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秀才的手表 豆瓣
7.7 (32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描绘乡土的面貌,勾勒时间的轮廓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本书奠定袁哲生“台湾新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师”地位。大量的闽南方言、乡村景色和人物,让人看到袁哲生是如何糅合各种乡土的元素于小说之中,又是如何开创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新乡土文学。
☆ 一部袁哲生独有的时间书写小说。人的消逝、乡村的改变、童年时光的失落,袁哲生借由种种人事已非的变化去描绘时间的面貌,翻转时间的节奏,探寻时间的意义与本质。
………………
※内容简介※
《秀才的手表》由三篇各自独立却彼此相关的小说组成,场景位于“烧水沟”这个旧时代的乡村聚落,故事围绕秀才、武雄、火炎仔、空茂央仔、吴西郎等生活在“烧水沟”的乡土人物而发展。一心坚持将信件投递到远方的秀才,率领许多乞丐的空茂央仔,能够改变时间的吴西郎……大量的方言与乡土元素遍布全书,让我们看到袁哲生如何开创出新颖不同的乡土小说;处处对时间的深入描写,也让我们发现袁哲生如何在时间客观绝对的本质中展现出众多主观复杂的样貌。
………………
※名人推荐※
初次见“西北雨”这三个字,是在小说家袁哲生的《天顶的父》里,书中描写了一个小婴儿对怀抱其行走的、后来骤逝的父亲“真实却稀薄”的印象。也许,正是因为真实的稀薄、个人哀伤的退位,让这设定在多年后的虚构回忆,在小说家的书写中,静静流转出更为盛大而恍然无伤的世界光影。
——台湾小说家 童伟格
利用天真的叙事者来描写成长故事的作品非常多,然而大部分描写未经世事的小孩眼中所见到一切的作品易流于虚假,但这篇不同,作者表现得很熟练。故事人物所具有的发现、启蒙性,常常是短篇小说无法负载,但是作者能够透过秀才的种种怪异情状,以及那只手表表现其内心状态。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2019年1月2日 已读 这本的台湾方言实在太多,注释翻看也不方便,注意力分散走了,实难进入
台湾 袁哲生
老人与海 豆瓣
8.8 (41 个评分)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6
《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
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 豆瓣
7.4 (20 个评分) 作者: [叙利亚]阿多尼斯 译者: 薛庆国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这是享誉世界诗坛的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歌短章选集。
阿多尼斯擅写长诗,也珍视自己的短章:“短章是闪烁的星星,燃烧的蜡烛;长诗是尽情流溢的光明,是史诗的灯盏。两者只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共同构成了我的诗歌实践。”在创作短章时的诗人,总是带着能听见“蓓蕾绽放时的喘息声”的耳朵,能看见“天际的睫毛”、“光的舟楫”的眼睛,怀着“试图为手里摆弄的石头装上两只翅膀”的童心。
阿多尼斯的短章,与其长诗一样,也体现出了一位大诗人的功力和境界,因为他总是以人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为起点和指归,像儿童那样感受世界,像青年那样爱恋世界,像老者那样审视世界。本书中的短章,有的清新隽永,令人读完唇齿留香;有的掷地有声,让人受到思想的震撼和精神的启迪。
危险的愉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7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贺萧 译者: 韩敏中 / 盛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7
《危险的愉悦》是一部上海娼妓业史话,但它是产生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史学著作,得益于20世纪后半叶丰富的理论探索、思想对话与多重视角,作者尤其受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后结构主义、后殖民研究中“下属群体”概念等的影响,将“史料”和自己所生产的“历史”都看作是无比生动的、复杂的、开放的“过程”中的对话、商谈、记忆、建构、创造活动。《危险的愉悦》分五大部分,共15章,论述从晚清到20世纪90年代初100年间,“娼妓”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如何扭结了民族意识、政治权力关系、商业和经济利益、强国方针、社会改革、民族心理、欲望和恐惧、社会性别构造等等的丰富的语义场,成为相当核心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符号。《危险的愉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纪念奖,这是历史学会首次将此奖项授予写美国以外地区妇女历史的作者。
2018年12月24日 已读
作者采用了数量极其恐怖的但质量又非常低下的史料,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来缺乏官方靠谱的文献,二来关于娼妓的记录,一些边角料是不可或缺的补充。也许能查到相当多的数据,但具体到妓院内部系统、嫖娼的步骤,则非这些嫖娼指南书不可了。
上世纪初是娼妓定位的一个转折点,在之前,高等妓女是有着相当的社会及自身认可,但之后因为民族危机的升温,娼妓也被用来表现各种互有关联的社会弊病的喻体,逐渐失去认同感,逐渐商品化。
作者的记录足够详实了,关于低俗史料的择别也做了详尽的说明,但开篇自己提出的诸多问题却没有怎么解答……略显虎头蛇尾。
女性主义 海外中国研究 社会学
厨房太平记 豆瓣 Goodreads
台所太平記
7.1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高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11
★ 谷崎润一郎 唯一喜剧小说
★ 昭和变动期小说家宅邸女佣的日常生活
★ 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昭和女佣列传”
《厨房太平记》为谷崎润一郎晚年(76岁)作品。以自身经历为创作原型,回想了昭和10年至昭和33年间,在千仓磊吉家中(主要在京都与热海)工作的几位女佣的故事。昭和时代,乡下出身的朴素可爱的青涩少女,来到大城市的富裕人家当女佣,渐渐成熟,作品生动描绘出性格各异的女性或天真,或坚韧,或世故的多面。与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风格不同,作品基于作家的现实生活,虚实混杂,轻松有趣,同时也饱含作者一直以来对女性的探求之心和对于女性美的赞颂。
五号屠场 豆瓣
Slaughterhouse-Five
8.6 (88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7
德累斯顿的空袭,大火后的绝处逢生,外星人的探访,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
四度空间里,五号屠场中的幸存者毕利,透视了生命与死亡,在平行时空里扮演命运的预言者。
所有骇人的屠杀和人世的无常:大轰炸,战俘时期,岳父的空难,妻子的死亡,全都用一句“事情就是这样”来诠释,以黑色幽默反击天地的不仁。
《五号屠场》因一场战争而起,却终止了另一场战争:美国退出越战。冯内古特撼动了60、70世代的美国年轻人,点燃了新世代的观念之火,被奉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2018年12月22日 已读
太优秀了,按照书里的理论,那我注定是要看这本书的。具有四维空间视野的特拉法玛多人不把人类看成双脚直立的生物,他们把人看成巨大的千足虫——“一端是婴儿的脚,另一端是老人的脚。”诸如此类精妙绝伦的比喻和极具想象力而不跳脱主旨的科幻小故事层出不穷,而冯内古特对于死亡的思考也令人解惑:人的死亡不可避免,尸体意味着新陈代谢的进步。特德姜一定爱死了这一本书。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位作家叫冯古内特……
冯内古特 美国
闻书抄 豆瓣
聞書抄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谈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11
★ 汲取日本物语文学精髓
★ 谷崎润一郎再次续写“盲目”主题
★ 收录初版插画大师菅楯彦全本插图
《闻书抄》为谷崎润一郎艺术成熟期的短篇小说集。《闻书抄》以丰臣家的没落为背景,透过一位盲人法师对石田三成女儿的讲述,为读者勾画出丰臣秀吉的外甥及养子——丰臣秀次的一生。相传其嗜血暴虐,残虐不堪,被人称为“杀生关白”。他的一生经历,如同一卷绚丽却残虐的地狱画卷。作品通过盲人法师的视角,仅凭嗅觉与触觉来描绘女性之美,也是谷崎作品的特色所在。本书除标题的《闻书抄》一作之外,另收录《三个法师》、《纪伊国采漆工狐狸附体之事》、《觉海上人成天狗之事》三篇作品。
阿吽 豆瓣
あ・うん
8.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向田邦子 译者: 刘子倩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8 - 9
★向田邦子仅有的长篇小说,大陆首次出版,对人心本质的洞彻之作
★改编电影由高仓健主演,荣获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
★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跨越雷池边缘的三角关系,过于亲密的好友,如何面对微妙的禁忌和复杂欲念?
★“作为友情小说、恋爱小说、反战小说,《阿吽》都是堪称完美的。”
==================
阿吽(音hōng)是神社前的一对狛犬石像,张嘴的是阿,闭嘴的是吽,“阿吽”意味着呼吸相连的至交情谊。
门仓修造长相俊美,走在街上几乎每个女人都会回头看他;
水田仙吉则恰好相反,是个平凡无奇的中年男子。
天差地别的两人,感情如神社前的石雕神兽狛犬“阿”和“吽”般亲密。
暗地里,门仓却对仙吉的妻子多美默默抱有情愫,多美也对英俊的门仓动了情。
直至战争爆发前夕,隐秘的帘幕几乎要冲破禁锢、被一一掀开……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门仓和仙吉的友情,门仓和仙吉之妻多美的爱情,而其中仙吉又知悉好友与妻子之间的微妙情愫。三方为了维持这稳固又不稳固的关系各种心照不宣。好友爱上妻子的设定看了非常多,向田邦子提供了最美好的一种,大概女性还是比男性更相信这种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感情。
向田邦子 日本
远野物语Remix 豆瓣
遠野物語remix
作者: [日] 京极夏彦 / [日] 柳田国男 译者: 王华懋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4
那里面一定隐藏着盘踞在我们内心的、令人眷恋却又离奇古怪的妖魔。
希望有一天,亲自去一趟远野。
——京极夏彦
这是一次大师对大师的致敬,妖怪小说家京极夏彦将妖怪学大师柳田国男作品《远野物语》重混再制。那些山乡原野之中必然隐藏着神秘精怪最古老的样子。
据说在其他地方,河童的脸是绿色的。
但是远野的河童,脸是鲜红色的。
村里的孩童把神乐像当成玩具,扔进河里,或是在路上拖行,尽情恶作剧。
但看到小孩子这样游戏,是不能加以责难的。据说制止孩童恶作剧的人,反而会遭到惩罚。神乐大人应该是喜欢与孩子游乐的神佛吧。
想要与狐狸亲近的孙左卫门,每日在稻荷神像前供奉一枚油豆腐,竟真的引来了狐狸……
雪女、大天狗、河童、座敷童子、妖狐,亚洲所独有的妖怪文化,活跃于古旧时代的远野,也充斥着我们现今的漫画、电影和游戏世界。
不如去死 豆瓣
死ねばいいのに
6.5 (39 个评分) 作者: [日] 京极夏彦 译者: 朱胤帅 中信出版集团 2012
好苦,好累,好难过,为什么只有我是这样?
怀着这种想法活着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不如去死”,带着诅咒的一句话 让50万京极迷口耳相传
没有美丽地描绘“活着”,但却让人感受到一线“活着”的光明。
亚佐美在公寓里突然被杀死了。无礼而粗鲁的健也想要打听死者的情况。他分别与亚佐美的上司、邻居、情人、母亲,还有警察和律师谈话。这六个人都各怀心事,言辞闪烁,健也更是毫无收获。凶手,到底是其中的谁?
上司的欲言又止、邻居的扭曲阴暗、情人的暴躁厌弃、母亲的以泪洗面……健也只能用一句“不如去死”结束谈话。这句带着咒骂意味的话,引起了他们的震惊和愤怒。一句话就真的能让人去死吗?
当那一句句对话拼凑起来,不可告人的秘密、巨大的阴谋露出了端倪,谎言逐渐被暴露,罪行也慢慢被揭开,亚佐美的死亡真相,比谋杀本身更加令人战栗!
中年妇女恋爱史 豆瓣
作者: 张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 - 10
《中年妇女恋爱史》是作家张楚的全新小说集,创作时间跨度为2015—2017年。张楚的写作,如同北方平原上萌生的植物,令人觉得踏实和亲切。他记录了这个时代的生存状态,审视着人们的精神困境,全书既有强烈的可读性,又有引人深思的指向性。张楚坦承,在执笔的时候,他一直记得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的结尾——“他们在苦熬”。
冬泳 豆瓣 Goodreads
7.7 (305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9
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
《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
【编辑推荐】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
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
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
【推荐语】
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
——阿乙
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
——蒋方舟
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
——李诞
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
——谈波
2018年12月13日 已读
冬泳和枪墓
班宇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豆瓣
映画を撮りながら考えたこと
8.9 (69 个评分) 作者: [日] 是枝裕和 译者: 褚方叶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9
本书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
是枝裕和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其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本书在日本出版后,连续6次紧急加印,得到《朝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高度评价,更被盛赞道:哪怕再过100年,这本书也一定是创作者的圣经。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是枝裕和打动世界的所有理由,都在这本书里。
2018年12月9日 已读
我永远爱是枝裕和,爱他的真诚温柔。
(即使这本书定价如此吓人)
日本 是枝裕和
阳台 豆瓣
8.4 (30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热内 译者: 程小牧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8
在一所名叫“大阳台俱乐部”的高级妓院里,顾客扮成自己最渴望成为的人物:主教、法官、将军等;穿上自选的戏服、念着自编自演的台词,对为自己配戏的扮成罪女、女贼、母马的妓女们大施淫威……妓院之外正在发生革命暴动,法院、教会、王宫被攻陷摧毁,在一片混乱中,妓院里的假法官、假将军、假主教被拥立为真的,而妓院老鸨伊尔玛夫人则摇身一变为女王。
2018年12月8日 已读
说是天才毫不为过,正文以外的奇谈怪论也相当精彩,关于戏剧的见解,关于面对电视和电影的强势来袭戏剧该如何自处(1967年)。
戏剧 法国 让·热内
黄雨 豆瓣
La lluvia amarilla
8.4 (5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胡利奥·亚马萨雷斯 译者: 童亚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黄雨》是一部西班牙经典文学作品,1988年出版后成为现象级畅销书,人们络绎不绝地造访故事的原型地,为姑娘们起上与这个地方相同的名字,每年都会结队重走书中主角的下山道路。迄今,该书已在西班牙国内再版30余次,并被列入学校指定教材。
一个人,守住一个村子; 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
村里的磨坊关闭后,村民们纷纷离开,另谋生路,最后只剩下一对年老的夫妻。妻子也因衰老和孤独自杀后,老人与小狗相伴,仍守在这个他从出生起便没有离开过的家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老人忆起一生的种种经历,而离家的儿女、逝去的亲朋,也如鬼魂般纷纷造访……
一部被选为学校教材且雄踞畅销榜30年的文学奇书
诗般优美的小说 献给逝去故乡的挽歌
西班牙“新小说”的代表人物胡里奥·亚马萨雷斯里程碑式作品
关于记忆和孤独的心碎冥想,关于物质和精神的诗意记叙,亚马萨雷斯这本薄薄的小书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清冷而难忘的世界。
——《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为世界失落的那部分写了一部忧伤的传记和一曲流动的挽歌。
——法国《世界报》
《黄雨》让人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只是本书用充沛的诗情替代了后者巴洛克式的异想。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报》
2018年12月5日 已读
在冬夜读这样的小说会让你怀疑自己是风雪严寒中苟延残喘的一条老狗
西班牙
浮世草子 豆瓣
作者: [日] 井原西鹤 译者: 王向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10
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是继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镰仓时代的《平家物语》之后,形成的日本古典小说的最后一个高峰,产生了很大影响。17世纪著名作家井原西鹤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已被译介到欧美多个国家。西鹤的浮世观使得他对两大主题和题材着力最多,一是对町人情感生活 的描写,二是专写町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生活,叫做“町人物”,属于“经济小说”。本书所选译的,正是这两类作品的六部代表作。
2018年12月3日 已读
与明清的很多艳情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教条意义不同,井原西鹤的艳情小说固然有不少说教,但也有一些是比较纯粹地描写“好色”,当然也并不是说他是多么地鼓励人行好色之事,在江户时代“好色”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最后往往是悲剧下场,或者说他是从另一方面来肯定人的情欲追求,认可人欲的合理存在性,但又受限于时代的制约,只能写点艳情小说抒发抒发自己的想法。
说到小说本身,嘻,日本的艳情小说啊,还是我们写得好
井原西鹤 日本
寺山修司少女诗集 豆瓣 谷歌图书
寺山修司少女詩集
7.5 (35 个评分) 作者: [日]寺山修司 译者: 彭永坚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寺山修司少女诗集
眼泪
是人类自己做出来的
最小的海
——寺山修司
————————
被遗忘的少女,住在港湾红色的小屋里。她所做的事,只是每日夕阳西下之时前往海边,录下海水的声音。寺山修司将映入这名“少女”眼眸与心底的景象,以爱之名撰写成诗。
《寺山修司少女诗集》是寺山修司的经典诗作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分别是《海》《我作的童谣》《猫》《我是男孩时》《恶魔的童谣》《人偶游戏》《爱》《花诗集》《时而如没有母亲的孩子》。每个篇章内含多首小诗及散文诗,延续了寺山修司一贯的独特想象力、无边知识量,集猎奇、幻想、实验、浪漫于一身。
2018年12月2日 已读
海篇很赞,后面一些奇奇怪怪的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
寺山修司 日本 诗歌
是梦 豆瓣 Goodreads
7.9 (12 个评分) 作者: 张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在《新周刊》评出的「2018十大虚构类好书」中,位列第一。
故事始自2016年,结于1984年,地点为杭州。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往昔和今日。
小说的开头以一篇日记将读者快速引入剧情,随即在更漫长的时空里铺排出每个人物各自的命运和选择。离合悲欢,渐次上演。
整个故事以倒叙和正序两个方向并行而驰,「现实」维度愈发展,「历史」维度愈深 长,如两列疾驰的火车擦身而过......
【编辑说】
这是一个家族近40年的往事,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的中国市民社会生与死、离与合、烟与尘的记忆。
这是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人生之难、人生之好、人生之不可追。书中描写的人世无可奈何的变迁,也带有一种特殊的生活的光亮,触动人心。
在这个故事中,命运有看似平淡实则令人心惊的伏笔,但阴影中亦有光彩与和煦。生活的样子最是平淡琐碎,不经历的人根本不懂得那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时,人们在书中的每个年代里都能找到更宏大的历史所投射的印迹,这些都化为普通人日常的感受,波澜不惊地汇入生活的河流。
【作家金宇澄说】
这本书唤起了读者对生活这股无形而强大推力的敬畏之情。
面对一去不返的时代,作者追索往昔,像探手于水,能充分感受它细密的波荡和余温。
【饶平如(《平如美棠》作者)说 】
希望这幅画可以留下一个中国人大家庭珍贵的相聚一刻。(配画见书中)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
本书内封图片来自意大利摄影师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杭州拍下这里的市民生活,拍下两个年轻人动人的瞬间。这是他所记录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与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有着时代和内在感受的呼应。
2018年11月27日 已读
年岁的增长会让你越来越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也会让你愈发欣赏这样朴实的小说。生活是家长里短,是琐碎的温情和计较。然而这种大家族随着我们一代独生子女的外出求学、在外生活也终将逐步瓦解。
尽管与作者有近十岁的年龄差,但阅读期间勾起的回忆共鸣无数,感谢张哲。
张哲
堕落论 豆瓣
墮落論
7.8 (28 个评分) 作者: [日]坂口安吾 译者: 高培明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8 - 7
以无赖之姿对抗陈旧日本社会规范
以犀利笔触道出战后日本社会症结
备受三岛由纪夫激赏 与太宰治齐名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大师
“伟大的退步主义者”坂口安吾代表作品
~~~ ~~~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堕落论》是其代表作品。本书收录其17篇代表性随笔和评论文章,既有对日本文化的自我感受,也有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学的严肃探讨。坂口的文章精准而犀利,其观察力如同手术刀一般,总能一下戳破事物表面的虚饰,直抵其核心与本质。这些文章曾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坂口曾被《读卖新闻》评为“最贴近年轻一代的战后作家”。
~~~ ~~~
太宰治被视为圭臬,而坂口安吾则渐渐被大家遗忘,就像石头浮在水面,叶子却沉下去的事情一样。——三岛由纪夫
2018年11月25日 已读
尽管他似乎想用一股不屑一顾的态度论述一些事,但背后其实反而深深折射出那种装无所谓的无力,这一代文人啊,包袱其实贼重。
坂口安吾 日本
公鸡王子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双翅目 东方出版社 2018 - 4
人类造出人工智能,终究找到了映照自我的镜子。
——————————
☆ 陈楸帆作序推荐
☆ 让韩松“成为粉丝”的科幻作家
☆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首奖得主
☆ 以东方哲学反思机器人三定律,用冷峻笔调速写技术寓言
——————————
▼ 内容简介
如果艺术品可以完美复制,“孤品”还重要吗?
如果可以用精神切片来分享体验、情感和顿悟,个体的意义何在?
当人的意识被植入了“机器人三定律”,当人工智能可以领悟围棋的真谛——
人与机器究竟如何共存,而所谓的“智慧”是否只是一种宇宙的幻象?
-
本书是备受期待的科幻作者双翅目的首部中短篇科幻集,包含四篇作品《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公鸡王子》《空间围棋》。
双翅目的科幻小说提供了各个层面的认知挑战与冒险,将技术思辨带到了一个之前少有人涉及的领域。故事内核谨守黄金时代的特点,每一篇都基于技术发展可能性所带来的“what if”。欧陆哲学的学术背景为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及扎实的逻辑。双翅目操持着一种“深加工”过的翻译腔,流畅、精准、简洁却又不乏诗意,如同她所推崇的博尔赫斯、威廉·吉布森和特德·姜,用好读的故事去推演理性所无法企及之处。
——————————
▼ 媒体及名人推荐
以前我评论刘慈欣的《三体》,说《三体》把我们写的科幻碾得粉碎,如今看双翅目的科幻,又有了这种感觉。她的小说像迷宫一样让人深深陷入,我觉得她的一些作品担当得起“伟大”这样的词。——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
双翅目的作品绕不开对世界的终极思考与发问。在她自诩为“哲学式缠绕”的叙事中,我们随着人物的日常出发,不断深入世界的结构深处,像是循着埃舍尔式的阶梯旋转、上升、回到原点。在理性无法企及之处,故事熠熠生辉。——陈楸帆,青年科幻作家,编剧,VR 从业者
-
双翅目的小说触及了科幻的核心特征:终极思考。以精神、智能、身份为重点关注对象,她对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提出质疑,又歌颂了人类跳出自我去理解世界的努力。在有的故事中,所有智能体的身份和命运被关联起来,成为一个分立而统一的种族。在有的故事中,世界被理解、被定义的方式,才是超越了观察者的那个主角。——万象峰年,科幻作者,曾任果壳网科幻编辑
——————————
☆ “方舟文库·新科幻”系列图书特别邀请旅美插画师岑骏绘制封面插画,打造更美的科幻图书。
岑骏(cenjun.com),纽约知名插画师/独立动画导演,作品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纽约客》等。
2018年11月24日 已读
思辨固然有趣,点子也不错,但作为科幻小说故事性太差了,加上大量篇幅的对话使得阅读体验相当糟糕。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