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第16版) 豆瓣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作者: 斯蒂芬·罗宾斯 / 蒂莫西·贾奇 译者: 孙健敏 / 王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本书是罗宾斯教授的一部经典著作,被公认为组织行为学教材的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以来,深受国内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好评,成为*受欢迎和采用量的组织行为学教材。
第16版延续了以往的特色——简洁的写作风格、*前沿的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修订,在保留*核心内容的同时,反映了zui前沿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成果以及组织、管理者和员工面临的重要议题。
主要更新包括:重新编写了案例和专栏等材料,并加入新的内容;新增了 “体验练习”及 “综合案例”;将“本章 小结”和“对管理者的启示”进行了区分,方便学生将每章 学到的方法用于工作实践。
本书适合高校本科生、研究生、MBA学员及相关专业学位人员学习使用,还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用书。
象与骑象人(更新版) 豆瓣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8.2 (14 个评分) 作者: [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译者: 李静瑶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著名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伟大的思想家、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
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把人类思考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归结为10个假设,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海特提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分,使得人们常常陷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争战之中,而这种争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乔纳森•海特融合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大量饮用了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人的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关于古老的关于幸福的假设。
乔纳森•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之前很多的所谓的“古老智慧”并不是真谛,而且还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地、理性地去寻找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 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智慧之作。《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和道德心理学领域颇有成就。
★ 强大的影响力。包括马丁•塞利格曼、希斯赞特米哈伊、巴里•施瓦茨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卫报》、《人物》《泰晤士报》《图书馆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在内的众多媒体,倾情推荐。
★ 完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于2008年推出简体中文版第1版,在2012年出版的更新版中,补充了一些内容,让这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更加完备。
★ 湛庐文化出品。
神秘的火焰 豆瓣
作者: [英]C.麦金 译者: 刘明海 商务印书馆 2015 - 6
物质世界中如何就开出了意识这种最美丽的花朵,这一问题困扰着当代许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C.麦金大胆地宣称,我们人类从来不能真正地“知道”意识,因为人类的理智天生存在着缺陷,无法揭示意识这一神秘现象的本质。麦金的这种新神秘主义主张不但对于人类做梦和内省等心理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而且对研究心灵与大脑本质的工作者的诸多传统假设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
WOOP思维心理学 豆瓣
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 Inside the New Science of Motivation
作者: [美] 加布里埃尔·厄廷根 译者: 吴国锦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5 -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积极思维”这样的心灵鸡汤。它们的中心思想都千篇一律:着眼于事物好的一面,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守住梦想。不论是打算减肥,谋求升职,还是准备去跑马拉松,我们总会一遍遍听到这样的话:心想就能事成。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教授用了20多年时间研究内心的动力,进而证明了“积极思维”这一传统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
厄廷根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WOOP”,即“心理比对”——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并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具体建议和练习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方式,那些参加了厄廷根教授调查研究的人员在戒烟、减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商业经营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转变。不论你是正在应对棘手问题、郁郁不乐,还是只是想有所改善、有所发现、寻求机遇,本书将会加深你对人类内心动力的理解,帮助你无所畏惧地绘制前进的路线。
幸福的方法 豆瓣
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7.4 (11 个评分) 作者: 泰勒•本-沙哈尔 译者: 汪冰 / 刘骏杰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力推荐本书!
★★★★★
中信幸福课堂
你幸福吗?
幸福到底是什么?
你想学习幸福的方法吗?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为你带来的哈佛幸福课程,能够帮助你获得真正的幸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泰勒•本-沙哈尔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其幸福课视频在各大公开课的网站上点击率长踞首位(2011年已超过1亿)。当本课程引入中国时,它在网易公开课也获得了最高点击率。
作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程图书版,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幸福的方法》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开启智慧,通过运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幸福的彼岸。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把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更深刻地解读了大多数人不幸福的深层原因。同时,作者提出,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从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体现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幸福即在眼前。
本书能够引领读者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幸福,乃至国民幸福。这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将在宏观层面上解决“全民焦虑”的大问题,安定民心,共创幸福。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充满智慧的语言风格,将幸福的秘密如沐春风般地带入到你的心灵深处。
作者认为,人生的不幸福状态分为三种类型:牺牲眼前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通过本书,读者将深刻理解到幸福的终极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全然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幸福也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但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每一位读者若能按书中的方法去思考人生并坚持练习,便能够踏上持久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的旅程。
通过本书,我们将知道:
幸福不仅是一种能力
幸福也是一份与生俱来的使命
幸福之路并无捷径
学会分享与珍惜
幸福就在眼前。
★媒体、名人推荐
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它把教给人们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看完这本书,你便可以发现和理解它包含了哈佛大学今日最热门课程的精髓。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丁•塞里格曼
幸福,有人曾经把它编在歌曲里,有人曾经把它写在书籍中。今天,美国哈佛大学把它搬进教室里。不仅如此,泰勒博士讲授的有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还成为了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原理”。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认证幸福是什么。
——美国国家有线新闻网(CNN)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但有几个人能解释幸福是什么?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里,泰勒博士不但详细解释了幸福是什么,还把幸福的完整结构呈现给大家。幸福不再是一种“摸不着”的东西。
——亚马逊图书网(Amazon)
泰勒博士的课程在哈佛大学破纪录地同时排名第一名和第三名。学生们评论他的课程神奇之处在于,每次学生们上完课,都迈着春天般的脚步走出教室。
——《哈佛深红报》Harvard Crimso
泰勒博士所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对每个人都重要,是因为它不是加强我们对数学、文学或是科学上的知识学习,而是加强生命中幸福感的方法——一个我们分分秒秒都要面对的感觉。
——《波士顿环球时报》(Boston Globe)
“您幸福吗?”是;不;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渴望……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解读。本书给出了一种解读,它或许能让您领悟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吕鸿
人类正在走出它最大的困惑和迷茫。人类正在认识到:金钱、财富、丰裕和成功,都不能等于幸福,也都不能代替幸福。国民幸福指数(GNW,Gross National Wellbeing)必将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标志。所以,寻求幸福的方法,比致富的方法,攀高的方法,成功的方法,现在更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幸福才是社会存在的根本意义,幸福才是生命存在的终极理由。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陈宇教授
你幸福么?这句话在网络上面引来无数狂潮。其实幸福是一种自我体验与感受,读完本书,我发现,其实我们缺乏的不是幸福,而是发现幸福的双眼,体验幸福的内心与走向幸福的方向,感谢此书对于幸福的进一步明确,希望大家在定义自己生活时,能够找到更多幸福,大家都幸福了,社会也就自然是幸福社会。
——著名教育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 胡敏教授
幸福力,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需要学习的能力。哈佛的幸福课导师在本书中从科学发现出发,带领大家找到更幸福的有效方法,非常给力的著作!
——著名心理咨询师 张怡筠
感受幸福前,需要好好爱自己,也可以先读一本《幸福的方法》。
—— 素黑 知名心性治疗师作家、生命管理顾问
掌握了幸福的方法,你将感受到幸福在心中绽放的感觉。强烈推荐本书!
——知名作家 苏芩
真实的幸福 豆瓣
Authentic Happiness
8.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 译者: 洪兰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8
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觉?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包含众多的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持续的幸福 豆瓣
Flourish
6.3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马丁·塞利格曼 译者: 赵昱鲲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11
[内容简介]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编辑推荐]
★ “积极心理学之父”最新力作之作。《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 广泛、强大的影响力。包括任志强、杨澜、林正刚、彭凯平、苏德中、任俊、张妙清、阿伦•贝克、乔纳森•海特、谢家华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Nature)、《科克斯书评》(Kirkus)、《旁观者》(Spectator)、《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在内的众多媒体,倾情推荐。
★ 再造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塞利格曼幸福课”(《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又增一课,再造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
★ 塞利格曼学生献译。《持续的幸福》这本书的译者赵昱鲲,师承塞利格曼,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更深入、更完美地阐释恩师思想。
★ 狂热粉丝卡梅伦。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是塞利格曼思想的狂热追随者。
★ 湛庐文化出品。
健全的社会 豆瓣
9.5 (12 个评分) 作者: [美]艾里希·弗洛姆 译者: 孙恺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9
《健全的社会》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一次有力的探索。
精神健康的问题是否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社会的个体?社会作为整体是否会患上精神病?对此,弗洛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其他人,甚至自己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在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组织方案后,弗洛姆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作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看法与传统的弗洛伊德派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后者将性欲视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基本动力。对此,弗洛姆明确提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自人类生存的特殊环境。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 豆瓣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Sixth edition)
作者: [美] 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 苏彦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 8
2002年我们开始使用费尔德曼的这本发展心理学教材。我们在使用中的体会是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经典研究的介绍,又有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反映,可以为学生奠定比较好的学科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消费者”这个专栏。尽管学习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有很多学术目标,但她还有一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根本的作用,那就是帮助我们做好父母(了解孩子们);做好自己(了解青年人);做好子女(了解中老年人)。因此能够应用发展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作者和我们这些教者最希望看到的。《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中文版)》的这个专栏把这个特点更加突显出来了。这也是我们愿意将这《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中文版)》翻译出来,让更多读者了解相关内容的初衷之一。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4e
作者: 劳拉·E·伯克 Laura E. Berk 译者: 陈会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1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是在美国及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科书,是发展心理学教学中最权威的教材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著作。作者劳拉•E•伯克既是美国一位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也是儿童事业的积极活动者。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青年到老年(第4版)》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后半部分的内容。它以真人真事为例,把生理与心理发展知识和理论融为一体,对个体的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以及死亡临终加以详细介绍。特别是对老年期、衰老、临终、死亡、丧亲的阐述,则会使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沉思。 最新的研究成果、鲜活的图文资料、简练流畅的表达风格,使本书将理论性、科学性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它既可以作为我国大学心理系的教学与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教材。而对于绝大多数不太懂专业心理学的普通读者,尤其是处于人生拐点的青年朋友以及关注生命健康的中老年朋友,它也有重要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发展心理学(第10版•下册) 豆瓣
Human Development
作者: 【美】黛安娜•帕帕拉 / 【美】萨莉•奥尔茨 译者: 李西营 等 / 申继亮 审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 2013 -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黛安娜•帕帕拉等三人合著的《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第10版•下册)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畅销书,自第1版面世至今,已再版十余次,在美国市场上一直是同类书中的领导品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它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生动详尽的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成年及老年心理发展领域的各种理论和重要研究,着重介绍了成年早期、成年年中期、成年晚期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的发展历程,并描述了生命结束阶段中的死亡和丧亲等相关问题,并引导人们克服死亡恐惧及如何应对死亡。以独特的学习法促进读者的主动参与性,和读者一起探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
精炼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的编排、清晰新颖的结构,集科学性、知识性和通俗性于一身的优势,使其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和各类师范院校的师生的教科书,也适合于专门从事成年和老年研究和咨询的人员使用,还适合于对成人心理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1.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畅销书和领导品牌,已连续再版十余次,广受赞誉。
2. 美国500多所大学院校的指定教科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等)!3.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申继亮教授组织精干团队翻译并审校。
4.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倾力推荐!
5. 戴安娜•帕帕拉教授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萨莉•奥尔茨是一流的作家,具有出色的文笔;露丝•费尔德曼是著名的教育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三人的合作确保了理论研究的科学专业性、语言通俗易读性,内容具备丰富的教育性。
5 完整地呈现了成年及老年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6.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阐述的很多热点问题都与时代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7. 语言生动、插图精美、结构清晰、教学法独特、研究资料翔实。
专家评论:
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黛安娜•帕帕拉等三人合著的《发展心理学》一经问世即成为该领域的翘楚,自从出版以来已经连续再版十余次。……发展心理学所关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定的答案,不管是发展心理学的专门研究者,还是一般的业余爱好者,要了解发展心理学,不妨读一读这本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在翻译和审校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摆在诸位读者面前的这本由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引进的《发展心理学》是众多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自《发展心理学》第一版面世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这期间,发展心理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严谨的科学领域。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在不断“成长”。它就像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孩子,在深度、广度和客观性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还保留其独有的“个性”:引人入胜的语言以及通俗易懂的风格。这些特点使得本书在这么多年内一直深受欢迎。
——戴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茨 露丝•费尔德曼
《发展心理学》的作者
人性火花 豆瓣
作者: [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 译者: 何子静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3
发展心理学领域伟大先驱、哈佛大学教授 杰罗姆•凯根 凝聚60年研究经验
带你探索儿童认知、运动、情绪、信念和道德等各方面发展历程的波澜起伏
◆ 内容简介 ◆
我们在婴儿期充满着潜力,在一段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似乎面对着无穷多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我们成为自己基因和经历的独特产物,我们就被限制于某些道路之上。然而——
什么因素能够解释人们在技能、人格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个人经历又是如何塑造我们与生俱来的秉性的?
在《人性火花》一书中,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杰罗姆•凯根,对个体、道德和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凯根对那些塑造人类心理的因素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探索存在于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张力。
他回顾人类发展科学在过去30年里的主要进展,同时提出尖锐的评论,并做出重新整合。其中,他指出现代脑神经科学热潮的缺陷,展示为什么所谓的依恋理论是建立在对研究结果的误解之上,并且质疑学界把儿童行为病态化的条件反射倾向。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一个生命,无论它如何受到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仍然如同一个有待编织的花毯子,而并不是一个只得承受的固有结果。
《人性火花》一书深刻地探索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什么是跨文化普适的,什么是个体独有的。杰罗姆•凯根一生都在思考我们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写成了此书。
也许读者是一位第一次当家长的妈妈,正希望知道自己、自己的基因以及整个世界将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也许读者是一位渴望真正理解学生的教育者;
也许读者只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灵;……
无论如何,凯根既作为专家,也作为好友,向你提供真诚而科学的指导。
就业宝典 豆瓣
Do What You Are : Discover the Perfect Career for You Through the Secrets of Personality Type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D. 蒂戈尔 / 巴巴拉·巴伦-蒂戈尔 译者: 李楠 等 中信出版社 2002 - 3
美国心理家基于精神分析学家容格的性格理论,将人的性格深入划分为16种类型。性格类型提示人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做出决定,如何与周围的世界交流……
这本《就业宝典:根据性格选择职业》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性格类型,用事实和案例分析与之类型相同的人,介绍获得满意的工作所必须具有的最关键的要素。通过运用书中的练习以及阐述具体的求职策略,还可以简要地了解在工作中的长处和缺陷。
易学人格学 豆瓣
作者: 姜祖桐 2013 - 8
本书是对2004年首版《易学人格学》的修订,作者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纳入新版,首次全面论述了易学逻辑及其应用,系统对现代心理学人格理论进行了整合,详细解析了六十四种人格的心理演化规律。
全书分“绪论”、“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第X章:易学公理及其应用是绪论部分,全面论述了易学逻辑的产生、抽象概念、抽象符号和演绎方法,详细介绍了易学在心理学人性、人格系统的应用。第1-8章是正文部分,将六十四种人格类型与易学64个复卦模型对应,在讲述周文王撰写《易经》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详细演绎了六十四种人格的心理活动模式、属性、特征和事业休咎、命运吉凶;列举部分案例,提示了各类人格的“改运”方法和择业方向;第9章是人际沟通定律,揭示了精神动体“人”在道场中的运动规律,作者将现代物理学总结的物质动体运动规律整合到精神系统,概略建立了精神动体“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所遵循的动力学原理。最后是结束语:心理学进取之路,作者严谨指出,当代主流科学应当放开胸襟,接纳易学公理入盟,让易学首先在心理学理论建设中放出异彩,提示了易学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突破逻辑瓶颈的现实价值。
作者将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融为一体,力图把深奥的《周易》从古典哲学形态转化为现代科学形态,“新版”为融合心理学与物理学,搭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沟通桥梁,整合人类知识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对范围广大的读者,拓宽视野、修身养性,待人处世,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豆瓣 Goodreads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9.3 (56 个评分) 作者: (美) 亚隆 译者: 黄峥 / 张怡玲 商务印书馆 2015 - 5
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
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并论述治疗师应该如何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
本书不仅为那些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一部经典的教科书,同时也为所有流派的治疗师以及所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人提供了一个对生命和存在进行反思的空间。
理解脑 豆瓣 Goodreads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The Birth of a Learning Science
作者: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译者: 周加仙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 12
望子成龙原是人之常情,但必须配合教子有方才有达成愿望的可能。古代圣贤的道理并没有错,却由于我们不求甚解和食古不化地不当学习,使我们不知不觉做错了事,反而还自以为是,把错误的责任完全推给圣人。现代人对西方学说也是不求甚解,把爱的教育、儿童本位、自由发展误用得令人担忧害怕。不如正本清源,抛弃食古不化和不求甚解的偏颇心态,好好地正视亲子关系,在实践中改善现有的亲子关系。
托德屡犯校规,受到校方的惩罚,被勒令在指导教师伍德罗夫人的监督下,每天放学后写留校日记。
为了凑字数,托德或是随意描写眼前所见,或是肆意嘲讽校规及老师和同学,但即便如此,也能从中看出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伍德罗夫人早就用她独到的眼光发现了这一点,所以,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处罚方式来挽救托德。
每天的留校日记让托德的对抗心理渐渐平复了,他开始真实地、详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所思所感。37篇日记完成后,一个同情弱者、重义守信、聪颖能干、热爱阅读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人们更从指导老师伍德罗夫人身上感受到了美好人格感召之下的教育的力量。
思想本质 豆瓣
The Stuff of Thought
6.7 (6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译者: 张旭红 / 梅德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8
一扇进入人类心智的窗户;
一次针对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最深刻的论述;
一些令人信服、生动有趣的例证;
一场思想之本质的探索之旅。
心智 豆瓣
Mind
作者: 保罗·萨伽德 译者: 朱菁 / 陈梦雅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 5
认知科学是对人类心智的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相关领域。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70年代末形成了正式的学术共同体,认知科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呈现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强盛势头。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于2011年底正式成立,为认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千面英雄 豆瓣 豆瓣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7.7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瑟夫·坎贝尔 译者: 黄珏苹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2
[内容简介]
● 约瑟夫·坎贝尔历尽多年搜寻阅读了全球各地的神话与宗教故事,将这些故事中的共通的奥秘汇集在几百页的《千面英雄》中,将神话之源轻松显现在世人面前。
● 坎贝尔告诉我们,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启程:放弃当前的处境,进入历险的领域;启蒙:获得某种以象征性方式表达出来的领悟;考验:陷入险境,与命运搏斗;归来:最后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场域。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经之路。
● 穿越古今,打通全世界神话中的经脉,帮助现代人重拾解读神话的本能,让希腊、北欧、印度、埃及、中国神话再度与我们对话。引领我们发现内心的奥秘,接触终极的真实。鼓励我们开启生命的旅程,彰显生命的深层意义,为个人和社会寻找恩赐。
● 英雄就是能够战胜个人和当地的历史局限性的人,他们能够了解、接受并迎接命运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考验的潜在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召唤,踏上考验的旅程,生命才能达到丰富多彩的境界。
[编辑推荐]
● 20世纪神话学大师、拯救人类心灵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约瑟夫·坎贝尔奠基之作。
● 寻求个人内在觉醒的“圣经”,探寻自我与心灵成长者的必读之作。
● 历久弥新,畅销美国65年。
● 华南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分析师申荷永,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顽石互动CEO吴刚,十分心理创始人王珲,新精英创始人古典,《三体》作者刘慈欣,知名作家苗炜,童话作家粲然,美国总统奥巴马联袂推荐。
● 时代杂志评选的自创刊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0本英文好书之一。
● 新添84张精美插图,包含200余人的神话故事人物谱,随书赠送坎贝尔神话系列作品独家藏书票一枚。
● 美国约瑟夫·坎贝尔基金会独家授权,湛庐文化出品,坎贝尔神话系列作品。
神话的力量 豆瓣
the Power of Myth
5.8 (5 个评分) 作者: [美]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 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 译者: 朱侃如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6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重新认识神话、发现自我、探知关于心灵真理的书。“耶稣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佛陀经历的苦难不是外在的磨难,而是内省的诱惑;我们被赶出伊甸园,并不是因为神的愤怒,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本能的依恋……”我们之所以对丰沛的神话智慧感到疏离,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解读神话的本能,错读了神话的语言!不管世界各地的神话有何不同,其实都在呼唤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深度觉醒。
●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美国知名电视人比尔•莫耶斯通过对话的形式,就神话、婚姻与爱、人格成长、生命意义、自我发现、心灵探索、宗教等多种主题,引导我们进入内心世界,完整呈现关于心灵真理的精辟分析。神话其实并不是古人抽象的理论抑或是离奇的信仰,也不是交融在怪力乱神中的错乱文本,神话是有情节的心理分析,是帮助人们发现内在自我的线索,是理解如何生活的实用模型。
●乔治•卢卡斯正是迷上了坎贝尔对神话的独特分析,创作出经典科幻电影《星球大战》。读者从本书中获得的也并非只是有趣的神话故事,更重要的是由全书体悟到的神话背后所传达的人类、宇宙、生死各个层面的深入探索,从中学习生命的智慧、咀嚼活着的体验、思考自然的奥秘。
[编辑推荐]
●坎贝尔,拯救人类心灵的神话学大师、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影响披头士乐队、猫王、迈克•杰克逊、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J.K.罗琳、乔布斯、奥巴马的精神导师。
●他的作品是《星球大战》、《狮子王》、《黑客帝国》、《蝙蝠侠》、《哈里•波特》 创作灵感的来源。
●肯尼迪夫人的编辑生涯中,亲力打造的三部作品之一。
●在《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天行者山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完成的思想对话。
●本书超越了年龄、政治、宗教的界限,直指人心,成为美国亚马逊百万级畅销书,同名节目震撼250万观众,引爆全美“坎贝尔热”。
●为什么我们的想象力日益枯竭?生活为什么总是一团糟,充满了艰辛?为什么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精神失常、自杀、吸毒、分裂的家庭、粗鲁而没教养的孩子、暴力、谋杀和绝望层出不穷?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神奇也很伟大,然而没有哪个时代会像今天这样,带给我无比强烈的撕裂感与无助。在这样的时代,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神话故事来帮助他健康成长?成年人需要什么神话和力量来支撑自我、获得救赎?坎贝尔便是那个可以带给我们生存智慧的智者。本书字里行间浮现的语句会让每个找寻生命意义与自我价值的人豁然开朗、获得开悟。正如坎贝尔曾经说过的那样,“令人难忘的不是追寻过程的痛苦,而是获得开悟时的狂喜。”也许你对神话学并不感兴趣,也许你只是不经意间翻开了这本书。但请相信,这本书足以作为你支撑生命的力量,可以改变你很多关于人生的态度,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