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晨 - 标记
创意市集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王怡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7
作者周游英国,寻访16位艺术家与设计师,看人,寻找灵感,感受气氛……《创意市集》中16位艺术家将向读者展示他们别样的创意生活,与众不同的设计方式,这里总有让您目瞪口呆的创意,这里也总能启迪您的智慧!希望您翻开本书时,即使只看图片,也能感受到它给您带来的灵感!
伦敦的市集五花八门,创意无限。充分反映出这里自由平等的艺术风气。就连70岁的老公公把自己家中不能用的旧插头拿出来卖,也可以反映出某种程度的刨创意和自由。市集不但是当地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师或艺术家事业的起点。在市集蛰居多年而终于获得肯定,闯出一片天空的例子层出不穷:有人因两拥有自己的店,或是产品上百货专柜,有人因此而声名大噪,工作接不完……
2013年7月25日 想读
巴黎手作创意人 豆瓣
Créateur à Paris
7.1 (7 个评分) 作者: Editions de Paris 译者: 叶子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 1
多位巴黎手作创意人专为这本书提供了原创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将私房小店与读者亲密分享。
这本书里的创意人,多有颇具规模的工作室或创意店铺,甚至许多世界名牌都是他们的客户。这些创意人的生活或工作空间,都非常精彩,浪漫不甘寂寞的巴黎人喜欢绚烂丰富的色彩,但不同艳丽色彩齐聚一个空间却不觉庸俗,只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般仿佛来自大自然的明媚之感。每个创意人的简介和空间展示之后,附有他们教给读者做的一个小玩意,看上去可行性强,做出来效果也好,颇有让人想尝试的冲动。
书中同时收录巴黎最具创造力的设计师们爱逛的咖啡厅、餐厅、设计精品店等等这类流行店面的信息。
2013年7月25日 想读
东京下町职人生活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北正史 / 泽田重隆 译者: 陈娴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
根岸地方属于东京都台东区,至今仍保留着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下町”风貌。全书以
访谈方式记录了当地八种职人或艺匠自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手艺,配以泽田重隆纤细流
畅、朴实细腻的插图,展现出一种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风貌。那种
对于手中技艺的珍惜与坚持,看似微不足道,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力量。
2013年7月25日 想读
爱是有故事的旅行 豆瓣
作者: 汤佳 2013 - 4
当我们还在抱怨、焦虑和畏缩中仓皇度日时,世界已在他们脚下。
两年前,湖南姑娘和德国小伙子开始了一段疯狂蜜月,他们骑着一辆摩托车,跨越上海到德国的梦想旅程。去时两人,回深圳后变成三人。飞德国养胎,临时在以色列转机,被中东的神秘气质吸引。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周游欧洲,每天的生活就是度假。
生下孩子三个星期后,他们带着孩子去死海,在花花公子家里坐沙发客,参加以色列女人“辩论赛”。孩子一岁后,带着孩子爬青藏高原,在最高的哑口高原反应..... 最美的故事正是这样:既然我们既放不下亲人的双手,又想拥有说走就走的自由,就大手拉小手,一起看世界。
2013年7月25日 想读
我们家 豆瓣
8.2 (26 个评分) 作者: 颜歌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5
《我们家》是颜歌迄今最令读者惊喜的长篇小说力作,2012年10月在《收获》杂志以《段逸兴的一家》之名压轴刊发时即引发强烈关注。
这是一个疯病病人康复后讲述的故事,具有着异乎寻常的阅读快感。在这部从第一页就让人发笑、笑到最后禁不住酸楚的小说中,围绕着给奶奶过八十大寿,颜歌以“我爸爸”为主角,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交错的叙述方式,对“我们家”三代人六十年不宜为外人道的奇葩家事轻巧“曝光”,与此同时,“平乐镇人”在时代变迁中活色生香的麻辣生活也被连皮带骨地定格下来,而这恰恰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度必被留下的存照……
———————————————————————————————————
华语文学传媒奖提名词:
这是2012年度最令人惊喜的新锐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颜歌找到了独属于她的语感,整部作品一气呵成,饱满、丰盈。虽以晚辈视角切入爸爸、妈妈、姑姑、大伯、奶奶的生活,但小说家也把他们视为普通人,叙述父辈、祖辈的性与情感时,她荤腥不讳,坦然自在。金钱是这部小说的潜在推动力,但小说家无意表现它的“罪大恶极”,在颜歌那里,金钱并不是恶的,重要的是人如何理解、使用和对待金钱。有俏皮、幽默,也有从容、豁达及泼辣,颜歌冲破了某种道德趣味和写作成规,她的自我突破令人称道和赞赏。它的发表使颜歌一跃成为80后最值得期待的小说家。
2013年7月22日 想读
见好 豆瓣
5.6 (11 个评分) 作者: 柏邦妮 同心出版社 2013 - 6
畅销书作家柏邦妮有一个好人缘,这让她的每一个被采访者都和她“相见甚欢”,所谓“见好”就是看得见对方的好,但首先要让对方看得见你的好,而柏邦妮就是有这种亲和力。不管是陈丹青的神采奕奕——“他妈的”;黄晓明的细腻——“给每个亲人送礼物,我一定想得很仔细很周 全”,还是范冰冰的老辣——“拍《十月围城》,剧组和当地的地头蛇起了冲突,范冰冰亲自去谈判”,柏邦妮都能聊得很开怀,并且得到她最想了解的。这是一本以平常心交流的文集,这里没有光环、不打官腔,有的只是平等相对又妙趣横生的交谈。
2013年7月22日 想读
珍宝岛 豆瓣
作者: 徐童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4
海报:
2013年7月11日 想读
半生为人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徐晓 中信出版社 2012 - 5
如果说我的体验还不算肤浅,那是因为我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系足够深刻;如果说我的文字还不算苍白,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已经足够丰富和厚重。我的坎坷,我的磨难,我的喜悦与忧伤,悟性与迷惘,底蕴与限度,都由此而生发,所以,它们是超乎文学的。 《半生为人(精)》作者徐晓是一个坐过牢的单身女人,纤小、柔弱,在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生死之交的朋友之后,写下篇篇带着血泪的纪念文章。《半生为人(精)》中所记述到的人,都是那个年代如雷贯耳的名字,周郿英、赵一凡、史铁生、北岛、芒克……但在作者的充满理性但深刻入骨的文字里,他们又是那样鲜活。
2013年7月5日 想读
一路向南·拉美篇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谷岳 译者: 王晓鹂 中信出版社 2013 - 4
《一路向南•拉美篇:我的拉美摩托车日记》内容简介:从阿拉斯加到阿根廷,“一路向南”是一场属于你我的旅行。2010年,我和刘畅从阿拉斯加州戴德霍斯镇出发,向南穿越加拿大及美国下48州,到达了墨西哥。2011年8月,我开始这次旅行的第二部分。从结伴同行到孤身一人,一辆摩托车,一寸寸穿越亚马逊雨林、安第斯高原,一步步走过墨西哥、智利、巴西、阿根廷,直到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
我们都怀抱着抛下平凡生活、踏上旅途的梦想。旅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行走的魅力也正在于它那些未知与不安。这次旅行中,我既在真实世界中,也在内心选择了自己的路,探索了离经叛道的世界。
到达终点那一刻,我没有激情昂扬,没有潸然落泪,也没有跪下来亲吻土地。我只感到非常平静、心满意足、心怀感激。因为,终点从来不是目标。最精彩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一路向南,我们开始吧!
海报:
2013年7月5日 想读
我这一代香港人 豆瓣
7.7 (13 个评分) 作者: 陈冠中 中信出版社 2013 - 5

陈冠中
这里是2000年后我在北京写的部份文章。
那时开始我跟国内文化、知识界的朋友连续而紧密的接触,随后若干年来我都在一面补课,追溯、辨识同代大陆读书人的知识宗谱,一面交流、思考他们当前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是带着同中有异的“前知识结构”进来的,难免有冲撞也有互补,需要不断对话。
1992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待了两年多,然后去了台北六年 -- 令我大开眼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加上之后在北京,这就成了我长达二十年在知识上的调整補充期,连我笔下的香港都不一样了。
之前大部份的时间我都在香港,借信息自由之便,寻觅到不少在当年香港都算是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潮和小众趣味:文化上我跟同代的文青一样,在青春期受到英美摇滚民谣、反叛文化、台湾作家和欧陆电影影响;社会立场上我是支持解放、包容和替弱势争权的“进步主义”者;政治思想上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七十年代的欧美“新左”(我在198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關於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文论),转到坚决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哪怕只是罗尔斯、納斯鲍姆一类的正义自由主义、能力自由主义),向往社会民主,同时照样厌恶各种形态的帝国霸权;经济上接受“混合经济”,从八十年代开始就转向“后凯恩斯”观点,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但是反对市场基本教义派。八十年代的香港还让我注意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后殖民、大历史、地球村意识和世界主义的议题。来大陆之前,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算是左翼的 -- 哪怕只算是中间偏左或自由主义左翼,一种犹豫的、对许多困惑都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却清晰的反对暴政、讨厌谎言、拒绝残忍的左翼。
到大陆后发觉自己不能认同中国式的“新左派”。
虽然自由主义左翼听上去像是悖论,我觉得有时候也只能用“左翼自由主义者” 这个不理想的说法来识别自己。
这里并没有收集太多我的政论時評,但多篇文章涉及上文提到的关注点,都是2000年以后我在大陆期间,多少带着中国问题意识写的。
感谢徐晓的坚毅策动,张万文的编辑,中信的出版。
2013年7月5日 想读
世界在你心中 豆瓣
YOU ARE THE WORLD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胡因梦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 - 7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年轻人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
2013年7月5日 想读
骂观众 豆瓣
Publikumsbeschimpfung
7.9 (6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译者: 梁锡江 / 付天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
◎ 藐视观众 藐视剧场 的经典之作
◎ 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 维姆·文德斯最爱的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
◎ 本书为剧本集,由三部剧作组成,包括《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 。
《自我控诉》只有两个自我控诉者,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角色 。两个 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的人物从头到尾诉说着自己的冒犯行为,没有情景,没有对话,只有声音的交替变化。
《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读来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卡斯帕》对传统戏剧的颠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汉德克表达的是人学会了说话后,人如何为语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语言的奴隶,如何为语言所控制,而这“语言”又常常仅仅表达了传统的意识或统治者的意识而已,如今,正是这种语言已经驯化了人本身。
◎彼得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代作家中,惟有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最亲近,最理解,最爱读。
——维姆•文德斯
◎ 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
——约翰•厄普代克
◎ 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 在当代以自我发现为主题的写作中,汉德克是最好的。
——《纽约时报书评》
◎ 汉德克曾经是,并且现在仍是战后欧洲最卓越的擅长叙事的作家和剧作家。
——《波士顿环球报》
2013年7月4日 想读
尋百工 豆瓣
作者: 祁台穎 / 林品儀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失落的百工‧台灣最在地的美力
向美好常民文化的守護者與傳遞者致敬
你知道在電器科技產品普及的現代,還有人用稻稈編織成「茶壽」這種天然保溫容器,免插電又環保,完全符合當今綠設計的風潮?
在媽祖遶境儼然已成為新興的文化觀光活動,你知道在陣頭最前端,宣告媽祖出巡的響亮「哨角」,極可能是出自有四十幾年製作經驗,年逾八旬的師傅之手?
當電影《父後七日》以一場看似荒謬的悲喜葬禮,點出台灣特有的民間風情時,你知道「孝女白琴」為何要透過看似誇張的吶喊與哭號傳遞喪家的悲悽?
街頭林立的高科技美容護膚中心,也許是時下愛美年輕男女的聖地,但你可體驗過挽面師傅手持細細棉線,就能擺平你臉上的汗毛和粉刺,還你一張清爽光滑的面容?
這是四個還在就讀大學設計科系的年輕學子花一整年的時間,靠著兩部摩托車走遍台灣大小鄉鎮,尋訪在時代快速滾動下日趨湮沒的100個傳統行業/手藝的動人紀錄。他們以年輕的眼、真摯善感的心,腳踏實地去尋覓、挖掘乍看也許陌生,但曾和庶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市井工匠與職人,用文字和圖像去捕捉親身所見、所聞、所觸的一切,刻劃每一個工作者默默堅持的身影,所承繼的傳統文化,及其深植於風土民情所內含的生活智慧及工藝巧思。
於是,在一次次與各種民俗工匠職人的相遇裡,在無數的第一次體驗裡,四個學生品嚐了吹糖、畫糖、傳統糕餅……師傅手藝幻化的香甜童年好味;體驗了舉凡頭上戴的(斗笠)、身上穿的(客家藍衫、旗袍)、腳上蹬的(木屐、草鞋)、日常起居用的(榻榻米、藤椅、木桶、竹蒸籠),族繁不及備載的各色天然正物;領略了做毛筆、揉墨、製硯,或小到毫芒雕刻、大至畫野台戲布景的精湛技藝;親訪了傳遞死生大事、神鬼信仰的種種禮俗職人與傳統工藝匠師……
這100則故事,100個身影,說的固然是職人們在時代變遷中始終堅持的專注精神與精細技藝,但我們也從這四個年輕學子的投入與熱血中,看見傳統行業在凋零喟嘆之外的一絲曙光與生機。
2013年6月24日 想读
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 豆瓣
あたらしい日用品Timeless, Self-Evident
作者: [日] 小林和人 译者: 邱喜麗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3 - 1
本書是日本東京吉祥寺超人氣生活雜貨店老闆,從他生活中實際使用的物品,嚴選170件既實用又具美感的經典好設計。裡頭有的是長期受到消費者擁護的長銷商品,也有剛上市沒多久的新商品;有工業量產的商品,也有手工創作出來的限量物件,不論何者,都是不證自明、禁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良品。在現今充斥著過度設計的浪潮中,作者認為設計實應秉持「杯子就該有杯子模樣」的原則,也就是要具備杯子應有的元素及功能,譬如裡頭裝著水時單手就能輕易拿起、啜飲時水能滑順地從杯裡流入口中、好清洗等等。他認為像這樣縝密思考過的一連串機能性設計,才是實在好物。此外,許多物品會隨著時間漸漸失去原有的設計新鮮感,但在這當中,往往「長得像杯子的杯子」卻不會因時間而變得老舊,像這樣以不變應萬變的簡約設計,反而能在一片譁眾取寵的物品中展露出強烈的存在感。
2013年6月24日 想读
放大意大利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三联书店 2004
在设计方面,因为《设计私生活》将所有设计物摆在一大张跨页照片中的创意作法,几乎已成为《设计》系列的首创特殊标记,本书仍将延续。但是封面会完全不同,将呈现义大利的缤纷热闹,与先前几本走沉静气质路线的封面有很清楚的区隔。内页的几个主色,也会以义大利红、白、绿经典代表色为基础。
2013年6月24日 想读
西班牙手作人 豆瓣
作者: 纪玉君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 - 7
《西班牙手作人》内容有古城风云、异国风情扫货探奇、新兴设计师区的店家野行、手作部落、网络手作风等内容。在欧洲,手作工艺不是一种新的流行,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本来就该这样”的生活方式。
2013年6月24日 想读
西班牙手作人 豆瓣
作者: 紀玉君/著 大塊文化 2007 - 2
西班牙手作人有一種正面思考的角度,關於錢,沒錢了再說;明天的事明天再說,今天先過好比較要緊;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未來也是不重要的事了。
西班牙手作人是什麼人?
在歐洲,手作工藝不是一種新的流行,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本來就該這樣」的生活方式。在西班牙,各行各業所有想得到用得到或想不到但用得到的東西,都有手作品的存在。從街頭到店面、從沒沒無名的藝術家到跨國合作的手作名人,手作人像美好生活的作手,用手作品讓每個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悅。
本書的作者紀玉君在西班牙實地採訪了來自西班牙各地、澳洲、法國、阿根廷、哥倫比亞、台灣、巴西、英國等地的設計師。在這個任性民族的地盤上,接觸了「無奇不有的唯一」手作品,有首飾設計、糖果店、紙黏土人偶、鐵絲燭台、泡泡家飾、手作T恤、手作鞋、首飾……這些店家大約只有五年的歷史,紀玉君花了一年的時間採訪了二十個店家,。有些手作人約好了,卻在路上相遇說他要出門去逛逛,也有些店家答應了,卻不見人影,這是一個只做自己的地方,也是一個不太想理會別人喜歡什麼的地方,所以,風靡一時的東西也不見得有很多人做,如果手作者本身對這樣東西沒有太大的興趣……這也是個不太想重覆別人創作品的地方,因此,即使某種手作品很受歡迎,在這裏……也不會有一窩蜂的情況出現。
西班牙手作人有何不同?
「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西班牙手作人用這樣單純的邏輯創作,沒有任何包袱,讓人在接觸他們作品時,深深地感受到了作品背後的初心、手作者的靈魂。他們很願意嚐試做沒人做過的東西,一般的手作人會做他已經會的,比如會縫紉就做衣服或做一般的娃娃,可是西班牙手作人還會再往下挖,譬如作燈的從質材開始就挖掘一個沒有人用過的東西來做燈,雖是個人工作室,但卻用公司行號的研發中心方法來做,還有很多手作人用一種「日後這個東西要放在博物館裏,或可以開個展的」這樣的想法在做,所以在創意及執行上會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2013年6月24日 想读
天空之镜 豆瓣
作者: 黎坚惠 2012 - 10
天空之境,ISBN:9787104038054,作者:黎坚惠 编著
2013年6月23日 想读
请把我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豆瓣
作者: 莫梵稀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2006年至今,10万字旅途随笔,近500张风格独特的莫氏精美图片,述说着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现实和祈愿貌合神离等等的迂回坎坷。这些照片和那些熬过的夜,会一字一句告诉你:世间有一些平凡的陌生和淡淡的美好,值得默默珍藏。
旅行不是关于在外地看到什么风光品尝到什么佳肴消费了什么纪念品,不是你佩戴了什么行头的行李,不是花费了多少假期和金钱,不是你拍回多少漂亮的照片,不是追逐飞行公里数及护照本上的印章页;旅行其实是关于你在什么样的年纪站在哪里,遇见过什么样的人,你的感觉、想法,你关心和发现的新东西,你和别人的生活方式、观念的排列,你和你未知的那个世界的对话、你和自己内心的发问。有些旅行,就应该,轻描淡写;有一些人生,就应该,只字不提。走出去,才发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远不是全部,甚至可以完全被打破,被重构,而这也是本书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2013年6月17日 想读
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 豆瓣
作者: 内陆飞鱼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6
生活如果是一个七日又一个七日的重复死循环,在每一天的重复中,有一种东西毫无声息就打败了你,这个东西叫成熟。它用成功学这剂甜蜜的毒药让社会的大多数安静地腐烂。
他们最可怕的是要给万物以意义,连旅行、远方如此单纯的事物,都要赋予意义。可笑!我的旅行,不需要意义。如果在路上念叨旅行的意义,你又如何忘掉自己?
最好的旅行是毫无目的,只为去一次远方。一切事情都不值得动脑筋,也不必思考太远的问题,累了睡,饿了吃,高兴就大笑,怒了就爆发。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去一次远方,选择一无所有。
肉身之心,安住随喜。
2013年6月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