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象形5000 豆瓣
作者: 成都超有爱科技有限公司 2013
美籍日本设计师Toshie根据每个单词的意思将其设计成了图像,从零基础到四级一共5004个,相当于为每个单词设计了一个logo,意形合一,是单词书,也是字体设计。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记单词不再枯燥无聊。《 象形5000 》,一本不一样的单词书。
2013年12月25日 想读
逆流而上 豆瓣
作者: 李响 2014 - 1
一个大杂院长大、爱踢足球的少年陈涛,因为一场疾病,离开学校,走上了酒吧歌手的道路。
一个沈阳书香门第出身的作家后代胡海泉,7岁学琴,只想成为真正的音乐人,却从来没想过做歌手。
其实,他们本就是不同的两类人。
羽凡痴迷摇滚乐,他愿意和玩儿摇滚乐的那帮哥们儿,一起听重金属、听硬核,迷恋鼓噪和热血的摇滚乐带来的快感;
海泉喜欢布鲁斯,他欣赏蔡正东和刘兴柯那样的人,跟他们一起唱英文歌、弹爵士,留恋品质和醉人的布鲁斯弥漫的调调。
两个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人,他们曾独自上路,因缘际会,如今他们已经彼此默契搭档15年,经历过辉煌的唱片时代,也遭遇了惨淡的低谷期,最终重新定位,单飞成功。
人生就像一场运动会,人生又如同逆水行舟,逆流是常态,面对不进则退的现实,向上是唯一的选择。
《逆流而上》是羽泉15年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传记,详实记录了羽泉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首次披露羽凡如何因为疾病走上音乐道路、海泉如何选择休学开始北漂生涯,二人如何遇到音乐道路中最重要的人物袁涛,以及第一张唱片《最美》制作险些夭折;从滚石时代的辉煌,到出现裂痕签约华谊;从陷入创作低谷期,到最终与金牌经纪人袁涛分道扬镳,自立门户;从创业的艰难,到获得《我是歌手》冠军等独家内幕。《逆流而上》以客观的视角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羽泉组合,以及展示了在他们的蜕变和发展历史里,一个时代流行音乐的兴衰简史。
15年乐坛沉浮,他们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懵懂单纯,曾经痛苦失望,但支持他们走到现在的,是一种向上的态度和对梦想的坚守。如今,在经历过从顶峰滑向低谷后,羽泉完成了欲火涅槃般的再生。他们依然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一路向前。
2013年12月25日 想读
知日·铁道 豆瓣
8.1 (27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编辑推荐:
• 日本铁路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衍化出来的铁路文化更是为不少铁道迷所津津乐道。铁道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关注点,从这一切口,既可以了解日本的铁道工业、设计,也可以体验到独一无二的铁道文化,体会独特的铁道印象及记忆。
• 《知日•铁道》是知日系列品牌图书之一,本书以日本铁道为入口,通过不通角度和视野来记录有关日本铁道以及铁道文化的人和事,反映日本文化及人文面貌。
• 超值附赠绝赞日本铁道风景TOP20别册!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 知日特集,值得保存。
内容简介:
在本期特集中,本书介绍了以下内容:
独家记录“从蒸汽机烧炉工到日本第一车站画家”的大须贺一雄;
特别报道的不可错过的日本新干线的故事;
专访地下铁建筑设计师渡边诚;
扫描日本铁道博物馆的最全记录;
特别解析迷恋铁道的日本“铁粉”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还有从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到太宰治,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日本铁道意向的文章;
kotori精彩解析日本铁道和动漫御宅间的关系;
刊载“一天一铁道”的摄影师中井精也的摄影作品;
主笔毛丹青先生撰写了日本铁道乡村小站的感人故事;
知日独家专访森山大道;
汗青先生的日本传统文化专栏……
2013年12月17日 想读
知日·写真 豆瓣
6.2 (11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3
“写真”在日语中是摄影、照片的意思。
我们拿着日产相机,津津乐道所谓“日系摄影”的技法;我们震撼于日本那些活跃于世界各地的年轻摄影师们独特的创造力;荒木经惟、筱山纪信、森山大道、北井一夫、杉本博司等众多大师我们耳熟能详。日本摄影以一种极高的频率及一种极为惊艳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日本摄影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知日·写真》特集以关键词探访日本摄影界大师的世界,以作品了解现今活跃的新人摄影师的独特世界观,邀请摄影评论家、策展人、设计师、中国摄影师等各界人士来谈日本摄影的特质,并从摄影杂志、摄影集、相机等各种摄影相关产业、文化探讨日本摄影的魅力所在。
从大师到年轻人再到跨界者,从艺术到产业,深入地了解“写真”。
2013年12月17日 想读
温柔的路途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马家辉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1 - 2
一个男子,一个女子,一个女孩,在地球上走走停停,用镜头拍下沿途景像,用文字写下旅途心情。去年的《死在这里也不错》是前篇,今年的《温柔的路途》是延续,之后,还有没有,没人知晓,因为,女孩已经长大,已经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旅程,他们从此,懒得出门。美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也都留在这两本书里,所以,其实,永不过去。
2013年12月16日 想读
家住南塘路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野象小姐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9
《家住南塘路》以小城姑娘阿乐为主人公,她是小城姑娘阿乐,早熟、冷静、性情似独行侠。她拥有一切年轻人的新鲜世界观,却被来自于贫穷落后家庭的压力追得喘不过气;她有人人艳羡的男朋友,却在某一天像丢垃圾一样地丢下她失踪不见,于是她的世界开始乱套;她的好兄弟热爱音乐,拥有不平凡的钢琴天赋,却被人砍手指,走上歧途……
2013年12月13日 想读
长眠在巴黎 豆瓣
作者: 缪咏华 2013 - 10
《长眠在巴黎》是台湾知名译者缪咏华的一部另类特色旅游的文学随笔。
作者旅居法国多年,喜欢在巴黎的墓园里寻幽探访。在这本书中,她带我们走访了巴黎四座静谧的美丽墓园:蒙马特墓园、蒙巴纳斯墓园、拉榭思墓园以及先贤祠,共同追忆了长眠于巴黎的八十七个伟大灵魂。
如果不是生在巴黎,至少也要死在巴黎;如果没有死在巴黎,最好也能埋在巴黎。巴黎印象,不再只有香水、名牌、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这里屹立着甚至有几百年历史的坟墓,安静而闲适地躺着众多伟大的灵魂。这些伟大灵魂的安息之地各自不同的从容姿态,让死亡不只是终点,令人深思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您可知道那座白色坟头?
那儿飘荡着幽幽叹息声,
莫非是紫杉树影?
有只苍白的鸽子,在紫杉树梢,
忧伤孤单,夕阳西下的时候,
她展露歌喉,
温柔到了病态的吟哦,
不但迷人还会要人命,
让您觉得好伤痛。
可大伙儿却老想听着,
那首仿佛是恋爱中的安琪儿,
朝天叹息的曲调,
灵魂似乎也被唤醒。
泪珠滴到大地上,
齐声唱,
而那不幸被遗忘了的香颂,
在串串泪珠中兀自叹息。
……
——戈蒂耶
2013年12月12日 想读
非正常人类百科全书 豆瓣
Ink
作者: 费尔南多·特里亚·德·贝 译者: 刘易 中信出版社 2013 - 9
19世纪,德国美因茨。有一家理性图书馆。图书馆主人的妻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每周二都会与一个不知名男子发生关系。图书馆主人用五年时间读完了图书馆所有的书,试图寻找妻子那疯狂肉欲背后答案。无解。19世纪,德国美因茨。有一所理性大学。数学教授不明白只是打了个盹,儿子为何溺死在他眼前。他花了五年时间在微积分世界里,试图论证不可能事件的发生概率。无解。如果说,在文字中寻找不到疯狂事件背后的答案,在数字中求解不出伤心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不是结合二者,就能找到这一切非正常事件的答案?这本几乎不可能存在\读后便会消失\无法陈列的书,真的能够治愈每一个受伤的心灵吗?
2013年12月12日 想读
不爱会死 豆瓣
作者: 路嘉怡 中信出版社 2013 - 11
【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许你和他就不会分手。】
登顶诚品书店畅销榜七个月;
金石堂、博客来榜首100天。
看完书后真想也好好爱一场!——吴佩慈
小米说爱情故事的能力像她的超级酒量,越读越入味,心醉心碎却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一口气地,干杯!——范玮琪
给等爱的人写爱的故事 ……小米的新书,我想看。——林忆莲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苏打绿 吴青峰
她是别人眼里剃掉一边长发,最前卫的时尚教主,是游走世界各地,吃喝玩乐,羡煞旁人的“女浪子”,但她却说,自己就是一个“每天都要听到‘我爱你’的俗气的女人”。
谁又不是呢?
爱是“我爱你心就特别软”,
爱是眼角眉梢藏不住的喜悦和悲伤,
爱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撒娇、腻在一起,
爱也要用超然的勇气去向所爱的人大胆告白。
因为,在爱里,每个女人都是任性的傻女孩;
因为,在爱里,我们都一样。
时尚教主路嘉怡首度撰文书写“爱”的故事,有她从单身到结婚的心路历程,亦有周遭朋友的百态爱情。
不爱会死,是她奉行的爱情信仰,也是想传授给每个女孩的幸福箴言——
就去做一个勇敢去爱的傻女孩,这是爱里永恒的潮流!
编辑推荐
《不爱会死》是台湾“时尚教主”路嘉怡第一本爱情散文,也是她第一次向全世界宣称自己“不爱会死”的爱情态度!这位外人眼中叛逆时尚的女浪子化身感情谏言师,用最敏感浪漫的笔触描写发生在她身上和朋友家人身上的种种情感故事,首次披露关于失恋,关于相恋,关于旧情人,关于婚姻震撼又温暖的观点。
《不爱会死》在台湾一经上市便抢占各大畅销榜榜首位置长达七个月,吴佩慈、范玮琪、林忆莲、吴青峰纷纷感动推荐。
简体字版《不爱会死》完整保留台湾版内容,此外新增简体版新序及唯美私房照。
2013年12月12日 想读
漫长的告白 豆瓣
作者: [美]阿德里安娜·翠吉亚妮 译者: 潘玉兰 中信出版社 2013 - 7
再执着的恋人也会输给错过,
再懂爱的人也会被命运捉弄,
好在最后,爱总会自己发声。
生长在阿尔卑斯山中的少年斯诺和少女恩扎初次见面便互生情愫,却在相见的次日无奈分离。两人分别越过大西洋辗转来到美国,成为出色的鞋匠和缝纫师。他们屡次巧遇,又屡次错过。
丑闻、贫困、责任、勇 气、时间、空间,命运总有无数的理由捉弄着他们,似乎爱情永远无法与之抗衡。就这样,他们在爱情的博弈中消耗了年月。
就在恩扎终于决定放弃,准备和他人步入婚姻时,斯诺却出现在她面前。在他身后,是弥漫硝烟的战场,是那个肆意挥霍感情的男孩;而她,会褪下华丽的钻戒,如他所愿成为斯诺全部的未来吗?
爱情会将他们的生活引向何方,是否会护佑他们一生……
★《漫长的告白》美国著名畅销小说家阿德里安娜•翠吉亚妮最新、最富激情的杰作,历经二十年创作,增删数次,一经推出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亚马逊网站佳评如潮。
★《漫长的告白》情节紧凑、叙述富有诗意,回归美国畅销小说情感巨制传统。
★故事地域跨越美国和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纽 约、大都会歌剧院……场景华丽、浪漫,充满异域风情;时间横跨两次世界大战,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动荡起伏,引人入胜。
★故事中充满各种手工鞋、定制服装等时尚元素,令时尚文化爱好者爱不释手。
此部小说……描述了一个极其浪漫而敏感的世界,无缝地接合了现实和美好……围绕战争中蹒跚的文化和社会的变革……翠吉亚妮最出色的作品……精致的写作手法和永恒的爱的力量,造就了这个美丽的故事。
——《今日美国》
一部丰满、宏伟的史诗,讲述用梦想搭建起美国梦的男男女女。如果你是第一次阅读她的作品,做好准备聆听一个恒久的爱情故事吧。动人心魄。
——凯瑟琳•斯托科特,《纽约时报》No.1 畅销书The Help作者
这部广阔的诗篇,画面感十足,完美地结合了古典和现代……一个不可抗拒的爱情故事。
——《书目杂志》
2013年12月12日 想读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豆瓣
港漂双城记
作者: 赵晗 中信出版社 2013 - 4
你现在选择的城市离你的梦想有多远?你在这个城市是否找到了身份归属?你的核心价值的追求又是什么?
赵晗,清华大学女生,就读一年后通过香港大学的公费生选拔考试,获全额奖学金赴港求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她,是很多人羡慕的精英,却发现患有严重的“精英病”,迷失了自己。
一直以来,她依循着“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的精英价值,在种种优越感中渐行渐远。她努力迎合社会的评价标准,走在别人觉得成功的路上,却越来越无力。终于有一天她惊觉,自己追求的,原来是一种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她有着无数的目标,却在寻梦的年龄,丢失了做梦的能力。
现在的她,远离了香港中环的强压力,换了一份新工作,服务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尽管工资少了一大截,也遭受了不解和反对,但是她的生活却经历了更新。她学习“与哀哭的人同哭”,学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更是学习如何活出“有灵魂的卓越”,让梦想照耀前程,迎接更丰盛的生命!因她相信得到的越多,付出的就应越多;越是精英,就越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并甘心舍己。
从北京到香港,从会计师到投身公益事业,从丢了梦想到重新上路,赵晗把她所面临的成长危机和寻找人生方向的尝试,融入一种新鲜的,没有漂泊感的迁徙,实现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试验。
2013年12月12日 想读
我们在此相遇 豆瓣
Here is Where We Meet
8.9 (1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伯格 译者: 吴莉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7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
没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着的滋味。
在里斯本,约翰遇见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冲他绽出学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经死去十五年了。
在克拉科夫的集市,他认出了肯,他的“向导”,他少年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上次相遇,肯六十五岁,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如何计量,进入我们人生的,究竟有多少生命?
这本书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还有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
那些看似独立的故事,暗自勾连;那些难以安顿的灵魂,终于找到归属之所;那些感性可触的记忆,刺痛了现在。
2013年12月8日 想读
日日100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松浦彌太郎 / Matsuura Yataro 译者: 葉韋利 一起来 2012 - 6
一百件物品,有一百個日子。
一百個日子,蘊藏一百種美好。
本書作者為日本《生活手帖》總編輯,同時也是文字工作者、書店經營者。
親自攝影、撰文,呈現他反覆思量、千挑萬選的一百件隨身心愛物品。
「一切到最後,只要知道我和誰來往就行了。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安德烈.布賀東(Andre Breton)在《娜嘉》(NADJA,一九二八年)一書開頭這麼說。
他接下來寫道:『想了解一個人,只要知道他往來的任何一個親近朋友,就能窺探出此人的本性,略知一二。至少看得出他是哪一種人。』
本書中我選出日常生活中愛不釋手的一百件物品,信手寫出我和這些物品共處的點滴、相遇的情境、情感與記憶等。這些包括十分親近、彷彿老朋友一樣的物品,也有像剛認識的新朋友的物品。
從理所當然的隨身物品,到小心珍藏的寶物,再次拿在手上,細細端詳,心底會浮現什麼樣的故事呢?這是非常愉悅、幸福的經驗。故事令人感動,而感動,就是一種真實。換句話說,本書的內容便是我寫下這些物品真實的一面。
和自己心愛的物品面對面,認真凝視,就像追溯自己與物品間維繫的那條情感線,偶爾那條剪不亂理還亂的細線突然被解開,能確認隱藏許久的關係,真的很棒。因為,無論什麼樣的關係,必定都有美好的一面。
於是我心想,說穿了,一切只要知道我跟誰來往就行了。
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從這本書開始認識我的人,相信一定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松浦彌太郎
2013年12月7日 想读
杨德昌 豆瓣
Edward Yang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约翰•安德森 译者: 侯弋飏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 3
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所著《杨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本书融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然而论述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晓畅,既为谙熟杨德昌电影作品的观众开启了新视野,也向一般观众引见了这位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的非凡魅力。
2013年12月2日 想读
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 豆瓣
作者: [英] 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 王彩虹 中信出版社 2011 - 1
编辑推荐:
“他谈论精神病人,就像在讲《一千零一夜》一样生动有趣。”
只有七秒钟记忆的人该怎么活下去?
音乐节拍能让跛足的人扔掉双拐?
五分钟一个科学传奇,不容喘息的震撼体验!
人气爆棚的神经学医生萨克斯,风靡全球的科普巨作!
《纽约时报》畅销榜力荐人文经典!亚马逊书店度好书五星推荐!
-------------------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和其他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呢?
或许你还不熟悉萨克斯医生,但他的研究或许会让你觉得大开眼界:如果失去了一只耳朵,会影响我们“收听”立体声效吗?为什么我们都快忘光了小时候的记忆,却还可以完整地哼完童年的歌谣?网络上说的死亡音乐和幻觉音乐是真实存在的吗?电视剧里用熟悉的音乐将瘫痪的病人唤醒的奇迹,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而关于我们的听觉的故事,或许还有你完全想象不到的趣事:一个轻松记住2000出歌剧的天才,却连2加2等于几这样都无法计算;有一种叫做绝对音感的东西,你可能拥有,贝多芬、莫扎特他们却不一定拥有;我们看得到番茄的颜色、咖啡的颜色,有人却看得到音乐的颜色;不要以为所有唱歌走调的人都是音乐课没学好,在某些人的耳朵里,音乐就是一堆锅碗瓢盆砸在地上的噪音……
2013年11月25日 想读
唐太宗的枕边书 豆瓣
作者: 梁冬 2013 - 11
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之后,为了坐稳江山,召集魏征、虞世南等,把从上古到唐朝所有关于修、齐、治、平的知识集合到了一起,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是为《群书治要》。唐朝之后,几经战乱,《群书治要》在中国失传了。直到近代,它才在日本被发现,重新传回中国。习仲勋于2001年为《群书治要》题字“古今镜鉴”。
《群书治要》成书至今已过千年,时代在变化,世界在改变,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以及人们的内心法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昔日皇家秘而不宣的隐性知识,依然在支配着这个世界。
梁冬面向当下芸芸众生的烦恼与郁闷,用“串烧”风格,还原唐太宗的心法,解读《群书治要》。发现原来小到个人的爱情与家庭,大到整个社会的经济、金融、互联网科技等等,所有人生与社会游戏背后的规则都逃不出李世民每日把玩拿捏的心法。
2013年11月22日 想读
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 豆瓣
作者: 李察‧林克雷特 / 金‧克里桑 译者: 穆卓芸 繆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3 - 7
全球影迷愛戴、文青傳誦的影史最佳愛情經典, 【中英對照版】二部曲劇作,電影上映18年後首度在台正式發行!
1995年,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2004年,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2013年,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今夏,看第三集前,先重溫傑西和席琳的浪漫邂逅和動人重逢!
◆獨家取得全球唯一中英對照版權!閱讀中文的同時,也細細玩味英文機鋒。 ◆全新完整中譯本,非電影版字幕!
◆首創男譯者翻譯傑西,女譯者翻譯席琳,精準掌握角色性格,再現經典銀幕情侶雋永對白!
◆附精緻書盒&透明書袋,值得自己典藏或當禮物送給情人。
◆全彩精印數幀男女主角精美劇照! 當代最佳浪漫愛情經典。電影與真實情感交織調和,令人心跳加速,思緒飛揚。──《芝加哥論壇報》
傑西:我想繼續跟妳聊天。我是說,我不知道妳是怎麼想的,但我覺得和妳有一種……心靈相通。
席琳:對,我也是。
傑西:所以,妳看怎麼樣,對,嗯…我希望妳跟我一起在維也納下車。我們可以在城裡逛逛。
席琳:老實說,你本來就以為我今天會來嗎?
傑西:我不是開玩笑—我覺得我寫書就是為了找到妳。
席琳:我知道那不是真的,可是這樣說很貼心。
傑西:我覺得是真的,不然妳想我們重逢的機率有多高?
1995年,在從布達佩斯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上,美國青年傑西邂逅了法國女生席琳。傑西剛結束一段戀情,歐遊之旅也接近尾聲,和席琳一見如故。這場巧遇讓他們更改了之後的行程:傑西邀請席琳在維也納下車與他同遊維也納。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彼此唯一也是最後一次相見的機會,他們仍決定一起共度幾個小時,並約定半年後再見。
2004年,成為作家的傑西帶著以這段邂逅寫成的書來巴黎宣傳,而在發表會那天,席琳出現了。日落之後就要趕搭飛機回美國的傑西,利用待在巴黎的最後幾個鐘頭,拉著席琳漫步巴黎街頭,述說彼此這九年來的境遇,很快重拾當年初次邂逅時的親密連結,並感嘆人生的變化。
《愛在黎明破曉時》和《愛在日落巴黎時》打破傳統愛情電影公式,描述兩名陌生人因為偶然的邂逅而產生交集,進而徹底改變生命的故事。男女主角從生活瑣事、感情、抱負到人生況味和處世觀點,無所不談,讓人有如置身在他倆的真實世界,隨他們經歷這九年所經歷的人生歷練。兩部劇作浪漫動人、含蓄深刻,對白字字珠璣,機鋒處處,一問世即成經典!想要細細回味雋永對白和脫俗故事的影迷讀者,千萬不可錯過!
●第三集《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將於今夏7月19日正式在台上映
●先睹為快!隨書贈送【愛在午夜希臘時】「早場票價」優惠券!
2013年11月18日 想读
看不见的江湖 豆瓣
作者: 野夫 南方家園出版社 2012 - 8
野夫的作品之所以動人,是他的生命中,有一個寬廣的江湖,他讓我們看見,中國不是表面所見的那樣,被政治統治,被權力淹沒。它的內裡,有一大片浩翰的「看不見的江湖」。那是以中國的「人情義理」所構成的人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不是政治的世界。因為這人的義理,所以一無不懼。
這個民間的江湖,才是真正的中國。這個江湖,才是支撐中國走出文革,走出政治壓迫,回歸人性常軌,回歸人情道義的根基。
2013年11月12日 想读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 豆瓣
作者: 《时尚芭莎》 2013 - 10
最文艺的感官盛宴 最安静的书香电影 最美的都市爱情小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唯有时间,能让粉饰全部脱落,显出爱的本来面貌。最终沉淀下来的,并不是爱本身,而是那些或欢快,或悲伤,或轻松,或遗憾的心情。
13位当代人气作家——刘震云、冯唐、严歌苓、麦家、宁财神、石康、唐浚、张悦然、桐华、蒋方舟、苗炜、陈丹燕、苏芒。
35位当红巨星——梁家辉、黄渤、徐铮、张智霖、梅婷、周冬雨、江一燕、秦海璐、井柏然……
文字与影像华丽组合,带你找寻笑过、痛过、努力过、遗忘过、沉淀在心里的爱的真相。
光影叙事,流转回映,纪录与诠释属于你我的最美故事。
唯有时间,了解爱。
2013年10月29日 想读
西天 豆瓣
作者: 顾湘(紫霞) 2001 - 8
收有中篇小说《西天》,短篇小说《侠客游记》、《画皮》。
2013年10月27日 想读 求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