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实体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豆瓣
Laëtitia, ou la fin des hommes
8.5 (19 个评分) 作者: [法] 伊凡·雅布隆卡 译者: 陈新华 / 柯玲香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4
本书是一本非虚构类文学作品,围绕2011年震惊全法国的一起少女凶案,作者花费两年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众多人物,通过丰富的细节重建了关于受害者蕾蒂西娅的一切,也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轨迹与最后的遇害时刻。作者以全方位视角展现了一个当代法国女孩戛然而止的一生,蕾蒂西娅的人生片段恍如回忆散文,而探案过程则如揪心的侦探小说;同时本书也剖析了法国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回溯了产生这一悲剧的原因,给人们以警示的作用。
孩子的我 豆瓣
作者: 張致忻 木馬文化
她是母親,也是渴望母親的孩子。
張郅忻最動人的自我追尋,透過孩子的眼睛,回眸童年小鎮,
碰觸了成長的暗影、家的裂縫,以及裂縫透露的微微的光。
自第一部作品以來,「家」便是張郅忻恆常的母題,家的複雜組成,是她漫長的糾結。這一次張郅忻既寫孩子,亦像透過孩子,映照童年的自己。張郅忻:「這本書說的是關於像我這樣長不大的孩子,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故事。以及,透過我的孩子,我回到記憶中的小鎮,遇見那個早熟的孩子,看見她的尋覓與徬徨。」
本書分三輯,輯一名稱「安咕安咕」是客家話用來逗弄小孩發出的聲音。二〇一四年作者生下孩子,待在月子中心,心中有與生命相遇的喜悅,也有不安。在《人間福報》副刊以「安咕安咕」為專欄名稱,記錄與孩子互動的點滴。成為母親後,作者不時回到成長的客家小鎮。童年的許多地方都已消失,決心以文字重建,並藉地景描述童年遇見的種種故事,寫成輯二「小鎮故事」。輯三「行囊」堆疊長長時間以來,遇見的母親與她們的孩子,作者把這些故事一一裝入自己的行囊中。
2019年4月24日 已读
寫好好哦。喜歡張亦絢的書評,“育幼、風土與原生文化——三大易令人有恆定、重複與封閉感的主題,經她一變,盡有雙向、殊異與遼闊之美”。
张致忻 非实体
从厨房到餐桌 豆瓣
作者: Joyce Ling 九州出版社 2016 - 6
微博微信人气美食家Joyce,教你用并不难买到的食材与做法,做出46道不一样的轻松料理。烹饪没有任何固定形式,看似复杂的食物也能用很简单的方法制作。即使是西餐,也可以很容易。都可以享受到餐桌上的美好。
大裂 豆瓣
7.8 (162 个评分) 作者: 胡迁 九州出版社 2017 - 1
王小帅 骆以军 黄丽群 陈雪 小野 联袂推荐
华语世界实力名家力荐 新生代写作者中头角峥嵘的一支笔
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胡迁
迷人、离奇、惊奇、爆裂、令人惊叹的中短篇小说集
他的故事和文字竟散发出一股迷人和离奇的氛围,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失落和伤感不用影像,文字已经抖落了出来。
——王小帅(先锋导演、柏林银熊奖、戛纳评审团奖得主)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中国版的威廉·高汀的《苍蝇王》,但空间不是被大人遗弃的小岛,整篇小说充满哥雅画作般暗色调的油彩,作者掌握文字、调度光影与运镜的能力都极具水准。
——骆以军(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小说中每一抹淡到几近透明的草灰蛇线都有繁复意象,语言平静,一丝滥情自溺的赘肉都没有,落在地上,望似滚珠,若去拈起,才发现是水银,凝重荒暴能让人从头裂开到脚,剥掉了一身的皮。
——黄丽群(台湾小说家、散文家、媒体人)
对生活意味天生敏感,熔风趣和决绝于一炉,行文不羁,收放自如,胡迁是个手艺高超的家伙。
——李师江(诗人、小说家、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
整部小说的生命是活的,站上竞技擂台上,是有实力直接KO对手,而不只是用情节、写作技术来积分取胜。青春残酷,配合荒漠意向,以及满满的荷尔蒙,情境诡异却合情入理,虽然多有象征,但放到中国这块广袤苍老而醋栗的土地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林靖杰(台湾导演、编剧、演员)
我要看清楚那头大象为什么要一直坐在那儿,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困惑。/《大象席地而坐》
上帝经常会让你一无所有,再给你一点甜头,这点甜头就是在闭上眼睛的一瞬间,让你错觉拥有了很多东西。/《漫长地闭眼》
我们始终坚信荒原上的藏宝图,能指引我们挖出黄金,走向黄金的大道,那个 入口感人肺腑,低吟浅唱着通向云层的歌谣。/《大裂》
……
《大裂》书如其名,彻底是一本伤害之书。
15个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都怀抱同样一个任何人无从回避的问题:“我们还要活(被伤害)多久?”
百年降生 豆瓣
作者: 李時雍 / 何敬堯 聯經 2018 - 10
一百年,一百零一個故事。這是我的世紀!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他們寫下101篇「故事」,回顧百年臺灣文學!
12位「80世代」,透過故事的形式,獻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這是上一個文學百年的備忘錄,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給下一代的島嶼紀事
從臺灣文學萌芽到正式誕生、爍爍火花迅速綻放,直至晝夜間動亂的希望明滅,《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以歷史為本,全新創作,在拼湊建構中,再現另一種更貼近常民生活的可能面貌,有別史料專著之龐雜細目,以時代思潮為段,從1900到2000年,一年一篇,是為上一個文學百年備忘,更期許島嶼後浪之不息;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
二十世紀的臺灣文學,是一場漫長的降生,徘徊著文學者們思考與困惑的身影。這些文字紀錄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因此你將看見一個人,默默結束了他的時代,看見被遺忘的故事,看見終戰之時,鏡頭的焦點,留在南洋的密林、留在忘了將死亡帶回來的那人;風車接收到光年外的電波,現代主義成為年代的底色,《劇場》反藝術的藝術家卻來到了臺前。故事的擇取,除反映寫作者敏銳的目光,確實也呈現了千禧後的二十年間,愈成熟、更新的臺灣文學研究成果。
※ 國內知名作家聯名推薦:
王聰威、甘耀明、祁立峰、李屏瑤、紀大偉、陳雪、楊双子、楊凱麟
※ 12位「80世代」的心靈史:
李時雍:故事的形式,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何敬堯:讓歷史能重生,幻化為照亮未來的光亮,無比祈願臺灣文學能在這座島嶼綻放出七彩斑斕的花園。
林妏霜:這些在時間裡慢慢成形的故事,也是為了記住因故被遺忘而從未過去的過去事。每一份詮釋不是為了確立任何邊界,可能更是試圖回應自己「從何說起」的諸多惑問與時差。
馬翊航:走入故事後,就得到了許多旅伴──一起寫下整個世代致島嶼的明信片吧。
陳允元:臺灣在世界之中!
盛浩偉:在我們的所知以外,臺灣文學史還藏著許多未知的故事,等待被發掘被記憶。
楊傑銘:臺灣的文學故事,作家的華麗時代。
詹閔旭:這本書是文學的故事,台灣的故事,每一位寫作者用一生換來的故事。
鄭芳婷:一百零一封情書,串起這座海島充滿皺摺與墨痕的百年記憶。
蔡林縉:於世界的光譜聆聽島嶼,百年絮語彼此牽繫而不孤寂。故事終將於未來彼端,為了存在和自由不斷前行。
蕭鈞毅:猶未知是文學的深夜或黎明的前夕,前輩們的生命,已在深林中留下了前行的足印。
顏訥:在國王嚴峻的面容前 少女用故事換取時間,驚險活過一千零一夜。 《百年降生》裡紀錄的不是天方夜譚,可每一個天色漸光的清晨,都能照出一張臉,恐懼又堅定,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終於,百年過去,他們用故事換取的,會是什麼呢?
日日好便当 豆瓣
作者: [日]伊藤正子 译者: 叶晓瑶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8 - 10
传说中的便当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四季便当应该怎样因循节令的特点更好地搭配呢?演员、画家、作家、造型师们都喜欢什么便当呢?如何更高效快速地制作丰盛的便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便当以及关于那份便当的故事。有多少份便当,就有多少个故事。
始终偏爱一种味道的人、想要同时体会风景与氛围的人、不停发现新口味便当的人。每个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便当,各有各的理由。和朋友在一起时,伊藤正子总会忍不住问“你爱吃什么便当”。每天做便当、去合羽桥买食材、寻找向往已久的便当、从朋友那里打探来他们喜欢的便当、向烹饪大师请教制作便当的方法……
这本书里,尽是关于探访便当的美味故事。
生活需要忙里偷闲,制作一道符合自己口味的便当也是难得的小确幸。
2019年3月18日 已读
易讀而有味的飲食書。不知是不是電子書的問題,排版很差,前三分之一編注非常粗率,語序語法完全照搬日語,部分和食名詞缺註解(對比台版差距十分明顯),作者的名字在書中兩次譯為“雅子”,令人愕然。但是後半譯註都有質的飛躍……不懂出版方是怎麼回事。
伊藤正子 非实体 饮食
Diary of a Wimpy Kid, Book 1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Jeff Kinney Amulet Books 2007 - 4
It's a new school year, and Greg Heffley finds himself thrust into middle school, where undersized weaklings share the hallways with kids who are taller, meaner, and already shaving. The hazards of growing up before you're ready are uniquely revealed through words and drawings as Greg records them in his diary.
In book one of this debut series, Greg is happy to have Rowley, his sidekick, along for the ride. But when Rowley's star starts to rise, Greg tries to use his best friend's newfound popularity to his own advantage, kicking off a chain of events that will test their friendship in hilarious fashion.
矮人星上的矮人 豆瓣
Gli gnomi di Gnu
8.0 (22 个评分) 作者: (意)翁贝托·埃科 著 / (意)欧金尼奥·卡尔米 绘图 译者: 王建全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0
《矮人星上的矮人们》是埃科与意大利著名画家欧金尼奥·卡尔米共同创作的图文书,收录了埃科早年创作的三篇寓言童话故事。《炸弹和将军》是关于原子战争的寓言。《三个宇航员》描述了来自美国、苏联和中国的三个宇航员面临困境,如何学会摒弃差异、相互学习的故事。《矮人星上的矮人们》讲述了一个自负的皇帝试图为一个天真快乐的星球带来文明的故事。
四个春天 豆瓣
8.2 (80 个评分) 作者: 陆庆屹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
《四个春天》是陆庆屹首部文字作品,文字质朴动人,摄影温暖治愈。24篇优美散文,展现了一对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多才多艺、幽默达观的老夫妇;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活泼生动的故乡旧人,并记述了他们诙谐且充满生活哲学的小故事;在书页间搭建起西南小城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同时也饱含诗意的生活景象。
2019年3月8日 已读
“如果沒有自我淨化的決心,一直渴望的個人‘自由’,乃至在生活中藝術化的自我放逐,不過是無聊的自悲自憐,是逃避為人責任的藉口。心中長鳴的喟歎,並非我個人獨有,而是每一個人心中與生俱來的悲歌。”
陆庆屹 非实体
国宴与家宴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王宣一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1
家宴曾是被寄托了最多情感心绪的味觉记忆,也是一种回不去的集体记忆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独特风景。
在本书中,出身江浙世家的台湾知名女作家王宣一以母亲认真做饭、用心待客的家族故事为出发点,回忆了幼时围在厨房饭厅,目光追随着一位活泼时髦、温暖欢乐、能干宽厚、“有大将之风”的家庭主妇,记录下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美食记忆——快速又小心地护送冰激淋桶回家、杮子的软核吃到“叽咯叽咯”响、围蹲在垃圾桶旁啃掉一锅荸荠和甘蔗……
这是一个关于家的光阴故事,也是漫不经心间极具人情味的传统饮宴文化的一次重生,而书中详细记录的一张张家族菜谱,更细腻勾画并传承了老一代江浙菜的风貌。
本书附赠精美别册《在家宴客》,全彩呈现了王家女婿詹宏志最深情回忆专文 亲手复刻的五道宣一名菜──他跑遍台北三大市场买齐王宣一指定的食材、反复制作,请亲友们鉴定……这份珍贵的菜谱不但有王氏家传的江浙风味,更多了台湾女婿深入其他文化并滋生情感后创造的情味。
2019年2月27日 已读
寫得從容筋道。WX讀書上不時看到江浙讀者的評論,也有表示“這個不正宗我家才正宗!”的,好看XD
王宣一 非实体 饮食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豆瓣
夜空はいつでも最高密度の青色だ
6.3 (52 个评分) 作者: [日]最果夕日 译者: 匡匡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震惊日本文坛、演艺圈的神秘诗人,日本现象级畅销诗集登陆!
☆《编舟记》导演石井裕也操刀同名电影,获《电影旬报》2017年年度十佳第一名。
☆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绝赞;池松壮亮、二阶堂富美、吉冈里帆等当红演员力推。
☆在都市生活的人被都市同化着,逐渐变得冷漠、孤独、缺爱,却不自知。作者关注着这些都市人,用极具个人化的表达风格,呐喊、嘶吼着告诉他们:“你要幸福!”来激起生命的原动力,让他们渐渐停滞的热血重新涌动。每首短诗充满韵律,字里行间充斥尖锐冷峻,却又不失阳光、爽利。既直指虚伪,又称颂温柔。
-----------------------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为最果夕日的代表作诗集。全书收录“蓝色的诗”“早晨”“行星的诗”“首都高速公路的诗”“月亮表面的诗”“兔子移民”等43首。她的诗,关注底层人物,关注生命之原动力与涌动的热血。她不害怕孤独,关注孤独的人群,呐喊着、怒吼着:“你要幸福!”她的写作关注人心、关注爱与无能、关注生命的希望,带来勇气与爱。
------------------------
这本诗集,纤细地,针刺入骨般地,渗入我的身体。狠狠刺痛我,却又带着别样的温柔。这些诗句,静静地,躺在这本小册子里。
——角田光代(《第八日的蝉》《空中庭园》作者)
我自己感觉,最果夕日简直就像当初刚崛起的谷川俊太郎。诗句带着些许阴暗的同时,整体感觉是积极向上的。它有种朝气,让人卸下肩上重担,“尽管世间疾苦,但我还是努力看看吧”。
——日本读者ICHIRO
那些埋藏在心底一辈子也说不出口的,仅凭“孤独”“寂寞”这类贫瘠的词汇无法很好表达的情感,像是对异性的那种焦躁复杂的情绪——最果夕日用最简洁直白的语言、跳跃的节奏,完全给表达出来了,真厉害!我最喜欢首篇《蓝色的诗》,禁不住反复诵读。寂静的夜,读最果夕日,让身体沉浸在她语言的世界里,绝赞!
——日本读者Nozomi
最果夕日写的诗有种可爱cute的感觉。用自己自然的样子在空虚的现代社会中生活。保持自己丰盈的情感,批判社会非正义的一面,并顽强地生存下去。她特别新!也正因如此,或许可通过她的诗句窥探现代社会的侧面。短诗文学是从与谢野晶子和石川啄木开始流传下来的。最果夕日的这股少女般的自由感非常清新。
——日本读者hiroll
牛棚杂忆 豆瓣
7.6 (7 个评分) 作者: 季羡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 2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亲历“文化大革命”的纪实文章,本次所收以排印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为底本,核以手稿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降临 Eggplant.place 豆瓣
Arrival
8.4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李克勤 译林出版社 2017 - 3
年度大片《降临》原著小说来了!与外星人的首次接触,从学习他们的“语言”开始——《降临》(原名《你一生的故事》)选择了这个所有外星题材小说和电影都避而不谈的话题,从研究七肢桶的语言开始,了解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同于人类对于“因”与“果”的线性认知,他们能同时感知所有事件——过去、现在与未来于他们并无区别。那么,学会了他们的语言,是否就能预知未来?假若这个未来是悲观的呢?
特德·姜是当代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出道二十余年,仅发表十五个短篇或中篇,却得遍世界科幻大奖。他的作品超出了太空飞船、机器人大战等人们对于科幻的固有期待,以独特的视角和别样的法则构建世界、讲述故事,充满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价值观的拷问,科学和文学的魅力都在故事里流光溢彩。
流浪地球 豆瓣
8.0 (288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11
此书为刘慈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集,收录有《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获奖佳作。
2019年2月11日 已读 蹭熱點補了個短篇,宇宙流浪的空間感與耗時千年的時間感,但文筆粗率到不可思議。
刘慈欣 非实体
She Persisted 豆瓣
作者: Chelsea Clinton / Alexandra Boiger Philomel Books
Chelsea Clinton introduces tiny feminists, mini activists and little kids who are ready to take on the world to thirteen inspirational women who never took no for an answer, and who always, inevitably and without fail, persisted.
Throughout American history, there have always been women who have spoken out for what's right, even when they have to fight to be heard. In early 2017, Senator Elizabeth Warren's refusal to be silenced in the Senate inspired a spontaneous celebration of women who persevered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n this book, Chelsea Clinton celebrates thirteen American women who helped shape our country through their tenacity, sometimes through speaking out, sometimes by staying seated, sometimes by captivating an audience. They all certainly persisted.
She Persisted is for everyone who has ever wanted to speak up but has been told to quiet down, for everyone who has ever tried to reach for the stars but was told to sit down, and for everyone who has ever been made to feel unworthy or unimportant or small.
With vivid, compelling art by Alexandra Boiger, this book shows readers that no matter what obstacles may be in their paths, they shouldn't give up on their dreams. Persistence is power.
This book features: Harriet Tubman, Helen Keller, Clara Lemlich, Nellie Bly, Virginia Apgar, Maria Tallchief, Claudette Colvin, Ruby Bridges, Margaret Chase Smith, Sally Ride, Florence Griffith Joyner, Oprah Winfrey, Sonia Sotomayor—and one special cameo.
沉雪 豆瓣
9.2 (9 个评分) 作者: 李晶 / 李盈 浙江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2016
“文革”期间,来自天津的女知青孙小婴插队北大荒,柔弱的身体、敏感的心灵,不断遭受恶劣环境的磨砺、伤害。另一位女知青舒迪,高大健硕、积极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她们的情谊照亮了孙小婴黯淡的青春岁月。然而,个人命运被历史洪流裹挟,少女之间纯净如雪的感情,能否经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考验?
2019年1月27日 已读
2019年1月29日 评论 撕裂如此真实地发生 - 全文绝大篇幅以主角孙小婴的第一人称开展。她始终保持着向内探寻、直面内心的姿态,时而喁喁自语,时而踽踽独行,因此与他人的集体化狂热有相当距离。无论对外界还是自身,她善于体会、感受、沉浸,珍视“一切聊以自慰的小细节”。她感应着北大荒冬的阴沉与春的轻盈,对劳动中众人展现的斗志昂扬感到胆怯,却能发现女战友粗头乱服下的秀美面容。她诚实地记录自己对自由/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对感情/取向的需索与徘徊;其间反省或嫌不够(“我总相信,感觉比之觉悟是要快得多,就像光比声音要快得多一样”),但诚实本身已足动人。 尤其看到,小婴对人群中的自己,也怀有一种几乎称得上饶有兴致的观察态度。“人群中响起愤然的怒吼,振臂如林。我也夹在其中。”“我也喊得很响,甚至于喊出泪水,脸在喊声中涨得通红。很乐意自己的声音被众多的声音吞灭着,脑中浑浑郁结的东西一时被迅速掩盖,又感到集体对我的宝贵。”一个她滥竽充数在人群中,实践着句中的“也”;另一个她飞抵上空,细细俯瞰着。(而作者的视角,更在其外。) 她像一块脆弱的冰晶,能被世界轻易穿透。这种对自我感受的放纵与珍视,与当时的生存法则是悖反的。耽于感受且忠于感受,在只需要意志不需要思虑的大时代里,宛如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稀有动物。但这样的特质才是小婴整个人的核心驱动力(与小婴交心、外在却洒脱能干如大老爷儿们且人气爆棚的舒迪,曾屡次告诫小婴干活时不要思考云云,当然是为了保护她,却让我想起宝钗劝宝玉努力仕途文章)。她时常暴露的稚拙与情绪化,同时感受到同性异性的情欲吸引,在感情与自由间可能会被今之读者讽之为“渣”的取舍,甚至最后的逃脱与逃脱后不免自我感动嫌疑的追忆,全部来源于此。如作者在后记中冷静言明的,“她并不是真的凭借力量,而是凭借了她的脆弱来支配着生命的。” 作者在后记中多次提到真实,对角色不作简单二元化的评价,而是“尽可能真实的复原”。真喜欢这样的创作观啊~小婴的作为是符合逻辑的,其他的女知青却不免(囿于小婴视角)沦为群像。沂蒙的一味昂扬、丹娆的全心受难,其间没有丝毫灰色空间吗?将少女们概括为集体狂热,毕竟失之笼统。即使最光彩照人的舒迪,后期形象也黯淡下去。最不满的是几乎成为小婴男友的秦铭。这段匆促发生又慌张结束的恋爱,写得潦草,连小婴本人也难信服。如果舒迪的存在,是写少女们彼此取暖,帮助小婴捱度黑暗与磨难;舒迪与小婴的相处,欢乐悲伤甜蜜斗气分别思念……如此种种都像为小婴进行一场爱情的预演,“爱的成人式”。最后的共谋更是地位的升级。但秦铭的温情填补了什么又激发了什么?这一段尴尬的恋爱描写几乎仅止于与丹娆的凄惨恋情遥相对照的功能性情节;又或者是一场平庸的、符合社会预期的欲望的预演,为即将回城的小婴划下她与舒迪“危险关系”的休止符。 以“渣”一字而蔽小婴在舒、秦、回城之间的选择,实在不公平。如果身处更宽容的环境,小婴自有机会细细摸索她的感情取向,可以为感情纠葛而不是劳动生产流下更多更纯粹的眼泪。她可能更从容地处理自己的抉择和对他人的辜负,更可能根本不必辜负。但是现实灰冷如铁,“处在无理性的年代,整整一代人,大规模地被改造,大家盲目地在雾中行走,可怕的无意义,可怕的损耗”,她并不能获得这样的空间。她在大局初定的夜里,凝望寂静江水,看到“撕裂如此真实地发生在我的人生道路上”。 写到与舒迪之间的情谊,表达与留白之间的取舍值得玩味。譬如写舒迪的种种克制,小婴的心先于大脑明白了这一切,但大脑不能也不肯为之命名。 有些细节很棒。如冬夜集体观看露天大电影,“胶带在冷风中冻得咔咔脆响。”镇夜制砖直到天明,大家列队匆匆往回走,“这时看到发蓝的天空仿如倒悬的海洋”。
非实体
花開少女華麗島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楊双子 九歌出版社 2018 - 5
那是相依相偎、彼此凝視著的,少女們心中的風景……
《花開時節》番外篇合集,孿生姊妹作繼續開花!
這本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正是長篇小說《花開時節》的番外篇合集,是如同雙胞胎般的姊妹作。兩部作品同時創作,互相補完,皆可定位為「台灣歷史百合小說」(「百合」,泛指包含友情、愛情、親情在內的,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誼),也同樣都是對日本時代台灣文學的致敬。最新推出的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和前作姿態相仿,步伐稍異。輯一「華麗島」,分別互文楊千鶴、翁鬧、真杉靜枝的代表作;輯二「花物語」,即仿照日本少女小說家始祖吉屋信子的《花物語》皆以花名為題;輯三「少女夢」,列中國、日本、台灣民間著名女性人物為篇名,直指文化血脈的匯流。
書中八篇短篇小說延續《花開時節》,以「百合」為主題創作,描繪異性戀女性之間的同性情誼與慾望流動。如果說《花開時節》是一座花團錦簇的花園,那麼《花開少女華麗島》就是分別近距離特寫了園中姿態、花色、香氣各異的不同花朵。《花開時節》中的主要或次要角色都彷彿在此重生和被重新認識,比如輯一首篇〈花開時節〉中由少女初子的旁觀視角欣羨窺看著雪子和早季子這一對麗人,〈木棉〉中順應家族安排婚配的長姐春子回憶著學生時期的親密同窗明霞,〈金木犀銀木犀〉寫下了《花開時節》中與主角友好、卻未多著墨的兩位女校死黨弓子和靜枝後來的際遇,長篇中感覺神祕嬌嬈的細姨秋霜倌,在〈竹花〉中帶著讀者回到她的童年,竟然是個喜歡釣魚的孩子。就連終生未婚的阿蘭姑,也都有一段差點與好姊妹私奔成功的少女往事。
一如前作,楊双子針對故事背景的一九一○年代中期至一九四○中期,做了許多認真的歷史考據,透過她乾淨細膩的文筆,描繪曾經真實存在、日本帝國於台灣所展現的繁華流金樣貌,從當時的食物、植物到少女們的髮型等都被栩栩如生地重現。牢牢抓住時代感的這些迷人故事,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少女們面對社會現實的時候,如何抗拒、迴避、挫敗,又如何在幻滅之際,撿拾昔日幻夢的碎片。楊双子篤信台灣系譜曾經存在「少女小說」這個文類,這兩本小說企圖跨界接續台灣「少女小說」血脈,重現少女的台灣,少女的華麗島。
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 Goodreads
82년생 김지영
8.2 (65 个评分) 作者: 趙南柱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5
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
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
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BTS防彈少年團」團長南俊 網路直播推薦書籍
★最值得買來送給男性友人讀的一本書!
★韓國國會議員、政策立案者必讀的轟動之作!
★韓國正義黨黨鞭大聲呼籲:
文在寅總統,
盼您擁抱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
「希望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不再讓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於絕望。」
․․․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
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大學就讀人文科系,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婚後三年兩人有了女兒。
接著,在眾人「理所當然」的期待下,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
某天,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與丈夫講話時,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脫口而出驚人之語;到釜山婆家過節時,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
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 * *
弟弟的一切東西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觸碰的,偷吃弟弟奶粉還會被重男輕女的奶奶打
高中時遭到補習班男同學跟蹤,反而被父親責罵,認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求職時被問過:遇到客戶性騷擾會做何反應;經常遭受面試官對她的外貌批評,甚至經歷不必要的肢體接觸
因為年紀最小又是女生,每天得負責幫其他同事泡咖啡,並忍受應酬灌酒
公司會優先提拔男性,而且他們薪水還比較高,但是難伺候的客戶卻會交給女職員,因為覺得「沒有必要把比較有可能長期留在公司服務的男同事逼太緊,叫他們做苦差事」
結婚後沒多久親戚長輩就開始關切何時生孩子,還一口斷定是她身體有問題才懷不上
生了小孩卻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小孩,而且丈夫不能理解自己生兒育女會有的損失,認為他也會幫忙家事也會負責撫養就好
好不容易稍微脫離筋疲力竭的育兒生活,在外面喝咖啡喘口氣,卻聽到別人說:「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也是妳們的真實人生……
* * *
這本書宛如人生現場直播,述說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驚嚇、混亂與挫折。透過女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具體探討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偏見體現在哪裡?這些看不到的性別歧視如何制約和壓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職場、婚姻中到底犧牲了什麼?
全文以金智英的記憶為敘述主軸,偶爾引用了統計資料、文獻報導來支持那些記憶,意圖將她的人生刻畫得更為寫實、普遍,就是在這樣平凡有如紀錄片的人生中,蘊藏著令人心驚的現實批判。從小說主人公名字開始,到其經歷的人生故事,在她身上仿佛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來感同身受,也令人心痛。
【作者的話】
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
導致沒有辦法獲得付出後應有的成就,
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
希望她們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可以獲得一些安慰。
得獎紀錄
韓國2017年書店評選文學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新書暢銷榜Top1,實體、網路書店小說類Top1
韓國2017上半年最賣座小說,上市至今累積銷量破60萬冊
阿拉丁書店暢銷冠軍,連續 23 週前十名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 總榜第二名,並獲頒年度作家大獎
名人推薦
王春子(插畫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林靜如(律師娘)
御姐愛(作家) 一致推薦
(姓名以筆劃排序)
韓國書評
那些至今被許多女性認為只是日常生活中會經歷的事情、不特別認為有什麼問題的事情、一些被忽略的議題等,統統都被這本小說點了出來。……作者在刻畫金智英這個角色人物時想要跳脫女性框架,不只停留在好像是為女性訴苦或者發聲的角色,而是獲得更廣、更普遍的共感帶(包括男性以及不同世代的讀者)。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會比其他女性主義書籍話題性十足的原因所在。――文化評論家張德賢
閱讀到最後,你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金智英,還是金智英其實就是自己,因為她的人生正好如實呈現著「身為女性的人生」。……金智英的症狀雖然難用醫學角度說明,但是如果從「在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中消音」的角度來看,是可以充分理解的,她只是透過這些女性替自己站出來發聲罷了。――女性學者金高蓮珠
韓國網路書店讀者迴響
如果還有人沒讀過這本書,會想要強力推薦一定一要翻翻看,這是一本徹底點醒我的書,那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原來一點也不合理。김상희
看著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未來,因為知道自己一定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讀著讀著默默留下了心有不甘的眼淚,這個世界一直在不停改變,但是要等到身為女人的我能徹底立足的世界到來,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정예린
我竟然花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她的一生,因為那是非常熟悉、幾乎和我的人生一模一樣的故事。那些婚前不知道、生小孩前不曾想過的鬱悶與煩惱,以及可想而知的未來,這根本不是一本小說,而是我的人生報告書。보리숲
難以否定的事實,一旦開始閱讀便再也停不下來,身為出生在韓國的女性必讀,至少要先從我們開始改變。이한나
2019年1月19日 已读
房思琪遭逢黑暗的恐怖,金智英則面對灰色的枷鎖。流暢平實,不時插入資料數據如報告文學,盡力突出智英的普遍性而非特殊性。當智英病發幻化為一個個身份面貌各異的婦女,正如她與書外的女性眾人合而為一。/作者對於文學性並非無所追求,細節動人熨帖。
尹嘉玄 赵南柱 非实体
小偷家族 豆瓣 Goodreads
万引き家族
8.6 (64 个评分) 作者: [日] 是枝裕和 译者: 赵仲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原著小说
年度现象级文艺片,国内院线日本真人电影票房冠军
豆瓣评分8.8,18万影迷热泪推荐!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2018)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小偷家族》完整版故事
是枝裕和亲自撰写,完整讲述电影中无法说尽的故事。
杀人夫妻?堕落少女?诱拐儿童?
扑朔迷离的身世、难以言说的情感、人性的明亮与灰度……
关于《小偷家族》的所有疑问,在小说里找到答案。
★十年来,是枝裕和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所有思考,都在这个故事里。
在很多意义上,它超越了是枝裕和的以往作品。
是枝裕和:“从结果上来说,这10年来我考虑的诸多事情,可能都集结在了这部作品里。这既是一个思考何为家庭的故事,一个要成为父亲的男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惊世骇俗的情节,发人省醒的主题
影片上映后引发大范围讨论,贾樟柯、马伯庸、史航、止庵、舒淇、李诞等众多名人推荐。
聚焦弱者的生存法则和跨越血缘的至亲至爱,细腻温暖的情感与尖锐残酷的现实交融,前所未有地刺穿每个读者的心。
==================
在东京角落一处无人注意的老屋里,住着秘密生活的一家人。他们靠“奶奶”的养老金生活,间或打工,习惯游荡在商店之间,顺手牵羊地偷点日常用品。
一个冬夜,“爸爸”阿治发现一位被赶出家门的小女孩,把她“偷”了回去,成为新的家庭成员。
众人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其乐融融的时光,然而一次意外引发了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
他们也赫然发现,日夜相处的家人,彼此背后藏着无法言说的往事和复杂的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