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说诗歌虚构
教父三部曲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奥·普佐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4
2017年8月23日 已读
2017年8月23日 评论 15.08.01-15.01.02 - 吉里安诺拥有一个典型(几乎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英雄形象。深深扎根在他身上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善良,与死亡的擦肩挖空了他的内里又填入反叛之心。不管在怎样的时代,他的故事都可被称作传奇吧,掩盖在社会的层层云雾下,散发新鲜土壤的芬芳。 迈克尔羡慕他,这是一个年轻人必然的想法,但我意识到他悲剧性结局才是唯一的现实。若成功越过大西洋,反而会令我心生遗憾。 克罗斯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不可能同从前那般屏息等待或是保持沉默,毕竟死亡会借由人心很快来到他的面前,眼睁睁看着死神跳上他人的枪口向他挥舞镰刀不是什么愉快的事。遗嘱和全盘计划(或许不是那么周全,但富有赌徒精神)都已定好——希望前者不会生效,最重要的是面对他的成功,唐会如何反应。 虽然克罗斯FLAG成立的可能性比这两人下地狱的机会小。唐会原谅他吗?如果决定今后不再参与或任克莱里库齐奥家族自生自灭还是有可能(毕竟他见证成长的那一代勉强符合"美好"的要求),他会最先从家族层面考虑而不是爱,他不对丹特的所作所为心软(不过也难说,毕竟是小说,结局出乎意料也正常)。 在阴影下完成反杀,在湖水泛起的微澜间掌握一切。到这里,唐放过克罗斯是HE,不放过他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火,总是会令人心生畏惧,必要时它是武器,吞噬一切,"不计任何代价,不冒一点风险"。 低估了唐,图样图森破。 不过是为了利益啊……人的贪婪是无底洞,甚至愿意赌上自己的性命去赢得一时的欢愉。
a小说诗歌虚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德米安 豆瓣
8.3 (65 个评分) 作者: (德) 黑塞 译者: 丁君君 / 谢莹莹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7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人们竞相探问辛克莱到底是谁,连托马斯•曼也写信向出版商询问作者情况。但这位作者一直隐匿着,直到两年后作品17刷时,才确切地属上黑塞的名字。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好莱坞人气文艺男星詹姆斯•弗兰科最新导言。弗兰科说: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
★一个青年的蜕变自阅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起,青年德米安将引领你度过自身蜕变的斗争。
★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均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
——詹姆斯•弗兰科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
出生并成长于 “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2017年8月21日 已读
2017年8月21日 评论 08.21 - 给人安慰的书,正像我曾经读过的黑塞的其他小说一样是理性与浪漫平分的理想主义。 除了“我”辛克莱的形象外,其他的人都是从“我”身上拉出来的一个影子。开头德米安出场后我就在想这一定是辛克莱为了让自己脱离霸凌的状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他身上融合了所有辛克莱曾见过的能够帮助他的人的模样和辛克莱自身想成为的样子。不过本来就是小说,所有一切都是融合了现实的创造。 生活是真实的,谈话中的一个个思辩都令我想到自己。想必其他人也是如此。在擦掉遮挡住自己印记的东西是为了看清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挣扎中辟开一条新路吧。 一本我这样的年纪最适合读的书。对于将要奔赴的人再好不过的定心丸。因为你的心中也住着一位德米安。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人民出版社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谷歌图书
Flowers for Algernon
9.0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 [美]罗杰·泽拉兹尼 译者: 周月玲 新星出版社 2014 - 7
美国科幻作家协会300位作家严选
11位现代科幻的奠基者
11篇星云奖的前身作品
你手中的这本书代表了科幻小说塑造者们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判断,没有谁比这些精彩故事的选择者更清楚优秀的科幻小说应该有哪些标准。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前主席)
科幻的使命 是拓广和拉深人们的思想,而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真正的科幻的感觉,领略科幻小说的力量。
——刘慈欣(中国著名科幻作家)
.
【收录市面难得一见的最初版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篇,雨果奖获奖作) 】
2017年8月7日 已读
这几天沉迷CB。宇宙对我是遥远而神奇的存在,有时难以想象,有时想一探究竟。短篇科幻因有独立的故事背景,让人将某一篇奉为圭臬有点困难,有趣的设定和让人沉浸其中的情节真的非常重要。这本合集还不错,可以一看~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星出版社
不朽 豆瓣
9.3 (22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王振孙 / 郑克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不朽》是米兰•昆德拉移居法国后1990年所著重要小说代表作之一。这也是他的第六部小说。《不朽》的主人公阿涅丝,因为受到往事回忆的长久纠缠,陷于人生存在的无可奈何状态当中。故事通过一个在游泳池畔向游泳教练做手势打招呼的一个场景开始,精炼地体现了昆德拉的高妙小说艺术创造力。昆德拉在书中说:“不朽,是死亡的影子或说兄妹,看到他也就看到她。”这本书利用小说的方式来谈不朽,而不是像谈哲学那样。他对不朽下的定义也很简单: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
2017年7月13日 已读
又陷入了读小说的圈子。看昆德拉的书好像是在嚼年糕,开始劲道,后来成为一小块一小颗,吞下去很甜,让人幸福的甜很快被让人满足的甜盖了过去,然后在困倦与清醒中一次次坐下,一次次站起来。没看最后的评论。揣测作者很难,分析对我来说还不需要。书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一遍忘了......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异乡人 豆瓣 Goodreads
L'Étranger
9.3 (116 个评分) 作者: 加缪 (Albert Camus) 译者: 张一乔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
他们说,妈妈死了,我没哭;这是无情,该死。隔天就和女友厮混;这是不孝,该死。挑拨朋友仇家互斗;这是不义,该死。我合该天地不容,人神共愤,但你们企图用来拯救我的那一套,又算什么?我杀了人,只因夏日阳光太刺眼……世界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行为举止甚至思想应该如何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种种道德规范下的节度。但是,默尔索,一个居高临下的鸟瞰者,冷静自持,无动于衷,漠视七嘴八舌急于发表意见和批判的群众。他倦于给出令人满意的标准答案,他对合乎礼俗但不合于自己真实感受的事物,无法找到适当的对应方式和距离,于是,他被大家指责为无情、不孝、不义。默尔索不知道在与世界冲撞的窘境下,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鸟瞰自己,也鸟瞰他人,探索内在情感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他还没找到答案,如何给别人(何况是别人“想要的”)答案?在这种种荒谬的情境中,默尔索凸显了“独立的个人”的困窘。在他没找到答案之前(可能穷极一生都在摸索),他注定是:一个心灵上永远的异乡人,一个与既定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加缪形塑的“现代荒谬英雄”默尔索于是诞生,深深影响了后世无数孤独的灵魂,让我们得以正视自己混乱、无依的处境。
2017年7月11日 已读
2017年7月11日 评论 07.11 - 很短,这本有名的小说很短,比我预期(我也不知何来预期,或许是有名与很长粘连在一起的刻板印象)短。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读起来有强烈的代入感那该是多可怕的事情,又该是多幸运。可怕因为我是一个这样冷漠的人,幸运则因我是一个有把握的人,而平常也会写些东西的我,也有可能在未来的一个时刻写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短小却牵涉到那么多可以深思的关系,足以为它写一本研究分析小论文。读到结局的时候停电了,人变得有些焦躁,而男主角(不想用默尔索这个名字,毕竟就连这个名字也是没有感情的)的呐喊声如此之大,响彻在我当下的生命中。我为他的遭遇感到气愤(多么不幸),我为他的做法感到气愤(因我也是如此平淡),我为我自己而悲哀(此时此刻,我也不知道这个我是我还是男主角了)。 译名还是局外人更好。
a小说诗歌虚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少年维特的烦恼 豆瓣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8.4 (36 个评分) 作者: [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侯浚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译文名著精选: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译文名著精选:少年维特的烦恼》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2017年7月9日 已读
2017年7月9日 评论 07.09 - 花了两个小时(并不是在计算),读到中途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自己最后会哭的,然而没有,平平淡淡的,皱着眉头的,内心也无丝毫沉郁。 大约十年前的时候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似乎与爱情与自杀有关,我想这一定是一本啰啰嗦嗦令人百无聊赖的流水账,在不同地方看到它,根本没有读的想法。最近买回来也是为了凑单的,但总算有让人想读的意愿。(一是因多年前买过同一系列的《刀锋》,感觉不错;二是手感很好,颜色也喜欢。)担心自己读不下去,特地选了不用压榨自己干活(笑)的晚上。读起来就放不下了。 不想从道德和法律方面讨论,这本书中描述的感情是一团乱麻。 维特的感情一时同野马在鲜艳的花丛中、在险峻的高山上狂奔,时而同潺潺流水任落花不断飘零而下。我个人对爱情几乎没有亲身感受过,可以说是没吃过猪肉但看过特别多猪跑(笑),在此并没有代入感。但信件中的很多内容都令我感同身受,可以说原著很好,翻译也很好(虽然有些音译怪怪的,看惯了奥德修斯、佩内洛普etc.)。对生活的看法简直字字珠玑,勾画出了一个追逐着爱情的少年。在我眼里他实在太执着了,然而正如同我自身一样漂浮在社会和自己的心中。同绿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看时一直在吐槽你们为什么藕断丝连,维特你坚强一点啊;绿蒂不要因为自己对维特的爱怜和他是个好人就爱上他呀;阿尔伯特你怎么就纵容维特呢,真正的朋友撕破脸也会在一起,就算不在一起回味就好了呀!(气鼓鼓 维特和阿尔贝特在书中关于自杀的讨论让我摇摆不定,维特的比喻牵强又有道理,阿尔贝特认为自杀的人失去理智也是......结局令人悲叹,叹这样一个内心纤细的少年选择了离开人世,让自己解脱的同时会让他人多么痛苦。他最后认为自己快乐的,那些发自生命的话语来自部分的非理智,实际上到底快不快乐呢,到底是怎样呢?曾经有段时间我对死亡想了很多,现在没那么多但抱着的是“除非没有人会为我伤心我才可能结束自己的生命”,而结束生命不是因为我向往死亡而是因我并不恐惧死亡(当然是不会选择自杀的)。 维特从书中的雇工身上看到自己,我也从维特的身上看到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读懂他的心情,但在阅读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就是他,是他爱着的绿蒂,是阿尔伯特,是很多很多人。 看着动画写的,大概有很多表述不清楚和没有提到的,仅仅用于记录自己的心情。 七月刚开始,我的时间不多了,也读了几本好书。我也不知道要怎样走下去,不过我会走下去,承担自己选择的一切,尽量,尽量不让我爱着的人伤心。
a小说诗歌虚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帝王业 豆瓣
作者: 寐语者 朝华出版社 2011 - 8
《帝王业(全新修订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帝王业上,她出身门阀世家,金枝玉叶不输须眉。他起自寒微行伍,戎马铁血壮志踌躇。一场权力的交易,斩断她与昔日竹马的青梅之缘。一场迟来的邂逅,起笔他与她并肩天下的生死相约。权位之争,宫廷之变,他马踏天阙,欲成就帝王霸业。夙怨纠葛,家族存亡,她重入宫闱,令天下风云变色。再相逢已是陌路, 桃花落尽,执手生死,不过一场盛世寂寞。
帝王业下,她与他并肩伫立于权力之巅,进则风刀霜剑,退则万丈深渊。曾经青梅竹马,被逼手足相残;曾经主仆情深,如今生死相搏;族人侵,亲人弃;风波历尽,待终了,是谁不离不弃,又是谁错身而去?铁血男儿志在天下,刀锋所向,光寒铁甲,绝地凛凛;红颜女子不逊须眉,披荆斩棘,染尽猩红,凤仪天下。
旧欢如梦终有别离;狼烟尽,江山固,大业将成,万骨当枯。
是非千古事,得失两心知。
海报:
簪中录4 豆瓣
6.3 (24 个评分) 作者: 侧侧轻寒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 4
食人鲜血的小红鱼阿伽什涅、跟随李舒白多年的神秘符咒、大明宫风华绝代的王皇后、先皇驾崩前亲笔书写的三团涂鸦、一纸年少与王蕴定下的婚约……一切谜团回归原点,一切抉择始终无法随心所欲,皆如命运般难以抗衡逃脱。
杨崇古回了宫,又成为李舒白身边的“小宦官”,并且终于以黄梓瑕的身份存在着。家门的血案已经查清,过往的疑案也曾彻查,岁月走到这一步,可故事的开端依旧是毫无头绪。
黄梓瑕明白,那巨大的谜团,是天地巨掌,是兄弟阋墙,是朝野亿万,是鬼神之力。这一次她要对抗的是如此悬殊的力量,而她会如何选择,是粉身碎骨,无可逃脱;还是能重挽天河,补缺日月?
流水迢迢(全两册)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箫楼 珠海出版社 2009 - 3
裴琰,英雄男儿,挥斥方遒。长剑在腰诗书在袖,试遍锋前谁堪敌手?当爱情悄悄临到,他只能用骄傲抵挡。可是千算万算,独独算漏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风烟过眼,胸口已被烙上绝美的朱砂。
三郎,浴血凤凰,蒙尘明珠。倾国倾城的面容下,掩藏着怎样的一颗心?当阳光射进心灵,心门一线天开,便覆水难收。难忘桃花开时灼目的光华,更难忘冰河雪桥上旷世一歌。
小慈,灵动如波、清丽如荷。她犹如山间的精灵,扇动翅膀,便在他们的世界里掀起一场完美风暴。温暖那冰凉的手指,绣下那一枝桃花。红尘滚滚,一个“懂”字,胜过千言万语。
谁胜了,谁负了;谁失去了,谁得到了;谁成就了,谁又奉献了,都已不再重要。这一段传奇,总会在风景看透后,青山隐隐、流水迢迢。
博尔赫斯全集 豆瓣
9.4 (22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 林之木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 11
此为豪・路・博尔赫斯作品最大规模的中文移译,系根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四卷本博尔赫斯全集译出。全书收入博尔赫斯的三十个集子,分小说一卷、诗歌和散文各两卷。
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个散文集和一篇《结语》。其中包括《埃瓦里斯托・卡列戈》(1930)、《讨论集》(1932)、《永恒史》、《探讨别集》、《序言集成》、《博尔赫斯口述》、《七夕》、《有关但丁的随笔九篇》等。�
小说卷收入六个短篇小说集和一篇献词。其中有《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和《沙之书》(1975)、《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
诗歌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四个诗集。其中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诗人》(1960)、《为六弦琴而作》(1965)、《老虎的金黄》(1972)、《铁币》(1976)、《天数》(1981)、《密谋》(1985)等。
2017年6月9日 已读
新版的分集读了一本,差点儿没读下去。看了看最初喜欢上的这版,翻译竟然是同一个人。想到当年读的津津有味,为博尔赫斯折服,并为此感动欣喜许久,那时时间很多,我走的很慢,现在则是物是人非了。
a小说诗歌虚构 浙江文艺出版社
马耳他之鹰 豆瓣
The Maltese Falcon
作者: 达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 译者: 林淑琴 2013
马耳他之鹰,十六世纪罗德骑士献给西班牙国王的贡品,金碧辉煌、价值连城,各方人马莫不挖空心思、舍命追逐,由阿尔及尔、西西里、巴黎、君士坦丁堡,一路来到美国旧金山。私家侦探山姆•史贝德的合伙人因为它送掉性命,逼得他不得不卷入这场历时三百年、跋涉三千里的稀世珍宝争夺战中。《马耳他之鹰》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进入兰登书屋“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名单以及美国推理作家协会评选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行榜单。
2017年6月5日 已读
渐入佳境后读起来有点爽。海爸爸为代表的硬汉派写起东西都对话很多,动作详细(适合拍电影),形容基本为零(这本真的是零点一的形容吧)。总之坦坦荡荡跟着男主角跑。作为推理小说而言,略逊几筹欸。
a小说诗歌虚构 山东文艺出版社
有匪2 豆瓣
8.8 (30 个评分) 作者: Priest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3
周翡没有等来段九娘,却一头撞上青龙主郑罗生。
"南北双刀"传人、"山川剑"后人、芙蓉神掌……竟全在衡山脚下这一间小小的"三春客栈"凑齐了。
"山川剑"亡故,一把剑鞘却被多方争夺;忠武将军死后,家眷南渡时遭北斗追杀;齐门生变,至今下落不明;而衡山这样大的门派,竟也人去楼空……
桩桩件件不合理之事频繁发生,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联?
然而洗墨江边冲天的火光,已经让周翡来不及细想这一切了。
二十年了,风雨飘摇的夹缝里,这一隅的桃源,真能长久吗?
2017年5月6日 已读
其实更喜欢第一部。只是头一次看Priest的言情,第二部也给满点。情节真好,感情戏不多(可以说不怎么成熟),淡淡的,却挺喜欢这对的。
a小说诗歌虚构 湖南文艺出版社
彩云国物语:红风乍现·黄金约定 豆瓣
作者: [日] 雪乃纱衣 译者: 吕相儒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5
《彩云国物语(红风乍现黄金约定)》讲述了:彩云国名门红家小姐红秀丽以贵妃身份入宫,教导“昏君”紫刘辉,呀,在一个女人都没有的空荡荡后宫,红秀丽和那个英俊而古怪得国王究竟会闹出哪门子怪事?完成“教育国君”的任务后,接下来的夏天,大小官吏因暑热纷纷病倒,户部(相当于财政部啦)人手严重不足。秀丽临危受命,女扮男装去户部做临时的打杂小厮,岂料上司竟是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具怪人”……
2017年5月1日 已读
最近复习动画中,小说跟看第二遍。南海出版社竟然不买12后的版权,正在考虑入日版还是台版。
虽说是架空轻小说,过了七年重看,里面的人物性格更值得回味,情节依旧丰富有趣。随着年龄增大,被虐到的点增加太多!爸爸和刘辉做鳏夫不容易。爱不断追逐着梦想的秀丽!绛攸在最初就预言了今后啊(泪😭
a小说诗歌虚构 南海出版公司
最漫长的旅程 豆瓣
The Longest Journey
7.0 (6 个评分) 作者: 福斯特 译者: 苏福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8
《最漫长的旅程》是福斯特的自传成分最多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学业成功但进入社会后工作和婚姻却均告失败;主人公性格软弱,思想先于行为,复杂的家庭出身拖住了他行走的步伐,一次事故中被火车碾断了双腿,失血而亡。书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成为学者和批评家研究和考证的源泉。
2017年4月16日 已读
佶屈聱牙的翻译读起来有点难进入情节……看了一下是09年第一版,很能理解当年为什么没读。
情节变化超快,关键情节/转折点几笔带过的写法有点儿意思。安塞尔对里基的爱是其中最温柔而有趣的啦ww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源氏物语 豆瓣
7.8 (8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7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为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本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零点 豆瓣
Towards Zero
6.3 (7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周力 新星出版社 2016 - 11
一段变心与背叛的过往,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三对陷入感情纠葛的年轻男女。在海鸥角的聚会上,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悲剧的降临。
谋杀其实早已开始,它默默无声地经历了起因、过程,并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特定地点达到最高潮。谋杀本身就是故事的结局,是零点时刻。
2017年3月14日 已读
第一次看阿婆在初中,《无人生还》。故事沉重,最后令人无语凝咽。
这本里面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主角,出乎意料或是平淡无奇的其他角色,只能说不愧是阿婆。只是结局含义小于过程,不会再读(除非要学习人物描写),给三星。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星出版社
美国众神 豆瓣
8.0 (10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戚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美国众神》描述主人公——影子从监狱释放后,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奇遇。讲他与生活在美国土地上的各种神祇相遇,由此引发了出许多精彩动人、奇诡绚丽的故事。
影子为一个叫做星期三的老头跑腿当差使,而星期三其实是一个名叫奥丁的老神仙。奥丁是在9世纪的时候,搭乘怀着早期维京探险者的挪威梦想来到北美的。他不过是美国的无数神祇之一。影子随后还遭遇了主神奥丁的兄弟、狡诈之神洛奇,来自埃及的圣猫女神巴斯特,斯拉夫的黑暗与死亡之神岑诺博格,来自西非的骗术之神南西,印度教的毁灭之神伽梨,埃及神话中的冥界之神阿努比斯,盎格鲁-撒克逊神话中的黎明之神伊斯特,等等。
2017年3月10日 已读
抛下现代科技的所有神明,抛下最早的神话神明,《美国众神》久违地带给人震撼。令人意外惊叹的故事,有着裂痕的表面下的连接,奇妙的叙述背后的阴谋——目的的一种,为了达成个人的目标,两个令人意料不到的人物的联手,峰回路转;每个神明自有其故事,每个人故事各有不同。创造自己的故事。
a小说诗歌虚构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痴人の愛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谷崎潤一郎 新潮文庫 2003 - 6
美少女ナオミの若々しい肢体にひかれ、やがて成熟したその奔放な魅力のとりことなった譲治。女の魔性に跪く男の惑乱と陶酔を描く。
2017年3月10日 已读
2017年3月10日 评论 9.20 - 因为需要查字典,但总算在耗掉耐心之前读完了。被中山美穗主演的电视剧安利,电视剧倒没看完。总而言之,书的主题是怎样把十五岁少女养成妻子,流水账形式,有点魔幻又有些现实,尤其是其中对人的心理的描写,一种详尽的占有欲被第一人称描述地淋漓尽致。 如果能看到用社会心理学方法分析这本书的就好了(。有点想读这方面的内容……
a小说诗歌虚构 新潮社
黑暗的左手 豆瓣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8.4 (4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陶雪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9
冬星,寒冷,偏僻,远离人类活动范围,但人类的一支仍旧在这里扎下根来,生长繁衍。
终于有一天,人类联盟发现了这一支兄弟。他们伸出了手:回来吧,我们的兄弟。
机动使,联盟与未知星球第一次沟通的使者,代表着人类联盟善意的手。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是孤身一人,深入未知;他必须睿智机敏,以理解当地的政治与人情;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胸怀宽广,能够包容当地种种奇异的观念和风俗。
冬星是对以上种种素质的最大考验,因为它是人类所知的唯 一 一 个单性繁殖社会。
闻所未闻的风俗、变幻莫测的政局、国家的冲突,加上猜疑、背叛和出卖,阴暗的冬星似乎将永远游离在人类联盟之外。
但黑暗中伸出了一只手。它是要与机动使相握,还是排斥来自远方的善意?它代表着光明,还是黑暗?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冬星诗人的作品
2017年3月10日 已读
2017年3月10日 评论 9.22 - 短篇读了两本。初看感觉坐在湖上的天鹅绒面的沙发上,舒适宁静,可用手划水完全不用担心掉进去,你和水面有一段最佳距离,越读越发生出要掉进去的危机,跟随主人公度过的时光让你喘不过气,同他们一同几乎要在水下窒息,但也尝试努力挣扎浮出水面。 结果你回到了安全的沙发上,却想要再次跳进水里。无法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中取舍,几乎着魔。
a小说诗歌虚构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无所有 豆瓣 Goodreads
The Dispossessed
8.7 (36 个评分) 作者: (美)勒古恩 / Ursula K. Le Guin 译者: 陶雪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9
同一个恒星系中,人类定居的两颗行星互为月亮,盈盈相望,却被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形态隔绝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阿纳瑞斯:贫瘠,荒芜。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类组成一个集体至上的社会,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社会的约束虽然实现了对全体成员的保障,却渐渐成为一种禁锢。
乌拉斯:富足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进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鼓励竞争的世界富于创造性,但也造成了个人、集团的对立和鲜明的贫富差异。
本书体现了勒古恩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深刻思考。主人公谢维克毅然脱离阿纳瑞斯,投奔乌拉斯,却在发现乌拉斯社会丑陋的一面后再次逃离,成为两个世界的叛离者。人类应该往何处去?勒古恩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明确的答案。
最优秀的科幻小说能让读者掩卷长思——也许答案就在读者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