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给未来的记忆 豆瓣
作者: [日本] 河合隼雄 译者: 李静 东方出版中心 2011 - 9
河合隼雄是日本心理学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同时,也历任日本的文化厅长官,在日本的文化建设和传承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角色。这是一本他自己所谓的“只是一种尝试”的自传性质的作品。这样一位大师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了 一个正确无比的方向,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迷茫、不知所措,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抉择,都有他的行动。身处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人,会就此沉沦下去;而有人,如河合先生,就能平地崛起,成为一座令人仰止的山峰?根本的差别在哪里?个人、家庭、学校、社会,还有其他什么?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抉择能力、行动能力,究竟怎么成长起来的? 在《给未来的记忆》里,我们都可以得到启示。
心的栖止木 豆瓣
作者: [日本] 河合隼雄 译者: 赖明珠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10
《心的栖止木》原来是《周刊朝日》上的连载专栏,书中提到河合先生以心理咨询师和文化厅长官的身份,所亲身经历的许多事情。多年来河合先生接触过无数的人,在和他们谈“心”之后,他发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 他说人类的“脸”真有意思,没有两个人的脸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的脸也有惊人的表情变化。“心”又何尝不是呢? 许多不同于常人的观点,让人心平气和地感到确实有道理。
心理治疗之路 豆瓣
作者: [日本] 河合隼雄 译者: 李静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 8
《心理治疗之路》内容简介:人的内心是什么?这个谜在《心理治疗之路》中得以解明。心理治疗是什么?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多年临床分析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写下这本对心理治疗的概述性论著,对日本心理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出版十几年以来,一直位列长销书榜单。从现实的多样性认识之中,作者解读了心理治疗的科学性,其与宗教、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的关系,并介绍了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对心理学说与技术上的可行性作了系统深入的概括。这《心理治疗之路》,是所有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人的必读书。
我有平安如江河 豆瓣
Redemption and hope : in modern movies
作者: 王书亚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 8
《我有平安如江河:影视中的救赎与盼望》:所谓家乡,就是有一个以上亲人埋葬的地方。所谓社会,就是在国家之外,一个对死亡拥有共同记忆的族群。死亡最可怕的,不是拿走身体,是拿走人在身体之上所累积的一切意义。
那天,汶川大地震的下午,我和人们站在高楼下,单单仰望属于我的那一扇窗户。转头说,你看不动产是一个多么荒谬的词,就像日光之下,你说有一个伟大的主义。就像大地悬在虚空,你却说,春暖花开,我要崛起。
人们成群结队地死去,不分贫富、男女、老幼、族群或贤愚。在没有选票之前,这是最直观的一种平等。甚至不是死亡本身,是死亡的普遍性吓坏了我们。就像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向主人罗切斯特求爱,说,经过坟墓,我们将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
本书共分四辑,作者从信仰与人生的角度对多部国内外经典影片作出了精彩阐释和深度的剖析,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领悟到电影的精髓。
阿勒泰的角落 豆瓣
9.1 (66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6
《阿勒泰的角落》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文字,这是现代版《呼兰河传》。由作者1998-2003年之间陆续完成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作者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做裁缝、可爱的孩子、来来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画的不是一组有关新疆的异域风情,她刻画的是我们内心的牧歌:白雪和阳光,青草和白桦林,优美、明亮。李娟 阿勒泰的角落,给你带来最生动的故事!
《阿勒泰的角落》适用于:青年,女性,对新疆好奇的读者,文艺青年。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豆瓣
8.6 (23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
阿尔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纯真,走夜路也能无所畏惧。
*李娟继《阿勒泰的角落》之后最新散文集。
*她的文字浑然天成,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
*李敬泽、赵长天、孙甘露、叶兆言等联袂推荐。
*随书赠送新疆喀纳斯纯美风光明信片,超值珍藏。
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
李娟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有关于时间、等待、生死、爱情、命运的独特思考。她的文字,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们久违了的朴素情感和梦想。
Somerset Maugham 豆瓣
作者: Jeffrey Meyers Vintage 2005 - 4
An instinctive and magnificent storyteller, Somerset Maugham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successful writers of his time. He published seventy-eight books -- including the undisputed classics Of Human Bondage and The Razor’s Edge -- which sold over 40 million copies in his lifetime.
Born in Paris to sophisticated parents, Willie Maugham was orphaned at the age of ten and brought up in a small English coastal town by narrow-minded relatives. He was trained as a doctor, but never practiced medicine. His novel Ashenden , based on his own espionage for Britain in World War I, influenced writers from Eric Ambler to John le Carr?. After a failed affair with an actress, he married another man’s mistress, but reserved his greatest love for a man who shared his life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He traveled the world and spoke several languages. Despite a debilitating stutter, and an acerbic and formal manner, he entertained literary celebrities and royalty at his villa in the south of France. He made a fortune from his writing--the short story “Rain” alone earned him a million dollars–yet true critical recognition, and the esteem of his literary peers, eluded him. The life of Somerset Maugham, as told by acclaimed biographer Jeffrey Meyers, is an intriguing, glamorous, complex, and extraordinary account of on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 most enduring writers.
托尔金的袍子 豆瓣
Tolkien's Gown and Other Stories of Great Authors and Rare Book
7.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瑞克·杰寇斯基 译者: 王青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6
《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是一本有纳博科夫标志性手绘蝴蝶的签名本《洛丽塔》、一件衣角有“R•托尔金”铭牌的袍子、一卷一百二十英尺长的《在路上》原稿、一册由伍尔夫夫妇印制发行的艾略特的《诗集》……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交易充满了心机算计、叫嚣怒吼、懊悔扼腕,但它也充满了惊喜、友谊与感动。
《托尔金的袍子》追溯了二十部二十世纪经典著作的问世过程,其中不管哪一部,都是全世界读者和收藏家眼中的珍品。曾任文学教授、后又经营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买卖二十多年的作者杰寇斯基,以他对文学和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的独特感悟,用风趣平实的文笔,带我们走进名著珍本的世界。通过作者经手的这些作品——《洛丽塔》、《道连•葛雷的画像》、《儿子与情人》、《撒旦诗篇》等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作品当初问世的曲折历程、文坛巨匠的趣闻轶事、收藏与转手的因缘巧合,也瞥见了精彩刺激的商场心机。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 豆瓣
作者: 周竹本 / 李小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11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内容简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录了老周十年IT、五年农场的创业经历。创业的热潮似乎总是集中在高新科技业,但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从IT回归最原始的农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他就是老周!老周原名周玉堂,军校毕业后,做了10年IT白领,其间打过工、创过业,合伙的小公司被收购后拿到一笔不大不小的钱,却发现房子涨价的速度永远比赚钱的速度快,而且偌大的城市,却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张书桌,于是,他跑到广西的一个监狱农场租了三百亩地,开始了从写字楼到玉米地的创业之旅。当大多数都市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家“偷菜”的时候,老周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上网记下玉米地里的点点滴滴,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初创时期的艰难,玉米丰收后的喜悦,广西大旱时的奋争,西瓜灾难之年的淡定,开创上海市场时兴奋,以及他对纯绿色种植的执著……老周的行动和文字打动了无数的网友,他在天涯社区的帖子点击率已经突破150万,是名符其实的网络热帖。这一帖子不仅在各大网站转载,而且被《南方日报》等媒体深度报道过。
水果猎人 豆瓣
Fruit Hunters
7.2 (8 个评分) 作者: (加) 亚当·李斯·格尔纳 译者: 于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11
一个热爱水果的加拿大年轻人走访热带国家,寻找珍奇水果,拜访“只食水果的人”,深究水果、果实的真谛,乃至伊甸园的归属。
展现令人目瞪口呆的植物秘闻之外,作者也带领我们走入水果市场、水果生物科技的核心地带,披露纽约水果市场华裔老大的身份,乃至混杂在全世界水果买卖中的毒品、军火和人口贩卖。
秘闻层出不穷,足迹遍布世界十几个国家。作者以第一人称保持客观的记录,也以叙述性极强的文学化语言惟妙惟肖记录了疯爱水果的一群人,每则故事的戏剧性都不亚于小说。
该书出版后,引起北美热烈反响,读者对热带水果的热情和好奇高涨,在读书会上争相目睹作者带回来的珍奇果实,讨论果食者和素食者的异同。
亚马逊读者高分评点,近乎全民五星推荐。在短短三个月内,首版告罄,日本和韩国出版商也迅速购买了版权
异类 豆瓣 Goodreads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7.3 (4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译者: 季丽娜 中信出版社 2009 - 6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
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统计结果会这样一致“意外”?这是因为:
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不过,除了机遇之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中国人的数学之所以比西方人的数学成绩优秀,得意于中国人根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
如果不听听性格比较张扬的格拉德威尔怎么说,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还那么原始。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另外一个例子所说的,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熏陶,即便是世界上智商达到195的人(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50)也只能做一份年收入6000美元的保安工作。
因此,从《异类》一书中,你能体会到机遇对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这份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机遇。
王的阴谋 豆瓣
作者: 菲利普·德波伊(Depoy.P.) 译者: 陈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8
“麦谷耕耘,轮毂飞转”——伴随着这句暗语,一个惊天的阴谋正蠢蠢欲动。
1605年,詹姆斯一世决定翻译圣经。罗马教皇震怒,不惜一切代价要破坏这场“恶魔”的工程。首当其冲的是设在剑桥的翻译小组。尽管学者们躲在近乎封闭的院落里,可是,铜墙铁壁也阻挡不了梵蒂冈的意志。不久,一个年轻的学者惨死在书案旁。血淋淋的尸体向所有的幸存者示威。凶手就在他们的内部。剑桥组的负责人弗朗西斯•马伯里决定向一个神秘的组织求援。他们给他派来一个有着谜一样的过去、双手沾满鲜血却又博闻强识、通晓多种语言的男人泰门。他的到来并没有阻止死神的脚步,杀手仍在行凶,学者一个个死去。而泰门本人看起来也越来越难以捉摸。他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他是保护者还是杀戮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翻译圣经的詹姆斯一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学者们惊恐地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写基督教历史的秘密,一个罗马教廷绝对不允许公诸于众的秘密。与这个秘密相比,躲藏在阴影中的连环凶手,同事们的尸体都不值一提。弗朗西斯•马伯里等人抱着自己明天就可能被杀的觉悟,决意要彻底弄清千百年前的真相。
因为唯有如此,上帝的话才可能被人类保存。
黄瓜的黄 西瓜的西 豆瓣 Goodreads
6.7 (17 个评分) 作者: 黄西 中信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是著名华裔笑星黄西的第一本书,涉及他在中国的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以及从生化博士到脱口秀演员的道路。
黄西从小有礼貌但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中学老师说他考不上大学,后来因为不想让一位慈母般的老师失望而努力学习,考上吉林大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为了考GRE去美国留学,他把牛津词典背了8遍;在莱斯大学求学期间他经常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有连续两年的时间只休过一个周末,最后拿到生化博士学位;后来工作期间,他白天去公司的做医药实验,晚上去俱乐部说相声;为了能到俱乐部演出,他在大雪天里站在俱乐部外面询问路过的人是否愿意进去听他讲相声……
这本书是一个生在中国的美籍华人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也有他对美国社会、美国政治,尤其是亚裔移民在美国的地位问题思考。黄西对亚裔在美国政治中的弱势地位有非常深的感受,在哈佛大学,他发现那里已经有很多华裔教授,他觉得美国不再需要多他一个华人教授,华人应该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赎罪 豆瓣
贖罪
作者: [日] 酒井法子 译者: 吴际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1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谎言,而真相只有一个!
酒井法子首次公开自己从出生到成为风光一时的明星,再到堕落为吸毒犯的心路历程。
她经历过伤感的童年、华丽的舞台和纠结的婚姻,直至堕入毒品的深渊……
曾经风靡亚洲的日本著名三栖影星酒井法子,在中国有着为数不少的粉丝,大多数中国人对她都不会感到陌生。15年前,在她最走红的时期,她的歌声以及关于她的报道,几乎充斥着各种媒体。对于那些忠实的“酒粉”来说,酒井法子这个名字,曾是他(她)们心中最热烈的呼唤;她那清纯妩媚的甜美笑容,寄托了他(她)们青葱岁月的少年情怀……
2009年8月,酒井法子爆出轰动整个亚洲圈的吸毒风波后,一时间,这位已为人母的明星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令酒井法子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的唱片停售,广告代言被取消,她代言的品牌产品纷纷被撤柜……
《赎罪》一书为酒井法子的自叙传,也是她首度将吸毒经历及人生的心路历程全部公开于世。在书中酒井法子将整个事件的经过、生平、家庭和事业的转落都进行了如实的陈述。作为曾经红透亚洲的明星,作为一个母亲,酒井法子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是什么样的苦恼导致她选择了毒品?这一切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牛津迷案 豆瓣
Los Crimenes De Oxford
6.5 (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吉列尔莫·马丁内斯 译者: 马科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远渡重洋来到牛津大学深造的阿根廷数学系留学生,刚到牛津不久即卷入一宗谋杀案,一个夏日午后,他的房东老太太在家中被杀。与他同时赶到现场的是牛津大学数理逻辑学泰斗阿瑟·塞尔登教授,因为有人在他的信箱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圆圈,并写着:“序列的第一个。”
接二连三的人被不露痕迹地杀害,每次案发前后,塞尔登教授周围总是出现一个奇怪的符号。种种迹象表明,凶手是在通过杀人,向塞尔登教授发起数理逻辑的挑战……
作者将毕达哥拉斯学派、哥德尔定理、费马大定理等数学知识与犯罪推理巧妙融合,写成一部短小精悍又回味无穷的推理小说。
借来的时间 豆瓣
Borrowed Time: An AIDS Memoir
作者: 【美】保罗·莫奈 译者: 杨月荪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借来的时间》内容简介:保罗与罗杰相识时才28岁,罗杰32岁,在一起十余年,两人相知相惜,文学与艺术是他们的共同爱好,他们是一对理想的同志伴侣,尽情享受美好人生。可是好景不常,一九八五年罗杰染艾滋病,一年半后身亡,这本《借来的时间》便是记载罗杰患病十八个月两人生死与共,抵抗艾滋病的回忆录。这是美国艾滋文学的经典之作,出版二十年,其感人之震撼力量,迄今未减。
当上帝是只兔子 豆瓣
作者: 莎拉·韦曼 译者: 周芳 2011 - 11
《当上帝是只兔子》内容简介:一个电话,一封监狱来信,她儿时的玩伴消失二十年后终于重现;一棵柠檬树,一场灾难,他最终接纳了怨恨多年的同性爱人。从童年到成长,从埃塞克斯到康沃尔再到纽约的街道,平静的生活下潜伏着死亡、秘密、误解、谋杀、灾难、性与悲情。主人公埃莉和哥哥乔并肩走过四十年,詹妮和查理在命运的罗盘打转,那只叫上帝的兔子时隐时现……纯真褪尽,哀伤在疾走,但冲不垮爱的路标。作者莎拉•韦曼用细腻、阴郁而幽默的笔触告诉你:上帝并非总是高高在上,它可能只是一只兔子,不时地提醒你给记忆留下些什么。没有什么会被遗忘太久,它仍在这儿,但并不属于你……当悲伤澎湃于胸间之际,温暖会适时到来,抚平你内心的伤痛。
这,就是生活。
地下室里的萨德 豆瓣
SPERME NOIR
7.4 (5 个评分) 作者: [法]让-吕克·海宁 译者: 李一枝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7
本书收入的文章中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这些文章都是谈论性的,不过是以一种与今天迥然不同的方式。它们谈论的首先是另一个时代,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它们是另一种新闻。我们也许能称之为欲望的新闻。这是一种充满叛逆、矛盾、挑战的新闻,确实有些乌托邦的味道。它属于一个时代,一个历史上短暂的时代,一种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反抗,没有这种反抗,这种新闻绝不会存在。
性?他人的性?在那个时代,性这个怪物还没有被分类被编队被关进巴士底狱。我想说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性。在如今很难,是的,如今时代变了。让我们回到这些文章,它们要特别地谈论到一些另类情感。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夜晚,在地下,在偷窥中,或者在幻想中。
苍茫时分 豆瓣
作者: 山口百惠 译者: 宋丽江 / 王晨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4 - 10
据日本集英社,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十四次印刷本译出。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电影演员和歌星山口百惠的自叙传,在日本是一本畅销书。
山口百惠于1972年十三岁进入歌坛,后来主演了《伊豆的歌女》《绝唱》《风雪黄昏》《雾里的旗帜》《古都》等十八部影片。1980年11月,二十一岁的山口百惠与演员三浦友和结婚,同时退出艺坛。影片《古都》是她告别影坛的纪念作品。她的退出影坛在日本曾引起极大轰动。她在书中以随笔的形式,追述了自己不幸的身世、进入演艺界的经过、八年艺术生活中经历的事件和所闻所感、恋爱的经过以及引退的过程等。读者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她的奋斗历程,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日本社会的现况。
在书中山口百惠诚挚的剖露了自己从一个出身寒微的私生子成长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明星,二十一年来“随着大风小风成长起来”的经历,她说“二十一年来,我是在风中长大的。有扑到我身上的大风。也有发自内心的风暴,……有令人身心舒畅的微风,也有刺入骨髓的寒风。就象在风中摇曳的火光忽明忽暗,我随着大风小风成长起来。有时候,我正面迎风,有时候,我竖起衣领,以背向风。……对于迎面扑来的风,发自我内心的狂风,我都不怕。”表现出了一种刚强的精神境界。
全书在写法上没有明确时序概念,而是通过一组组真实的镜头剪接起来的,如“出生”、“成熟”、“打官司”、“结婚”、“退出艺坛”等等,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艺术生涯、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许多个侧面,了解她对待事业、生活、恋爱以及对金钱、名誉、友情……的态度。
中译本从日本《电影旬报》上增收了作者的八十幅照片。书末附录了她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