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Sea
8.3 (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约翰·班维尔 译者: 王睿 / 夏洛 作家出版社 2007
《海》为2005年英国布克奖获奖作品,颁奖辞为:“《海》运用了约翰·班维尔精准而优美的散文体语言,既包含着对人生确实的妥协,也有对记忆和认知的非同寻常的反思。它完全令人信服,又有着深刻地感动与阐述,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语言大师最好的作品之一。《海》对悲痛、记忆和冷静的爱进行了精妙的探讨。在班维尔的作品中,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乔伊斯、贝克特和纳博科夫的影子。”
小说讲述了艺术史家马科斯·默顿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努力去应付所有的混乱。然而,人生新的缺失却在不断地折磨他,过去的伤痕也被证实是难以克服的。他决定回到儿时曾经度假的海边小镇。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格雷斯一家好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格雷斯先生和太太,带着世故的安逸坦然,而最吸引马科斯的是与他年纪相仿的类似家的双胞胎:沉默、没有表情的麦勒斯和暴躁、充满诱惑、直白得克罗伊。他逐渐了解他们,暗恋、不安、羞怯、幻想,甚至有了亲密的交往。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此传奇,困扰了他的余生,也影响了之后的一切……
梦呓般、散文诗一般的纯净的语言,时空交叉,思绪飘忽不定,过去现在交织在一起,场景变幻跳跃,人物若隐若现,或明或暗,仿佛绘画大师的印象人物画——虽然暗影、虽然写意省略,而形象却更加生动,只一眼波的流动,就足以窥视心灵的丰富与不可捉摸。单纯的情节、单纯的故事,却让人感觉永远的隐痛—— 过去的痛和现在的痛——所有的美丽都敌不过——在任何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浮现。有谁能够将如此的人生表现得这样的纯净?这样的闪动?这样让人反复低吟长思?
阿姆斯特丹 豆瓣
作者: [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王义国 译林出版社 2001
这是一部绝妙的黑色喜剧。报社主编弗农和作曲家克莱夫是一对老朋友,事业上如日中天。有感于双方的前情人莫利临死前所遭遇的疾病与屈辱,他俩订下一项协定:当一方不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时,对方有义务结束其生命。然而,随着两人相继在事业上受挫,这对老朋友之间产生龃龉,他们的协定也就变成了一场相互谋杀。最后,两人为人性中最黑暗的欲望所驱使,不约而同地在阿姆斯特丹用安乐死结束了对方的性命。本书以其杰出的技巧,以及对当代英国的道德与公众生活的深刻洞察,而荣获1998年布克奖。



译 序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奥尔德肖特,毕业于布莱顿的萨赛克斯大学,后在东安吉利大学获硕士学位。一度投身于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后来对这一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感到厌倦,于1974年在伦敦定居下来。他性格刚毅,思维敏捷,具有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许多作品反映性对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欲作用下的扭曲。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先爱后礼》(First Love, Last Rites,1975)、《床笫之间》(In Between the Sheets,1978),小说《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戏剧《模仿游戏:电视剧三部》(The Imitation Game: Three Plays for Television,1981)、《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1981)。其中《先爱后礼》获1976年毛姆文学奖。《阿姆斯特丹》是他1998年出版的一部新作,获该年度第三十届布克小说奖,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部好评如潮的小说


《阿姆斯特丹》一问世,即好评如潮。《多伦多明星日报》载文说,“本年度布克奖的获奖作品,是一部描写英国人的虚荣的迷人的小小黑色喜剧。……如同所有具有喜剧特点的优秀小说一样,不祥的后果迅速而又戏剧性地接踵而来——作为喜剧的精髓的缜密构思,成了麦克尤恩的一种专长。其结尾就像精彩的舞台闹剧的剧终一样干净利落。”
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载文说,“这是对当前英国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的一个粗野、乖张的讽刺。……入木三分。……回味无穷。是描写现代英国的道德衰退的一部粗野的黑色喜剧。”
《国民邮报》载文说,“这是一部精心创作的小说。优秀的讽刺作品是难觅的……然而,《阿姆斯特丹》是这种文学类型的一部小小的杰作。麦克尤恩具有一种非凡的娴熟技巧,能把人性中使人不愉快的方方面面表现得滑稽可笑。”
《蒙特利尔报》载文说,“这是对二十世纪末那种既助长自负又嘲弄野心的虚荣所作的一种聪明、辛辣而又完全能从中得到乐趣的检查。”
美国的《出版家周刊》载文说,“麦克尤恩是一个具有令人信服的天赋的作家……他以流畅的敏捷和带有讽刺意味的机智编织着情节。这是对伦理问题所做的一个既尖刻又聪明的探索。”
英国的《泰晤士报》载文说,“麦克尤恩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对隐藏在严峻外表下的语言的把握罕见而又细腻。……那是一种真正有独创性的表达。”
《金融时报》载文说,“冷嘲热讽,构思巧妙。它以梅杰政府后期为时代背景,对道德和体制作了扭曲、聪明、有时又令人激动的讽刺。书中的《法官报》酷似《泰晤士报》,《法官报》所干的傻事构思得引人发笑。……而在克莱夫·林利的身上,麦克尤恩勾勒出了现代艺术家的一幅尖锐得绝妙的肖像。……麦克尤恩的散文就像克莱夫·林利的音乐一样,具有绝对的音高。……《阿姆斯特丹》是一部短小的、反常出格的小说,但有着一部篇幅长得多的书的分量,有关英国的道德和公众生活,它所告诉我们的比同时代的任何一部小说或者非小说类写实文学作品都要多。”
英国的《卫报》载文说,“一部非凡的讽刺之作。……在寻求根绝我们最黑暗的欲望的过程中,麦克尤恩没有让一块石头不被翻出来……他的最大的技巧,是在人物塑造中展现出了种种微妙之处——友谊的持续,靠的是权力和竞争;职务政治中毫无意义的胜利或者失败,是在一种虚伪而又快活的气氛中获得的;而恋爱、友谊和婚姻,则从未能达到真正的结束。”
引语罗列了出来,也就无需我多言。从上述评论中,读者朋友自会看出,这是一本分量有多么重的书。
夏光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乾路加 译者: 戴华晶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夏光》主要内容简介:乔史的左半边脸上有一大块仿佛被泼了墨水般漆黑的痣。村民们认为这是江豚的诅咒而非常厌恶他。然而真正恐怖的其实是乔史那隐藏在黑痣中的左眼……
兔子强尼 豆瓣
ジョニー・ザ・ラビット
6.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山彰良 译者: 星野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4
由黑手党养大的兔子强尼,在主人死后回到兔子世界,成立了一家侦探社。某天,它被委托寻找一只失踪的兔子,却意外寻获主人死亡的内幕。为了替主人报仇,它毅然回到人类世界,勇敢面对真实的黑帮火拼。本作由宠物兔(侦探)的眼光,来看人类世界的利益纷争及生死恶斗,虽然荒唐,但穿插于案件中的小动物本能反应,逗趣爆笑。
世上另一个我(修订版) 豆瓣
The Opposite of Me
6.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萨拉·帕坎南 译者: 胡绯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9
林赛有一个美丽漂亮的双胞胎姐姐亚历克斯,一个在她生命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一个让她羡慕、嫉恨了二十多年的人。亚历克斯永远性感美丽、光彩照人,轻易就能得到父母甚至是陌生人的宠爱,那是林赛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姐姐在一起,她总是令人遗憾的存在。
林赛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事业的成功是她获得关注的唯一筹码。她为工作赔上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却终究逃不脱这个社会并非以实力论输赢的规矩。当工作遭遇重大背叛,她的职业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重返故乡的林赛依然要面对亚历克斯耀眼的光芒。甚至那个喜欢了她二十多年的男孩,也只因和亚历克斯的一场邂逅,就从此改变了心意。林赛埋怨命运的不公,而这种情绪也全部转嫁到了亚历克斯的身上。
然而,当厄运朝亚历克斯袭来,林赛终于发现自己对姐姐的情感远非她以为的那么直接简单。为了满足姐姐的愿望,林赛爬上了关闭多年的阁楼,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尘封多年的旧信封,信封里面揭示的竟是一个隐藏了近三十年的大秘密。它打破了林赛长久以来为自己规划的人生历程,也在姐妹二人的生活中掀起了新的风浪……
动物寓言集 豆瓣
Bestiario
8.5 (5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李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动物寓言集》内容简介:1947年左右,科塔萨尔创作了短篇小说《被占的宅子》,由博尔赫斯推荐刊登在杂志《布宜诺斯艾利斯编年史》上。1951年,该小说与其他几篇作品结集出版,标题为《动物寓言集》。这是科塔萨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但其中已体现出科塔萨尔成熟的写作风格、丰富的表达方式、细腻的描绘和惊人的想象力,以及科塔萨尔天才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在这些早年的小说里,复杂性停留在病理学的层次上。作品所描写的是畸变,是脱离常规的特例。这些短篇中的奇幻轶事远离正常的生活环境,只会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的人身上。
小说中展现了各种离奇的野兽。《剧烈头痛》中的“芒库斯皮阿”仿佛是病痛本身的化身、《奸诈的女人》中黛莉娅对动物女巫般的支配力量令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动物寓言集》中影射人性的虎、以及《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中,令“我”最终崩溃的兔子……在这些故事中,既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仿佛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其中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追想五断章 豆瓣
7.1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米泽穗信 译者: 陈佳伟 译林出版社 2011 - 3
北里可南子在父亲北里参吾的遗物里发现了五张稿纸,每张上面都只写了一行文字。她委托在旧书店打工的菅生芳光帮忙寻找这五篇没有结局的小说。没想到在补全作品的过程中,芳光发现了22年前“安特卫普的枪声”事件中惊人的事实——事情的真相,就隐藏在那5篇小说之中。
女人的危险书 豆瓣
How Not to Marry the Wrong Guy
作者: [美] 安妮·米尔福德 / 詹妮弗·高文 译者: 珂昕 南方出版社 2011 - 5
“一个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在投资方面,而是选错结婚伴侣。”
——沃伦•巴菲特
一本帮你甩掉伪幸福的情感避险书
伪幸福的危险信号:
1.如果一个男人只给你发短信却不打电话,要小心。
2.你们处理金钱的方式不同。
3.是因为害怕孤独、觉得自己该结婚了,才选择了他。
4.想要嫁给他,只是因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段感情里。
5.不找自己想嫁的人,却找大家都希望嫁的男人。
6.这段感情,对他合适,对你不合适。
7.跟随他而改变自己,最后过着他的生活。
没有能力识别伪幸福,你将付出人生最高的代价--跟错的人结婚,远比投资失败与理财危机严重100倍!
如果你是因为害怕一个人生活而选择和他在一起,
请想想再说:“我愿意!”
如果你认为和他在一起很久了,结婚是下一个理所应当的步骤或行动,
请等等再说:“我愿意!”
如果你觉得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结婚不划算,
请等等再说:“我愿意!”
没有一段婚姻会来不及,当你身处感情的危险区时,后退一步,避险要紧!
乌鸦的拇指 豆瓣
カラスの親指
7.9 (30 个评分) 作者: [日] 道尾秀介 译者: 丁丁虫 新星出版社 2011 - 3
被高利贷压迫的走投无路的五个人偶然共处同一屋檐下。他们策划了一个惊天的“复活”计划!
然而故事的走向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道尾秀介导演了一幕最神奇的逆转剧。
2011年1月最新一届直木大奖得主、
人见人爱的道尾秀介导演最神奇的贺岁大片
横扫日本六大畅销小说榜单
上市三周五次加印 销量突破十万册
全票轻松斩获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大奖
评审团主席东野圭吾对此书赞不绝口
天黑前的夏天 豆瓣
7.2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多丽丝·莱辛 译者: 邱益鸿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8
【一部最好读的诺贝尔奖杰作】
【一部让女人找回女人感觉的杰作】
【被《纽约时报》誉为“《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伦敦。夏日花园。午后空气微醺。
二十年来,凯特早已习惯了料理一切。当丈夫儿女忙着计划各自的暑期行程时,她猛然怅惘若失:此后生活如何承载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忐忑不安中,在疑惑惶恐中,凯特“首次”走出家门——一份光鲜体面但充满无聊的工作,一程兴奋激情但暧昧不明的旅行,一段与少女清澈见底但恍若隔世的合居,伴随忽隐忽现的梦境,以及绵延不绝冲动,凯特在这个意乱情迷的夏日气息中,迷失、徘徊、找寻、惶恐,一路走去……
《天黑前的夏天》以一贯的女性视角观察、体味、想象与表达,刻写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里来临之时,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体验。情节枝蔓,用笔绵密,对女性内心关于婚姻、自我、年华与性的困惑与迷乱,令人心有所动又若又所思。
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纽约时报》
您曾帮助我们应对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您创造了一份记录,让未来可以传承接续我们时代的风味,它的成见,它的生存之道,以及它日常的琐事和欢娱。——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一部杰作……可以说是莱辛最好的作品。——《经济学家》
一部变幻多姿、缜密认真的小说,它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虚幻的想象也可以将丰富的经验展现出来。——《国民观察家》
莱辛作品呈现出的敏锐,些许像D.H.劳伦斯晚期的作品,我们会被其中突如其来的强烈感受所捕获。——《新闻周刊》
一本真诚的书,深具洞察力和严肃性。——《爱尔兰时报》
一次自我发现的夏日之旅,以令人惊异的方式结束,一次自我确认的过程,如此具有穿透力,令人感到震惊、充实,充满敬畏。——《星期日泰晤士报》
她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隐之书》作者A.S.拜雅特
这本小说几乎没有赘言,没有可省略的段落,它的力量在于它的自制。——《纽约时报》约翰•伦纳德
艺术真正的功能是改变人看自己的角度。——多丽丝•莱辛
最高权力 豆瓣
Imperium
作者: [英国] 罗伯特·哈里斯 译者: 冷杉 / 冷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1
《最高权力》是2008年美国惊悚作家协会大奖得主罗伯特?哈里斯畅销百万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就像一位考古学家修复破碎的马赛克,他用心取得原始的罗马材料,并将真实演说的文字碎片镶嵌于重组后的脉络里。这是一场出人意料的大胆实验,一本谨慎取材,完全忠于罗马元素的小说,改造了传统惊悚小说的主要特征。如此炉火纯青,融合古典与现代的风格,确实少见。
一步向前的勇气 豆瓣
作者: [日]栗城史多 译者: 邓媛 上海译文出版 2011 - 4
平凡的我们,只要有勇气,向前迈一步,就是神的国度。
身高162cm,体重60kg,肺活量和肌肉量不及平均男性水平的我,不用氧气筒,没有同伴,背着沉重的食物和燃料,“单人无氧”挑战珠穆朗玛峰。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没有哪个宅男甘于一辈子被边缘化,没有哪个腐女宁愿一辈子不发光。作为一个普通的日本年轻人,没有体力,没有资金,可是我用勇气证明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敢于迈出一步,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能够成功。
为了实现梦想,即使所有亲人都反对,即使面对狂风、严寒、雪崩甚至死亡的威胁,也不能退缩。对撕咬自己的痛苦说出感谢的话语,才知道它才是自己前进的拐杖和不离不弃的朋友。
我以自己的登山经历和在生与死的夹缝中体会到的人生哲理写成此书,感动了日本,读者纷纷表示,在如此极端条件下我的思考,给予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巨大力量。
这决不仅仅是一本登山类书籍,还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社会生活的思考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奋发图强的力量。
2011年4月7日 想读
宇宙奇趣全集 豆瓣
Tutte le cosmicomiche
9.1 (5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密 / 杜颖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这本书首次将卡尔维诺从一九六四年起讲的所有宇宙奇趣的故事收录在同一本书中,本书也起到了一个有趣的作用,即把现代科学很难的概念变得轻松而且可见,达到建立一种更接近宇宙起源的神话而不是科学小说的文学种类。
2011年4月5日 想读
马尔多罗之歌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8.7 (1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洛特雷阿蒙 译者: 车槿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浸透了法国整个文学史、整个文化史的作品。它采用歌的形式,分成长短不等、或抒情或叙事、表面上并无多大联系的散文小节。本书还附入的《诗一》、《诗二》以及七封书信,《诗一》、《诗二》几乎是文学理论著作,而七封书信是了解洛特雷阿蒙情感世界的窗口。
开始写吧! 豆瓣
Now Write!: Nonfiction - Memoir, Journalism, and Creative Nonfiction Exercises from Today's Best Writers and Teachers
作者: [美] 雪莉·艾利斯(编) 译者: 刁克利(注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是一本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必备手册,其中收集了当今广受赞誉的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大师们的个人写作练习。他们中不乏传奇散文作家、《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作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创意写作领军人物,还有许多顶级的传记作家、新闻记者和教授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师。《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写作练习为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崭新的理念,比如如何突破创作瓶颈、为已完成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等。这些练习既可为初学写作者开启写作之门,也可为已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士借鉴学习。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将带你走进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领域一探究竟。《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将有助于不同水平的作者提高写作技巧并掌握写作实质。书中提供了八十多篇速成练习,正是这些练习打开了这些顶级作家们的创作源泉!
台湾味道 豆瓣
7.1 (20 个评分) 作者: 焦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1
本书以台湾当地饮食为主角,呈现出每一道台湾特有菜肴的滋味与故事,包括蚵仔煎、肉圆、炒米粉、姜母鸭、卤肉饭、担仔面、白汤猪脚、吴郭鱼……共50道台湾美食文章,并邀请画家李萧锟绘图,满足读者视觉与味蕾的想象。为方便读者也可以亲尝作者点名的各道佳肴,体验台湾味道,本书除于各篇文尾提供店家信息,亦以北、中、南、东部分类,将各地区美食以表格整理列示,附录于书后。每篇主题文章不只谈食物本身的味道、各地作法的异同,还有更多作者借由每一道台湾美食来追忆已奔驰离去的人、事、物。读者可从本书中了解台湾美食、历史渊源、多元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属于台湾人的情感,是台湾出版的关于“台湾味道”的第一本美食文化书。
我读2 豆瓣
7.4 (28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 何亮亮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0 - 11
内容介绍
《我读2》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他被媒体评为“香江最犀利的一枝笔”!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触摸书的精髓。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讲起,向读者多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主讲人梁文道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虽然这本书是书评集,但是每一篇文字里都包含着一些社会时评,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描述。语言轻松有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精彩章节节选
“好的散文要靠文字的纯正,而如今纯正的文字,却要逐渐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写宣传稿式的一味夸张,用最美丽的字眼,去形容一堆垃圾,把原先有意义的东西,贬到不值一文。”
——梁文道讲《吴鲁芹散文选》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充满温情与善良。”
——梁文道讲《我与父辈》
“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
为了承担生命里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他们知道放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们放弃了。县城里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生命对他们来说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了。“
——梁文道讲贾樟柯《贾想》
我读 豆瓣
7.4 (77 个评分) 作者: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 梁文道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
《开卷八分钟》是凤凰卫视日播读书节目,由著名学者梁文道先生主持,节目每天用短短的8分钟时间介绍一本书,希望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
三四郎 豆瓣
三四郎
8.7 (39 个评分)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与《后来的事》和《门》构成了爱情三部曲。主人公小川三四郎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 。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后来的事 豆瓣
それから
8.8 (48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顺应社会伦常娶家人安排的女子为妻,还是听从本心向三千代表白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