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志 豆瓣
    
    
  
    
      作者:
    
    
      
        
        林榕杰
      
    
  
    
    
    
      
        2014
        - 4
      
    
    
  
  
    本书系统研究众多三国人物,既探究后人所熟知人物的陌生方面,又揭示后人所不熟知人物的特定方面,并通过论述这些人物来勾画出那一英雄时代的大致风貌。
袁术
在汉末群雄混战过程中,袁术最大的战略失误之一是未能采取适当策略避免使袁绍成为其战略敌人。
曹操
仅仅赤壁之战的结局本不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后果,如果曹操在这次战役后能采取较为正确的战略决策的话。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却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正是这样的战略错误才强化了赤壁之战的决定性意义。
司马懿
司马懿一生指挥过伐吴、拒蜀、袭孟达、灭辽东、降王凌诸战,而其对敌谋略在这些战争、战役中会因时因敌而变:比如拒蜀是缓战,袭孟达是急进急战,攻辽东襄平则是先缓后急。
刘备
刘备战略中缺乏“反战略”的因素,故未能做到针对对方战略确立己方战略,因应对方战略变化及时修正己方战略。
周瑜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三分天下”,而周瑜的战略规划却是“二分天下”;诸葛亮的基本立场是“联孙反曹”,而周瑜的基本立场却是“制刘反曹”。
  袁术
在汉末群雄混战过程中,袁术最大的战略失误之一是未能采取适当策略避免使袁绍成为其战略敌人。
曹操
仅仅赤壁之战的结局本不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后果,如果曹操在这次战役后能采取较为正确的战略决策的话。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却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正是这样的战略错误才强化了赤壁之战的决定性意义。
司马懿
司马懿一生指挥过伐吴、拒蜀、袭孟达、灭辽东、降王凌诸战,而其对敌谋略在这些战争、战役中会因时因敌而变:比如拒蜀是缓战,袭孟达是急进急战,攻辽东襄平则是先缓后急。
刘备
刘备战略中缺乏“反战略”的因素,故未能做到针对对方战略确立己方战略,因应对方战略变化及时修正己方战略。
周瑜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三分天下”,而周瑜的战略规划却是“二分天下”;诸葛亮的基本立场是“联孙反曹”,而周瑜的基本立场却是“制刘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