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 豆瓣 谷歌图书
日本にとって中国とは何か
7.8 (5 个评分) 作者: 尾形勇 / 鶴間和幸 译者: 陳柏傑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7 - 3
★★★臺灣版獨家收錄,四位重量級歷史學者對談!★★★
〈國史館館長〉吳密察
〈輔仁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林桶法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藍弘岳
★探究日本學者如何養成以東洋(亞)史出發的史觀,
循著他們的研究脈絡,重新認識這個21世紀的中國。
臣屬、遣使、侵略、征服──
位在東亞末梢的日本,四度與改朝換代的中國激起火花,
從倭王到天皇,萬世一系的大和民族,
如何看待一海之隔的漢族風土更迭?
「對於日本人來說,中國早已不再是那片孕育出中國文明與中華帝國的遙遠大陸世界,也不再是書本中的那個想像的世界。日本人必須要有接受中國目前這個樣貌的氣度,相互理解、彼此往來,才能有所進步與成長。」
中國的改朝換代,並非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驗證,而是確保皇帝能專制的新陳代謝;以地形解構中國文化發展,可以驗證文明並非野蠻的對應,而是人類與自然間的角力;輩分、祖先與姓氏,中國的父系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漢人社會的自我認同?
◎集合中日六位史學大家,從三國到明清、從自然地理到人文社科,以嶄新角度解構前所未見的中國歷史。
‧以二十一世紀初的「三農危機」,回顧中國歷代王朝更迭的原因,竟源自於是否做好農業社會的產業危機管理。
‧從料理、生活、服飾、音樂中,循線拆解出由各個區域合成現今中華文明的多元文化。
‧從宗族輩分的稱呼和祠堂的來歷,剖析漢人文化為何習慣透過尋根訪祖來尋找自我認同。
‧以「中國」一詞的出現,論東西方政經交流的脈絡。
‧用中國史中出現的日本記述,細數四段中日關係變化的關鍵。
◎同處東亞,同樣受過中華漢族文化洗禮,日本這樣看待過去和現在的中國。
評價過去文明中國的美好,同時抱持對現代中國的負面印象──日本和臺灣,對於中國的情結如此相似,在談論過去的歷史時,無法去掉中國不談、無法切割漢文化帶來的影響。
撰寫〈中國‧歷史的長河〉系列的當代日本史學家們,有別於他們的上一代師長,不僅熟悉外文文獻,更能講得一口道地中文,不僅能直接檢視中國史冊中的記載,更跳脫文字的平面感受,實地到中國當地考察,接觸當地風土,驗證史冊上的記述,得以從各個角度,分解出歷史中尚未被論證過的脈絡。
一直以來,臺灣對於中國的認識,都是透過教科書的條列敘述,片面且不切實際的神話描述,居於二十世紀以來不斷變動的全球局勢之後,也讓臺灣人難以跳脫臺灣海峽的兩岸觀點,無法從亞洲、甚至從全世界的視點發現現代的中國。
以政治學科、地域研究、社會科學、人文思想等不同的面相解讀中國歷史,當我們能用這種全方位的觀點解讀帶狀的歷史事件時,也就更具備宏觀未來的能力。
2017年10月21日 已读
作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的最后一本,前几篇日本学者写的,在中国读者看来就是常识,后面几篇基本上就是历史文献中的中日交往史,读完有益,不读无憾,三分及格而已。
历史 台版 日本
大家01·中日之间 豆瓣
5.3 (6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主编 / 贾葭 执行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4 - 7
关于《大家》MOOK
《大家》MOOK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和“腾讯•大家”合作推出,志在为读者提供“价值、常识、人文、美感”的阅读内容。
第一本《大 家》MOOK的主题是“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邻居间是熟悉友好的,但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从近代开始就冲突不断,是彼此的误 解太多才造成理解上的错位?这次,《大家》邀请了长期生活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人、媒体人,以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来看现在的中日。
李长声先生,资深日本华侨、真正的日本通、知日派作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整个华语文化圈,都可算是知日最深的人。《两千年友好的神话》,李长声先生从历史梳理了中日千年以来的交往,多少能帮读者看清了历史上的中日之间。
汤祯兆先生,著述日本出名的中生代香港作家,这次以《谁又误解了谁》来解读“日本社会内部的错位逻辑”。
茂吕美耶女士,是梦枕貘大师最依赖的中文代言人,她始终都普罗大众,关注庶民的文化生活,谈吃饭、洗澡、歌谣、传说、怪谈,展示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日本人与猫》,让喵星人与猫奴,有了国际交流。
刘柠先生,以《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夺得《大家•星期ONE》首期万元大奖,原子弹——核武器,当今世界军事平衡的砝码之一,1945年是如何落到 广岛和长崎的呢?刘柠先生的这篇文章解答了疑问,也是《大家》专栏文章的典范——“聚合最有价值的作者,产生最有价值的内容”。
可以举的例子还很多,俞天任、姜建强、野岛刚、饮冰等,《菊与刀》过去是经典但今天还以此了解日本吗?日本AV问答是否能解去读者对这岛国产业的粉红色幻 想?石原慎太郎是毛泽东粉丝、靖国神社的前世今生……与其说是中日之间,不如说是《大家》的作者为读者立体解构了现代日本——而非中国人想象中的日本。
如腾讯微博总编辑李方先生在卷首语中所言:“如果我们不能够让事情更好一点,就让它有趣一点吧!”正是这期主题意义之所在。
2017年11月18日 已读
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七拼八凑,不知道怎么书里面还有讲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友谊和怎么嫁一个美国总统的文章?对李长声略失望。
日本 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 豆瓣
作者: 黄亚南 东方出版社 2017 - 4
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
畅销书是时代的镜子,也是现实社会需求的集体反映。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崩溃给日本带来了历史巨变,日本400多年的传统群体社会开始瓦解。虽然有很多愤懑,但日本国民不得不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个体社会的到来。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是怨天尤人,还是自我拯救,日本的历年畅销书透露了很多信息。
第一册(1991年至1997年)。日本社会沉醉于泡沫经济的盛宴余欢,看不清神话已然破灭的事实,群体社会的基础随之崩溃。这时期的畅销书从宫泽理惠的写真集Santa Fe到《失乐园》,表明日本社会已经在无意识中为群体社会的破灭做出了准备。
第二册(1998年至2007年)。为了适应群体社会崩溃的巨变,日本民众开始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个体社会逐步形成。这时期的畅销书从《新人间革命》到《女性的品格》,能看到日本民众从心理的变化、改革到对品格、教养的追求。
第三册(2008年至2015年)。日本社会思想出现了整体的移轴,“右翼”成为主流。经历“3•11”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变了吗?安倍再次复出,日本会走向何方?这时期的畅销书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到《火花》,从个性的流行到责任的推诿,让畅销书告诉你,最真实的日本。
2018年1月11日 已读
非常创新的切入点,以畅销书来讲日本,跨度从1991-2015,基本上描述了整个日本经济社会的变迁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潮流。畅销书,之所以畅销,肯定是切中了某个社会上的痛点和弱点,否则没有无缘无故的畅销而言。一套三册,五星推荐。
人文 历史 文化 日本 社会
怪谈 豆瓣
4.8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泉八云 译者: 余敏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11
《怪谈》取材于日本本土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譬如日本历史上因战败而被灭族的平家怨灵,狐仙、柳树精报恩的故事,幽灵伸冤的秘闻……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弥漫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独特风味以及浓厚的扶桑国乡土汁味,或诙谐,或警示,或讽喻,丰富多彩,形态多变,呈现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
《怪谈》一书所构建的恐怖氛围和文化意境,深刻影响了日本人对恐怖美学的认识。它曾在1964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小林正树导演,该片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怪谈》一书里的许多经典场景和桥段,在日本各大电影、电视剧、动漫作品中屡见不鲜,甚至诸多名作家的小说中也或多或少引用了其中的典故,是当之无愧的灵异文学经典之作。
2018年1月22日 已读
日本化的聊斋,就算是翻译的有问题也反应了日本的原始文化里的善恶不分的怨灵传统,不分对错的攻击,一看就不是咱们中国冤有头债有主的鬼。
小泉八云 志怪 怪谈 文学 日本
创造日本 豆瓣 谷歌图书
Inventing Japan: 1853-1964
7.7 (36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伊恩·布鲁玛 译者: 倪韬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2
从为黑船震动惊恐的江户幕府,到主办东京奥运迎向全球的现代化国家,
伊恩•布鲁玛深入浅出地重新解读“日本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发掘日本真实而复杂的面貌,探索日本模式蕴含的黑暗力量,提供借镜历史、思索未来的独到视角。
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最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2018年4月21日 已读
高屋建瓴和茅塞顿开感特别显著的一本宏观的观测日本明治维新到东京1964年奥运会的历史学术读物,非常的有启发和一针见血,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太简略了,如果稍微再补充一些内容,足以胜过所谓的《菊与刀》。
历史 日本 日本史 理想国 理想国译丛
罪孽的报应 豆瓣
The Wages of Guilt: Memories of War in Germany and Japan
8.2 (22 个评分) 作者: [荷] 伊恩·布鲁玛 译者: 倪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德国有心结,一提到犹太人,德国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猛增。
君特·格拉斯说,“有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回忆,德国就应该永远分裂。”
倘若说人类史上最黑暗的篇章是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德国人总体而言可谓应对自如。战后德国人曾经“无力哀悼”,然而如今,对国家罪行的内疚转化成一种美德,对比某些国家的死不悔改,甚至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标志。
日本缺心眼,正如麦克阿瑟所说,日本人在政治上就是个十二岁小孩。
原文部省大臣藤尾正行曾这么说:“日本近代史上没有令人羞愧的篇章。”
有了广岛和长崎原爆造成的冲击,日本人在谈论战争罪时,感到有资格反戈一击,指责“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保守派首相依然年复一年地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而形形色色的委员会把教科书里有碍爱国自豪的史实一概阉割干净。
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2018年5月3日 已读
伊恩·布鲁玛三本书里写的最好的一本,基调都是一样的,战争结束了其实谁也没有真心悔过,德国人可以把一切推到希特勒头上,骂的越凶就好像自己身上的责任就越轻。而日本,天皇没有被审判,除了几个战犯,掌权的还是战前的那帮人,没有切割所以才暧昧和不愿意承认。其实本书写于1993年,那个时候还有很多战败的亲历者,二十多年过去了,所谓反省,那就更是和现代人无关的事情了,但德国人和日本人终究还是要背着历史的十字架前行,这就是罪孽的报应。
二战 历史 历史学 政治 日本
亚洲史概说 豆瓣
アジア史概説
8.2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谢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11
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交通的纽带而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开了亚洲史发展进程的宏大画卷,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全人类的真正历史。作者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并开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着重考察各文明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线的转移和变化,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
2018年5月15日 已读
宫崎市定的作品,读完有茅塞顿开之感。书的最后一句结尾为:既然经济腾飞能那么容易的来到身边,那么他也能很轻易的离去。这还真的是90年以后的对日本的预言。
亚洲史 历史地理 宫崎市定 日本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 豆瓣
美術品でたどるマリー・アントワネットの生涯
作者: [日] 中野京子 译者: 陈怡萍 2018 - 1
内容简介: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是德语文化研究者、日本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作品。本书不限于绘画,还以凡尔赛宫举办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展览”的展出作品为题材,全盘解说了这位法国艳后一生的偶然、反转和意料之外。
由法国画家让·米歇尔·莫罗创作的《兰斯大教堂举行的路易十六世加冕仪式上的装饰。1775年6月11日》记录了安托瓦内特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之一,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四年,不成熟的安托瓦内特沉迷跳舞和赌博,举止骄奢,享受着随心所欲的快感。作为丈夫的路易,一方面出于未尽到丈夫责任的内疚,再加上他本来就对宫中事毫不关心,也就随着王妃性子。对于年长者,安托瓦内特很是疏远,觉得他们只会让她心烦,就连当初结婚时十分依赖的阿姨们(路易十五世的三个女儿)也不例外,冷淡对待。她把游手好闲的同好们聚拢在自己身边,甚至从他们中间选了几个人,和她一起坐在本应是王侯专用的正式餐桌上用餐。就寝仪式也废除了,却增加了舞会和戏剧表演的活动日。凡尔赛宫俨然变成了到处可见王妃的游乐设施的地方。
安托瓦内特一直坚信自己是受国民爱戴的。事实上,那段时期的确是这样。往返于巴黎与凡尔赛的时候,以及在剧场和舞会会场时,新王妃只要一现身,民众们便反响狂热。无论母亲特蕾西亚教导多少次“民众之心,十分易变”,如此受欢迎的热潮还是让她迷失了。安托瓦内特错以为受人民喜爱的就是如此本性的自己,并没有考虑过,这其实是期待她将来成为亲切、伟大的国母而表达的热情。
如果安托瓦内特——像戴安娜王妃那样——定期慰问受病痛、贫困折磨的人们,未来的结局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中野京子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视点,揭开了每一幅名画背后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在她的笔下,历史不再单调,名画也不再古旧。安托瓦内特当年的状况是否真的像艺术作品里一样呢?中野京子将为你再现欧洲史上这位传奇女主角的一生。
--------
中野京子作品:
“胆小别看画”系列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
---
“名画之谜”系列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
---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上)》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下)》
---
《画框里的男人装》
《初见卢浮宫》
《桥的故事》
----------------------------
编辑推荐:
从专注于舞会、时装的奢侈无度,到众目睽睽之下被运往断头台……至今,凡尔赛宫的女主角仍非玛丽•安托瓦内特莫属。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以极富魅力的语言,解析近50幅全彩画作,书写了这位法国艳后传奇般的一生,为你揭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
▶中野京子是谁?
——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学院派背景的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同时,中野京子还活跃日本多档艺术类电视节目中,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在讲什么?
——以凡尔赛宫举办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展览”的展出作品为题材,作者中野京子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文字,为你揭秘传世艺术品光鲜外表下的“黑历史”,教科书上不讲的血腥真相,全盘解说这位法国艳后一生的偶然、反转和意料之外。
----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有多好看?
——专注于舞会,奢侈无度的“赤字夫人”,却在革命开始后展现出王后应有的责任感。顽固的政见却使她成为众矢之的,她的叛国激怒了人民!众目睽睽之下,她被运往断头台,全然没有了“洛可可女王”的影子……安托瓦内特的状况,是否真的像艺术作品里一样?学院派作家中野京子为你揭开名画背后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为什么值得拥有?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不但具收藏价值,还是你逛美术馆、艺术馆的有力利器!
2018年5月17日 已读
另一个角度讲述的法国大革命,主角是欧洲版的晋惠帝。作为攻占巴士底狱的背景资料,读起来很愉快,一贯中野京子作品的风格,可以一试。
中野京子 人物 日本 艺术
比海更深 豆瓣 豆瓣
海よりもまだ深く
7.8 (48 个评分) 作者: [日] 是枝裕和 译者: 赵仲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4
★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温情代表作,《比海更深》原著小说,《步履不停》姊妹篇,豆瓣评分8.6。
★《比海更深》将视角对准废柴人生,抒写了一曲失败者之歌:你有没有,比海更深地爱过一个人?当人生与曾经的理想背道而驰,要怎样笑对当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枝裕和总是让人动容,就在于他描摹的不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也是每个人五味杂陈的人生交响曲,你的,你的,也是你的。细腻如水,诙谐感动,温馨中交织着遗憾,让人泪流满面。
★作为姊妹篇,《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在其父母去世后,以儿子为视角创作的作品,而《比海更深》是是枝在有了孩子之后,以父亲为视角创作的作品。人生不同阶段的创作,抒发了不一样的感悟,满载着母子情、父子情,大师手笔,治愈人心。
==================
良多曾是一位专职作家,并在十五年前曾获得过某项文学奖,人生一度走向巅峰。但辉煌过后,良多陷入了创作危机,笔下再也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他长久以来的精神支撑是每月一次与儿子的见面,到最后却无力负担儿子的抚养费。倍感挫折和孤独的良多来到城郊探望母亲,而这夜台风突然杀到,同样前来的前妻和儿子只好被迫留宿,让久未聚首的一家人难得共度一宵。四分五裂的家庭关系是否会在这一夜发生转变?而良多又能否重新拾回家人的爱和关心?
2018年6月9日 已读
薄薄的一本书,写的内容和情感都很宏大,一个落魄失败穷困的中年男人,如何精疲力尽的面对生活。文学可以表现很多影视不能表达的细节,两种艺术形式只能是互补而无法取代。
家庭 日本 是枝裕和 温情 电影原著
日本之镜 豆瓣
A Japanese Mirror: Heroes and Villains of Japanese Culture
7.9 (35 个评分) 作者: [荷] 伊恩·布鲁玛 译者: 倪韬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4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内田康专文导读,以“亚文化”为关键词,梳理日本在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大量地吸收、模仿外来文化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精辟地点出日本文化静谧、沉稳,同时庸俗、下流的独特魅力。
★ 《日本之镜》对日本的神话传说、电影、戏剧、文学、艺术进行深刻又有趣的探讨,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极端且矛盾的文化特性。伊恩·布鲁玛以幽默风趣的文笔,带领读者窥见日本大众文化中色情、暴力、变性等元素背后,追求美及自我解放的意图。
★ 《日本之镜》聚焦于日本的流行文化,通过各类漫画、女扮男装的宝冢歌剧团、演艺圈的偶像明星,到黑帮、色情、家庭等各式电影,伊恩·布鲁玛都揭示隐藏其后的日本传统文化、民族性、社会氛围,以及自我认同,也解释了为何这些流行文化或励志向上,或怪诞荒唐,或血腥低俗,卻都能在商业及文化传播上異軍突起,取得成功。
★ 获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非虚构”读者票选之书。
【内容简介】
强调礼节、秩序及仪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文化中却处处糅合了极端病态的暴力与色情美学。以“家庭”为价值判断的核心,对“母亲”“父亲”形象的期望、幻想,造成日本人对性别的焦虑与矛盾。男性对“母性”的渴望、对女性力量的恐惧,以及对女性性欲的忧虑,通过谷崎润一郎、吉行淳之介、沟口健二、铃木清顺等人的作品展现无遗。而重视合群、强调集体的日本人,个人内心情感与自我主张在社会规范与社会期许面前毫无作用。群体和人际关系的束缚,造成在义理人情之前,道德、法律都需退让,进而说明日本人往往缺乏个人责任承担意识的民族性。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名家推荐】
本书列举了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的怪象,从拥有庞大发行量和充斥荒诞暴力元素的色情漫画,到多愁善感的黑帮片和流浪者电影,无所不包。笔触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纽约时报》
文笔大胆,内容引人入胜,可读性极强……《日本之镜》融会了大量涉及两性的奇闻轶事,让人在读得津津有味之余,不免泛起阵阵不适感。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是从日本的神话展开论述,清楚何时应拉开幕布。
——《新政治家》
大开眼界……本书是对(日本人)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这两大问题的一项探索,既怪诞诡奇,又充满智慧……实在是妙笔生花。
——《每日电讯报》
《日本之镜》呈现了一名游客最想看见的真实日本,他应该把这本书放进行李袋中。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本精彩绝伦的文化研究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样,用电影探索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但布鲁玛更进一步利用电视剧、漫画和黑白情色片强化他的分析……迷人的民族掠影。
——《卫报》
这本书精妙地解释了日本混合的国家体制和文化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柯克斯评论》
2018年6月18日 已读
本书初版于1983年,现如今看来,其中的例子和观点有些不太适用于当下的日本,但其提供的视角和分析方法,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如此的醍醐灌顶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日本 日本研究 理想国译丛
谜一般的七支刀 豆瓣
謎の七支刀―五世紀の東アジアと日本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马云超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1
★“汉学诺贝尔”儒莲奖得主、京都学派史学泰斗宫崎市定晚年得意之作。
★作者自信可以改变日本历史书写,松本清张推崇有加,却遭到日本史学界忽视的一本书。
★以一把传世宝刀为线索,通过缜密的推理和浪漫的想象,解开古代中日韩三国关系的谜团,五世纪东亚世界的脉动跃然纸上。
★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联袂推荐。
日本石上神宫收藏着一把历史悠久的宝刀——七支刀。
传说,七支刀是三世纪中叶由百济肖古王进献给日本神功皇后的,与汉委奴国王印并称日本的两大奇迹。自明治以来,这把七支刀引发了无数历史研究者与古代史爱好者的浪漫想象。
宫崎市定通过对刀身铭文的解读,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许多谬误,无限逼近了七支刀秘密的真相——这一发现几乎足以改写日本史。但这些研究为何被日本史学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呢?
本书从传奇的七支刀切入,结合对五世纪东亚国际形势的鸟瞰式观察,解开了七支刀背后隐藏的中日韩三国关系的遥远真相。
2018年6月23日 已读
历史其实和推理一样,无法证明的真相,唯一能接近的只有自圆其说。从七枝刀将到五世纪的东亚形式,自成系统,其他的只有信不信由你了。本书由史学大家写就,唯一引进共鸣则是推理大师松本清张,妙哉。
历史 宫崎市定 日本 日本汉学 考据
剑桥日本史(第5卷) 豆瓣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 Vol.5: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作者: [美] 詹森 主编 译者: 王翔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3
《剑桥日本史》是第一套最重要的综合展现当前关于日本史知识和研究的书籍,是知名日本学者和西方历史学家对日本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这套书涵盖从史前时期直到现在,日本在经济、文化、外交上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历程,是学生和学者研究日本和远东地区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卷5跟踪了从晚德川时代到二十世纪初日本的基础和政治、制度及社会发生变化的过程。本卷中日本史权威专家还讨论了在十九世纪晚期封建社会受西方世界的影响及其回应。
2018年10月14日 已读
太过于专业的历史写法,反而不容易让一般的读者抓住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西乡隆盛起义一事的前因后果,根源散落于各个专业领域的论述里,总结起来则分外的吃力。所以,简史读起来太简略,专业的读起来又太难读,这个就是目前历史读物的困境吧。
剑桥日本史 历史 政治 日本 日本史
美术馆里聊怪咖 豆瓣
ヘンタイ美術館
7.8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田五郎 / [日] 古山淳子 译者: 汪婷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一本贱萌贱萌的艺术史
蛇精病的外表,史学家的灵魂
.....................
※编辑推荐※
♚ 一档艺术家们的吐槽大会,12位具有代表性的蛇精病大师,演绎12种精彩到爆的艺术人生,谁是怪咖中的战斗机?答案就在书中……
♚ 两位作者化身书中角色,对话帮你说 出内心os,23333333中将干货灌入你的脑海,精彩停不下来……
♚ 超过180幅全彩图片,大图、小图、细节、图文对照。全方位为你呈现一个妖艳到炸裂的艺术世界!
………………
※内容简介※
名画为何神秘?艺术家有何怪癖?本书为你实力揭秘。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描绘多到爆炸的肌肉猛男的巨作,冥冥中预示了画家本人一生的神秘画作,屡遭磨难、命途坎坷的“被诅咒的名画”,还可以看到痴迷于描绘后背和肌肤的画坛掌门人,画极度写实裸体的自恋狂人,以及疯狂连画200幅的超级奶爸等怪咖。
在本书中,你将全方位领略到西方艺术大师们趣味十足的艺术生涯。本书没有复杂难懂的深奥语句,没有故弄玄虚的费解描述,而是以浅显易懂的趣味对话形式为读者揭示艺术大师们的神秘世界,呈现他们别样的生活以及名作诞生背后的奇闻轶事。阅读本书,艺术史将不再枯燥乏味,你将轻松入门毫不费力。
2018年10月16日 已读
日文版原名《变态美术馆之谁是最变态的人》,从这个书名里应该可以想象的出书的内容了,充满了恶趣味可kuso小知识,吊儿郎当的讲艺术的同时插入了数不清的扑朔迷离真真假假的八卦,希望你们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历史 文化 日本 艺术
宫崎市定解读《史记》 豆瓣 Goodreads
史記を語る
8.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马云超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
★正确解读《史记》就是正确解读中国历史,读懂《史记》从本书开始。
★“汉学诺贝尔”儒莲奖得主、京都学派史学泰斗宫崎市定研读《史记》六十年经验结晶,借大师之眼读懂《史记》。
★问世38年长销不坠,文库本加印20次,畅销10余万册,日本人靠它读懂《史记》。
★仅有的分体例全面解读《史记》的著作,本纪、世家、表、书、列传逐一解读,阅读《史记》的入门书。
★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联袂推荐。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正史,它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中国的社会与人。《史记》诞生后,中国几乎没有能够超过它的史书,评论《史记》与评论中国的整个历史有着同等地位的价值。《史记》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它在日本也随着遣唐使传入后广为流传。经过六十年的钻研,宫崎市定从《史记》的成书到结构全面解读这部伟大的名著,著成这部绝佳的《史记》入门经典。
2018年11月20日 已读
宫崎市定的大局观或者说宏观的解读,就是高屋建瓴了。简单的从《史记》的写作组成,就能读出来这么多有价值有思辨的知识点,不得不说是大历史学家。
历史 史记 宫崎市定 日本 日本汉学
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 豆瓣
東洋的近世
作者: [日]宫崎市定 著 / [日]砺波护 编 译者: 张学锋 / 陆帅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7
“流经日本桥下的水,与泰晤士河相通;江户汉子吸进去的空气,有巴黎姑娘呼出来的气息。”本书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泰斗代表作,作者的视野纵贯东西,用世界史的眼光理解东洋史,全面揭示了从宋代到清代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
宫崎市定发掘中国宋代与欧洲近世史之间许多平行的史事,认为中国北宋开始出现文艺复兴现象,而这一过程比西洋早了三个世纪。相当全面地列举了从宋代到清代的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大规模的都市、发达的交通、繁荣的交换经济、建立在契约上的地主-佃户关系、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体制、科举制度产生的文官体系、以佣兵制为基础的庞大中央禁军。所有这些特征,归结起来,是高度发达的交换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国家特征相结合的体现。而在这样的体制下,新生的宋代平民文化中出现了民族主义搏动的先兆。
编辑推荐:
★“宋代文艺复兴论”开山之作。中国的“文艺复兴”比欧洲早了300年,并且深刻影响了世界。
★“汉学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史学泰斗宫崎市定学术代表作,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经典的学术标志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坐标系。
★借大家之眼,重新发现宋代。大规模的都市、繁荣的交换经济、建立在契约上的地主—佃户关系、影响了欧美近代人事制度的文官体系、庞大的雇佣军。全面解读宋代的近代性!
名人推荐:
作为史学泰斗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的学生和继承人,宫崎市定教授在《东洋的近世》中发展恩师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理论,并从经济和社会文化入手,完善了理论的基础,将其推广到更广阔的世界历史中去验证和讨论。
——[加]蒲立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东洋的近世》在其刊行之初,是充满争论的读物。然而今天,这部书无疑可以作为一部值得信赖的历史概说书来阅读,同时可以充满信心地加以引用。
——[日]砺波护(京都大学教授)
宫崎市定继承了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在东亚与西亚、欧洲等地相互交流的视野下,作为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料中发掘出了宋代作为“近世”的各种表现,并确定其历史地位。
——[日]增渊龙夫(一桥大学教授)
宫崎在《东洋的近世》一书中补充了内藤说在经济方面论据之不足,相当全面地列举了从宋代到清代的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征。他在新生的宋代平民文化中发现了中国近世国民主义搏动的先兆,“人民”有了文化主体意识,不再奴隶般地效忠于皇室。
——张广达(台北“中研院”院士)
宫崎市定通过《东洋的近世》等书完善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分期理论,从此,中世贵族制度、近世说及其唐宋变革说成为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最为经典的学术标志和研究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坐标系。
——刘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进一步发展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他不仅继承了内藤关于唐宋变革是贵族政治向君主独裁政治转变的观点,而且十分突出地强调宋代作为近世的意义,认为与西方相比,东洋进入近世的历史要更早。
——张国刚(清华大学教授)
内藤湖南曾将宋代比拟为西洋的文艺复兴时代,宫崎市定则对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证,认为“东洋(宋代)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甚至前者还“启发和影响”了后者。可以说,宫崎市定不仅是其老师内藤唐宋变革说的继承者,更是师说的发展者、保卫者。他的贡献受到了整个学界的充分肯定,以至于西方学界或将内藤的唐宋变革说称之为内藤—宫崎说。
——牟发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纵贯东西,站在世界史的立场上,用世界史的眼光来理解“东洋史”,同时通过对东洋史的理解来探究西洋史的意义,是宫崎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点。
——张学锋(南京大学教授)
2018年12月16日 已读
中国历史的分期论,宫崎市定发展了其师内藤湖南的观点,并加以补充说明和论证,对于受中国中学历史课本毒害的各位读者,我觉得的确是真的应该读一下本书的。
中国史 历史 宫崎市定 日本 海外中国研究
低欲望社会 豆瓣 Goodreads
低欲望社会:「大志なき時代」の新・国富論
5.3 (39 个评分) 作者: [日]大前研一 译者: 姜建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10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对症论策
▲引爆东亚的话题之作!
----
《低欲望社会》是著名日本管理学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近期出版的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书中针对日本当下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点,将其他发展成熟的国家尚未遇到的社会问题,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钱政策亦无力振兴经济……
面对“低欲望社会”的问题,就算股票持续大涨也不是高兴的时候。但大前研一也指出,并不是要指责年轻人欲望低落,因为这种无欲无求的倾向,在时代脉络之下,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必须思考的是,身处于“低欲望社会”,国民与企业应该如何因应。
“低欲望”的年轻族群,对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其后的世代可能也拥有类似的价值观。企业必须确实分析他们的想法及行为,精准掌握他们的价值观,重新拟定各种策略及商业模式。
针对欲望低迷、人力不足、经济不振等问题,《低欲望社会》援引欧美有类似先例国家的做法,提出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如都市再开发、闲置土地如何利用、移民政策改善、优化观光地配套建设、刺激“熟龄大人”消费、人才教育转型等等。
《低欲望社会》所作的观察和策应,对读者了解日本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很有帮助,也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大前研一基于以上观察和“身处21世纪,成就事业的关键是培养和拥有多少顶尖人才”的认识与危机感,对家长和年轻人,提出了“要有胸怀全球的憧憬教育”的理念,这一点对国内读者同样有很好的启示。
2019年1月3日 已读
大前研一已经沦落成一个嘴炮专家,对于“夕阳国家”的怒其不争可以理解,但所提出的所谓的建议完全是不当家不知油米贵的东西,这水平,北京是个出租车司机都比他强。
大前研一 日本 社会 经济学
我这一代东京人 豆瓣
7.5 (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小津安二郎记忆里的东京,是银座服部大钟夜晚八点准时响起时,透过五丁目鳗鱼店苇门,看到的金黄色夜景。
鲁迅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夜晚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
村上春树记忆里的东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状的狭窄破烂屋子里,免费享受灌进屋子里的阳光与凉风。
老东京人记忆里的东京,是风铃、煤炭炉、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Always幸福的清贫生活。
我记忆里的东京,是在春天的东京湾浅滩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鳗鱼,是在上野公园百年木造音乐厅里,聆听来自过去的乐音。
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这一代东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着……
2019年1月6日 已读
新井一二三写的随笔,已经完全中国化,读起来都有种这不是日本人写的,而是李长声作品的错觉。当然,本书也不是只写东京,还写了芦屋,村上春树,感觉名字似乎应该叫《我这一代日本人》更贴切一些。
东京 城市物语 文化 文学 新井一二三
东京奇谭集 豆瓣
東京奇譚集
8.1 (17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7
《东京奇谭集》收有五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块》和《品川猴》。五篇奇谭中最奇的是最后一篇《品川猴》。一个叫安藤瑞纪的年轻女子得了一种“忘名症”,每星期有一两次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几经周折,查明“忘名症”起因于一只猴……虽说是“奇谭”,但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讨论的仍然是形而上的人生问题。
谭通谈,奇谭即奇谈、奇闻之意。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小说通过偶然性突出了人生命运的神秘感。
在这部短篇集里,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篱笆,依然像鹰一样在潜意识王国上空盘旋着,寻找更深更暗的底层,依然力图从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
2019年1月8日 已读
奇妙的故事,读来觉得温暖而又不可思议。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种氛围,文字中溢出的有香味有灯光有酒味的氛围。
小说 日本 村上春树
东洋文化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内藤湖南 译者: 林晓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 4
内藤湖南为近代日本研究中国史的重要学者,也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被誉为“东洋史的巨擘”。本书共收录内藤的十八篇演讲记录,内容庞杂丰富,从纸张、染织、版本史等具体的文化研究到宏观的东西洋文明批评,从上古文明到民国时事观察,从中国中世史到满洲史地,皆有所论列,较其《清朝史通论》《支那史学史》等严肃的专门史著作,本书可谓全方位体现了内藤史学的基本面貌,其中关于中国中世、近世的若干文章(如《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更是为京都学派的治学取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9年2月8日 已读
内藤湖南与其弟子宫崎市定相比,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现代人读起来,感觉宫崎市定的成就和观点更有益一些。本书虽名东洋文化,但好几篇都是讲满洲的历史,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从高句丽扯到了渤海国,怎么看满洲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史 内藤湖南 日本 日本汉学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诸葛亮 豆瓣
作者: [日本] 内藤湖南 译者: 崔金英 / 李哲 东方出版社 2014 - 8
内藤湖南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汉学家,日本京都汉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搜集和引用了数百种史料,进行严格考证,综合历代史家观点,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解读了中国历史上最大隐士诸葛亮在乱世中生存和崛起的全过程,对诸葛亮的家世渊源、隆中对以及赤壁之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2019年3月8日 已读
名字叫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其实就内藤湖南这本书而言,这个日本人眼中的诸葛亮,比中国人眼中的还要神奇,并且三观特别的古老,刘备是忠义长着,曹操是奸雄,孙权是反复没主见的小人。
所以历史学家也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内藤湖南的局限性就在于三国演义吧。
内藤湖南 历史 文化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