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天天躺 - 标记
明亮的对话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8 (52 个评分) 作者: 徐贲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说理是文明的产物,人是慢慢才变得开化和文明的。学习说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启蒙的过程。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 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理性”不仅指明晓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并倾听别人的合理之言。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它离不开说理,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社会必须拥有公民说理可以诉求、依据的普遍价值;政治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中,说理可以成为明亮的对话,一种因自由、理性而可持续的公共交谈。
——徐贲
2018年8月24日 已读
这才是真正的“必读书”啊……
徐贲 社会学
性趣探秘 豆瓣
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贾里德·戴蒙德 / [美国]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郭起浩 / 张明园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5
《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
神秘组织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陆烨华 新星出版社 2017 - 6
幻影城,一座侦探之城。各家神探大显神通,为民除害,也暗自比拼。唯独一桩十年前的案子至今无人破解,其幕后黑手依旧让侦探们闻风丧胆。他们就是“神秘组织”。
超能力侦探事务所也要尽一份力!虽然侦探们拥有的都是些没什么用的超能力……李清湖、左柔、叶飞刀、幽幽,四名超能力侦探一边解决手头的疑案,一边追查神秘组织。然而万万没想到,神秘组织也瞄准了侦探们。
2018年8月20日 已读
应该就看到这本了,一些自以为幽默看得好尴尬…
推理 陆烨华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Morte accidentale di un anarchico
8.9 (130 个评分) 作者: [意] 达里奥·福 译者: 吕同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代表作
★ 上演40余年经久不衰的剧目最新演出脚本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是意大利剧作家、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的代表作。1969年,米兰火车站发生一起爆炸案,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被指控为凶手,审讯期间,他突然跳楼身亡。达里奥•福迅速对此事做出反应,在做出精细的调查之后,写成此剧。一名身患演员狂症的“疯子”在警察局偶然接触到无政府主义者“偶然死亡”的材料,他随机应变,乔装成最高法院的代表复审此案,终于洞悉内情。所谓“意外死亡”,竟是警察对无政府主义者严刑逼供,将其活活打死后从窗口丢下,造成的畏罪自杀的假象。 该剧曾在意大利引起轰动,在两个演出季里,曾连演300场,观众超过三十万人次。在国内,孟京辉导演的同名话剧引起强烈反响,随而成为国内经典剧目。
“演出获取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至少,是源自权力机关颠倒是非、捏造事实的伪善谎言,特别是源自他们对国家制度的恣意践踏。我们清醒地知道,我们的铤而走险可能被告发、被指控、被起诉。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行动是值得的。正如贝尔托•布莱希特所说:“黑暗时代中,我们揭露黑暗,美好时代才会到来。”——达里奥•福
一只狼在放哨 豆瓣
8.2 (63 个评分) 作者: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伊朗]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译者: 黄灿然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阿巴斯不仅是一位备受瞩目电影导演,他的电影被称为“诗意电影”,因为阿巴斯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事实上,他的诗歌写作比其他的艺术行为在时间上要早得多,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本诗集收录了阿巴斯的500余首诗歌,其诗作传统来自于古老的波斯诗歌传统,特点上呈现出哲 学和冥思的特征。他的诗歌可以说是短小精悍的典型,阿巴斯从不写冗长的诗歌,每一首诗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题。但是始终充满了拥有独特观察之眼的诗人对于世界特有的专注凝视和细致观察。他的那些简短、迅疾、跳跃但目光细致的诗句,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和景象,领悟日常世界的诗意本质。
鱼翅与花椒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8.2 (38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鱼翅与花椒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2018年8月9日 已读
译文纪实里最有趣的之一了,忠告大家不要在午夜阅读。中国的“奇葩”美食文化接受过程其实对每个在他乡的人应该都会感同身受,作者的寻味之旅也显出是为真正的美食爱好者,但对文化的批评还是有点浅显了
海外中国研究 社会学 纪实
邻人之妻 豆瓣
Thy Neighbor's Wife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盖伊·特立斯 译者: 木风 / 许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7
☆不可贪图邻人的房产。不可贪爱邻人的妻子、奴婢、牛驴或他的任何东西。(《旧约·出埃及记》)
☆新新闻主义之父 盖伊·特立斯 惊世骇俗之作 九年性爱之旅,终朝袒裎相见
☆以性爱视角窥见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变迁
--------------------
1925年,纽约的落魄地下书商塞缪尔·罗思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上最早连 载了《尤利西斯》,此后他还出版售卖了《欢场女子回忆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爱经》等书籍,频繁被定罪判刑。1956年,“罗思诉美利坚合众国案”罗思败诉,入狱五年,但该案判决书中对淫秽作品的定义解放了大批步罗思后尘的出版商、制作人。
1953年,退伍军人休·海夫纳在芝加哥自己的厨房桌上组稿、编辑,推出了《花花公子》创刊号,后来迅速成为美国销量增长最快的杂志;1957年,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开始用自制的“性交机器”来研究性满足的秘密;1968年,约翰·威廉森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克拉默创办了自由性爱的砂岩俱乐部;1973年,一位计划描绘美国性开放和中产阶级色情消费主义盛行的作家盖伊·特立斯走入了纽约住所附近的一家按摩院,花15美元“享受”了一次服务,并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性爱奥德赛……
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就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而震慑了美国社会。特立斯以奇迹般的新闻勇气和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础上的新世界,带领我们领略了花花公子宅邸、最高法院、按摩院的后院与温床,展现了色情产业、群交文化的兴起,相应的对抗淫秽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观念。虽然话题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写法并不轻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
一部有关性的“天路历程”……几乎不会有人比特立斯在性革命的最前线走得更远。——《大西洋月刊》
一流的作品,内容相当精彩,其中的社会信息不断累积:美国人的性已经彻头彻尾改变了。——《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写的是当代生活最有爆炸性的话题,性和道德,同时还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斯蒂芬·巴赫,美国作家
2018年8月7日 已读
米国性解放发展史。关于美国对性衍生品的杂志、书籍观念变化叙述很出色,《花花公子》几章真是酣畅淋漓,换妻文化自由社区的层层递进写得极好,但是着墨太多了后面显得相当乏味,最后居然作者本人亲自登场很是令人目瞪口呆。章节间的人物出场颇有一种当年武侠小说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味道,但又写得太详尽了,每个人物都从头介绍一遍…群像也不用这样吧。缺憾是成书有点早,性观念超速变革的这几十年没写到还挺可惜的。
盖伊·特立斯 美国
齐泽克的笑话 豆瓣
Žižek‘s Jokes: Did You Hear the One About Hegel and Negation?
7.7 (4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于东兴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 - 1
好的笑话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在这本结构紧凑的笑话集中,齐泽克拿出他最擅长的语言装配形式,举重若轻地将读者引入他的哲学空间:他反复玩味着那些又猥琐又好笑的段子,分析它们背后的逻辑,用笑话的荒谬去对冲某些常识结构或理性情境。通过笑话,人们将了解到这些情境的可笑,它们不再必然合理,甚至是可以抛诸脑后的东西。“笑声,在这种意义上,就是革命。”
初期短篇集 豆瓣
8.3 (21 个评分)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陈若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谷崎润一郎初登文坛、创立“恶魔主义”风格之经典名篇,含《刺青》《麒麟》《秘密》等代表作。这些早期作品结合了清新的古典唯美风格和颓废的反叛精神,展露出其贯穿一生的写作旨趣,也开创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耽美之风。或以散文诗般优美笔触阐释古典哲思,或以浮世绘 般风情画描摹时代风貌,或在梦境般的幻觉中展开刺激奇妙的情爱冒险,用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个凌驾于现实与梦幻之上、充满别样美感的世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谷崎自成一派的恶魔主义趣味。读者可从中探索谷崎创作泉源、破解其风格密码,亦可追溯耽美文学在发轫之初的形态,进入日本文化独具的审美体验,为日本文学、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必读之作。
▼名人推荐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对真实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 ——三岛由纪夫

“谷崎润一郎亲手开拓了现代文坛一个不曾有人涉足的艺术领域。” ——永井荷风

“谷崎名副其实是日本的瑰宝。” ——日本 《朝日新闻》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位作家,像谷崎那样毕生致力对美的探求,这种探求又是如此极端,如此无所限制。正因为无所限制,他的作品与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谷崎只针对美,并不针对社会,但是社会关于美的意识与谷崎对美的探求有所冲突,在他看来这实际上是为美和审美规定了某种限度。而对谷崎来说,美没有任何限度,审美也没有任何限度。 ——止庵
▼编辑推荐

诡丽幽深的异想浮世绘,唯美主义文学大师始创风格之作。

惊世骇俗,一鸣惊人——“恶魔主义”的美学宣言,以文学反叛时代的欲望告白书。

收录经典名作《刺青》《麒麟》——绚美与惊怖织就的文字肌理,秘密梦境般的小说风景。

“年轻的刺青师的灵魂融化在墨汁中,渗透进皮肤里。混合着烧酒扎进肌肤里的一滴一滴的琉球朱是他生命的甘露。从那里他看到灵魂的色彩。”
——《刺青》

“人间欢乐世界的背后,潜伏着如此秘密而又奇妙的乐园。”
——《恶魔》
2018年8月1日 已读
这套书的意义主要在于把谷崎未引进的作品补全一些吧,非谷崎控确实不需要再入
日本 谷崎润一郎
十角馆杀人预告 豆瓣 Goodreads
十角館の殺人
7.3 (66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黄晓燕 珠海出版社 2004 - 6
第一个,静静地躺在床上.脖子上缠着普通的尼龙绳——被勒死的……
第二个,喉咙像支不顺畅的笛子,不断发出嘎嘎的声响,身体在地板上抽搐挣扎——被毒死的……
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一行七人,来到曾发生离奇四尸命案的孤岛上度假.谁知岛上的“十角馆”里已经准备好连续杀人的陷阱等着他们。同伴们依照预告一个接着一个遇害,凶手到底是谁?是七个成员之一,还是另有其人?悬疑的气氛持续到小说的“最后一行”,把读者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想像世界。
近代情痴录 豆瓣
7.3 (18 个评分)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张丽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内容简介
《近代情痴录》收录谷崎创作于青年至中年间的六篇官能小说,皆属其前期创作中艺术成就较高的题材类型。这些作品主要围绕“情”而展开,各自以独特角度探索人性深渊,既有唯美主义的耽溺与沉沦,亦有官能小说的挑衅与骇俗,形成了一系列以欲望反叛时代的文学告白书,他亦以此为日本乃至世界的现代文学史增添了个人风格化极强的创作实践与美学实验。同时,此批作品不但延续了其初期创作中的世纪末美学与“恶魔主义”风格,亦可从中窥见后期经典长篇之题材类型与故事雏形:官能的愉悦与可哀,浮世痴人的呓语和独白;于阴翳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迷狂处展现生命热力。
▼名人推荐

(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是从肉体的恐怖中产生的神秘幽玄,是从肉体的残忍中反动的体味到痛切的快感。——永井荷风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对真实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三岛由纪夫

“谷崎名副其实是日本的瑰宝。” ——日本 《朝日新闻》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位作家,像谷崎那样毕生致力对美的探求,这种探求又是如此极端,如此无所限制。正因为无所限制,他的作品与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谷崎只针对美,并不针对社会,但是社会关于美的意识与谷崎对美的探求有所冲突,在他看来这实际上是为美和审美规定了某种限度。而对谷崎来说,美没有任何限度,审美也没有任何限度。——止庵
▼编辑推荐

憎恶•嫉妒•痴恋•怨念•迷狂
败德者的美学宣言,肉身摹写的独白与哀歌
日本文学大师的官能异色录,世纪末“恶魔主义”的集中展现

极具日式美学的官能小说,浮世畸人的呓语与告白:
六段情痴故事,融浪漫主义手法与古典式哀愁于一体,于阴翳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迷狂处展现生命热力。

我很喜欢“憎恶”这种情感,觉得没有比“憎恶”更彻底、更纯粹、更让人愉悦的情感了。憎恶他人,恨之入骨,这真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憎念》

你就把一直被两人深爱的事,当作在这世间的消遣吧。——《一绺头发》
犯罪小说集 豆瓣
7.6 (15 个评分)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周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内容简介
《犯罪小说集》集中收录谷崎润一郎极具代表性的七则犯罪故事。比起推理分析和犯罪技法,谷崎润一郎更感兴趣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谜团和秘密,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揭示出人意料的犯罪动机,其独白式犯罪絮语、耽溺的感官白描、对人性深渊与世界暗面的凝视与思考,都展现出谷崎对犯罪文 学领域的边界探索与风格开拓,进而被誉作日本犯罪文学的原点。本部选集中包含谷崎润一郎引以自傲的篇目《我》,以及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称其“给侦探小说划出了一个时代”之篇目《途中》。本书作品在小说技法上也多有开拓,有人格分裂式的告白体叙事,剧本形式的对话体小说,以及将现实生活与戏曲故事巧妙嵌套的多重结构,在文学史上都极具开拓意义。
▼名人推荐

“给侦探小说划出了一个时代。”——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
☆
“我认为这是我迄今为止所有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 ——谷崎润一郎谈《我》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对真实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三岛由纪夫

“谷崎润一郎亲手开拓了现代文坛一个不曾有人涉足的艺术领域。”——永井荷风

“谷崎名副其实是日本的瑰宝。” ——日本 《朝日新闻》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位作家,像谷崎那样毕生致力对美的探求,这种探求又是如此极端,如此无所限制。正因为无所限制,他的作品与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谷崎只针对美,并不针对社会,但是社会关于美的意识与谷崎对美的探求有所冲突,在他看来这实际上是为美和审美规定了某种限度。而对谷崎来说,美没有任何限度,审美也没有任何限度。 ——止庵
▼编辑推荐

文学大师笔下,恶之孤寂本相;
犯罪者眼中,谜与世界幻影

幽暗中,与艺术伴生的恶之花;
日常里,隐藏最深的黑色谜团
七篇犯罪小说,从沉沦处洞见人世悲凉

所有带有犯罪倾向的人大多是空想家。他们不能正视世界,不断用空想来描绘。因此,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好人看到的世界要刺激得多、富于更多诱惑,是一个美丽的幻影的世界。——《有前科的人》

比起现实,我是以梦为基础生活的男人。——《柳澡堂事件》
2018年7月29日 已读
部分篇章和《秘密》一致,途中依然是最精彩的一篇,五星佳作,但这本新加的几篇都相当的乏味啰嗦……
日本 谷崎润一郎
花街往事 豆瓣 谷歌图书
8.1 (45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9
一部个人的成长史,一部爱情的传奇录
一部家族的纪念馆,一部时代的风尚志
关于八十年代最生动的描述
在戴城的蔷薇街,人们的生活就蔷薇街那么远,那么窄而无趣,仿佛一眼可以望尽。
然而,在几近魔幻现实的六十年代,在激流暗自汹涌的八十年代,冥冥中自有股力量操纵着街上的居民,令他们走向命运之不可知。于是少年恣肆成长,成人东奔西突——
那些失落的、无奈的、穷困的、幸福的、平淡的、宁静的……普通生活;
那些卑微的、疯狂的、纯洁的、勇敢的、怯懦的、猥琐的……各种爱情。
随着时代的冰裂,蔷薇街上,生命纵然微如凡尘,却也奔向传奇。
在《花街往事》中,路内突破了对青春记忆的书写,其笔下人物纷繁复杂,情节参差穿插,场景开阔却又从容。在汹涌而来的意象中,他依然是那个体贴人性入微,但又把故事讲得激情澎湃的路内,那个让文字产生亮闪闪魔力的路内。
2018年7月25日 已读
谁不想要顾小妍这样一个姐姐呢
路内
日光流年 豆瓣
9.0 (24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 1
新经典文库·长篇小说系列。  本书采用了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倒放”式文本。小说中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惨烈的故事,把苦难写得质感透明,把深厚与天真糅成了至纯和心酸,从而写出了中国农民的一部心灵宗教史、生命救赎史。  全文由五卷组成,依次逆向地回溯故事进程,即第一卷叙述主人公司马蓝的死亡过程,第二卷说司马蓝担任村长后的奋斗经历,第三卷说青年司马蓝如何当上村长,第四卷讲少年司马蓝成为同辈中的领袖,第五卷说司马蓝的童年生活及其出生,中间穿插几位前任村长和其他有关人物的故事。认真阅读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会被小说中的严峻的生死问题所震撼。
2018年7月22日 已读
读这本阎连科脑海里肯定会闪过百年孤独白鹿原,只不过真的太苦了,满篇的修辞使得整个故事相当黏稠,在这个酷暑读着就口干舌燥甚至干呕。
对亲人的死亡如此淡然的三姓村人,是因为从小便知四十岁以前就会喉咙一疼一命呜呼,还是因为守了老村长的夜熬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不知道。也许是无尽的绝望
阎连科
最后的熊猫 豆瓣
The Last Panda
9.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夏勒 译者: 张定绮 译 / 胡锦矗 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3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在孤独无言的日子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在本书中,他以科学家和参与者的立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之内情;又以哲人的心灵与诗人的笔触,描绘了那一隐秘世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博士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一九八〇年,中外顶尖专家齐聚卧龙。
熊猫项目能否改变熊猫命运?
外方代表乔治•夏勒亲笔披露往事。
“熊猫教父”胡锦矗为中译本修订作序。
熊猫会被奉为环保偶像,其实毫不足奇。这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对熊猫而言,自由就是在山林环绕的竹海中平静的生活。它不能调整自身来迎合我们,它的需求无法妥协。如果任凭熊猫灭绝,那么所有的高尚情操、人道关怀,所有使它们永垂不朽的企图,都没有意义。
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就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钟塔杀人事件 豆瓣
6.2 (15 个评分) 作者: 青稞 新星出版社 2018 - 4
令人羡慕的毕业旅行应该是什么样?是在热带小岛的海滩上享受日光浴,还是慵懒地徜徉在巴塞罗那街头,或者踏上非洲大草原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总之不会像我一样吧,跑到深山老林中,住进一个诡异的山庄,每天守着指针倒转的钟塔,时不时还会在夜里遇到神出鬼没的人偶!
多年前的难忘经历让我故地重游。然而我不仅未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连续遭遇了三起血腥的谋杀。雪地中的密室,被囚禁的少年,还有那仿佛昭示着时间倒流的钟塔……谁能帮我找到最终的真相?
2018年7月15日 已读
很糟糕的一本小说,无论是叙事还是解答,完全是为了多重解答强行搭戏。倒行人偶的设想不错,但一切都太yy了。最后要吐槽的是文笔,实在是太……
推理
今夜宜有彩虹 豆瓣 Goodreads
6.5 (28 个评分) 作者: 陆烨华 新星出版社 2017 - 10
彩虹楼,顾名思义,就是将墙体涂成七彩,看上去仿如彩虹的楼,这幢时髦的大楼是上海花园酒店的标志性建筑。在咖啡馆打工的沈冰月第一次来这里就遇上了杀人案,且现场诡异。
同在现场的还有小说编辑赵知奇和美女作家丁蕊,吊儿郎当的赵编辑突然指出凶手,但没有任何证据。编辑的一番推理无人理会,却让沈冰月注意到了几个疑点。
“追凶”之路其实就是挖掘他人的秘密,被卷入其中的沈冰月却发现,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比如今城市里的虚情假意美好得多。那感觉就像在黑夜里看见了彩虹。
2018年7月14日 已读
长篇玩梗非常有趣,但…这纸条也太好懂了吧,愣是一堆人半天不知道,看着尴尬捉急
推理
春分之后 豆瓣
彼岸過迄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赵德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1
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描写了自我意识强烈的男人与天真烂漫的堂妹之间的感情纠葛,采用集合若干小短篇的方式写就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
后来的事 豆瓣
それから
8.8 (48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顺应社会伦常娶家人安排的女子为妻,还是听从本心向三千代表白爱意?
2018年7月12日 已读
非常爱这一本。看的时候不禁在想,除了我尚能自食其力,很多方面都和代助类似。走不出世俗
夏目漱石 日本
异形全书 豆瓣
Alien the Archive: The Ultimate Guide to the Classic Movies
作者: [英]马克·索尔兹伯里 译者: 刘思羽 新星出版社 2017 - 5
一切都始于一个词。在无垠太空的黑暗背景上,“异形”(Alien)一词逐字浮现。这简洁的片头立即将观众带入一个奇异而骇人的全新世界,体验全新的视觉奇观和心灵震撼。
自1979 年系列首作问世起,《异形》已逐渐成长为影史上最知名且备受喜爱的系列作品之一。这一荣膺奥斯卡奖的电影系列以四部卖座大片彻底改写了观众眼中的太空。
《异形全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本全面整理记录《异形》系列四部电影幕后拍摄过程的著作。本书详细记录每部电影的缘起与幕后摄制过程,包括数百张摄人心魄的图片,从初期概念设计画稿,到片场工作照、特效工作照直至成片静照。此外,书中亦包含多张极为罕见的独家图片与原画,展示了本系列独特美学设计的演变过程。
每部影片皆撰以原创文章进行简介,亦有主创访谈详解影片诸般惊人设计的实现过程。读者将一览“太空骑师”的问世经历、登陆艇的设计思路、异形外观的演变过程,以及未能进入成片的诸多创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雷德利•斯科特,西格尼•韦弗,H. R.吉格尔,让-皮埃尔•热内,塞德•米德,罗恩•科博,诺曼•雷诺兹,罗杰•克里斯蒂安等诸位主创进行的全新访谈,为理解这四部里程碑式的影片提供引人入胜的全新角度。
《异形》系列是科幻影史上的旷世杰作,而《异形全书》则是为这一系列献上的终极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