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私は貴兄のオモチャなの Goodreads
私は貴兄(あなた)のオモチャなの (フィールコミックスGOLD)
作者: Kyōko Okazaki / 岡崎京子 祥伝社 1995 - 9
愛と暴力!「あたしの体自由に使っていいよ 愛とか好きとかいらないっす オモチャにしていいよ 犬になってあげるっす」賛否両論の激しい反響を巻き起こした衝撃作『私は貴兄のオモチャなの』。バイオレンスな洋子と弘の愛に満ちた新婚生活『3つ数えろ』のほか、『でっかい恋のメロディ』『虹の彼方に』の異色短編を同時収録。岡崎京子の超強力傑作集!
2023年5月1日 已读
短篇太凶残了,无论是崩坏的叙事还是支离破碎的人物,都想把你也击成支离破碎。
冈崎京子 日本 漫画
柘植義春漫畫集:枯野之宿、窗邊的手 豆瓣
作者: 柘植義春 译者: 黃碧君 大塊文化 2022 - 10
從社會中解放的逃避之旅,
柘植義春的生存之道!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旅情」系列名作,中文版首度問世!
●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 特邀作者好友、《GARO》前編輯「淺川滿寬」,撰寫長篇解說文
● 「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
● 漫畫彩圖完整收錄!
「義春這位作家的腳步,可說是帶著想讓自己從社會的存在中解放的冀求,一路追尋並將過程記錄下來的漫畫之路。」——淺川滿寬(資深漫畫編輯)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如果你也覺得世界太過喧囂,體內更棲有落寞靈魂,那麼請隨著柘植義春所開展出的這條棄世小徑,一同沒入日漫地表深處的暮色文學地穴。」——林運鴻(作家)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旅行雖然是一段很短的時期,卻可以讓人蒸發。像是切斷了自己以往的所有人際關係,前往沒有任何一個認識的人的地方。變成一個完全赤裸的人。這可以說是發現真正的自己的絕佳機會啊。」——柘植義春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此選集以「旅情」系列為主,收錄了12篇代表作。
〈蟹〉 延續了〈李先生一家〉的朝鮮人角色,描寫被排除在外的邊緣人生活。
〈峠之犬〉 以一隻狗突如其來地消失,潛藏了義春想人間蒸發的願望。
〈長八之宿〉 、〈二岐溪谷〉、 〈溫突小屋〉、〈哄亞拉洞的弁先生〉 、〈枯野之宿〉、〈庶民旅館〉、 〈會津釣魚旅館〉則是義春的「旅情」代表作。透過前往偏僻破敗之地,體驗從日常抽離的解放感,並將之轉化成創作的題材。
〈魷魚捲必殺技〉、〈窗邊的手〉 、〈外面的膨脹 〉都是義春實際做過的夢。在描繪夢境時,他嘗試用扭曲的遠近法、粗線條、水彩等不同的方式來作畫。其中,〈窗邊的手〉以戰後為時代舞台,氣氛暗沉。除了在許多構圖上借用了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之外,也用充滿現實感的細部描繪,以大格分鏡展開,和〈螺旋式〉相當類似。此後,義春不再將夢放入漫畫,故〈窗邊的手〉可謂是他告別夢境之作的集大成。
柘植義春漫畫集4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柘植義春 译者: 黃碧君 大塊文化 2022 - 10
「我是個一事無成的人、一位失敗者,
但我覺得很好。」
日本前衛漫畫始祖經典作品選集,
「私漫畫」名篇,大師唯一系列作!
● 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特別榮譽獎得主
● 達到高度藝術性與文學性的漫畫作品,開創日本另類漫畫的《GARO》系代表
● 「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
● 特別收錄:吉本隆明長篇解說文、完整漫畫彩圖
「《無能之人》中明顯展露了義春『世捨人』的願望——在俗世裡的一隅,毫不引人注目地活著。三十年以上沒有發表過新作的柘植義春,或許最接近其理想的世捨人的樣貌。」——川本三郎(作家、評論家)
在日本漫畫界,柘植義春的名字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並列。若說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主流漫畫的表現形式與美感,柘植義春則是成人漫畫和前衛漫畫的開山始祖。
他的作品圍繞著夢境、旅情、私漫畫這三個類型,幾乎都是短篇。「夢境」作品營造出意識流般、似夢非夢的意境,帶有超現實主義及精神分析學的影子;「旅情」作品以偏鄉祕境為場景,在了無生氣的寂寥之地滿足避世遁隱的想望;「私漫畫」作品則混淆了虛實界線,將自己的日常擺在讀者面前。
不同於王道漫畫的熱血、友情與奮鬥,柘植義春擅長挖掘沉澱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黯淡世界,包含對存在的焦慮、現實的逃逸、死亡的恐懼或異樣的性愛妄想,作品充斥著難以排解的抑鬱與糾結。他從不畫大人物或大場面,筆下出現的盡是邊緣失敗者與破敗舊街區,而這種虛無慘澹之氣也成了他的招牌。
敘事手法上,柘植義春掙脫了傳統故事漫畫「起承轉合」的框架,不再具備達成目的或解決問題的事件性,也不藉由過程啟發或娛樂讀者。有時候會突然冒出沒有邏輯的對話,或是前後不連貫的分鏡與場景,塑造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的詭譎氛圍。這樣斷裂跳躍的實驗性做法,大大地衝擊了漫畫界,也獲得藝文圈與菁英學子的關注。可以說從這時開始,日本漫畫站上了與文學、電影相同的藝術高度。
「柘植義春最讓我震撼的是他直面深淵,探究存在的毫無意義,試圖呈現出內在暗黑角落的真實。他的畫面細膩而詭異,……好似在日常環境的老舊角落裡,卻帶著神祕的詩意。」——小莊(漫畫家)
柘植義春一生跌宕起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創作初期曾經自殺未遂,1965-1970年在日本前衛漫畫雜誌《GARO》發表了許多實驗性、開創性的代表作,可謂其轉捩點,70年代後因身心狀況不佳創作量遞減,1980年代以《無能之人》系列再創漫畫高峰,卻選擇於1987年休筆隱世,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但他在日本藝文界的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有許多專門探討解析其作品的專書,業界編輯、評論家、作家也不少是他的死忠粉絲。從筑摩書房、新潮社、小學館到講談社,日本各大出版社不斷推出柘植義春漫畫集,在日漫界實屬異數。2017年,柘植義春更以新潮社編選的漫畫系列獲頒第46屆「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Bob Dyla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日本書迷還曾經開玩笑說,那下一個應該輪到義春了吧!其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
柘植義春在歐美也獲得極高的評價,2005年時《無能之人》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文化遺產獎」。 2020年第47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難能可貴地獲得本人同意,舉辦了大規模的原稿展「存而不在 ÊTRE SANS EXISTER:柘植義春大展」,避世多年的義春出乎意料地前往參加,並上台領取特別榮譽獎。
「柘植義春漫畫裡的主人翁及其所處的世界,就像在做著沒有時間感的夢境,給予讀者一種安心感。畢竟要努力登上高峰或全力衝刺,都會讓人感到不安和受傷。……柘植義春式的劇碼,創造出一個和作者天生的悲哀資質適度融合的、另類的純粹世界。」——吉本隆明(左翼思想家)
此次柘植義春首度問世的中文版,邀請了Mangasick漫畫私倉擔任選集顧問,精選其生涯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名作。
此選集以「無能之人」系列為主,是柘植義春漫畫生涯唯一的系列作,也是他創作末期以「私漫畫」類型再創顛峰的代表作。本書一共收錄了8篇:〈魚石 〉、〈某無名作家 〉、〈賣石記〉、〈無能之人〉、〈鳥師〉、〈探石行〉、〈賣相機記 〉、〈蒸發 〉。
「無能之人」系列的主角明顯地與作者本人有多處重疊,故事之間也有不少共通性:性格上總是把自己置放在最低狀態的主角、對無能的丈夫感到絕望的妻子、還有淪為社會底層的人們,以及外出旅行前往的山裡或是沿著山谷河川的礦質溫泉客棧為背景的風景。
這幾篇故事中,主角總是想著萬一無法再靠漫畫吃飯,要去做什麼其他的職業。但主角對世俗名利不感興趣,也不想追求什麼遠大理想,只幻想著被動等待就能有過活。無論是〈魚石〉裡的「賣舊書的人」、〈賣石記〉裡的「收渡河費的人」、〈無能之人〉裡的「賣石頭的人」、〈賣相機記〉裡的「賣骨董的人」……,都是被動接收的底層業者。這樣生活無能的天生性格,也讓此系列作品時常上演著把大事和小事搞錯、常識和非常識反轉的橋段,可謂是苦澀卻輕盈的悲喜劇。
「我們不需要深入研究也能夠欣賞〈紅花〉和《無能之人》的美,因為這些作品中的直接性存有某種令我們震撼的東西。《無能之人》故事極其黑暗,此作挖掘之深,深到最終在悲慘中掘出了幽默。」——Marius Chapuis(法國漫畫評論家)
文章读本 豆瓣
8.3 (14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黄毓婷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禁色”文豪化身导师,写给普通读者的“文学讲义”,简体中文版首引进!
了解日本文学、美学必读之书,解读三岛由纪夫的第一手资料
文章读本,即“文章入门”之意,引导读者欣赏文学是作者的初衷。但本书不止于此,作者将日本文学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继而例举经典、分类点评,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趣味、甚至三岛由纪夫的个人趣味都在此融为一炉:小说、戏剧、翻译、评论,各种文类一一道来; 川端康成的妙处,芥川龙之介的独到,东西名家逐个谈去。大文豪深入浅出,轻轻点破读者迷思,是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有论者言:三岛由纪夫是个有“魔性”的人。这魔性让三岛文学呈现出别样风景。莫言说:最后那一刀让三岛成了神。刀光耀眼,以至于后人谈及三岛,多先倒叙。
有趣的是,这位集魔性与神性于一身的三岛由纪夫,在《文章读本》里还原成了一个普通人、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告诉读者各种体裁下的好文体;同时又是一个率性的读者,乐此不疲地例举自己的偏爱。
一位将美学贯彻至身体块块肌肉的作家,他对文体又会有怎样的偏执和精到见解?文体之妙、文章之道,且听三岛道来。
2023年4月24日 已读
处处都好,就是过于温和了(对于三岛来说)。三岛认为日本无法产生真正长篇小说的理由是因为无法兼具男性的理智世界和女性的情思世界,笑,所以日本几位长篇大家都是作品极细腻的人啊。
“就我个人来说,写得不好的评论总是比写得不好的小说读来更令我难受,即便是简短的专栏或是匿名的评论,文章写不好就让人生气。如果极尖酸、极刻薄的攻讦,用强而有力又漂亮的文体写成,也比蹩脚的小说让我心情愉快。”
这才是您的心声。
三岛由纪夫 日本
三岛由纪夫戏剧十种(下) 豆瓣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3年4月11日 已读
新译两篇比起《萨德侯爵夫人》和《长刀之夜》还是逊色不少,《黑蜥蜴》的CP倒是很符合三岛的趣味,但这剧情也太…让人对原著兴致索然了。
三岛由纪夫 日本
三岛由纪夫戏剧十种(上卷) 豆瓣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3 - 5
【编辑推荐】
从舞台开始燃烧!再认识【戏剧家】三岛由纪夫!
能乐、歌舞伎、舞台剧,三岛戏剧诸体裁首次结为一集
【内容简介】
《三岛由纪夫戏剧十种》(上下册)选取了三岛戏剧中极具代表性的十部作品,《绫鼓》《葵上》《鹿鸣馆》《早晨的杜鹃花》《蔷薇与海盗》《熊野》《黑蜥蜴》《萨德侯爵夫人》《长刀之夜》《癞王台》,其中多次为首次中译本出版。本书试图以戏剧家身份为切口,从三岛瑰丽而暴烈的戏剧作品出发,还原一个更为完满的三岛由纪夫文学版图。
2023年4月10日 已读
《鹿鸣馆》盛名在外,《熊野》也是我特别喜欢的能乐改编。新译的《蔷薇与海盗》又是典型的三岛式追求极致,以为是斯德哥尔摩,实则是一种毁掉神圣纯洁的报复。(纯爱是无敌的草
三岛由纪夫 日本
兽之戏 豆瓣
獸の戲れ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帅松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 4
* 甜美与杀孽共存的野兽的嬉戏
* 中文简体世界首次出版
《兽之戏》是日本文坛鬼才三岛由纪夫极具极具个人气质的长篇小说。与颇负盛名的《爱的饥渴》一脉相承,在整部小说中,几乎一切客观实体物都被极度地象征化了,正如日本文艺评论家田中美代子所言,这部小说有着近乎寓言的问题和力量,田中澄江也说这是一部奏响了壮烈乐章的作品。
内容简介:
青年(幸二)闯进了一对婚姻不美满的夫妻(逸平、优子)的生活,并爱上了妻子。幸二因袭击逸平入狱,出狱后被优子接 到他们夫妻避居的渔岛,三人一起生活,平静的小渔岛开始悄悄弥漫病态的气息。逸平在袭击后失去语言能力,状甚痴呆,幸二下决心做一个悔悟的人,但三人的关系却比意外前更加暧昧,亦更加紧张。逸平的默默无言,优子的若即若离,将躁动的幸二推向情感的极端,最终三人迎来了毁灭……
* 三岛的《兽之戏》超越了被无力与颓废、孤立与不毛之爱支配的现代,他想象着古代的爱与死的世界,并让这个世界的人化身为野兽。——荻久保泰幸
* 这是一部奏响了壮烈乐章的作品。——田中澄江
* 《兽之戏》是一部描写“爱”的真正的作品。——佐伯彰一
2023年4月8日 已读
如何破除罪恶感,如何消灭愧疚感,一起作恶吧,一起犯罪吧,一起踏上毁灭之路。即使写NTR,三岛也难以压抑毁灭之欲,用极致的恶杀死内心所有的踌躇,要是换谷崎写肯定一边夫目前犯一边享受愧疚和罪恶带来的异样快感…
三岛由纪夫 日本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 Goodreads 豆瓣
Medio siglo con Borges
7.6 (11 个评分) 作者: Mario Vargas Llosa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侯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10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的专题文学评论,系统收录了他在过去50年里针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访谈与评论文章。略萨在1963年第一次采访博尔赫斯,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博尔赫斯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识乐趣”。在这本书中,略萨以举重若轻的姿态,既保持着对博尔赫斯的毕恭毕敬,又将博尔赫斯隐藏极深的瑕疵悄然揭露:“绝对的完美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哪怕是博尔赫斯,这个已经接近完美的人。”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转变。青年略萨对萨特等介入式作家很感兴趣,排斥博尔赫斯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渐产生变化,博尔赫斯和福克纳等一道成为了对略萨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这种转变和思考的过程是很迷人的。此后,略萨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授课多次以博尔赫斯作品为主题,内容涉及其作品的内容、技巧、哲思等,以作家的目光看待作家,更显独特。
本书同时收入略萨对博尔赫斯的采访、略萨为博尔赫斯写的诗歌等一系列从未发表过的内容,无论是对略萨爱好者还是对博尔赫斯的爱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2023年4月7日 已读
没想到略萨对谈博尔赫斯也是如此的形式化,哎,一本内容多有重复的彩虹屁。
博尔赫斯
大医 豆瓣
8.0 (18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12
进入民国之后,大时代的浪潮非但未曾平伏,反而日渐波涛汹涌。二次革命、五省大旱、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一次又一次把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抛至风口浪,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三个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如何真正拯救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这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即将喷薄而出。“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约议再和同。” 三人坎坷而光荣的一生,终将迎来一轮红日,照拂在中华大地每一个人的身上。
2023年4月6日 已读
日出篇的时代变化更快,故事模式却几乎没变,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不反对进入这个年份的正能量,但人物愈发脸谱化,一些角色的身份转变以及人物重逢实在过于戏剧性了…感情戏不会写还是不要写了吧哈哈哈哈
马伯庸
雨中喷泉 豆瓣
雨のなかの噴水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李敏 中信出版社 2023 - 3
为什么要火烧《金阁寺》?三岛美与暴烈之外的其他面目
“不被人理解,才是我存在的理由。”
“人活着,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小丑。”
☂收录国内首次译介的三岛珍贵对谈和短篇小说!1938年至1970年,从13岁时发表的首部作品《酸模》到45岁自裁前的最后一场采访,不仅有川端康成高 度赞扬的出道作《烟草》和讲述女性爱恋的《春子》等短篇小说,还有剖析其思想和美学核心的长篇自传散文《太阳与铁》。《雨中喷泉》里少年情愫中出人意料的反转,顽劣、些微的恶意,又让人怅然若失,“童年时珍藏的密封宝盒,少年时想千方百计打开看个究竟。掀盖而起,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三岛由纪夫从13岁到38岁各年龄阶段创作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短篇小说,有两篇属于国内首次译介,从中可窥见其文字日后的底色与基调:在残酷和高雅的讽刺中享受癫狂般的喜悦。为了进一步理解他,收录其晚期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散文《太阳与铁》,充分阐释了其思想行为和美学理念的核心,也是解读其肉体改造与死亡之谜的关键文本。文末还有他自裁前的最后一次采访,属于国内首次译介。对谈中的三岛更加坦率和幽默,直言自己的艺术观、文学观、战争观和生死观等。插画师为每篇均绘有彩插,色彩浓艳绚丽、画风忧郁唯美。
——————————————
【编辑推荐】
★收录三岛13—38岁创作的短篇小说5篇,有两篇属于国内首次翻译
从13岁时发表的首部作品《酸模》到38岁时留下的罕见纯爱小说《雨中喷泉》,我们既会惊叹于三岛少年时代精准把握人性的老练心智,又能看到他在青年成熟创作时期浓墨重彩中纯情、青涩的一笔,这种巨大的反差感或许也是三岛独特的文学魅力。对于想要全景式阅读三岛作品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自裁前的最后一次采访首次大公开!为国内首次翻译
是三岛自裁(1970年11月)前9个月,完成长篇小说《丰饶之海》第三部《晓寺》后,与其英文译者的珍贵对谈。其内容丰富,涉及三岛独特的艺术观、文学观、战争观和生死观等。“真正读懂《太阳与铁》的人,会明白我所做一切的用意。”“思想只能通过文体来主张。”“战争结束后日本人的伪善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小说从始至终皆与死亡相关。”……深入而激烈的交谈中三岛剖析自我,并发表了不少犀利的见解和有趣的观点。对于喜爱、研究三岛的专业读者来说尤为重要。
★日本文学的集大成者——站在阴柔与阳刚的交界处
不同于自《源氏物语》开始的日本传统文学“情重于理”的感觉,三岛文学融合日本的古典美学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后呈现出“情理兼重”的特点。从最高杰作《金阁寺》“美到极致就是毁灭”的理念到纯爱之作《潮骚》中男女野性与火热的情欲描写,从半自传体《假面的告白》里的自我剖析到长篇《丰饶之海》四部曲的轮回转世。由青春至苍老的面孔中,三岛式美学理念与创作手法之变幻莫测尽显。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文学武士——追寻早已不复存在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三岛在上中学前一直与执掌家族大权的祖母同住,受对方的熏陶逐渐形成日后的贵族情结。1970年11月25日,将《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交给编辑的当天三岛决定赴死。他带领右翼学生团体盾会持刀冲进日本自卫队总部并挟持了将军,随后在天台发表演说,声称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保卫天皇。最后三岛由纪夫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盾会成员森田必胜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介错,连砍数次未能砍下头颅,三岛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盾会另一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正常人往往难以成就非凡之事,天才的另一面都刻着孤独与癫狂。三岛的不正常恰恰就是他的光芒所在。
——————————————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出生于东京。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演员,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国际文坛享有很高声誉。一生著有21部长篇小说,80余篇短篇小说,33个剧本,以及大量散文。为纪念他,日本山梨县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日本新潮文艺振兴会于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文学奖。1970 年 11 月 25 日写完《丰饶之海》的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
2023年3月31日 已读
看一点三岛年少时青春疼痛作品,13岁就写出这样的东西实在过于可怕。这个人居然会一本正经讲笑话说给外国读者介绍时可以说三岛由纪夫的真名叫public dignity,确实很公威…提到自己作品的缺点,是小说太过戏剧性,你说的一定是金阁寺,以及你自己吧!
三岛由纪夫 日本
大医 豆瓣
8.2 (23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9
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这三个出身、性格、 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在一九一〇年这一个关键节点,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始了他们纠葛一生的医海生涯。
作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三个人身上肩负的责任比普通医生更加沉重。哪里有疫情,就要去哪里治疫;哪里有灾害,就要去哪里救灾;哪里爆发战争,就要去哪里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晚清时局的跌宕起伏,无时无刻不牵扯着三人的命运。他们相互扶持,从三个蒙昧天真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三名出色的医生,在一次次救援中感悟到,何为真正的“大医”。
2023年3月30日 已读
得益于诸多作品的影视化,亲王的作品戏剧冲突和画面感都愈发强烈,好读紧凑,基本上开卷就难以掩卷了。
马伯庸
奔跑吧,爸爸 豆瓣
달려라, 아비
7.1 (25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10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 首部短篇小说集
九个故事 惊喜文坛
《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 来颖燕 作序《她知道如何描写孤独》
“最初的写作阶段总是最能显现出小说家的原始性力量……金爱烂在这本最初的集子里,显露出独特的描写孤独的天分,她让孤独这样近,又那样远。”
《奔跑吧,爸爸》是金爱烂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九篇作品。这些小说写还未出生就被爸爸抛弃的孩子,写女大学生如何选择光顾哪家便利店,写永远有失眠理由的职场社畜,写五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合租,写一个青年用小说的句子便条贴满首尔的出租屋……相较金爱烂后期写法上更为成熟、关涉面更广的作品,它们更显轻盈灵动,书中塑造的多位“爸爸”表现出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此可窥见作者的文学原动力。
2023年3月27日 已读
早期的作品还是有不少试探的成分,《我去便利店》很妙,内心戏表现得极为细腻真实。
金爱烂 韩国
吉娜 豆瓣
Djinn
8.9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译者: 南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5
巴黎,北站周围,一个陌生女人给主人公指了一条近路,于是他就走了这条近路,以便赶上火车。突然之间,连续的现实之间似乎打开了一个缺口,就像是时态突然发生了变化…
——阿兰·罗伯-格里耶
2023年3月22日 已读
没有一个人的话是可信的,无论是故事里的每一个人还是每一个叙述者,抑或格里耶。他们都喜欢编织一个完美的谎言来玩弄每一个“你”。
法国 阿兰·罗伯-格里耶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 豆瓣 Goodreads
增補 ポピュラー音楽と資本主義
7.7 (26 个评分) 作者: [日]毛利嘉孝 译者: 耳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 - 4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书试图以流行音乐为中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br /><br />流行音乐的实践与前卫实验或左翼的实践不同,面对资本和权力,采取的通常是二重性立场,在拥有对抗性的同时,也隐藏着被同化的可能。这一特质在让(自称)激进的政治中心主义者感到焦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大众性动员和组织的可能性。这样的二重性本身,才是建立真正良好政治秩序的关键,也是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br /><br />流行音乐既不是与资本主义进行对抗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独立于资本主义存在的东西,它是从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无用的、过剩的、废弃的事物中被创造出来的。它曾经是资本主义的副产物,而现代社会的讽刺之处,便是这种副产物现在逐渐改头换面,变成了主要产物。而在此之后,流行音乐扮演的角色仍然会不断持续发生变化。<br /><br />那么,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我们对流行音乐应该进行怎样的思考?当然并不存在现成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流行音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一直被人聆听,而最终,我们也不能不去思考大众性的事物,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就连拒绝大众性事物的超然态度,都已经被回收进大众性事物之中了。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标题很大,开了个头后面进入通识教育科普阶段。
日本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Goodreads 豆瓣
7.0 (15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 - 1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谈小说”,收录了作者面向写作爱好者的九篇专文:从小说的开头、氛围,到人物的塑造、意象与语言、结尾与修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实操经验;第二部分“岔出去的一段生活:谈电影”,以影视改编的成功个案切入,详细讲述了自己对于电影和文学两种艺术媒介的理解、小说文本和影视改编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火焰的距离:杂文集”,精选了作者自2012年辞职开始自由写作后,十年来发表的与创作有关的杂文、随笔、访谈。
这本书是小说家双雪涛与读者之间一场诚挚的交谈,他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其间的错误与弯路,失去与获得;他以十年来的写作实践与经验反思,向每一个心怀创作梦想的人,发出邀请和召唤——
一个没有经过传统科班训练、但心怀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可以靠着手中的笔,劈开生活的荆斩,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中的文学理想。在混沌不明的现实面前,我们至少可以透过阅读和写作,守住自己内心深处微弱的光焰。
2023年3月18日 已读
创作谈其实比较老生常谈,谈电影部分倒是很有意思(虽然和本人口味十分相悖),至于part3纯粹凑个页数了……
双雪涛
中文打字机 豆瓣 Goodreads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9.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 译者: 张朋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1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2023年3月12日 已读
精彩。史料编排巧妙,完全跟着作者的脚步探索中文打字机发展史,一路思索解决巨型键盘的可能性,直到林语堂明快打字机的横空出世,本以为这就是中文打字机的终结,没想到一切都因时局泯灭了,但也奠定了中文打字机从打字到输入的革命性人机交互转变。最后一章中文拣字法的预测和意识形态的车轱辘话输入效率看得令人发毛,尤其是看如今的新闻通稿,那个时代又来了。
社会学 美国
狗女婿上门 豆瓣
犬婿入り
8.2 (13 个评分) 作者: 多和田叶子 译者: 金晓宇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3
《狗女婿上门》的同名作从新的视点审视了隐藏在都市中的民间传说式的世界,曾荣获芥川奖。讲述了多摩川沿岸普通的小镇上,一所名为“北村塾”的补习班,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北村美津子老师给他们讲了“狗女婿上门”的故事,结果真有一位“犬男”不请自来,她和这个名叫太郎的人开始了奇妙的二人生活。该书曾获“芥川奖”。本书收录的另一篇作品为《面具》。
2023年3月10日 已读
同名作实在是妙不可言,以都市传说的可信来推进正经小镇对异物的包容性,无论是讲述狗女婿的传说还是太郎的出现,无一不彰显着语言的喷发,故事和文字本身。
多和田叶子 日本
和语言漫步的日记 豆瓣 Goodreads
言葉と歩く日記
8.2 (32 个评分) 作者: [日]多和田叶子 译者: 金晓宇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书是多和田叶子基于旅居德国时的所闻所见所撰写的随笔集,是其“自我观察日记”系列的一部分。她从日常生活遭遇的微妙的违和感展开,以幽默风趣的文笔,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深藏在语言差异背后的德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不可调和的断裂处。
2023年3月8日 已读
用语法的区别来比较文化的差异,实在有趣又细腻。本番那里??救命!!以及多和田叶子居然说到要是东京职员们也能像伦敦一样坐在长椅上吃便当就好了,但事后发现作者82年就移居汉堡了,倒也正常(说明您不看日剧。
多和田叶子 日本
四重奏 豆瓣
カルテット
作者: [日] 坂元裕二 译者: 韩静 2022 - 3
第92届日剧学院赏最佳编剧奖作品——
日本编剧之神坂元裕二
悬疑、爱情双线并行
关于抉择、逃离与理解
————————————————
我们是世界上优秀的音乐诞生过程中产生的多余东西
尽管如此,人生有上坡道,人生有下坡道
欢迎来听——“甜甜圈洞”四重奏的失败者之歌
————————————————
故事简介:
命运的安排下,四位个性迥异的提琴手相遇了。
优雅美丽的真纪、古灵精怪的小雀、喜欢挑剔的谕高和循规蹈矩的司,为了共同的演奏梦想,组成了“甜甜圈 洞”四重奏。在轻井泽的别墅里,四人逐渐成为彼此最亲近的“家人”。就在他们为梦想挥洒汗水之时,不和谐的乐声陡然出现,小雀刻意掩藏的过去被揭露,真纪丈夫的失踪也谜影重重……
在冬日洁白的雪地上,一桩闹剧已拉开帷幕,接踵而来的是阴谋、谎言还是诈骗?真相大白后,背负沉重往事的四个人,还能弥合为一支完整的乐队吗?
————————————-————
“音乐就像甜甜圈里的洞,欠缺了点什么的人去演奏,就会成为音乐。”——摘自原书
“我没见过单纯的人。因为人物都很复杂,所以故事就老是写不完。”——坂元裕二
“坂元裕二是我尊敬的当代编剧之一。自己生存着的这一刻,正在被什么事情所牵连着,这一点和我非常相似。”——是枝裕和
“他描写的都是可怜、寂寞又痛苦的人们,台词中有非常多贴近他们的痛苦的暖心话语,努力生活的人一定会喜欢他的故事。”——满岛光
“坂元先生的故事功力和世界观非常纤细、充满勇气,他的故事是一个让人感到美妙的世界。”——高桥一生
“坂元裕二的剧本像林夕的词那么通透,意味深长透彻心扉,总是夹杂着人性的光和残缺的美,如果此生没有看过一部坂元裕二那该多遗憾。”——豆瓣网友剧评
2023年3月8日 已读
看过影视之后再读剧本,那些“……”背后的神情在脑海中具象化了,不禁在内心叹道:好可爱啊!
剧本 坂元裕二 日本
非必要阅读 豆瓣
Nonrequired Reading: Prose Pieces
7.4 (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译者: 黄灿然 2022 - 3
【内容简介】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专栏文章初次结集
辛波斯卡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她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
🔺辛波斯卡私藏书单+阅读指南:从阅读中捡拾智慧,以阅读回答生活
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中文世界初次引进,诗人黄灿然潜心移译,特邀pay2play装帧设计
【名人评价及推荐】
我只是一个读者并且希望做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拥戴者,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重压。——辛波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