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生活 - 标记
无尽的玩笑 豆瓣 Goodreads
Infinite Jest
9.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译者: 俞冰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4
★ 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1923年以来世界百部最佳英语长篇小说
★ 入选2021年《纽约时报》“125年以来伟大之书” 短名单
★ 原版1079页,创下上市当月加印6次的奇迹
★ 作者凭借此书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 沉迷视频,沉迷游戏,沉迷电子产品,沉迷社交网络,沉迷成功,人生是一场你与自己的无尽战争
★ 中文版100万字,1138页,包含388个尾注,地狱级文本难度,黑洞般吸引力的高智商神作
★ 翻译难度极高。全球售出25种语言版权,至今仅有10种语言译本,中译本是亚洲唯一
——————————
这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娱乐需求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满足。一部名为《无尽的玩笑》的神秘电影在地下流传,所有看过它的人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它的致命吸引力将一所网球学校、一家戒瘾康复机构、加拿大分离组织以及美国情报部门都卷入其中,灾难一触即发……
《无尽的玩笑》的出版堪称一个事件,一座无法被超越的高峰。全书100万字,没有章节,没有目录,片段之间被神秘符号隔开。这是一部有着自己的大脑和心脏的小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挥洒他天才的语言,巧妙构建挑战读者智商的故事结构,于无限放大的细节中,制造出席卷现实与人物内心的连绵不绝的风暴。书中描写的对各种事物沉迷又陷入无尽孤独的群体病症,指向了这个成瘾时代,也将给这个时代的读者带来思考和慰藉。
———————————
《无尽的玩笑》表明了华莱士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天才的一位,他似乎有能做一切事情的艺术天分。——《纽约时报》
潜入《无尽的玩笑》深处是一次令人振奋、激动人心的经历。书中有如此多的生活与死亡,如此多的狂欢和伤痛,面对绝望时又有如此多的热情,为我们文学的未来欢呼。很少有人会读到如此放肆的有创造力的文体,一场华丽高能的语言冲击。——《每日新闻》
这部小说是如此光彩夺目,您需要戴太阳镜才能读它,它还有心脏和大脑。——《当代小说评论》
华莱士拥有所有在世作家中最有掌控力、最激动人心和最具创造性的修辞技巧。——《自由》作者 乔纳森·弗兰岑
《无尽的玩笑》就像是一艘没有可识别的特征、没有铆钉和螺栓、没有入口、没有方法拆解的宇宙飞船。它光芒耀眼,白璧无瑕。——《什么是什么》作者 戴夫·艾格斯
2023年4月21日 想读 via溺水。
Luster 豆瓣
Luster
作者: Raven Leilani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0 - 8
Edie is stumbling her way through her twenties--sharing a subpar apartment in Bushwick, clocking in and out of her admin job, making a series of inappropriate sexual choices. She's also, secretly, haltingly, figuring her way into life as an artist. And then she meets Eric, a digital archivist with a family in New Jersey, including an autopsist wife who has agreed to an open marriage--with rules. As if navigating the constantly shifting landscapes of contemporary sexual manners and racial politics weren't hard enough, Edie finds herself unemployed and falling into Eric's family life, his home. She becomes a hesitant friend to his wife and a de facto role model to his adopted daughter. Edie is the only black woman who young Akila knows.
Razor sharp, darkly comic, sexually charged, socially disruptive, Luster is a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her life in a tumultuous era. It is also a haunting, aching description of how hard it is to believe in your own talent and the unexpected influences that bring us into ourselves along the way.
2023年4月19日 想读 via普通读者Ep1. 9月读了什么?H。梗概:想成为医生的女性黑人编辑,和开放式关系中的白男date,对方妻子邀请同居后观察对方的不幸福婚姻和小孩。包含种族话题。据说喜欢聊天记录就会喜欢这本。
The White Darkness 豆瓣
作者: David Grann Doubleday Books 2018 - 10
Henry Worsley was a devoted husband and father and a decorated British special forces officer who believed in honor and sacrifice. He was also a man obsessed. He spent his life idolizing Ernest Shackleton, the nineteenth-century polar explorer, who tried to become the first person to reach the South Pole, and later sought to cross Antarctica on foot. Shackleton never completed his journeys, but he repeatedly rescued his men from certain death, and emerg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leaders in history.
Worsley felt an overpowering connection to those expeditions. He was related to one of Shackleton’s men, Frank Worsley, and spent a fortune collecting artifacts from their epic treks across the continent. He modeled his military command on Shackleton’s legendary skills and was determined to measure his own powers of endurance against them. He would succeed where Shackleton had failed, in the most brutal landscape in the world. In 2008, Worsley set out across Antarctica with two other descendants of Shackleton’s crew, battling the freezing, desolate landscape, life-threatening physical exhaustion, and hidden crevasses. Yet when he returned home he felt compelled to go back. On November 2015, at age 55, Worsley bid farewell to his family and embarked on his most perilous quest: to walk across Antarctica alone.
David Grann tells Worsley’s remarkable story with the intensity and power that have led him to be called “simply the best narrative nonfiction writer working today.” Illustrated with more than fifty stunning photographs from Worsley’s and Shackleton’s journeys, The White Darkness is both a gorgeous keepsake volume and a spellbinding story of courage, love, and a man pushing himself to the extremes of human capacity.
2023年4月19日 想读 普通读者Ep. 7 冬季推荐书单。独自深入南极。
Poor Things Goodreads 豆瓣
Poor Things
作者: Alasdair Gray BLOOMSBURY 2002 - 11
One of Alasdair Gray's most brilliant creations,
is a postmodern revision of Frankenstein that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monster with Bella Baxter - a beautiful young erotomaniac brought back to life with the brain of an infant. Godwin Baxter's scientific ambition to create the perfect companion is realized when he finds the drowned body of Bella, but his dream is thwarted by Dr. Archibald McCandless's jealous love for Baxter's creation.
The hilarious tale of love and scandal that ensues would be "the whole story" in the hands of a lesser author (which in fact it is, for this account is actually written by Dr. McCandless). For Gray, though, this is only half the story, after which Bella (a.k.a. Victoria McCandless) has her own say in the matter. Satirizing the classic Victorian novel,
is a hilarious political allegory and a thought-provoking duel between the desires of men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women, from one of Scotland's most accomplished author.
2023年4月18日 想读 via 徐慢懒。普通读者 Ep.2 11月立了什么flag+主题阅读。很多典故,婴儿头脑成人身体的拼贴,伪手稿,不可靠叙述者。
NANA(1-13) 豆瓣
9.1 (51 个评分) 作者: 矢泽爱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 - 9
2023年4月18日 想读 via徐慢懒。
女孩,女人,其他 豆瓣
Girl, Woman, Other
8.4 (5 个评分) 作者: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 译者: 魏立红 2022 - 10
2019年英国布克奖的获奖作品。它气势磅礴地描绘出一幅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到严肃保守的学校教师,再到非二元性别的社交网红,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她们的言论字字珠玑,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却往往遭到社会的忽略。
本书以一种特立独行、举步生风的创作风格,将这一 切都记录了下来。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荣获2019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是一部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当代文学现实主义杰作。
~ 以多声部的方式,叙述了十二位生活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肤色、性格和职业的英国女性的十二种迥然不同的冒险人生。
~ 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包揽全球各大文学奖项,横扫欧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连续5周雄踞“英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续14周位列前十);获得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天才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在内的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倾情推荐。
~ 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超过60个译本,成为当代英语文学史上程碑式的作品,为女性主义写作开拓新高度。
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描绘了人们的挣扎、痛苦、欢笑、渴望和爱……文笔狂热而又尖刻,妙语连珠,锋芒毕露。
——布克奖评委会评语
构建复调音乐,需要掌握充分的平衡:乐句交织,时而协作,时而竞争。作者利用这一特色创造奇妙效果,谱写出多声部配合的完美之作。
——英国《文学评论》杂志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们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开创事业,如何悲伤,如何爱……她所选择的叙述结构,轻松地摒弃了传统。她捕捉到人类的共同经验,使我们——正如她在献词中所言——成为“人类家族全体成员”。
——英国《金融时报》
小说文字潇洒俊逸,充满探索精神。以宏大的视角,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性感迷人的姿态,为我们敲开一条裂缝,一窥那个应为众人所知的世界的面貌。
——《星期天泰晤士报》
令人窒息……鼓舞人心……以上帝般的眼界和洞察力,展现出一幅英国社会的横截面。
——《华盛顿邮报》
复杂、敏锐、痛苦、诙谐,具有启发性……行文优雅,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我笑,我哭,我心满意足地翻完最后一页。
——《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首为黑人女性谱写的交响曲……她的语言溢出了纸面。
——《纽约客》杂志
怎么夸都不过分,值得一夸再夸。在创造力和技巧性上都堪称“奇迹”,充满智慧、共情和洞察。纯净无瑕的生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娱乐周刊》
欣赏大师表演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埃瓦里斯托具有超凡的技巧,能够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绪之间自由切换,仿佛一位非凡卓越的指挥家,带着她的乐团,步入我们的内心。
——《巴黎评论》
这是一部关于“挣扎”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爱、欢愉和想象。埃瓦里斯托笔下的世界并不完美,却蕴含着某种别样的美丽。
——英国《卫报》
2023年4月17日 想读 via 徐慢懒。普通读者Ep. 3 10月读了什么?环环相扣的12个女性关系网。作者是黑人女性,角色身份也多是黑人,性取向也很多元。但涉及主题略多浮光掠影。
星,雪,火 豆瓣
9.4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海恩斯 译者: 吴美真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作者约翰·海恩斯,二战退役后隐居阿拉斯加荒野,与星、雪、火为伴。雪地是一本待读的书,狐狸、狼、麋鹿、灰熊、豪猪、山猫、兔子、水獭——由它们共同书写。春日里可以种植或造船;夏天是捕鱼的好时节;秋天修缮木屋;冬季,在暖和的木屋中看一本书。而整年都可以狩猎,在残酷的对峙中感受到物种间矛盾的依存与爱意。皮毛是可以换钱的,那个年代不需要很多钱,但那一点点钱却是如此重要。和另一些动物,诸如土拨鼠、飞鼠或蝙蝠,交上朋友。和别的猎人在酒馆喝酒。多年后,他们会离开,回到西雅图、华盛顿、加利福尼亚……他们口角流涎,不住颤抖,但眼里仍为了阿拉斯加闪闪发光。人们总是来了又走,但是阿拉斯加族人永存。
2023年4月17日 想读 via普通读者。Ep. 3 10月读了什么?H推荐If You Lived Here, I'd Know Your Name后提到的另一本阿拉斯加书。
中世纪的身体 豆瓣
Medieval Bodies: Life, Death and Art in the Middle Ages
作者: [英]杰克·哈特内尔 译者: 徐仕美 2022 - 11
本书是一部关于身体的中世纪文化史,从身体的角度逐一审视了中世纪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依次从头部、五感、皮肤、骨头、心脏、血液、手、腹部、生殖器、脚各主要部位,展现了中世纪人的生死观念和日常图景,解读了其感受和思考身体性自我的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中世纪的社会观念和历史文化。
在中世纪生活的各方各面,身体都是重要议题。一方面,它被视为体内各元素相互平衡、与体外环境相互协调而运作的整体,也是实践医学观念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具有复杂而奇妙的象征含义,人们既有可能凭借身体获得某种共通的内在体验和身份认同,也有可能因其差异而产生恐惧进而相互仇恨。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人们如何探索、理解、幻想科学主义盛行前的世界。
2023年4月16日 想读 via七七|烂柯人bot。
魔术师 豆瓣 Eggplant.place
8.5 (17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译者: 柏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 4
*《大师》《布鲁克林》作者科尔姆·托宾最新长篇力作
* 英国弗里欧文学奖获奖作品
* 入选《纽约时报》2021年十大历史小说
*《华盛顿邮报》《时尚》《华尔街日报》《彭博商业周刊》年度图书
……
还原一个充满欲望和秘密的托马斯·曼
跨越半个世纪的动荡岁月,令人眼花缭乱的家族史诗
真正的艺术家能否像其他人一样生活?
……
◎ 内容简介:
《魔术师》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边远小城吕贝克拉开帷幕,男孩托马斯·曼在那里成长,父亲保守,受礼教约束,母亲来自巴西,迷人而难以捉摸。年轻的曼向父亲隐瞒了他的艺术抱负,向所有人隐瞒了他的性取向。他被慕尼黑最富有、最有教养的犹太家庭吸引,娶了这家的女儿卡提娅,生了六个孩子。
在意大利度假时,曼对在海滩上遇见的一个男孩产生渴望,并写下《死于威尼斯》的故事。陪卡提娅在瑞士疗养时,他又迷惑于使人无法离开的高山氛围,写下《魔山》。他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反复期待他的政治表态。他逃离德国,前往瑞士、法国,再到达美国。他的漂泊最后结束于苏黎世以南的基尔希贝格。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传奇,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托宾精心打造了一个复杂但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形象,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家庭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时代斗争。
……
和科尔姆·托宾所有了不起的作品一样,《魔术师》也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杰作——好读,渊博,充满世俗烟火气,会意,完成度高。
——理查德·福特
《魔术师》是了不起的杰作。读完你会相信,曼本人也会赞同这一看法。
——约翰·班维尔
当代没有哪位小说家能像科尔姆·托宾那样深刻而优美地用小说表现艺术创作,也没有哪位小说家能像科尔姆·托宾那样很好地表现想象与欲望的纠葛……读他的作品是我们的文学能提供的最深刻的乐趣之一。
——加思·格林韦尔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托马斯·曼人生中的私密部分和关键部分得到了巧妙的平衡。故事中的这个男人,成年后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在书桌旁,或是与妻子饭后散步度过。就是从这种静止的生活中,托宾塑造出一部史诗。
——《卫报》
《魔术师》不是传记,而是一部艺术作品,是对一个变革世纪的情感反思,聚焦了一个努力站稳脚跟但被变革之风吹得摇摇晃晃的人。
——《泰晤士报》
2023年4月15日 想读 via徐慢懒。
Vets Might Fly 豆瓣
作者: Herriot, James Trans-Atlantic Pubns 2006 - 7
A few months of married bliss, a lovers' nest in Darrowby and the wonders of home cooking are rudely interrupted for James Herriot by the Second World War. James Herriot's fifth volume of memoirs relocates him to a training camp somewhere in England. And in between square pounding and digging for victory, he dreams of the people and livestock he left behind him. 'There are funny cases, sad cases, farm animals and pets, downright farmers, ladies of refinement, hard-bitten NCOs and of course, the immortal Siegfried and Tristan' - "The Sunday Times". 'Another winner...as always hilariously funny' - "The Sunday Telegraph". 'It is a pleasure to be in James Herriot's company' - "Observer".
2023年4月13日 想读 街上的图书柜随手拿的。终于有非荷语了。
深水 豆瓣
Everything Under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黛西·约翰逊 译者: 邹欢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7
★ 文坛90后作家领军人物黛西·约翰逊长篇小说,作者凭本书成为布克奖短名单年轻入围者
★ 《无声告白》《小小小小的火》作者伍绮诗,《湮灭》作者杰夫·范德米尔,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入围者卡门·玛丽亚·马查多、劳伦·格罗夫联袂推荐
★ 《卫报》《观察者报》《纽约时报》《纽约客》《出版人周刊》多家国际媒体一致好评
★ “重述神话”文学中为大胆的异色作品之一
★ 书如其名,充满流动感,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涓涓流淌
★ 狂气、嚣张、前卫、无情,无保留展现长篇小说的压迫感
★ 叙事手段变化多端,自然纯熟
★ 独特新颖的意象搭接,流露女孩强烈又细腻的内在世界
★ 芬兰著名插画家、挂毯艺术家Kustaa Saksi专门为《深水》绘制精美封面
词典无法囊括所有的词,编纂者格蕾特尔比大多数人更清楚。
她在游艇上被母亲抚养大,小时候,两人一起在牛津运河旁漫步,用她们创造的私人语言对话。格蕾特尔长大后,母亲却人间蒸发,将她遗弃在寄养所。为了找到母亲,格蕾特尔必须找回她对运河边后一个冬天的记忆……
她被潜伏在运河里的邪恶生物波纳克跟踪。波纳克是格蕾特尔的心魔,而今,她必须面对它……
黛西·约翰逊用前卫大胆的手段和震撼人心的笔法诠释古希腊神话,深入人类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内核。
2023年4月12日 想读 via堂本。普通读者Ep.2 11月立了什么flag+主题阅读。
Luster 豆瓣
作者: Raven Leilani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0 - 8
No one wants what no one wants.
And how do we even know what we want? How do we know we’re ready to take it?
Edie is stumbling her way through her twenties―sharing a subpar apartment in Bushwick, clocking in and out of her admin job, making a series of inappropriate sexual choices. She is also haltingly, fitfully giving heat and air to the art that simmers inside her. And then she meets Eric, a digital archivist with a family in New Jersey, including an autopsist wife who has agreed to an open marriage―with rules.
As if navigating the constantly shifting landscapes of contemporary sexual manners and racial politics weren’t hard enough, Edie finds herself unemployed and invited into Eric’s home―though not by Eric. She becomes a hesitant ally to his wife and a de facto role model to his adopted daughter. Edie may be the only black woman young Akila knows.
2023年4月12日 想读 via普通读者Ep1. 9月读了什么?H。梗概:想成为医生的女性黑人编辑,和开放式关系中的白男date,对方妻子邀请同居后观察对方的不幸福婚姻和小孩。包含种族话题。据说喜欢聊天记录就会喜欢这本。
The 2084 Report (Audiobook) 豆瓣
作者: James Lawrence Powell / Fajer Al-Kaisi (Narrator) Simon & Schuster Audio 2020 - 9
Duration: 06:58:44
This vivid, terrifying, and galvanizing novel reveals our future world after previous generations failed to halt climate change—perfect for fans of The Drowned World and World War Z.
2084: Global warming has proven worse than even the direst predictions scientists had mad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No country—and no one—has remained unscath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cientists, political leaders, and citizens around the globe, this riveting oral history describes in graphic detail the irreversible effects the Great Warming has had on humankind and the planet.
In short chapters about topics like sea level rise, drought, migration, war, and more, The 2084 Report brings global warming to life, revealing a new reality in which Rotterdam doesn't exist, Phoenix has no electricity, and Canada is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wars over limited resources to the en masse migrations of entire countries and the rising suicide rate, the characters describe other issues they are confronting in the world they share with the next two generations. Simultaneously fascinating and frightening, The 2084 Report will inspire you to start conversations and take action.
2023年4月12日 想读
中国食辣史 豆瓣
7.4 (39 个评分) 作者: 曹雨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
学术顾问: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
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写丛书名;
红点奖设计师顾瀚允亲自操刀,诠释大气装帧。
……………………
◎ 编辑推荐
★ 本书展现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是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 装帧设计精美,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工艺。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
◎ 内容简介
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是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语境下。
2023年4月3日 想读 via烤芬。
缠足 豆瓣 谷歌图书
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8.7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高彦颐 译者: 苗延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7
本书的前半部首先考察了缠足在现代的、全球化的世界里,逐渐失去文化光环的过程。在面临“天足”概念和“放足”运动冲击的过渡时代(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里,高彦颐指出,“缠足”解组为三种层次的时间性:具有文化荣耀或正当性的缠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缠足,以及个体体现的缠足。这种解组使得反缠足论述的进步史观与所谓的“缠足的终结”之间,出现了某种“时间差”。人们不会在一夕之间从旧式生活翻转到新式生活。即使缠足已然丧失其文化光环,不少小脚母亲还是固着于传统思维,继续为女儿缠脚,固执地相信小脚才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换言之,过渡时代呈现出来的特色,是一种“在时间、感情和时尚之间徘徊、游移和摆荡的动态”(第7页)。缠足的终结并不是一个“从缠到解’’的直线进程;相反的,缠足既是一种普遍而且复杂多样的现象,其消逝必然历经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也必然纠缠在上述三种时间性的错乱步调之中。
2023年3月25日 想读 via象tl。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豆瓣 Goodreads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9.0 (160 个评分) 作者: Barbara Demick / 芭芭拉·德米克 译者: 黃煜文 麥田出版社 2011 - 5
朝鮮向來是個外人難以深入、臆測的一個祕密國度。
夜空中,整個朝鮮地區都是黑的,那黑暗訴說著人民深不可測的痛苦,有時卻又穿插著零星微弱的希望曙光……

與燈光閃耀的南韓相比,北韓好似黑夜與白晝。在這裡,飢荒奪去了數百萬人的性命,製造和貿易幾乎停止,經濟崩潰,醫療機制失敗,人們習慣於行走在要跨越屍體倒臥在街頭。

朝鮮曾遭受兩次悲劇。第一個是朝鮮半島分裂的二戰結束時(史達林安扶植金正日作為蘇聯在朝鮮的代理人),第二悲劇是蘇聯的崩潰(在後蘇聯時代,朝鮮遭受短缺,電力,自來水和食物)。金日成和金正日藉機創造了個人崇拜的一種痴迷的支持,自我監督的社會。本書透過生動地描寫六個勇敢的叛逃者的悲哀生命,投射出現實生活中集權主義的本質。

《我們最幸福》作為一個故事它確實引人入勝,但實質上則作為一種政治信息的描述:看這個極權主義鎮壓下可怕的朝鮮共和國是如何成功地讓人民對外部世界完全一無所悉,以及他們如何避免內部政權的垮台?其中究竟暗藏了什麼樣的詭計?

從六名平凡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對北韓有了超乎以往的認識。
2023年3月19日 想读 via象。
如此苍白的心 豆瓣
Corazón Tan Blanco
7.9 (9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哈维尔·马里亚斯 译者: 周钦 / 缪澄君 南海出版公司 2023 - 1
★西班牙当代国宝级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代表作,引发欧洲文坛轰动,必读作家的必读作品
★罗贝托·波拉尼奥、萨尔曼·拉什迪、奧罕·帕慕克、J. M. 库切、余华、张悦然盛赞!
★余华特别推荐:“文学中叙述的力量的体现,把我们带向艺术和文学更加深远和宽广的地方。”
★一个自杀谜团,三段婚姻,三次等待与怀疑,三个有关等待和猜忌、爱和背叛的故事在小说结尾汇聚于一点
★关于秘密的碎片彼此折射,反映出整体,既竭力隐藏又期待被揭开,没有等待就没有秘密;关于传统婚姻、爱与背叛,层层包裹下解不尽的承诺困境
★“我认为,当下的欧洲文学中没有一本小说能够与之相比,没有任何一本我们时代的书对我产生过如此深刻的影响。真正的大师之作。”——马塞尔·莱希-拉尼茨基(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这是一本充满秘密和怀疑之书,当心。”——哈维尔·马里亚斯
---------------------------------------------------
西班牙当代长篇小说经典杰作,以第一视角讲述新婚的隐痛以及对家族秘密的追寻探究。
多年前,我的家族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一位女孩成年以后,蜜月旅行回来没多久,她从餐桌上起身,走进浴室,站到镜子前,解开衬衫,脱下胸罩,用她父亲的手枪枪口摸索心脏的位置。
五分钟后,枪声响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场死亡牵扯出另一场死亡,一段婚姻下掩埋着另一段婚姻。
尘封四十年的秘密逐渐重见天日,而父亲终于向我提起了他的往事……
2023年3月17日 想读 via溺水。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 童道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9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3年3月6日 想读
沿坟墓而行 豆瓣
Entlang den Gräben
作者: [德]纳韦德﹒凯尔曼尼(Navid Kermani) 译者: 李双志 / 王博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0
有一片广袤的土地,从德国以东,跨越俄罗斯而绵延至近东,它始终让人感觉陌生,它被频仍的战火与灾祸撕裂。纳韦德•凯尔曼尼沿着当今在欧洲重新出现的壕沟长途跋涉:从他的家乡之城科隆往东到巴尔干半岛,再向南翻过高加索山,抵达他父母的故乡伊斯法罕。他对含义丰富的细节有着清晰无误的敏锐感受,并藉此在自己的日记中讲述被遗忘的地区,那里的人们如今正在创造历史。
.
“纳韦德•凯尔曼尼的范例说明,这一类作者必须要有多么丰富的事先历练,必得经历多少次破碎、排挤、为此沮丧同时又狂喜,不论遭到多少批评都必定要为世界振奋如斯,他们才担当得起政治作家这个本身也闪耀动人光彩的角色。”
——莱纳尔德•葛茨,2015年毕希纳文学奖获奖演说词
.
“记者作家纳韦德•凯尔曼尼着迷于异国他乡。他对令人不愉快的真相的那份好奇让他具有同理心,努力以写作来理解是什么将人与人分隔,又是什么将人与人相连。”
——安德里亚斯•吕格,德国电视一台,2018年3月18日
.
“他的纪实报道也许是这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核心作品。它们缔造了一部不可言传者的文化史。”
——菲利普•霍尔斯坦因,《萨尔布吕肯报》,2018年3月20日
.
“这本书的突出特征将会久久萦绕你心头:那便是对这个世界中总有无法治愈之伤的感触。”
——汉斯-迪特•徐特,《新德国》,2018年4月11日
.
“这是一本如此丰实饱满,扣人心弦的书,值得花五十四天去读,每一天都会让你潜入一个新世界。”
——卡嘉•怀瑟,《北德广播电台在线版》,2018年1月26日
.
“他的五十四天让人感受到,在他走过的十二个国家之间,在这上万公里的旅途中有着多么无穷无尽的伟大的文化财富。”
——克劳迪娅•梅奥德,《新苏黎世报》,2018年2月21日
2023年2月26日 想读 via溺水。
East of Eden 豆瓣
作者: John Steinbeck Penguin Classics 2011 - 5
在线阅读本书
Set in the rich farmland of the Salinas Valley, California, this often brutal novel follows the intertwined destinies of two families the Trasks and the Hamiltons - whose generations hopelessly re-enact the fall of Adam and Eve and the poisonous rivalry of Cain and Abel.
作者简介:
David Wyatt teaches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Mayrland,where he was named Distinguished scholar-Teacher in 1998.He has edited the Cambridge New Essays on "The Grapes of Wrath'and has published two books about Steimbeck's California,the Fall into Eden,in 1986,and Five Fires:Race Catastrophe,and the shaping of California,in 1997.
2023年2月2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