天才 李箱
整天躺臥在照不進陽光的內室,他從不知道妻子在外間做些什麼,她和其他男子的嘻笑細語又代表什麼。妻子只是供他寒酸的餐食,偶爾丟一點零錢,這些錢他也不知道何用,竟拿去丟了。某天決定外出,卻因太早回家撞見妻子與男人同處一室......
〈地下村〉|女性主義運動者、左翼作家 姜敬愛
七星的母親雖然在田裡工作,收穫卻總是少得可憐,他必須去乞討以供養母親、自己和弟弟妹妹。雖然如此,七星仍不放棄隔壁屋的盲女大妞,想盡辦法要剪一匹布給她做裙子,誰知此時傳來大妞即將出嫁的消息,七星連忙出發,彷彿萬里長征似的,希望能剪到一匹布,讓大妞嫁給他。他能達成願望嗎?
〈出走記〉|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 崔曙海
藉由回信給友人金君,朴君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帶著妻子與母親移居間島,只為求一線生機而不可得,致使決定獨自離家的悲慘情狀。
〈水碓〉|寫實主義代表作家 羅稻香
李芳源在村子中最富有的地主家裡當長工,深愛著自己美麗的妻子,希望有一天能讓她過上好日子,殊不知地主早就看上她,並計畫將李芳源趕走,妻子也決定背叛他。無家可歸的李芳源揍了地主一頓,進了監獄,出獄後再去與妻子談判,卻落得玉石俱焚的下場......
韓國文學史上的燦爛繁星 中文版首度編選呈現
他們反抗殖民、為無產階級發聲,用筆刻下血淋淋的現實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韓國「托爾斯泰」李光洙、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李箕永、諷刺文學大師蔡萬植、短篇小說開拓者玄鎮健、現代文學的天才李箱、女性主義運動者暨左翼作家姜敬愛、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崔曙海、寫實主義代表作家羅稻香等…...讚譽之作家。理解受到日本殖民、接觸歐洲西方文化、現代化起飛、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的韓國,韓國作家究竟在想些什麼、要在作品中呈現什麼。
※台灣首次主編韓國經典文學,中文世界與韓國共同對話,對照彼此歷史經驗,勾勒東亞近代文學面貌。
※全新製作〈韓國文學年表〉 全面呈現殖民時期至現代的文學歷史。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我對這個世界都是逆來順受,不管怎樣,我都努力做到這一點。
就連我的母親、妻子即使粉身碎骨也堅持努力,只為了活下去。
然而,世界欺騙了我們……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在世界性帝國主義擴散的影響之下,東亞各國幾乎毫無例外的得面臨與西方碰撞的命運。日本殖民期間,朝鮮民眾持續展開抗爭行動,在文學方面出現過不同類型的作品,有呼籲愛國、抗爭、主張文明開化的文學類型;而自一九一九年三一獨立運動之後,日本政策的改變,有的作家被強制要求進行親日文學創作,有些作家則流亡海外,韓國文學面臨了嚴重的生存危機。本書收錄韓國作家的八部作品:在貧窮的陰影下,從監獄到鄉村,無論是詐欺、賭博,還是殺人,都少不了可悲的隱情;儘管許下擺脫命運的宏願,最終也落得一場空。他們的創作生命或長或短、各自坎坷,但都以自己手上的那隻筆,為時代留下極富開創性與震撼力的作品。
本書援引韓國抗日詩人尹東柱的著名詩句作為書名:「我該以歌詠星星的心情,來愛一切將死之物,然後走上,我所被賦予之路。今夜,風也吹過了星星」,一方面呈現作家的掙扎拉扯與求生之路,也期待讀者看見文學史上那些未曾被鄭重對待的耀眼繁星:戰前殖民地時期韓國文學是「傳統與現代共存,又共同競爭」的大師巨匠時代,也因為臺灣與韓國共同的歷史經驗,藉此,我們可以掌握東亞近代的發展,開拓文學所需要肩負的局勢與眼光。
=本書收錄八部代表作品=
〈無明〉|韓國「托爾斯泰」 李光洙
分別因詐欺、縱火、傷害等罪名關進監獄的犯人,因重症纏身而關進了同一間牢房,每天在殘羹剩餚與屎尿之間爭吵,做著重生的美夢,但實際上既盼不到親友的奧援,也盼不到康復的明天。
〈鼠火〉|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 李箕永
在刺骨的寒冬中,貧窮的農村迎來新的一年。窮怕了的乭釗決心擺脫命運,於是摸走妻子的髮簪,又拐騙傻子應三一起賭博,將他準備買牛的錢全贏到手,這驚天動地之舉讓全村人又驚又妒。同時,乭釗和應三家的媳婦梨芬亦有著曖昧情愫,可是覬覦梨芬的不只有他,還有擔任官職的元俊,元俊打算利用詐賭一事除掉乭釗,以得到梨芬。這些恩怨情仇,勾勒出貧窮與階級的悲哀。
〈痴叔〉|諷刺文學大師 蔡萬植
姪子的願望,就是努力工作存錢,娶內地女人、說「國語」、穩當做生意,對於出獄後便臥病在家的叔叔百般瞧不起。作者藉由第一人稱口吻,以諷刺手法探討對社會主義及資本主義之間的差異。
〈走運的日子〉|短篇小說開拓者 玄鎮健
人力車夫老金這天特別走運,連續跑了四趟生意。但愈是好運愈讓他心慌,因為早上出門前,久病的妻子還哀求他留在家裡。明明每天嚷嚷著想喝牛雜碎湯的,這天終於能買了,進了家門卻沒聽見妻子熟悉的聲音......
〈翅膀〉|現代文學的天才 李箱
整天躺臥在照不進陽光的內室,他從不知道妻子在外間做些什麼,她和其他男子的嘻笑細語又代表什麼。妻子只是供他寒酸的餐食,偶爾丟一點零錢,這些錢他也不知道何用,竟拿去丟了。某天決定外出,卻因太早回家撞見妻子與男人同處一室......
〈地下村〉|女性主義運動者、左翼作家 姜敬愛
七星的母親雖然在田裡工作,收穫卻總是少得可憐,他必須去乞討以供養母親、自己和弟弟妹妹。雖然如此,七星仍不放棄隔壁屋的盲女大妞,想盡辦法要剪一匹布給她做裙子,誰知此時傳來大妞即將出嫁的消息,七星連忙出發,彷彿萬里長征似的,希望能剪到一匹布,讓大妞嫁給他。他能達成願望嗎?
〈出走記〉|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 崔曙海
藉由回信給友人金君,朴君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帶著妻子與母親移居間島,只為求一線生機而不可得,致使決定獨自離家的悲慘情狀。
〈水碓〉|寫實主義代表作家 羅稻香
李芳源在村子中最富有的地主家裡當長工,深愛著自己美麗的妻子,希望有一天能讓她過上好日子,殊不知地主早就看上她,並計畫將李芳源趕走,妻子也決定背叛他。無家可歸的李芳源揍了地主一頓,進了監獄,出獄後再去與妻子談判,卻落得玉石俱焚的下場......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图书] 豆瓣
운다고 달라지는 일은 아무것도 없겠지만
作者:
朴濬
译者:
胡絲婷
暖暖書屋
2020
- 2
韓國「愛哭詩人」
朴濬
讓18萬人流淚感動的文字
請不要說「別哭了」這種話
就算哭泣不能改變什麼,但哭又如何呢?
✽ ✽ ✽
我們所有人不是正在成為孤兒,就是已經成了孤兒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但一起流淚的話或許能夠不那麼難堪
或許能夠成為彼此的一點力量
✽ ✽ ✽
話語從人的口中出生,在人的耳裡死去
但是有些話不會死,會走進人的心裡活下來
✽ ✽ ✽
遺書或許是世界上最平和的文字也不一定
因為那超越了對他人的寬恕與和解
是在向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致上安慰與哀悼
✽ ✽ ✽
想要完整地存在,就必須被完全地消滅
當我們曾存在的事實已無人知曉
或許才能小心翼翼地談論「永遠」
✽ ✽ ✽
新的時代或許不是在翻完舊的月曆時到來的
而是在我望著你或是你凝視著我的時候
誕生於彼此的眼眸之中也不一定
✽ ✽ ✽
我依然不清楚應該要怎麼樣活著才對
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
但往後的日子裡我希望能收到更多的信
因為比起憤怒或憎惡,書信更貼近愛意與關懷
因為在我心目中,收到書信就是被愛,寫信就是愛人
✽ ✽ ✽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男女主角多次朗誦這本「哭泣之書」的文句。
這是一本關於哭泣、關於信件的書。
這是一本就這樣放在一旁的書,彷彿陪在身旁的書。
這是偶爾覺得活著很辛苦吧?覺得生活的面貌很陌生吧?
像是想要安慰一樣地關心著,下一秒又若無其事的不發一語,
最後不情不願的吐出一句「一起吃木葉鰈艾湯吧」的一本書。
✽ ✽ ✽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是一篇以名為「詩人朴濬」的「人」貫穿全書的長文。以作者獨有的纖細且執著的觀察力消化眾多回憶中的畫面,明明撇去了牽強的詞彙和為賦新詞而加諸的感想,一篇平淡的文字卻往往在由淚轉笑與由笑轉淚之間流動,或同時混雜著兩者。
在讀著的同時,我們總會發現一滴滴曾經以為被時光洗乾的眼淚已不經意地滑落臉頰。詩人朴濬似乎搭載了某種看上去像玩具實際上卻配有極高性能的雷達。說出的話像孩子般純粹直率,看事情的眼光卻有著成熟的高度。
書裡無須刻意展現便自然流露的故事之中藏著許多小小的手,讓我們想要一一抓住卻應接不暇。不時猛然相握,小小的手在我們手心寫下的留言是他們的名字,有的叫做貧窮,有的叫做離別,也有的叫做死亡。
名為貧窮的生活,名為離別的局面,名為死亡的虛妄,這三個我們再怎麼想要從生命中拔除卻必須直面的課題,沒有一個故事應該被等閒視之。因為從中展露的是我們最好的話絕對不想正面交會的、可以的話只想避開的真實面貌,因為貧窮讓我們累了又累,離別讓我們痛了又痛,死亡讓我們傷了又傷。
即使如此,就像正面對決一樣,先一步面對這些生活絕境的好處,是我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名為內省的東西,這讓我們學會推開生命的擠壓,越過生命的缺口,讓我們以此為原動力,更有自信地跑動生與死的滾輪。對於「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疑問可以是「我們為什麼要活下去」的答案的自信和確信,正是通過閱讀這本書得到的。
朴濬
讓18萬人流淚感動的文字
請不要說「別哭了」這種話
就算哭泣不能改變什麼,但哭又如何呢?
✽ ✽ ✽
我們所有人不是正在成為孤兒,就是已經成了孤兒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但一起流淚的話或許能夠不那麼難堪
或許能夠成為彼此的一點力量
✽ ✽ ✽
話語從人的口中出生,在人的耳裡死去
但是有些話不會死,會走進人的心裡活下來
✽ ✽ ✽
遺書或許是世界上最平和的文字也不一定
因為那超越了對他人的寬恕與和解
是在向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致上安慰與哀悼
✽ ✽ ✽
想要完整地存在,就必須被完全地消滅
當我們曾存在的事實已無人知曉
或許才能小心翼翼地談論「永遠」
✽ ✽ ✽
新的時代或許不是在翻完舊的月曆時到來的
而是在我望著你或是你凝視著我的時候
誕生於彼此的眼眸之中也不一定
✽ ✽ ✽
我依然不清楚應該要怎麼樣活著才對
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
但往後的日子裡我希望能收到更多的信
因為比起憤怒或憎惡,書信更貼近愛意與關懷
因為在我心目中,收到書信就是被愛,寫信就是愛人
✽ ✽ ✽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男女主角多次朗誦這本「哭泣之書」的文句。
這是一本關於哭泣、關於信件的書。
這是一本就這樣放在一旁的書,彷彿陪在身旁的書。
這是偶爾覺得活著很辛苦吧?覺得生活的面貌很陌生吧?
像是想要安慰一樣地關心著,下一秒又若無其事的不發一語,
最後不情不願的吐出一句「一起吃木葉鰈艾湯吧」的一本書。
✽ ✽ ✽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是一篇以名為「詩人朴濬」的「人」貫穿全書的長文。以作者獨有的纖細且執著的觀察力消化眾多回憶中的畫面,明明撇去了牽強的詞彙和為賦新詞而加諸的感想,一篇平淡的文字卻往往在由淚轉笑與由笑轉淚之間流動,或同時混雜著兩者。
在讀著的同時,我們總會發現一滴滴曾經以為被時光洗乾的眼淚已不經意地滑落臉頰。詩人朴濬似乎搭載了某種看上去像玩具實際上卻配有極高性能的雷達。說出的話像孩子般純粹直率,看事情的眼光卻有著成熟的高度。
書裡無須刻意展現便自然流露的故事之中藏著許多小小的手,讓我們想要一一抓住卻應接不暇。不時猛然相握,小小的手在我們手心寫下的留言是他們的名字,有的叫做貧窮,有的叫做離別,也有的叫做死亡。
名為貧窮的生活,名為離別的局面,名為死亡的虛妄,這三個我們再怎麼想要從生命中拔除卻必須直面的課題,沒有一個故事應該被等閒視之。因為從中展露的是我們最好的話絕對不想正面交會的、可以的話只想避開的真實面貌,因為貧窮讓我們累了又累,離別讓我們痛了又痛,死亡讓我們傷了又傷。
即使如此,就像正面對決一樣,先一步面對這些生活絕境的好處,是我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名為內省的東西,這讓我們學會推開生命的擠壓,越過生命的缺口,讓我們以此為原動力,更有自信地跑動生與死的滾輪。對於「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疑問可以是「我們為什麼要活下去」的答案的自信和確信,正是通過閱讀這本書得到的。
敬愛的心意 [图书] 豆瓣
경애의 마음
作者:
金錦姬
译者:
簡郁璇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0
- 2
最終等待的,只是心意相通的那個人
即便受傷,即便悲傷,也請別否定這份心意,
因為顛沛流離的心,將在訴說的這一刻塵埃落定
韓國最受矚目新生代作家金錦姬傾心力作
獻上生命中最悲傷也最溫柔的故事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2019年度「引領韓國文學未來的青年作家」票選第一名金錦姬首部長篇小說
★《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教保文庫、《首爾經濟日報》2018年度選書
個性溫吞饒舌又一板一眼,最大的興趣是看電影和戀愛小說、背地裡以女性的身分經營著戀愛諮詢專頁的孔尚秀,是已經渾渾噩噩在公司待了十年的空降部隊,主管們都忌憚他父親和公司會長的交情,不得不給他安插個頭銜看似體面卻毫無實權的職位,而沒半點背景跟靠山,因為參與剃髮罷工被打入冷宮、在部門間形同燙手山芋的朴敬愛,剛巧就被扔到了孔尚秀代理組長旗下,成為他唯一的一名組員。
獨來獨往的敬愛與神經質的尚秀乍看之下不合拍,卻意外擁有共同點──不僅同樣在組織裡格格不入,也都在當年造成五十六個孩子喪生的那場大火中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那一年,尚秀剛歷經喪母之痛,卻又在火災中失去了唯一的朋友恩寵,難以承受的他幾乎失去生存的所有動力,最終拒絕了第三次重考。
那一年,敬愛如此熱衷電影同好會的活動,和E更成了特別要好的發燒友,但她壓根沒想過,只是離座幾分鐘打通電話,就一夕失去所有夥伴,成為火災的倖存者……
記憶是幽靈,往往潛伏在暗處伺機而動,而共同的記憶,卻成了暗處的曖曖燈光,即便微弱,卻足以撫平,足以療癒。於是傷口無須舔舐,心意也無須拋棄,縱使一無所有,也還保有這份彌足珍貴的心意。
即便受傷,即便悲傷,也請別否定這份心意,
因為顛沛流離的心,將在訴說的這一刻塵埃落定
韓國最受矚目新生代作家金錦姬傾心力作
獻上生命中最悲傷也最溫柔的故事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2019年度「引領韓國文學未來的青年作家」票選第一名金錦姬首部長篇小說
★《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教保文庫、《首爾經濟日報》2018年度選書
個性溫吞饒舌又一板一眼,最大的興趣是看電影和戀愛小說、背地裡以女性的身分經營著戀愛諮詢專頁的孔尚秀,是已經渾渾噩噩在公司待了十年的空降部隊,主管們都忌憚他父親和公司會長的交情,不得不給他安插個頭銜看似體面卻毫無實權的職位,而沒半點背景跟靠山,因為參與剃髮罷工被打入冷宮、在部門間形同燙手山芋的朴敬愛,剛巧就被扔到了孔尚秀代理組長旗下,成為他唯一的一名組員。
獨來獨往的敬愛與神經質的尚秀乍看之下不合拍,卻意外擁有共同點──不僅同樣在組織裡格格不入,也都在當年造成五十六個孩子喪生的那場大火中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那一年,尚秀剛歷經喪母之痛,卻又在火災中失去了唯一的朋友恩寵,難以承受的他幾乎失去生存的所有動力,最終拒絕了第三次重考。
那一年,敬愛如此熱衷電影同好會的活動,和E更成了特別要好的發燒友,但她壓根沒想過,只是離座幾分鐘打通電話,就一夕失去所有夥伴,成為火災的倖存者……
記憶是幽靈,往往潛伏在暗處伺機而動,而共同的記憶,卻成了暗處的曖曖燈光,即便微弱,卻足以撫平,足以療癒。於是傷口無須舔舐,心意也無須拋棄,縱使一無所有,也還保有這份彌足珍貴的心意。
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徘徊在生死邊界的急診故事 [图书] 豆瓣
만약은 없다: 응급의학과 의사가 쓴 죽음과 삶, 그 경계의 기록
作者:
[韩] 南宮仁 남궁인
译者:
梁如幸
時報出版
2020
- 1
想自殺的人,
可以成為醫生嗎?
送走一個又一個的生命之後,
有憂鬱症的我,還能繼續救人嗎?
將深沉的憂鬱化為緊急救命的熱血,
韓國媒體常客、知名醫師南宮仁的第一部急診室見聞,
三十八篇在死亡現場奔走的告白
韓國三大網路書店教保文庫、Yes24、Naver,9分好評!
網路千篇書評、萬人討論、人氣爆棚!
「我曾經想過要去死,」學生時代即罹患憂鬱症的南宮仁在序裡坦言,求學時的筆記本內,寫的並不是課堂上艱難的醫學知識,而是無數篇有關自殺的具體計畫,以及數百篇隨筆創作。想死的念頭從未中斷,為了更接近死亡的國度、也為了探究想自殺者能否是合格的醫師,在實習結束後南宮仁毅然寫下志願科別:急診科,下定決心近距離對抗死亡。
急診室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幾小時前走出急診室的病人,幾小時後面蓋白布再次來到急診醫師面前;癌末將死之人拖著病體開車赴醫院,卻在途中撞死婦人,自己一身完好地被送至醫院;醫師費盡心思延續病人數天的生命,只為求得一線生機,但醫療過程卻同時洗去了病人被蓄意謀殺的證據;當急診醫師突遇需要葉克膜救命的病患,醫院卻沒有胸腔外科住院醫師施治,導致病人死亡;因家屬不忍放手,已簽署放棄急救的患者一而再地承受急救與多次死亡過程的痛苦……
在故事的背後、在生死交關的當下,急診醫師無法有道德判斷,只能找到出血點、止血、進行手術,面對家屬悲切的哀傷,醫師同感沉痛。這些比戲劇更荒誕的真實故事,也僅能在每日殘餘的休息空檔,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南宮仁將自己的急診見聞發表在網路上後,引起龐大讀者迴響,本書出版後,更湧入上千篇讀者迴響,一年內再刷十五次。在本書裡,南宮仁寫下急診室的生死邊界故事與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死亡的故事一如踏入醫院能感受的那般沉重穆肅,而關於生者的故事卻又荒謬好笑,讓人手不釋卷。
以憂鬱症與痛苦為起點的醫療文學,最後以對抗死亡的勇氣告終,南宮仁的故事無異於告訴我們:痛苦是因為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了解這個人間。在醫療文學逐漸退潮的今日,南宮仁的文字為我們重新帶來人間劇場的感動。
得獎紀錄
★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管理員推薦書
★韓國主流媒體《中央日報》、《東亞日報》、《京鄉新聞》推薦書
★韓國網路書店Yes24強力推薦書、教保文庫MD選書
名人推薦
知名FB粉絲專頁|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臺灣妞韓國媳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大師兄
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
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黃軒 熱血推薦
可以成為醫生嗎?
送走一個又一個的生命之後,
有憂鬱症的我,還能繼續救人嗎?
將深沉的憂鬱化為緊急救命的熱血,
韓國媒體常客、知名醫師南宮仁的第一部急診室見聞,
三十八篇在死亡現場奔走的告白
韓國三大網路書店教保文庫、Yes24、Naver,9分好評!
網路千篇書評、萬人討論、人氣爆棚!
「我曾經想過要去死,」學生時代即罹患憂鬱症的南宮仁在序裡坦言,求學時的筆記本內,寫的並不是課堂上艱難的醫學知識,而是無數篇有關自殺的具體計畫,以及數百篇隨筆創作。想死的念頭從未中斷,為了更接近死亡的國度、也為了探究想自殺者能否是合格的醫師,在實習結束後南宮仁毅然寫下志願科別:急診科,下定決心近距離對抗死亡。
急診室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幾小時前走出急診室的病人,幾小時後面蓋白布再次來到急診醫師面前;癌末將死之人拖著病體開車赴醫院,卻在途中撞死婦人,自己一身完好地被送至醫院;醫師費盡心思延續病人數天的生命,只為求得一線生機,但醫療過程卻同時洗去了病人被蓄意謀殺的證據;當急診醫師突遇需要葉克膜救命的病患,醫院卻沒有胸腔外科住院醫師施治,導致病人死亡;因家屬不忍放手,已簽署放棄急救的患者一而再地承受急救與多次死亡過程的痛苦……
在故事的背後、在生死交關的當下,急診醫師無法有道德判斷,只能找到出血點、止血、進行手術,面對家屬悲切的哀傷,醫師同感沉痛。這些比戲劇更荒誕的真實故事,也僅能在每日殘餘的休息空檔,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南宮仁將自己的急診見聞發表在網路上後,引起龐大讀者迴響,本書出版後,更湧入上千篇讀者迴響,一年內再刷十五次。在本書裡,南宮仁寫下急診室的生死邊界故事與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死亡的故事一如踏入醫院能感受的那般沉重穆肅,而關於生者的故事卻又荒謬好笑,讓人手不釋卷。
以憂鬱症與痛苦為起點的醫療文學,最後以對抗死亡的勇氣告終,南宮仁的故事無異於告訴我們:痛苦是因為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了解這個人間。在醫療文學逐漸退潮的今日,南宮仁的文字為我們重新帶來人間劇場的感動。
得獎紀錄
★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管理員推薦書
★韓國主流媒體《中央日報》、《東亞日報》、《京鄉新聞》推薦書
★韓國網路書店Yes24強力推薦書、教保文庫MD選書
名人推薦
知名FB粉絲專頁|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臺灣妞韓國媳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大師兄
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
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黃軒 熱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