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茶乌龙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2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0弹——《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
本期知日特集的主题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是枝导演曾指导《无人知晓》《如父如子》等反映平常百姓、家庭的电影,多次入围和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佳导演奖。此次知日团队专访了是枝裕和导演,并通过采访与是枝合作的其他导演、演员,如西川美和导演,演员树木希林,影评家樋口尚文等人,力图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影坛奇才。书中还列举、剖析了是枝导演作品中的故事内涵和有关人生、人性的探讨,并寻找电影中的现实场景,因此也是一场追梦之旅。踏上曾出现在电影中的那些美丽地方,也许我们可以离是枝及其影中人物更近一点。
是枝裕和对于关注日本电影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从1995 年部作品《幻之光》发表至今,从电视纪录片导演转身成为电影导演,已经20年有余,在这20多年中,是枝裕和的电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是支撑与影响他电影创作的人? 是枝裕和电影的魅力何在?这一次,《知日》力求在这本特集中为你完全解读这位当代日本电影大师。
2019年4月3日 已读
补了一些是枝裕和以及树木希林采访,也没有了解到什么更多的东西
日本 是枝裕和
そして二人だけになった 豆瓣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講談社 2001 - 11
在被海包圍著的巨大混凝土密室裡上演的殺人戲劇!
只留下了盲人天才科學家和助手……
全長4000米、支撐世界最大海峽的大橋的巨大混凝土建築。6名科學家、醫生集中在被稱為其內部電子管的空間裡。在通信系統被破壞,化為「完全密室」的空間內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最後留下的是盲人天才科學家和他的助手。
2019年4月3日 已读
森博嗣的这个枯燥叙事和大段铺垫真是每次都想骂人,但又确实是某种诡计不可错过的一本大作。其实第一重解答虽不算难猜但也很合理,第二重就直接飞天了。

尽管几本读过的作品都让我先苦后甜,但应该也不想再来一次了……
推理 日本 森博嗣
吃麻雀的少女 豆瓣
作者: 朱一叶 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
★ 关于平凡人内心隐秘的欲望和困境,或荒唐,或伤感,或魔幻,似乎唯有用梦境来说服自己,才能对抗令人窒息的庸庸碌碌
★ 苏童、阿乙倾力推荐
★ 朱一叶为豆瓣阅读知名作者,曾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优秀奖、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文艺组首奖
★ 一则少女的个人史,也是千 万人的残酷成长史;平凡如你我,依然难逃梦魇,撞见彼此内心的幽暗与隐秘
——————————
家里又来了客人,爸爸照例端上了一盘油炸小麻雀。我知道我应该像往常一样,抓起一只麻雀,咬掉它的脑袋,嚼碎它的脑子。我并不想这样做,因为我的小伙伴东东告诉我,他死去的爸爸变成了麻雀。
但我的爸爸,正和满桌的客人一起,殷切地看着我,期待着我的表演。有时候我很想报复他,但大部分时候,我想讨好他。
2019年4月1日 已读
日常见真章。同名作很好,前面一些也可圈可点,但最后几篇不知是否是为了出书加急补上,食之无味。
朱一叶
欲望与尊严 豆瓣
8.0 (26 个评分) 作者: 肖索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以婚外包养关系为棱镜,考察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基于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作者细致描绘与分析了包养关系对于商人阶层和工薪阶层男性的不同意涵,以及本地女性和外来打工妹在这些关系里的不同轨迹和经历。通过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个人故事的讲述,本书将私人生活的选择和体验嵌入阶层变迁、城乡流动、消费文化和性别关系等社会文化背景中,探讨亲密关系如何成为人们实践“欲望”和获得“尊严”的重要方式。
2019年3月29日 已读
核心观点还是在说包养关系中钱色交易只占一部分,这是一种不同于交易性性关系的亲密关系。
受访者几乎都避开了“二奶”这个称呼,通过强调自己进入包养关系的情感性与“真心”来完成“去污名化”的过程。
在包养方男性这边,对待婚外情,“这是正常的”几乎是所有男人的第一反应,把婚外亲密关系视作“正常的”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自我辩解。
作者提出最好的一点应该是包养双方,其实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尊严,可能是群体承认,可能是自我价值感,通过“虚伪”的“夫妻”关系达成尊严的保障。

但缺点也很明显,样本太单一且少,比如女包男就没有,而差不多十五年前的访谈已经有较大时差了,在当今消费主义大肆虐的时代,钱色交易在包养关系中的比重想必也有巨大变化。
女性主义 社会学
铁浆 豆瓣
8.7 (34 个评分) 作者: 朱西甯 九州出版社 2018 - 10
他是张爱玲心目中“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
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 朱西甯先生作品大陆首次出版
阿城专文赏读,白先勇、莫言、王德威赞誉的白话小说经典
【编辑推荐】
1、他在张爱玲心中,“永远是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文学史上的一页传奇、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朱西甯先生作品大陆首次出版。书中附赠张爱玲致作者的第一封信件手稿,原版复刻,首次曝光。
2、“居然在台湾发现了鲁迅的传人”,白先勇、莫言、王德威激赏的短篇小说经典——《铁浆》复活了战国时代的血性,和我们不大知道的民族性(张爱玲语),收录九部短篇小说,还原一百年前北方农村集镇的传奇人物与古老事件,无不是震慑心魂的悲剧,却比鲁迅先生多了谦冲温和的淑世精神。
3、阿城专文赏读——从《诗经》到《金瓶梅词话》,从汪曾祺、李劼人到朱西甯,《铁浆》接续自然主义的文学传统,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强悍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胭脂的化石,泪的化石,一个古老的世界,一点点的永恒;依样照出一个朦胧的现代,和后世”。
《铁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九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写于台湾的六〇年代,接续五四的白话小说传统,还原民国初年北方农村集镇的传奇人物与古老事件。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冲突的时刻,乡土成为勘探人性善恶的舞台:争盐运生意而灌下铁浆自戕的孟昭有、在酒楼上吃炒人心的屠夫傅二畜、自学医书而接连害死家人的能爷……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人物复活了战国时代的血性,和我们不大知道的民族性,演绎着仇杀与救赎、侠义与温情,愚昧与文明,无不是震慑心魂的悲剧。阿城先生作跋:《铁浆》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强悍的代表作。
2019年3月27日 已读
江湖气好重!确实是稍温柔的鲁迅了。
《铁浆》《刽子手》《新坟》
台湾 朱西甯
火星孤儿 豆瓣 Goodreads
6.9 (16 个评分) 作者: 刘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2
外星文明悄然降临
世界崩塌在即,人类必须回应
最后的希望是一群中国高中生
他们用一场高考来拯救世界
———————————————————————————————————
【内容简介】
近腾中学——一所前所未有的学校,凭借难以想象的另类教学,维持着奇迹般的升学率。
而在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反抗的种 子正在悄悄萌芽。
当近腾内部发生骚乱时,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神秘事件:
一辆大卡车无端腾空,无数神秘石碑从地底涌出。
最终,人类在衰败的文明中苟延残喘。
此时,近腾中学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类最后的炬火、最后的光……
———————————————————————————————————
【名家推荐】
江南、严锋、宝树倾力推荐!
《火星孤儿》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名作《乡村教师》。这两部作品都是从最平凡的角度展开,进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观,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
——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科幻小说评论家 严锋
这是一本写给少年人的科幻小说 ,故事里流淌着黄金时代和残酷青春的血脉。刘洋有一种单纯的力量,在他的笔下,宇宙静默如谜而又暗潮汹涌,少年势单力薄却又执着反抗。这群少年可以千里逃亡,可以横跨宇宙,可以在废墟中重建文明,在残灰中点燃烛光。因为《火星孤儿》的存在,刘洋在众多科幻作家中显得无比耀眼。
——著名幻想文学作家 江南
刘洋从校园生活切入,带领我们陷入一场匪夷所思的世界末日。他用神秘的悬念牵引读者,最终以逻辑严谨的科学设定,揭露出引爆想象的真相……这部小说是扎实的理学功底和汪洋恣肆想象力的完美结合。
《火星孤儿》证明刘洋早已具备一流科幻小说家的实力。
——著名科幻作家 宝树
2019年3月25日 已读
和读《完美末日》的观感很像,点子满分,高考过来的强烈代入感会有极佳的前半阅读体验,但笔力不够,诸多人物都是为点子服务缺乏立体感。
前面高考工厂的描述虽然很过瘾但放到整个科幻小说里还是过多了,导致后续展开不够平衡。
科幻小说彩蛋很多!
刘洋 科幻
妇女的力量与社会翻转 豆瓣
The Power of Women and the Subversion of the Community
8.0 (8 个评分) 作者: 玛利亚罗莎·达拉·科斯特 / 谢尔玛·詹姆斯 译者: 马新 / Orpheus instance 2017 - 10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家务劳动已经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商品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了大量的以妇女为主的劳动力从事再生产劳动。家务劳动以商品化的方式实现了“有偿”。
而当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已经变成了中上阶层的特权,绝大多数妇女需要外出打工,面临工作与家务劳动的双重负担。同时,在中国从事照顾性劳动的妇女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很大一部分再生产/照顾性劳动转嫁到了退休老人、留守老人的身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母职变得愈发神圣化、崇高化。二胎开放后,职业妇女被期待生育更多的孩子。抚育下一代劳动力的代价依然要求这些妇女一并承担。
“家务劳动有偿化”这个曾经广泛地动员了欧美妇女的号召,似乎不再能让今天的中国妇女感同身受。但是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女权分析并没有过时。只要关于男女的性别劳动分工还没有打破,只要社会再生产的代价依然由个人家庭以及家庭中的妇女(无论是老一辈妇女,还是雇来的家政工)承担,家务劳动依然会是当代女权运动需要面对的重要维度。(吴碧莲)
2019年3月23日 已读
家务劳动的非社会契约属性使得家务劳动不是工作成为重要的武器防止妇女展开斗争,很鸡贼了。
女性主义 社会学
奇想博物志 豆瓣
私のプリニウス
6.9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涩泽龙彦 译者: 黄怡轶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埃塞俄比亚有一种怪兽,生着人面、人耳和蓝眼睛。身躯如狮,红似血。尾似蝎,可刺向敌人。其叫声如同苇笛和小号的合奏。
印度的海里有一种有毒的动物,叫海兔。孕妇看到雌海兔,只是看一眼,就会立刻恶心,最终导致流产。
印度最东边的恒河源头一带,住着叫阿斯托米的种族,没有嘴,以鼻孔吸入空气和香气为生……
在《奇想博物志》中,日本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以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普林尼所著《博物志》为入口,选取迷宫与日晷、埃塞俄比亚的怪兽、性与横隔膜、海兔与海里的动物、世间奇迹等二十二个主题,以其独有的旁征博引、风趣吐槽,不仅将普林尼其人及其人生哲学形象地呈现出来,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真假难辨、诡谲奇想的异世界。
2019年3月20日 已读
《博物志》考据笔记,看点儿奇闻幻想
日本 涩泽龙彦
雨狗空间 豆瓣
4.8 (10 个评分) 作者: 卧斧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4
恐怖、战栗、直击心魄
82个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科幻惊悚超短篇故事
平凡无奇的现代社会,在卧斧笔下散发出浓厚的赛博朋克式荒谬感
◎ 编辑推荐
★ 台湾小说家卧斧的 82 个极短篇恐怖故事《雨狗空间》,不读则已,一读就让人头皮发麻停不下来!
★ 办公室被隔成迷宫、捡拾不小心弄掉的头 颅、取下自己的肋骨做琴……通过充满想象力的荒谬怪诞书写,营造赛博朋克式的小说世界。
★ 一则则篇幅简短的故事,深刻呈现科技文明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心疏离及世态炎凉情状,使我们不自觉地开始反省现在、思索未来。
◎ 内容简介
《雨狗空间》是卧斧的极短篇小说集。作者以天马行空、科幻色彩浓厚的奇想,加上一点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让再寻常不过的现代都市,染上了一层灰暗、冷硬的氛围。书中故事描绘了人与人相处的表里不一、对亲密伴侣的伤害或背叛、科技文明对人类的反噬等现象,现代社会中人们隐约感受到的种种荒谬的情节碎片,在卧斧的笔下深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019年3月19日 已读
很有爱死机味道的微型小说集,尤其是其中的《鱼》《计程车》《模范》,但有相当多水文。
卧斧
快乐的死 豆瓣 Goodreads
La Mort Heureuse
8.5 (17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梁若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3
加缪小说处女作中文简体版首次出版。
大师之作,出手不凡。
加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找到发端与答案。
《快乐的死》为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完成于他二十四岁那年,但直至他去世后才出版。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
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2019年3月17日 已读
二十四岁的处女作也太强了吧。
基本上能看到很多加缪小说的影子,不过他的小说真是遍地金句啊,其实瑕疵挺多的,说教忒多,但架不住我对故事和加缪生活态度的喜欢。
奇怪的是各大出版社都在出加缪“全集”,怎么都不收录处女作?
加缪 法国
东言西语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7.8 (67 个评分) 作者: 郑子宁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20 - 4
★编辑推荐
◎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是怎么来的?它们合理吗?
——从南系官话到普通话:国语是如何统一的?
——汉语拼音为什么不好用?
——“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
◎如何科学打脸地图炮
——粤语真的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吗?
——台湾腔为什么这么“娘”?
——北京话是满人从东北带过来的吗?
◎你深入考虑过你名字中的奥妙吗?
——李王张刘陈为什么称霸中国姓氏?
——为什么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
——中国姓氏势力分布地图
◎古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来一场影音现场式的逼真穿越
——古诗怎么读才科学?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
破解方言与古汉语的密码万花筒
化我们的方言为武器
打脸所有的地域歧视
捍卫你我昂起头颅讲家乡话的权利
以古人的声音为羽翼
踏上真正的穿越之旅
发掘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传统记忆
这里隐藏着一个更本真的中国
◎封面展开即是一张意想不到的民国语言小报。
除了把玩、收藏、炫巧,请勿忘记它还有重要功用——
用古汉语与方言,反击地图炮优越感,告诉他们,我们是方言党!
◎号外号外,寻人启事!
赵元任精通各地方言,每每“口技旅行全国”,郑子宁寻迹古代语音,竟还 “口技穿越时空”——你能找着郑子宁旅行到什么地方,穿越到哪朝哪代了吗?
★名人推荐
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语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无尽的记忆与传统因之渐渐被我们忘却。语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样,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却长期被人目作“绝学”。这本书化所谓“绝学”为人人可懂、妙趣横生的故事,引领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另一个更本真的世界。
——历史语言学家 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潘悟云
人人都会说话,所以关于语言文字,人人都喜欢说上两句,可惜即使是专家,也很少能把自己的专门以外的常识说清楚。郑子宁费心搜罗来了各方面“专家的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谈资。
——汉藏语学者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员 龚勋
当今中国流传着诸多关于古代汉语与汉语方言的说法,比如粤语更接近古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满语蒙古语的产物并非汉语之类的,言之凿凿,流毒甚广。虽然有人拨乱反正,无奈声音太小,效果不大。郑子宁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调清楚揭露了这些说法的错误(基于其上的一系列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向读者展示了真正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如何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但凡对语言感兴趣,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懂多种语言/方言的老江湖,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伊朗学学者 哈佛大学伊朗学博士 张湛
★内容简介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
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2019年3月16日 已读
科普。网络黑化很多,是我不喜欢的部分,但写这些文章下的苦工着实不少,善哉。
文化 语言
推理竞技场 豆瓣 Goodreads
ミステリーアリーナ
7.2 (63 个评分) 作者: [日] 深水黎一郎 译者: 警部殿 新星出版社 2019 - 2
“推理竞技场”是一档人气可与“红白歌会”媲美的全民推理娱乐节目,规则十分简单,最先破解谜题的挑战者即可获得高额奖金。
这一届以“推理宅”为主题,吸引了十四位名副其实的推理达人前来挑战。果然,节目一开始,选手们就十分踊跃——看到他们给出的解答,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
这么烂的推理,亏他说得出来——你心里正这么想呢吧?
可以可以,来吧来吧,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最有趣、最刺激的“推理竞技场”,胜者的奖金一辈子都花不完啊。
但你真的猜得出正确答案吗?
2019年3月16日 已读
叙诡类型其实一早就能从文本上看到端倪,是我最讨厌的类型了,再加上各种槽点无数的伪解答,伪解答虽妙,但不宜太多啊。而最后的这种崩坏,看吐了,这样的崩坏我只能接受在麻神的作品里。
总之是一部作者拼命秀自己把我秀恶心的作品。
推理 日本 深水黎一郎
迷楼 豆瓣
7.5 (24 个评分) 作者: 刘以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 8
本书是刘以鬯先生的小说精选集,收入了 3 题中篇、15 题短篇和 12 题微型。作品展示的时间背景,倘着眼于执笔,则跨越了将近一个甲子(1942—2000年),自 40 年代始,每个 10 年,都结有硕果;倘着眼于想象,则贯穿现当、观照古今。而涵盖的空间背景,则包括了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也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甚或某些乌有之乡。你若有心驰骋其间,咀嚼之余,比较归纳之后,想来必会看出这位香港现代杰出作家之一,在创作上的重要特点。
2019年3月13日 已读
短篇>中篇>微型。最喜欢《蛇》、《蟑螂》、《酒徒》,还有那画风尤其奇怪的《蜘蛛精》,你是大话西游吗哈哈哈哈
刘以鬯 香港
做工的人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林立青 / 赖小路 (摄影)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8 - 6
一栋的大楼的建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投资者、设计师的理念、独特的外形、造价的咋舌云云,谁会关心“施工危险、闲人勿进”的铁皮围墙里面把建筑物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筑起来的工人呢?这些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劳、女工、以及工地大嫂,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工地而生的 小吃店、冷饮店、槟榔西施、陪唱的阿姐,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无奈和动容。
2019年3月9日 已读
视角确实很好,但文字又确实不行。序言里说“他的文字清新,无太多现代主义美学上的修辞,读来有种念白感”,学了一种说话方式。
另外这插图,一张照片插在两页上是怎么想的…又摊不开
台湾 纪实
邦查女孩 豆瓣
9.3 (45 个评分) 作者: 甘耀明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 - 11
拥有七个名字的少女遇上只跟树说话的青年
纯真爱情、乡野传奇、山林浩劫
横扫台湾文学界所有大奖
莫言评价“如此文笔可惊天”
...................
◎ 编辑推荐
☆《邦查女孩》是台湾七〇后代表作家甘耀明突破《杀鬼》的又一代表作。从《杀鬼》、《邦查女孩》到《冬将军来的夏天》,甘耀明以三个长篇将台湾近百年的历史重新描绘了一遍。甘耀明曾获得台湾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认为是台湾文坛“新乡土”的代表人物,作品风格多元、写法多变,擅长想象力纷呈的奇幻描写,刻画现实的细腻笔法,闽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的文化元素混用,有“千面写手”的美誉,也得到莫言“如此文笔可惊天”的赞赏。
☆《邦查女孩》2015年在台湾出版以来,横扫台湾所有重大文学奖项。作者为写作此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多次前往故事所在地,台湾东部的林田山,搜集各种原住民神话、地方乡野传说,采访当地的伐木工、消防员、小火车司机、酒保,攒聚了关于伐木林场运作、工寮生活、流笼运输等深厚的知识量,因此能像信手拈来一般,用文字将整个故事的时空背景以有趣活泼、色彩斑斓的文笔完美重现,毫无斧凿的痕迹。
☆《邦查女孩》的故事发生在涵盖六十八座山,四千多万棵树的伐木林场“摩里沙卡”,这里有大限将近的三千年古树、有被捕获待售的水鹿、有承载云豹灵魂的黄狗,也有肉体、精神布满伤痕的人们。在这块美丽的森林家园,具有野草魂韧性的古阿霞,和坚持与自然对话、不使用电锯伐木的帕吉鲁,面对的是整个岛屿的一段悲伤厚重的历史。“邦查女孩”展现给读者的,不止是一段朴质隽永的爱情,也是如同寓言一般、一曲自然与人类交互呜咽吟唱的温柔之歌。
...................
◎ 内容简介
“走了多久?”“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一条河,六座山。”
在风雨飘摇的七十年代台湾,见识过人性黑暗的阿美族女孩古阿霞躲在饭馆楼梯间五年,一天终于跟着患有自闭症、开不了口说话的“杀刀王”帕吉鲁来到新家:林场“摩里沙卡”。她和他一起募款复校,拜访精神分裂的老兵,悼念政治受难者老师,接触入世救人的信仰精神。面对各种考验:暴雨狂风、森林大火、登山雪暴,小人物们用生命谱写下了一则则属于自己坚毅、温柔的传奇故事。
本书也描写了蒋介石政权白色恐怖的时代悲剧,以及进入电锯时代后山林遭到疯狂砍伐的景象,侧面呈现了那段少为人所熟知的岛屿历史。
...................
◎ 名人推荐
如此文笔可惊天!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莫言
放大到台湾小说史的层次上,《邦查女孩》更可能具有某种纪念碑式的意义:也许这会是台湾小说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写实主义浪潮即将拍打而来的信号。(第一次在一九二○年代,新文学初萌之时;第二次在一九七○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后,直到解严与“后现代”冲击之前的乡土小说潮。)
——文学评论者 朱宥勋
《邦查女孩》有如台湾版阿甘正传,展现出庞大的企图与书写的力气。
——诗人 罗志成
甘耀明的小说肌理,有着生猛的光泽,同时也蕴藏温婉的情感。在叙事技巧上,充分展现身为“说故事的人”的语言魅力,《邦查女孩》无疑是一部挑战自我的作品,在小说艺术上抵达新的高峰。
——小说家 何敬尧
把大叙事、历史事件嵌进小说的时间轴,要好看,却不匠气,很考验功力。而甘耀明的《邦查女孩》则拥有很温柔的故事脉络,我觉得之所以会迷人,便是在于文字的气氛。从甘耀明过往的作品中,能读到很诗质的语言,也有俚俗、方言的运用,而新作品中的文字则很节制、很透明。
——台湾文学研究者 陈明柔
拜读《邦查女孩》,我惊喜发现甘耀明岂仅只存有着丰富快乐的童年,他定然也有着充满好奇与实际付诸探险的青春期,并带着热爱生命的激情与饥渴的求知欲望步入壮年。表现在小说中,也使得作品风格与内涵既延续又屡屡突破,既童稚梦幻又世故深沉;嬉笑与欢乐下藏着巨大的知识体系与简单易懂却深刻沉蕴的偈言智语。
——台湾原住民作家 巴代
...................
◎ 获奖记录
☆ 入选2017法兰克福书展台湾馆书单
☆ 2016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 第六届红楼梦奖决审团奖
☆ 2016年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 小说引力:华文国际互联平台2001~2015华文长篇小说20部
☆ 2015年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好书
☆ 2015年台湾文学金典奖
2019年3月9日 已读
4.5,原住民的异域奇迹之书。
山林的质朴和残酷培育出山民的淳朴和温柔,一个只会对树讲话的男人,大概只有理解能让他爱上古阿霞。昨天刚好看到一个“心理可见性原则”,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的灵魂真正的被一个人看见,就会爱上这个人。
在无尽的绿色和白色中,我们见证了古阿霞的苦难,她的爱情,还有她创造的奇迹。
“——山口百惠唱的《梦先案内人》,是什么意思?
——梦境引路者,意思是:引领自己进入梦境的那个人。讲白点就是恋人的意思。”
台湾 甘耀明
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谱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 1900-1950
9.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李海燕 译者: 修佳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心灵革命
本书重点探讨了“爱情”作为一个词汇、一种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言说历史。作者主要通过晚明至当代的一些重要文学作品,勾勒了爱情在中国文学叙述中的历史。作者还把爱情放在情感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提炼出儒家的、启蒙的、革命的三种感觉结构,用以深度描述中国人情感的复杂结构 和互动演变,呈现了近现代中国人如何利用爱情以及情感的话语构建身份、道德、性别、权力、群体乃至国族与世界。本书以其新颖的主题、卓越的分析获得了2009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的列文森奖。
2019年2月24日 已读
太精彩了。爱情观念史的变迁,也是爱情假面的变迁:孝顺、浪漫、憎恨、羞耻、恐怖,爱情它绝大多数时间不是纯粹的,作为一种工具承载着很多。
看似术语极多,但阅读体验甚佳,而援引的文学作品大多也不陌生,对于专业以外的我来讲大概就是不断的“卧槽还有这种解读角度”,尤其是第一章儿女英雄传相关解读。
第四章张竞生的四条爱情定则和厨川白村的三阶段爱情进化论也令人印象相当深刻,近百年前的张竞生提出的四定则确实过于激进,但一位编写《性史1926》的先进人士,有这样的观念也不足为奇。
除了内容的引人入胜外,分析方法更令人大开眼界。
李海燕 观念史
罗特小说集4 豆瓣
作者: [奥] 约瑟夫·罗特 / 刘炜 主编 译者: 聂华 漓江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是《罗特小说集》第四卷,收入长篇小说《无尽的逃亡》与短篇小说《草莓》。《无尽的逃亡》是罗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佟达是奥地利军队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人俘虏,被波兰人救出后在西伯利亚偏远农庄待到战争结束。他在试图取道乌克兰回到维也纳的途中,因受伤被救而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员。佟达经历了苏维埃建立之初的战争与和平,在与娜塔莎和阿尔雅的爱情结束之后,重新返回维也纳,寻找未婚妻伊蕾妮。此时欧洲的一切已与往日不同,他再也无法用从前的目光和态度来融入旧日生活。小说展现了欧洲年轻一代在战争之后的迷茫与失落,在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冷静深刻地书写了个体的彷徨与思索。《草莓》属于罗特同时期的作品,以罗特式的精准笔墨,描述了欧洲东部一个小城的众生相,记录了现代工商业来临之前的旧世界的最后面貌。
罗特对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德奥文化与历史的反思具备一流小说家的深度与水准,他的系列小说通过普通人的起伏人生讲述奥匈帝国没落时期的历史,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现代转折时期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2019年2月17日 已读
人说只有足够的经历才会成长,懂得社会的生存之道,但也许,就变成佟达这样的局外人了呢。
“身在近旁时就会失去看清事物的必要距离。一个人离事物太近时,它们便与此毫无关系了。比如说,您不会关心自己的马甲上有几个纽扣。这样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和什么都操心是一回事。遇到了一些人又失去了他们,就像一棵棵树失去了树叶。”
奥地利 约瑟夫·罗特
鲤·匿名作家 豆瓣
5.3 (6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主编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8 - 4
★2018年,张悦然主编知名文学主题书《鲤》创办第十年,一次只忠诚于文本的大型文学实验:以《鲤·匿名作家》特辑,开启“蒙面唱将”式短篇小说竞赛——“匿名作家计划”。
★一场唯文学水平是问的无差别文字格斗:苏童、格非、毕飞宇担当终评;路内、葛亮、笛安、郝景芳,以及其他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作者将在全年的不定期主题书中匿名加入,与蒙面新人同台竞技。
★全新改版,以纯文学方式与年轻人对话,以主题搭建讨论空间,促进新一代的中国原创文学潜入当下思想交锋,打造更为自由、纯粹的青年文学平台。
【内容简介】
一篇小说好看足矣,毋庸借力作者的名头。在这样的信念之下,诞生了《鲤·匿名作家》特辑,同时宣告了一场持续全年的、极富悬疑感文学竞赛的开始。
所刊登小说均隐去姓名,仅以收到稿件的次序编号。作者有些是非常著名的作家,有些是尚未出版过作品的年轻人。读者唯一需要信赖的,是自己的感受。毕竟,阅读的愉悦,文本的触动,才是欣赏小说的关键所在。
这将不仅是蒙面名家与匿名新人之间的一场无差别文字格斗,更是《鲤》这套创办已有十年的文学主题书系,一次只忠诚于优秀文本的大型文学实验。
由80后文学写作主力张悦然主编,在商业和体制的缝隙中努力寻找自由呼吸的可能,《鲤》所代表的国际化文学视野,和“给年轻人看的新文学”的编辑标准,多年来默默塑造着华语文学的新景观。
2018年,《鲤》与理想国合作,全新改版,联手打造一个更加纯粹、自由的青年文学平台。
【媒体推荐】
这本书让我想起英国的《格兰塔》(Granta)。
——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记得当时一连串的文学杂志出来,一连串的80后作家开始编杂志……结果有的结束了,有的转型了,有的编得不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张悦然这本《鲤》了不起,坚挺地站到现在,而且跟张悦然自己的作品一样,这本杂志也是越编越好,越来越有看头。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2019年2月17日 已读
这一辑真的糟糕
流浪地球 豆瓣
8.1 (291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11
此书为刘慈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集,收录有《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获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