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豆瓣
作者: (日) 中野京子 译者: 王健波 2018 - 4
本书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又一部精彩作品。《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精选了23幅美术作品,每一幅画,都是改变画家人生、定格命运转折的那一瞬间——热恋情侣难以自已的爱情,英雄人物的纠葛和永无休止的战争,享尽荣华的人物走上的截然不同的道路……无论是画中人,还是 画家自己,都共同上演了一出命运的大戏!
了解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和画家的境遇,才会对绘画有更深的理解,提升鉴赏的乐趣。天方夜谭的跌宕命运,一瞬间的转折……疯狂之后会怎样!?中野京子对人类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的文笔,让直击人心的剧情更为震撼。
--------
中野京子作品:
“胆小别看画”系列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
---
“名画之谜”系列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
---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上)》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下)》
《桥的故事》
《初见卢浮宫》
《画框里的男人装》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王朝物语》
----
【编辑推荐】
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精选23幅美术作品,每一幅,竟都是改变画家人生、定格画中人命运转折的那一瞬间!热恋情侣难以自已的爱情,英雄们的纠葛和永无休止的战争,一个个轮回的开始……疯狂之后会怎样!?
----
▶中野京子是谁?
——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学院派背景的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同时,中野京子还活跃日本多档艺术类电视节目中,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在讲什么?
——《倒竖拇指》里蕴含的罗马帝国的荣光与邪恶、让人一见难忘的《呐喊》、标志着风景画诞生的《米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布罗纳血淋淋的《自画像》……23幅作品,记录了画家与画中人命运转折的瞬间!
----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有多好看?
——你可曾想到王室时髦婚姻背后的没落?你可曾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现实翻版,被画家安格尔和谢弗定格在了悲剧的那一刻?一切都不知是意外,还是宿命……学院派作家中野京子将为你揭开名画背后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为什么值得拥有?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具收藏价值。了解了画中人物的故事和画家的境遇,再逛美术馆时,你将有不一样的感受!
花之忠臣藏 豆瓣
花の忠臣蔵
作者: [日]野口武彦 译者: 张秀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0
“忠臣藏”是日本传统戏剧中堪称“国民神话”的著名剧目。日本史上的复仇故事不胜枚举,为何“忠臣藏”独受青睐?作为其原型的赤穗事件究竟如何发生、如何结束,又为何会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赤穗四十七士”忍辱负重,以杀入吉良府的惊天壮举践行了武士道精神,留下了日本精神史上一声响亮而悠远的回响。
2020年4月19日 已读
除去里面有些滥竽充数的货币关系之外,差不多把忠臣藏的故事还原成了历史的本质,这个最受日本欢迎的民间故事的总导演只能是幕府,当然在所谓的47义士里除了人性的光辉之外,还有被忽略掉的人性之恶,这才是整个历史故事的本源。
历史 历史文化 日本 日本史 甲骨文
妻子们的思秋期 豆瓣 Goodreads
妻たちの思秋期
7.7 (72 个评分) 作者: [日]斋藤茂男 译者: 高璐璐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
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书是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出版后跃居当年畅销书第一名,并长期居于畅销书榜首,后被岩波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
2020年4月21日 已读
本书叙述的我倒觉得是所有婚姻的真相,无非是在各个社会以及各个阶段的暴露的内容不同罢了,有钱也好无钱也罢,经济环境的好坏都只是婚姻真相的背景板,人一个人活着都是苦的,何况是两个人呢?
女性 日本 日本文化 日本纪实 社会
饱食穷民 豆瓣 Goodreads
飽食窮民
8.1 (147 个评分) 作者: [日] 斋藤茂男 译者: 王晓夏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泡沫经济年代的日本社会,宛如梦幻泡影一样变化无常,又像断梗浮萍一样飘忽不定,到处充斥着不安的色彩。
被眼前的欲望迷住双眼而深陷连环债务不能自拔的他们,
在IT革命的洗礼中被机器同化的他们,
在食欲和失衡的内心世界间痛苦挣扎的他们……
每个人都在成功强迫症的驱动下随波逐流、筋疲力尽。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漂泊于饱食时代的新穷困人群,将会走向何方?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本书记载了这样一群“饱食穷民”的故事,他们中有因自我迷失而参加心理咨询团体寻求慰籍的OL、难耐超负荷的工作节奏而人间蒸发的金融从业者、背负贫穷家庭期待而在东京打拼的保险销售者、为了不落人后的生活水准被贷款消费逼入窘境的夫妇……一边是超饱和、让人身心临近崩溃的工作状态,一边是同侪压力和鼓吹消费的宣传导向下的过度购买,表面的经济繁荣背后日本人的阴影,害怕竞争失败而跌入底层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埋藏在每个“饱食穷民”心中,也预告了即将到来的泡沫经济崩溃的危机。
本书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
2020年4月28日 已读
不是隔岸观火,简直就是身边的故事。
人都带着面具在扮演一个自己不想扮演的人,难免人格都会异化,在不断被考核被点评的经济活动中,人没有点毛病如何才能找到安全感?
经济是生活的基础,而非生活的全部和目的。经济好,百姓苦,经济差,百姓苦啊!
文化 日本 消费 社会 社会学
漫长的战败 Goodreads 豆瓣
The Long Defeat: Cultural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Japan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桥本明子 译者: 李鹏程 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7 其它标题: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战争中的杀人者,是英雄,魔鬼,抑或一个普通人?
士兵在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中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
宣传战争记忆的过程中,政府、传媒、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因由?
本书致力于探究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与形塑的过程,围绕“记忆的叙述”,力图揭示出日本战败后创伤记忆的生产和再生产。作者以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了访谈、教科书、影像分析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政治权力、媒体、个体叙述等在战败文化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对日本在战后数十年间处 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孙歌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如何认识战争的历史,这本书是必读之作。它广泛调查了日本的战争记忆,并进行理论性分析。作者既有对日本的深切理解,又有国际化视角。她通过踏实的调查和理论性的分析揭示出这一点,寻求道德的回归。读者从中能够学到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
——小熊英二
2020年5月28日 已读
内容比较偏学术方向,名词拽的比较多,差不多算比较中立和客观的分析了战后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形成,不过和名著《拥抱战败》相比,明显的占有的材料太少,事例太少,主观的判断和分析太多,如果真的是学术论文的话,又觉的内容有些水,当普通读物的话,则又太难读太无趣了。
历史 战争 文化 日本 日本史
晋武帝司马炎 豆瓣
西晉の武帝 司馬炎
7.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福原启郎 译者: 陆帅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本书以司马炎为基点,上溯其祖、父两代,下延其子、孙两代,以河内司马氏五代人的事迹为主轴,生动描述了曹魏、西晋时代的政治变迁与社会风貌。前半部分以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的活动为中心,叙述了汉末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司马氏篡魏、西晋统一、司马攸出镇等主要政治事件及其意义。后半部分,以发生于晋惠帝、怀帝、愍帝时代的贾后专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等事件为线索,叙述了西晋王朝逐渐崩溃的过程。最后,本书考察了西晋王朝统一、灭亡过程中的内在动因,揭示了西晋王朝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中的位置。
2020年5月31日 已读
书名虽为司马炎,但其内容其实记述了从司马懿开始到西晋结束的全部历史,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都包括其中,过程梳理的很清楚,不仅历史故事,其历史观点也把这段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总结的很好,非常值得一般读者阅读,读后颇有收获以及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历史 中国史 历史 政治史 日本
日本的世界观 豆瓣
Japan and Its World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乌斯·詹森 译者: 柳立言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2
《剑桥日本史》主编凝练之作,三个人物串起日本两百年变化
★ 日本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它如何行动——日本在近代以及现代的迅速转身,背后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转变。18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中国的巨大影子中转身,瞥见兰学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光;19世纪70年代,他们派出一波波官员、学生,学习欧美的制度、技术与经验,并努力将日本建设为西方式强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领袖;20世纪70年代,在二战的挫折后,日本转身变成经济强国,此后却似乎迷失了方向。
★ 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的大转向——一位日本的中医突然想去亲自看解剖结果,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最终带来整个日本学习西方的风暴;一位跟随使团出行的秘书欣喜于国家最终成为欧美列强中的一员,却因为论文对天皇不敬而失去职位;一位记者往来欧美、中国与日本,谋求合作,却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暴行。詹森用三个不那么显赫的人物,串起了日本近现代的剧变。
★ 《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凝练之作,了解近代日本的应读之书——詹森选择三个人物,以三场演讲的形式凝练地讲述日本两百年的变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真正的大家小书。
★ 图片中的日本近现代史——精选四十余幅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从石器时代器物,到2017年安倍访美,形象讲述出日本两百年的转变。
2020年6月2日 已读
理想国里的骗钱的玩意儿,1970年代的演讲内容,不知道对40多年后的人有什么意义?
唯一的本书的优点是,编辑加了很多的不常见的照片,略有观赏价值。
历史 思想史 文化 日本 日本史
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 第一卷) 豆瓣
日本社会の誕生―日本の歴史【1】
6.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村武彦 译者: 刘小珊 / 陈访泽 新星出版社 2020 - 5
★内容介绍
“日本”的国号是何时诞生的?“日出处天子”时候的日本就是现在的日本吗?我们熟知的大伴氏、物部氏、苏我氏与臣姓、连姓的氏族制度源于何时?为什么日本起初多女天皇?
本卷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是一本基于现代考古学前沿成果而推出的全新版“日本”前史。探究“日本人”的祖先究竟何时、自何处来到日本列岛,日本的稻作起源,以及关于邪马台国的最新学说,等等。为我们还原了日本本初的风貌。
------------------------------------------------
◎了解日本史的入门读物。本书是日本面向青年读者的普及型读物,论述晓畅,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
◎成套的日本通史在国内的译介很少见,况且是由日本人自己书写、日本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岩波日本史》。对于想全面了解日本历史的读者,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日本前史”的考察与探究。我们所习称的“日本”国号诞生于何时?日本社会的原始景象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出现了多位女天皇?吉村武彦着力于探明日本社会的“基层”,还原日本起初的形态。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别样的“日本前史”。世人多熟悉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的神话,但在《古事纪》和《日本书纪》之外,还有鲜活的考古发掘成果。本书即从考古资料入手,对日本社会的原初予以考察和探究。
作为“岩波日本史”第一卷,还原了日本最初的历史。
中文版特别收入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撰写的“岩波日本史”总序。
2020年6月9日 已读
看了一本,准备的来讲,除了中国历史里记载的倭国的只言片语之外,日本的历史差不多就是一片空白,还有很多不能称之为信史的传说,即使这样,也能考证出在我国五胡乱华事情,日本就已经开始惦记朝鲜半岛了,真的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几千年后终于被占据了。
历史 日本 日本史
不平等的尸体 豆瓣
死体格差:解剖台の上の「声なき声」より
6.9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西尾元 译者: 马佳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1
现役法医从业20年实录
死亡是不平等的 尸体也分等级
——————————————
解剖台上的遗体残留着生前的信息,
记录了人们活着时的生活。
被裁员后存款见底,在公寓里冻死的中年男子;独居家中,中暑而亡的老太太;帮助老年痴呆的妻子入浴,却意外溺毙……
与刑侦故事中描述的有所不同,现实中的法医追求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死亡的真相”;他们所面对的许多非正常死亡虽非谋杀,却是残酷的现实。
解剖台上,一具具冰凉的遗体,诉说着生活在日本的人们无声的苦痛与悲哀,于死亡之中见证生的无奈。
2020年11月22日 已读
文不对题,原日文题目跟内容也是有不小的距离,估计书商是为了套用“格差社会”而弄了个这么个耸人听闻是题目。另外,作者提到的尼崎市,位于京阪神地区的工业中心,绝非什么荒凉经济落后的地区,而即使如此穷人都如此的凄凉,其他偏远地区则更可想而知了。
日本 法医学 社会学 纪实 译文纪实
平成史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日]保阪正康 译者: 黄立俊 东方出版中心 2020
平成初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此后长期的经济停滞给这个时代投下阴影。然而,仅用“停滞”和“闭塞”就能讲清楚平成史吗?
政治为何发生了劣化?灾害对日本国民造成了怎样深层次的影响?“菊池宽奖”获得者保阪正康在本书中直面历史,深度分析“平成”与“昭和”的内在关联,解读平成时代的深层结构。
2020年12月24日 已读
很难讲是原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者的问题,内容蜻蜓点水,结构逻辑性差,文字干涩难读,绕来绕去也没有说出来个啥东西来,简直就是浪费了太多无辜的纸张。
历史 日本 日本史
中国化的日本 豆瓣
中国化する日本
作者: [日] 與那霸润 译者: 何晓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4
“日本化”曾是代表日本制造业水平高超的标志性词汇,是指美欧陷于疲态的制造业竞相采用日本式品质管理方法来生产经营。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长期停滞,“日本化”的意义已改变,完全成了消极意义的词汇。而“中国化”一词近来广为人们热议。
10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当时中国早已设立相当于高级公务员考试的科举制度,不能世袭权势地位的国民可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地位和权力。市场经济渗透整个社会,人们不再受到土地和职业限制,官员也被派往外地。尽管皇帝独揽大权,经济活动却是自由的。从这点看,这种体制确实与如今中国的统治体系很相似。
日本从隋唐起效仿中国统治体系。到了宋代,日本开始采用与此对立的贵族世袭制度,由“中国化”变成“江户时代化”———按家族世袭来固定身份,居住地也受到限制。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虽一度采用“中国化”,但最终回到“江户时代化”体制。
当今,世界已开始“中国化”,既得利益群体将被触动,最终国家统治也不再依赖坚守自身利益的地方团体。如今,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提出建议,要推翻日本“江户时代化”的僵化体系,推行“中国化”体制。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放弃目前消极的“日本化”而走“中国化”道路呢?
2021年2月11日 已读
在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基础上对日本史VS中国史的对比研究,与其是说中国,不如更多的在讲日本社会的本质,还是有醍醐灌顶之感,日本社会的确是处于一个更长期的江户村落化的社会环境里,其外在可能西洋,但骨子里还是江户,这一点应该是本书作者的伟大论述。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卡姆的脱口秀,时常就突然就亢奋起来了,一查资料,果然作者也双向情感障碍了。
历史 文化 日本 日本文化 日本研究
暴走军国 豆瓣
7.6 (16 个评分) 作者: 沙青青 东方出版中心 2018 - 5
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如何走向战争,又如何记忆战争?
甲午战争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快车道,乃至最终“暴走”。
“战争”成为近代日本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最沉重的关键词。
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挖掘,结合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来呈现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二二六政变、侵华战争及日本无条件投降等历史片段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以既有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辅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解说,进而为读者揭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当代日本人的战争记忆又是如何被形塑的。
2021年2月16日 已读
学术和通俗之间的读物,但说学术有些浅,说通俗又有些深,终究还是作者占有的资料不够,消化的不多,篇幅又有限,造成了现在这种的尴尬局面,不上不下的很难受。另外,前言是徐静波写的,真丢不起这人。
中国 历史 历史学 历史文化 日本
案山子闲话 豆瓣
作者: 李长声 花城出版社 2021 - 1
本书是“文化知日派”代表作家李长声全新散文随笔集。李长声别具匠心,跳出寻常国人看日本的角度,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诠释日本生活美学里的真相,解读芭蕉俳句与文采风流,消解轻薄的文化误解。
李长声先生的文化随笔上承周作人等近代作家“知识散文”的特点,有独立的眼光,有敏锐的洞察,有博览群书的底蕴,有不觉莞尔的幽默,散澹中见学识、见才情。他写日本生活上的细节,写读书、清酒、赏花、饮食;写日本的名人,写松尾芭蕉、村上春树、野间清治,还有一众哲学家、文学家、文化学家。文字由表及里,深入到日本社会与文化的里子,描绘出它的脉络,点出日本文化中不可言说的妙处和痛处,余韵无穷,遂闲话不仅仅是闲话,而是一种风流淌溢。
李长声随笔之佳妙,正似推开一扇门,让人直接进入日本文化脉络,满目皆绿,触手得趣。—— 资深出版人 傅月庵
2021年2月19日 已读
案山子的意思是稻草人,也有傀儡的含义。这本书,是老李最新的随笔集,俺是估计老李这么多年,写关于日本文化的随笔写太多了,都没啥可写的了,这本书读起来真是没新意,没意思。
文化 日本 李长声 随笔集
日本武士史 豆瓣 Goodreads
武士の日本史
8.5 (6 个评分) 作者: [日]高桥昌明 译者: 黄霄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9
★ 日本学界“武士论”di一人高桥昌明倾力之作
★ 一部以武士为切入点的日本通史
★ 颠覆流传已久的众多武士“常识”,揭露真正的武士形象
【内容简介】
身披铠甲,纵马沙场,挥刀斩敌,勇猛果敢,始终以武士道为行动宗旨,誓死效忠主君——这样的武士形象是否符合史实?日本真的自古便是“武士之国”吗?《日本武士史》不仅勾勒了武士从诞生之初直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而且展现了丰富细节:江户时代奇特的丁髻发型,日本刀的锻造和变迁,铠甲的繁复构造及其作用,弓马之战的实际情况,武士切腹的理由和影响,近代国家对武士道的歪曲和利用,等等。
日本武士研究权威高桥昌明蓄力多年,用这部作品颠覆了有关武士的众多“常识”,揭示了真正的武士形象。武士是绝大多数对日本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必定知道的话题。武士道及其相关的思想史,是日本前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让中国的读者看到一部以武士为切入点的日本通史。
2021年2月26日 已读
对日本武士的去魅之作,所谓武士道也只是近100多年的产物,其综合了西方对骑士等相关的概念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欺骗自我升华的道德观,进而被军国主义所利用,造成了一个现代观念里的人造道德标准,最终还是被所创造的怪物反噬。
历史 历史文化 日本 日本史
遣唐使 豆瓣
遣唐使
作者: [日]东野治之 译者: 王媛 2020 - 11
继日本历史学家森克己于1955年出版的《遣唐使》后,还没有面向一般读者、以遣唐使为主题的书籍。东野治之的这一著作是对该领域研究的全新总结,不仅再度探讨有关遣唐使的“常识”,也纠正了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旧有错误观念。此外,还介绍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使团成员,以及解答遣唐使到底“拿走”了什么。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段曾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大放异彩的时期,究竟具有何种魅力?一切都能在书中找到。
2021年2月28日 已读
太过于无趣,基本上就是篇学术论文,实在不适合作为一般的读物出版,啃下来也是味同嚼蜡,与生活无益处。
中国 历史 日本 日本史 读库
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 豆瓣 Goodreads
陰謀の日本中世史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吴座勇一 译者: 姬晓鹏 后浪丨广东旅游出版社 2020 - 10
以阴谋串联起的日本中世史,再现一个阴谋丛生的古代日本
揭开本能寺之变等重大事件背后的真相
◎ 编辑推荐
☆中央公论新社2019年新书大奖第3位
☆《应仁之乱》作者又一力作,构思三年而成,再度火爆日本。出版4日销量突破40,000册,3个月销量突破110,000册。《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周刊朝日》《周刊文春》《周刊现代》《京都新闻朝刊》《日刊工业新闻》《书的旅人》等各大报刊竞相报道
☆人人都爱阴谋论,将阴谋的来龙去脉剖析得异彩纷呈的书,更是被誉为“如同优秀的推理小说一般”。但这些阴谋真的发生过吗?看似合理的阴谋论真的解开了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历史谜题吗?日本新锐历史学者吴座勇一逐一分析了与日本中世史上的著名事件,包括保元之乱、平治之乱、源平合战、建武新政、观应扰乱、应仁之乱、本能寺之变、关原合战等相关的阴谋与阴谋论,道出阴谋背后的隐情与真相
☆如何有理有据地反驳阴谋论?本书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归纳出“阴谋论法则”,帮助信息化时代的读者避坑防骗
◎ 内容简介
本能寺之变有幕后黑手?关原合战是德川家康精心策划的阴谋?室町幕府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是阴谋家?有“战神”美誉的源义经是阴谋的牺牲者?日本新锐历史学者吴座勇一从史料出发,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日本中世史上最精彩、最重要的事件,如源平合战、本能寺之变、关原合战等的来龙去脉,并利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抽丝剥茧,正本清源,深入批判了与这些事件相关的种种阴谋论。本书既可以被当作日本中世史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思维训练书,帮助读者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 媒体推荐
历史铭刻于过去与现在的复杂运作之中,从不简单。文献作为“胜利者的书写”,虚构之处甚多。不过,借助历史学的实证方法,增强对阴谋论的抵抗力,便可整理、分析中世的历史,从而戳破种种阴谋论。这对当今的信息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日本众议院议员、前国土交通大臣 太田昭宏
阅读此书,能够体会到在法庭上揭开真相过程中的爽快感。—— 社会学家 大泽真幸
本书试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批驳流行的阴谋论。作者强调了用阴谋论解释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危险。但是,这种危险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都有人在不经查证的情况下相信阴谋论。—— 历史学家 矶田道史
2021年3月9日 已读
如果你高度的占有了日本史的资料,本书很有可读性,如果不是,那本书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不过作者提出为什么大家都爱阴谋论的观点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因为首先是简单明快容易懂,其次是所谓掌握历史真相的优越感。
历史 历史文化 日本 日本史
三岛由纪夫传 豆瓣
Mishima:A Biography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内森 译者: 常永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
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
——————————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约翰•内森,
六次与三岛遗孀长谈,采访三岛的父母及故交,
为这位曾经的“朋友”著书立传。
——————————
我认识三岛是在19 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
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
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摘自本书作者前言
——————————
三岛由纪夫“ 总是想证实自己的存在,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内森完成了这件难乎其难的工作,把三岛其人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芝加哥太阳时报》
2021年3月20日 已读
作者翻译过三岛的作品,也和三岛密切的接触过,但这本传记写的不好,不好的原因恐怕在于作者对三岛这个人缺乏客观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走进三岛的内心,一切都太过于浮于表面,不如作者的另一本书《无约束的日本》写的好。
三島由紀夫 传记 日本 美国
官僚们的夏天 豆瓣
官僚たちの夏
作者: 城山三郎 译者: 解放军某部 共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在六十年代迎来复苏和发展的新契机。作为全国经济指导部门的通商产业省,有一批以“无定时、无定量”为目标工作的精英官僚。《官僚们的夏天》描述的正是以风越信吾为首的精英官僚为争取民族产业振兴与其他省部、省内“通商派”激烈斗争以及省内人事争论的故事。
本部小说曾两度改编为电视剧。
2021年5月7日 已读
日本主旋律作品,描述了三名符合中国优秀共产党标准的日本三名通产省官僚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体系里怎么被淘汰的,甚至出现了为了工作来不及探望自己病危的父亲的场景,堪称一曲对资本主义绝望的挽歌。
小说 日本 日本文学
昭和风,平成雨 豆瓣 谷歌图书
7.2 (17 个评分) 作者: 沙青青 漓江出版社 2021 - 1
《昭和风,平成雨》试图通过那些看似琐碎的历史细节,来串联日本当代重要的人、事、物,呈现近百年来日本风貌人情的微妙变化。其中,既有对日本经济起伏与社会演进的梳理,也会从国民消遣中管窥日本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此外,还有对文化更新、历史传统的观察与解析。
2021年5月27日 已读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还可以,比较的有学术和现实意味,后两部分则与书的主题差的稍远,只能当作随笔散文来理解了,总之可以一读,。
历史 文化 日本 日本研究 日本研究相关
平成史讲义 豆瓣
作者: [日]吉见俊哉 译者: 奚伶 东方出版中心 2021 - 2
“平成”的30年,一言以蔽之,即“失败的历史”。全球化不断深化,战后形成的日本式体系走向瓦解。政治、经济、雇佣、教育、媒体、防卫,在昭和时代发挥作用的方方面面全部运转失灵,诸多努力不断折戟。日本各研究领域第一流学者总结失败,通过十大主题,呈现最具真实性的平成史。
2021年6月1日 已读
内容比较偏学术,各个方面都包括,但讲的都很简略,读懂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最好是配合《日本权利结构之谜》,才能读出精妙之处。
东亚研究 历史 日本 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