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
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 豆瓣
作者:
上海图书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
- 3
上海图书馆藏碑帖数量之富,位居全国之首,其中善本碑帖的珍稀等级和总量,也居前列。本书收录上海图书馆所藏善本三百种。分图版和文字两部分。图版部分含善本碑帖书影、题签局部、版本鉴定依据图像及全部题跋;文字部分含提要、题跋释读录文,既真实记录原始信息,又能纤毫毕现地展现书法艺术和真实可信原件信息。
洛阳古代墓葬壁画(上下卷) 豆瓣
作者:
王爱文//徐婵菲
中州古籍
2010
《洛阳古代墓葬壁画(套装上下册)》收录的洛阳的40余座壁画墓分属西汉、新莽、东汉、北魏、唐代、五代(后晋)、北宋、金、元等9个时期,包括墓葬壁画产生、发展、定型、高峰、衰落的各个时期,整个就是一部中国墓葬壁画的发展史,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真实的社会、历史面貌,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丧葬观念和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壁上丹青 豆瓣
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09
- 1
《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清理的秦、汉、北周、隋、唐及元代壁画,共计388幅。这些壁画中绝大部分为墓葬装饰壁画,内容涉及广泛、题材多样,以云气、星辰、日月、仙人、神兽、瑞禽、人物、建筑为主要描绘对象,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和艺术水平,向人们展现了陕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壁画的制作技艺、绘画特点及布局风格,并揭示出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为研究同时期其他历史遗存与文化内涵提供了极为珍贵可靠的资料依据。《壁上丹青》收录的大部分壁画为未出版资料,属该领域内鲜为人知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可供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及美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使用。
《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可供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及美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使用。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 豆瓣
作者:
王子今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 2
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日书》甲种出土时简支虽已散乱,因为两面都有文字,容易从内容的衔接证明恢复了排列原状”,据《史记·日者列传》,汉武帝时聚会占家选日,有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一家等流派。《日书》甲种开头的章题是《除》、《秦除》、《稷辰》等。乙种简的排列虽难确定,但从各种迹象看,开头几章的内容和甲种是对应的。
隋唐洛阳城 豆瓣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2014
- 11
《隋唐洛阳城——1959~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是隋唐洛阳城40余年田野考古发掘成果。本报告的编写以郭城、皇城、东城和宫城为主体框架,在章节划分上先整体后分层叙述。报告内容涵盖城址的城墙、城门、街道、里坊、宫殿、园林、水系等,内容丰富,资料系统。如既有郭城、皇城、东城和宫城的城门遗址,又包括宫城正殿明堂、九州池、上阳宫、白居易宅院等一批重要遗址。同时,出土遗物中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极大的丰富了研究都城建筑和城市生活的实物资料。这些遗址的发掘为隋唐洛阳城的复原研究提供了确切位置,起到了坐标点的作用。通过40余年的考古发掘,对隋唐洛阳城的形制布局、历史沿革、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有了更系统、丰富、详实的了解。
本报告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综合性考古报告,对研究隋唐时期的都城制度、建筑艺术和都市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本报告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综合性考古报告,对研究隋唐时期的都城制度、建筑艺术和都市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余英時回憶錄 豆瓣
所属 作品: 余英時回憶錄
9.1 (17 个评分)
作者:
余英時
允晨文化
2018
- 11
從一九三七年抗日開始到今天,是中國現代史上變亂最劇烈的一段時期。我深切感到:如何將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重大變動在訪談稿中呈現出來,其意義遠大於追溯我個人生命史的發展。回憶錄因個人的處境互異而各有不同,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生都在研究和教學中渡過,因此回憶也只能騁馳在學術、思 想和文化的領域之內。不用說,我所經歷的世變也是通過這一特殊領域得來的。我希望我的回憶對於這一段歷史流變的認識稍有所助。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和我同代的其他學人,以不同方式留下他們的回憶。這樣的回憶越多越好,可以互證所同、互校所異。出版這部「回憶錄」的另一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說:我在《回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余英時
全球華人引領翹望,期待已久的鉅作,《余英時回憶錄》終於問世了。余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這部回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折,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里,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時回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全球華人引領翹望,期待已久的鉅作,《余英時回憶錄》終於問世了。余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這部回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折,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里,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時回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剑桥倚天屠龙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剑桥倚天屠龙史(2018修订珍藏版)
8.2 (84 个评分)
作者:
新垣平
万卷出版公司
2011
- 3
《剑桥倚天屠龙史》是新垣平博士恶搞《倚天屠龙记》和正史的戏作。新博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运用奇妙的想象和精妙的推理,将正史和武侠完美地熔为一炉,写出了这部令所有金迷击节赞叹的奇书。本书最早在天涯论坛连载,轰动一时,被粉丝们疯狂转帖。新博士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是用最严肃的历史叙事笔调来书写最荒诞不经的虚构情节。他将小说和历史双重陌生化,将历史与虚构的界限彻底打破,使得历史书写成为纯粹的文本游戏。这游戏是意义机制自身的狂欢,也是一场智力的盛宴!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作者:
David Lowenth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1
In this remarkably wide-ranging book Professor Lowenthal analyses the ever-changing role of the past in shaping our lives. A heritage at once nurturing and burdensome, the past allows us to make sense of the present whilst imposing powerful constraints upon the way that present develops. Some aspects of the past are celebrated, others expunged, as each generation reshapes its legacy in line with current needs. Drawing on all the arts,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author uses sources as diverse as science fiction and psychoanalysis to examine how rebellion against inherited tradition has given rise to the modern cult of preservation and pervasive nostalgia. Profusely illustrated,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past has ceased to be a sanction for inherited power or privilege, as a focus of person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as a bulwark against massive and distressing change it remains as potent a force as ever in human affairs.
册府元龟 豆瓣
所属 作品: 册府元龟
作者:
(宋)王钦若等编纂 周勋初等校订
凤凰出版社
2006
《册府元龟》所录材料,先按部门,再依年代先后排列,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史料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主要是抄录五代以前的史籍(主要是正史)而成。隋代以前的正史虽然流传至今,但《册府元龟》所见皆为唐宋古本,可用来校订正史流传中产生的讹误。另外,除有关历史事件的记叙外,《册府元龟》在典章制度方面,也有很多的原始资料。②校勘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中依据的正史,从版本的角度来说,都是比之目下流行的版本更为接近原书面貌的古本。因此,就以一般的正史材料而言,也有校勘学的价值。其中的许多材料,可用以补史、校史与辑佚。③学术史上的价值。
我国的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编纂,而对其他门类的学术史,则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的搜集更见完整,编纂更系统。利用其中的材料,可以分门别类地编写多种专题历史。
《册府元龟》虽是一部巨大的文献宝库,但使用者相对比较少,这是因为《册府元龟》从来没有一个完善的整理本,宋本残缺,明本讹误极多,且无相关索引。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在著名文史专家周勋初教授的主持下,集中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1994年起,历时十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此书的整理工作。此次整理,以明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宋本参校,写下详细校记。如遇宋、明两本皆不明晰处,则推寻这些文字的本源,参以唐五代以前的大量子史文献,力求恢复这些史料的原貌。全书编制了详尽的人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我国的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编纂,而对其他门类的学术史,则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的搜集更见完整,编纂更系统。利用其中的材料,可以分门别类地编写多种专题历史。
《册府元龟》虽是一部巨大的文献宝库,但使用者相对比较少,这是因为《册府元龟》从来没有一个完善的整理本,宋本残缺,明本讹误极多,且无相关索引。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在著名文史专家周勋初教授的主持下,集中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1994年起,历时十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此书的整理工作。此次整理,以明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宋本参校,写下详细校记。如遇宋、明两本皆不明晰处,则推寻这些文字的本源,参以唐五代以前的大量子史文献,力求恢复这些史料的原貌。全书编制了详尽的人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敦煌道教文献合集(第一册) 豆瓣
作者:
王卡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敦煌道教文献合集》分类刊印敦煌道教文献的全部图版,并进行释文、标点和校勘。主要内容包括:㈠图版影印。均选取内容相对完整的敦煌抄本为标准本,标以行数后影印;其他抄件,依经文起止顺序排列,影印;凡可以直接缀合的抄件,全部予以拼接,并标明卷号。所有图版尽可能使用清晰度较高的图片,进行局部修补、除污、调色处理;为使全书图版色彩统一,对黑白图版进行彩色处理。㈡题记。每种文书均撰写题记,载明考定或拟定的经名,提要介绍经文时代、作者、卷册存留情况;《正统道藏》已收录的,揭示对应的道藏本起止页数行数或章节数,抄件较多的,揭示每件抄件与标准件比对的行数。㈢释文。对每一种文书依据其标准件进行录文、点校。依据校本校勘底本残缺漏抄文字、错讹增衍文字。全部书稿计划分册出版,第一册收录六朝隋唐道教上清派经书和灵宝经目所见古灵宝经书。