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与拉玛相会 豆瓣
Rendezvous with Rama
8.6 (4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瑟·克拉克 译者: 胡瑛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1
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
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
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
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
2017年1月26日 想读
艾比斯之梦 豆瓣
アイの物語
8.5 (76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本弘 译者: 张智渊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日本赛伯朋克最佳作
补完“机器人三定律”超越阿莫西夫!
日本最佳科幻小说畅销榜亚军
《书的杂志》评选十大畅销书季军
齐获日、美两国亚马逊读者的全五星评价。
被誉为“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
冰冷的电路板上,二进制算法进化出智慧的火花
炙热的电极管里,神经元芯片传递着爱情的信号
当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之日,人类是否迎来了覆灭之时
七则如《一千零一夜》般华美瑰丽的故事,揭示人类从未了解的人工智能进化之路
第一次阅读山本弘先生的科幻作品,我就深深地被他笔下的世界迷住了——乙一
故事的起初,人类在机器人统治的世界里苟延残喘,主人公“我”以讲述故事为业,浪迹四方,偶尔也会参与人类团体袭击机器人运输队的行动。某一天“我”与一个人形机器人不期而至,“我”与之交手,不敌负伤遭擒,被送到机器人城市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那个击伤“我”的机器人则开始每天给我念故事,同时与“我”约定,除非“我”自己要求,否则她(因为是女性外形的机器人)只会给我念那些由从前的人类自己写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真实历史的故事。
2017年1月21日 想读
侯麥 豆瓣
Éric Rohmer biographie
作者: 安東.德貝格 / 諾爾.艾柏 译者: 范兆延 蔚藍文化 2016 - 4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
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 全球首譯
在《解放報》的專訪中,當被問道「您為什麼拍電影?」,
侯麥說:「我確信自己在拍電影的時候,能夠捕捉到從事其他藝術創作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幸福。」
兩位傑出電影學者描述了他精采的一生,
關於電影,關於法式品味,關於人生,
沒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世界的能量是如此巨大。
透過許多首度公諸於世的文獻,本書刻畫出一位偉大電影人的肖像:
侯麥是導演,也是作家、畫家、作曲家、製作人,偶爾還客串演員,
他探索美學形式,介入社會議題,勇於自我反思,
是名副其實的一人樂隊。
想了解法國文化,想深入電影的靈魂,這本傑出的傳記無法略過。
侯麥說:「人生就是電影」
這個小圈子在巴黎過著追逐電影的人生,不過卻有許多人現身說法指出那段口袋空空的日子其實非常黯淡、辛苦。影癡們把時間用在戲院裡看電影、在酒館裡討論電影、在編輯台上寫稿、在小房間裡剪片,工作讓他們毫不得閒,被迫禁絕一切社交活動及咖啡館讀書會,外出只是為了維繫工作上的關係。後來艾力克.侯麥也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的『美好歲月』、『美好時代』,如果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東西,應該就是尼贊所說的那句:『我絕對不許任何人說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是二十歲。』那些年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但的確挺黯淡的:我們只仰賴希望而活,那甚至不能算是活著。只要有人問我們:『那你們靠什麼過活?』我們總愛回答:『我們不過活。』人生就是大銀幕,就是電影。」
除了他十足法式、精緻的電影拍攝手法之外。
我們對艾力克.侯麥了解多少?
《圓月映花都》、《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他拍出了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也知道這位電影人十分熱衷拍攝年輕、美麗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侯麥女子」(rohmériennes);當然也不會忘記幾位他提攜過的幾位演員,例如法畢斯.盧奇尼、帕斯卡.葛雷果利……如今他們都在影壇上獨當一面。
但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共吸引超過八百萬人次觀影,在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捧場?你是否知道在艾力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名叫莫利斯.謝赫的男子?他熱衷自創分身,而且總是藏匿在電影作品背後。據說他母親到死前都還以為兒子是個中學老師。
這是一本首次問世的侯麥傳記,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唯美主義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愛好各種美的形式、《電影筆記》總編輯與電視人、不參與的公民、法國大革命前舊制度的緬懷者,但最終卻把選票投給了綠黨。侯麥是個充滿矛盾的男子,對藝術的好奇成就他無以倫比的多樣性。
他是艾力克.侯麥 (Eric Rohmer, 1920-2010)
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一九四二年起擔任文學教授,一九五○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ema》擔任編輯,一九五七─六三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一九八三年他以《沙灘上的寶琳》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一九八六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二○○一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2016年12月29日 想读 这是台版的吧?990应该是新台币吧……不然也太夸张了点……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 豆瓣
作者: [美] 肖恩·麦金托什 / [美] 马克·莱弗里特 编 译者: 王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二十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僵尸在电影与流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一经久不衰的怪物类型根源于非欧洲的民俗文化,不像吸血鬼和狼人一样起源于哥特传统之中。在《电影中的僵尸文化》一书中肖恩·麦金托什和马克·莱弗里特联合多位学者撰文,通过审视僵尸的起源、发展,以及他们如何象征了恐惧,在公众精神方面僵尸意味着什么……读者将获得洞见。
2016年12月2日 想读
高能预警 豆瓣
Trigger Warning
7.0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王予润 重庆出版社 2016 - 10
我第一次遇见“高能预警”这个词是在互联网上,意在警告人们以下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令观看者失望、痛苦、焦虑或恐惧;它作为警示,至少能让观众先做好心理准备。
而在这本书里,有一些东西同样可能会令你心烦意乱。
这里有火星归来的“瘦白公爵”大卫•鲍伊,有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的新结局,它甚至荣膺了银匕首奖提名;
书里也收录了我特别为《神秘博士》撰写的故事,它或许会令人有些不安,但就算没看过全剧,你仍能享受它的剧情;
当然,还有万众期待的《美国众神》外传。
它们包括死亡和伤痛,泪水和不适,有各式各样的奇谈怪论,但也有一些善良的东西,几个幸福的结局。
不过,不少故事的结局都不算完美。我已经提醒过你,你可要考虑好了。
——尼尔·盖曼
2016年11月16日 想读
漂流網咖(01) 豆瓣
6.2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押見修造 译者: 郝致鈞 東立 2009 - 6
土岐耕一,一個平凡無奇的已婚上班族,跟懷有身孕的妻子雪繪過著看似幸福的生活。然而受不了懷孕中的妻子老愛無理取鬧,突然懷念起國中時期的初戀情人-遠野果穗。某天下班後,無意間踏進網咖,居然巧遇15年不見的遠野。沈浸在重逢喜悅中的土岐,卻意外被捲入一場浩劫,整棟網咖漂流到異次元空間。他和遠野,還有其他素昧平生的網咖客人,要如何在浩劫中求生?
2016年11月11日 想读 1-7卷,度盘可离线
magnet:?xt=urn:btih:7153270b58d6b7bf99365eb2538d659b7a914796&tr=http://tracker.36dm.com:2710/announce
妄想學生會1 豆瓣
生徒会役員共1
6.4 (5 个评分) 作者: 氏家ト全 译者: 鄭啟旭 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9 - 6
故事的舞台——私立樱才学园,原本是传统的女子高中,但因少子化问题影响,不得不改制为男女合校。作为改制后第一年入学的28名男性新生之一的津田隆利,偶然之下被拉入了学校的学生会。在外人看来,学生会是美女如云的天堂,但是津田身边的三位学生会女干部性格都非常独特,津田开始了他每天学生会的吐槽生活……
2016年11月9日 想读 1-7卷:magnet:?xt=urn:btih:557cf4d303736315b7ccdd686c5174b197d0eb47&tr=度盘可离线
生活中的大脑骗局 豆瓣
作者: 谢伯让 2016 - 4
脑科学专家带你拆穿生活中的诸多骗局
读完本书,轻松回归理性生活
超市里招牌上金钱符号,该放吗?
你的姿势会泄露潜在的权利意识?
为什么日本女生特别爱花美男?
左脑只管语言,右脑只管艺术?
为什么人类有空间记忆?
智商和偏见有关系吗?
右耳根子比较软?
我们总以为自己头脑清醒、决策理智,并引以为荣,然而无论是高材生,还是普通人,都会常常无意识地陷入各种错误“常识”中。本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多一点自知之明,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
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塞满挤爆,常常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收下一个信息,这导致信息的传递处于无意识处理的状态,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深入思考。长期下来,我们的大脑容易被既定的观念限制,看似精明但往往漏洞百出!商家、推销员、诈骗集团,紧抓住这个,巧妙操弄各种生活中的信息,制造骗局,我们则比想象中更容易落入圈套,并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本书将帮你拆穿这些伪常识,让你清醒思考、明智行动。
身为脑科学专家的作者,以诙谐风趣的口吻,用脑科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盲点与骗局,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明为什么我们会被错误信息控制,以及我们又将如何突破重围,争取大脑的主导权,清醒思考、明智行动。让一个个脑科学实验来揭穿其中内幕,帮助你躲避日常思考的陷阱。
2016年7月12日 想读
奇爱博士 豆瓣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7.5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彼得·乔治 译者: 严华容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 - 8
美国空军将领昆腾将军怀疑苏联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荼毒”善良天真的美国人民。利用美国空军作战计划中的漏洞,昆腾将军成功地避开了美国政府,在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着大量核武器的飞行部队秘密派往苏联境内实施毁灭性轰炸。
等到美国总统和苏联领导人发现事态的严重性时,似乎为时已晚,不得不通过电话在一起商讨避免核战的方案,此时却又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一旦苏联境内遭到攻击,自卫系统将会自动启动“世界末日装置”,威力足以摧毁地球……美苏两国领导人只有两个小时用来化解这次危机,否则就会迎来世界末日,你,我,以及每一个人,都将被毁灭……
2016年6月20日 想读
疯癫老人日记 豆瓣
瘋癲老人日記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郑民钦 / 郑颖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5
本书含谷崎润一郎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疯癫老人日记》和《钥匙》。
《疯癫老人日记》描绘了一位“疯癫”老人扭曲的爱。肉体上已衰竭的老人,通过对儿媳的思慕,来满足内心的情欲。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唯一的愿望是埋在刻有儿媳脚掌拓片的墓碑下。
《钥匙》描绘了一对中年夫妇间异样的较量,丈夫为了刺激自我,故意在日记中暗示妻子出轨,偷窥日记的妻子也做出种种疑似出轨的暗示。两人在窥看对方日记的过程中,逐渐共同沉沦于欲望……本书以交替剖白内心的方式描写人性的手法,对日本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2016年6月11日 想读
超级IP 豆瓣
作者: [埃及] 吴声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7
一切商业皆内容,一切内容皆IP!
从迪士尼、airbnb、YouTube、Instagram到微信、Papi酱、芈月传、鹿晗,IP浪潮席卷全球,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革命,更是未来商业的游戏新规则。
IP从泛娱乐形态快速渗透新商业生态全维度,正深化为不同行业共同的战略方法,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存方式,即IP化生存。
超级IP的内核,是辨识度极高的可认同的商业符号,它意味着一种对于打动人心的内容的身份认同,意味着自带势能和流量,自带压强,或者具有足够压强的一种社群商业标签。
在这种全新的商业表达中,IP俨然成为商业逻辑的基础设施。以IP为起点,产品、品牌、渠道、用户等商业元素与IP的连接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商业,同时 IP价值不断沉淀,并形成新的商业反哺。在IP的催化作用之下,流量、用户、产品天然整合一体,并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售卖逻辑。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是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对未来图景的深度思考,深度解构这一移动互联时代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帮助企业、品牌、个人迎接IP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2016年6月6日 想读
動物化的後現代 豆瓣
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 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
6.8 (43 个评分) 作者: 東浩紀 译者: 褚炫初 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2 - 6
次文化研究的根基經典名著
你真的理解「御宅族」是什麼意思嗎?
從「理想的時代」到「虛構的時代」,人類將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為日本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欲了解當代日本社會,必先了解御宅族系文化的來龍去脈!
御宅系文化研究第一把交椅──東浩紀,帶你一探究竟。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不只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國家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御宅族一向被賦予負面的意義,但是當這個族群所形成的影響力已經不只限於一個小圈圈內時,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這個族群對於動漫甚至當代文化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而且這些被誤解的族群,其行為模式是文化的脈絡之一,也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整個歷史文化。
作者以其豐富的文化論述內涵,概要而精闢的分析御宅族文化影響下的日本社會和日本思想,並從中理出御宅族文化的形成與未來的可能性。
2016年5月22日 想读
无缘社会 豆瓣 Goodreads
無縁社会
8.1 (19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高培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3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
2016年5月22日 想读
西洋情色文學史 豆瓣 谷歌图书
Histoire de la litterature erotique
作者: 亞歷山德里安 / Sarane Alexandrian 译者: 賴守正 麥田出版 2011
性不但是自然賦予人類繁衍後代的不二法門,更是飲食男女之大慾。而文學作品基本上探討的是人的七情六慾,描繪的是社會之眾生百態。照理說,文學作品以性為題材應是再自然不過。然而由於人類文明在不同時空中對性有不同之認知、評斷及寬鬆緊嚴之包容度,導致一部人類性史充斥著欲求與文明不同程度的矛盾、衝突和妥協。情色文學在不同時期亦有不同的境遇,與時俱變。而西方情色文學也因過往政權、學院機制、學者之有意無意地打壓與漠視,長期被貶為不堪入目的淫穢作品,只能在少數人中暗中傳閱,而無法成為「正當合法的知識」(legitimate knowledge)公開討論,遑論在課堂上講授。
一旦我們脫下晚近傳統道德的假面具,排除對性虛偽與不必要的羞恥感,坦然面對過去的文學傳統,我們將訝異地發現一個和我們過去的認知全然不同,但卻可能更接近真實、更具人性的世界。如果我們不否認「食色性也」的正當性,那麼沒有性的文學,即使不算虛假,也總是個缺憾吧!事實上,在古今中外文學史裡,和性有關的情色文學可說俯拾即是,只不過在過去被重重帷幕給蒙蔽罷了。面對長期被消音的情色文學作品,西方自六?年代起態度已有所改善,七?年代以後西方部分學者開始積極地挖掘、整理、出版過去被忽略消音的情色文學作品。而最近幾年各種探討多元情慾的新作更是大量湧現。台灣自解嚴以後,言論日趨自由,以往對性資訊及性論述之箝制也日見鬆動,上述西方現象亦已浮現。然而多年積習畢竟難改,時至今日情色文學在學院中仍是個不登大雅之堂的科目(a suspicious subject)。研究者往往平白遭受許多異樣眼光,令不少有志於此的學者望而卻步。
亞歷山德里安(Alexandrian)的《西洋情色文學史》(Histoire de la litt?rature ?rochrotique)於一九八九年首度在法國出版,目前已被翻譯成十幾國文字(此書尚無英譯本)。此書是西方學界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有系統介紹西方從古至今情色文學演變與發展的專書。對於有興趣一窺西方情色文學堂奧的學者專家或一般讀者而言,本書可說是最理想、可讀性最高的入門書。
2016年5月4日 想读
春琴抄 豆瓣
春琴抄
8.4 (28 个评分)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竺家荣 雅众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6 - 6
名家名作名译——悦经典系列 16
.
美学与传统的极致探索,凄楚与虚无的深刻追求。
日本文坛巨擘 唯美主义文学大师作家谷崎润一郎巅峰作品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竺家荣卓越献译
.
《春琴抄》描写了一个富家盲女与仆人间凄美而又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仆人佐助尽管身心都受到孤傲乖僻的盲女琴师春琴的折磨,却依然对她忠贞不二。
在春琴被毁容之后,佐助为了在记忆里永驻她姣美的姿容,竟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本书精选了谷崎润一郎创作盛期(中后期)的代表作《春琴抄》 《刈芦》 《吉野葛》。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文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唯美派文学大师,文字细腻古典,意蕴深邃,充分表现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
在大师笔下,一个个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徐徐展开。
……………………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描写真实事物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
——三岛由纪夫
在明治文坛上,谷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出一片谁也不曾插手,或者说谁也不能插手的艺术领域。
——永井荷风
2016年4月27日 想读
女人的食指 豆瓣
女の人差し指
7.3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刘子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2
无论是拿筷子的手、执笔的手,或是编剧的手,向田邦子总是营造出最会说故事的氛围,那是“女人 的食指”——一个最为包容的手势。1980年,她以三篇短篇小说荣获第八十三届直木奖,至为罕见。
本书为向田邦子于空难意外去世之前,正在连载的一系列散文,集合各地美食、旅行、儿时记趣、电视剧编剧的甘苦谈为一书。让人沉浸于向田邦子独特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
喜爱品尝美食的向田邦子与妹妹和子在东京赤坂开了一家名为“饭屋”的小餐馆:“精心挑选的米饭、煮鱼和烤鱼、当季小菜。可以的话,若能再来个高汤煮油豆腐或一小口咖哩,那就更棒了。”从开店的地点、装潢、家具和陶瓷餐具的选择,甚至连火柴盒的设计她都亲自参与其中。食物与食客间的独特故事,都被这位观察敏锐的编剧快乐地“复刻”下来。食物、文艺创作与生活,竟有如此美妙的关系。
“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
“阴错阳差之下,我现在从事电视及广播的编剧工作,但其实,我本来想当厨师。”
2016年4月26日 想读
下流科學 豆瓣
作者: 傑西.白令 译者: 莊靖 漫遊者文化 2013 - 5
達爾文不敢說,金賽博士嚇一跳……
這是一場驚世駭俗的邀請,
也是一場探索人類本性、妙不可言的大不敬之旅。
全書從頭到尾絕無冷場,文筆辛辣幽默,
融合了科學知識與智慧勇氣,
帶領讀者破禁解密,大口暢談科學!
為什麼小雞雞長這模樣?
為什麼那「兩粒」顫巍巍地懸在那麼脆弱的位置?
戀童癖是變態嗎?為什麼歷史上這麼多名人偏好此道?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動物這麼……性感?
人肉怎麼可能清甜多汁?
為什麼只有人類長出這麼奇怪的恥毛?
女性也會[射精」嗎?
為什麼男同志特別容易迷路?
著名演化心理學專家、《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專欄作者,
以大無畏的精神邀請你打破尷尬與矜持,翻開書頁。
無論是你我早就存疑但又羞於啟齒的人體構造,
或是深藏在心中最不可告人的綺思淫念,
作者都毫無遲疑將科學利刃直刺人心,
以「逆向工程」的科學研究和眾多心理學、醫學報告,
帶我們一探人類本「性」的奧祕與答案!
書中許多聳人聽聞的內容,乍看或許讓你瞠目結舌,
但在作者輕快幽默的帶領下,
以科學撼動了我們的刻板印象和成見,挑起更深入的哲思,
例如對動物的愛戀,我們不禁質疑自己在道德方面下意識的性排斥;
而鑽研恥毛或青春痘的演化,出人意表地揭露了我們與其他猿類的關係;
自慰的幻想,則顯示出我們在動物王國之所以獨特的原因;
至於戀足癖則暴露了我們成年時的性興奮,
其實常是源於幼時天真無邪經驗的永久結果……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但唐謨(知名作家)
林燕卿(樹德科技大學應用社會學院院長暨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徐嘉宏(中山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許佑生(性學博士)
鄭丞傑(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
一流推薦
2016年4月23日 想读
日本电影纵横谈 豆瓣
作者: 舒明 2016 - 3
舒明是华语世界里少有的研究日本电影的专家之一。早年间在港台地区致力于日本电影的推介,近年来也陆续在大陆媒体上发文章、开专栏,主题依然不离日本电影。本书是作者日影文章的精华结集,其中最早的文章可追述至1965年,而最新的文章则写于2015年,时间跨度整整50年。
本书汇集作者对日本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从历史、人物和影片三方面,描绘日本电影的地图和风貌,于茫茫影海中提要勾玄,去芜存菁,力求以点带面勾勒日本电影100年。当然,因所选文章都来自不同时期的文稿,结构与内容的完整性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这样一部汇聚作者一生思考的纪念之作,更像是一封献给日影的情书,相信读者不仅可以从书中了解到新鲜有趣的日影故事,也能体会到作者对日本电影未曾改变的一往情深。
2016年4月21日 想读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豆瓣
だめだめママだめ!
作者: [日] 天野庆 文 / [日] 滨野由佳 图 译者: 彭懿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3
绘本名家彭懿翻译
日文原版两年内九刷
家长与孩子角色大反转
富有活力、伴着爆笑又饱含眼泪的幽默绘本
...................
※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新手爸妈,是不是也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坏毛病呢?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用非常苛刻的态度对待,根本不留余地。小小的孩子,还要看着父母的脸色小心行事,真的对他们成长有帮助吗?
或者心里已经意识到自己那么做不对了,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克服?
快点来看看这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吧,由日本短歌作家天野庆和日本著名漫画家滨野祐佳共同创作。
作者想要借助这个故事,把传统文化中,老年人对于孩子的那份爱和宽容重新延续下去:孩子哭闹、乱发脾气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他们感染了“哭闹虫”“生气虫”两个小怪物!当这两个小怪物落在父母身上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
※内容简介※
一个月圆之夜,从窗口爬进来两个小怪物。
第二天早上,妈妈就变得不对头了,
做起了一连串妈妈平时不让孩子做的事情。
妈妈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到处玩耍,
孩子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又很担心,又很开心。
直到晚上,妈妈还是不肯回家……
结果在家里的爸爸也不对劲了,和妈妈一起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
孩子实在忍不住,对他们大喊:“不要做不准做的事情!”
结果……
...................
※读者评论※
虽然是虚构的无厘头的故事,但是儿子每页都边看边吐槽,非常欢乐地把这本书看了个无数遍。
我也多么想像这样完全不顾做父母的立场或周围人的眼光,像个孩子一样把不能做的事儿尽情做个够,那将是多么痛快啊。日复一日带孩子积攒下来的压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吧。
我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亲子间一起欢笑的同时,可以让家长更加贴近孩子的感受,孩子们或许也能稍微理解到父母的心情。
读完之后,儿子一直在问我“妈妈妈妈,你明天早上,也变成这个妈妈一样的不要不要妈妈好吗?”“不要!”每次我都任性的拒绝了他(笑)。
但是,哪天也定要像书中的妈妈和男孩子那样忘记时间的流逝尽情的玩耍一次,像这样认真的面对着自己的孩子,尽情地陪他一起玩耍,自己的心情也会一定变得舒服和温柔起来的。
2016年3月17日 想读
合唱 豆瓣
作者: 老王子 2015 - 10
本书是作家老王子近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大部分小说发表在网络和纸媒,其中以《独唱团》第一期中的《合唱》最为著名,被誉为《独唱团》中最好的一篇小说。他也因此被青年读者所熟悉,是“ONE/一个”群体中的代表性小说家。
2016年3月1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