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Book Fair | Bookshop | Publisher

kathyy

kathyy @kathyy

92 本书   1 部电影  

.

烽火劫 [图书] 豆瓣
Flood of Fire
作者: 艾米塔‧葛旭 译者: 張定綺 聯經 2020
這群曾在朱鷺號上緊密生活、患難與共的漂泊浪民,
在暴風雨意外中,航向分歧的路途,在震盪不安的時代,尋找自身的命定和所託。
有人航向生命終站,有人致富顯貴;有人失去一生摯愛,也有人重拾愛戀記憶。
這是即將敲開清廷閉關鎖國的第一響烽炮,
也是預告自由貿易將燎原遍野的最初星火。
虎門銷煙後,大清帝國與英國的貿易關係爆發衝突,動用武力的戰爭勢在必行,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為其鴉片貿易利益,遂加入對中國宣戰,並徵用戰艦「印度號」,自孟加拉東前進中國,航向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心臟。動盪不安的旅途牽起背景迥異、各懷心計的乘客命運。印度籍的英國傭兵克斯里.辛,率領一連印度士兵隨東印度公司兵團前往中國;美籍黑白混血的年輕水手的賽克利.瑞德,打算搭上鴉片熱潮,翻轉窮苦潦倒的生活,並追尋逝去戀情的可能;印度帕爾西族的寡婦詩凌百,為了討回鴉片貿易商丈夫的財產,力挽聲譽,毅然決定前往中國並探訪丈夫私生子的下落;被流放的貴族尼珥隱身於廣州擔任翻譯,卻得以更近距離地記錄這場貿易之戰。跟隨四位主角的腳步,從印度來到中國,見證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慘敗、英國成功占領香港的經過。
這場「鴉片戰爭」,是近代東亞歷史文化受到西方帝國殖民主義影響的關鍵性一役,也是影響世界巨深的「中英貿易戰爭」。
《烽火劫》是一部高潮迭起、脈絡豐富的小說,鉅細靡遺地摻雜大量歷史敘述,注入異國筆調,並以文學神韻描繪角色,人文風土雕琢情節。磅礡動人的「朱鷺號三部曲」最終章,在綿密又緊湊的鋪陳下,為影響深遠的史詩故事劃下精彩句點。
浮城 (2012) [电影] 豆瓣
6.4 (45 个评分) 导演: 严浩 演员: 郭富城 / 杨采妮
其它标题: 百年浮城 / Floating City
90年代,东印度公司首席大班布华泉(郭富城 饰)年仅40岁,已经功成名就,经常出入上流社会。工作上,老板很赏识他的才干。不过在生活上,他却面临两个女人的感情纠结:一个是妻子阿娣(杨采妮 饰),另一个是助理Fion(刘心悠 饰)。然而最令他痛苦的是自己的身世。40年前 ,因为一次海啸,泉妈(何超仪/鲍起静 饰)的船遭遇不测,只领回了一个混血婴孩,那便是阿泉。从此,阿泉跟泉妈出海捕鱼,并与下人的幼女缔结了纯洁的友谊。后者童言无忌,谈到他的身世总是遭遇暴打。两小无猜的他们,最终因为一次意外而分离。阿泉的学习很刻苦,但是却与泉爸的关系很紧张。直到工作后,他才慢慢与父亲和解。身世始终困扰着阿泉,即使在外籍的船上,他也难以获得认同。后来,因为家道中落,泉爸离世,泉带着他们一干兄弟姐妹,如逃难般寻找救济,甚至不惜向刁蛮的船主妥协。最终,他了解到自己被收养的身世,这令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香港簡史(香港史名著譯叢) [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Goodreads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Critical Issues in History)
9.1 (14 个评分) 作者: John Mark Carroll 译者: 林立偉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3 - 6 其它标题: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When the British occupied the tiny island of Hong Kong during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Chinese empire was well into its decline, while Great Britain was already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its legendary "Imperial Century." From this collision of empires arose a city that continues to intrigue observers. Mel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nfluences, Hong Kong has long defied easy categorization. John M. Carroll's engrossing and accessible narrative explores the remarkabl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early 1800s through the post-1997 handover, when this former colony became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book explores Hong Kong as a place with a unique identity, yet also a crossroads where Chinese history, British colonial history, and world history intersect. Carroll concludes by exploring the legacies of colonial rule, the consequences of Hong Kong's reintegration with China, an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since 1997.
祕密會社與邪惡教派 [图书] 豆瓣
SECRET SOCIETIES AND CRAZY CULTS: The Story of Secret Orders Through the Ages
作者: 強納森.J.摩爾 译者: 柯松韻 天培文化 2023 - 1
最危險的祕密組織!令人大開眼界的集會歷史
數千萬中國人因其而亡的太平天國、以肉身擋槍炮的義和團
殺害信徒或勸誘信徒自殺的米勒教派與大衛教派
生人活祭的阿茲特克、勒殺無辜旅人的圖基教派
神祕而有諸多傳說的光明會、共濟會、錫安長老教會
研發強大殺人武器的奧姆真理教
惡名昭彰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3K黨
現今世界菁英領袖創立的畢德堡會議……
綜觀人類歷史,諸多惡名昭彰的異教與祕密會社已對無數人造成難以形容的苦難。而什麼樣的信仰會導致恐怖的殘殺?為何崇拜神明要伴隨可怕的暴力行為?本書帶領讀者踏上黑暗之旅,進入歷史上某些最危險、最隱密團體的神祕世界。包括熱切等待世界末日的宗教派別、嚴格控管並殺害眾人的邪教,從古(活人陪葬的蘇美、生人活祭的阿茲特克)到今(活在法律之外的現代犯罪組織、掌控世界頂尖權力的組織),這本書揭示了那些隱藏在各處、祕而不宣的群體樣貌。
同時作者也探究是什麼因素,驅使人類祕密聚會,並隱瞞自己的行為與結果?為了尋找答案,作者上溯鐵器時代,研究充滿人類犧牲、政治殺戮、祭司和神祕先知的暴力歷史,無論是在社會邊緣還是在權力中心的各種祕密組織,都無所遁形。而同時也看到人類社會中似乎一再重複的盲從與脆弱。
自願的奴役與自由的靈魂 [图书] 豆瓣
作者: 趙越勝 本事
以賽亞.伯林在BBC做過許多思想主題的演講,「浪漫主義的根源」「自由及其背叛」等。初時他無意但後來同意出版那些講稿的理由是,有許多普通聽眾喜歡這種少些學術腔調,多些日常娓娓而談風格的思想介紹。
這是一部十五章的思想主題講稿,《燃燈者》的作者趙越勝從拉波哀西《論自願奴役》開始,帶着問題帶我們走進法國思想長廊。拉波哀西的思想基於一個事實和一個疑問:每一種暴政必然建立在民眾的普遍接受之上,也就是大部分民眾總是默許着受奴役。這是一個事實。他的疑問是:為什麼人們會接受這種受奴役呢?悖論的是人被奴役卻心甘情願,「他們那樣輕易自願地臣服,好像他們不是丟掉了自由,而是贏得了奴役」。
在《自我的奴役與自由的靈魂》中,我們看到人類文明進程嚮往自由追求民主的不可阻擋的潮流,也看到了歷史的艱難和反覆。人生而自由,而不往不在枷鎖之中。拉波哀西、蒙田、卡斯特里奧、笛卡兒、帕斯卡爾、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夏多布里昂、貢斯當、托克維爾,他們天才橫溢,筆下風雲,最是推崇自由理念,力求擺脫宗教和強權的壓制,然而就算如此,在人類追求自由的過程當中,愚昧依然每時每刻都在向智慧挑戰,而且經常佔上風⋯⋯。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梁偉強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3 - 03 其它标题: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出自《莊子.齊物論》。眾生萬物,生死相對。「生」來為「死」做準備,「死」成為「生」的開始。生死流轉,生生不息。 香港社會大眾對「殯儀」的刻板印象,一般都是厭惡、不吉利、靈異、賺大錢……然而,會實際深入了解此行業的人卻很少。「殯儀」作為一門專業,長久以來被社會大眾遺忘、誤解,慢慢變成禁忌話題。 本書三位作者,透過其物流業知識、在殯儀業及社福界多年的經驗及個案,分享遺體運輸、凶宅清理、喪葬禮俗、殯儀業潛規則等行業內部議題,讓大眾一窺神秘的殯儀行業;臨終小故事的分享,亦望讀者能從中能夠思考人生意義,珍惜身邊人。
男工.女工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杜平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5 - 6
《男工.女工》是一本以详实田野为基础的民族誌,描绘出一个流动中的中国社会,农民工如何在工厂与家庭、城市与农村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关心阶级和性别议题的读者,这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好书。
潘 毅(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女工》作者)
本书从社会性别的交叉性分析出发,对贯穿于城乡流动过程中不同结构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展开了深入、细緻的分析,生动地呈现了不同农民工主体的性别化迁移。这对于釐清农民工身处的社会关係的複杂性,以及深刻剖析他们的身体与情感体验,是卓有成效的尝试和努力。本书对于男性农民工性别气质的讨论,也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性别关怀,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男性农民工现实处境与生存策略的理解,进而实现了性别研究在经验层面的重要突破。
关信平(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纵然农民工的劳动力被城市所承认,但「农民工」的身份怎能足以界定他/她们的存在?「打工」对他 / 她们生命的影响又怎会只是在工厂之内?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论述中,很少人听到农民工对公义的嚮往及面对不公义的呐喊和无奈,但杜平的这本着作,却为这些在中心边缘的人,在大历史的喧嚷里,留下了点点足迹。
蔡玉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农民工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变革之一。本书与以往的农民工研究不同,作者基于对其群体分化与差异的认识,打破将之视为铁板一块的研究取向,不止停留在对女性工厂经验的关注上,而是进一步从性别的角度分别探讨男工与女工在工厂内外的生活,并且检视他们在城乡迁徙过程中性别身份与家庭身份的变化。
作者对农民工生活处境进行了深入的民族誌研究。他们的故事,揭示了个体所体验的紧张与忧戚,承载着家庭渴望改变命运的诉求和努力,也透视出社会转型和结构变迁中深层次的矛盾。
黄雀记 [图书] 豆瓣
7.2 (3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 - 8
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
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儿媳嫌弃,儿子不争,祖父只好交给医院关照。祖父不屈不挠,开始“破坏”医院的树木。周围的人都被祖父气疯了,照看祖父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保润身上。为了驯服不安分的祖父,保润发明出了自己独特的绝招——娴熟的“捆人”技术以及五花八门的绳结。祖父变得服服帖帖,保润也成了医院里的大名人,不断地被请去驯服那些不安分不听话的病人。
终于有一天,他在医院里,撞见了照片上那个不知名的少女。
少女无名,是从小被医院老花匠收养的弃婴,人称仙女。仙女年少傲气,唯独听命于柳生。与仙女约会,让保润动了心,他与柳生做一个交易。事后发觉被柳生欺骗的仙女看不上保润,两人在溜冰场上不欢而散。
保润心有不甘,柳生遂撺掇两人的舞会,跳小拉,地点在医院的水塔。仙女不从,保润便使出自己的捆人绝技,把仙女捆在了水塔里,扬长而去。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警车。柳生出来了,保润却被留在了监狱里,蒙受十年冤屈,徒耗十年光阴。
这十年里,仙女被视为“扫帚星”远走故里,保润一家则早已家破人亡。柳生深藏罪疚,洗心革面,代替保润照顾祖父,做起了本分的生意。万料不到,仙女回来了,回到了这间医院和香椿街,改名“白蓁”。柳生迷上了更漂亮的白蓁。但曾经的罪恶是抹不掉的,白蓁再次离开了。
保润出狱,柳生迎接。两人成了至交,仿佛彼此不曾相欠。可是,白蓁带着肚里的孩子回来了,致使三人无法不去面对过往的巨大创痛。在水塔里跳一场小拉,对于保润来说,就与白蓁(仙女)“清账”了。他曾经以为,自己与柳生之间,过去的就过去了,但是,命运迫使他发现,该还的终是要还的。于是,在柳生的新婚之夜,他终于跟柳生“清帐”了……
白蓁走了,留下了一个红脸婴儿,红脸是羞耻,是愤怒。他躺在保润祖父的怀里,那个比任何人都活得长久、活得不朽的祖父。
垂杨柳 [图书] 豆瓣
作者: 苏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大师经典短篇全收录。此套图书将苏童自1984年至2006年的经典短篇小说全部收录,以编年的形式分为五卷,值得读者珍藏。苏童在自序中写道:“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短篇小说,喜欢读别人的短篇,也喜欢写。许多事情恐怕是没有渊源的,或者说旅程太长,来路已经被尘土和落叶所覆盖,最终无从发现了,对我来说,我对短篇小说的感情也是这样,所以我情愿说那是来自生理的喜爱。”
《垂杨柳》为此套图书中的一卷。收录了:《遇见司马先生》、《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垂杨柳》、《桥上的疯妈妈》、《哭泣的耳朵》等等短篇小说。
kathyy: 白雪猪头 垂杨柳 樱桃
珠璣情緣 [图书] 豆瓣
陳天機
作者: 江献珠 天地圖書 2019 - 7
飲食是江獻珠貢獻一身的志業。江獻珠師承飲食界名宿陳夢因,經苦練與改良成功把握了廣州四大酒家各自標奇立異的招牌美饌。她從不吝與他人分享廚藝,三十六年來執筆談飲食與烹調之道,綜合多年任教中菜烹飪的經驗,下筆抽絲剝繭,清澈利落,同時亦寫出她對飲食文化的關注和個人的經歷。
本書作者陳天機是江獻珠的丈夫,也是本書的配角:從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學初識起,到2014年獻珠生命的終結,兩人總共經歷了七十二個寒暑的悲歡離合。作者本人在動盪大時代的遭遇、怎樣在環境考驗下融入社會,徹底改變了「書獃子」的面目和心態,也佔了本書的部份篇幅。陳天機藉本書寫這位「舌尖上的貴族」發揚真味、不折不撓、薪傳讀者、充滿傳奇的一生。
字裏人間 [图书] 豆瓣
作者: 梁卓恒 / 劉保禧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0
最理想的情況,是讀者能夠培育一種通古今、辦是非的能力,重新審視一己生命與時代關懷。
人文經典與當代價值問題的關聯為何?本書著重展示人如何透過經 典介入一些重要的人文議題,藉研讀經典引發思考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的條件、規範和準則,體現經典為本的通識教育意念。
本書首先綜論通識教育與人文經典的關係;第二部份探討自我問題,剖析人如何透過理性、情感和自由締造美好人生;第三部份圍繞信仰與生命,論述人們如何在各種存在狀態中回應盼望、苦難、 和平與死亡的意涵;第四部份轉向社會政治領域,討論政權認受性、自由市場及勞動正義等社會公義問題,探索理想社會的型態乃至實踐的可能。
香港地區報 [图书] 谷歌图书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7 - 07
平日不以為意的城市風景,在極富想像力和細膩的插畫演繹下,也可變得大異其趣。本書以漫遊香港18區為主題,讀者可從插畫重新細味區內不同的古蹟、地標建築、文青據點及郊遊玩樂點,輕鬆地來個深度的風俗歷史文化遊。
封底文案 十八份關於「香港地」的文藝號外! 從紙上重新發現 我城歷史和文藝風景的可愛!
本地年輕插畫家Carmen Ng,今次以0.03mm代針筆極細膩地重新勾勒香港十八區景點,網羅四百多個歷史文化古蹟、地標建築、文青藝術潮流據點及郊遊玩樂點,其水彩畫作充滿天馬行空點子,自成一格,更有香港史學會的鄧家宙博士之精練闡釋,如數家珍地把香港地景點背後的掌故和趣聞與畫作有機地結合,讓平日我們不以為意的城市風景,都變得大異其趣。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Hiragino Kaku Gothic ProN'}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Lucida Grande'; min-height: 15.0px} span.s1 {font: 12.0px 'Lucida Grande'}
城市散步學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博客來
7.8 (9 个评分) 作者: 黃宇軒 突破出版社 2023 - 7 其它标题: 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
「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當疫情限制流動,很多人懷疑人生的時候,開始在生活的城市尋找新的樂趣,散步漸漸成為一股潮流。然後,有人問,散步時應該看什麼?
一座外型獨特的建築,一條清幽淡雅的小徑,一個讓人自由活動的空間,這些展現城市美麗的地方,往往被眾人追捧。但是,我們日常散步時,更多會遇上的是平凡的城市組件。
當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透過習以為常的組件,認識不曾留意的城市面貌,甚至能閱讀被置在城市的各項細節,如見證時代的物件,如招牌、電話亭;被傳播的信息,如廣告、塗鴉;更能發現城市中的自然,不只是郊野公園,還包括常常遇見的石牆樹、店舖貓。
在城市散步,看見的比我們想像的更豐富,有更多的趣味。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以香港作為起點,以建築、路徑、空間、物件、信息與自然為切入點,帶領我們如何在日常中觀察,透過深入認識,繼而喜歡一座城市。
「獻給所有渡過了這場疫症,身在世上不同地方的人,一起走下去,從城市散步得到趣味、思考城市的本質,並跟地方建立深刻的關係。」
人間冥煙 [图书] 豆瓣
作者: 高峰(Chris Gaul)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2 - 10
紙紮世界是香港的縮影,反映了這座城市的嚮往、執迷和信念。
134件紙紮品.中英雙語攝影文集
看見極樂世界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
捕捉薪火燒不盡的香港人情
在紙紮的花花世界裏,祭品的形態和種類五花八門:日常用品從一把傘、一籠點心到一張八達通 ;抑或是億元紙鈔、豪華別墅與配備司機的轎車等奢侈品......祭祀者總能從林林總總的設計和款式中找到最切合逝者的祭品——每件紙紮品都代表著跨越陰陽的親密牽絆。紙紮世界也是香港的縮影,反映了這個城市的嚮往、執迷和信念。紙紮一件燒、一件現,化作煙縷穿越人間與冥界,在另一個國度建構一個更豐富多彩的香港。
Discover the fascinating and moving world of Hong Kong’s paper offerings for the afterlife. These care packages for lost loved ones and ancestors in the next life include everything from creature comforts and simple everyday needs, to extravagant luxuries and curious fancies. Individually, each offering is a touching manifestation of love and devotion. Together, they form a microcosm of Hong Kong’s aspirations, obsessions, and desires.
危脆生命 [图书] 豆瓣
作者: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译者: 申昀晏 2023 - 8
某些影像不得在媒體出現,某些死者名字不為人所談論
某些逝去不被承認為逝去,而去現實化的暴力則四處散播
危脆生命(precarious life),即歿於戰爭而不可弔唁的生命、被永久囚禁的生命。這些生命被驅逐出共同體與公共領域領域、不足以被視為「人類」,因而被褫奪獲得正當法律審訊的基本人權,甚至不可公開承認殞沒、不可傷逝。到底是甚麼力量,令這些生命被如斯對待?
當異議被攻擊為仇恨言論、鏡頭只對準被視為「勝利象徵」的臉、批判中的真善被拒絕、人類肉身的脆弱被掩埋、現實的暴力失去實感,在人類的危脆與危脆創造意義的能力當中重新發現「人類」,就是我們當前必須回應的義務。
和平就是覺悟到他者的危脆性
如是我紋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李慧君 dirty Press 2017
本书介绍了十个香港女生关于纹身的成长故事,身体经验,亲密关系,与家人的隔阂和谅解,以及这一切一切,如何化为皮肤上的斑驳图案.
同聲同氣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鄧芝珊 / 伍詠欣 译者: 謝莉娜 手民出版社 2024 - 4 其它标题: 同聲同氣: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
將年長女同志的生命故事納入亞洲酷兒的歷史研究收錄五篇人物專訪,三篇學術論文田野研究長達八年,橫跨香港、台北及新加坡
生於1930年代末至1950年代末的香港女性,她們是如何定義愛情和親密關係?她跳了一場十七年的三人探戈,TA發誓下一世要做Gay Man,她戀愛無數但至今依然獨居,她在五十歲遇上真愛,也有另一個她在五十歲因宗教走入衣櫃。
來到今天,她們已經迎來銀髮之齡。
本書結合動人的生命故事書寫與同志研究視野,帶領讀者理解亞洲的年長酷兒女性。她們在特定的歷史情境和文化影響下,如何以堅強、獨立之姿,跨越性別角色的疆界,探索及實踐同性情慾。
「我現在將當年發生的事情講出來,並不代表當年我會將自己的事情周圍跟人講。」阿安說。
「我現在依然鍾意去蒲,不過揸住枝拐杖就唔係好蒲到。」阿寶說:「那種開心好短暫,但是我享受。這個才是我的世界,即使這個世界可能好寂寞。」
「假如可以有一個同志村,大家speak the same language,就一定是最完美。」洋洋說。
女歸成神 [图书] 豆瓣
作者: 姜貞吟 中大出版中心 遠流 2021 - 1
在地性別啟動的是地域社會裡意義系統的性別配置與秩序,規範行動者在多重結構交織下作為性別主體。在地社會的父系繼嗣文化與多重結構交互作用,從私領域到公領域影響深遠,包括場域文化、社會慣習、社會互動等,形成在地「實在」的性別體制。本書從性別研究途徑,探討客家族群聚居的桃竹苗與閩南族群為主的金門,在此一宗親文化盛行區內,宗族╱親作為父系繼嗣體制典型的代表組織,運作機制中的性別配置與秩序所形構成的支配從屬結構關係,如何規範不同性別的社會行動與如何影響在地性別結構文化。
本書嘗試把貫穿「公領域」「私領域」之間的結構軸線拉出,先討論宗族場域內的性別關係,進一步指出宗親政治在地性的性別化,呈現父系繼嗣體制貫穿公私領域的連動性。研究議題的設定,希望「既」(both)能從「身分規範」到「知識建構」,進而延伸「實踐行動」,「且」(and)也是從「回家路上」到「成神之路」,以致「女歸成神」的實質意義與象徵意義。而結構之外的重返與創生,讓女性不只返歸家族╱宗族的神位範疇,也回歸「文化系統」的「自主生命之家」,進而證成性別主體自主的完整,回到自我的開始與終結的那個生命的家,人人得吉歸成主體。藉由以宗族╱親與性別的分析與討論,從各章分殊的經驗現象到共同的理論對話,本書探討父系繼嗣體制、地域社會、宗親政治、交織情境等相互作用,是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的一組鑲嵌在社會結構上的完整性別體制。
创建日期: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