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原节子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徐辰
新星出版社
2018
- 11
原节子,二十世纪日本最具代表性女演员之一,一生跨越大正、昭和、平成三个时代。年少时误打误撞进入电影界,懵懵懂懂中一炮而红。早期常以温婉贤淑的形象出现,后期角色多回归家庭。因参演小津安二郎的多部影片为后人熟知,更与黑泽明、木下惠介、成濑巳喜男等打造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导演数次合作。事业如日中天之际选择息影,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也为影迷留下无数遐想的空间。
全书以近三十万字描绘了原节子的一生,和以她为圆心的整个昭和时代电影生态。其中不乏详实的影史资料,以及大量珍贵的电影剧照和杂志宣传图片,多为日活、松竹等电影公司提供。阅读本书,既有助于读者了解原节子其人,也可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投去一瞥。
全书以近三十万字描绘了原节子的一生,和以她为圆心的整个昭和时代电影生态。其中不乏详实的影史资料,以及大量珍贵的电影剧照和杂志宣传图片,多为日活、松竹等电影公司提供。阅读本书,既有助于读者了解原节子其人,也可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投去一瞥。
木骨禅心 豆瓣
9.1 (13 个评分)
作者:
王南
新星出版社
2018
- 9
本书是“建筑史诗”系列的最新作品。“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本(本书为第九本),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木骨禅心》对日本古建筑向中国古建筑学习的三堂课,以及日本从全面模仿中国,到逐渐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独立创造的历史进程,做了惊鸿一瞥式的概览。试图通过对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典型建筑实例的剖析,与同时期、同类型的中国古建筑相对照,呈现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且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南北朝、唐、宋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本书适合与“建筑史诗”系列的《梦回唐朝》(介绍唐朝建筑)、《营造天书》(介绍宋、辽、金建筑)、《塔窟东来》(涉及北朝云冈石窟)相互参照来读,可对中日古建筑的“师承关系”有相对完整的认识。
《木骨禅心》对日本古建筑向中国古建筑学习的三堂课,以及日本从全面模仿中国,到逐渐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独立创造的历史进程,做了惊鸿一瞥式的概览。试图通过对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典型建筑实例的剖析,与同时期、同类型的中国古建筑相对照,呈现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且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南北朝、唐、宋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本书适合与“建筑史诗”系列的《梦回唐朝》(介绍唐朝建筑)、《营造天书》(介绍宋、辽、金建筑)、《塔窟东来》(涉及北朝云冈石窟)相互参照来读,可对中日古建筑的“师承关系”有相对完整的认识。
过劳时代 豆瓣 Goodreads
7.7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森冈孝二
译者:
米彦军
新星出版社
2019
- 1
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
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详实案例立论,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
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详实案例立论,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
武士的女儿 豆瓣
Daughters of the Samurai: A Journey from East to West and Back
7.4 (7 个评分)
作者:
(美)贾尼斯·宝莫伦斯·二村
译者:
马霖
中信出版社
2018
国内首部以女性和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
窥见动荡年代的女性解放和历史滥觞
..... .............
※编辑推荐※
★ 本书是第一本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与一般的明治维新史所不同的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日本女性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明治维新这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中,日本女性既是受益者,地位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同时也是直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对女性这后一种角色,及其对明治和此后日本社会巨变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没有充分的考察。本书通过详实、生动、丰富的叙述填补了这一空白。
★ 东亚史学者数十年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档案资料、百余封书信的迷人编织,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诸多学林人物掌故轶事荟萃于此:伊藤博文曾用一点腌菜抚慰了小留学生们的神经;岩仓具视因害怕被美国民众围观而躲在酒店不肯出门;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的谭耀勋与这些日本留学生一同寄宿于美国家庭,并结下友谊;日本第一留美女性最后嫁给家族仇人,成为“鹿鸣馆之花”;津田塾大学的创始人津田梅子犀利批评其学生平冢雷鸟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日本小说家德富芦花的《不如归》竟扭曲了山川舍松的形象,作家于作品发表十九年后,才正式向读者及当事人公开道歉……一段段轶事串联起一部生动的明治维新名人录。
★ 可读性强,文笔生动,资料充实,出色的非虚构历史写作。 日本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精彩故事!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艺伎回忆录》作者Arthur Golden、普利策奖得主Stacey Schiff、普利策奖传记类得主Megan Marshall 、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奖得主 Ruth Ozeki强力推荐。亚马逊四星好评,《纽约时报书评》、奥普拉杂志、《西雅图时报》《出版人周刊》好评推荐。
...................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这次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不仅是全面现代化的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处于时代的锐变中,武士家族的女孩们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她们又如何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景观?
1871年,明治政府开拓使选派5名女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5名女孩中最后只有3名留在美国学习。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都生长于传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她们寄宿于美国家庭,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下,几乎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典型的美国女学生。 10年后,她们学成归国,却发现自己已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在异质文化的融合和冲撞下,女孩们坚定信念,踽踽前行,立志为日本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这场女性教育的革命中: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
《武士的女儿》是国内首部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作者贾尼斯·P.二村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为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书写了一部精致而细腻的集体传记,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在这部读起来犹如小说的非虚构历史著作中,我们不仅得以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历程,更是通过个体的命运了解日本现代化初期,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以及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媒体推荐※
二村用其优美的文笔巧妙地编织出三位女孩迥异个性,犹如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
——Christopher Benfey, 《纽约书评》
《武士的女儿》的真实故事读起来如小说:三名女孩在命运的捉弄下离开故土,成为连接日本和美国的桥梁。作者以电影的笔触呈现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Arthur Golden,《艺伎回忆录》作者
你很难找到能够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在思想的小说家……二村做到了!在本书中,她通过三位少女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大时代的变迁,成功地构建起日本和美国文化的桥梁。
——Becky Krystal, 《华盛顿邮报》
二村实现了很多历史学家们无法企及的成就,她的这部作品得到了学术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的青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叙述了三位女性的传奇经历,展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日本社会的图景。
——Miriam Kingsberg,《洛杉矶书评》
关于三位非凡女性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敏锐地扑捉了现代社会中异质文化间的冲撞。《武士的女儿》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著作。
——Ruth Ozeki,《不存在的女孩》作者
通过历史与传记的迷人编织,作者讲述了日本面对现代化势不可挡浪潮中的生动故事——关于日本女性的教育和解放启蒙,独特而优雅。
——Kirkus Review
作者书写了一部精致细腻的集体传记。传记爱好者、对美国镀金时代或日本明治维新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艺伎回忆录》的书迷,将对其手手不释卷。
——Library Journal
作者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在这部关于日本内战后三位武士之女被送到美国的传记中,讲述了巾帼英雄的真实故事。
——Publisher Weekly
本书对于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的描述如同小说一般精彩,让人动容。
——Julia Pierpont,《奥普拉杂志》
读起来犹如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中,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转折。
——Elizabeth Bennett,《达拉斯早报》
本书记录了日本女性主义的萌芽,作者非凡的非虚构历史叙述技巧增强了整体的真实感。
——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窥见动荡年代的女性解放和历史滥觞
..... .............
※编辑推荐※
★ 本书是第一本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与一般的明治维新史所不同的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日本女性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明治维新这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中,日本女性既是受益者,地位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同时也是直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对女性这后一种角色,及其对明治和此后日本社会巨变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没有充分的考察。本书通过详实、生动、丰富的叙述填补了这一空白。
★ 东亚史学者数十年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档案资料、百余封书信的迷人编织,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诸多学林人物掌故轶事荟萃于此:伊藤博文曾用一点腌菜抚慰了小留学生们的神经;岩仓具视因害怕被美国民众围观而躲在酒店不肯出门;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的谭耀勋与这些日本留学生一同寄宿于美国家庭,并结下友谊;日本第一留美女性最后嫁给家族仇人,成为“鹿鸣馆之花”;津田塾大学的创始人津田梅子犀利批评其学生平冢雷鸟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日本小说家德富芦花的《不如归》竟扭曲了山川舍松的形象,作家于作品发表十九年后,才正式向读者及当事人公开道歉……一段段轶事串联起一部生动的明治维新名人录。
★ 可读性强,文笔生动,资料充实,出色的非虚构历史写作。 日本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精彩故事!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艺伎回忆录》作者Arthur Golden、普利策奖得主Stacey Schiff、普利策奖传记类得主Megan Marshall 、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奖得主 Ruth Ozeki强力推荐。亚马逊四星好评,《纽约时报书评》、奥普拉杂志、《西雅图时报》《出版人周刊》好评推荐。
...................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这次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不仅是全面现代化的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处于时代的锐变中,武士家族的女孩们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她们又如何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景观?
1871年,明治政府开拓使选派5名女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5名女孩中最后只有3名留在美国学习。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都生长于传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她们寄宿于美国家庭,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下,几乎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典型的美国女学生。 10年后,她们学成归国,却发现自己已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在异质文化的融合和冲撞下,女孩们坚定信念,踽踽前行,立志为日本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这场女性教育的革命中: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
《武士的女儿》是国内首部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作者贾尼斯·P.二村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为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书写了一部精致而细腻的集体传记,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在这部读起来犹如小说的非虚构历史著作中,我们不仅得以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历程,更是通过个体的命运了解日本现代化初期,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以及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媒体推荐※
二村用其优美的文笔巧妙地编织出三位女孩迥异个性,犹如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
——Christopher Benfey, 《纽约书评》
《武士的女儿》的真实故事读起来如小说:三名女孩在命运的捉弄下离开故土,成为连接日本和美国的桥梁。作者以电影的笔触呈现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Arthur Golden,《艺伎回忆录》作者
你很难找到能够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在思想的小说家……二村做到了!在本书中,她通过三位少女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大时代的变迁,成功地构建起日本和美国文化的桥梁。
——Becky Krystal, 《华盛顿邮报》
二村实现了很多历史学家们无法企及的成就,她的这部作品得到了学术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的青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叙述了三位女性的传奇经历,展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日本社会的图景。
——Miriam Kingsberg,《洛杉矶书评》
关于三位非凡女性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敏锐地扑捉了现代社会中异质文化间的冲撞。《武士的女儿》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著作。
——Ruth Ozeki,《不存在的女孩》作者
通过历史与传记的迷人编织,作者讲述了日本面对现代化势不可挡浪潮中的生动故事——关于日本女性的教育和解放启蒙,独特而优雅。
——Kirkus Review
作者书写了一部精致细腻的集体传记。传记爱好者、对美国镀金时代或日本明治维新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艺伎回忆录》的书迷,将对其手手不释卷。
——Library Journal
作者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在这部关于日本内战后三位武士之女被送到美国的传记中,讲述了巾帼英雄的真实故事。
——Publisher Weekly
本书对于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的描述如同小说一般精彩,让人动容。
——Julia Pierpont,《奥普拉杂志》
读起来犹如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中,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转折。
——Elizabeth Bennett,《达拉斯早报》
本书记录了日本女性主义的萌芽,作者非凡的非虚构历史叙述技巧增强了整体的真实感。
——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全二册) 豆瓣
作者:
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8
- 3
1.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蛰伏多年匠心之作
2.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刷新你的常识认知
3.四色印刷,全彩配图,一段历史与审美的奇幻历程
4.语言通俗,故事生动,一场古典与现代的灵魂碰撞
5.史上稀奇古怪、趣味十足的事情真相,处处都是意想不到
6.刨根问底,探究万事的来龙去脉,一部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与古人谈谈衣食住行,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身边的点滴都有一段悠长的故事。
2.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刷新你的常识认知
3.四色印刷,全彩配图,一段历史与审美的奇幻历程
4.语言通俗,故事生动,一场古典与现代的灵魂碰撞
5.史上稀奇古怪、趣味十足的事情真相,处处都是意想不到
6.刨根问底,探究万事的来龙去脉,一部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与古人谈谈衣食住行,一部东方生活的极简历史,身边的点滴都有一段悠长的故事。
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 豆瓣
平安朝の生活と文学
8.5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池田龟鉴
译者:
玖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5
平安朝宫廷女性生活百科全书
《源氏物语》专家写给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为读者展开宁静而幽娴、朦胧而深邃的平安文学画卷
◎ 编辑推荐
☆ 平安时代宫廷女性生活的百科全书
☆ “平安文学的视角,毋宁说就是女性的视角。”一千年前宫廷女性的文学记忆,塑造了我们对平安朝的历史想象。
☆ 著名平安文学学者池田龟鉴通过搜罗整理物语文学原著,为读者搭建宫廷女性生活的模型,还原历史建筑、器物、风俗乃至观念,使读者与平安时代建立更为真实可感的联系。
一千多年前的日本都城平安京有怎样的规划?皇宫又是如何布局?
“罗生门”在古时是怎样的地方?
宫廷女性一生中会经历哪些仪式?
清少纳言对职业女性有何见解?
宫廷之中流行怎样的妆容和发型?
紫式部因何获得绰号?
如何逃避噩梦所预兆的命运?
……
◎ 内容简介
平安时代是日本从八世纪末桓武天皇定都平安京(即现在的京都)到十二世纪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为止的历史时期,是日本古典文学到达顶峰的时期。本书堪称“平安时代女性生活百科全书”,从城市结构、后宫制度、宫廷住所、社会活动、习俗、饮食、器物、婚姻、生育、教育、美容、疾病和医疗、美学观点、信仰等角度,揭示了平安时代宫廷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池田龟鉴专攻平安时代文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他搜索浩繁的文学典籍,通过对古典文学原著的丰富征引,将平安时代文学中的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
《源氏物语》专家写给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为读者展开宁静而幽娴、朦胧而深邃的平安文学画卷
◎ 编辑推荐
☆ 平安时代宫廷女性生活的百科全书
☆ “平安文学的视角,毋宁说就是女性的视角。”一千年前宫廷女性的文学记忆,塑造了我们对平安朝的历史想象。
☆ 著名平安文学学者池田龟鉴通过搜罗整理物语文学原著,为读者搭建宫廷女性生活的模型,还原历史建筑、器物、风俗乃至观念,使读者与平安时代建立更为真实可感的联系。
一千多年前的日本都城平安京有怎样的规划?皇宫又是如何布局?
“罗生门”在古时是怎样的地方?
宫廷女性一生中会经历哪些仪式?
清少纳言对职业女性有何见解?
宫廷之中流行怎样的妆容和发型?
紫式部因何获得绰号?
如何逃避噩梦所预兆的命运?
……
◎ 内容简介
平安时代是日本从八世纪末桓武天皇定都平安京(即现在的京都)到十二世纪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为止的历史时期,是日本古典文学到达顶峰的时期。本书堪称“平安时代女性生活百科全书”,从城市结构、后宫制度、宫廷住所、社会活动、习俗、饮食、器物、婚姻、生育、教育、美容、疾病和医疗、美学观点、信仰等角度,揭示了平安时代宫廷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池田龟鉴专攻平安时代文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他搜索浩繁的文学典籍,通过对古典文学原著的丰富征引,将平安时代文学中的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
名侦探的守则 豆瓣
名探偵の掟
6.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东野圭吾
《白夜行》让我们认识冷峻的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让我们认识温情的东野圭吾,《名侦探的守则》让我们认识犀利幽默的东野圭吾
我黑起人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我想要读者大吃一惊,才无视所有小说的套路。——东野圭吾
------------------------------------------------------------------------------
天下一大五郎:为数不多胆敢自称“名侦探”的外行侦探,皱巴巴的西装、乱蓬蓬的头发、圆框眼镜和破旧手杖是他的标志。~(@^_^@)~
大河原警部:无条件为外行侦探捧场的糊涂警部,自我感觉“非常棒”,实际上没有侦破过一件像样的案子。╮(╯_╰)╭
------------------------------------------------------------------------------
我已经为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当了很多年配角,天底下没有比这更辛苦的工作了。
“各位,请允许我来说明这次事件的真相。”名侦探天下一展开推理,用手杖指着其中一个人:“凶手就是你。”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
我正要给天下一捧场,却突然接到消息,验尸结果表明死者是意外身亡,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凶手!哎呀,这下可不妙了。但是主角天下一已经指出了凶手,身为配角警察的我,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白夜行》让我们认识冷峻的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让我们认识温情的东野圭吾,《名侦探的守则》让我们认识犀利幽默的东野圭吾
我黑起人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我想要读者大吃一惊,才无视所有小说的套路。——东野圭吾
------------------------------------------------------------------------------
天下一大五郎:为数不多胆敢自称“名侦探”的外行侦探,皱巴巴的西装、乱蓬蓬的头发、圆框眼镜和破旧手杖是他的标志。~(@^_^@)~
大河原警部:无条件为外行侦探捧场的糊涂警部,自我感觉“非常棒”,实际上没有侦破过一件像样的案子。╮(╯_╰)╭
------------------------------------------------------------------------------
我已经为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当了很多年配角,天底下没有比这更辛苦的工作了。
“各位,请允许我来说明这次事件的真相。”名侦探天下一展开推理,用手杖指着其中一个人:“凶手就是你。”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
我正要给天下一捧场,却突然接到消息,验尸结果表明死者是意外身亡,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凶手!哎呀,这下可不妙了。但是主角天下一已经指出了凶手,身为配角警察的我,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日本人的画像 豆瓣
作者:
李长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7
观察深刻、论点精辟,各种典故信手拈来;随性冲淡,幽默诙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本带领读者领略日本历史、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轻松读物。
.
古代文化是从中国拿来的,近代以后的文化是从欧美拿来的,那么,日本文化是什么?日本人是什么?
.
这“令和”年号令一些中国人颇为兴奋,因为他们上网一查,到底逃不出中国古籍,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文化简直是如来佛的手掌。
.
日本人喜爱日本论,简直是活在日本论当中。不仅喜爱自画像,而且喜爱别人给他们画的像,无论画得美,画得丑。不仅多事之秋大谈日本论,盛世也大谈日本论。这倒像《菊与刀》那本书(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说的,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眼光。
.
日本要自立于民族之林,乃至跻身于列强之间,本无可厚非,但是以侵略扩张为立足之本,他们眼盯着的,对于朝鲜、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只能是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似乎这乌云现今也未见消散。
.
日本的漫画、动画片以及影视内装了很多中国文化,特别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两部古典文学,这也是我们感到亲切、易于接受的奥秘所在。
.
古代文化是从中国拿来的,近代以后的文化是从欧美拿来的,那么,日本文化是什么?日本人是什么?
.
这“令和”年号令一些中国人颇为兴奋,因为他们上网一查,到底逃不出中国古籍,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文化简直是如来佛的手掌。
.
日本人喜爱日本论,简直是活在日本论当中。不仅喜爱自画像,而且喜爱别人给他们画的像,无论画得美,画得丑。不仅多事之秋大谈日本论,盛世也大谈日本论。这倒像《菊与刀》那本书(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说的,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眼光。
.
日本要自立于民族之林,乃至跻身于列强之间,本无可厚非,但是以侵略扩张为立足之本,他们眼盯着的,对于朝鲜、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只能是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似乎这乌云现今也未见消散。
.
日本的漫画、动画片以及影视内装了很多中国文化,特别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两部古典文学,这也是我们感到亲切、易于接受的奥秘所在。
工作漂流 豆瓣
仕事漂流——就職氷河期世代の「働き方」
7.1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稻泉连
译者:
窦心浩
/
谭婉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7
“这个行业真的适合我吗?”
“保持现状似乎就是在走下坡路……”
“选择越来越少,我还能做什么?”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终身雇用制和论资排辈的时代走向终结,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双向选择带来的是自由,也是压力。这一时期之后进入职场的日本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曾经,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稳定的人生;如今,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跳槽,创业,出国深造……三十岁上下, 换跑道似乎还不太迟。年轻人以不断改变对抗不安,在职场中漂流不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可究竟如何改变,该漂向何方?
8位日本年轻人的职场故事
8场“迷惘一代”的生命漂流
向感叹“不懂年轻人”的经营者,以及教育学界的诸位推荐这本书。《工作漂流》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失落的一代所经历的“工作现场的现实”。
——中原淳(东京大学副教授)
读完之后,深感沉闷。……有人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懒散。但是,在我国的未来景象和经济状态尚不明朗的现在,这些年轻人已察觉到了切肤的危机感,这种感受为现下许多人所共有,超越年龄和就业问题,并不是能随意抛在一边的“他人之事”。
——四之原恒宪(《朝日新闻》记者,原朝日新闻社编辑委员)
“保持现状似乎就是在走下坡路……”
“选择越来越少,我还能做什么?”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终身雇用制和论资排辈的时代走向终结,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双向选择带来的是自由,也是压力。这一时期之后进入职场的日本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曾经,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稳定的人生;如今,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跳槽,创业,出国深造……三十岁上下, 换跑道似乎还不太迟。年轻人以不断改变对抗不安,在职场中漂流不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可究竟如何改变,该漂向何方?
8位日本年轻人的职场故事
8场“迷惘一代”的生命漂流
向感叹“不懂年轻人”的经营者,以及教育学界的诸位推荐这本书。《工作漂流》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失落的一代所经历的“工作现场的现实”。
——中原淳(东京大学副教授)
读完之后,深感沉闷。……有人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懒散。但是,在我国的未来景象和经济状态尚不明朗的现在,这些年轻人已察觉到了切肤的危机感,这种感受为现下许多人所共有,超越年龄和就业问题,并不是能随意抛在一边的“他人之事”。
——四之原恒宪(《朝日新闻》记者,原朝日新闻社编辑委员)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豆瓣
それでも、日本人は「戦争」を選んだ
8.0 (48 个评分)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9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前沿之作、畅销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直到二战战败,日本人缘何一次次走向战争?上至世界顶尖的优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通过层层推进的多维分析,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当时日本为政者和国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势、为何每一次都最终选择了战争。在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历史是如何推进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从更多元的视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几次改变国运的战争。
巨浪下的小学 豆瓣
Ghosts of the Tsunami: Death and Life in Japan’s Disaster Zone
8.4 (78 个评分)
作者:
[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译者:
尹楠
文汇出版社
2019
- 10
☆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 社科·纪实类 第一名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有可能》角逐,因“新闻性和文学性高度结合”获福里奥文学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这场大地震致使1.8万人遇难,只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不幸身亡,但其中竟有74个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为什么在全境其他学校都获救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学校没有幸免于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
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隐现着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在作者令人紧张和震撼的字句之间,游荡着一个幽灵,提醒我们:在日本富有秩序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
长期担任伦敦时报驻东京记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广受尊敬,他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并且明智地选择退后一步,思考故事的本质。——《纽约书评》
很难想象有人能以如此洞察力讲述这一巨大悲痛及其骇人的经过。这本书将与约翰·赫西的《广岛》一同成为灾难新闻写作的经典。——《卫报》
在一张由细节编织的精密之网中,劳埃德·帕里将灾难的分析解剖与小说家的灵巧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本书记录下了大自然不可估量之力与我们可悲的缺陷。——《日本时报》
一本纯粹、心碎的真与美之书。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我宁愿少写四部小说。——吉姆·克雷斯,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有可能》角逐,因“新闻性和文学性高度结合”获福里奥文学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这场大地震致使1.8万人遇难,只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不幸身亡,但其中竟有74个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为什么在全境其他学校都获救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学校没有幸免于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
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隐现着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在作者令人紧张和震撼的字句之间,游荡着一个幽灵,提醒我们:在日本富有秩序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
长期担任伦敦时报驻东京记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广受尊敬,他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并且明智地选择退后一步,思考故事的本质。——《纽约书评》
很难想象有人能以如此洞察力讲述这一巨大悲痛及其骇人的经过。这本书将与约翰·赫西的《广岛》一同成为灾难新闻写作的经典。——《卫报》
在一张由细节编织的精密之网中,劳埃德·帕里将灾难的分析解剖与小说家的灵巧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本书记录下了大自然不可估量之力与我们可悲的缺陷。——《日本时报》
一本纯粹、心碎的真与美之书。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我宁愿少写四部小说。——吉姆·克雷斯,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拥抱战败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Embracing Defeat : Japan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9.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W·道尔
译者:
胡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本书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后的日本的杰出研究。书中大量引用日文材料,并有数十幅精心挑选的档案照片。它是关于长达六年之久的美国对日占领最完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而这一占领对日本社会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描述了占领期间日本的转变。作者对该时期日本流行文化——歌曲、杂志、广告甚至笑话——的分析极为精彩。作者被称为“美国关于太平洋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了西方与东方、胜利者与战败者之间丰富而激烈的相互作用,涉及的层面从操纵裕仁天皇的命运到各阶层的男男女女的希望与恐惧。这本书已经被认为是这个领域内基准性的研究成果。
东方历史评论(第6辑)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主编
/
刘柠 客座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2
《东方历史评论(第6辑)》以中日关系为主轴,作者阵容强大,涵盖葛兆光(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辻康吾(日本独协大学教授)、约翰•道尔(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牛津大学教授)、唐纳德•金(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入江昭(哈佛大学教授)、矢吹晋(横滨大学名誉教授)、家近亮子(日本敬爱大学教授)、刘柠(日本研究专家)等知名学者和作家,梳理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学乃至东洋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日本学,或介绍相关领域的学者及著作。访谈栏目收入对作家张大春关于他的新作《大唐李白》的采访;影像栏目收入摄影师北野谦的风景观念摄影;书评栏目收入路易斯•梅南对《到芬兰车站》的评论、與那霸润为内藤湖南旧籍重刊撰写的导读后记等。
黄昏清兵卫 豆瓣
たそがれ清兵衛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 藤泽周平
译者:
李长声
译林出版社
2018
- 8
藤泽周平最负盛名短篇集,八位另类剑客——黄昏清兵卫、生瓜与右门、马屁精甚内、爱忘事的万六、不说话的弥助、咋咋呼呼的半平、壁上观与次郎、叫花子助八——其名不雅,其貌不扬,但身怀绝技,暗藏山水。藩国大事他们无心参与,家中小事才是心之所系,买菜做饭、照顾病妻甚至大于名利的诱惑、高于主君的命令。八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平静而有力的文笔,将人们习以为常的英雄形象悄然颠覆,让传统社会推崇的“立身出世、大义名分”的价值观彻底逆转。名导山田洋次改编同名电影,斩获数十项大奖。“文化知日第一人”李长声熨帖译文全新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